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界法师的《楞严经》讲义(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功德,第162楼)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4-2-2016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信位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5-3-2016 07:40 A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20-622》(节录)
庚二、相似转依号。
前面观行位是形容他观照的智慧念念的现前调伏烦恼。这地方的相似是什么意思?这个人对真如佛性已经有相似的理解,这第一个意思。第二、他俱足圣人的一种相似的相貌,因为这地方他都是已经断惑了,起码断见惑以上。他有圣人相似的相貌,他对真理有相似的理解,这叫相似。因为他虽然没有破界外的无明,但是他三界里面的见思已经慢慢慢慢被他断除了,所以叫相似。他的位次是圆教当中的十信。
信就是对真如理,念念的能够随顺忍可。在天台宗的判教,把这个位子判作六根清净位,六根里面见思烦恼的垃圾都打扫干净了。
小乘須陀洹(初果)就已经离四相,开始离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这是真正修行人。大乘初信位的菩萨破了五种见惑,见思烦恼的见惑破了,见惑头一个是身见。他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因此这个身苦乐之受就没有了。--净空法师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零六七卷
佛在经上跟我们讲,证到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这讲圆教,在三不退里面,你就得到位不退。这个位不退,你不要看小乘初果,大乘是初信位的菩萨,他就是圣人,他就入了圣流,他不是凡夫,绝对不会退转做凡夫。但是他功夫不深,还没有出六道,为什么?见思烦恼没断,见烦恼断了,思烦恼没断,不能出六道,但是他决定不堕三途;换句话说,他决定不造贪嗔痴,他不会造三途的业,他就不会有三途果报。他在六道里面的人天两道,升天,进;到人道来,退,他还是有进退。佛在经上说, 他这个进退七次,七次进退他一定证到阿罗汉果...--净空法师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零六九卷
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不退有三种,第一种是位不退,第二种是行不退,第三种是念不退。位,凡圣的地位,佛告诉我们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菩萨,他们决定不会再退到凡夫位,这叫位不退。为什么?他们已经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见正了。正知正见,见解没有错误,虽然还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他决定不多堕三恶道,决定不会堕在阿修罗里头。他在六道里面,人间、天上继续不断在学习,一直到超越六道轮回。积雪学习主要的科目,是要段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那就是六道里面错误的想法,错误的思想。由此可知,我们的见解、思想不正,我们修行这个地位是很容易退转的。--净空法师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一一五卷
1. 信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即以此心,这地方的心,指的是前面的干慧地的那一念观照的智慧之心。前面观照的心它不断的加强,中中流入,他继续的用功,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念头,念念之间能够生起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念念的观照真如,生起中道的智慧,它会产生一个功德相,叫作圆妙开敷。
前面的观行位,他对真如理的理性还没有真实的契证,然后到这个地方圆妙,圆妙就是讲真如佛性,他是圆满而不可思议。真如佛性在十信位初信的时候,他的中道智慧慢慢的增长,他慢慢的契入真如佛性,就像开敷,就像莲华一样一层一层的渐开,一层一层的深入。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圆就是前面的圆妙,从这真实的妙圆真理当中,开发他一个心真妙的佛性。重发真妙就是前面的开敷,从真妙圆就是前面的圆妙。他对真理的了解一天一天的深入,一天一天的深刻。最后妙信常住,对于佛法僧三宝,还有对真如这四个法,产生真实不可破坏的信心。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妄想指的是他界的见惑,三界的见惑被他灭尽无余,中道纯真的智慧念念的现前,叫作信心住。
信心住也就是他已经断除三界的见惑,在小乘的阶位当中已经算是初果的阶位。
信心住在摄大乘论当中说:一个人到了信心住,他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正式算开始了。这菩萨内心俱足三种功德力:第一、清净力,菩萨对真如佛性产生真实的信解,信解大乘实相,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内心有这种清净的信解力量。第二、坚固力,他对于整个佛道的追求,对众生的度化坚固不可退转,产生坚固的菩提心。第三、增上力,他不断的继续的修学止观,使令内心止观的力量不断的增上。
这是十信位,初信的菩萨的三种功德,清净力、坚固力、增上力。
十信位是初住位的准备工作,这后面就会讲到,在初住位,合前面十信的心为初住。所以,这十信位是为初住位而准备的,等于后面初住位。所以,每一个信心都加一个住,简单讲:就是为初住而准备,因此叫做信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初信菩萨即是所谓的「初发心菩萨」,然而「初发心」菩萨与「初发意」菩萨是有所不同的,这其中有何差异之处呢? 「初发意」菩萨,道心始萌,心未坚定,故尚未入菩萨正位,而「初发心」则是已入菩萨之正位― 详言之,最初学佛之人,其信心只是依于意识的分别,故其信念亦如意识之暂时显现,摇晃不定,不能坚固,又因其依缘意识,故只说其境界为「初发意」;再者,初发意菩萨因尚未明心,更未见性;以其未明本心,此时连心在何处,及心的行相如何,尚且不了,如何能「有知有觉」地「发心」?所以初发意菩萨极容易退转;甚且有时前念发,后念不继便退了。因此须善分别「发心」与「发意」这两个法相。初发意菩萨若修集种种功德成满之后,得到干慧地,亦即干枯粗烦恼之后,即可登入初信位,是名为初发心菩萨,以信心初发也。——台北大昆卢寺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2. 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真信明了,这是承前面初信的功德,他对中道实相的信心可以说是俱足成就,一切圆通,对身心世界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已经是圆满通达,他对整个当下的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它整个根尘识交互作用当中,他整个根尘识的作用已经不会障碍他坚固的菩提心。如是乃至对无始劫过去未来无始劫当中,他舍掉一个旧的身接受新身,他对内心的烦恼习气,都能分明的现前在一念心性当中,对于整个过去现在未来的烦恼习气,这个善男子都能够忆念而没有忘失。
这段是什么意思?
他的观照力已经超越整个时间相,我们讲这是过去的烦恼、这是现在、未来的烦恼,他能够知道实是古今不离当下的一念,他对整个烦恼的调伏是念念的现前。我们讲法法消归自性,叫念心住,也就是说,他整个智慧的观照力更加的深入了,更加的圆通。
二信:念心住,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初、界三,阴就是五阴;处就是十二处;界就是十八界,经文“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死亡,要接着去投胎叫做舍身、受身,我在这里死亡,要往哪里去投胎,自己作得了主...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去投胎,还有自己选择的余地,父母可以自己选呢?二信位念心住,可以自己选父母,父母有没有拜佛、有没有善根,我去那边转世,有这种功夫,我们没办法。“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义贯:此菩萨中道纯真之信决定,智慧明了,故得一切圆通;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一切诸法,不能为碍;不但现在生中,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为圆满无上菩提,依愿舍身、受身及一切应断之习气,皆现在前,现前知见,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证得宿命通智,名为二信位菩萨之念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信心十个位,从这个信心才能进入念心。这个念心不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他是念三宝。不管这个信心经过好多劫,经过好长的时间,舍这个身换那个身,舍那个身又换那个身,你现前一念;哪一念呢?就是前头你这个心,与理和合那个心,相信那个真如,相信那个真心,确切不疑的;要一疑了就不行了。完了这个时候才能进入念心。不管经无数劫,舍身受身,这一念,决定信的这个信的一念,不疑不忘,这是进入第二位的信心,信心的第二位。——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3. 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妙圆纯真是指的前面的信心跟念心,他对于中道实相的智慧,虽然产生信解,但是前面二位还没有真实的纯真,智慧力比较薄弱,还有带一点信仰的成分,到了三信位,他的智慧相对来说比较纯真。所以依止纯真的智慧能够发化无始习气,它慢慢的去融化他三界的思惑,对三界贪瞋的烦恼慢慢的调伏,通一精明,他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到一切的烦恼都是一念的妄动熏染而有,当下是无生的。所以他以这种精纯的智慧,念念来观照而进趣真如佛性,叫作精进心。
精进心是有不退的意思,就是他的止观的力量,精而不杂,进而不退,他这时候止观的力量不断的在进步当中,不断的在精纯当中而且开始在调伏烦恼。
三信:进心住因为都是为初住而准备的,所以,统统叫做住。经文“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惟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叫做进心住。义贯:此菩萨已得妙圆纯真之后,真精之体开发显化,无始以来的习气通于一精明,不复隔碍,故惟以此真精妙明之如如智体,进趣契入真净之如如理体,名为三信位菩萨之精进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三信位菩萨」的修行,主要是修习「精进心」...关于精进心,你不须羡慕别人;别人所具有的精进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完全是他修来的,也可说是他宿世修行累积的业果。「精进根」也是善根的一种;所有的「善根」都是从修行中得来的,绝非凭空而降。正如刚才所提到的,修行好比作生意,有本钱的人作生意,以钱滚钱,越滚越多;同样的,具有精进根的人修行,越修越精进;越精进,越是喜欢修;越喜欢修,即成就「乐修相」,而得「法乐」,或得「正法乐住」的境界。——台北大昆卢寺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第三个,精进心。什么叫精进?不杂,专心一意,就是信三宝的心不杂,任何干扰干扰不到。精进的向前进,趣向真如,趣向你本具足那个心。这叫精进心,这是第三个信心。——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4. 慧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心精现前指前面的精进心,承前面而来。他的精纯的智慧念念的现前,而且能够把心中的智慧,把贪瞋痴转化成智慧,名慧心住,转烦恼为菩提。
我们看前面的信心跟念心这二个智慧,主要是要改变思想,改变见惑,到了真实调伏烦恼,是在精进心跟慧心这二个,烦恼融化成智慧。到这个地方都是属于智慧所收摄,后面的定心、不退心、护法心跟回向心,他就产生禅定了。
四信:慧心住,“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义贯:此菩萨由于已进趣真净之体,故心精得时时现前,故能纯以智慧用事,此名为四信位菩萨之慧心住。众生不是纯以智慧用,都有无明烦恼、情绪。--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四信位菩萨」修行的主要项目是修习「慧心」。「慧心」如何修呢?慧心应从「解」上起修,亦即先得所谓的「解慧」,如是「解慧」,是依「正解」而起之「胜解」,接着再依胜解之「慧心」而起观行,称为「慧观」。以此慧观,复依如来经教开示之理,时时观照一切法,例如观一切法无常、观一切法苦、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无我,这些都是佛所证得的最高智慧之理,称为佛慧或佛理;行者以自本具之智慧,观照此诸佛理,即称为「修慧观」;此等慧观成就于心,即是菩萨得「慧心成就」,亦即是四信位满足。——台北大昆卢寺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第四个信心是慧心所,慧心,心纯行勤;心里纯一,没有杂念;修行起来,精进不舍的,智慧自然生起。所以那个“嗡阿惹巴札那迪”,那个咒就是这个含义。文殊菩萨心咒生智慧的,他秘密加持,就念“嗡阿惹巴札那迪”。这是慧心,智慧自然生起叫慧心。——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5. 定心: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执持,菩萨开始加修禅定,前面的定可能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这时候他加强禅定的力量来执持前面这个精纯的智慧,使令这个智慧因为禅定寂静力量的摄持,使令这个智慧更加的周遍圆满、更加的寂静。寂妙常凝,前面的周遍寂湛是讲禅定帮助智慧,这地方讲智慧也帮助禅定,智慧摄持禅定,使令禅定更加的坚固,名定心住。
古德说前面的四信,基本上是慧多定少,到了第五信以后,他才慢慢的把不足的定力慢慢的补强。
五信:定心住经文,“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义贯:此菩萨以定力执持智慧精明,故其智得周遍寂湛,其体寂湛,常施妙用而常凝定不动,名为五信位菩萨之定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第五个心是定心。任它事物纷乱吵杂得不得了,你自己心定定的,心体湛然,这才有智慧。慧是照,总照着自己的心。这慧里就含着定,定就含着智慧。有了定力了,任它怎么样吵杂、怎么样纷乱,心体湛然,你那个心静,永远的清净的。就像水似的,不管你风浪再大,大风小风,一切都不动。这是定心。——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6. 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定指的是菩萨的禅定,光指智慧。这个菩萨禅定智慧这二个均等的发明,所以他能够止观的均等,明性深入,对于真如佛性慢慢的深入,而且他惟进无退,名不退心。
这地方蕅益大师说:他的不退主要是他能够善修道品,他把前面戒定的道品又加强,他不像前面的四信,偏重在止观调伏烦恼,他把持戒跟禅定这二部份加强,所以他更加的不退。
六信:不退心住,“定光发明,明性深入,惟进无退,名不退心。”倒数第三行,此时“定光”愈加开发显明,而智明之性亦愈深入,以定慧持心故惟进无退,名为六信位菩萨之不退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菩萨到了「六信位」满心,即得「不退信」。此不退信,不只是今生得不退,而是生生世世皆得于信心不退转;换言之,即是永不退转,得「决定信」;自此之后生生世世皆能坚信三宝,其信心不为一切邪魔外道之所动摇,而证得「信不退转地」,成为「不退转菩萨」之一...经中所说的「不退转菩萨」共有三种:(一)信不退(六信位菩萨)―信心永不退转。(二)住不退(七住位菩萨)―于佛法中正住,永不退转。(三)证不退(第八地菩萨)―一切所证究竟坚固是故当知,永不退转。——台北大昆卢寺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由定而发光,这个光就是发明,这个光一发明不退了,这第六个信心就是不退心。进修的时候绝不懈怠,特别在你病苦、在你烦恼的时候,千万莫生退堕心,向前进,冲破!这才叫不退。这叫深入自信,这叫不退心。——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7. 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心进的心是定慧二心,定慧二心念念之间,它慢慢的进趣真如而且是安然,这地方安然就是任运的成就。前面的定慧均等不是那么的自在,这时候他的定慧能够任运的现前,他禅定当中有智慧,智慧当中有禅定,而且保持不失,对止观的二种功德任运的保持不失。所以可以跟十方如来真如佛性的气分互相的交接,名护法心。
他的护法心护的是什么?护的是真如之法,也就是说,随着他定力的转深,他对真如佛性的护念,更加能够任运自在的现前,叫心进安然,保持不失。
前面的菩萨他要保护真如佛性不忘失比较困难,因为定力薄弱,他禅定转深以后,他念念之间就可以把真如佛性在他的妄想心中,慢慢慢慢的相续的保持不失。
七信:护法心住经文,“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义贯:此菩萨自心任运寂然而进安然无功用行,无功用行就是不假修行,渐渐就是慢慢流入萨婆若海了。保护任持不退失定心,即与十方如来法身之气分相交相接,以佛力加持故,故能内护心法,外护佛法,名为七信菩萨之护法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八信位」(注:应该是七信位,法师可能误写)的菩萨所主修者为「护持如来正法之心」。此菩萨若见有人破坏佛法,则必起而护卫,即使此菩萨正在修般若,当此之时,他也决不会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置身事外、不护正法;因为如果那样,便是落人「断灭空」,且有逃避佛子的责任之嫌。『法华经』 中说:「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什么是「一大事因缘」?那就是:教化、开觉一切众生皆得作佛;以是之故,菩萨学佛修行,应护持一切佛法。若有人以相似之佛法,企图以假冒真,而证人说他得佛之正法,以此欺诳众生?招摇撞骗,他若得遂其志,则将混淆正法。此时,菩萨为护卫正法、维护众生慧命,必须挺身而出。然而护持佛法须有方便,不是暴虎冯河、莽莽撞撞地逞匹夫之勇即可成事...佛所谓的「降伏外道」都是公开地、光明正大地令他心服口服,令他觉知自己所修的错误,并了知佛法的殊胜,因而放弃本所修习的外道法,转而归敬三宝,修习如来正法。所以「降伏外道」不是只为了要气气他、为难他,一讥他没面子,下不了台。因此可知,降伏外道是须具有如佛的大智与大悲,才能胜任的事,也是大菩萨的最主要修行项目之一。——台北大昆卢寺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第七个,护法心。进趣的功夫纯熟了,保持不失,与十方诸佛气分相接,这是护法心。这是内护。这个生起护持一切法,使法常住利益众生,遇到任何挫折绝不退堕。这是护法心。——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8. 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觉明保持这一段是承前面的护法心而来的,觉明,以定来摄持智慧的菩萨,他能够使令止跟观二种功德,能够保持不失。进一步他能以妙力,妙力指的是定慧二力,他可以禅定跟智慧二种功德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他能够回转他佛的慈光,而向自己内心来安住,向自己的心光安住,他佛而回自佛。这种情况就好像二面镜子,他佛跟心佛,佛光跟心光这二个镜子光明相对,彼此互相的对照,二个之间的影子互相的摄入,菩萨的心入佛的心,佛的心也入菩萨的心,名回向心。
