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yeoh1987

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書~讀書會參考教材/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八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於汝意云何。其所得福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呪以守護之。即說呪曰。

 安爾(一) 曼爾(二) 摩禰(三) 摩摩禰(四) 旨隷(五) 遮梨第(六) 賒咩(羊鳴音七) 賒履(雉反)多瑋(八) 羶(輸千反)帝(九) 目帝(十) 目多履(十一) 娑履(十二) 阿瑋娑履(十三) 桑履(十四) 娑履(十五) 叉裔(十六) 阿叉裔(十七) 阿耆膩(十八) 羶帝(十九) 賒履(二十) 陀羅尼(二十一) 阿盧伽婆娑(蘇奈反)簸蔗毘叉膩(二十二) 禰毘剃(二十三) 阿便哆(都餓反)邏禰履剃(二十四) 阿亶哆波隷輸地(途賣反二十五) 漚究隷(二十六) 牟究隷(二十七) 阿羅隷(二十八) 波羅隷(二十九) 首迦差(初几反三十) 阿三磨三履(三十一) 佛馱毘吉利袠帝(三十二) 達磨波利差(猜離反)帝(三十三) 僧伽涅瞿沙禰(三十四) 婆舍婆舍輸地(三十五) 曼哆邏(三十六) 曼哆邏叉夜多(三十七) 郵樓哆(三十八) 郵樓哆憍舍略(來加反三十九) 惡叉邏(四十) 惡叉冶多冶(四十一) 阿婆盧(四十二) 阿摩若(荏蔗反)那多夜(四十三)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時釋迦牟尼佛讚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說陀羅尼。若此法師得是陀羅尼。若夜叉。若羅剎。若富單那。若吉遮。若鳩槃茶。若餓鬼等。伺求其短無能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誓螺反)隷(一)摩訶痤隷(二)郁枳(三)目枳(四)阿隷(五)阿羅婆第(六)涅隷第(七)涅隷多婆第(八)伊緻(猪履反)柅(女氏反九)韋緻柅(十)旨緻柅(十一)涅隷墀柅(十二)涅犁墀婆底(十三)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恒河沙等諸佛所說。亦皆隨喜。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爾時毘沙門天王護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愍念眾生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即說呪曰。

 阿梨(一)那梨(二)[少/(兔-、)]那梨(三)阿那盧(四)那履(五)拘那履(六)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我亦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與千萬億那由他乾闥婆眾恭敬圍繞。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羅尼神呪。擁護持法華經者。即說呪曰。

 阿伽禰(一)伽禰(二)瞿利(三)乾陀利(四)旃陀利(五)摩蹬耆(六)常求利(七)浮樓莎柅(八)頞底(九)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毘藍婆。三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髮。七名無厭足。八名持瓔珞。九名睪帝。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是十羅剎女。與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伊提履(一)伊提泯(二)伊提履(三)阿提履(四)伊提履(五)泥履(六)泥履(七)泥履(八)泥履(九)泥履(十)樓醯(十一)樓醯(十二)樓醯(十三)樓醯(十四)多醯(十五)多醯(十六)多醯(十七)兜醯(十八)[少/(兔-、)]醯(十九)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若夜叉。若羅剎。若餓鬼。若富單那。若吉遮。若毘陀羅。若犍馱。若烏摩勒伽。若阿跋摩羅。若夜叉吉遮。若人吉遮。若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七日。若常熱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夢中亦復莫惱。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呪  惱亂說法者
 頭破作七分  如阿梨樹枝
 如殺父母罪  亦如壓油殃
 斗秤欺誑人  調達破僧罪
 犯此法師者  當獲如是殃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令得安隱離諸衰患消眾毒藥。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幡蓋伎樂。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蘇摩那華油燈。瞻蔔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鉢羅華油燈。如是等百千種供養者。睪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憙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又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三昧。長莊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踊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誰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為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於彼佛所出家修道。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門
 諸佛甚難值  我等隨佛學
 如優曇鉢羅  值佛復難是
 脫諸難亦難  願聽我出家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祕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樂佛法。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却住一面。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瓔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加趺坐放大光明。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眾。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并諸眷屬。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即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紺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脣色赤好如頻婆菓。爾時妙莊嚴王讚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己>已]。於如來前一心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誡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殖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唯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殖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槃茶。若毘舍闍。若吉遮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憙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呪。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唯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呪。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地(途賣反一)檀陀婆地(二)檀陀婆帝(三)檀陀鳩舍隷(四)檀陀修陀隷(五)修陀隷(六)修陀羅婆底(七)佛馱波羶禰(八)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九)薩婆婆沙阿婆多尼(十)修阿婆多尼(十一)僧伽婆履叉尼(十二)僧伽涅伽陀尼(十三)阿僧祇(十四)僧伽波伽地(十五)帝隷阿惰僧伽兜略(盧遮反)阿羅帝婆羅帝(十六)薩婆僧伽三摩地伽蘭地(十七)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十八)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少/兔]伽地(十九)辛阿毘吉利地帝(二十)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爾時釋迦牟尼佛讚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讚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猪羊雞狗。若獵師。若衒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復不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踈缺。醜脣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5: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三圣像



观世音菩萨



[ 本帖最后由 yeoh1987 于 18-7-2008 05: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圖鑑





序 緣起 前言



序一 淨空法師 序二 聖嚴法師 序 徐醒民 緣起 江逸子 前言



眾聖來迎 駕鶴西歸 重得人身 魂歸地府 地獄門前 業相現形





第一殿秦廣王
業證心明 自殺報應 因果路上 誤人子弟 悔之晚矣 離經叛道 居福造罪 自作自受 抱柱地獄 火床地獄
第二殿楚江王
戟腹拋接獄 劍葉地獄 舌犁地獄 鞭撻地獄 砧截地獄 寒冰地獄 餓鬼地獄 濃血地獄 糞尿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
搗舂地獄 摳眼地獄 倒烤地獄 刖足地獄 吸血地獄 蛆蛀地獄 穿肋地獄 抽筋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
腰斬地獄 拔舌地獄 吊舌地獄 沸湯地獄 剝皮地獄 劍樹地獄 車崩地獄 射眼地獄
第五殿閻羅天子
擊膝地獄 望鄉臺 誅心地獄 刀山地獄 飛刀火石獄


第六殿卞城王
釘喉地獄 碓搗地獄 磨摧地獄 砍頭地獄 虎啖地獄 火牛地獄 噬腎地獄
第七殿泰山王
割舌穿腮獄 頂石地獄 狼噉地獄 油釜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


磅稱地獄 鐵丸地獄 炙脊地獄 釘板地獄 鋸劈地獄 鐵蛇地獄 鐵汁地獄 火狗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

蜂蠍地獄 毒蛇地獄 夾頂地獄 蹲峰地獄 鐵鴉地獄 針雨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
金橋 銀玉橋 木板橋 奈何橋 孟婆亭 忘魂湯 人皮缺貨 墮落簿 魂歸處






跋 淨空法師 跋 徐醒民 後語 江逸子



附錄

地獄變相圖繪製因緣

前言

宇宙定律 因果之源

生死乃人生之大事,為宇宙之定律,也是宗教家所謂之「因果輪迴」道理。人因何而生,又因何而死,生前是何狀況?死後何去何從?眼前一切貧富貴賤,壽夭康疾以及愛恨情仇之種種現象,又當如何看待?豈可不嚴肅省思與對待。

論語》中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已明白透露出生與死是息息相關的。生前之造作,死後由靈魂去算帳。又《易經?繫辭坤卦文言》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雖未道及因果報應,其理業已道明了。

故云:「緣乃因果母:六道由之生。」真是至誠至懇、纖毫不虛之道理。又云:「萬法唯心造。」天堂、修羅、人間、餓鬼、畜生、地獄之六道,皆不離自心習氣所造作而成。人生際遇,或順或逆,無一不是自作自受,不必怨天尤人。既知如此,何妨試捫心自問,眼前起何心動何念?大膽歸納恐怕只有「自私自利」四字而已。因自私而起貪念,貪不順遂而起瞋心,瞋失理性而生愚痴心,其中習氣不外乎「財、色、名、食、睡」,錯綜糾葛而恣情縱慾,導致「殺、盜、淫、妄、酒。」為自己造罪及營造自殘的地獄。想到這裡真叫人不寒而慄。

既知因果操之在己,若能及時改過向善,為時未晚,當先誠心自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眼前一切福分,當思來之不易,應加厚培珍惜;眼前咎災禍殃頻仍,皆是前生自造,應當真心懺悔,承受而無怨。親近善知識(進德修業),速離惡知識(淫亂邪行),竭誠奉行,必然境隨心轉,化殃為福。
眾聖來迎

一生成就在當下 六字洪名出乾坤


六道形成,升墮無常,皆由習氣染著之輕重而別,故有苦樂無常,亦不離生滅輪迴之現象。因此謂:「六道輪迴,頭出頭沒,苦不堪言。」

既知六道不究竟之苦,當嚴肅看待,如何能了生脫死,永不再墮輪迴?唯從「制心」做起,制心一處,萬緣放下,心不外攀,老實安分,自淨其意,是謂「淨念」,此即淨土念佛法門之要義。

「念佛臨終見寶臺,寶幢寶蓋滿空排;彌陀勢至觀音等,合掌相隨歸去來。」此乃念佛成就之境界。

阿彌陀佛,以無比慈悲願力,成就清淨、平等、光明、無染的極樂淨土,只要十方世界一切眾生,以真誠信心與堅定願力,懇切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至臨命終時,必蒙阿彌陀佛親率菩薩聖眾,前來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永不墮六道生死輪迴。念佛往生是諸修行中最為便捷之法門,古德讚云:「當生成就」,並且是「萬人修萬人去」之殊勝法門。只要是非人我全放下,一句阿彌陀佛鎖心頭,堅定「信、願、行」三資糧,由生入熟,由熟而純,自然去穢存淨,何愁淨業不成?況念佛人心,與佛同心,與佛同願,與佛同悲之不迴向法門。以清淨心感清淨佛,心心相應、融為不二,當下遂生淨土,故云:「法門無量,念佛第一。」其殊勝之處在此。






駕鶴西歸

瑤池咫尺寸心近 黃鶴只乘厚德人


古德云:「人成佛成」,可見成佛非憑空想像,亦非盲修瞎練所能成就,必須落實在「依教奉行」,唯真唯誠,堅持信願與實踐,且終生不倦不疲,先成就人格,方能了道。佛經云:「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絕非龍蛇雜處之地,是個「清淨、平等、正覺」共同信念之殊勝世界:方稱之極樂。

成就人格,首重五常,仁義禮智信者,乃做人基本原則。仁者:乃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為基礎,處世待人,心存厚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深恤民疾,不惹煩惱。義者:言行舉止,無不公正合宜,不起竊心,不佔便宜,不偏不倚,俯仰無愧。禮者:潔身自愛,知節用和,克己制慾,不涉姦亂,端正心思,以德治事。智者:隨順不染,明白事理,不可感情用事,不瞋不怒,平心靜氣,臨事不亂。信者:民無信不立,與人交往,言必合宜,絕不食言,不妄言,不輕諾,言既出,事必行。此五常者,成就人格之本,可謂之積德修善之人也,縱然未能往生極樂,臨終必升天堂,安然自在,道遙享受天福。







