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皈依香巴拉国王吧。。。。!!! 素还真 发表于 31-12-2010 10:29 PM
使用道具 举报
不知道是哪一部藏传佛教的经典记载? 是没有听说过菩提达摩有在西藏流传下来密法而被藏人奉持 ... 菩提达多 发表于 31-12-2010 05:36 PM
什么是香巴拉?和香格里拉有关系? Dharani 发表于 31-12-2010 10:50 PM
香巴拉就是香格里拉,所谓的人间净土,魔法世界。自己谷歌下吧。。。今天我很无聊。。。 素还真 发表于 31-12-2010 11:11 PM
等倒数 peggy_str 发表于 31-12-2010 11:17 PM
@cariinternet
倒数对我也无聊。。。。。。。。。等外星人来。 素还真 发表于 31-12-2010 11:44 PM
为什么会是秘密? peggy_str 发表于 31-12-2010 10:43 PM
学藏密是否需要懂藏文?因为藏密才走向国际不久,相信很多经典还未翻译成中文吧。 Dharani 发表于 31-12-2010 10:47 PM
没什么,只是随便问问。关于那场辩论,莲花戒直接指责禅宗的顿悟法门。 其实我想是那位禅宗弟子误解顿悟吧,所以辩论才会输呢,要是六祖出场,大家应该能达成共识。ISA 发表于 31-12-2010 11:03 PM
所以真佛宗是附佛外道,愧他的书还大量充塞每个书坊。 ISA 发表于 31-12-2010 01:54 PM
我有位友人的师兄,据说他在禅定中见到法身佛。庄严的法身佛向他印证他已解脱,也暗示他可以自立门户。 当时他的六祖/五祖警告他说这是魔,不要理。 但是他不听,现在带了一班人,自立门户了。。。 ISA 发表于 31-12-2010 01:54 PM
我有位友人的师兄,据说他在禅定中见到法身佛。庄严的法身佛向他印证他已解脱,也暗示他可以自立门户。 当时他的六祖/五祖警告他说这是魔,不要理。 但是他不听,现在带了一班人,自立门户了。。。
法身还可以看见?
如果一开始就建立起很强的自心是佛的知见,或许修行过程中,也不会有佛现前的体验。即使现前了,也知道其作为修行的过程而已,而不执著。。。
如果禅定中见到佛而认为佛为客体,佛客观的出现在前,他不懂藏密,也不懂大乘如来藏的知见
莲花生大士说过:密法如毒蛇口中取珠,成功了可以即身成佛,但失败了就要下地狱。
如果你以为密法如毒蛇是指男人和女人的性行为,像阿莲一样忍而不射,就是即身成佛,从毒蛇口中取到珠;
射了就下地狱,被毒蛇咬死;你不懂藏密。。。
中阴救度时诸佛向亡者显示双身相,以欲勾牵使令淫欲心未断之神识瞬间契入而得解脱, 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的的确确不可思议
回复 菩提达多 如果落入中阴境界时,佛菩萨显示双身相,(清静和淫欲的结合)如果以为客体上真的有佛父佛母, 在行淫欲行为,你不懂藏密。。。 菩提达多 发表于 1-1-2011 09:19 AM
如果你认为藏密是仙术,你不懂藏密
密宗并非仙术
三世蒋贡康楚仁波且开示
密宗如果没有显教(经教)做基础是不可能成就的。你或许会问:“如果只修显教,而不修密宗,是否能开悟?”
答案是肯定的,你一样可以开悟。所有开悟所须具备的东西都在显教经典里面。不过,因为它扮演证悟的种子的角色,因此成就所需时间较长--需要时间耕耘让种子发芽。
密宗与显教在修行的理念上其实差异并不多,主要差别在于使用的修行方法。密宗更直接趋入,但两者其实就是同一回事,你要知道这点很重要。
我要再一次声明,密宗并没有办法用法术咒语把我们看到的东西改变,它只能帮助我们去除对此世界根深蒂固的执着。我们发现当执着现起时,看到的东西都是不清净、不好、不满意的。
由于这个观念实在太重要了,我希望把这点再重复一遍。密宗并不能用念咒语、施法力或法药之类的东西造成什么改变。很多人有此印象认为密宗有什么神通力,因此怎样做都没关系,反正只要求助神通法力,所有问题便可解决。
当修行使我们的心更清明后,我们回过头来看自己时便了解,由于我们对事事的不满意,或觉得生活了无意义,让我们好象活在无明堆里,而带着错误的观念修行,就如带着一个迷惘陷在另一个迷惘里,这些修行都是多余的,因为根本无法带我们走上正道。
密宗关心的是如何去除执着,在这方面,它与显教的目标并无任何不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佳礼网 面子书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2-2025 01:41 AM , Processed in 0.1208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