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谈“离邪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2-2008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中仍把妳思念 于 30-12-2008 08:44 AM 发表
哈哈。你讲的律典是谁人写的啊?据小弟所知,不是佛陀讲的吧?

你们有人一方面讲日连的不是佛陀所讲,是伪经,不值得去学习。
另一方面又一直推崇甚至遵守不是佛陀讲的律典,你们是不是很矛盾?



律藏是优婆离诵律结集的。
看来你不象是佛信徒。
关于律藏的资料网上很多,自己去研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08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步惊云大侠 于 29-12-2008 12:24 AM 发表
何必戒色?
沒有好色,沒有淫慾,人類就絕種!

嗯,你好像没有仔细看大家给你的回复哦!

这里有一小段 《心经》: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佛陀提及的「色」是指一切有形与无形的物质或现象,大侠可能误解了。
点击 《心经》 可以参考完整的解释,包括「色」的部分。

另外小小补充大家强调的「戒」
在家众与出家众的戒律也是不一样的,但都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佛陀说的法是一种教诲,是一种导向止苦的方法。
佛陀并不强迫弟子们一定要守戒,
但遵从佛陀的教诲可以让我们更接近止苦的目标,
不遵从也不过是延长了自己的苦而以。

更多关于「佛」的疑问和解答,你可以参考 《学佛群疑》《正信的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08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中仍把妳思念 于 29-12-2008 08:36 PM 发表
越小的时候就要越多戒律来控制学生,越大就越不需要戒律。
佛教的戒律也一样,古代的人可能需要,但是现在就不需要了。因有戒律也没有多少人会去遵守。



你们觉得本座是不是说的很好?

不是很正确。
佛陀鼓励在家众守好「五戒十善」,主要是提升各人的人格以便不坠入恶取。
守戒并非表面的、做出来给人家看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实践在生活里,
无论是古代或现代,佛陀的教诲都是很实际的。
关于「五戒十善」,可参考 《佛学入门简要》 之 (十七)五戒(十八)十善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08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心中仍把妳思念 的帖子

戒律是佛陀制定的,而律典和经典是在佛陀入灭不久,在第一次结集中一起集成的,当时大迦叶尊者主持大会,阿难尊者负责颂“经”,阿那律尊者负责颂“律”,其它众阿罗汉则审核与讨论。在全部阿罗汉皆背颂一致之后,结集就完成了。

经典在后世中有了一些争议,主要就是一些经典的出处问题,不过各传承的阿含经内容都相当一致,阿含经因此也被佛教界公认是原始经典的大体。

至于律典,在经过2500多年后,无论是南传、汉传还是藏传,律典的内容皆高度一致。所以律典的出处一般没有太大争议。

除了经和律,同为三蒧之一还有论典,论典主要是后世历代僧伽的对经和律还有佛法的注疏与理论,在这一方面,不同传承宗派所依照的论典会有所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09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邪淫

请问在佛法里的邪淫是指什么呢??
看黄色电影或书刊??
手淫??

因为小第,一象以来不大理解邪淫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09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邪淫戒

  除了夫歸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均稱為邪淫。

  《圓覺經》中說:“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大正一七·九一六中)可知眾生的存在,皆由淫欲而來,若要凡夫眾生,皆斷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眾生修證至三果阿那含位,始得永斷淫欲;修禪定而入初禪以上,始能伏住淫欲;欲界眾生,雖至第六天,仍在淫欲中。所以淫欲的煩惱,在人類世界是很難戒絕的。佛陀設教,固然盼望一切眾生皆能離欲,但此終屬不可能的事,所以巧設方便,在家弟子,允許有其正當的夫妻生活。

  事實上,人間的安立,端在男女夫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生活,不會帶來社會的悲劇;男女問題之為社會造成悲劇,都是由於不正常的男女關係而來,如果人人安於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我們的新聞報道中,便不會發現奸殺、情殺、強奸、誘姦、和奸以及破壞家庭等等的字眼了。為了造成人間的和樂,佛陀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了邪淫戒。

