|
发表于 24-10-2007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7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0-200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10-2007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7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螳螂拳之風格與特點
要明白螳螂拳當中的道理和掌握實戰技術,應從深入研究螳螂拳的風格入手,先充分理解螳螂拳的風格與其動力特點之間的内在聯繫,以現代體育運動科學理論作指導,去認識和理解傳統的理論與經驗,多練多想,從風格中領悟拳理,從拳理中體現風格,一招一式務求準確連貫,圓順暢達,准中求快和求變。
螳螂拳獨特風格是像形取意,兇猛矯健,敏捷精巧,動作極富彈性,以極柔致極剛,剛而不僵,柔而不軟,脆而不短,快而不毛,松而不散,放而不亂,步快而身快,身快而手脚並快,出手連招,回手不空,招連招變。
在招式變化上,馬步的形式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因它代表著人體重心的所在,如馬步不穩或姿勢不正確,都會阻礙拳術的進步,失去其靈活和穩定性。祖師王朗創出螳螂拳時,發現猿 猴步可以配合一齊,而創出八式作为基本動作,分別为:騎馬式、登山式、七星式、中式、撲式、入環式、吞塌式和跨虎式,除上述基本八式外,尚有九式为輔即为:蹬躍式、坐盤式、偷步式、獨立式、虛式、繞步式、跨步式、蛇行式和縱步式,合共十七種不同步式與步法,後九式均由前基本八式中變化而成。
[ 本帖最后由 我武维扬 于 31-10-2007 02:4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7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7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1-2007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8 ahpin_2000 的帖子
是啊!
但是,要他的悟性好也才能吧!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9 潇遥仙 的帖子
“基本八式”是指于螳螂拳里的基本步法。
而您所说的“十八手”,我不懂您是指“十八家手法”呢,
还是“十八叟”。
“十八叟”是“七星螳螂拳”入门拳种五套里的其中一个套路。
如果您是练“北螳螂”的,您也应该懂吧?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7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2 潇遥仙 的帖子
我看大概是这十八个吧!
一、刁手
只一刁字是虚手,若复加手法使成实手.故十二字诀,刁进二字实相连并用,我刁是试探性质,彼若即求脱出,则亦纵之,彼若露破绽,我即乘机进击。
二、搂手
刁则从内向外,搂手乃由外反内,与刁式相反之法,但亦可并用。
三、采手
