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3-8-2015 01:2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难按回复。
我只回复你一点。
”這些例子非常好,正是符合我的【同一】的同根說:這三個國家,哪個國家沒有一個大家都會說且發自內心去運用的語言?
新加坡是英語,泰國是泰語,印尼是印尼語,他們可能都會有自己的母語,但是這些人從小就有一個概念是這是我的國語,而我們沒有,至少不是發自內心認為,因為我們強調母語。
這並沒有錯,但是我的同根說要說的是,大家可以有各自母語,甚至是自己在學其他語言也無所謂,但必須要有一個大家一致的語言基礎。
如果是馬來語,大家會認為這是馬來人的語言,用起來不甘心了;加上國教計劃推行,華教又會說要捍衛母語,大家都對,那要怎麼辦?
這我沒有說,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一個同一的基礎。”
以上是你所写,我只针对这句回复。
泰印的华族被同化了。
而新加坡,
没有产生互相同化。
没有所谓统一。
没有所谓的捍衛母語,因为这是各族的基本权益。选择与否,则是看各人。
他们有的交汇方式就是语言和互相尊重各族权益。
他们并没有一套超越的种族宗教教育。
教育就是大普教育。
马国至今政策重心课题还是在谈种族,宗教,土权,主权....
所谓统一,就是统一,如印泰的同化,就是从教育统一开始。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线能照射到另一方是因为对方的黑暗
别把自己的黑暗封闭去照射另一方,那是做梦
对土匪讲道理只有废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啊,你也知道泰國和印尼被同化了吧?
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語言是他們那邊某個種族的語言?
就是馬來文在馬來西亞需要避嫌的理由你還看不懂?
新加坡為什麼會這樣?
英文是華人?是馬來人的?是印度人的?
就是都不是他們的,他們才不會有馬來西亞的問題
這不是很簡單易懂的問題?
從你的回覆上來看是我可以理解而且基本上是一樣的看法
但你始終卡在同一和統一還有同化的問題上
我不知道是單純因為字詞的理解問題
還是因為和政治搭上邊的緣故
這個話題就是主題要討論的東西
所以你可以繼續說不斷說
我會繼續解釋不斷解釋
但我現在要睡覺
明天見
晚安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我理解,但是我已經強調過了,我不管他是什麼人他說的是不是真的,但如果就他這番內容來看,這番內容是有意義的。”
唔,你深信其人所言之语,却缺乏观其人之所为用心。。。
唔,亏之前吉祥还赞你对东方哲理有所深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微言大義不直接表明立場的人 不用猜度 直接忽視
對企圖挑起事端 離題灌水的人 不用多說 一律舉報
雖然我鮮少(應該不曾)和你對話,但我觀察到這是你一貫的作風
但是之前因為不在我樓我也懶得理
現在在我樓我必須提醒你:
回覆帖子要說人話,所謂人話就是人人能輕易理解你說什麼的話
不要用一些繞口的文言文形式的語句
或者散文式 隱藏式 暗諱式等 不直接的方式回覆
因為這一切都不是討論 交流 對話 的理想方式
如果能在我樓嘗試改變我很願意嘗試和你說話
但是如果要像那一片雲霞,這頭帶著迷濛來了,那頭卻又匆匆滾去的話
請從此不要來我樓了
因為我真的會一直舉報到版主採取行動為止
備註:
謝謝你的回复,但同時希望回覆時視樓主的要求互相配合和給予適當尊重,謝謝,晚安。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
还搞不懂新加坡策略之远见。
大势所趋,任贤能用。
所以官方语言为国际语文。
当中国大国开放掘起。这时,强调华语重要性。
统一,汇集必关世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叫做『深信其人之語』?
我沒有相信誰的話
我只是看見了話,沒看見人
就是因為你看見了人,所以沒看懂話
再者
吉祥說的不一定是真理
就算是
你不理解我不等於是我的錯
就像山地居民不了解儒家思想難道就是儒家的錯?
或者
即便真的是我的錯
有不等於我的中哲不好
你把這三者扣上了鎖鏈,是邏輯上的謬誤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而马国一路政法围绕的不离是;
统一,汇集必关种族宗教民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採取英文是因為要經濟發展和國際接軌這個是中一生考試都有考的內容但我從來沒有否定這點我不知道你的提出是怎麼一回事?