[ 本帖最后由 yeoh1987 于 18-7-2008 06:3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魂歸地府

重得人身

五戒成人格 七佛尚蟻身


佛教《雜阿含經》云:「人身難得,猶如盲龜遇浮木孔。」然而既得人身,卻命在呼吸間,一氣不來,就結束生命。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再者,佛在靈山指一隻螞蟻與其弟子說:「已經過七尊佛出世,此蟻尚未脫離蟻身。」可見得一人身何其難也。但要了生脫死,不入生死輪迴,唯以人身才能修行。

欲想來世再得人身,必須在此生建立端正人格,必須守住五戒。五戒者:一、不殺生;仁也,二、不偷盜;義也,三、不邪淫;禮也,四、不妄語;信也,五、不飲酒;智也。此乃佛門五戒,其與儒家五常息息相關,是成就人格的基本條件。至於既得人身,何以又有「富貴貧賤之別,恩怨情仇之苦」?這一切皆肇因於個人宿世造業有善惡多寡之別。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應知因緣果報,非由上帝、閻王安排,而是自作自受,故曰:「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因果各人了。」






人天已無分 地獄卻有緣

「去年你哭他,今年我哭你,怕是明年人,又向我燒紙。」這是人生,數十寒暑而已。幾人莊重想過?幾人覺悟?今生享福轉成孽,來生持孽招何門,五常不遵綱倫散,十善不修萬惡滋。世間無人格,人身豈有分?

瞬間,鏡中影傴僂,不復少年身。轉眼無常到,不論俗與僧,將相王侯俱往事,獨挑罪業任浮沉。孤魂無助黃泉道,奠肴生冷足下燈,飄飄忽忽山海路,無奈回來地獄門,回頭一望嘆口氣,誤人誤己能怨誰。






地獄門前
陰風寒沁骨 無常攝幽魂

生死陰陽,寄在呼吸間,一氣不來成永隔,呼天搶地也枉然。此時,一切都完了,悔之晚矣。眼前但見一片迷朦昏暗,似乎只有一盞游絲般的微弱寒光,隱約帶領著無助的幽魂緩緩前進,回頭一看,? 「唉喲!我來了,你怎 也來了?他怎 也跟著來了?」? 一票都是熟面孔,原來是生前一起造業的同夥。抬頭一望,「喝!怎 ?那不是大總統 ?還有那政府要員、民意代表,無一不是熟面孔。怎 也個個面無人色,混雜在眾魂中,當日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氣勢今安在?」更令人費解的是,怎 又有一批高知識分子,以及標榜傳道解惑的教師、僧侶及神職人員,也在簇擁的遊魂中,且哭且啼令人鼻酸!

突然一聲霹靂般的吼道:「你又來了!」此時個個膽戰心驚,只見一位身高丈餘,渾身火焰,手執鋼叉、身纏鐵蛇、青面獠牙、猙獰可怖的鬼王吆喝著,原來前面已是地獄門,來相迎的正是黑白無常,以及判官鬼役。白無常搖著白羽扇;黑無常捧著鐵算盤,正所謂「一扇揮不去,老帳此時結。」紅袍判官手掀生死簿,口喝著前來報到的幽魂,雖然雙腿已軟,身子卻情不自禁的飄過地獄門。





業相現形
瞋出厲鬼 形影不離身

飄過地獄門,巍巍鐵鑄的山巖峭壁,冒著終古不熄的赤燄,一望而無際。報到後的幽魂,不分貧富貴賤或男女老少,每人身邊都伴著一位猙獰可怖的厲鬼「隨從」,如影隨形;以鐵鍊套頸,牙棒摧身,拖拉前進。這些夜叉厲鬼,隨情緒而變色異形,或青、或綠,或人、或獸,十分恐怖。

地獄所有種種現象,無一不是自己因地造孽之形現,應知生前做盡損人利己,尖酸刻薄,仗勢凌人,性情殘酷,喜怒無常等事,或言語、或行為無所不用其極。地獄種種可怖現象、殘酷無情,皆是自己孽緣的發酵,加乘於百千萬倍來回報自身而已。

唉!極樂、天堂的自在,是清淨心與善良心所成就;地獄、畜生之痛苦,當然也是罪孽惡習所使然。同是一個心,卻有兩樣情,怨誰呢?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地獄無門休咎自取。」地獄之陰森恐怖,閻王判官,夜叉厲鬼,無一不是「心鏡」的反映,墮地獄來承受自己良心的審判,罪業的摧殘。是謂「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半點不由人也。







[ 本帖最后由 yeoh1987 于 18-7-2008 06: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殿 秦廣王

第一殿 秦廣王


七日為一週期,古今中外都如此,例如西洋七日一禮拜。生命之變異也一樣,一旦人命終後,未受報前稱為中陰身,中陰身之壽命七日一變化,死而復生,未得投胎之緣,頂多七七四十九日罪業審定,即發配各大小獄受報。

此期親屬為亡者修福追薦,令亡者最能受用其功德,可由劣地轉為勝地,因而稱此四十九日為慎終期。此後百日、週年、三年仍可追薦,稱為追遠期。七個七須經七個殿,百日、週年、三年,再經三殿,共計十殿,故本圖又稱「十王圖」。年年祭祀,不忘孝德綿厚也。

一七為「第一殿秦廣王」,秦廣王心性至仁至孝,統轄人間壽命之長短,一生功過經由各地城隍、土地、查察司會報本殿,由秦廣王親審宣判,功過相當者,免受其刑直轉第十殿轉輪王處,或者按照其生前所造善惡發放投胎,或男或女,或貧或富等承受其果報。罪孽深重者,發配各殿大小地獄去承受應得的酷刑以消業。

此時,秦廣王正審判著一件子媳不孝,遺棄老父案件。夜叉拘來不肖子,他卻大呼冤枉,老父無奈的據實指責,其媳則慚愧自責,掩面哭泣。在旁之城隍判官等陪審者,無不動怒,且舉其罪狀以供宣判。

慎終追遠民德厚,萬惡之極不孝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業證心明

孽鏡臺前無好人 狡獪奸詐難遁形



秦廣王,審案嚴明謹慎,且明察秋毫。有頑劣罪犯,刁鑽狡猾,百般強辯,能說善道,執似是而非之歪理,死不認罪,並且直呼冤枉。這類惡徒為數不少,其在世間如此,到陰間亦如此,惡習難改,常存僥倖之心。此時,秦廣大王也懶得與其費辭,喝令鬼差,將狡猾罪犯,押解到大殿之右「孽鏡臺」前,照照其生前一切惡狀。其所作所為,全都錄在一鏡之中,幕幕呈現,件件不遺,令這些罪犯個個臉色慘綠,不得不伏首認罪。

孽鏡臺高數丈,嵌於鐵壁之中,愁雲深鎖,陰森可怖,一旦罪犯押解鏡前,隨即現形,從生到死,種種罪孽巨細不遺,尤其是忤逆不孝,欺師叛道,忘恩負義,唆使犯罪,殺人放火,或姦盜行騙,或蠱惑群眾而導致戰爭等,清清楚楚,幕幕歷歷,並列出應判之罪,應受之報應等。

唉!「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之一生,短短幾十春秋,為了臭皮囊,或為了私慾,竟然如此,一旦原形畢露,連押解你的小差役都瞧不起,棍棒鞭撻侍候,那管你生前權位尊榮,冢財萬貫,名門貴冑,其苦痛哀號之聲,並無二致啊!




自殺報應

違天逆道負恩義 罔顧倫常無間報


我國古來治國,首崇孝道。人無孝道,行必失德。若棄父母而不顧,焉能為天下蒼生立命呢?故舊時代官府以「忤逆」為第一重罪。即使誤傷父母,也不輕判,更何況弒父弒母之惡行呢?

蓋天下父母無有不疼惜子女者,故謂骨肉之親;然天下子女無不孝父母者,是謂天倫也。當體念身體髮膚,來自父母,所流血液皆根源於祖宗遺澤。況父母生我、哺我、撫我、掖我、栽培我、教育我,期我敦正品格,成為家國之棟樑,為天下蒼生造福,光耀門楣厚澤流芳,其恩之高,其義之遠,能不感念生命及身體之可貴,豈敢輕易毀傷呢?

自殘或輕生,是毀倫不孝之重罪,不仁不義不智不勇之行徑,是弒殺父母愛心的行為,上無顏見列祖列宗,下愧對於子孫老小。因一時衝動,鑄成大錯,不智不勇,實乃懦夫也,令人鄙視。當知自殺之罪,必墮地獄,所受酷刑,難以言喻。

愚痴的人,誤認一死當百了,不知因果報應之可怕。此種死法是受罪之始,由於臨死前內心之痛苦矛盾,觸動良心掙扎與不安,這種不安即構成嚴重的自責,難以自恕,產生極度驚慌恐怖,令得魂魄支離散亂,且每日不斷重現自殺時的極度痛苦與恐懼。魂無歸宿,長達三年之久,然後入地獄受嚴判重刑。在此三年之中,陽世親人設辦法事,誦經拔薦,供奉祭品,一概皆無福消受,享不到一切迴向功德,悽慘狀況,難以想像。

再者,更有逼人走上絕路,或唆使散播教人輕生方法者,或販售自殺藥物器材者,是違天逆道之至惡行為。其心狠毒者,往往得現世報,家人易遭不測,其死後必墮無間地獄,並且禍延子孫不得安寧,因果之可怕,當慎思之也!




因果路上

天下之亂 始於知識份子失去良知


迷朦光中,幾個青面差使,押解一批罪犯,在寒鐵山洞穴中穿梭而過。這批罪犯,個個衣冠楚楚,看得出其生前之顯赫與榮耀,從服飾穿著來看,有不同的階級與地位;有的應該是政客,有的應是掌有權位的學者,在他們的神色之間,依然殘留幾分得意與跋扈。孱雜人群中也有宗教人士、神職道侶,享盡人間一切福報,辜負眾生之供養。此時個個神情凝重,似乎已嗅到「大事不妙」的氣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誤人子弟

善惡終經因果秤 舉頭三尺有神明



凡世間人,遭逢逆境時大多怨天尤人,處得意時就意氣風發,恣情行事,處事待人接物全憑個人之愛憎與衝動,往往不遵因果法則考量,全不思未來之因緣果報、福禍慶殃,或自暴自棄,或跋扈囂張,造下禍害而不自覺。

諺云:「善惡終經因果秤,舉頭三尺有神明。」此時,陰陽查察司帶領一批罪犯,他們是曾在世間深具影響力之宗教家與教育學者,讓他們瞧瞧在他們教育領導下的青年學子之現狀:縱慾放蕩,吸毒濫情,姦殺擄掠,劫財劫色,亂倫忤逆,數典忘祖,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心智迷惘,行為墮落者比比皆是。其偏差觀念、錯誤引導,影響之深,禍害之遠,真是天地難容。





悔之晚矣

學不安道 空對聖賢


凡是於世上擁有地位聲望者,無非宿世修來的福報,方有今生之聰慧、靈敏與智能。飽讀聖賢書,方受群眾之信賴與愛戴。

讀聖賢書,志在希聖學賢,當用於化民成俗,培育後昆。遺憾的是,諸多學者教師,志在名利權位,以聖賢之道為登龍工具,一旦得勢,輒自我膨脹,叛離聖道,標新立異而譁眾取寵,蠱惑人心,壞人心術,導致滅經毀倫之亂象,罪不可赦也。此時判官押解此類知識罪犯,跪倒經典之前,但悔之晚矣,準備下無間地獄吧!