从外为勾.向里为搂,勾者为虚,搂者为实,连环不绝称为采,复加一拳则勾搂采手之法成。勾手与刁手之用法实同,即是自内向外,而仅用三指刁去,为轻便之虚手。故敌手捕来,我远远轻刁之,彼不求急进则已,若彼猛力抽回,彼刁之手则我可乘势进前。在刁为掌或拳打之或纵之便去,以谋他处之发展,或俟其脱手欲退之时,而出脚送行之.此一脚为使人所意料不及挂入,是亦牢固不可解之实着,亦为一般封手。统拳或封手,屯掌与插掌等法,彼来手我先用勾习去之,再用搂手紧扣之,再将习手收而复出,或掌或拳,总是一手。于是我台勾搂之法,而加一手,即成采手。或谓采三手是也。
四、偷手
偷手并以两掌合而为用,与滚漏所别者,是由上而下,将来手压消,然后用第三掌,向敌顶撞横撇与采手之三手合一毫无=致。
五、挑手
此由下逆上之手日挑,拳挑,掌挑均有。以拳挑则属刚手,掌挑为柔手。拳挑则敌我离开,彼此均有再击机会。掌挑是以双掌同时挑上,达到手与手相接之际,即左右分开如剪状,致使敌手为我所扣,则吾可将来手辗断也。
六、滚漏手
滚手双掌由内而外,互相更换如弧形,颇肖白鹤掠翅.滚滚不绝,若狮子滚球,柔法中之迅利者也。用之者须有松腰活始为功,漏手者双掌与滚手逆行,亦互相交替,与滚手为子母法,相互为用,始奏全功。是有滚漏手之称,滚之即漏,漏即滚,相生相应。若求两全于攻守,曷若以中式步为善,滚与漏俱为用掌,滚如长江之水,滔滔荡荡。又有绵互不绝之势,?则无孔不入,有如水银泻地一般。有滚亦有漏者,为不可分离之成法。滚漏皆是破手,即是以之破开彼方门户,然后更以他手直捣其心脏。滚则是由内而外之法,彼手自中心突人,我由两掌互为长短而撇去之。彼心谋求招迎之法,于是不俟其既戚招迎,即转以漏手,自外而返或上或下,俱以当前环境所需作依归,切不可自限于狭隘之成法,而运用时生障碍。或我面临之敌人,施用滚漏手,或类似之手临我,我当以作超距之远离,使彼断去连续之势,而逼得变更原来之战法,在此微妙断续之空间,我乃有充分之时间去应付或反击。滚漏手并不限定一滚一漏便算了事,倘彼方不解我此中运用方式,而遭我一击便中之时,我可连续作反复数次之滚漏滚漏为轻灵活泼,且为绝不冒险之法,于攻守之间,长短之手,进退之法俱集于此。搏击之类即可敌先而我后用之,复可抢先用之,以乱彼阵。尤其以滚之后,垫之以膀手.为最适当的手法。膀手以滚膀,此二滚字,乃采波浪之此去彼续之义,宜以膀手之横进,则劲更为尽善尽美。同是膀手或仰膀,则由滚漏变之机会略小.手法之为用,切勿勉强行之,否则自食恶果,仰亦所谓“顺则所往莫御,逆则招致败绩”也。
七、缠丝手
亦擒拿法中之一着,有小缠丝,大缠丝,外缠丝,上步缠丝,斜步缠丝等之别,然而皆顺势?用,绝无不同之处。
八、封手
搂为单手,双手齐者日封,封为进击之前奏,彼手来,我即封之,顺势进击。
九、穿梭手
两手分别刁勾,封得来手之后,以后手取眼,迎敌刚_顿势刁之,反以后手用反刁手直撞肺腑,此去彼来,彼封此打,务使连绵不绝,故有穿梭之妙。
十、磨盘手
此手由侧面劈开来手,如采手般连续,只挑劈之法易勾搂而已,亦由抵而抢高之法。磨盘掌只是简单之掌法而已,但其运用有连环出手之势,总其大戚与变化,实为一种法门。其中变化一如黏手之繁复与连贯,一但运用起来,使敌无措手足,然后乘其虚而入手。磨盘手是集二掌为一组,如采手一般,采手为内勾外搂的实手,复加拳或掌即成采三手,亦即集虚实、封闭、攻守于一纪动作之内。惟磨盘手则三手俱掌,掌中可柔可刚,端视彼方出手刚或柔而应之,可以看情形随意用之,固无定式之呆板。磨盘手之使用虽然是一完全掌,但其变化亦能如黏手化五种,其快速之处,叉非黏手所及。练磨盘手,先须注意分阴阳,别先后。即是我欲用右磨盘手,则右先为阴,左后为阳,再出右手亦为阴,乃完成一组。若在磨盘则左阴、右阳,再左阴亦成一组,合右右为一手,合左左为一手。远距离可直接用脚法,近距离则用轧较佳。其用机会,比黏手为多,惟磨盘手仅限上来手方可施用,若中路手亦属勉强,下路手则完全陷于无用之境,非但无效.且有受敌之危。