回向心蕅益大师说:他从自他不二当中建立了回向,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观照当中,回转他佛的功德而趋向于自佛。这地方的回向是回向真如法性,把一切三宝的功德回向一念的真如佛性,把外在的三宝回归到内在的三宝,叫回向心。
八信:回向心住经文,“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此菩萨觉慧增明保持不失,能以妙慧之力用,回他佛之慈光,而向自己心佛光之安住,此即犹如双镜(两面镜子),其光明相对,其中妙光妙影,佛光心光重重相涉相入,光中见光,影中含影,佛光入我,我入佛光,回自向佛,回佛向已,此境界者,名为八信菩萨之回向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第八个,回向心。回向,保持你修的道力跟佛的光明相接,交接。回向心,就是将自回向佛。像我们吃饭念什么,我们经常念“嗡啊吽”,嗡啊吽就是把我们的身口意跟诸佛的身口意相合,就是你的身口意光向光明,这是智慧德相跟佛的智慧德相相接,保持一个道力,就是回自己,向诸佛,把自己的身口意恩诸佛的身口意相交接。——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9. 戒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光密回,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冥冥当中彼此感应道交。为什么叫密呢?他的感应道交,他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彼此间的互相摄入,互相感应的时候,是别人所不知道的,所以叫作密。在心光跟佛光彼此感应当中,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什么加持呢?常凝不动,清净微妙的大乘的戒体,他得到诸佛菩萨所受大乘三聚净戒的戒体。这戒体指的是本元自性清净,所以他能够安住在真如无为的戒体当中,得无遗失,对于整个持戒的功德没有一念的妄失,他的念头不落于有为,名戒心住。
如果以真如为戒体的,那一念的妄动就算犯戒,因为你违背了戒体,真如本来就没有妄动。前面的初四信叫作智慧,第五到第八是禅定,这个地方是讲持戒,大乘的戒体生起了。
九信:戒心住,“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此菩萨自心之光念念紧密回照自身自心,且获佛光常凝不动之注照,而得与无上妙净之戒体,一同安住无作无为,得无一念遗漏忘失,而不落于有为,名为九信菩萨之戒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便进入第九信,主修持戒、护戒之心。或许又有人要问:持戒,大家都知道是学佛一开始最重要的基本修行;既然如是,为何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中,却将此排在接近末尾的第九项?其道理在于:正因为能发「护持如来正戒之心」是甚难稀有之事,所以非久修菩萨功德,无法发起,亦无法胜任。你劝人念佛、打坐、看经、诵经、持咒、乃至于劝人修檀波罗蜜都尚容易;欲令人持戒,实在甚难。可知护持如来戒法是非常可贵的事;再者,佛弟子须能够起护持佛戒之心,才是真正地护佛正法。因为佛的正法,其本源是从戒法中来。佛将灭度时说,佛灭度后,佛弟子当「以戒为师」。所以我们须依佛所教而敬持佛戒。由于这是难行的项目,所以才排在后面的阶位。前面先积集种种福德资粮,等众福德充满?资粮具足之后,再开始护持戒法。——台北大昆卢寺成观法师,《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
第九个是戒心,安住境界,心光常凝。——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10. 愿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住戒自在,他安住在大乘的戒体能够任运的现前,而且他依止戒定慧的功德,身心世界游于十方国土,所去随愿,他到哪一个国土去,他心中有任何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望,都能够自在的成就,叫作愿心住。
十信:愿心住,“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此菩萨安住无住戒体,自在成就,而能游化十方世界,随所愿去何国,即得随愿一念便至,名为十信菩萨之愿心住。--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第十个是愿心,遍游十方,化导十方一切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为愿心,满一切众生愿。——梦参老法师,《大乘起信论浅述》
他整个十信,整个转凡成圣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菩萨的功德先成就智慧。你看四信,他完全是观照自己的心念,从五到八的时候他再加修禅定,以定力来帮助智慧,最后成就大乘的无作戒体,最后成就他菩萨的广大愿望,他的十信是这样。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发表于 25-2-2016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2-2016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2-2016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住位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6-2-2016 02:30 P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23-627》(节录)
庚三、分证转依号。
前面的相似,其实他没有真正的证入真如佛性,虽然观照力很强,断除了见思烦恼,但是他只是相似的证入,没有真正的证入,有那个相貌,但是没有真实的证入。要一直到分证,真实的分破一品的无明,分证一分法身。这时候他转依,转相似的阶位而依止分证的阶位,叫转依。
辛一、明十住
住对实相理真实安住,破无明证法身,住于真如佛性当中。
11. 发心住: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的菩萨,以真方便,他大开圆解以后称性起修,以空假中三种智慧的方便成就了十信的功德。进一步,心精发晖,因为他前面的智慧又加上禅定,又加上菩萨三聚净戒的帮助,所以使令他的心精,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发晖增长广大,十用涉入,依止十信所成就戒定慧的功德,涉入于初住的本位。
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个戒既包括了出家菩萨戒也包括了在家菩萨戒。摄律仪戒,就是不要作恶,一切要遵守戒律,不要危害他人。摄善法戒,一切行动不管大善、小善,大功德、小功德都要尽量去做。饶益有情戒,主要是悲悯众生,救苦救难,给有情、给众生以安乐,解决他们的痛苦,叫饶益有情戒。在四宏誓愿之中,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无边众生都要发愿救度,包括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各种众生,这就包括了饶益有情戒。第二烦恼无尽誓愿断,就包括摄律仪戒。我们在修行之中,在修戒定慧之中,要断尽烦恼,若烦恼不断,习气不除,尽管你念佛念经,没有受用。接下来“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就包括摄善法戒。从学佛、学法一直到成佛,都包括在善法之中。所以四宏誓愿就包括三聚净戒,而普贤十大愿就体现了四宏誓愿、三聚净戒的内容和精神。这个十大愿就是一切佛、一切菩萨都应该发的愿,都应该修的行。这是它的第二个特点。--惟贤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要》,2003年10月25-27日讲于深圳弘法寺
前面的十信是修智慧、修禅定、修菩萨的戒法,这时候用十信里面所累积戒定慧的功德,慢慢的涉入初住的本位,而圆满成就一心真如,名发心住。
发什么心呢?发起一念的清净心,也就是说他整个无明黑暗当中,他出现了一丝的光明,正式的破一品的无明,就是发心住。
心精发晖指的是空假中三观,他以空观来破见思惑成就般若德,以假观来破尘沙惑成就解脱德,中观破无明惑成就法身德,空假中三观转三障而为三德...
这一大科讲是到修习《首楞严王三昧》修行的位次,在《楞严经》的修学过程,我们要记住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称性起修是约因地,全修在性是约着果地上来说。《楞严经》的因地它是称性,称,有随顺的意思,随顺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来发起菩提心。
说:你为什么修学佛法呢?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当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是缘外境,比方说,你缘人天的安乐果报,缘二乘涅槃的寂静,乃至于缘权教波罗蜜的功德,在本经的判定都不叫称性,因为这都是外在的因缘。在《楞严经》的圆顿止观的发心只有一个理由,说:你为什么修学佛法?因为我要顺从我的本性,我的本性它本来就具足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我本来就应该把它开显出来。
所以在《楞严经》的思想,修学佛法是正常的,说:你为什么造杀盗淫妄呢?这是一念颠倒,这是不正常。
所以在《楞严经》的称性当中就是说,其实你去断恶修善度众生,这是随顺你本心,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缘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这叫称性,随顺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发起一念的菩提心。
发心以后就开始在产生修,称性起修,修在本经当中主要是修空假中三观。在十住、十行、十回向,它的主修是空观,它的重点在于转烦恼障为般若德,成就真如之体,十行当中它的重点在修假观,转业障为解脱德,成就真如之妙用,到了十回向的时候那是成就中观,空假不二,顺入中道,转报障为法身德。
它一开始是称性而起修,最后的结果还是在开显你自性功德,在《首楞严王三昧》的观念,它完全安住一念心性,跟外境没有关系,它是托彼外境,显我自性,是这样的思想。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它才能够成就《首楞严王》,永远保持不迷、不取、不动,特别的坚固而不可破坏,是这个意思。十住的意思是依实相理,如实的安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已满的菩萨,他在十信的过程当中是以真实的方便,因为在《楞严经》的修学他是要大开圆解,先能够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后,依止一念心性,而称性起修,所以它叫作真实当方便。经过了十信的阶位以后,这时候心精发晖,这地方是指在十信满心的时候,他内心的智慧就慢慢的增长广大,发晖就增长广大,到最后十用涉入。他把整个十信戒定慧的功德,会归到一心真如当中,而发起的一念清净心。
什么叫作十用涉入,圆成一心?
前面的十信,蕅益大师的判教叫做相似位,相似转依号。这个人他称性起修,你说他是也有那么一点像,但他又不完全是,因为他还没有破无明,所以他要假借对佛法的闻思,假借外在因缘的摄受,他才能够法法消归自性,他只要一妄动又心随境转。
所以十信位基本上是没有真正的安住真如,他还要假借很多很多的因缘的熏修。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他十用涉入,入就是入了内心的世界,而显现了一心真如。在发心住的时候,其实称性起修那一念心性,那第一道光明是在这个时候发动起来,叫发心住,当然这个发心他是经过十信戒定慧的熏修。
大乘,明心见性才算是真正大乘。大乘发心,那个心叫菩提心,菩提心一发,这个人就是大乘...所以初住菩萨叫发心住,初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就是初住菩萨。--净空法师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零六六卷
初位,圆教初住是到什么水平?见惑、思惑都尽了,尘沙惑开始也去掉一些,进入到圆住,疑云破了,主要是无明破了,无生法忍开始证了,相当于别教的初地。--黄念祖居士一九八八年讲于北京居士林,《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
十住位(1)发心住,“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挥,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就是前面十信,所以,前面十信是为初住位准备的,一点都不假。所以,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义贯:阿难,是十信位已满之善男子,以大佛顶法之真方便开发此信位之十心,本心精明之体得以发挥,十心之用互相涉入,而以此十心圆成一心,名为初住位发心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2. 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前面的发心住,内心产生一道一心真如的光明出现,到了治地的时候,他当下那一念真如的心中,发明另一道的空假中的智慧。前面是以如如智,而初证如如理,现在又如如理当中又产生另一道的智慧。当然这智慧更深入了,这种智慧就像清净的琉璃宝,里面有一个放光的黄金,琉璃宝指的是一心真如,一心真如当中,它又产生了另一道的光明的黄金(三观的智慧),这个智慧干什么呢?是做什么样的呢?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以前妙心,前面初住的那一念空假中的妙心,然后去履见真如之地。
蕅益大师说:初住是佛性最初的显现,二住是把佛性的量再扩大,到这个地方叫真修次第。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前面的初住好像降落伞刚刚落到大地上,是一个点状的东西,这时候它在地上开始活动,把它的活动范围慢慢的扩大。当然你要能够在真如理扩大,你得靠智慧,如如智要观如如理,它产生另一个深层的空假中的智慧,在真如理谛慢慢的活动,使令他所证的真理慢慢的扩大、慢慢的扩大,叫作治地住。
圆瑛老和尚讲出一个譬喻说:就像盖房子……十住还没有开始修波罗蜜,十行开始修波罗蜜,十地是做内心的调整,他证得法身以后,他并没有马上付出行动。他在盖房子之前先平整大地,就是在修大乘的波罗蜜之前,先平治一心真如的大地,来当作未来十行的一个基础,叫治地住。
治地住,“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义贯:此菩萨于圆成一心中复开发显明妙智,如净琉璃器中,内现精纯之金,更加英华四泻。以前十用涉入之妙心,履践真如以成进趣后位之地,名为二住位之治地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3. 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这地方讲心跟地,前面的发心住,他是产生一道清净的智慧,这是指的能证的智慧来说,空假中能证的智慧。地是所证的真如理,前面第二住治地住的地。
修行住这把前面发心住那一道智慧的光明跟所证的真如理,二个彼此互相的涉入,使令理跟智既能够通达明了,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如如智返观照如如理,理智相互运作,慢慢慢慢的熟悉了,通达明了了。
所以这菩萨的心中,能够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十方指的是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他能够探讨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整个三世的心中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动都没有障碍,叫修行住。他能够把理跟智的相互的运作能够通达明了。
修行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此菩萨以始觉之心智及本觉之地互相涉知,即理与智俱得显明了知,故能游履十方世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修妙行,得无留难障碍,名为三住位之修行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4. 生贵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行指的是菩萨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妙行。前面的修行住都还是在心地上用功,到生贵住的时候,他慢慢慢慢有一些简单利他的行动,而这行动他表现出来的跟佛陀的本质就有点相似。也就是说,受佛气分,他能够领受佛陀真如的气分,得到少分的气分。你看他不管是在佛堂拜佛、不管平常的度化众生,有那么一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悲智双运的那种气分。
讲一个譬喻:如中阴身,自求父母。
中阴身他在七七四十九天当中,他去寻求自己有缘的父母,去寻找他共业的父母。
意思就是说:这个菩萨的内心跟诸佛的内心是阴信冥通,入如来种。菩萨的那一念菩提心,悲智双运的菩提心,冥冥当中跟诸佛的菩提心是相契相合,虽然没有佛陀那么圆满,但是却有佛陀那个气分出现,叫生贵住。他这时候正式生于佛家,在佛陀的母胎中正式的受生,已经是入胎在佛家了。
在圆瑛老和尚注解当中他讲,从发心住到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这四个地叫作入胎,入于圣胎,他开始在佛陀的家族当中入胎了,所以他所成就的是一种实智,偏重在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一部分。
生贵住,“行与佛同,受佛七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此菩萨所修妙行与佛相同,领受佛之真如气分,犹如中阴身,虽能自求父母以投生,然仍须与父母之业相同,方能互感,以其阴信冥通故能入如来种,得成圣胎,名为四住位生贵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5. 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入胎以后,他那个明了的心,就能够游历于诸佛的道胎当中。菩萨一念的菩提心游历于二空真如的佛性当中,慢慢慢慢增长自己的善巧方便,而且亲奉觉胤,他已经能够亲自把自己当作佛陀的真子,他内心有承当力,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对佛陀的整个家业,已经有承当的那一份的勇气,认为自己是迟早要能够继承佛陀的家业,亲奉觉胤,已经自认为是佛陀的真子。