  邪淫戒以具備四個條件,成重罪不可悔:

  一、非夫婦——不是自己已經結 婚 的妻子或丈夫。
  二、有淫心——樂於行淫,如饑得食,如渴得飲。否則便應如熱鐵入體,或腐屍系頸。
  三、是道——須於口道、小便道(陰道)、大便道行淫。
  四、事遂——造成行淫的事實。男女二根相接相入如胡麻許,即成重罪不可悔。

  若五戒信士,除了妻室以外,於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的三處(即口道、陰道、大便道)行淫;或於人男、非人男、畜生男及黃門(閹人及陰陽二性不全人)的二處(口道與大便道)中行淫;人二形(有時變男有時成女者)、非人二形、畜生二形的二處行淫,犯重罪不可悔;兩身和合而未行淫,即行中止者,犯中可悔罪;發起淫心,而未和合者,犯下可悔罪。除女性的三處男性的二處,於其餘部分行淫,罪皆可悔。

  於熟睡中的女性三處男性二處行淫,亦犯重罪不可悔。

  於死女性的三處死男性的二處行淫,若死屍未壞或多半未壞者,亦犯重罪不可悔;若死屍半壞、多半壞,一切壞,乃至於骨間行淫者,中罪可悔。

  一切方便而未行淫者,皆犯下罪可悔。

  在《優婆塞五戒相經》中說:“若優婆塞,共淫女行淫,不與直(同值)者,犯邪淫不可悔,與直無犯。”(大正二四·九四三上)這是說,受了五戒的在家信士,給錢嫖妓,不為犯戒。此乃由於印度是熱帶民族,對於男女關係,非常隨便。男人嫖娼妓,是普遍尋常的事,所以不禁,但在大乘菩薩戒中,若非地上的菩薩,為了攝化因緣者,不得有此行為。即在今日中國人的習俗觀念中,狎妓而淫的行為,斷非正人君子的榜樣。我們既然信佛學佛,並且受了五戒的人,自亦應該視為邪淫了。

  今人為了避孕或防毒的理由,有用子宮帽及安全套的,雖然男女性器,未曾直接相觸,但其仍受行淫之樂,若與夫妻之外的男女行淫,自亦視同邪淫。律中有明文,不論無遮隔(如用子宮帽及安全套)或一方有隔,或兩方皆有隔,只要性器相入如毛頭許(亦稱胡麻許),即成重罪不可悔。不論是內中作,外邊出精,或外邊作,內中出精,一律犯重罪不可悔。

  如果是在家的信女,梵語稱為優婆夷,除了自己的已婚丈夫,不得與任何男性發生肉體關係。

  女人以三處(口道、陰道、大便道)受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人二形、非人二形、畜生二形,及黃門行淫,而有淫樂的感受者,犯重罪不可悔;不論睡中或醒時,乃至強力所制,三處受淫,但有一念淫樂的感受者,皆成重罪不可悔;女人由於淫欲煩惱而於男性的死屍上行淫,若屍未壞或多半未壞者,重罪不可悔,半壞或多半壞者中罪可悔;女人由淫欲煩惱而利用器物入女根(陰道)中(今人所謂手淫)而受淫樂者,犯下罪可悔。

  有隔與無隔,准上可知。

  犯戒均在於心,如無邪淫之心,即不會主動去犯邪淫戒,萬一受到強力的逼迫,而被姦污,若於被奸之時,了無受樂之感,雖被姦污,不為破戒。這在佛陀時代,有些比丘比丘尼,已經證得阿羅漢果,或因睡熟之際,或因病苦之中,也被淫女及暴徒之所強姦,但因羅漢已經離欲,斷無受樂之理,所以並不犯戒。

  因此,淫戒也有開緣:若為怨家所逼,而不受樂者,無犯。

  邪淫的範圍,不唯不得與夫婦以外的男女發生曖昧關係,即使自己的夫婦,亦有限制:佛菩薩的紀念日,每月的六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親屬——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經期中,妊娠期中,產前產後,不得行淫;除了陰道,不得行淫;除了夜間的臥室中,不得行淫。最好還能做到:子女成年之時,即行節欲,子女婚嫁之後,即行禁欲。