離經叛道

巧謀油水千缸滿 辜負人間一片誠


從事社會教育者,或神職僧尼人等,其宗旨在服務人群,傳道解惑,導正人倫。卻有一些沉迷貪慾,圖名圖利者,巧用身分騙財騙色,或假托靈異符咒,行以怪力亂神,詐欺信眾,巧索供養。有時信眾以真誠懇切心乞求誦經拜懺,以期消除業障,他們卻高價計較,又敷衍了事,誦經漏字跳行,拜懺心不在焉。不真不誠,豈能感應?破壞清淨莊嚴之儀軌,使信眾心存疑惑,更造口業,罪過大矣。

此類罪犯,影響社會對文化之觀感,引起人們對宗教之質疑,導致不信因果,滋生罪藪。當知既為社會教育者,身披法服,不能淡泊世俗名利,言行失檢,嚴重污衊聖道,扭曲因果,當墮無間地獄。其人臨命終時,得不到佛力加持,受不到家人超渡,遂經審判先押解於萬年暗室中,令其補寫跳漏經句。此處陰寒無光,設有千缸火油,皆是罪犯生前不義之財所聚,每人只許一線燈芯,在微弱燈火忽明忽暗且搖晃不定中進行補寫漏字,一字一懺悔,一而再,再而三,重複補寫,待千缸火油耗完為止,再押往其他地獄受其酷刑。

唉!「巧謀油水千缸滿,辜負人間一片誠。」終究得不償失!





居福造罪

青燈如豆千斤油 難照黑心無道人


世間不少假僧道、偽牧師或領袖人物,學識崇高,位居極品,卻無心治世弘道,只迷戀名聞利養,更不擇手段以達目的。如是之人,富於心機,能言善辯,顛倒是非,玩弄因果,且排斥輪迴之說,興風作浪,製造衝突,挑撥矛盾,以滿足其私慾。一面佯裝仁慈可憐,一面卻冷酷無情,多重人格,喜怒無常,對社會做出至惡之示範,對世道人心影響深遠,傷害難以彌補。導致世人不信因果,為非作歹忝不知恥,縱情墮落,忤逆亂倫,姦殺擄掠,無所不至。

噫!古人云:「身在公門好修行。」身居福地,而不思得來不易,卻胡作非為,害己害群。此類罪犯永墮阿鼻地獄,酷刑無間,報盡再受鬼畜之身嘗還欠債,方得超生人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福造罪

青燈如豆千斤油 難照黑心無道人


世間不少假僧道、偽牧師或領袖人物,學識崇高,位居極品,卻無心治世弘道,只迷戀名聞利養,更不擇手段以達目的。如是之人,富於心機,能言善辯,顛倒是非,玩弄因果,且排斥輪迴之說,興風作浪,製造衝突,挑撥矛盾,以滿足其私慾。一面佯裝仁慈可憐,一面卻冷酷無情,多重人格,喜怒無常,對社會做出至惡之示範,對世道人心影響深遠,傷害難以彌補。導致世人不信因果,為非作歹忝不知恥,縱情墮落,忤逆亂倫,姦殺擄掠,無所不至。

噫!古人云:「身在公門好修行。」身居福地,而不思得來不易,卻胡作非為,害己害群。此類罪犯永墮阿鼻地獄,酷刑無間,報盡再受鬼畜之身嘗還欠債,方得超生人道。





抱柱地獄

慾海無邊邪淫起 鋼床火柱是家邦


今日社會經濟蓬勃,思想開放,物質充裕,固然帶來方便與自由;然不可否認也帶來生態失衡、道德式微、精神貧乏、人性墮落的後果。導致人與人間冷漠無情,現實短視,又充滿了衝突暴力、濫情與墮落。

諺云:「萬惡淫為首,飽暖思淫慾。」邪淫能使國失綱常,民失良知。今之世面所聞所見多是煽情事物,更有一批不負責任的「學者」,公然鼓吹性自由、性開放、性自主權等論調,媒體更大肆渲染,書刊、影帶、光碟亦大量傳播,或濫情派對等。殊不知為禍之大,殃及子孫何其深遠!

「慾海無邊邪淫起,銅床火柱是家邦。」當知萬惡淫為首,倡導罪尤深。誘惑親犯邪淫者,至死習性難改,墮此地獄,身抱火柱,慘受炮烙煎烤,血肉焦糊,成灰成燼,隨風復生,重撲火柱,週而復始,猶似飛蛾撲火,明知悽慘苦痛,卻情不自禁。至罪消畢,投墮畜牲報,縱得人身,亦受貧賤多疾短命,及眷屬不貞之餘報。





火床地獄

一報還一報 冤冤何時了


《經律異相》云:「犯邪淫者,男抱銅柱,女臥鐵床。」又《正法念處經》云:「喜愛殺生,燒、烤、煎、烹、燜、燻眾生肉,或踐踏小蟲者,死後均墮此獄;受其刑苦,時間極長,非人所能想像。」即便此罪消畢,倘有其他罪業,再墮其他地獄,一一受罪,直至罪業消竟。

殺生、淫亂,是地獄根本重罪,一切殺業都由貪、瞋而起,貪口慾,或瞋怒心而鑄大錯。一切眾生誰願意被殺,誰被殺而不含恨?既含恨,誰不伺機報復?殺生尚且如此,何況殺人?地獄乃公正廉明之社會,生前如何處置眾生,死後必然相同對待,毫無變通折扣。





第二殿 楚江王

第二殿 楚江王



楚江王殿光明正大,司掌活大地獄。墮此罪犯多是違倫常、亂法紀、造業無數、至死不悔之惡徒。如在陽間,欺騙大眾玩弄法紀導致災難,或利用權位,巧取豪奪,吸民膏脂;或符咒惑人,謀人財產;或拐誘少年,逼良為娼;或組惡質幫派,走私販毒,魚肉鄉民;或詐賭坑人、非法騙婚、偽造證券、販賣偽藥、擾亂秩序、危害健康等等。此殿判案嚴明,按罪分發上、中、下之獄,隨業輕重,各受其報,或一處報或多處報,乃至十六處之多。此殿設有火柱、鐵床、鋼叉、劍葉、犁地、鞭撻、斫截、寒冰等小地獄,個個刑罰嚴酷,無不悲慘難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第二殿】楚江王
戟腹拋接獄
劍葉地獄
舌犁地獄
鞭撻地獄
砧截地獄
寒冰地獄
餓鬼地獄
濃血地獄
糞尿地獄

戟腹拋接獄

一時滿足心中慾 兌換無間輾轉刑



此獄犯人罪大惡極,凡在陽間如不孝父母、甚至殺害,不信因果、毀謗聖道,焚經典、燒聖像,玷汙僧尼、或淫或殺;又以偏邪見解,誑惑老實人,以成就其醜陋圖騰,供人崇拜。如是犯人不得好死,死後遂墮無間地獄,經千萬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地獄壞時,押寄他界,他界壞時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押寄,待此界成後還押受刑,永不得超生。

又有罪人習嗜殺生,手段狠毒殘酷,或以弓箭槍彈,或刀叉戟矛,或射、或殺、或刺、或剁;或以核子生化武器,毒殺眾生;或以圈網捕殺禽獸,以販賣或啖食。以上種種罪人常受此戟腹拋空地獄罪報。時有千百夜叉厲鬼,口牙如劍眼似電光,其狀兇惡,手執鋼戟,或刺透耳目,或穿口鼻,或戳穿腹背,或拋向空中翻滾再以鋼戟刺接,或丟置火床煎爆,或餵鐵汁。業報無有終時,永不超生,是謂無間地獄。




劍葉地獄

學無中心思想 行無禮義廉恥



劍葉地獄,方圓數千里,遍地長滿鋼銳劍葉,起伏伸縮一望無際。復有無數青皮厲鬼,押解罪犯,或拖或拉,或扛或舉。來至劍田,或高舉倒插,或直插,或仰或伏,無不貫透穿心,其狀恐怖悽慘,瀝血成河,哀號而死。死後復生,重複現象不停不休,受此刑報,豈是痛苦二字可言。

此獄罪犯,生前多是逆天悖道之徒。為人君不仁,為人臣不忠,為父不慈,為子不孝,為師無道,為徒無義等。或為君者仗其權位,恣情妄為,不能體恤民瘼,導致國困民窮,或刀兵相殘,殃及無數生靈。為人父母,不能互相體諒,任性自私導致家庭破裂,遺下子女失去怙恃,淪落風塵;或為偷盜,或吸毒自殘任其自生自滅。為人師表,不恤百年樹人之德,輕率刪除倫理道德教育,妄加無益身心教材,導致學無中心思想,行無禮義廉恥,不但動搖國本,且滋生無窮後患。

一切罪孽,不離自私自利之心導致,一切酷獄皆是自己惡業感召。造業越深,受報越重,覺悟越慢,刑期越長,因果相循,纖毫不爽,宜深省慎思之。




舌犁地獄

兩舌人兩面 常食他背肉


孔子之教有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是也。言語僅次於德行,可見其重要。? 「善惡叢於心,是非出於口。」言語豈僅代表一個人之品學修養,當知一言之閃失,或導致兵戎相見、血流成河之浩劫,在中外歷史上屢見不鮮。故《論語》曰:「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又云:「為政不在多言。」可知謹言之重要性,不損德行,不傷和氣,知禮守節方為「善言」。

口業是佛門中重大之戒律,佛云:「兩舌人兩面,常食他背肉。」可見口業禍害如此其大,報應之酷,可想而知。例如:誹謗聖道,壞人心思,造謠生事,挑釁煽動,訛詐老弱,譏人為善等,死後必墮拔舌地獄。

在此受報罪犯,以鐵鉤拔舌,掛於犁器,深耕「污穢心地」,倒爬逆行,晝夜無休,犁上千年萬年,直至「良心」發現為止。在此敬告世間某些靠挑撥是非、藉口舌吃飯之「名嘴」,當痛改前非知所節制。