讲一个譬喻:如胎已成,人相不缺。
就像一个人他在胎当中,胎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已经具足了,五脏六腑已经具足无缺。表示他其实已经具足佛陀实智跟权智的智慧,只是缺乏历练,但是那个相貌格局已经有那么一点味道出来了,看起来像个人,虽然胎还在母胎当中,什么事都不能做,但是你远远看过去像个人,因为他眼精、耳朵、鼻子、嘴巴、身体都像个人,人相不缺,当然他没有产生人的行为,但是已经有那个相状,胎相成就,叫方便具足住。
他在前面的四住当中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三空自调,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善巧他也慢慢的跟诸佛学习,具足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慢慢慢慢的具足。
具足住,“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义贯:此菩萨既游履诸佛正道之胎,亲奉大觉法王之嫡亲胤嗣,得佛权实二智以成身,如胎已成长,佛之大人相不缺,具体而微,名为五住位方便具足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6. 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是在形容前面的具足住。这个菩萨他在方便具足住的时候,他是胎相已成,人相不缺,外表看起来跟佛长的是一个样子,当然长得比佛要小,也没佛陀的作用,但是外表看起来跟佛差不多。进一步,心相亦同,前面是讲外表,这地方是讲内心,他内心当中,实智权智也慢慢慢慢的具足,叫正心住。空观假观的智慧,慢慢在一念心中,慢慢的增长广大。
正心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倒数第一行,此菩萨不但权现之容貌如佛,其心相之圆满亦同,成就正知见,名为六住位正心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7. 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什么叫身呢?表现在外的,能够见闻觉知叫身,比喻菩萨方便善巧的智慧。菩萨在广度众生的时候,他所施摄的方便,你可以看得到的。心就是菩萨自己内心调伏烦恼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一部分我们看不到叫心。
权智跟实智已经逐渐的成就,而且日益的增长广大,叫不退住,道心已经不退了,菩提心不容易退转。当然这时候还没出胎,菩萨还在修行进修当中,但是他的内心权智跟实智,已经跟诸佛有慢慢一点相似了,最重要他的菩提心不退转。
不退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此菩萨身心合成表里如一,道胎日益增长,住道之心不退,名为七住位不退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8. 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童真住就是前面的身心合成,他的色身跟内心在母胎当中,念念的吸收母亲的滋养而增长广大。菩萨不断的亲近十方诸佛,一方面增长自己的空观来调伏自己,一方面增长自己的假观来成就自己的方便。
这时候他已经有佛陀的十身,《华严经》讲如来是具足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身,五、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身,九、法身,十、智身。菩提身、法身、智身这三个属于内身,佛陀自受用,别人不能跟佛陀分享,我们不能见闻觉知的,其余的七身叫外身,是我们可以受用的。
这叫童贞住,他在母胎当中还是很天真,虽然空观假观具足,但是没有经过历练,很天真,虽然天真,但是佛陀的十种身他都具足了。
童真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此菩萨于卢舍那佛之十身灵相得一时具足,然具体而微,犹未大显,彷如童子,名为八住位童真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19. 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前面的五六七八,在古德的判教当中……海仁老法师认为五六七八,他叫做长养圣胎,一二三四叫做入胎,这地方就是慢慢的慢慢的亲近十方诸佛,学习广摄方便来长养圣胎,增加自己的权智,权巧方便的智慧。到了法王子住这个菩萨出胎了、毕业了,形成出胎。他在母胎当中十月的怀胎,他对佛陀的实智权智二种功德已经具足了,亲为佛子。他已经真实的从佛陀的家族当中诞生,而成为佛陀的一份子,我们讲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少分,这个人已经正式出胎了,名为法王子住。
法王子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义贯:此菩萨身形长成而出胎藏,亲为佛子,从佛口出,从法化生,名为九住位法王子住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0. 灌顶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菩萨从家族出胎以后,他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慢慢慢慢的到二十岁,这个人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独立了,这时国王就要把家业付给他。比方说,一国的大王,大王指的是掌管四大部洲的金轮王。金轮王的儿子叫太子,刹利王的儿子叫世子。如果是一个金轮王,他就把他的诸多国事,把它其中一部分委托他的太子,如果是刹利国王(管理一个国家),他就把他的长子,他也一样把一国里面几个小部分的区域,委托给他的长子。他必须要灌顶,用四大海水来灌其顶,叫灌顶住。
这时候长大成人,他要正式的继承佛陀的家业,开始要走入人群度化众生。
所以说,前面的十信,他主要是信解,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叫相似。到分证的时候……我们看菩萨刚开始证入佛性的时候,他并没有马上采取度化众生的行动,他也是入胎、长养圣胎,然后出胎,到最后长大成人到了灌顶。
灌顶住,《楞严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义贯:太子既长,以诸仪式表以成人之道,如国之大王以诸国家大事,分其少分委任太子负责。(如来分其佛事之少分,委任十住菩萨负责,亦如是。)亦如彼刹利王,其世子既已长成,即陈列众庄严具及仪式,为作灌顶,受王职位,(此菩萨受佛灌顶亦如是),名为十住位灌顶住菩萨。以上十住位。--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6-2-2016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2016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行位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28-630》(节录)
辛二、明十行
行就是菩萨经过十住的整个止观的修学,增长自己的实智跟权智以后,慢慢的破无明,慢慢的增长内心的法身,开始产生十波罗蜜的妙行。而这个十波罗蜜,完全是从利他安立的。菩萨的行波罗蜜跟我们在行波罗蜜完全不一样,当然我们的境界是差一段距离,不过这个十行我们迟早要经过的。所以我们先随喜功德,先将善种子种下去,佛法是先有种子再有开花结果的,我们先用随喜的心来看十行菩萨的功德,未来我们就可以开花结果。
21. 欢喜行: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欢喜行主要的特点是成就施波罗蜜。
善男子指的是十住位已经圆满的菩萨,他已经在佛陀的家族中诞生,而且已经成就灌顶,已经长大成人了,不能老是待在家里面,佛陀开始付给他一些事情做。这时候他的心中已经俱足无量如来的妙德,他的实智权智二种的功德都慢慢的俱足,所以他能够十方随顺,他能够随顺十方众生差别的根机,来观机逗教,来做种种的财施、法施、无畏施,叫作欢喜行。
欢喜是在形容诸行,菩萨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他内心是欢喜的,因为他要有众生,他才能够历练。十行以后那可不是普通的菩萨,他经过前面安住,他对真如已经是很坚固的安入,他深深的相信我们一念心中俱足法身、般若、解脱,他缺乏的就是历练,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开显我内心的功德。所以他看到众生的时候他起欢喜,因为他没有众生他怎么去开发他的功德?没办法开发他的功德,因为他前面的十住都是在亲近十方诸佛,在做自我的调整。到十行的时候他开始下化众生,来到五浊恶世苦恼众生的世界开始历练。
历练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呢?
十方随顺起大欢喜,众生是怎么样的根机,他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度化他,而且度化过程中起大欢喜。
欢喜行,“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阿难,是十住满心之善男子,成诸佛之真子已,得具足无量如来之微妙功德,于十方国土随顺众生而利化之,悉令满足,名为初行位菩萨以檀波罗蜜为首(檀波罗蜜就是布施)之欢喜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2. 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这地方是讲菩萨的戒波罗蜜。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是安住在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他能够平等利益一切种种的众生,不管是有善根、没有善根的一切众生,他都能够多多少少饶益他。
为什么菩萨能够给他饶益呢?因为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依止三聚净戒,所以他俱足一种威德力,所以他对众生多少都能够有所饶益。
前面的欢喜是菩萨内心欢喜,这地方是讲菩萨对众生多所饶益。
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此菩萨善能以种种善法,利益一切众生,名为二行位菩萨以戒波罗蜜为首之饶益行。此二行菩萨以持戒为主。--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3. 无瞋恨行: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这地方是讲菩萨的忍波罗蜜。
自觉,菩萨的内心正念真如,自己能够安住在二空的真如理,叫自觉,觉他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外观根机,向外能够观察众生差别的根机,所以他对众生有各式各样顺逆的因缘,他都能够无所违拒,而安忍不动。
古德的注解上说:无瞋恨行这个菩萨,乃至于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起大悲心,众生对他有所辱骂,甚至于用行动去伤害他,他都能够安忍不动,因为他的心随顺真如。
我们为什么会动呢?因为我们对真如有所抗拒。从《楞严经》的思想,我们起烦恼只有一个理由,我们讲不守自性,我们对真如佛性抗拒,你抗拒真如你就被外境所转。
所以这个菩萨他念念之间,他会把一切的顺逆因缘都当作是自己历练的对象,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众生对他的伤害都是在消他的业障,他把法法都销归到一念心中,不见外面有什么众生可度,也没有所谓的功德可成,完全都是在假借外境,修练他内心当中的般若、法身、解脱三德,所以他念念顺从真如,也没有所谓的抗拒、瞋恨。
无嗔行,“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义贯:此菩萨常自觉而且觉他。而以修习忍辱,就是忍法故,于一切事忍、一切因缘也忍、一切人也忍、一切法悉皆能忍...得无违拒,名为三行位菩萨以忍波罗蜜为首之无嗔恨行。所以,我们修学佛道要忍辱,不管这个世间发生什么事情,都告诉自己:此世间如梦幻泡影,缘起如幻,不实在的,不值得我们这样伤心、哭泣,不值得我们这样嗔恨...忍辱要通达无生法忍。所以世尊常叫我们要作白骨观,当你很嗔恨一件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万法皆是败坏之相,总有一天,你恨的人会消失;你所愤怒的这一件事情会过去。我们今天不要变成一种负担,慢慢的觉知、觉照,慢慢的学习忍辱,放下来。--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4. 无尽行: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这地方是讲精进波罗蜜。
种类出生,菩萨在整个苦恼众生之中,他能够随顺众生十二类生的差别随类示现,他要度人道众生,他肯定要现人相,他要度化狗众生,他就显现狗王等等。空间当中他是种类出生,在时间上是穷未来际,菩萨是不休息,三世平等,十方通达,时间上是平等皆能够成就,在空间当中,十方世界都能够通达无碍,名无尽行。
菩萨他那一念心对积集资粮、度化众生是时空无尽。他不会说,我度化众生度了二十年三十年就退休,没有这种事,他是时空无尽的。因为他顺从真如,真如当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他无尽行,称性而起的悲愿。
无尽行,“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义贯此菩萨于十二种类中随类出生,而行教化于时间上穷未来际,且三世悉皆平等普入;于空间上则于十方世界悉皆通达,无有界限,其行愿广大无尽,名为四行位菩萨以精进波罗蜜为首之无尽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5. 离痴乱行: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这地方是讲禅波罗蜜。
一切合同,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要是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法法不同,你看忏公师父,他度化众生也是各式各样,对于有善根的众生他特别严格,你要是出家以后,他对你的态度就不同了,你要是在家居士他对你特别好,初学者他是种种的善巧方便,但是你一旦入门以后,他标准就提高了。
菩萨度化众生是各式各样,他依体起用的时候,当菩萨假观现前的时候,他是无量差别,但是他摄用归体的时候,他回归到一心真如的时候,法法销归自性的时候,那是一种无差别的意境,一切合同。忏公师父他回到佛堂一打坐时,正念真如的时候,那是一切合同,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的时候,那又是一个平等的法界。
在平等当中又种种法门得无差误。
前面是讲菩萨的摄用归体,这地方是讲菩萨的依体起用。当一念心性开始观机逗教的时候,这个众生应该是用慈悲摄受、应该是金刚怒目,他的表达方式不会有差错,该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不会有差错,离痴乱行,不会有愚痴错乱的情况发生,菩萨的禅定转深了。
离痴乱行,“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此菩萨以一念定心持一切法,悉皆会合同为一体,就是真如自性。种种法门,随类随机而说,那是方便说,方便说有千差万别,回归来就是一个清净自性。得无差错谬误,皆令受益,名为五行位菩萨于禅波罗蜜为首之离痴乱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6. 善现行: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 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般若波罗蜜。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菩萨度化众生是理不碍事,同就是前面说的合同。
他在一念平等心当中,他能够显现种种差别的相状。你看那菩萨早上现慈悲相,他晚上会现怒目金刚相,现各式各样的相,一念平等当中现差别相,理不碍事,他可以现种种差别相,当中他的内心又能够平等不二,事不碍理。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叫理不碍事,一 一异相各各见同,叫事不碍理,叫善现行。菩萨的空观假观的智慧在心中的操作非常的熟悉,理事无碍。他能够同中现异,异中见同,叫善现行。菩萨在理跟事之间,他能够善巧的显现。
善现行,“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此菩萨则能于同一之理中,显现群异之事相;理是一,事相有种种差别,所以,差别就是平等,一就是平等。事相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平等,在千差万别当中,活在平等的心性当中,就是佛法的生活。并可于一一别异之事相上,各各见其共同之理体;即摄事归理,摄千差万别之事相,归无生平等之理。即理显事,理事无碍,互相显现,名为六行位菩萨之善现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7. 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方便波罗蜜。
如是,是承前面善现行的功德,前面的菩萨理事无碍,真俗圆融。从理事无碍当中慢慢慢慢能够达到事事无碍,乃至进步到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他能够把一个广大虚空,能够容纳在一个小微尘当中,大中能够现小,而且在一一微尘当中又能够现十方世界,小中又能够现大。现尘现界,能现跟所现,如果是小中现大,那能现的就是尘,所现的就是界,如果是大中现小,能现的就是界,所现的就是尘。总而言之,能现所现彼此间不会互相的破坏。不会互相的破坏就是说,他小中现大,它大的相、小的相不会破坏,但是还是显现,不会坏小相大相的假相,名无著行。
从前面的善现行是理事无碍,无著行是事事无碍,小大无碍。
无着行,“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着行。”无着行就是无所住。...此菩萨于如是乃至十方之虚空中,皆能令之充满具足无量微尘(此为大中现小):于彼一一微尘中能以大神力现出十方世界(此为于小中现大);这是华严思想,大中现小,小中现大。而所现之微尘及所现之世界皆不相留碍(此为广狭无碍自在门)...此名为七行位菩萨以方便波罗蜜为首之无着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8. 尊重行: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愿波罗蜜。
这个地方的种种现前是指前面的善现行跟无著行。善现行的特点是理事无碍,无著行的功德是事事无碍,尊重行就是他能够把前面的理事无碍跟事事无碍的二种的功德妙行,随修一法都合乎第一波罗蜜多,他都能够把它会归到一念成佛之道的菩提道行,法法会归到一念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行,叫尊重行。
为什么叫尊重?