我只是說新加坡沒有馬來西亞問題『剛好』因為選擇了英文做他們的語言
不過說真的
我覺得從第二次回覆以後的內容沒有哲學意義我真的回覆起來覺得我好像在灌水
所以對於政治時事有關的 我就不回應你了
但關於主題的 我還是會回覆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而马国一路政法围绕的不离是;
统一,汇集必关种族宗教民族。 |
所以我就說
你是被政治影響你來看待這件事
放過你自己吧
這裡是學術交流論壇
不是政治時事論壇
我是真的哲學專業的人
我不是什麼子
我從頭到尾都在學術立場上談論語言教育計劃
而不是在政治立場上談論馬來西亞的語言洗腦計劃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我理解,但是我已經強調過了,我不管他是什麼人他說的是不是真的,但如果就他這番內容來看,這番內容是有意義的。”
再来,
“什麼叫做『深信其人之語』?
我沒有相信誰的話
我只是看見了話,沒看見人”
你第一楼上文章是源自现副首相。
你见其言,不知其人,更不知其所为??
再回答你上上楼。
深信其人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洪七公 于 13-8-2015 02:01 AM 编辑
“對啊,你也知道泰國和印尼被同化了吧?
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語言是他們那邊某個種族的語言?
就是馬來文在馬來西亞需要避嫌的理由你還看不懂?
新加坡為什麼會這樣?
英文是華人?是馬來人的?是印度人的?
就是都不是他們的,他們才不會有馬來西亞的問題
這不是很簡單易懂的問題?”
唔,
还搞不懂新加坡策略之远见。
大势所趋,任贤能用。
所以官方语言为国际语文。
当中国大国开放掘起。这时,强调华语重要性。
统一,汇集必关世势。
而马国一路政法围绕的不离是;
统一,汇集必关种族宗教民族。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吧你,讲多错多。
每每认为人家计对你。
我一开始就指出我所写是针对副首相的那句话。
哲学不离政治。
政治哲学不离理想国。
没有哲理观的政治,悲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這麼認為,是你誤解哲學我知道你將會問那哲學是什麼
這種情形在哲學版只會無限循環
但只要是真正學哲學 研究哲學的學者
不會不知道哲學體系中有政治哲學思想的哲學家是從文藝復興開始出現
可是也只不過是少數幾個
即便到了當代哲學思潮
把哲學細分各個領域以後
更少見哲學家的體系當中會有政治哲學
除非那個學者是專門研究政治哲學
這不奇怪
因為政治是每天都需要面對的
你研究每天都在進行的東西
你自然沒時間同時兼顧研究形上 知識 倫理而發展出龐大的哲學體系
至少我到目前為止認識的一些教授級人物或社會運動分子(都不是馬來西亞人)都醉心於政治
而無心於研究與教學上
這就是政教不離
雖說政治是必須要處理的問題
就和吃飯一樣
但你會一邊吃飯一邊大便?
做研究不像吃飯和大便那麼簡單
除非天才中的天才
否則不可能同時很深入研究哲學
同時又很深入探討政治
有一個可能,我上面說過了,除非那個就是專門研究政治哲學
然後你這則回覆已經開始有不客氣的態度
無他,純粹提醒,就此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溝通時,也經常出現「多」與「一」的現象。
如果彼此看到的事情是侷限在某「一」範圍內,那麼在溝通的時候,會出現同聲同氣的現象。
但是,如果大家是從「多」種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時,就會出現意見差異的現象。
如果 大家一起用「多」種不同角度來看事情,這樣也是有一種歸「一」的效應。
因此,在溝通時,要給自己留些空間看看自己看事情的時候是站在對方的「一」還是「多」的角度來看。有時調整角度來看事,是一種逸趣。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 发表于 13-8-2015 08:48 AM
你這麼認為,是你誤解哲學我知道你將會問那哲學是什麼
這種情形在哲學版只會無限循環
"所以我就說
你是被政治影響你來看待這件事
放過你自己吧
這裡是學術交流論壇
不是政治時事論壇
我是真的哲學專業的人
我不是什麼子
我從頭到尾都在學術立場上談論語言教育計劃
而不是在政治立場上談論馬來西亞的語言洗腦計劃"
你这楼是与政教有关的。
对於你上面所指,我是如此回复你;
[哲学不离政治。
政治哲学不离理想国。
没有哲理观的政治,悲哀 !]