鞭撻地獄

螻蟻雖小命關天 眾生平等福慧增


聖道無不倡以眾生平等,不但人與人講求平等,人與動物之間也講求平等,沒有高等動物或低等動物之別。命無貴賤及生存權,不容侵犯。

人類最大的罪惡是不平等,靠其人多勢大,武器精良,搞種族歧視;小者虐待弱勢,大者鬥爭戰亂,導致生靈塗炭。

人性的慈悲、清淨,是來自平等,視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與動物亦無差別,只是因緣業報不同,而有形相福慧之差異,其生命與尊嚴與人並無二致,應該以同情心平等相待,故諺云:「螻蟻雖小,其命關天。」恣意殘殺、虐待,或鞭打踐踏,雖然其身弱小,無力反抗,然心中的怨憎與人無二,其仇恨心如影隨形,俟仇人臨命終,生命最脆弱時,來百般障礙,死後一報還一報,種多少因受多少果,這也是平等。

鞭撻地獄,來自兇殘仇恨,傲慢嫉妒,滿腔忿懣,難以平息。丈餘的皮鞭,在厲鬼抽撻下,皮開肉綻,血肉模糊,顧不得你生前的榮耀與尊貴,或是強悍與凶暴,墮此地獄一無所有,只有死不了、活不成,直到千萬億年罪業消盡而止。報應之可畏,當警戒省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砧截地獄

心業畫師 自業畫作


殺業源於凶殘,口腹從於貪慾。世間不少人貪食眾生肉,嗜殺成習,終日殺、剁、砍、截,或生吞活嚥,或烹、煮、蒸、爆,最終送進五臟墳場。或云滿足口慾,或云強身補氣。誰知「補了身子、壞了良心。」

墮此地獄,只有刀叉侍候、狼群環視。受報罪人拖拉上砧石,活殺生剁,斬首截肢,屍塊橫飛,血肉模糊,眾生爭食心肝腸肺,看牠們爭食一幕,也不過是我們生前嗜口慾之寫照。

經云:「心業畫師,自業畫作。」如是因,如是果,怨誰呢?厲鬼現出你生前殘酷模樣,手執利斧支解你的身體,四周狼群環伺,垂涎等待,不正是你自己感召來的!




寒冰地獄

冰川萬古有時化 難解世間冷酷人


陰森森,永無天日;冷颼颼:寒氣沁骨,冰山環抱,火獸眈眈,此處正是所謂之「寒冰地獄」。

墮入此獄之人,皆是冷漠無情,見死不救者,如踐踢弱小眾生於深淵,令其溺死而取樂者;或捕殺水族貯放於冰庫中,令急速凍死者;或將斷氣未經八小時之人,送進冰櫃,令其急速僵凍者。如是之人,極其不仁不孝,必得此獄報。

亦有仗勢欺人,見利忘義,不念舊情,恩將仇報,貪圖財勢不擇手段,抨擊打壓故舊親朋者;或以恐嚇手段逼人就範,或以姿色、財富騙人感情,逼人婚姻,一旦得手,又棄如敝屣,令人寒心,走上絕路者。如是不忠不義、冷血殘酷之人,在此地獄,當須凍出「溫心」方消其業。

唉!難矣哉!




餓鬼地獄

慳貪無福怒瞋熾 一念清心火上冰



前有寒冰獄,此有火煉處。此處鐵山萬仞,四面環繞,周圍數千里,一片火海,不毛之地,稱之為:「餓鬼地獄。」墮此地獄罪魂,生前盡是慳貪吝嗇之人,雖擁萬貫資產,依然滴水不捨。如今墮此地獄,落得骨瘦如柴,雙目如鈴,肚皮空大猶如洩氣皮袋。這些罪魂,因貪而飢,因慳無福,瞋怒哀號而噴烈火,其狀可怖,又稱之:「焰口地獄。」即使大慈大悲觀世音或地藏王菩薩,前來施食拯救,多因貪瞋無福,張口欲食,烈火已將食物燒燼,呼天搶地,又能奈何呢?

其中亦有極微數罪魂,或在過去生中,偶隨人誦讀經典,或稱念佛號,此時感念菩薩施捨,心起剎那善根,合掌稱念經句或佛號,頓時瞋火熄消,可享施食。若心起歡喜,持續稱念不輟,隨即可以超生。嗚呼!一旦墮入焰口獄,浩翰瞋海烈火身,能起一絲清淨心,談何容易,微乎其微啊!




濃血地獄

嗜殺生靈神鬼怒 濃血溶蝕不了生


深池寬廣,積滿濃血,罪犯沉浸其中,腥臭侵蝕,驚惶哀號中溶化身心。墮此獄者,盡是恣情縱慾之人,違背倫常、數典忘祖,弒親殺師,忘恩負義,或自殺、墮胎罔顧生命,或嗜食生肉活血者,或殘殺生靈者,或設計文盲弱勢者,或以金錢姿色誘人入彀,巧設圈套侵佔財物,斷人生路,令人含恨而亡者。

噫!今之社會,道德淪喪,因果不彰,邪說橫行,毒戕善良,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上至大位,下至升斗,積非成是、招搖撞騙,巧取豪奪,使民陷於水火之煎熬,其罪大惡極,當墮此獄,蝕其肌膚,蛀其筋骨,化為濃血,自作自受,永無止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糞尿地獄

書香不傳世 敗德臭萬年


糞尿地獄,處於熱銅山谷之中,遍地尿液糞泥,以地熱煮沸,蒸滾煎熬,不僅惡臭作嘔,且尿屎中遍佈煮不死的蟲蛆毒蠅,蟲硬如鐵,蠕鑽飛撲,或侵入口鼻,沁入骨肉,腐噬喉、舌、心、肺、肝、脾、腸、胃,乃至筋絡關節等。身墮其中,其痛苦恐怖不可言喻。罪犯所受刑期亦非十年八年即可了結,動輒以數千萬年計方能消罪。

此間罪犯,除卻忤逆不孝、亂倫無義之外,多數乃為生前無品聞人,學術雖高卻人品卑劣,倡導淫亂,藐視道德,破壞和諧,不忠家國,賣主求榮,壞人心術,斷人慧命。或附和權貴欺壓善良;或諂俗媚外遺害子孫。如是罪犯,不求流芳百代,寧可遺臭萬年,令人不齒。

尤其今之社會,無德當道,倫理道德蕩然無存,教育不在樹立人格,且無品邪說充斥於世,色情毒品氾濫成災,導致多少無知學子,因毒墮落,因色戕身,未婚懷孕,墮胎、棄嬰、憂鬱尋短,比比皆定,豈不哀哉?

當知種種罪行殺業最重,於殺業中最殘酷者,為戕殺親生骨肉之毀倫絕嗣重罪,親生骨肉可殺,何類不可殺?如是重罪永墮濃血地獄之報。彼倡導無品邪說者,永墮糞尿地獄,百千萬劫求出無期。唉!胡亂倡導,罪惡不可勝數,報應亦不可勝數,可怕啊!




第三殿 宋帝王

第三殿 宋帝王


第三殿宋帝大王,亡魂三七日必經本殿受審。宋帝王生性仁孝,心地純淨,然嫉惡如仇,明察秋毫,對散播邪知邪見者,誑誕不經膽大妄為者,忘恩負義汙衊於人者,或嗜殺成性殘酷狠毒者,或為惡人狡辯脫罪者等等,絕不寬恕,必押墮至本殿所設之種種地獄。

此時宋帝王正盛怒審判一群頑劣不孝子女,忘恩負義為爭家產逼死老父的案件。先由當地城隍提報,又有判官查察司舉證歷歷,令罪犯百口莫辯,伏首認罪情形。

本殿設有小地獄十六處:有搗舂地獄、挖眼地獄、倒吊地獄、吸血地獄、蛆蛀地獄及穿肋地獄等,無不殘忍嚴酷。這一切無非是罪犯惡業所造、冤怨所成,殘酷悽慘,無與倫比。墮入者哀號不斷,直至消業為止。





第三殿】宋帝王
搗舂地獄
摳眼地獄
倒烤地獄
刖足地獄
吸血地獄
蛆蛀地獄
穿肋地獄
抽筋地獄


搗舂地獄

刮民脂膏滿私慾 搗肺舂心報此身



墮此地獄之罪犯,個個容光煥發,意氣洋洋,不難想像他們在世間時是何等之風光了。諺云:「身在公門好修行。」世間多少高官顯要,甚至位居極品,誰真心為民解困呢?卻只心戀權位,或結黨營私,玩弄權勢,搜刮民膏,製造紊亂,坐收漁利。甚至塑造個人圖騰,蠱惑崇拜,顛覆正義,詆毀倫理,居心惡毒。此時福報耗盡,業債高築,墮於搗舂地獄,悔之晚矣。

搗舂地獄,謂不死地獄,罪犯拖入臼中,石杵搗其心胸腸肚,頓時皮開肉綻,血肉模糊,再搗則成醬泥,罪人驚慄哀號之聲,迴盪山谷,悽慘哭號,恐怖不已。罪犯心胸雖成肉泥,依然未死,厲差將之拖出,換另一罪人搗舂。待另一罪人血肉模糊時,前位罪犯已漸復原,再送進搗舂。如此輪流不歇,折磨或經百千萬年,待罪消盡,再押往其它地獄繼續受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摳眼地獄

千槌萬搗苦 只緣心眼多


眼為靈魂之窗,矇混不得;心為良知之源,污染不得。凡在世間?疗淞夹模?覟臉返湥??藶閻赫撸?坏珘櫲霌v舂地獄,同時也墮挖眼、摳心地獄,論其罪既多方為害,自非單一地獄即可了結。

獄中罪犯,多是生前身居要職,卻識人不清、用人不當,以致危害國家人民權益;或眼光短淺,嫉妒賢能,見利忘義,阿諛奉承,挖人隱私,為人作偽,設計陰謀,陷害賢良,奪人產業;或排斥聖道,張揚淫穢,如此心眼,有愧靈魂之窗、良知之源,當墮挖眼地獄。

心眼不明,何其短短數十年之身,卻舉千萬年之債,受此地獄悽涼果報。

可憐!