  因此,邪淫的罪過,分為三品:與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親行淫者,為上品罪;與夫婦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為中品罪;與自己的妻子於非時、非道行淫者,為下品罪,以此三品輕重,分別下墮三塗。

  然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淨戒人的梵行者,罪過最重。所謂淨戒人,是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戒,乃至受持八關齋戒於其齋日的佛弟子。破淨戒亦稱汙梵行,但須是第一次破,若雖曾受戒,已先被他人破毀,再次與之行淫者,即不成破淨戒罪,但為邪淫罪。若不受五戒而破他人淨戒,雖未受佛戒,而沒有犯戒罪,但其永不得求受一切佛戒,永被棄於佛法大海之邊外,所以稱破淨戒者謂之邊罪。

  邪淫戒,本亦頗為繁瑣,比如不得說粗惡淫欲語,以及種種防微杜漸的細節,在此不能詳盡,但願各自攝心自重。一般而言,已婚的男女,既有夫妻的正常生活,守持邪淫戒是很容易的。
http://www.geocities.com/putisato/1-271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2009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師對邪淫的開示


○ 今之聰明子弟,多犯手淫之病。令看壽康寶鑒,及了凡四訓,庶不至致成殘疾,及短命而死之苦禍。昔聖王設官佈告。今則父母師友概不說及此事,亦大家惡業之所感也。

○ 後世子弟愈聰明,則欲心愈重,情竇未開,不可告。情竇已開,不為說保身寡慾之道,或致手淫邪淫,及已娶忘身徇欲,均所難免。男子則父與師當為說。女子則母當為說。

○ 世間聰明子弟,於情竇開時,其父母兄師不為詳示利害,以致由手淫與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殘廢,無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當常存嚴恭寅畏之心。不令一念念及女色。努力修淨土法門。久則或可強健。

○ 現在後生,已知人事,即當為彼說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為樂,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殘廢,並永貽弱種等諸禍。未省人事不可說,已省人事,若不說,則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他疾,均無甚關係,冶遊,手淫,貪房事,實最關緊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注者不肯說明其大厲害處,致孔子之話,亦無實效,可歎也。

○ 近世少年,多由情慾過重,或縱心冶遊,或暱情妻妾,或意淫而暗傷精神,或手淫而洩棄至寶。由是體弱心怯,未老先衰。學問事業,皆無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屬孱弱,或難成立。而自己壽命,亦不能如命長存,可不哀哉。汝恐亦犯如上諸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既長持念菩薩名號,必須懇切至誠,自可所願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則亦只得悠悠忽忽之感應,決不能如願悉償也。

○ 現今少年每每不知保身之道,縱情色慾。由之而死者,當有四分,由之受病以別病而死者,亦有四分。舉世之人,十分之中,直接間接由女色而死者,有其八分,亦可慘也。且勿道縱情花柳,即夫婦之倫,以不知忌諱,因之死亡者,不知有幾何萬數。前年十月事,光以一弟子久病,其妾以終身吃素禱佛,不藥而癒,其氣色淳淨光華,絕少同者,未月餘以犯房事死,故為發心印此書,以拯不知忌諱者之死亡也。

○ 重重病災,總由宿業深。而現行不謹所致。人生欲得無病健康。必須極力節欲。欲事一多。則種種毛病悉皆發生。世人以行欲為樂。不知樂只一彈指頃。苦便一生常膺也。念佛。乃求諸佛。己不節欲。佛也不易保祐。己肯節欲。再加至誠念佛。定規會諸病不生。當吃淨素。勿以口腹為心性累。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無礙。然亦系取彼脂膏。補我身體。亦宜勿食。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取之。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平常食油。專用豆油。校比豬油。補力更大。何苦用錢買禍。而求補益耶。