十一、跨步弧手
跨步为兜半圆形,从敌侧破八,若敌坚守中路,致我无从进击之时,大町利用此法,步即能跨入,手随即转一弧形,由敌侧击之,方可配合手步合之法。
十二、螳螂斩腰
斩腰必扣步,扣步之法有玉环、七星、登山多种。采用之法惟敌手来势而定,亦以我环境为依归,敌之受我以刚者,我之?予实柔法,封手、扣步、斩腰,须连贯而用,勿使步骤不一,否则反为敌所制。
+三、挂手
此法纯以用掌,与磨盘手无异,只横撇顺扫之别。挂手统拳,挂手插掌等是。挂手乃横劈曲肘.架于头者,亦为拦迎来手于袭击我上三路手法之一,但手法中之挂手则大异于上述之挂手,于磨盘手,粘手等类法则。何称外挂手’盖以其外挂入内之谓也,其法与磨盘手之纯用掌者相同。盘手分阴阳而进,挂手亦分阴阳而入。前者是将掌平撇去,势力如磨盘之旋转不已。挂手则成侧横形相生,左右、左右、左右作连环性拍向来手,力道比磨盘手为强,破入之面积,亦比磨盘手为广,其变化之初五手,亦与粘手,磨盘手等同。在练习中可互为进退,以增进步法与手法之快利,亦可彼此不动而练,遇挂手则以漏手卸去,为最好之解法,因其全力自上破我之手,其势痍而劲,我顺来势而漏之,是消彼于无形。
十四、翻天印手
敌由中路击我,为势殊猛,我为避其锋锐起见,以翻天印顺其势而迎头击下.既可消除威胁,叉可反袭,不愧为招之即打之法。
十五、粘手
牯亦为十二字决中之一,单则为采,复手为粘,步随手进,两人对敌颇为锐利。亦须迅速,手法中若得一快字,牯手即台两次采手而成,前采手由内而外者便是,后采手则外而内是也。当我连环采手之后,变出许多手法与腿法于其中。粘手为主要五种手法之一.我循采手再采一次即成为粘手。牯手既成,彼必以手来招我最后一手,是时我即先用左手穿去,更乘穿手而封闭来手,进左腿切右掌以成腰斩之势,当此时彼早已两手空出,我突变引针腰斩之法,~般人俱感意料不到之袭击而难子我以有效之破解。然我若反彼如此之手所入.则先求退出扣刁之腿使切腰掌亦同时失去优势.且由此可互解其一切作用,此为第一变化。或粘手既成之后,迅即跨步进前,使出破骨千斤之法,以杀落其迎我之手肘处,其势至急且危,亦击人以不得不救之困境。敌若以此临我,我则以牙还牙之法对付。即是彼跨步破我肘部,我亦于同时反击跨其前,而亦破彼肘部。倘时间不与我便,则先沉肘抗之.使危而复安,为急求抵御之迅速方式也。或由粘手所成之后,即封手统拳,而更成黑虎愉心,此为两法合成一法,混合使用。但若加崩拳闭门脚,便是第三变化,以外有五变,其势雄浑而集上中路之连续攻势。设我熟习黑虎愉心法,则对彼如是之攻势,乃可照对黑虎偷心一一消让之,实无重大威胁。惟若对黑虎偷心毫无认识者,则处势之危.实甚于前两法多矣。又由粘手攻入之后即在右跨前,左右撇掌以袭击彼头部,设使一掌击去即予重刨,固然一掌已足,若一掌两掌俱被迎拒,则何妨作多掌之连续攻击?若我跨彼跨,我撇掌处之,反予我以威胁者,则宜审情度势以他法贯通。第五手亦是先用粘手破开来势,突即?揪腿法与普通揪腿不同之点,舍取喉而用拦腰扫拳之状与切腰掌颇相肖。只换拳而用,另一手则亦封牢来手.然后方可作揪腿之计,否则不但徒劳无功.且易招致反击。破解之道,亦以趴跳返身正着,若为时间所围遇,亦必迅速提前腿以躲避之,毋使受其纠缠而终受揪倒之危。
十六、黑虎偷心