倒烤地獄

人耶獸耶同此心 汝也我也共此身



漫天火海,燒紅鐵鑄的山谷,熊熊烈火,萬年不熄綿延千百里。垂巖之上倒懸著一串串罪犯,排列整齊,有男有女,聲嘶力竭悽厲哀號著,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睬,活像生烤乳豬,令人觀之贍戰心驚。

原來這批罪犯,生前多是聰明絕頂之人,恃才善辯,顛倒是非,誣枉他人,製造矛盾,分化善良,破壞道場,離間和合眾。或機心巧設陷阱,引誘獵殺飛禽走獸;或欺凌弱勢族群,虐待動物;或手段殘酷,毒殺水族,放火燒山;或活烤牲畜,擄人勒索,殺人滅屍…種種狠毒行徑,令人髮指。墮此地獄,只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已。




刖足地獄

跋扈尖酸遺怨恨 如何立足在人間


參不透,想不通,人身難得,如今享富貴握權柄,皆是宿世修德所致,為何不知珍惜,將其耗損殆盡,反賺得一身冤孽仇恨到幽冥。噫!想不通,參不透也。


刖足地獄,血肉橫飛,嚎啕遍野,怵目驚心,真是慘透了。墮此地獄,大半是有福無量,心地狹窄,為富不仁,好爭好權,陰狠刻薄之人。為人驕縱自大,只顧眼前利害,不留餘地,傲慢善嫉,稍有拂逆,必加反擊,令人無以立足因而走上絕路。

此地獄,有無數身材魁梧之厲差,手執鋼斧,孔武有力,見罪犯就砍其雙足,然後任其血流至盡而死,死而復生,生而復刖,循環不斷,周而復始,至其業消怨竭而止。以後投胎,亦為卑賤之人,或低等眾生。



吸血地獄

寸絲粒粟皆心血 滴水不漏報諸身


吸血地獄處在黑繩大獄礁巖垂乳洞穴之中,陰風慘慘,暗淡無光,洞深數百里,佈滿吸血之魑魅、禿鷹、蝙蝠、毒蛇等,一旦墮入獄中即蜂擁而至,直撲罪犯,緊囓動脈,吸血直至乾涸而死。但業風一吹,死而復生,如此酷刑不計其年,苦痛之極。

古德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幾人能潔身自愛,惜福安分呢?雖遍讀經史,多少血淋淋之因果報應實例,卻熟視無睹。一旦得權柄,遂起貪心,不恤民瘼,巧竊國庫,搜刮民脂,或為富不仁,高利貸款,乘人之危,壓榨窮困,甚至逼人走絕路。如是罪業,果報不爽,當知一絲一縷,粒米滴水,皆成血債,貪得越多,還報越慘,此罪受盡,尚有他獄伺候!




蛆蛀地獄

飛蠅雖艷懷蛆臭 金縷皮囊腐化心


人的罪行,無不起於貪心,表面是提倡人權,實際是增長我見,過度追求自由,導致禮崩樂壞、恣情放縱,大開無忌憚之門。某些人物每為己私,不惜違悖良心,毀人揚己;黑函偽證,攻訐阿諛,以攫利益權位;偽飾光鮮軀殼,以滿足其私慾;殊不知其內心裹著醜陋齷齪及腐臭。其言行使社會價值觀念扭曲,人性墮落,以致充滿荒淫無道、殺戮血腥,令人惶惶不可終日。

蛆蛀地獄罪犯,個個生前皆有光鮮外殼,卻懷著滿腹的壞水。墮此地獄後,依然生命堅韌、意志清醒。此獄雖無厲鬼蹂躪,內臟卻自行腐敗,萬蛆鑽動,啃噬蛀蝕,從心肺始,繼而肝腸脾胃,乃至全身筋絡血脈,由內向外,擴充肆虐,每分每寸,無不感受錐心摧殘之痛,其情其境,則難以言喻。





穿肋地獄

如山恩義千噸重 悖德難平公道心


人生在世,從生到死,多在受恩,少在施與。天地撫育、父母養育、師長教育、眾生培育之恩,理當潔身自愛,知恩報恩。凡是為人不忠、不孝、寡廉、鮮恥,為官不正,無心卹民;為人子者,不念祖德;其他如毀人名節,損人墳墓風水,助惡為虐,欺壓善良,以及玩弄法紀,破壞道場,離間和合眾等,皆罪大惡極,愧為人身,死後必墮穿肋地獄。

穿肋地獄,處於崎嶇嶙峋山谷之間,罪犯墮此,備有千噸巨石,皆是罪犯業力凝固而成,堅硬無比,每巨石之一端嵌鎖巨鍊,另一端穿扣於罪犯肋骨或腰脊之上,於崎嶇山谷間不停來回拖磨,巨石之上,還站夜叉一名,一手執矛戟,一手揮鞭毒撻,直至萬里崎嶇不平之大道與巨石同時磨平消盡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抽筋地獄

聰明挑動每條筋 神鬼不容邪智人


五官王殿左側,但聽到不斷有「拉!」「絞!」之吆喝聲傳來。原來是兩名青、綠色夜叉,把一個看似西洋人之罪犯,鎖在一副抽筋刑具上。前面那名夜叉閉口怒目,雙腳踏著罪犯腳面,雙手扣住犯人手腕,大聲喝「絞!」後面那名戴著頭巾之夜叉,右手指著罪犯,左手絞著紡輪,口中大吼一聲「拉!」中間鎖住之罪犯,在背脊處挑出無數大小筋條,絞入紡輪,使勁抽絞。這時罪犯兩眼暴凸,張口哭號,「哀號」二字尚不足以形容其慘狀。

原來這罪犯生前聰明絕頂,遍遊各大洲,發明提煉各種麻醉性毒品,違法謀利,又散播淫書邪見,招搖撞騙,拐誘婦女,毒害幼苗,其罪滔天,鬼神難容。

行善無古今,造惡無中外,天堂地獄方心間,與種族、身分、知識、地位毫無關係。墮此地獄,受刑時發出痛苦哀號之聲,不分中外,則是共通的語言。




第四殿 五官王


四七,為四殿五官大王,殿主正氣凜然,明察秋毫,洞徹世界各地罪犯心理,狡黠奸詐難以遁形。其最為痛恨者,乃無情無義忘恩悖德之徒。在其合大地獄中,有十六小獄,個個嚴酷,凡墮此者,全是生前嗜於殺、盜、邪淫三重惡業之徒。

殿前設有腰斬、拔舌、沸湯、剝皮、火崩、劍樹與射眼等獄,其中最為喪膽者,莫過於火眼地獄,罪犯至此難熬而哭,哭出血淚,淚化烈火,延燒全身,夜叉發覺,復以烙鉤勾其咽喉,灌入錫銅於體內,又以鐵丸塞其肛門,令內外夾燒,痛苦永無歇時,須經數百千萬年後,心中慾火燃盡方消。





第四殿】五官王
腰斬地獄
拔舌地獄
吊舌地獄
沸湯地獄
剝皮地獄
劍樹地獄
車崩地獄
射眼地獄


腰斬地獄

利慾橫心人格斷 鍘刀無情兩段身



五官殿前即為腰斬地獄,所鍘罪犯,盡是世間冷酷無情之徒。此輩生前居心不良,藉宗教之名,不研修教義,卻裝神弄鬼,妖言惑眾,斂聚財物,獵取美色;或聚結群眾,虛張勢力,自封開山道祖,目無法紀,心無天地神祇,任意放火燒山,濫墾濫伐,阻斷水源,破壞生態,召來天災,禍害眾生,令無辜生靈因而喪命。

或有罪犯,貪圖榮華富貴,拋棄糟糠之妻,或愛慕虛榮,謀殺親夫,或為名利權勢,謀害患難之交等。以上種種冷酷無情,刀斬腰間,豈不正似恩斷義絕。




拔舌地獄

舌根能捲千江水 敗德皆於口業中



五官殿北為拔舌地獄,墮此罪犯個個面色鐵青,由厲差一手壓其額臉,一手執著烙紅鐵鉤,勾其舌頭使勁往外拉,或以烙鐵在咽喉中滾動,挖掉舌根,令其求死不得,求生不能,真是苦不堪言。

「口業」,最易犯的罪惡。孔子教育分四科:德行為第一,言語為第二,政事第三,文學第四,可見言語之重要性了。人人都會講話,然而很多人終其一生沒說過好話。挑撥是非,兩舌讒人,粗俗不堪,惡口罵人,巧言令色,綺語煽情,以及恃才誑妄,詆毀大道,嫉賢妒才,自命不凡,無非口業之過!

尤其當今多少「名嘴說客」,傳播媒體甘淪打手,專以顛倒是非為能事,尖酸刻薄無所不用其極,互相謾罵詆毀,以為能事,卻不知造成多少染污,扭曲誤導與破壞,罪過之大,天地難容。




吊舌地獄

兩片薄唇三寸舌 是非顛倒人心寒



此獄處在寒冰地獄的底層,冰窟深邃,冰柱林立,猶如懸針,或似玉筍,崢嶸銳利,寒氣逼人。獄中一片迷濛,但見無數罪犯,個個赤身裸體,以銀鉤穿舌懸掛於冰樑之上,呻吟此起彼落,不時發出「唔唔!呀呀!」之聲,痛苦掙扎,口中說不出半句話來,其情悲慘,難以言喻。如是酷刑,不知幾劫方能解脫。

遭此「引舌負身,活體冰凍」之報應,不言而喻為「惡口業」之重罪所致,令人觀之不寒而慄。當知「惡口」為諸惡中最易犯的重罪,尤其於今日開放多元環境中,人們思想貧弱,缺乏深沈文化薰習,雖高唱著「民主自由」,又肆無忌憚的違紀侵權,放任情緒攻訐謾罵,令粗陋不堪的言辭充斥於世,導致社會價值觀扭曲,是非顛倒,善惡錯亂,人性之優雅與品格,蕩然無存。

然而這些刑犯看來,皆不似市井小民,也不像村夫愚婦;倒是個個曾經風光一時的所謂社會精英,或是翻雲覆雨的領袖級人物,由此可知一言之不遜,影響禍害之深遠了。可見古人對「口德與擇言」之重視。是不無道理的。觀此報,思其情,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不但增長自己的修為與福報,且使社會人心祥和,有絕對之功德。



沸湯地獄

生煮心與肺 活燙血腥手


灌汝口,燙汝手,呼天搶地無處走;盤飧美味千條命,只供老饕肚裡朽。可見人之一生為口腹之慾,造了多少冤業?思之,不寒而慄也。

今之經濟掛帥,人們需求更多,飽暖思淫慾,人性墮落,肆無忌憚,只為滿足口腹,不管行為兇殘。君不見乎,朝朝農貿市場屍堆如山,血凝成氈,無辜生靈為誰犧牲,看牠活蹦亂跳,瞬間成為菜肴,牠生死掙扎,我大快朵頤,試問良心何在!天理何在!

沸湯地獄位於五官殿北,凡是罪犯生前嗜食水族,活煮生啖者,死後多墮此獄。沸湯灌其口,生煮其心肺,滾水燙其手,抽搐其筋脈。其痛苦慘叫,恰似五更屠宰場,如此活罪一日數十回,不分晝夜,千年不歇。待罪犯此業消盡,再轉其他地獄續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剝皮地獄

披得畜牲皮 橫豎不像人


墮此剝皮地獄者,多是生前操殺業,或是皮草皮革的製造者、販賣者及愛用者,他們盜殺稀有保育飛禽走獸,如熊貓、老虎、紋豹,或蛇虯、鱷魚,乃至雪貂、水獺、狐狸等等,或活剝、或撲殺,千刀萬剮取下皮草,做為服飾皮包以供時髦之需,殊不知一件大衣,須犧牲數百生靈,雖然外表光鮮亮麗,其實是包裹著醜陋之身軀,以及殘酷的心靈。招搖過市,無非是宣揚其罪惡,不知其高貴從何說起?