因为这个菩萨他的菩提道心,经过前面的理事无碍,他该现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现什么相他的心还是平等。所以他的心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合乎中道第一义谛,特别的可尊可重。他对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道心,菩提心当中摄持了理事无碍的功德,也摄持事事无碍的功德,这个菩提心是特别值得我们尊重,叫尊重行。
愿波罗蜜多,这时候他的菩提愿,已经不是普通的愿,是种种现前,他随时可以现理事无碍,随时可以现事事无碍的功德,愿波罗蜜的菩提心特别的殊胜,叫尊重行。
尊重行,“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义贯:此菩萨妙行无不具足,且能令一切种种现前成就之一一行咸是第一最上究竟波罗蜜多,广运众生到于究竟,名为八行位菩萨以愿波罗蜜为首之尊重行。所以要尊重众生,你想要成就吗?不能把所有的缘都断掉,要结好缘,纵然没有缘,也不可以结恶缘。你把所有的善缘都断掉,就表示这个人注定要失败,这一定的!一个人做人做到大家都不理你,你就是一个人。就是你成佛,你也度不了众生,那根本不可能成佛!所以,记得佛菩萨的交代,要结善缘,千万不能结恶缘,要懂得尊重人家。时间、空间不一样,不能用一直线的思惟模式,强加到别人的身上。--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29. 善法行: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力波罗蜜多。
《唯识学》讲力波罗蜜多,菩萨的力有二种:一个是禅定力,一个是抉择力。但是《唯识》的成唯识论的解释,力是偏重禅定这一部分。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时候,遇到障碍你要坚持,那种行力的坚持。但是在这个地方的力,它偏重在智慧抉择力,而且是属于善巧的智慧。
在蕅益大师的科判当中的判教,他把圆教十信位叫做相似,也就是说,他在顺从真如的过程当中,他是要假借很多的因缘来帮助他。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蕅益大师把它判作分证,他实际上整个脚已经安住在真如的实际理谛上,实际的活动。所以到了十住以上的境界,其实每一个地方都入了天台宗的不思议境。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的心态就是随喜赞叹。
力是包括禅定力跟抉择力,但这个地方偏重在抉择力。
如是圆融,菩萨经过前面的修学,他能够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这样的一种圆融无碍的境界。他能够在度化众生当中,他每一个法门都能够成就十方诸佛在利他的轨则。善法是他能够俱足利他的善巧方便,不会有任何差错。
比方说,我们看孔夫子在利他的时候,有一次孔夫子要到一个小国家去,那个国家发生了内乱,叛军不喜欢孔夫子过去找那个国君,就把孔夫子跟他的学生们围起来,然后要求孔夫子说:不准到那个国家去,我就放你走,你要到那个国家去,我就将你困住。孔子说:好啊!那就不要去,很简单。答应他以后,这个叛军的军队就退了,退了以后,那时候子路为孔子驾车,说:那我们要到哪里去呢?
孔夫子说:照我们原来的计划去,子路是一个很憨直的人,他说:我们答应人家的事,可以后悔吗?
孔夫子说:我们这不叫答应,他拿着刀来强迫我答应,这不能叫答应,这构不成答应。他还是到那个国家去,所以你看他在判定事情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违背信用,他还有更高的鉴定。
又比方说,有一次子路看到有一个小孩子掉到河里去了,他勇敢把他救起来,这个小孩的家人很感谢子路,就送了一只牛给子路。子路很谦虚,救人是应该做的事情,夫子教诫我们行善是应该的,就把牛退回去了。孔夫子听到以后就诃责子路,他说:以后会有更多人溺毙河中,就是因为你把这个牛退回去。后来子路听了以后,不得已接受这头牛。
为什么呢?
因为你今天去救一个人,人家用牛来回馈你,这样子大家得到鼓励,鼓励大家做善事。虽然牛只是小的回馈,但是对众生有启发有鼓励的作用。
所以你看在利他当中,善法行就是这一个菩萨他在做每一件事情,他的抉择,那个见地,都能够成就十方诸佛利他的轨则,他做什么事,佛陀来做也是一样,没有差错。他的抉择力特别的精准,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他那个分寸的拿捏非常的精准。当然他经过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以后,他能够成就十方诸佛,他每一言一行都合乎十方诸佛度生的轨范。
善法行,“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此菩萨如是圆融无碍之无边妙行,善能成立十方诸佛教化众生之轨则,名为九行位菩萨以力波罗蜜为首之善法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0. 真实行:一 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诸位学到这个地方,你一听到真实,就知道是指什么东西,《楞严经》里面讲所有的因缘所生法都是虚妄的,假借因缘而生的都是虚妄的,只有一念心性是真实的,就是本具的,你本来就有的东西就是真实的,后来才有的都叫虚妄。
真实行是把前面的九位做一个会归。说一 一,一 一指的是前面九个阶位当中,每一个阶位的功德都是随顺于清净无漏,都是随顺于一真无为。
清净无漏古德注解说是成就真如佛性,随缘不变之体,叫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是真如不变随缘的妙用。也就是说,到真实行的时候,他每一个自利也好,利他也好,都是随顺于不变,随顺于随缘,体用不二的思想,而且这样的思想是性本然故。
到了十行的菩萨他很清楚知道,每一个功德都是他本来具足的,非从修得,只是假借修行的过程而加以显现,他念念之间法法销归自性,不见一法离心而别有。他每一个身口意的行为,念念之间都是性本然故,他就是在做一件事情,顺从他的本性,本性是如此,叫真实行。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随顺真实的佛性而产生的行动。
前面的十住是偏重在自利这一部分,十行的时候就开始偏重利他,当然他的利他当中,圆满自己的菩萨的功德。
真实行,“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因为明心见性,当然就是纯一个清净自性在作用...此菩萨于前九行一一自利利他之行皆是清净无漏达于究竟。其性契于一真本来清净无为,非是有为造作功用,因为用本性在做事了。那么,所有的有为当下即空,就是无为...其性契于一真本来清净无为,非是有为造作功用,性本然故,名为第十行位菩萨以智波罗蜜为首之真实行。以上是十行位。--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有一个居士来到了那个阶梯,很急,他好像很迷惑...他很急就问:师父!什么是无为法呢?我就跟他回答:就是有为法啊!师父!那什么是有为法呢?我说:就是无为法啊!他说:师父!我问东,您回答西?我说:是你自己分别啊,有为当体即空,就是无为法,有为,缘起就是性空,不能于有为法另外跑出一个无为法。是不是?佛法是不二法门,心境不二,来去不二,生灭不二,智境不二,有为无为是不二。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了解这个道理。他实在弄不清楚,说:哎呀!佛法真是很难!他一直认为有为法就是有为法,不知道有为法就是无为法。意思就是说:你现在行住坐卧,跟人家相处在一起,记得!歇即是菩提,那个当下就是本来面目啊!--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2016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回向位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5-3-2016 07:29 A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32-635》
辛三、明十回向
什么叫回向?回向于中道的实相。古德说:其实十住是偏重于空性的智慧,十行偏重在假观的慈悲,都没有顺从中道。所以十回向透过三种回向,回向众生,回向佛道,回向真如,透过这三种回向,使令他每一个行为,都能够顺从于中道实相,叫作回向。
十回向。回向有三种意义,一、回小向大;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名十回向。一、回小向大,你发心小,现在要转过来,回向转过来,回小向大。第一个,回小向大,回向的意义。我们每天都在念回向,不知道回向是什么意思?回向有三层意义:一、回小向大;二、回因向果,我们现在修菩提因,回向菩提果,共成无上菩提之道。三、回事向理,事就是千差万别的事相,理就是平等,无生法忍、平等。--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1. 离相回向: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诸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这地方指的是十行已满的菩萨。满足神通指前面第六的善现行、第七的无著行、第八的尊重行,这三种行他能够一切合同,而现种种差别,一切差别当中又能够各各见同。所以他能够在整个事事无碍法界当中,来成就无量的神通。这种神通不是一般禅定所发的神通,是真如所显现的神通。所以他能够成佛事已,成就利他的佛事,成佛事已指的是菩萨的善巧,偏指第九的善法行跟第十的真实行。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的十行做一个总结。
纯洁精真,远诸留患,从这一个地方开始讲第一个回向。
初回向心的菩萨,纯洁精真,他内心安住在真如佛性当中,称性而修习种种的波罗蜜,而且在度化众生的过程,能够远离种种执着的过失。
什么叫过失呢?当度众生,灭诸度相。
初回向的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能够消灭种种度化众生相的执着,他能够回无为心而向涅槃路,他能够把有为的行动而入无为之心,渐渐趋向大般涅槃之路,救护一切众生,而离众生相回向。
比方我们要度众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众生相,我相、人相、众生相。什么是众生相呢?我们会对众生表现出来的假相执着,你跟他有缘,你对他好一点,你跟他没缘,就保持距离。我们一般凡夫的相貌是这样子,众生所表现的身口意的相状,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初回向的菩萨他不会有这种干扰,他透过一种回向的力量,回向中道,他能够离众生相回向。
离众生相回向,“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义贯:阿难,是十行位满心之善男子,于前十行中,满足神通,成佛事轨则已(第九行),达纯洁精真(第十行一真无为),一切圆成一真,双超空有,远离诸余留之过患。如今登入回向位中当度众生而灭除能度所度之相,即相离相,无住生心;又须回一真无为之心向于无上大涅槃之路,不因离相而落空,不因即相而滞有,此名为第一回向位菩萨之救一切众生而能离众生相之回向行。救一切众生,同时要放下度众生的念头。--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2. 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前面的离相是远离即相跟离相的颠倒,这地方是远离有为跟无为的颠倒。
坏其可坏,坏是破坏,破坏可破坏的东西。可破坏的东西是一切有为法,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远离一些生灭的因缘,而且能够远离诸离,他能够远离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及中间的度生之法,名不坏回向。
这个菩萨的回向,他不但能够远离有为的诸法,也远离无为的诸法。前面是偏重在离一切众生相,但是他又能够不坏于度众生的妙行,远离有为,远离无为,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该保持默然的时候保持默然,他在有为当中跟无为当中的分寸拿捏得非常正确。
不坏回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义贯:此菩萨坏除其可坏之度相,远离诸能,离与所离,入于中道妙义,名为第二回向位菩萨之不坏回向。--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在圆瑛老法师的说法当中。他认为离相回向跟不坏回向,在三种回向当中是属于回向众生,回自向他,透过回向众生当中,使令自己远离着相的颠倒,跟有为无为的颠倒。所以在这第一跟第二的所观境都是众生,三四五六七他是回向佛道,他整个所观境是佛道,回因向果。
33. 等佛回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就是这个菩萨用始觉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照了本觉的理性,而这时候本觉理性清楚分明的显现,而且他所现的本觉理性跟诸佛所觉的理性是齐等的,在本质上是齐等的,当然量不圆满,本质上是齐等,名等一切佛回向。
等一切佛回向是指什么呢?其实他每一个回向都是在消灭对立的意思,因为中道就是不二法门。而这个地方消灭的对立是什么呢?消灭能观的智跟所证的理,跟始觉与本觉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它这个觉齐佛觉,其实就在讲始本不二,等一切佛回向。因为佛陀也是始觉跟本觉是平等不二,他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等一切佛回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此菩萨本觉之心佛湛然显现,起本觉齐同诸佛所证之微妙觉悟,其本觉与此妙觉皆摄入中道,名为第三回向位菩萨之等一切佛回向。--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4. 至处回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指的是菩萨在因地当中,所生起观照的智慧,念念之间开发明了,增长广大。
精真发明是讲因地的发心,依止不生灭心所生起的智慧,地是果地,菩萨在果地当中……因地他是称性起修,无不从此法界流,因地中散发出种种的波罗蜜,在果地当中,无不还归此法界,他还是回到他所证悟的觉性当中,名至一切处。
菩萨能透过因果不二的道理,普遍的至一切处广做佛事。至一切处回向是消灭菩萨对因地、对果地的执取,因果不二,因果同时。
至一切处回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义贯:次菩萨因地之精真开发明了,其因地心即如佛果地觉,因地果地摄入中道,名为第四回向位菩萨之至一切处回向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5. 无尽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前面讲因果不二,这地方讲依正互融,依报跟正报。
在佛道当中,我们知道到了第三四五六七以后,所观境都是佛的功德,佛道。
佛的功德有二种:第一个依报的世界,第二个是正报的身心。
世界指的是依报,如来是正报。他能够对于佛地功德依正二报,彼此间互相的互含互涉,比方说,以一毫端,现宝王刹,他能够在身体上的一根毫毛当中,现广大的宝王刹,依报能涉入正报,又能够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在微小的依报当中,显现佛身来转大法轮,正报又能够涉入依报。
在第五个无尽回向的菩萨,对诸佛所成就的依正二报,能够互相涉入完全没有障碍,叫无尽功德回向,他能够安住在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事事无碍的法界。他随所修一法,都能够成就佛的无量功德,因为他已经能够做到依报跟正报,互相的含涉,无有挂碍的境界。
无尽功德藏回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义贯:此菩萨于依报之世界与正报之如来身,皆能令互相涉入,正报中现依报,依报中现正报,得无挂碍,名为第五回向位菩萨之无尽功德藏回向行。(以住此回向,得十无尽藏故。)--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6. 平等回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这个回向的特点,是讲到性德跟修德不二,性修不二。
于同佛地,菩萨心中既然能够成就无尽藏的功德,他对于所证悟的性德是等同诸佛,当然量不圆满。
地中各各生清净因。在整个性德的心中,他又能够生起各各差别的菩提心的因。菩萨的菩提心是各各不同,虽然称性起修,比方说,菩萨的菩提心当然是缘四弘誓愿,有的是偏重在缘众生法界,这是大悲,悲增上菩萨,有些是缘佛道法界,智增上菩萨。所以菩萨的因地,这个清净因就是菩萨的菩提心,慈悲的不同,这是约修德。
所以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各各依止他因地的菩提心,来发挥而趋向涅槃之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也就是说,菩萨因地的善根虽然各各不同,但是他所趋向的理性,所圆满的性德却是平等的。这个菩萨已经可以把性德跟修德把它作回向,让它能够平等不二。
平等善根回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辉,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义贯:此菩萨入于真如理中同佛之地,且于其地中各各事上皆得生清净真因,并进而依循此等真因开发光辉,而取无上大涅槃道,名为第六回向位菩萨之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之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7. 等观回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这地方是强调自他不二,自己的心跟众生的心是不二。
真根是指前面平等回向的清净因,地中各各生清净因,就是他的菩提心。他的菩提心当中有性德也有修德,有修德也有性德,在一念菩提心当中,性修不二,叫真根既成,他的菩提心成就。
所以他能够十方众生皆我本性,他能够等观一切的众生,皆不离开我一念心性当中之所显现。所以他能够性圆成就,不失众生,他心性一方面能够圆满成就,一方面能够不失众生,不忘失大悲心。
他这个菩萨一方面能够照顾到性德的圆满,一方面不离开他修波罗蜜,他在面对菩萨的时候,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依止自他不二的平等大悲心,他等观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一念心性所流露、之所显现,他的回向是自他等观,把自己的身心世界跟他人的身心世界,这种对立的颠倒把它消灭掉。
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义贯:此菩萨之真如平等善根既已成就,即依性起观,等观十方世界众生皆我本性中事,自心现量。我之本性既已如是圆满成就,亦当成就众生,令达一真,绝不遗失任一众生而不度。注意听听他这一句话,这一句就是师父的愿,绝不遗失任一众生而不度,只要有缘,没有缘当然没办法...名为第七回向位菩萨之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之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8. 真如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真如回向,就是在消灭真如的体跟真如用的对立,真如的体是不变,用是随缘。
即一切法指的是真如随缘的妙用,他能够随缘显现一切的妙法,该怎么做该怎么度化众生,他就怎么做。离一切相指的是真如的不变之体。
唯即与离,二无所著。
即,即一切法,真如的作用跟离一切相真如之体,体用都能够平等而无所执着,叫真如相回向。也就是说,他能够满足真如之体,也能满足真如之用。
我们前面说过,在十住它偏重在满足真如之体,十行偏重在成就真如之用,到了真如回向的时候,它把体用之间的对立消灭了。
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义贯:此菩萨于前位中所修得之不失众生便是即一切法,一切众生皆我本性便是离一切相;惟于即一切法与离一切相二者,皆无所着,不即不离,超越空有而涵纳空有,故得入于真如之境,名为第八回向位之菩萨真如相回向之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39. 解脱回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这地方是讲真谛跟俗谛的平等不二。真得所如,这地方是讲菩萨所证的真谛,菩萨内心当中以我空法空的智慧,证入真实的实相境界,同时又能够依止他的假观,十方无碍,到十方世界显现种种的妙用,名无缚解脱回向,没有缚也没有解脱。