此偷心法.是集多种手法以成者,且分臂手偷心,采手偷心+封手愉心之别。臂手偷心,足左封手右臂手,左统拳,俱为登山步,标马进前成骑马式,左手横圈于头上,右圈自腰随马标前而冲出,于此偷心式便成。采手偷心,则是右手勾,左手搂,右拳出,右手封,左拳出,左拳圈下,横架于头上,标马进前,先右拳,乃成偷心式。封手偷心是右封手.左统拳,为蹬山步,标马成中式,左化掌右捕拳出成偷心法。臂手先用左手,封去来手.右手横劈彼头部,彼以来手迎,我即顺手封之,再出左拳直击彼面部,彼又以手来招,我又再封之施而反上,使彼胸部洞开.再标马冲前而出右拳为偷心法。在运用中是集多种手法于一法之中,且有攻有守,于其上中路之间,若再崩拳闭门脚,更上下齐施脚。去身身离之妙,采手黑虎偷心乃借采手而转为偷心,其后则与劈手偷心相同。
十七、翻车辘轳手
翻车无处躲,螳螂无处招,远攻近打,不招不架为能家。若只招架,是为离家.打上取下,打左防右诸法为依归。翻车为纯刚手,两手分先后互相挥击,本身体力坚强而对四面环击者为最有效之法。站定而用,或倒退中施用,无不竭其能,每有翻车之处亦多配合辘轳拳者,可知其有不可分离之处。辘轳必用低马,不顾彼密集攻击,我亦能冲开其势而人,我即冲破彼阵深入用螳螂之手.予以严重之刨击!翻车中亦与黑虎愉心有密切之联击,其心法亦须注意。螳螂手法虽以五化为主,翻车亦然,但翻车为开山劈石,硬碰硬之法。由翻车而变化之手法实路路皆通,又岂止乎五化!用翻车最要肩松臂硬力量,肩松可使增加其快速与灵活;臂硬力重,受之者颇难抗拒。设使我受彼方施用翻车攻击之法,若自审硬与力俱有未及之处,则宜远离之,或以左右跨步法,抢攻其左右方位,此亦破翻车法之一。另一法则是翻车折中法,亦八刚十二柔手之第一法,泰山压顶是也。其法即是将原来不断之翻车手,作有限度之减少或二、三手,或四、五手,即标马进前,迎头劈落,此为最迅速最难抵防之有效攻势,是以八刚中列为首着,实缘其攻势凌厉之故。
十八、燕青破手
何谓拍按?为两人相对之交手法,为以上各种手法中之最繁复者,一攻一守,腰、步、手皆须松活快利,始可施用。进退虚实、阴阳刚柔、闪转腾挪、开合封闭、长短起落、蹿跳出入,学者慎勿疏忽,知此门路,方可入手,亦可变化无穷矣!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1 我武维扬 的帖子
为什么叫北螳螂呢?其实并没有北螳螂,是只有七星螳螂而已吧?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螳螂拳相傳为明末清初山東人王朗根據螳螂捕蟬的攻防動作而創成的一種倣生拳術。螳螂拳自創始以來,不斷發展,形成各種風格派別。而由於此拳種以北派为統稱,故亦可說成为(北方螳螂),簡稱为 北螳螂 。
北螳螂當中便有 七星、梅花 (太極)、光班 螳螂。
而查所謂有七星螳螂又名 (羅漢螳螂)、梅花螳螂又名(太極螳螂)、光班螳螂又名(長拳螳螂)。三派拳種,實为王太祖師榮生故意個別教授三個門徒,因各門徒身段不同而以上、中、下三路手法分別傳授至有成。所以这三派拳种,都属于同门。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螳螂之称乃是黄汉勋在书中自称的,在螳螂拳谱中并没有称做北螳螂的,只有螳螂拳而已。螳螂拳每个人都知道是北派拳种实在是没有必要多个北字,以免误解了后辈。而所谓的南螳螂也并不在山东螳螂拳记栽中。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太极螳螂,梅花螳螂,六合螳螂都不是传自王云生的,请好好确认,太极螳螂和梅花螳螂的传承体系是很清楚明白的和七星螳螂根本不同,你所发表的只是在黄汉勋书中记摘的,并不正确的。请上中国武术万维网的螳螂拳论坛问一问吧!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8 ahpin_2000 的帖子
你也是那边问回来的吗?