○ 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慾。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淫為目的。汝等雖有祖上陰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須戰兢自守,庶可無愧先人。倘不著力立品,受淫慾之戕賊,後來決定無所成就,或致短命而死。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二部,此二十四史中,因果報應顯著之事跡也。嘉言錄二本,此學佛之要道,修身之常規,宜詳閱之。所言念南無阿彌陀佛,乃消除業障,轉凡成聖之妙法。果能常念,則心地自然開通,知見自歸正理,而讀書作事,均有巨益。況今乃患難世道,念之則便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利益不能盡說,汝且依嘉言錄而行。壽康寶鑒,青年保身等,看之,則不至隨情慾而冶遊,或手淫也。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殺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

○ 汝年尚幼,須極力注意於保身。當詳看安士書中慾海回狂,及壽康寶鑒。多有少年情慾念起,遂致手淫,此事傷身極大,切不可犯。犯則戕賊自身,污濁自心。將有用之身體,作少亡,或孱弱無所樹立之廢人。又要日日省察身心過愆,庶不至自害自戕。否則父母不說,師長不說,燕朋相誨以成其惡,其危也,甚於臨深履薄。曾子以大賢之資格,及其將死,方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不到將死,尚常存警惕,今將死矣,知必無所陷。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及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於七十之時,尚欲天假數年,或五年,或十年而學易,以期免大過。此聖賢存養省察之道,乃學佛了生死之基址也。

○ 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慾,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話云,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未到此時,尚存戰兢。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一部,壽康寶鑒二本,嘉言錄三本。統紀,自存,以作知治亂,知因果之龜鑒。壽康寶鑒,常看,則不至犯邪淫與手淫等,自戕其生,自折其福壽,而即取殘廢與死亡也。

○ 了此,則凡見一切天姿國色,皆當作七竅流血,舌拖尺餘之吊頸鬼想矣。又何至被色所迷,生不能盡其天年,死必至永墮惡道耶。故如來令貪慾重者,作不淨觀。觀之久久,則尚能斷惑證真。超凡入聖。豈止不犯邪淫,窒慾衛生而已。其女貌嬌美,令人生愛心而行欲事者,不過外面一張薄皮,光華艷麗,為其所惑耳。若揭去此薄皮,則不但皮裡之物,不堪愛戀。即此薄皮,亦絕無可愛戀矣。再進而剖其身軀,則唯見膿血淋漓,骨肉縱橫,臟腑屎尿,狼籍滿地。臭穢腥臊,不忍見聞。較前少婦所變之相,相其可畏懼厭惡,過百千倍。縱傾城傾國之絕世佳人,薄皮裡面之物,有一不如是乎。人何唯觀其外相,而不察其內容,愛其少分之美,逐不計其多分之惡乎。余願世人,遺外相而察內容,厭多惡以棄少美。則同出慾海,共登覺岸矣。又當淫慾熾盛,情不能制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如以陽納蛇口中,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慾之最簡便法也。

○ 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慾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慾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豈知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慾事之人,彼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耳。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禍之烈,世無有二,可不哀哉,可不畏哉。亦有不費一錢,不勞微力,而能成至高之德行,享至大之安樂,遺子孫以無窮之福蔭,俾來生得貞良之眷屬者,其唯戒淫乎。夫婦正淫,前已略說利害,今且不論。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艷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

○ 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慾念。慾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乾枯。聰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幾。即不至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及長而娶妻,父母師長絕不與說保身節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問孝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則百病叢生。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孟子曰,養心者,(以善養身者,必由制心不起慾念,故云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曰,雷將發聲。其有不戒其容止者,(即房事)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或肢體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婦或死亡,或得惡疾,故曰必有凶災。)此國家政令也。今則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及此事。及至得病,醫生亦不令戒房事。蓋不以人命為重,而冀病日重,而屢為醫療也。醫如是用心,其罪浮於截道劫財之強盜矣。

○ 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只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復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花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花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裡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致愛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慾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佛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法華經》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癡,亦然。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貪瞋癡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現今乃患難世道,須於念佛外,加念觀音聖號,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之轉回。庶不至宿業現前,無法躲脫耳。更宜常閱戒淫因果報應之書,遠離狂蕩匪鄙之友,則內志正而外誘絕,淨業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78701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09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心中仍把妳思念 的帖子

很好的论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2009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 号小人 的帖子

戒,巴利语“Sila”,意为德行、美德。
行为和内心是息息相关的,佛教学戒是学精神、学美德,不是学禁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009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大德。。。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9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说手淫也是犯了:- 邪淫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9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 于 11-1-2009 04:18 PM 发表
那就是说手淫也是犯了:- 邪淫戒??