如此回复,让你觉得我有不客气成份??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1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楼,我只想表达;
大普教育,就是大普教育。它本身不俱带各别种族宗教等的角色。
把教育为汇集点,又想设立一套超越种族宗教的统一教育;
首先,这统一,它会以;
●国际语文英文为统一媒介?不会,它应该会以国语马来文为统一媒体。
●以各族文化的道德为教育?不会,它应该会以回教教化翻译型成新兴的别族道德准则统一。
●会以各族传统文化史记为教育?不会,它会统一为马国主流马来族传统文化为教育。
●等等。
所以这些就如他本身所说需要以一两代的时间教育统一性。
这就会促形成同化,统一。当初始皇是如此实践。
大普教育并不带有种族宗教为重心关系。也不必用一两代的时间改革。大普教育不过是以时並进更新而已。
要了解,他本身是很强悍,颠倒是非,专制强硬的人。
以他作风,他所言,不过是;
恶势的良策。
以他作风,我本身不相信,他所言会是;
善举的良策。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1: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13-8-2015 09:06 AM
在溝通時,也經常出現「多」與「一」的現象。
如果彼此看到的事情是侷限在某「一」範圍內,那麼在溝通的 ...
我对你的识人评论,有点...唉~
饱满死书,不如善用观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5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說最後一次
別開政治就事論事,這方針確實是好的,沒有統一誰,是同一;
那個人是X的,沒人不知道,
也沒有人不知道一套方法用在善良人士身上多數是好事
而用在壞人身上多半沒好事的簡單道理
所以我才說就事論事
這措施不是他想出來的
是世界語言的發展的事實
你所說的秦始皇用的是統一,這個是同一
你到底懂不懂什麼是同一?還是下個回覆你先回答我你理解的同一是什麼?
因為我真的很不喜歡我一直回應別人的點但別人總是迴避我的點
這完全沒有被尊重
再來
那個人要做什麼是他的事,是馬來西亞政治的事
我這裡說的是【應用:多與一的實踐應用】
不是【關於馬來西亞語言統一的看法】
或者簡單來說
把那些文字抽離出來
放到去一個理論系統上去看
這才叫【學術討論】
我沒有在和你討論政治
嚴格來說我已經一再提醒你那樣是離題
就像吃一頓飯
你可以說吃飯就吃飯幹嘛要搞那麼多禮儀 這個擺這裡那個擺那裡 這些都是約束人的行為拉拉拉拉一堆理由
但是事實就是有餐飲管理的人專門研究這方面的事情
他不是撇開現實不顧,而是他就是研究一套可以適合某些人使用的東西
你以為現在大家思想中的一些基礎是怎麼形成?
是生活體驗出來的嗎?
或許你可以這麼說,但嚴格來說是解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思想被應用到藝術文學建築等各方各面
從理論落實到現實,再讓我們去體驗,才形成的
我不喜歡別人總是說學術的人讀死書不現實只會說
因為愛因斯坦和牛頓等偉大的發明家在發明一個新發明之前是完全按照理論來做實驗
而不是生活中體悟了什麼東西出來,那個叫發現,不是發明;是抄作,不是創作
一個理論不被接受時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經歷和成長環境
但是除非邏輯上的錯誤,或事實上的不可行性,
不然就因著自己的經歷和想法去否定別人的行為,這不是學術交流對話中所樂見的
我所最後一次,關於政治的事,是離題的
再回覆我會一律舉報
|
|
|
|
|
|
|
|
发表于 13-8-2015 03: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的楼是双重式。
我倒觉得你的楼只是纯粹哲思关於国家的多与一的实践应用,那还好。
偏偏你却post了他的论点方针。
所以你的题是语带双重的;
如果赞同[一]的实践,那么同样也就是赞同他的建设方针。
如果只是否定他的建设方针,那么同样也就是否定了同[一]。
所以左右为难的。一开始一楼,我觉得你不应该带入政治人物来讨论你的多与一的实践应用。
即然,引进了这个政治人物,难道课题会离开了政治和其人作风论点为出发点。
我的认为,你的帖题有思维构想处。
如果纯粹的多与一的实践与应用,为主为题,为讨论点,那是较单纯的集思。
但一开始引进政治言论方针,那就酱课题复杂性了。即赞同同[一]即赞同他,否定他却也是等於否定同[一]。双重式
好啦,就此别过,得罪处,别记心上。
呵呵呵~~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