有一个禅师参访一个祖师说:我心中有很多的障碍。祖师说:谁绑住你呢?诶!没有人绑住我。既然没有系缚也就没有所谓解脱。
在《楞严经》里面,是认为我们本来就没有烦恼,也没有障碍。所以他一直在对治那个一念妄动,《楞严经》讲我们人只有一个问题,你没有顺从真如,你对真如产生抗拒。
其实没有人绑住你,你干嘛求解脱呢?是这个意思,所以叫无缚无解脱回向。
无缚解脱回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义贯:此菩萨一切所修皆本有一真之得、即是如如所成真如究竟平等之境,是故无法不如,如就是毕竟空,没有一法不是毕竟空,心空、境也是空,这个就是佛的境界。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谤佛。所以,如来无所说,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就是这个道理。是故无法不如,从而于十方界皆证一真界而得无碍,名为第九回向位菩萨之本自无缚之无上大解脱回向之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40. 无量回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这地方的性指的是体跟用,体用的圆融,性,真如之体,德,真如之用,二个圆满成就。因此法界量灭,外在的法界慢慢的减少了。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对外在事相的执取慢慢的减少了,他对于法法销归自性这一部分做得更加殊胜,名法界无量回向。随捻一法,都是真如法界的全体大用,他对法界量的执取慢慢消灭了。
法界无量回向,“性得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义贯:此菩萨由于前第八、第九回向位中,所修之性与德体与用兼而有之,圆满成就,故至此位中,一切法界量皆泯灭,悉归一真,此则名为第十回向位菩萨之法界无量回向之行。--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第一跟第二所观境是众生,依止众生而趋向于中道,三、四、五、六、七,是回向于佛道,八、九、十回向于真如。
回向,圆瑛老法师把它解释是发愿,就跟发愿一样,只不过发愿是在前面,回向是在后面。事情做完以后,我们的心还会动,所以在最后再调整一下,透过于回向众生、回向佛道、回向真如这三种的回向,我们把心态再把它拉回到我们一念心性。
你本来是称性起修,但是在修的过程当中,我们很习惯又仁者心动,又开始抗拒真如。这时候怎么办?回向众生、回向佛道、回向真如,在这时候再做个调整,这是事后的调整,再把心态拉回来,拉回到一念心性,这就是十回向,透过这十个过程使令我们的功德,回向众生、回向佛道、回向真如,而满足于一念心性。
修行很不容易!有信心的菩萨,十信位的菩萨,有信心的菩萨他知道真如,我们那个妙明真心是我本有的;这一切假相,妄是本空的,没有的。修到十信满心了,十回向心的回向,向上,登了发心住,这才重新发菩提心。在这发菩提心知道妄是本空的,一切妄都是假的,知道真如真心是本有的,不是外来的,修空观。修空观的智慧,认识一切法,诸法皆空。善法是对治恶法而言的,恶法不存在了,善法也没有了,这连带着去法执。这十住位的菩萨他知道妄是本空的,知道真是本有的,他那修行就修空观,他的智慧修空观智,观一切法空;不但外头的境界空,连自己的心寂静无为,心境双亡,这叫心空境寂两俱空。但是他这只是解,明白,没证得呢!再往前进了,是十行的菩萨。十住的菩萨修空观,十行的菩萨呢?他修的是假观。假观就是修远离法,我惹不起你,我躲得起,躲你。现在我们对家庭、对社会,我们惹不起,我们躲它,不沾染,知道这是假的,也不会受骗了,也不会上当了。这是依假观修远离法,三轮体空,都是空的,随顺真如,十行菩萨。但是他没有证得,相似知,没证得,把人我执的我执、法执开始破。等到十回向的菩萨,他是以中观智;就是空假中三观,中观;把前头的十住位、十行位所修的观,空观、假观双融了,就是不着二边,独显中道。这样修行,十回向的菩萨是逐渐的。到登了地了,见了真如了,只见一分。他这时候是真正证得了,如实知,实实在在知心境皆空,心亡境寂两俱空。这是证知,不是学知。虽然证知了,但是习气没断,还有习气呢!习气还没断。这个习气叫什么呢?叫微细的心和境,心境。地上菩萨是真正的见道了,这才真正起修,这才叫修行。真正起修是称着法性的本体来修的,所修都是真的,称真而起的,称真而修的。本来没有心也没有境,这一切妄心顿歇,歇即菩提。所取的无相,他就不取了。取什么?根本就无相,没有。是境界!能念的是心,心本不生因境有;境若没有了,心也就不生了。所以叫不念;不取,不念。但是这个都从他十信,信三宝的功德,信一切世间虚幻的,如梦幻泡影的。由十信到十地,这是五十位。这要经过好长时间?三阿僧祇劫,三祇。这就是真如熏无明的因圆了,到了十地菩萨因圆果满。————梦参老和尚开示,《大乘起信论浅述》
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分证,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菩萨。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2016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圆四加行位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36-638》
壬二、别明加行
这一大科是讲到,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也就是讲到整个《首楞严王三昧》修行的位次。事实上圆教的菩萨,他的菩提道的过程主要的是依止二种根本,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
菩萨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是真为生死而发了菩提心,我们首先思惟我们自己,在生死轮回的痛苦而发起出离的道心,进一步我们观察一切的有情也在轮回当中,而生起救拔的大悲心,由大悲心如理的作意而生起四弘誓愿,就形成所谓的菩提心。但是这个菩提心基本上要有空正见加以保护,才能够增长广大。空正见我们从本经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菩萨在运用空观的时候他是二个方向的:
(一)、内空,他向内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性是即空、即假、假中,空观照了我们心性不变之体,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假观是照了我们心性随缘的作用,它具足无量无边的德能。
所以菩提心云何应住?你一定依止不生灭心而住。
你看六祖大师去参访五祖的时候,五祖说:你为什么来出家修学呢?
他说:我不为别的,只为作佛。
所以从圆教的思想,你出家的目地,你修行的目地,乃至于要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这个都是心外求法,这个只能说是权教菩萨的发心。因为菩提心不能建立在一个外在的因缘,因为外在的事相因缘是变化。比方说,阿难尊者看到佛陀的相好而出家,佛陀的相好是变化的,它会消失掉。
所以我们的菩提心生起,为什么要修学佛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我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我要成就佛道。
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我们是假借这样的因缘,来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法法销归自性,是这样的思想。菩萨不见外在有一法可得,离心没有其它的法门,所以他整个称性起修就是菩提心依止一念心性而住,这是第一个思想--内空。
(二)、其次,菩提心向外去接触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时候,他也是要修外空,观一切所缘境也是空假中三观,为什么呢?因为要破障。
我们内心当中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以空观破烦恼障,以假观破业障,以中观破报障。
所以当我们讲空观的时候,我们讲菩提心跟空正见,其实这空正见是包括假观跟中观在里面,菩萨观一切法空,他是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菩提心第一个、依止内在的心性而住,第二、他开始依体起用的时候,用空假中三观破除障碍,而成就三德密藏。前面所说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他的整个菩萨道的操作都这个道理,称性起修。所有的修行,回过来还在开显我们自性的功德,菩萨不见有一法可得,都是一种历事练心,如此而已!你要掌握这个思想,你去看前面修学位次就很清楚。
这地方讲到四加行的修行位次。
壬二、别明加行
总 标: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佛陀招呼阿难说:是善男子,这地方指的是已经成就十回向圆满的菩萨,他已经穷尽了清净无漏的四十一个阶位,这四十一心包括了干慧地、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其次,他必须要再成就四种妙圆的加行。妙圆加行,为什么讲加行呢?
蕅益大师说:因为你要进入初地之前,你要面临一个障地的无明,障碍初地的无明,这个无明特别的坚固,所以你必须要加功用行才可以加以破坏。
为什么叫妙圆呢?
蕅益大师说:虽然藏通别三教都有四加行,但是因为前面的三教都是依止生灭心、都是有所得。前面三教的发心不管发出离心也好,发菩提心也好,他的心都是建立在外在的世缘,或者缘众生法界而发心,或者缘佛法界而发心,总而言之,都是以外境为住,所以不能叫作妙圆。
这地方的圆教是法法销归自心,念念顺从中道的实相,所以叫作妙圆。这当中有四个阶位。
别 明:
A. 暖地: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暖地刚开始用佛觉,来当作自己因地的发心。
佛觉指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初地,他这时候已经十回向圆满了,而即将要进入初地,所以他把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的所观境。我们讲称性起修,当然依止的是现前一念心性,但是每一个人心性的内涵是不同的,你看初地也是称性起修,二地也是称性起修,那他们二个的性德会一样吗?
蕅益大师说:也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六而常即,二个都一样,道理是一样,但是浅深,即而常六,初地的心性当然跟你二地的心性不同。
十回向他当然也是称性起修,但是他所开显的性德跟初地的性德当然不一样,但他要进步啊!那怎么办呢?他以初地的本觉理性,来当作自己因地的所观境,不断的去思惟观察,用空假中三观来开显初地的佛觉。
经过一段的时间用功以后,若出未出,初地的本觉理性,将出而未出。讲一个譬喻,比方说我们钻木要去取火,经过一段时间的旋转,木头将燃未燃,火即将出来,但是还没有出来,但是已经有温度,有一个温暖的相状出现。也就是说,虽然初地的智慧之火,还没有开显出来,但是温度已经形成了,这叫作暖地。表示这菩萨相续的用功,某种程度已经有少分的相应。
六而常即者,谓众生即佛。而渐次分之,则有六种阶级: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
凡夫到成佛,须有六个阶段,而佛性是一样的,所以就是六而常即。
暖地,“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是指前面的。“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就是钻木取火。义贯:阿难,是十回向位满心之善男子,已尽修是清净无垢之四十一心(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其次当成四种妙圆之加功用行。此菩萨即以如来密因的如佛之觉,用之而作为自己加行之因心。当此之时,其本觉大智火正处于若欲出而未出之际;这境界犹如有人钻木取火,而欲然烧其薪木,木未起火前,先有暖相现前,此名为菩萨加行之暖地。--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B. 顶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圆瑛老法师的注解当中,他讲这个譬喻讲得很好,他说:暖地就是佛即是心,顶地是心即是佛。
暖地是以佛德,把初地的佛德向内心中求,向内观照自己即空、即假、即中,他不断的深入,所以他把初地的功德慢慢的开显出来,就像钻木取火,不断往心中真如的木头去钻。所以佛即是心,佛德从心中去钻求,而顶地,心即是佛,他的心已经慢慢慢慢的出现少分佛的功德,心即是佛。
又以已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己心指的是十回向的菩萨,他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慢慢慢慢成就初地的本觉理性之所履,履,践踏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慢慢慢慢已经是安住在初地的本觉理性,有少分的安住,但是安住又不完全安住,若依非依,有一部分安住,但是又有一部分没有完全安住。讲一个譬喻,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一个人登高山,他很想要进入最高最高的山顶,乃至进入虚空,他的身体大部分已经进入虚空,但是双脚的脚跟还没办法离开大地。也就是说,他即将进入虚空,但双脚没有离开大地,也就是说,他即将成就初地的智慧,但是他又没有完全离开十回向的部分,叫作顶地。若依非依,对整个初地的功德有一部分依止,但是又有一点障碍,心即是佛。
顶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就像爬到山顶。义贯:此菩萨又以自己加行之因地本心,继续向圆成佛道所必履之初地升进;然此时菩萨对于本觉之心彷若全部依循,又彷若并非全部依循(以仍有习气未除灭故。)此境界即犹如人登上高山之顶时,其身虽已全入于虚空之中,但其脚下仍旧觉有微碍存在(以脚仍着地故),此境界名为四加行位菩萨之顶地。--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C. 忍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圆瑛法师解释就很好,他说:即心即佛,心佛不二。第一个心,当然是他第一个四加行的观照力,佛指的他的所观境,整个初地的本觉理性。他用它的空假中的智慧,不断的去观照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慢慢的深入,慢慢慢慢心佛二同,善得中道。他能够慢慢的体验到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佛不二的道理。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
如忍事人,非怀非出。
他心中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对这件事情已经了了分明,但是这件事情太重要了,不能向别人宣说,他很想要去宣说,但是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非怀非出,他知道,但是没办法表达出来,名为忍地,即心即佛。
忍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倒数第三行此菩萨已达心与佛二者皆同不异,即心即佛,已善得中道妙义。犹如忍事于心而不言之人,非故欲怀之于心,意思就是很自然的,能够跟佛的心一样。不是故意的,说:我拥有佛的心。不是故意的,大悟,无明自然脱落,证无生法忍,不是我让它无生,而是悟道,无明自动脱落,自自然然进入无生,而不是刻意的。刻意的无生变成有生,这个就很难!不修也不对,修还是不对,这个除非大悟,慢慢来。亦非可出之于口,是名为四加行位菩萨所修证之忍地。--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D. 世第一地: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世第一地,圆瑛老法师说:非心非佛。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这个思想看前面第一句话就清楚,说数量销灭,什么叫数量?简单讲就是他有所得心叫数量。
蕅益大师他说:在暖地的时候,即以佛觉,用为己心,他心中还存有己心的数量,还存有一个能观智可得,他依止能观智。到顶地的时候,以己心,成佛所履,他还存有一个佛履,还有一个所观境,还有一个所观的初地觉性的执着。到第三忍地的时候,心佛二同,他还存着一个二同的执着。到了世第一的时候,心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能所双亡,这时候二无所目,迷觉中道,迷也不可得,觉也不可得,这时入了世第一,非心非佛。世第一下一个刹那,就啪!进入了欢喜地,把初地的无明给破坏了,这时候他的心性又更深一层。
世第一地,“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目就是名,名字讲不出来,此菩萨于己心修证之数量之多寡、或增减已完全消灭其念,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这个就是大悟的人,他这里讲的统统是悟后,才有办法这种心。能所双泯,能缘的妄想心没了,所缘的这个外境,统统是空!过一切量,于凡迷与智觉皆达于中道...于凡迷与智觉皆达于中道,离于有无两边,觉与迷二者皆无所目(不成对待),无迷无觉,契入一真,入不二法门,是名为四加行位菩萨之世第一地。--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我们讲称性起修,比方说你刚开始学《楞严经》的时候,你也是讲这一句话称性起修,但是你现在讲称性起修,跟你初学的时候那肯定不一样,你对心性的深层更深一层,它的整个修行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你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去拜佛、去修忏、去念佛,最后这所有的修德,还是让你整个心性更加的智慧、更加的慈悲、更加的开阔。所以他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最后数量消灭,迷觉中道,名世第一。
没有迷,也没有觉,才是真正的悟。如果有人说他以前迷了,现在悟了,那么,现在还是迷,悟迷了,那个悟还是迷。知道吗?说:我悟了,以前迷,现在悟了!你那个悟还是迷。为什么呢?因为究竟的悟,是没有这个悟的,究竟大悟,就没有所谓迷跟悟,那个都是头上安头。所以,讲有所悟,那就要看心境了,是真的悟还是假的,假的悟就用意识的,以为觉观就是悟了,其实不是。所以说:悟迷,此悟还是迷。为什么?迷于悟啊,真悟,无迷也无悟,慢慢的体会,听不懂是正常的。--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16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教菩萨十地果位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3-2016 10:15 P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39-642》
辛四、明十地
地就是他的称性起修,整个心性就像大地,更加的普遍、更加的圆满。
41. 欢喜地: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这个善男子是经过四加行圆满的菩萨,他对佛果的大菩提已经能够善巧的而成就少分的通达,得到少分通达,而且他的始觉智慧,已经能够潜通如来的智慧,尽佛境界,他也能够穷尽佛陀大般涅槃的境界。这个觉通如来是约着智德,尽佛境界是约断德,名欢喜地。
欢喜地,蕅益大师说:欢喜地的安立是在形容初地菩萨,他破了障地无明所显现的初地真如的时候,他内心的相貌。为什么欢喜呢?有二层意思:
一、对自己的欢喜,诸佛所得我已得之。原来诸佛所得到的这种真如,我现在得到了,我现在跟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觉通如来,二个生命体相通了,不像之前二个生命体不一样,就好像母子连心,小孩子跟母亲同一鼻孔出气,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他第一个欢喜:对自己内心的欢喜。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减少饮食、减少睡眠,现在终于,诸佛所得,我已得之,对自己的欢喜。
二、众生本具,我已证之。为一切众生欢喜,原来每一个众生只要他努力,他也可以做到,所以庆己庆人,生大欢喜。
初地所得的真如是什么真如,让他那么欢喜呢?