应该不是咯,邪淫戒是针对两个人的性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9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kov 于 17-2-2009 11:08 PM 发表

5、若在三道(指:口道、小便道、大便道)作非梵行时,得淫罪。



這段經文的解釋令人懷疑。陰道本身不是小便道嗎?那豈不是一切性行爲都是邪婬?

[ 本帖最后由 兰陵嘉应子 于 17-2-2009 11:4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9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淫 戒]

[释名]
  

染情逸荡,污秽交遘,名不净行。与己妻之外一切男女,犯不净行,是名邪淫。受五戒居士应严戒之,又居士若自发心,亦可戒正淫,名梵行优婆塞(期间久暂,随自发心)


关于邪淫,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中
有明确开示

佛经原文:
……
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泥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

……

经文解释:

对优婆塞来说,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为邪淫。有关邪淫在戒律上,有详细的规定。本经在这里仅讲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优婆夷可参照领会,同样适用。

1、若在:

       非时——制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日期及时间;
  非处——指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处所及「三道」;
  非女——指同性恋、人畜之间行淫;
  处女——未婚女;
  他妇——有夫之妇;
  自身——自身行淫,如手淫;

这些情况下行淫的,均为邪淫。

邪淫罪,四大部洲中只有东,西,南三大洲有,北郁单越洲则无邪淫罪。

2、若对:

       畜生——动物;
  破坏——已经坏烂的女尸;
  若属僧——僧人;
  若系狱——狱中女犯;
  若亡逃——逃亡的女性;
  若师妇——师长的妻子;

做非梵行,就是邪淫。

3、已经出家的人,虽已无所系属,但对自己的亲属,王属等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4、在恶世时,乱世时,暴君出世时,怖畏时刻,若强令自己的妻妾剃发出家,当出家后,仍同她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5、若在三道(指:口道、小便道、大便道)作非梵行时,得淫罪。

6、若自己或者与其他人在道路边,塔庙边,祠寺边,大众集会之处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7、若在父母,兄弟,国王死亡后守护(守灵)期内,或先与他人约会,或先应允他人,或先接受财礼,或先接受邀请(其目的是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8、若在木像、泥像、画像(一解指圣贤像;二解死亡的亲属、王者像)、死尸等边,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9、若在自淫时或就自己意淫时,把自己的配偶想象为他人的配偶;把属他人之妻,产生了自己与之作非梵行想,这种单方面的意淫,也名邪淫。

以上所列举的邪淫罪,也有轻重,如果烦恼重(贪嗔痴比较强烈),则得重罪;如果烦恼轻,则得轻罪。

对于现在这个社会,常见的:用性具自淫是邪淫;卖淫嫖娼就更是邪淫,邪淫有罪,必有恶报;一夜情是邪淫;婚外恋婚外情包二奶婚外通奸均是邪淫;婚前同居偷尝禁果是邪淫(没有登记领取结婚证得到法律承认保护即未婚同居)。如果再由于这种邪淫引起的堕胎杀生更是罪过无量无边,要在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希望大家谨慎小心。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9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心中仍把妳思念 于 29-12-2008 08:36 PM 发表
谈戒律很多佛友说戒律是重要,戒律是培养一个好人一定要有的东西。

但是本座觉得戒律是给还没有开化,没有思想的人才会重要。
本座给你们例子,好像在小学中学的时候有很多规矩,不可以留长发,不可以逃课,不可以不教功课,不可以留长指甲。。。
但是到了大学就没有这些规矩了。虽然没有这些规矩,但是那些有思想的大学生也不会犯下以上讲的东西。因他们会想了。