再者,有不肖之徒或奸商,專竊文化財產,見利忘義,任意破壞、盜竊洞窟古文物,或揭取壁畫,或鑿取石刻造像,或破壞寺院廟產,及盜賣文物公產,死後皆墮此獄,且遭凌遲細割,活剝其皮,其苦難熬,經風再生,再剝至業消而止。

唉!孟子云:「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吾等見其屍,何忍謀其皮耶?





劍樹地獄

肉體享受 靈魂埋單


地獄有此樹,高大無邊際,刺長十六寸,鬼捉罪人臂,樹頂往下拋,筋骨散滿地。風吹還復生,循迴不計次。罪人復見樹,婀娜又嫵媚,遂生愛染心,奔投無顧忌。可憐世上人,情深愛難棄,慾火焚心竅,恆劫不了義。

經謂:「情愛不深,不生娑婆(世間)。」具仁慈心謂之博愛,懷自私心謂之情慾,人失仁愛,貪慾無窮矣。故而人活世間,最可憐者不是文盲,而是「心盲」,失去良知,執迷貪慾。佛云:「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根根堅韌難拔。

當知地獄苦果,非由閻王殘酷,種種恐怖景象,全是貪戀習氣所造成。所謂:「肉體享受,靈魂埋單(付帳)」而已。人人都有良心,只是因自私而昧,死後才受種種自責與折磨。古賢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若至死不悟,則墮無間地獄,永不超生。這一切不是危言聳聽,除非喪盡天良,則不在話下。




車崩地獄

鐵輪鋼矛山河撼 截斷殘心妒恨人


又稱火輪地獄,為合大地獄中最為慘烈之一? 。此獄設於焦谷之底,一片灰濛濛,看不清寬度,分不出方向。墮此犯人,個個恐懼不安,群聚一處,蜷縮緊偎以求心安。

然而一日之中,有不期火輪之車,以銅獸為身,精鋼為輪,狂飆飛馳,輪噴強風烈火,其聲轟轟,撼動山谷。每一輛車各站厲鬼一名,其貌猙獰,手執鋼矛,朝罪犯衝撞,並以鋼矛猛戳,犯人哀號四竄,卻無一人倖免。瞬間,山谷平靜,車火消跡,遍野只留下殘肢斷體,在毒火中燃燒。少頃一陣陰風吹過,殘肢斷體又復原狀,再受火崩車輾之苦,一日不計其次,此謂之車崩地獄。

墮此罪犯,生前多是凶殘善嫉之徒,瞋恨心重,為政霸道,猜忌多疑,離間團隊,背叛國民;或為人繼父、後母,冷酷無情,凌虐侵害失怙之子女;或惡口詛咒父母、翁姑,以致家庭失和,乃至骨肉流離,造成人倫悲劇;或火燒蜂巢,湯灌蟻窩,盜賣保育動物;或專捕放生之魚鳥龜蟲之屬,令其慘死或流離失所不能適應而死。此等違背人道行為,皆墮車崩地獄,千劫百世不得超生。




射眼地獄

心既盲眼何用 恩義斷豈是人


射眼地獄,處於四山環抱、鐵壁萬丈之深谷中,谷底暗無天日,寒曖不明。墮此罪犯個個驚慌失措,原來四山高頂上立著數名夜叉厲役,拉弓搭弩對準著罪犯。這些厲役們,無一不是超越「奧運」之神射手,不但射程遠,且箭無虛發,每發一箭必叱道:「心既盲,眼何用!」少頃隨即有慘叫一聲應聲倒地者,不偏不倚正中罪犯眼睛,絕不失手。

原來這些罪犯,多是飽讀經史不孝不敬之人,生前惡心惡眼看待父母、師長,從不念父母涓滴拉拔養育之恩,於其風燭殘年棄之而不顧,豈不令人痛徹心扉。又其學來滿腹經綸,無不是師尊諄諄教誨所致,一旦功名顯達,即恩斷義絕,全不念教誨之恩,卻自命不凡,目中無人。如此之人,今之政壇、教壇或文壇比比皆是,一身本事,滿肚壞水,有學無德,何以化民?有能不賢,何以安民?養育之恩,無心回報,何以惠民?「心既盲,眼何用!」說得有理!

凡墮此獄者,永處於冥暗中,縱業消盡,復得人身,亦是瞎眼、智障、多病、不見天日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殿 閻羅天子


五七,閻羅王殿,為十殿居中。閻羅天子中庸仁德,凡來此殿亡魂,預留有申訴管道,有的雖經二十八日,陽世遺體未腐,有的父母年邁無人奉養,有的修橋鋪路尚未完成等理由,乞求天子仁慈敕其還陽復生,以續遺願。閻王告之曰:「汝等是善是惡,自有城隍、土地、查察司,晝夜不懈,時時通報本殿,絲毫不爽。種什 因,得什 果,此時汝等應該比誰都清楚。若不服者,本王讓汝先照過「孽鏡臺」,反省汝既往之一切所作所為,應得什 果報。再者讓汝登上「望鄉臺」,看清楚汝死後目前親人家產之現況。這一切之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半點怨不得人。看過「望鄉臺,死了這條心,老實接受果報消業吧!」
正所謂:「孽鏡臺前證罪孽,望鄉臺下非故鄉。」






第五殿】閻羅天子
擊膝地獄
望鄉臺
誅心地獄
刀山地獄
飛刀火石獄


擊膝地獄

傳業不傳德 養虎總傷身



五殿左側有擊膝地獄。在此受刑罪犯,都是生前無情無義以及不學無術之徒。生性好嫖好賭無所事事,卻是心狠手辣的敗家子,不念父母養育之恩,兄弟手足之情,百般無賴,製造爭端,謀計侵吞祖業,或偽立先人遺囑,或竊取房地權狀典當押貸,或偷過戶在自己名下;或請訟棍羅織偽證陷害家人,甚至設陷阱致人傷殘,或謀殺詐領保全等。如是罪行於今社會層出不窮,屢見不鮮,令人心寒。

墮此獄者,個個頑劣凶殘,押遞至此反綁雙手,壓坐於鐵砧之上,二名厲役,一名扒開雙顎,另名一手壓足,一手高執大鎯頭,猛力往罪犯雙膝上鎚擊,頓時膝骨粉碎血肉模糊,罪犯張口嗚嗚,號不出聲來,悽慘之極。

唉!父母生育之恩,師長教誨之德,浩瀚無邊,當思圖報。尤應好好做人,才能無忝所生,不辱師門。若行不由義,作奸犯科,傷天害理,如是之人,愧其雙膝,刖擊以報,乃是理所當然。



望鄉臺

望鄉路上蹣跚步 半是執迷不悟人




閻羅王開宏恩,傳令牛頭馬面二將車,押領諸亡魂,照過「孽鏡」,善良不用登上「望鄉臺」,功過相半入輪迴,其餘死不了回魂心,一律都上望鄉臺。

綿延山階數里長,接踵擦肩,有男有女,有僧尼道士,也有中外神職教士學者等,也有政壇領袖、企業鉅子,有的一臉茫然,有的侷促不安,有的充滿自信,有的尚在議長論短。形形色色、林林總總迤邐而上。

望鄉臺,一面靠山三面開闊,方圓八十里,懸崖聳立,垂壁千仞,崢嶸嶙峋間,即是「刀山地獄」。





第五殿 閻羅天子


五七,閻羅王殿,為十殿居中。閻羅天子中庸仁德,凡來此殿亡魂,預留有申訴管道,有的雖經二十八日,陽世遺體未腐,有的父母年邁無人奉養,有的修橋鋪路尚未完成等理由,乞求天子仁慈敕其還陽復生,以續遺願。閻王告之曰:「汝等是善是惡,自有城隍、土地、查察司,晝夜不懈,時時通報本殿,絲毫不爽。種什 因,得什 果,此時汝等應該比誰都清楚。若不服者,本王讓汝先照過「孽鏡臺」,反省汝既往之一切所作所為,應得什 果報。再者讓汝登上「望鄉臺」,看清楚汝死後目前親人家產之現況。這一切之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半點怨不得人。看過「望鄉臺,死了這條心,老實接受果報消業吧!」
正所謂:「孽鏡臺前證罪孽,望鄉臺下非故鄉。」








第五殿】閻羅天子
擊膝地獄
望鄉臺
誅心地獄
刀山地獄
飛刀火石獄








擊膝地獄

傳業不傳德 養虎總傷身



五殿左側有擊膝地獄。在此受刑罪犯,都是生前無情無義以及不學無術之徒。生性好嫖好賭無所事事,卻是心狠手辣的敗家子,不念父母養育之恩,兄弟手足之情,百般無賴,製造爭端,謀計侵吞祖業,或偽立先人遺囑,或竊取房地權狀典當押貸,或偷過戶在自己名下;或請訟棍羅織偽證陷害家人,甚至設陷阱致人傷殘,或謀殺詐領保全等。如是罪行於今社會層出不窮,屢見不鮮,令人心寒。

墮此獄者,個個頑劣凶殘,押遞至此反綁雙手,壓坐於鐵砧之上,二名厲役,一名扒開雙顎,另名一手壓足,一手高執大鎯頭,猛力往罪犯雙膝上鎚擊,頓時膝骨粉碎血肉模糊,罪犯張口嗚嗚,號不出聲來,悽慘之極。

唉!父母生育之恩,師長教誨之德,浩瀚無邊,當思圖報。尤應好好做人,才能無忝所生,不辱師門。若行不由義,作奸犯科,傷天害理,如是之人,愧其雙膝,刖擊以報,乃是理所當然。










望鄉臺

望鄉路上蹣跚步 半是執迷不悟人




閻羅王開宏恩,傳令牛頭馬面二將車,押領諸亡魂,照過「孽鏡」,善良不用登上「望鄉臺」,功過相半入輪迴,其餘死不了回魂心,一律都上望鄉臺。

綿延山階數里長,接踵擦肩,有男有女,有僧尼道士,也有中外神職教士學者等,也有政壇領袖、企業鉅子,有的一臉茫然,有的侷促不安,有的充滿自信,有的尚在議長論短。形形色色、林林總總迤邐而上。

望鄉臺,一面靠山三面開闊,方圓八十里,懸崖聳立,垂壁千仞,崢嶸嶙峋間,即是「刀山地獄」。








雲開處!故鄉風景人如故;
言語間!鄉音依舊且清楚;

高聲呼喚聽不見,萬般無奈情無限,怎堪回首心酸現。
有廟無道是非多


古德云:「但愁無道,何愁無廟?」當初發心要出家建廟,度己也度人,功德蓋天鋪地。披上戒衣講求質料,已失莊嚴心;廣收信徒提升名位,已失慈悲心。道場林立,擴張勢力,自立圖騰,藐視先賢,一盲引眾盲,競跳火坑忙。君不見「開山宗祖撒手去,徒留是非何其多;繼承衣缽爭破頭,無非只享幾年活。」唉!何苦來哉?