还是你们的师祖有一些记载,一代传一代。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9 我武维扬 的帖子
我们有族谱记载的啦!一代传一代的哦!而且山东烟台都有记载,实在是没有必要再争下去的。
就连山东七星螳螂也承认的体系如下:
七星螳螂拳創自清末科舉王永春,字雲生(1854-1926)。王雲生初在毓琪頂玉皇廟跟李義春道長學彌祖長拳,(有說是少林七星拳),後師承螳螂拳名家李之箭。傳說李之箭得異人傳授螳螂拳術,藝成後設鏢局於濟南,有「閃電手」「快手李」之美譽。王雲生以螳螂拳為基礎,結合少林長拳,潛心研究,以家中堂號「魁德堂」之魁字立名,而「魁」是七星之首,故稱「七星螳螂拳」。
王雲生傳於范旭東。范公字翔生,煙台大海陽村人,精鐵沙掌,羅漢功。光緒末年,有俄人約范公往西伯利亞霍地市較技,經多場比試皆戰勝對手奪取錦標而回,從此聲名遠播。
范旭東傳大弟子郭嘉祿、二弟子楊維新、三弟子林景山、四弟子羅光玉、五弟子王傳義。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黃漢勛,廣東順德人。一九三二年於香港精武會拜師羅光玉學藝,其後在精武會任教,服務精武會四十多年。黃漢勛窮畢生精力研究螳螂拳,是著作最多的螳螂拳名宿。他的高足亦有許多螳螂拳著作,近日更有一本史述巨著問世。黃漢勛的螳螂拳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對香港及海外的螳螂拳同門影響巨大。在其理論體系中,有二大特點:一是創立「北螳螂」學說,二是重新編寫拳譜。黃漢勛對羅光玉所傳的七星螳螂拳(羅光玉的其他傳人以及世界各地承認王雲生傳范旭東再傳羅光玉、林景山等一脈至今均稱七星螳螂拳)經幾十年研究分析結果,認為其螳螂拳是包括了七星、梅花、光班三派,而光班又包含有翻車派和長拳派,故改稱「北螳螂」。其理論根據是以套路劃分,如:崩步、十八叟、躲剛、螳螂出洞、螳螂偷桃、梅花手等屬於七星螳螂;梅花拳、各路摘要屬梅花螳螂;梅花落、大小架式屬光班螳螂,而插捶、四路奔打屬長拳派、大小翻車屬翻車派,長拳派、翻車派又屬於光班螳螂等。至於第二特點是重新編寫拳譜,認為可簡單明瞭易於掌握,推崇為是對螳螂拳一大貢獻。如果講羅光玉已將「少林真傳」(山東版本是「少林真傳一七星螳螂拳」)傳給黃漢勛,理論上已有完整的七星螳螂拳理論和拳譜,其拳譜更是武術文化的精髓。山東省同門對此甚為不解。而七星、梅花、六合、光板、太極各派螳螂拳均有完整的嫡傳師承體系,各有偏重的技術特點和發展的套路,同源流而衍生各種不同的風格。由於黃漢勛是師承羅光玉,在此故將「北螳螂」編入「七星螳螂拳」源流發展題目。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螳螂拳的文獻記載始於清代李秉霄。據萊陽縣誌所記,李秉霄是清朝乾隆萊陽赤山史家河人,是清朝順治年間兵部右侍郎李贊元第十七代後人。據李贊元的第十五支家譜載:「李姓是從福建遷至海陽縣鳳城西關,其子則分佈萊陽、海陽各地。」傳李秉霄於乾隆年間隨父宦遊南中,有大盜某甲於獄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獄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醫理,過試其脈,買藥飲之,盜汗出而蘇,夜半伺隙潛循。其後大盜將生平所學傳授,藝成而盜不復至。而其藝正是王郎所創之螳螂拳,師承過程史無記載。李秉霄原從文考取貢生,後棄文從武,苦練經年而成螳螂拳一代宗師。因其使用雙鈎出神入化,故人稱「李二鈎」或「二鈎爺」。根據「縣誌」和「螳螂拳譜」記載及有關傳說,李秉霄是螳螂拳的主要傳播人。
李秉霄傳於趙珠,字起祿,清嘉慶年間萊陽赤山村人。趙珠自小攻文習武,文才橫溢,武藝超群,盡得李秉霄真傳。趙珠的螳螂拳環環相繞,招招相扣,恰似梅花朵朵,瓣瓣相連,故此稱為「梅花螳螂拳」。據「萊陽縣誌」記載:「大赤山趙珠,其(李秉霄)高弟子也。珠年老,嘗跌坐床上。劇盜衛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揮之,跌床下,不敢少動。」趙珠傳藝於梁學香。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