在成唯识论说:要证得遍行真如,他完全破除异生性的障碍,而入了平等无差别的真如理性。
欢喜地,“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义贯:阿难,是四加行位满心之善男子,于无上大菩提,善得亲证现量,通达自心本觉;复以自本觉融通如来妙觉,故能尽知佛所行境界,而得大欢喜,名为初地之欢喜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我们前面讲到,前面的菩萨到了十住,他就破无明,圆教十住破无明,但是初地菩萨的真如跟十住菩萨的真如有所不同。初地的真如叫作遍行真如,普遍的在一切境里面活动。在初地之前的真如,他不一定能够普遍一切的境缘,比方他有时候可能在静中,他能够称性起修,他心中不会动,永远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但是他遇到逆缘刺激的时候,他可能就仁者心动,还是执著有外境可得。但到了初地就完全不同,他的真如是遍行真如,一切顺逆的因缘,他都能够称性起修,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所以他生大欢喜,他已经是觉通如来,尽佛境界,佛陀也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把真如的功德显现出来,他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42. 离垢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异性入同,承前面的初地的功德来说,初地菩萨的特色,就是把三贤位的异生性把它转成初地的同生性,叫遍行真如。同性亦灭,这一段正式形容二地的功德,因为初地他刚开始进入了遍行真如,所以他对同生性还是有所执着。到二地的时候,同生性的执着也消除了,他已经任运自在了,叫离垢地。
离垢地它的真如在成唯识论上说,所证的叫最胜真如。什么叫最胜真如?这个菩萨在整个菩萨戒当中已经是持戒圆满,对于整个身口意的三业,乃至于微细的过失,乃至于无意的过失,不是故意的过失都消除了。他身口意的造作,任运的不恼害一切众生,他的身业、口业、意业一发动出来,绝对不会让众生产生不欢喜,离垢地有这种功德。他那个真如的力量称性起修,他依止一念心性的菩提心发射出来的身口意,他不一定会让众生得到更大的利益,但起码他不会让众生恼害,不管是故意的、不管是无意的,都不恼害众生,叫离垢地,他的真如特别厉害,最胜真如。
离垢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义贯:此菩萨将九法界之异性皆入于如来平等之同性;即此同性亦是垢故,也是头上安头。故亦灭之,同异之垢皆尽,名为二地之离垢地菩萨。清净自性,也不能安一个清净,也不能安一个垢;也不能安一个异;也不能安一个同,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悟不悟,就但看你对这个无字参得透参不透?你这个无字参得透,就统统解决,三藏十二部,它的妙就在这个无字里面。--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43. 发光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前面的离垢地是在形容菩萨他的戒波罗蜜的殊胜圆满,这个发光地以下到焰慧地,这二地都是在形容他的禅定的殊胜。
内心当中因为禅定的转深,所以清净到了极限,而生起了广大的智慧,就像镜子的污垢已经消除了,生起种种的光明。
发光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胜流真如,他因为禅定的力量,他成就殊胜的陀罗尼,来破除心中微细的暗钝相。在三地之前的菩萨的真如,虽然他也称性起修,但是他所依止的一念心性,在三地之前都还有暗钝相,有时候忘失法义。到了三地的菩萨,他那个法义流入他的心中永远不会忘失,铭记不忘的念力特别的强大,叫发光地。
发光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义贯:此菩萨于前修行同异垢灭,而达于离垢;今离垢之离亦离,你看,连这个离垢的观念都不行,离垢之离也离,我已经离垢了,这个离的观念还是要放下。其实是本来就无一物,哪里离跟不离呢?所以,一直讲……还是在语言、文字里面,佛有不得已的苦衷,就是因为我们不是佛的心境。所以,佛倍极辛苦,要一步一步开导,让我们向究竟的圆满菩提,煞费苦心!但是,所有的语言,都没有办法进入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到有一天顿悟:喔!原来如此!其清净达于极致因而光明生起,名为第三地之发光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这地方我要解释前面一个观念,刚刚忘记解释在异性入同的地方,蕅益大师提出了疑问,诸位也可以看看蕅祖的注解,他有解释,这个观念很重要。
十住菩萨就破无明证法身,在圆教里面这样讲。为什么在经典当中,还把三贤位的菩萨把他判它异性呢?他应该我等同入法性啊!十住菩萨他有资格跟佛陀说:我跟你共坐解脱船,安住在共同的法性,为什么三贤位还叫异性呢?
蕅益大师说:在圆教当中虽然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但是我们要知道二层差别。从六而常即的角度可以说大家同入佛性,但是就着即而常六,那当然说有异同。我们也不妨安立前面是异,后面是同,毕竟蕅益大师说:有浅深差别故也!有浅深的差别,你前面的三贤位也是称性起修,问题是你依止那个真如不普遍,不像初地以上那个是遍行真如,他可以在普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境里面,产生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真理,把它不变随缘的真理表现出来,但是在初地之前做不到。
所以从即而常六,说有异同,从六而常即,同入佛性。
44. 焰慧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这一段也是在形容菩萨的禅定功德圆满。
明极觉满,菩萨到这个地方,他的禅定,可以说他对整个四禅的功德,他的入、住、出,完全的自在,所以他心中的污垢完全的消除,他那种散乱的暗钝相完全消除,心中的智慧也逐渐的圆满,叫作焰慧地。
焰慧地所证得的真如叫无摄受真如,也就是说,他想称性起修,他那个性所依止的性德,那个真如,他已经不再摄受微细烦恼的现行,乃至于那种具生烦恼的活动,都被智慧的火焰给烧干了,他不再摄受一切微细的烦恼,叫作焰慧地,因为他到焰慧地的时候,他的禅定的功德已经圆满了。
焰慧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此菩萨之妙明盛极,觉照弥满十方,光明炽盛,大智如火焰,熊熊不尽,名为第四地之焰慧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45. 难胜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到难胜地的时候,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要有一个观念,我们在判定一个菩萨,你看他从初地到十地,他不是判定这个菩萨做了什么事,不是!所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称性起修,就是你依止的性德功力的浅深。不是说,初地菩萨做很多事叫初地,二地菩萨做得更多,不是这个意思。是他所依止的真如理,他的层次提升了,那他就入了更高的境界了。
难胜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义贯:此菩萨所证者为一切地上之同相智(总相智)及地前异相智(别相智)这个总相智是讲毕竟空,总相智就是一切相统统是空,叫总相智;别相智就是差别因缘,就是道种智的意思。所不能至者,名为第五地之难胜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到难胜地的时候,他所依的真如是什么真如呢?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同指的是初地到四地的智慧,异指的是三贤位的智慧。也就是说,五地菩萨他所证的真如叫作类无别真如。
什么叫类无别呢?
在成唯识论上说:真谛是离一切相,俗谛是即一切法,这二者的形相是互相违背的。但四、五地菩萨却能够把真俗二谛圆融无碍,真俗双照极难胜故。这件事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二个的性质是完全背道而驰,一个是离一切相,一个是即一切法。但是这个四、五地的菩萨,他却能够同时在一念心中,同时把这二个功德显现出来,叫难胜地。
46. 现前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现前地是他内全安住在无所为的真如,他的体性可以说是清净光明,完全显露无遗,叫现前地。
现前地他所证的真如叫无染净真如。说:杀盗淫妄是杂染法,戒定慧是清净法。这个菩萨对染净诸法的执着已经完全的断除。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为了度化一种特殊的众生,他甚至于可以示现种种的病行来度化他,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显现淫怒痴的时候,他从淫怒痴当中就可以增长他戒定慧的功德,他没有染净对立的差别,他的真如达到这种境界,无染净真如,叫作现前地。
成唯识论给它一句话,说什么叫现前呢?
染净平等,妙慧现前。他那空假中的智慧一现前的时候,杂染法、清净法都是平等的,他有那种功德力,叫现前地。
现前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此菩萨由于在此之前,有为之功用已达至极之极难胜,于此位中无为的真如之体,其妙性本净分明显露。初得亲证,名为第六地之现前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47. 远行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远行地的智慧能够穷尽真如的边际,也就是说,他所证的真如可以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深广无涯,叫远行地。
远行地他的真如叫作法无别真如。法当然有杂染法,杂染法指的是生死的流转门,清净法是还灭的涅槃门。远行地的菩萨对生死涅槃二种法,都能够平等的观察,叫远行地。
远行地也有一层意思,就是有功用行住最边沿。到这个地方,他的有功用行已经圆满了,他如理作意的修学到这个地方已经达到了真如最后的边际,下一个地就入无功用行。
远行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此菩萨能穷尽真如之边际,悉能知见,名为第七地之远行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48. 不动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到了不动地的时候,内心只有一真法界的真如之心,名不动地。
不动地他所证的真如叫不增减真如,这菩萨他已经没有增减的相状。比方说,我们偶尔去做一个闭关加行,我们感到我们内心的正念增加了,从闭关出来,到外面去走动以后,感到戒定慧又减少了。所以我们在八地之前的功德会有增减的差别相状,到了八地以后,他入无功用行,他的整个功德是任运的现前。他不管是动、不管是静,他的功德完全一样,他没有所谓的闭关修行、历事练心,他没有这种差别,对他来说都一样,动静一如,完全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在成唯识论解释说,像这个船开到了大海,有功用行好像什么呢?就像船跟陆地还有距离,还有地心引力,所以你要不往外移,你不用力划,它会被吸回来。到了八地菩萨,他入了大海的中心,你不用去划它,任运的,风的力量会把它往前带走。无功用行他根本就没有如理作意这件事情,他证得了不增减真如。
不动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义贯:此菩萨彻见一切诸法皆一真如心,唯心现量。到这个时候,就是证得万法唯心现量,统统是我们的心在作用。凝然湛寂,无动无坏,名为第八地之不动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49. 善慧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发真如用,前面的不动地是成就真如之体,善慧地是依止前面八地的真如之体,而发起真如随缘的妙用,叫善慧地。
善慧地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所依真如。善慧地他已经成就四无碍的辩才,度化众生的那种智慧辩才无所障碍。
这个菩萨从初住一路走来到善慧地,他整个自利修学的功德,不管是有功用行、无功行的修习完全圆满,他的称性的功德完全圆满。也就是说,从初住到九地,它的自利功德圆满。
古德说:十地菩萨以后的菩萨他完全在利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为别人在做。因为到善慧地以后,他的自利功德完全圆满。他不必说什么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没有所谓上求佛道这件事情,他的生命只有一个宗旨,就是下化众生。
善慧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阿难,是诸菩萨,纵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修习,为什么讲修习呢?修习是对证果来讲的,九地是修习位,十地就是证果了,我们常常称:十地果位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什么讲修习位呢?它是对十地来讲的。义贯:菩萨于前位中得真如全体显露,于此位中,则发真如全体之大用,名为第九善慧地菩萨。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在修习上已毕其功,出世功德亦称圆满,此后只论证不论修,所以,要讲到证量,你看看,要十地菩萨才有证量。哪里有随随便便就可以说:你证什么果……可以随随便便让你乱讲吗?此后只论证,不论修,修习到此地为止,故亦目此地,名修习位。--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50. 法云地: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从他自受用的功德,叫作覆涅槃海。这个菩萨的真如,我们讲称性起修,依止一心真如而生起种种波罗蜜的修行,他所依的真如就像天上的云。
天上的云有二层意思:一、从他自受用来说,他这个云特别的广大,能够覆盖整个大般涅槃的性海,他具足大般涅槃常乐我净的四种功德。二、从他受用利他的角度,他能够慈阴,慈悲的庇阴一切的众生。他这个妙云一方面覆盖涅槃海,一方面庇阴一切有情众生,名法云地。
法云地他所成就的真如叫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菩萨他整个身口意三业得大自在,他能够随时的普门示现,广度众生,为众生拔一切苦,给予一切乐,名法云地。
法云地,“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义贯:此菩萨以大慈心阴覆妙智大云,覆盖于众生本自涅槃之性海之上,令得普润,名为第十地之法云地菩萨。--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在十地当中,蕅益大师做一个总结说:十地当中他所依止的真如,称性起修的性德,我们在理解的时候横竖二义:
从横的角度来说是,差即无差,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十地所依止的真如都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都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即一切相、离一切法,都是这个道理。
从竖的角度,地地差别,地地深入。初地的真如、初地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跟二地的不变随缘,那当然是浅深,地地差别,地地深入。
我们看菩萨的阶位,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我们看前面十信位的时候,十信位的菩萨在下手的时候,他是先修智慧,然后再修禅定,最后再修戒波罗蜜,十信是这样子。但是在讲到功德圆满的时候,他是戒波罗蜜先圆满、然后禅波罗蜜圆满、智慧波罗蜜圆满,下手的时候是慧定戒,圆满的时候是戒定慧。他十地圆满的时候是戒波罗蜜在二地圆满,禅定波罗蜜在四地圆满,后面的几地就成就智慧,包括空观的智慧,假观的智慧。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16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等觉和妙觉,到底差在哪里?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43》
辛五、明等觉
等觉这二个字有二层意思:一、他所证的觉性与佛相等,他的真如跟佛的真如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差别的。不像前面的十地,地地深入,地地的圆满。到了等觉菩萨,他称性起修那个性德,跟佛的性德是完全一样,叫等觉。
第二个意思、他望于妙觉,犹差一等。虽然二个人依的性德是完全一样,但是还是有差别,差佛陀一等。
到底差哪里呢?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等觉菩萨的称性起修,佛陀也称性起修,二个性是一性无二性,但是二个方向不一样,本质一样。
佛陀称性起修的性德的方向:
如来的性德是逆流,佛陀称性起修,他那个性德发射出来的波罗蜜是逆流,是逆涅槃之流,而入于生死之流,佛陀是倒驾慈航,月印千江,百界作佛。
等觉菩萨的他的称性起修,它的性德是顺行而至,他刚好跟佛陀的方向完全相反,他是逆生死流而顺涅槃之流。
二个人的方向不同,但是二个人却在同一个地方产生了交集,觉际入交。佛陀的觉性跟等觉菩萨的觉性,二个人刚好一入一出,产生了交集。
蕅益大师讲出一个譬喻:比方说一个家,爸爸要出去,一脚在外面,一脚在里面,这个大儿子要进门,也是一脚在外面,一个脚在里面,二个人在门槛的地方产生了交集,这个就是等觉菩萨。说体相相同,一个是摄用归体,一个依体起用,这二个产生了差别,方向不同。佛陀他的真如的方向是要依体起用,等觉菩萨的真如是摄用归体,方向不同,但是二个人的真如是完全一样,等觉是所证觉体与佛相等。
庚四、究竟转依号 (妙觉)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这地方讲到究竟圆满的妙觉他的转依的功德,这转依的功德其实是有二层的差别:
第一层、是从干慧地到等觉菩萨的阶位,这个菩萨称性起修以后,明白如来藏妙性圆三谛理,依止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真如理而生起的三渐次,三渐次其实就是戒定慧。这时候,到达了干慧地,六根不偶,欲习初干,调伏三界的烦恼,乃至到了等觉菩萨,他成就了金刚喻定,金刚心中得到金刚喻定,这个等觉菩萨止观的力量特别坚固,像金刚一样,这时候他在金刚心中有生起一个干慧地。
也就是说,我们在断无明烦恼的时候,是有重重单复十二种的差别,才能够穷尽妙觉。
为什么叫重重单复,要二重呢?