兄弟鬩牆媳教唆


一輩子省吃儉用,養家活口,積得數畝良田幾貫資產,一旦撒手而去,子女為了爭奪家產,爾虞我詐,層出不窮,不惜兄弟反目,惡言暴行相向,早將父母恩情拋到九霄雲外。唉!怪只怪!一生積業不積德,詩書塵封鼠輩多。怨誰呢?




風光不再人情薄


當時風光又跋扈,廣交富商兼權貴,氣高意昂,集榮耀於一身。一口氣不來,倉促間,交代不及,原本帳冊換了主,或遭篡改,或被偽造,屍骨未寒、治喪未決,債主先上門,龐大資產頓
時竟被瓜分一空。

如是曰:「死欠活,一分一毫不可少;活欠死,惡行惡狀搪塞掉。」唉!心酸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佔盡便宜失了和


嘆世間,富而好禮少,為富不仁多。集團併吞中小企業,吃盡周遭不留活口;甚至成立全球金控,算盡天下金融動態,操控世界情勢,喝海成凍,能令天下動盪不安,以霸權獲利。豈知,佔的便宜愈多,別人受害也越慘,「九一一」事件,其來有自,世間豈有無因之果?唉!能不深省乎。









勞燕分飛 琵琶別抱


問世間「情為何物?」說什 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卿卿我我,甜甜蜜蜜,永不分離,無非是戲說人生。且看世間多少「東飛伯勞西飛燕,舊愛未熄新歡生。」游絲尚存,琵琶別抱,海未枯石先爛;恩斷愛絕,遺下子女狠心去。唉!何以人不如犬邪?



雛妓成老鴇? 掌珠墮火坑



成年人不像人,未成年不當人。這是個什 時代的新思維新命運?倡導性開放,人體自主權,光怪陸離,邪說橫行,令人眼花撩亂。道德觀念當笑柄,嫌貧不嫌娼,酒池肉林充於世,誰信因果說輪迴。哎啊呀!「君不見:昔年你召來雛妓成老鴇,可憐你掌上明珠跳火坑。」唉!因果啊!


下了望鄉臺,流盡傷心淚,惡果自分明,何須再伸冤,押入大獄中,等墮「誅心獄」。









誅心地獄

衣冠楚楚心腸毒? 愧對人身此張皮



誅心地獄又名抽腸割心獄。凡是亡魂度過「望鄉臺」,嚴經考核,確定罪狀,逐一發配誅心獄。此獄周遭遍佈銅身毒蛇、鐵鑄餓狗,狗吃人腸,蛇吞心臟。凡墮此獄,罪例如下:一? 、不信因果,阻人向善。二、不敬祖先,忤逆父母。三、引誘婦女,擄掠姦淫。四、燬燒經書,斷人智慧。五、佛前殺生、污穢道場:六、偽藉佛道,騙財騙色。七、掘墓劫財,盜竊財物。八、放火燒山,破壞環保。九、圈套陷阱,撲殺生靈。十、幸災樂禍,見死不救。十一、拈香拜佛,咒人是非。十二、藐視國法,煽動作亂。十三、忘恩負義,恩將仇報。十四、為虎作倀,欺壓善良。十五、慳吝不捨,貪得無厭。十六、爭名圖利,妒嫉賢能。以上種種罪犯一經判決,開膛破肚、抽腸取心,夜叉一片一片切開說:「何以世人有此狠毒之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层地狱详解

十八层地狱据东汉安世高所译的《十八泥犁经》中,地狱分为十八层,合称为十八层地狱。十八层地狱的“层”不是指空间的上下,而是在于时间和内容上,尤其在时间之上。十八层地狱是以生前所犯罪行的轻重来决定受罪时间的长短。每一层地狱比之前一层地狱增苦二十倍和增寿一倍,全是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的刑罚。当到了第十八层地狱时,苦已经无法形容,也无法计算出狱的日期了。

地狱(梵语naraka)十八泥犁纤中,列有十八个地狱,何等为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虚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乌呼、须健居、末都干直呼、区通途、陈莫。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的刑罚。
第一层,拔舌地狱:凡在世之人,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辨,说谎骗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拽......后入剪刀地狱,铁树地狱。
第二层,剪刀地狱:在阳间,若妇人的丈夫不幸提前死去,她便守了寡,你若唆使她再嫁,或是为她牵线搭桥,那么你死后就会被打入剪刀地狱,剪断你的十个手指!更不用说她的丈夫还没死,就像《水浒传》中的王婆,潘金莲本无意勾引西门庆,王婆却唆使她讨好西门大官人,并赠予她毒药,毒害武大郎。且不说潘金莲,西门庆下场如何,单讲王婆,剪刀地狱够她一戗!
第三层,铁树地狱:凡在世时离间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铁树地狱。树上皆利刃,自来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铁树之上。待此过后,还要入拔舌地狱,蒸笼地狱。
第四层,孽镜地狱:如果在阳世犯了罪,若其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门路,上下打点固旃海,就算其逃过了惩罚,逃亡一生也终有死那天吧?到地府报道,打入孽镜地狱,照此镜而显现罪状。然后分别打入不同地狱受罪。
第五层,蒸笼地狱:有种人,平日里家长里短,以讹传讹,陷害,诽谤他人。就是人们常说的长舌妇。这种人死后,则被打入蒸笼地狱,投入蒸笼里蒸。不但如此,蒸过以后,冷风吹过,重塑人身,带入拔舌地狱。
第六层,铜柱地狱:恶意纵火或为毁灭罪证,报复,放火害命者,死后打入铜柱地狱。小鬼们扒光你的衣服,让你裸体抱住一根直径一米,高两米的铜柱筒。在筒内燃烧炭火,并不停扇扇鼓风,很快铜柱筒通红……看过《封神榜》吗?苏妲己的炮烙,到此你肯定激灵一下。
第七层,刀山地狱:亵渎神灵者,你不信没关系,但你不能亵渎他;杀牲者,别提杀人,就说你生前杀过牛呀,马呀,猫,狗,因为它们也是生命,也许它们的前生也是人或许还是你的......因为阴司不同于阳间,那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牛,马,猫,狗以及人,来者统称为生灵。犯以上二罪之一者,死后被打入刀山地狱,脱光衣物,令其赤身裸体爬上刀山......视其罪过轻重,也许“常驻”刀山之上。
第八层,冰山地狱:凡谋害亲夫,与人通奸,恶意堕胎的恶妇,死后打入冰山地狱。令其脱光衣服,裸体上冰山。另外还有赌博成性,不孝敬父母,不仁不义之人,令其裸体上冰山。潘金莲定在!
第九层,油锅地狱:卖淫嫖*,盗贼抢劫,欺善凌弱,拐骗妇女儿童,诬告诽谤他人,谋占他人财产,妻室之人,死后打入油锅地狱,剥光衣服投入热油锅内翻炸,啪,啪直响!依据情节轻重,判炸N遍......有时罪孽深重之人,刚从冰山里出来,又被小鬼押送到油锅地狱里暖和暖和……平常人们所说的十八层地狱,数目是对了,但从意义上却却不见得理解。《十八泥犁经》中讲到这十八层的差别,最主要不在于空间的上下,而在于时间和刑法上的不同,尤其时间上。若与阳世的时间比教,第一层地狱是以人间的三千七百五十年为一年,在这里的众生必须此生活一万年,想要早死一天都不行,而这一万岁就相当于阴间的一百三十五亿年。而由于地狱的时间和寿命都是依次倍增的,所以,到了第十八层地狱,便亿亿亿年为单位,如此长期的受刑时间,可说是名符其实的万劫不复,痛苦和残酷的景象,是世人所难以想像和理解的。
第十层,牛坑地狱:这是一层为畜生申冤的地狱。凡在世之人随意诸杀牲畜,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它们的痛苦上。那么好,死后打入牛坑地狱。投入坑中,数只野牛袭来,牛角顶,牛蹄踩......(本人认为是最舒服的一层了。)另据记载,与之相反的还有名为“刀船地狱”的,未在此十八层地狱之列,后面将补充。
第十一层,石压地狱:若在世之人,产下一婴儿,无论是何原因,如婴儿天生呆傻,残疾;或是因重男轻女等原因,将婴儿溺死,抛弃。这种人死后打入石压地狱。为一方形大石池(槽),上用绳索吊一与之大小相同的巨石,将人放入池中,用斧砍断绳索......
第十二层,舂臼地狱:此狱颇为稀奇,就是人在世时,如果你浪费粮食,糟踏五谷,比如说吃剩的酒席随意倒掉,或是不喜欢吃的东西吃两口就扔掉。死后将打入舂臼地狱,放入臼内舂杀。稀奇的是如果你吃饭的时候说话,特别是脏话,秽语,骂街,死后同样打入舂臼地狱受罪。所以提醒大家,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特别是骂街。
第十三层,血池地狱: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我也不大明白,这里说凡难产,吐血,流血而死之人,死后也投入血池中受苦?
第十四层,枉死地狱:要知道,作为人身来到这个世界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阎王爷给你的机会。如果你不珍惜,去自杀,如割脉死,服毒死,上吊死等人,激怒阎王爷,死后打入枉死牢狱。就再也别想为人了。我劝戒在世的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顽强的活下去,自杀是懦弱的表现。特别是那些殉情的傻小子们。
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现在不多见了,不过此罪过很大。即挖坟掘墓之人,死后将打入磔刑地狱,处磔刑。
第十六层,火山地狱:这一层比较广泛,损公肥私,行贿受贿,偷鸡摸狗,抢劫钱财,放火之人,死后将打入火山地狱。被赶入火山之中活烧而不死。另外还有犯戒的和尚,道士。也被赶入火山之中。(这层应该人满为患了)
第十七层,石磨地狱:糟踏五谷,贼人小偷,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之人死后将打入石磨地狱。磨成肉酱。后重塑人身再磨!另外还有吃荤的和尚,道士皆如此。
第十八层,刀锯地狱:偷工减料,欺上瞒下,拐诱妇女儿童,买卖不公之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把来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毙。
更恐惧被关押的时间:十八地狱是以受罪时间的长短,与罪行等级轻重而排列,若随最短时间的光就居地狱之寿命而言,其一日等于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也就是人间一百三十五亿年,才命终出狱,逐次往后推,每一地狱各各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增寿一倍,到了十八地狱时,简直苦得无法形容,并也无法计算出狱的日期了。 注:第十九层地狱据说是爱上恶魔 (电影《第十九层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婆的传说】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我们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煮."今生有缘无份"又何必强求?

“孟婆汤”是一个中国的古老传说,这在澜子家一本古书上记载着。在那个传说中人是生生世世轮回反复的。这一世的终结不过是下一世的起点。生生世世循环的人无法拥有往世的记忆,只因为每个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会在奈何桥上喝下忘记前程往事的孟婆汤。所以,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也是这座连接各世轮回的桥命名为奈何桥的原因。
  
相传孟婆汤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

  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关于玫瑰和孟婆的传说
 这是个发生在距今三千五百四十四年前的古老东方国度中国的一个故事,佛祖的众多徒弟中有着这样的一对男女……

  男的性格热情;正如名字一样:爱人!女的性格温柔,也如名字一般:情人!