越小的时候就要越多戒律来控制学生,越大就越不需要戒律。
佛教的戒律也一样,古代的人可能需要,但是现在就不需要了。因有戒律也没有多少人会去遵守。

佛教里面也是有讲的正法时代就像小学,(就是讲那个年代的人思想像小学生,很单纯,很容易接受佛教)。
像法时代就像是中学(就是讲那时人像中学生的思想,不愿意接受佛法,很叛逆所以需要戒律)。
末法时代就是大学时代(就是现在的人,思想进步,有自己的主张,就算有戒律也不会遵守。)

戒律在小学,中学是很重要,但是大学就完全不重要。因没有人会遵守。
大学生自己内心的改变才是最重要。对大学生来讲,有没有戒律都不管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会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所以佛教讲的末法时代就像是讲大学时代的人。

你们觉得本座是不是说的很好?



說得不怎麽好。小學生當中也有很頑皮不守規矩的,大學裏也有各種校規去規範大學生的言行舉止,
這樣的比喻可謂風馬牛不相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2009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坦白说,修行最困难的就是戒邪淫,我也很难办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2-200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6# 佐竹 的帖子

佐竹兄!很用心的分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最近的黃潔冰事件中 想請問諸位大德對于邪淫戒的看法。

佛教第三戒的不邪淫,表示不與夫妻之外的任何人行房
現代人的【人權】則強調就算未婚婦女也有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該何時何地與喜歡的人進行性行為 是自己和對方決定的權利
當然 后果如何 當然由當事人承擔

請問  這二者(佛法戒律和人權)之間   會有相沖和矛盾嗎?
請問現代佛教徒 該堅守紀律 不與合法伴侶之外的任何人行房?
還是 就算自己還未成婚 只要確定對方是可以信托之人
就算沒有夫妻之名  也可行夫妻之事呢?
就如 現代人的口頭禪:【什么年代了?還得等到夫妻 才能做愛做的事情嗎?】

懇求佛教法音大德給予看法。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黃潔冰當事人本身說的:我不為單身女性的情欲,而感到羞恥。

這句話給了我相當大的震撼,這也代表了許多年輕人的性愛觀。

但偏偏佛教為了保護每個人,強調不邪淫的重要性。

這兩者之間看似相沖,但實際上,人們不斷強調的身體自主權,會不會把我們帶到死胡同去呢?還是佛教會被認為是【迂腐】的宗教呢?

按照我本身的了解,戒律看似約束,但實際上卻起著保護善法的作用。只要堅持奉行,有了戒律遠離惡法的安穩,才能給予我們修行的基礎。

只是,若想教育面對提倡性革命、性自由的現代年輕人來說,反而會顯得寸步難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t123 于 18-2-2009 10:11 AM 发表
黃潔冰當事人本身說的:我不為單身女性的情欲,而感到羞恥。

這句話給了我相當大的震撼,這也代表了許多年輕人的性愛觀。

但偏偏佛教為了保護每個人,強調不邪淫的重要性。

這兩者之間看似相沖,但實際上,人們不斷強調的身體自主權,會不會把我們帶到死胡同去呢?還是佛教會被認為是【迂腐】的宗教呢?

按照我本身的了解,戒律看似約束,但實際上卻起著保護善法的作用。只要堅持奉行,有了戒律遠離惡法的安穩,才能給予我們修行的基礎。

只是,若想教育面對提倡性革命、性自由的現代年輕人來說,反而會顯得寸步難行...



震撼?言下之意,單身女性有情慾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嗎?

強調身體自主權不見得有甚麽問題,“不邪淫”難道不是身體自主權的一種表現嗎?用正見
來控制自己的行爲,不做出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性行爲,這不也是在“行使”身體自主權嗎?

有時候,我們真的用不着將佛教教義與現代的一些價值觀對立起來,説不定這是在障礙人家學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025 07:34 PM , Processed in 0.11009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