第一重就是从干慧地,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暖、顶、忍、世第一,到十地、等觉,乃至金刚心,他第一重是断无明的正使,无明烦恼的现行;第二重他入了金刚心以后,到了等觉菩萨的后心,入了金刚喻定以后,他还要再从前面再走一次,他要从金刚心中的干慧地,金刚心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暖、顶、忍、世第一,到金刚心中的十地、等觉,来断无明的习气种子。
他要经过二重,这个诸位懂了哦!第一重断无明的烦恼,第二重断无明的习气。就好像一个杯子,它装了酒,你把这酒倒掉以后,它里面还有一些气味,入了金刚心的时候,他要把前面干慧地的习气再把它断掉,所以我们习气是最后断的。《唯识学》的观念也是这个观念,《唯识学》说:俱生的种子是不能断的,我们地地都是断它的现行,只有到最后金刚道后异熟空,这时候的种子,在金刚心中突然间顿断烦恼、所知障二种的种子,就是这个意思,它二重,第一重断烦恼的现行,第二重断烦恼的种子。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整个修行的阶位讲完了!
等觉,“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一切如来皆是逆涅槃流而出,为什么呢?他不住涅槃,他要度众生啊,淡然逆涅槃流而出。涅槃是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他当然就是要出来。倒驾慈航,要度众生嘛!入生死海:要不然,众生怎么办?众生如果没有佛来示现,我们今天没有听到佛法,我们日子怎么过啊?不要讲成佛了,我们现在每天所过的日子,就是惩罚自己,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佛法就是让我们了解真正的生命,让我们不要惩罚自己。倒驾慈航,入生死海,而如来十地满足之大菩萨则顺法性流而行而至于无上菩提,佛与菩萨因而得于觉际互相涉入交接,名为等觉菩萨境界,就佛了。--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妙觉,“阿难,纵乾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乾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重重,就是一重又一重,一层又一层的阶位与修证。单,用单的来算,单数者有七:乾就是乾慧地,暖、顶、忍、世第一、等觉、妙觉,乾、顶、忍、世、等、妙,共七。这是单。那么,复数即十数者,共有五: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所以,七加五等于十二,单七与复五相加,共为十二种阶位。阿难,大心菩萨从初信位前之乾慧心(乾欲流、有流,欲流、有流就是三界的意思。出分段生死)起,历信、住、行、向、四加、十地、而至等觉后心已,于是等觉位中始获金刚喻三昧。佛的三昧就像比喻作金刚,叫做金刚喻定,佛的定,能坏一切烦恼无明,不为一切无明烦恼所坏。就像金刚,能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始获金刚喻三昧所持心中之初乾慧地,(乾无明流,永断无明,出变易生死)。此菩萨如是经历重重阶位与断证,单数有七,复数有五共十二种阶位,方得尽妙觉,而成无上道。诸位!这样你知道成佛有多困难?想想看,那你是哪一地呢?你是初信吗?还是住、行、向?算起来从头到尾,好像连初信都没办法,因为贪、嗔、痴,动不动就情绪作用。所以修行真的是不简单,让我们了解成佛的可贵,也了解成佛的困难。--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16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爱下堕,理想上升。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3-3-2016 01:05 P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51-656》(节录)
戊二、陈疑
这一段是当机者阿难尊者正式提出他心中的疑惑...
他的总相疑惑是什么?真,我们现前一念真如之心,既然它的体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怎么会有三界的杂染因果出现呢?这是阿难尊者第一个疑惑,既然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那么这种众生的惑业苦,这种杂染的因果,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心体本真: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既然这个妙,妙,体性不变,名之为妙,明,指的它作用随缘,真,是从来无妄,从来就没有所谓的颠倒虚妄的东西叫真,净,从来无染。
这一念心性是妙明真净,而且本来是周遍圆满的,没有任何欠缺的,这是约着佛性来说。
前面这一段是讲性德,这以下讲经过修练以后性德的圆满。性德跟修德结合起来的一个圆满的佛德。也就是说,当我们经过修行以后,成就佛道以后,所谓的一转一切转,这时候包括整个大地草木,外在的器世间,乃至于整个有情世间,一切的蠕动含灵。这些有情无情,当一个成佛的佛陀来看,都是真如佛性全体的显现,因为它的本质就是佛陀的清净本体所显现出来的。
我们常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当一个人成佛以后,他看到有情的蠕动含灵,无情的大地草木,通通都是万德庄严的境界。也就是说,不管是从佛性的因地来说,是妙明真净,从佛的果地来说,也都是万德庄严。因果都是清净的,而这过程怎么就会有六道产生呢?
何有诸趣: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佛体真实这句话是顺着前面的文来说。佛陀因地的佛性是真实清净的,佛果上的庄严也都是庄严圆满的。但是为什么佛性到成佛的过程当中,就有这么多的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于人天六道轮回的杂染因果呢?这些杂染因果是怎么来的呢?
阿难尊者他提出二个假设,说这个是在我们佛性当中本来就有的?还是众生一念的妄动,一种虚妄习气的熏习而生起的?提出二个问题。
当然阿难尊者这个时候,他内心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请佛陀来抉择回答。
这个地方,我们看圆瑛老法师注解,他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前面事实上满慈子也提出类似的问题: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前面的满慈子提出这个问题,跟阿难尊者这二个问题是相同还是不同?
圆瑛老和尚他回答说:前面的问题是比较微细,以根本无明来说。因为他整个问题在于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他所问的是:既然心性是全体不变,怎么会有这种有为的像状产生?这地方问的是根本的一念妄动,所以才有所谓的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这地方所问的偏重在第八识三细的烦恼,就是那个微细的烦恼。
这地方阿难尊者所问的,是一个枝末的烦恼,比较粗。就是从我们的第八识再继续的动下去,产生的第六意识的情想分别。后面讲到一种是爱情的力量,一种是理想的力量,我们内心有二种力量,一种是情爱的力量,一种是理想的力量,随着这二种力量在那地方互相的冲击。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所问的,是偏重在第六意识的枝末烦恼,就是情想的差别,这地方大家要清楚有所不同。
楼主注:根据梦参老法师的讲义,三细(业、转、现)属于根本无明,六粗属于枝末无明(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业系苦)。
1. 八识叫业识,八识所对的相就是业、转、现,这是三细相。前头二乘凡夫凡小所见的是粗相,粗相就不是三细相了,就是六粗相。六粗还是粗中之粗,还不是粗中之细。这在前头讲过了,分析过了。——梦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浅述》
2. 一切法无念,就是唯心。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因为众生心是妄心,他有念。这是因为不觉而起念的,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因为不觉起了这么一念,这一念又不停的见诸境界相,这个定个名字,故说无明,这叫无明。他心性不起的时候,那就是大智慧光明。...无明是跟根本智慧相对的。法体没有念,念是妄心,不觉起念就是有妄心了,有了妄心就生业转二相。业转二相要见一切境界,境界就是现相。业、转、现,能见的是妄心,起念的那个妄心,就是业转二相。若见诸境界相,现相就得现境界相,这叫三细。三细都是无明,故说无明。对治这个要修真空观,真空观观一切诸法是真空的,把你那个妄想心,妄想心就要分别的,那习惯的分别性、习惯性让它不起。不起,就把无明翻转过来了,显来你本觉的大智慧光明。...在以上这些转变当中,由于你心里一动,就生起了九相,九相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就有成长、有衰老。心若不动呢?真如的体性当中没有生死。——梦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浅述》
3. 一念不觉那是根本,那产生无明了。无明了还并不能停,不停的,它要动。一动就是业。一有业了更不停,它要转,他自己的见分要见自己的相分。转、现,现就是要现境界相,还没现。这三个业、转、现跟根本无明相同的,还是根本无明之内。完了它不停的这样熏,愈熏愈变粗。增长的念,念就是念头,增长念的熏习。念的熏习不停,就增长取...第二种就粗了,所起的见爱熏习,能成就的分别事识,愈分别愈粗、愈分别愈粗...但是业、转、现的时候,还属于细,还在无明当中,就是愚痴了。等到细再转粗的时候,变成了智相、相续相。依这个所起境界的见爱,这个也是无明,但是叫枝末无明,这个枝末无明又来熏真如,增长你的爱见,见爱的增长。这个就成了凡夫的分别了,凡夫的分别事识。这个识就是六意识。这个识是见爱烦恼,专门增长见爱烦恼的。这就到最粗了。咱们现在若能断这个识,就把见爱烦恼断了。现在我们所做的修行功力,就是断见爱烦恼。——梦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浅述》
4. 无明是染法,它没有清净的业用,它没有清净。所以无明它要依用,用到什么上呢?咱们前头都讲过了,业、转、现、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业系苦,这叫三细六粗。——梦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浅述》
5. 在八识前所生的叫七转识,也就是第七识,七转识是由外界相分境界而生起的。这个我经常引证给大家讲,讲起信论,见分就是业相、转相、现相,这叫三相。一念不觉,就是迷了本觉, 「一念不觉生三细」,就是业相、转相、现相,这是八识的。等七转识它就麤了,它转变成什么呢?转变为境界了,「境界为缘长六麤」。大乘起信论九相论,生长了麤相,七转识生长麤相。但是七识能缘的功能,转用于六识能缘的力量,六识为能缘。缘是攀缘,攀缘什么?攀缘于一切法,一切法从识生,就是你所攀缘的是外边的一切境界,这就叫诸缘,一切诸缘。前头说缘所遗者,就是转识能遍缘一切,而不能反缘,缘于本生的识海;它不能再反缘缘自性,缘于它本生的识海。道理怎么讲呢?我们的眼睛能向外头缘,能缘一切,但是不能够回来反观自己的眼睛;能向外见,而不能回来看自己的眼睛,就是所不能。七识不能缘八识,缘了就修行了...我们的眼睛能看一切,但是不能回来看看自己的眼睛,就这样个意思。谁的眼睛能反过来看看自己的眼睛吗?不能,你不能缘你自己的本识。从八识生起一切的法,七识,前六识,它不能缘八识。因此来说,我们那个元清净妙体并没有失掉,但是不能缘就像是失掉了...缘,就是一切法的由来。一切法怎么来的?就是由缘而来的。因此而说,一切众生的缘,由于迷了此识精元明的体。因而缘只能向外,而不能再反观观自性。迷了就是不知道了。虽然是有,有不自知,但是也不是丢失了,缘所遗者就是这个意思了...由于众生遗此本明,把这个本有的体遗失掉了。虽终曰行而不自觉,就是失掉觉性,把那个觉悟的自体迷掉了。冤枉而入诸趣,这样的六道轮回流转不息。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这叫遗此本明流为众生,失掉了元明之体就迷真了,把真性的本体迷了。所以你眼见的色,耳闻的声,乃至意知的法,都失掉本明的用;没有本明的照用,而你自己并不知道。觉了就不会了,不自觉就到六道轮回里去轮转吧!——梦参老和尚,《楞严经第十一讲》
丁二、正说
正式说明三界染净因果差别的道理...
刚开始讲到三界的因果,佛陀先把众生的内心世界,分成二分。我们一般人这二分都具足,看这个意思,大部分的人都是具足内分跟外分,一个是充满理想抱负,一个充满种种的情爱跟贪欲,这二种分都是具足的。...
众生因为迷失了清净的本性,而生起一念的妄想,这时才标举出,在虚妄的妄想中产生内分跟外分。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我们众生清净的本体,它的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三界虚妄的相状执,本来是没有的。这一点蕅益大师会不断的强调,本来没有这种染净因果的、本来没有,本来没有怎么就有呢?
因彼妄见,有妄习生。所以我们在观察一念心性,我们要掌握二个重点:不变性跟随缘性。你观不变的时候是本来都没有,如果我们的惑业苦是本来就有,那就糟糕了,那我们就不能改变了。所以一切众生,实本真净,是发明清净的随缘不变之体,体是没有,但是它有它随缘的作用,这种随缘的作用会随顺我们众生一念妄动的因缘,就产生能见所见的无明烦恼的显现。所以这因彼妄见就是产生第八识三细的烦恼,这是比较微细的。
有妄习生,由根本的烦恼再继续的……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外境的刺激就产生种种第六意识的爱取烦恼的种子跟现行的生起,有妄习生。这是第六意识所产生的枝末的烦恼,前面是第八识的根本烦恼,这二个都是在发明心性虽然全体不变,但是它会随染净的因缘而显现差别的因果。
这个地方是随着颠倒的因缘,产生了颠倒的因果。因为一念颠倒以后,就产生了内分跟外分,内分就是我们众生心中的情爱,外分就是我们众生种种的理想,这二种。
内分外分都是约着一念的妄动才有的,本来是没有所谓内分外分的差别。
己二、约情想别示
前面只是把内分外分的名称标出来,这以下就把内分的情爱跟外分的理想,它的相貌各别的标示出来。
众生依止内分而产生坠落的相貌:
贪爱为本: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什么叫内分?为什么叫内呢?