  一天,他们一起研究佛理的时候;在一个小山中发现了两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花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他们都很好奇。男的想去摘来看看,一小小心被鲜花的刺刺到了,鲜红的血既刻流了出来;女的见了很心痛的拿起他的手,不经意的流下一滴眼泪,却从时男的手上的那一滴血同时掉下,分别掉在那两朵鲜花中……

  他们都是佛教徒;他们不可能在一起所以他们微笑和分开了;男的走向天上;女的走下地底!再回来她和她都有了更好的名字。。。男的把名字变为:月老,他希望女的不要记得他,他的工作却是让一对对人们记得彼此;用他手中的那一条小小的红线;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一条条小小的红线其实是他的的一滴滴鲜红的血。。。。女的把名字变为:孟婆,她希望男的忘记她,而她的工作比较幸运是熬汤,就是俗称的“孟婆汤“用她的一碗碗我的“孟婆汤”让一对对的的人忘记彼此,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一碗碗“孟婆汤“其实是她的一滴滴的眼泪……

  当爱人和情人在一起时,造就了爱情。爱情一定要有鲜花,所以那两朵花都是,虽然他们离开后开出来花的花一朵是红色一朵是白色,红颜代表热情的爱人,白色代表温柔的情人;但它们有一个一样的名字——玫瑰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7-2008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婆的来历

  孟婆娘家姓孟,孟婆一生没有嫁人,故而没有夫家姓。孟婆的名字已经被所有人的都忘记了,包括她自己。那年代的名儿,男的大都是刚、勇、强、富什么的,女的就顺了花季,杏、莲、梅、桃、春,这样想来,孟婆也就不计较她曾经的名字是什么了。

  孟婆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煲得一手好汤,远近闻名,喝过她的汤的人都纷纷赞不绝口,说这汤敢称天下第一汤。名声传远了,连皇帝也要喝孟婆煲得汤了,喝了一次后不过瘾,竟生了要将孟婆留在宫中只为他一人煲汤的念头。孟婆虽没有念过书,但也懂得“伴君如伴虎”“自由可贵”的道理,所以委婉推却不成后,说出宁死不从的话来。皇帝一生气,孟婆归了西。据说,孟婆遇害的那天,六月天里雪纷纷扬扬,下到半夜没停。

  且说孟婆到了阴间后,阎王念孟婆一生勤恳、乐于助人,再加之为屈死,又想到阴间每每来了魂魄还阳后大都还记得上辈子的事儿,这样凡间便乱了套,一会儿出个奇人,一会儿来个怪道。故派孟婆在奈何桥畔开个店,招牌就用“孟婆汤”,过了桥的人必先喝一碗孟婆的汤方可继续前行。阎王退下所有随从,对孟婆说:此汤是一定要喝的,如若有人没喝,必会造成人间大乱。这罪,可不是一般的轻了。孟婆念着阎王错爱,谨遵王讯。阎王又给了孟婆一小包药粉,感概一声,说道:凡人都有几世几辈的轮回,上辈子的恩怨喜悲不能带到下辈子,你把这忘忧粉放到汤里,喝过的人就会忘记从前的一切。孟婆唯唯而诺,退下。

  奈何桥畔生意很好,每日络绎不绝。从桥这边过去的,都是阴差到阳界去抓人或办事。从桥那边过来的,都是阳寿已尽,来阴间报道的。在阳间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孟婆的汤煲得很好也都知道孟婆屈死的事情,虽讶异着孟婆将店搬到了奈何桥畔,却也没有多问,过得桥来坐下歇脚时喝上一碗,然后前行。

  孟婆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日里煲汤。原料还是最先那一锅里的,往后汤少了添水便是。偶尔人少时,孟婆也会感叹一番,忘记过去究竟是好还是坏,孟婆也不知道,只是这汤孟婆从没自己喝过一口。

  几千年的光阴水流一般过去,孟婆还是每日里煲汤,闲下里想想几千年前的事儿。毕竟上了年纪,孟婆记性有些差了,虽然谨记阎王的叮嘱,但难免会有疏忽。没有喝孟婆汤的人再投到阳间,便传开人死到阴间必先喝孟婆汤,忘记前世一切的消息。这以后,再有人从奈何桥上来,虽大部分人都自愿喝汤,却也有个别宁死不喝的了。

  孟婆清楚的记得那是阳间的中秋节,孟婆坐在奈何桥上看月亮。银盘儿似的月亮饱满明亮,映得桥下的水都格外的清粼。孟婆正手执阴间发的月饼,素馅儿,一口一口细细品味着时,隐约着从桥那头走来一个女子。年轻女子二八年华,生的杏眼粉腮,甚是美丽。此刻,那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桥,眼中含着泪水,路过孟婆也没搭理,阴差押她坐在孟婆的店中。孟婆轻叹一口气,盛了一碗汤放在姑娘面前。姑娘杏目瞪圆,两行清泪扑愣愣滑下面庞。“孟婆婆,我实在不能喝这个汤啊。”姑娘开口。孟婆没有言语。“婆婆。”姑娘咚地跪下:“我与李郎情意真切,立下生死誓约。今日她娘嫌我家贫困,栽赃于我,我唯一死表明清白,临死前李郎赶到,我答应他投胎后再去与他续缘。婆婆,我真的不能忘记从前啊。”
  说完,泪如雨下。孟婆眼角也湿润了,她一生没有婚配,羡慕那些有情有义的小儿女家。此刻,孟婆真是为难呀。不喝,阎王会怪罪于她,再说阴差在旁,她孟婆也没法变通。喝吧,这小儿女已是阴阳两隔,若能投生重逢自是最好不过了。想至此,孟婆心里这个悔呀,早知当初不熬这个汤,让自己也跟着痛苦。阴差一把拎起哭倒在地的女子,二话没说,一人撬开她的嘴,另一个提碗灌下。孟婆还没来及阻止,一碗孟婆汤生生地灌进女子的口中。再看姑娘,此时两眼发直,泪痕还在脸上,口中喃喃地唤着李郎。

  这件事让孟婆揪心了好一阵子,情绪也低落许多。这一日,阴差又带来一个壮汉,身上脸上全是血。孟婆暗自吃惊,盛汤放在他面前。壮汉大手一挥,说道:他奶奶的,这汤俺不喝。瓷碗打碎在地,汤水也洒光。阴差上前按住壮汉,斥道: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壮汉起身挣扎,与阴差打成一团,桌椅全成了他们打斗的工具,砸碎的砸碎,摔坏的摔坏。孟婆站在一边,没有害怕,没有慌张,经过这几千年,孟婆早就处惊不变了。壮汉总是受过伤的,很快处于下风,被阴差擒住。奶奶的,老子不喝,老子要记住血海深仇,老子还要报仇!壮汉大声呼喝,挣扎片刻,瘫软下来。静静的,孟婆收拾着打翻的器具。隐约地听到极压抑的哭声,细细传来。再看壮汉,泪流满面,自古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流血不流泪。这壮汉哭的如此伤心,比女人的哭更惊人心魄。孟婆一把拉起壮汉,轻轻说:冤冤相报何时了。罢了,罢了……壮汉恸声说:你有所不知,那狗官为占我妻,乘我不在家时杀我爹娘,毁我娘子,我娘子自杀后,狗官还要将我置于死地,可怜我那刚三个月的孩儿啊,还没出生就与她娘同归。孟婆闻言大惊,继而悲怒万分,这可恶的狗官下得阴间必是要遭剐刑的。壮汉还是将孟婆汤喝了,喝之前他跪下冲着前方磕了三个响头,喃喃道:爹娘,娘子,对不起……

  …………

  孟婆一日比一日不能忍受这份差事了。她一闭眼就看到冤屈的眼神,看到无奈的眸子,听到悲戚的哭声,听到哀哀的求恳。孟婆想,原来以为人间最是愁苦多,到了阴间应该清静应该无嗔了。想不到,死后依然魂魄忧怨,这人间的恶人造了多少孽呀。孟婆又开始怪自己,逼着相知相许的有情人下辈子各分东西,逼着身负血债的人无法清洗,逼着没尽忠孝的孩子重生后仍未尽孝,逼着恶人从恶后仍不思悔改。

  阎王观察着孟婆的变化,一日他将孟婆招了去。孟婆跪倒在地,肯求阎王不要再让她做这个孟婆汤。阎王没吭声,闭目沉思。半晌缓缓说道:孟婆,你在阴间已有几千年,你应该知道我们对待魂魄是不应该带有人间感情的。人间的一切都随他们来到阴间而不复存在了,喝下孟婆汤,他们就等于再世为人,空白一片。这没有什么不好呀。孟婆低声说道:阎王说的道理,我孟婆虽未读过书但也明白。只是,确有不该忘前世的例外。我一生没有婚配,不晓得人世间的爱情,却也懂得恩情。倘若全都忘记,是否有些残忍呢。阎王摇头,再摇头。沉声说:孟婆,这是阴间的规定。没法变通,只能如此。孟婆沉默片刻,仿佛做了一个决定,她抬头望向阎王,说道:那好,我也和他们一样,喝孟婆汤。阎王大惊失色,质问孟婆:你知道,你喝了孟婆汤会有什么下场吗?孟婆摇头。会变成一个什么记忆什么思想都没有的人,也不能再投胎转世。阎王拍拍座椅的扶手,吁出一口气,又说:现在你知道了吧。孟婆眼中渐渐浮上泪水,几千年堆积的泪水,顺着孟婆的脸缓缓滑下:像现在这样观人痛苦,莫如我就做个痴呆。我,决定了。说罢,转身离去。

  这天晚上,异常的安静,没有人来喝孟婆汤。孟婆打开窗,迎一地月光洒在店内,银白色混着河边垂柳的阴影,让店里的气氛安谧和详。孟婆就着月光在河边洗发,映着河水将缠了几千年的银丝一根根梳理整齐,盘向脑后,再插上一支钗。换上干净的外衣,当胸围了一块暗色的围裙。这是她做姑娘时的打扮。一切妥当,孟婆舀了一碗孟婆汤。汤色纯净,香气四溢。孟婆凝神看了片刻,微笑着自语:这是我孟婆煲了几千年的汤呀。说罢,一仰脖,汤被喝光。确是好汤,香而不腻,浓而不稠,闻之提神,饮之余味。

  从此后,孟婆忘记了所有的事情,也不再知道任何事情。她只是每日里在奈何桥畔煲汤,休息时凝目望着桥下的流水。阴差悄悄议论孟婆是不是真喝了自己的煲的汤,怎么好像不是痴呆的样子呢?是与不是,谁又知道,谁又分的清。

  这样,光阴随着奈何桥下的流水静静的、无声的,带着孟婆的目光向前游走。一晃,又是几千年。

  孟婆在阴间开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庄。在清人沈起风的《谐锋》卷八中有一关于孟婆庄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2025 09:44 AM , Processed in 0.11273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