众生的分内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诸多古德的开示说法都是一样,众生以造作恶业当作本分事。
说:我们内心当中也的确有很多的善根,有很多烦恼。但是为什么就把烦恼当作分内的事情呢?你造作烦恼不必别人教你,一个人你把他放在深山地带,没有受过教育,他很自然会造作很多的很自然的烦恼,这不必教的。但是外分就不同,你要经过教育才有的,正常人是不能生起外分。
内分就是说,我们对于各种东西的贪爱是不必别人教的,做这件事情是众生本份的事情,因为生生世世都做这件事情。什么叫内分呢?
因诸爱染,发起妄情。众生内心发动爱染,爱本身就是染着,贪爱以后,当然我们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对治,用持戒或者修止观来对治,它就慢慢消灭,假设你没有对治,就会慢慢进入发起妄情。
前面只是贪爱,这个地方就是有取,执着而不相舍离。
我们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有提到,爱的话就是你很喜欢,但是你不一定想要得到,可有可无,就是看着它很不错、很喜欢。到取的时候,你就想追求了,你一定要得到,烦恼就更炽盛。
其实爱染跟妄情都是贪爱,只是一个是轻微的贪爱,一个是比较严重的贪爱。贪爱以后当然就造业,情积不休,相续的去造作这方面的业力,最后的结果产生贪爱的祸水,就是果报出现了,惑业苦。
这地方是先把众生的分内的相貌,这种情爱的相貌,引生的惑业苦的道理讲出来。这以下就引出四证,证明前面的道理是对的。
举例验证: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贪爱怎么就能够产生水呢?
六道众生,你可以实际去印证,譬如我们心中去忆念美味的食物,当然这也是一种贪爱,他所缘境是饮食。饮食并没有现前,但是我们用贪爱的心去忆念美味的食物的时候,口中就自然生起口水,这是第一种水,口水。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我们去忆念过去往生的人,一方面怜爱他过去对我们种种的好处,或者悔恨他怎么这么早就往生,为什么不多住一段时间呢?这种怜恨之心,我们很自然的就在眼中流出眼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也是一种爱怜之心产生的。
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当我们内心把自己所得到的财宝,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看到自己有这么多的珍宝,产生贪爱的液体,这时候你的身体就会产生光泽,像精神特别好一样,这个也是一种水的润泽。
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当我们想着男女淫欲之事,男女二根,不管男众女众都是一样,都会流出情爱之水。
这个地方就引证,因为你有烦恼水,就产生业力的水,最后产生果报出来,是这个意思。这个水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说:贪爱产生水,这个水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结示立名: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能贪的心是一个,但是它所贪的境不同,贪爱饮食、财物乃至于男女等等,它产生的结使的烦恼是一样的。产生水有什么样的问题呢?因为水性是润湿而不升。
你看我们看到水,水有一个特性,水往低处流。你看我们要把低处的水要拉到高处,那一定要马达冲上去,它不会自己跑上去,但是你要让水从高的地方流到下面,你就不用麻烦,它自然的就往下流。水它有一种天生的本性,就是往低处下坠,这个就是分内。
我们之所以人道做的好好的,为什么会下坠到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呢?就是你做人的时候贪爱的水太多。
它的意思就是说,理想会产生一种气,气是上升的,贪爱会产生水,会下降。
《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临命终的时候你到底是往下降还是往上升,看你的气比较多?还是水比较多?它是这个意思。你看我们气体是往上升,水是往下降。
这地方是讲到众生的本分事,本分就说是你不用去教育他,他自然就会去做的,第二个是分外,这就要教育了,要读圣贤书,因为你本来是不会做这种事情,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渴想为本: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什么是外分呢?众生分外的事情,要经过圣贤的教育才有的。
什么叫外分呢?因诸渴仰。经过圣贤之道的教育以后,对圣贤的功德殊胜的境界,比方说我们念佛的人,对于佛的功德,对净土依正庄严的殊胜,产生种种的渴想、仰望,我们也想要得到,所以发明虚想,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负出来。想积不休,想,再不断的去造作、造作,就产生殊胜的气势出来。
己二、约情想别示
这地方佛陀讲到六道善恶的因果,佛陀是讲出二个观念:一、从我们心性的本体上来说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说:一切众生,实本真净。
我们在观察我们心性的不变之体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没有所谓的内分外分这样差别的对立,没有这种事情。但是当我们在观察我们心性随缘作用的时候,当然讲作用,那就是念头开始动的时候,一动就分成内分、外分这二种差别。
内分这个动,是由情爱来带动的,随顺于我们情爱的力量所带动,就产生水分出来,使令我们的生命慢慢的往下坠,第二种动,是根据我们经过圣贤的教育产生的理想,产生了气势,使令我们超升。
佛陀在讲六道之前,先把超升跟坠落的主要因素区分出来。
我们讲到理想(渴想)会产生气势,这以下引证。以下佛陀举出我们一般修道人的六念法门来作证明。
举例验证: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念施、念戒: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我们经常抱着一种持戒的理想,我一定要把戒持好,有这样理想抱负的人,很自然就少欲知足,从少欲知足当中,就能够产生内心的轻安而随顺于禅定。这地方的心持禁戒,要按古德的解释,是包括了布施在里面,我们愿意施舍,也会让自己身心感到轻安,这就是念施跟念戒。他为什么有轻安呢?他有一种气势让他身体往上轻飘,一种持戒的气势,布施的气势产生。
念法:心持咒印,顾盼雄毅。这一个人他经常喜欢持大悲咒、楞严咒心、或往生咒。咒是如来的心印,所以他持咒以后,就感觉到他的心跟佛的心在一起,他产生一种强大的气势,就顾盼雄毅,充满了雄心壮志,纵然遇到天魔外道的干扰也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心跟咒一接触的时候,他就产生一种气势,这种气势使令他顾盼雄毅。
念天:心欲生天,梦想飞举。这个人他的心中厌恶下界的粗苦障,欣求上界的净妙理,他经常想到他自己要生天,有这样的美好理想抱负,他就能够在梦中,乃于在寂静当中,想像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是往上飞举的。当然往上飞举这是好事情,表示他这个人有清净的胜气,殊胜的气势在他内心当中生起,他还没有生天哦,但是只要他有这样的理想,他的身心世界当下就变化了。这个地方还没有讲到他真正生天,这只是引证。
念佛: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他经常忆佛念佛,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忆念净土的殊胜,在梦中跟禅定中,他就能够看到佛菩萨的庄严,净土的庄严在心胸显现出来。
念僧:事善知识,自轻身命。他为跟善知识求法,而愿意侍奉善知识,他就能够像善财童子一样,百城烟水,不辞辛劳,为了求般若的法门,能够放弃自己色身种种的受用。
我们在六念:念戒、念施、念法、念天、念佛、念僧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殊胜的气势,会让自己感到轻飘,这都是一个功德相。
结示立名: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想像的所缘境不同,有的想像持戒,有的想像法门,有的想像僧宝,想像的所缘境不同,但是依止想像所产生的轻举是相同的。身心既然是属于飞动的,自然就不下沉,临终自然就超越而往生到善趣,这个就是外分。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16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夫临终去处的相貌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58-660》
己三、明纯杂升沉
前面是简单的说明,以下就讲得比较详细,纯一的想跟情,或者是有参杂的想跟情,所产生的六道的超升跟六道下沉的差别。...
庚一、正明升沉
依止情想纯杂所产生的升沉。
临终相现: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在一切的世间,这个地方的世间,是偏指有情的正报世间。在整个生死辗转相续当中,我们的生命是相续的,你看死了以后又出生,出生了又死,它是相续的。在生跟死生命的交换当中,我们有一个心态:生从顺习,死从变流,我们众生是贪生怕死的,这一句话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受生的时候是顺从习气,顺从我们的习气去受生,但是死的时候,就会产生身心的变化,我们是顺从习气而生,然后因为业力的变化而死亡。
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将死但是还没有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未舍暖触。在临命终的时候,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临命终的时候,首先前六识都不活动,最后进入梦觉,但是他第八识还会在,还在一段时间。所以第八识还在的时候,他就温度还在,他的寿命也在,这时候他一生所造的善恶业同时显现出来,就像看电影一样,他一生当中他没有学佛之前,依止情想造的杀盗淫妄那种烦恼水、业力的水、果报水显现出来,但是他学佛以后他在佛堂拜佛、修忏、忆佛、念佛这种功德法也显现出来,这时候真妄交攻,死逆生顺,二习相交,死是违背我们的心情的,生是顺从我们心情的,这个时候众生他有二种心情,一求生,二怕死,这二个心情在我们心中同时显现出来。在善恶显现的时候,他的心情是这样子的,是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这地方是讲到临命终当时业力的显现,跟一般人内心状态。
依想超升
纯想: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就是他心中有一个很明确的理想。这个地方的理想看经文的意思,不是出世追求圣道或往生的理想,应该不是这个,指的是他心中修学上品十善业的理想,他对这个理想非常的坚定。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因为有这样子的理想的坚持,使令他的身心世界是飞举的,而生天,纯想。这个人烦恼淡薄,但理想却非常的坚定。
在整个纯想当中又有另外一个情况,若飞心中,假设在他纯想飞举的心中,他又有持戒修福,而且他又有出世的智慧,出世无漏空假中的智慧,而且他有清净的愿力,这个愿力包括菩萨的四弘誓愿,也包括了往生净土的愿力,福报、智慧跟愿力这三个加持,临命终的时候就心地开通。
古德说:一般人的神识是暗钝的,一个没有理想抱负的人,到临终的时候,你看他的眼神是呆滞暗钝的,修行人的眼神他是明亮,因为他内心当中有理想,所以临终的时候他是心地开通。这时候他就会自己见到十方诸佛,乃至于种种净土的庄严,而随顺心中的愿力往生十方净土。
这地方把生天当中,又另外标出了他有福德力、智慧力跟誓愿力这三种的差别,而产生了往生。这是在六道轮回的凡夫当中,最好的一个相貌,表现最好的纯想,这个人没什么贪爱的,完全是活在心中的理想。
杂想: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中等的,他一生对男女财富多少有一点贪爱,但是他理想抱负这种正念的力量是超过贪爱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多,情爱的力量少。这个人从本经来说,当然他身体里面有水,但是也有气势,但是气势强,所以他能够高飞,但是不能够飞得很远。
这以下提出四种差别:即为飞仙,这是指的九想一情,百分之九十的想,百分之十的情,这种人是具足五种神通,在天上做种种飞行的天人。大力鬼王,指的八想二情,比方山神种种的土地尊神,某某大帝,某某国王等等的,这种大力鬼王。飞行夜叉,七想三情,前面是指鬼王,这是指他的将帅,八部的鬼帅,他能够飞行。地行罗刹,六想四情,一般的旷野鬼神,但是他也没有太多障碍,就算不是多财鬼应该也是少财鬼,还不是属于饿鬼,因为他想的成分还是多,六想四情。这以上四种最多的范围,能够游行在四天王天来去自如,无有障碍,因为他生前虽然有一点贪爱,但是他的理想,希圣希贤的那种抱负还是多的。
另外一种在情少想多的过程当中,它又把它分出一种。
佛陀在讲经的时候,前面的纯想也是一样,他先讲非佛弟子,再讲佛弟子。前面是讲非佛弟子,变成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这个是世间的善人,这以下讲佛弟子: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假设他有一般的善心,除了希圣希贤的理想抱负,更重要他有一种善愿,护持三宝的愿力。护持三宝当中,他以下提出了有四种的情况:护持我法,护持如来的正法。这种护法尊神,讲大乘经典的时候,护法神会来护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护戒的善神。在戒坛当中有很多的护戒善神,或者他是保护戒法,或者保护持戒之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保护神咒,乃至于保护持咒之人。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有的护法神是专门护持,哪一个人修禅定他就保护他,使令他远离魔障,保绥(安定),使令能够身心安定,而成就无生法忍。
有这种亲近护持三宝愿力的尊神,他就会在如来的座下而成为三宝护法尊神。
它这个地方,我们一般讲鬼道,其实它是把鬼道分成二类,一种是鬼,一个是神,有福德的是神,没有福德叫做鬼。在神当中,本经又分成二类:一、具足善心而不具足善愿,他有善心,但是没有护持三宝的愿,这一类大概就是到了飞仙、鬼王、夜叉、罗刹去,福报力很大,但是跟三宝都没有什么因缘,只有善心的。二、他有善心又有善愿,就会亲近三宝,来护持三宝。
情想均等: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他内心当中对于五欲的情爱,跟对整个圣贤之道的理想抱负是均等的,一半一半的,这种人他也不会飞举,也不会坠落,而生在人世间。
做为一个人有二种差别:第一种人是想明斯聪,这个人他平常欢喜用觉照的智慧来推度事理的聪明人,这种人就属于聪明人,凡事用智慧来推度的。第二种人是情幽斯钝,他遇到事情是习惯用感情来判断,跟着感觉走,做什么事情也没什么章法,没什么考虑的,这种人一般都是暗钝愚痴之人。
这是讲到情想均等,他是做为一个人,到这个地方还没有堕落,都还不错!
以下看堕落的情况,堕落的情况又分二种,一个是杂情,一个是纯情。
依情坠落
杂情: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流入横生古德说是六情四想,横生就是畜生道。这个人的情感已经多于理智。在畜生道又分二种,一毛群,二羽族。在畜生道中情爱比较重的就在地上爬,像牛、马……种种的走兽,假设他过去当中,他的情爱比较轻薄,就是飞行的鸟类。这地方有所不同,情感重是在地上走,情感轻薄的在天上飞。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如果他是七情三想,他就沉在水轮之下,而生于火轮之上,他刚好受生在水火二界交接的处所,他经常受到猛火气分的燃烧,就变成饿鬼。饿鬼的特色是什么呢?常被焚烧,常被焚烧古德注解有二层意思:第一、常被内火所烧,饿鬼众生他内心经常有一种饥渴之火逼迫,他永远也喝不饱、也吃不足,有饥渴火的逼迫,内火。第二、他有外火,外受猛火的烧燃。什么叫外火呢?水能害己。饿鬼道他去喝水的时候,他过去悭贪的业力,就把水变成猛火,把自己给烧了,但是他被烧了以后,他下次看到水,他还是过去喝水,又被烧,经常被外火所烧。他一生当中的总结是:无食无饮,经百千劫,没有食物,没有饮食,活在内外火燃烧当中,经过百千劫的时间,这是七情三想所引生的。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地狱:这个人他一生当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根据感情在做事情,偶尔有一分是跟着理想抱负,临终的时候就下洞火轮,洞沉沦,沉沦到火轮之下,而到火风二地交接的地狱,风轮跟火轮的交接处所。比较轻的八情二想,他就在有间地狱,重的就在无间地狱。有间无间当然有几种差别,比方说他受苦差别,无间地狱你一进去以后,你的痛苦是没有停止的,有间地狱他的痛苦是有停止的。第二、生命也有差别,有间地狱的生命是有期限,无间地狱的生命是没有期限,死了以后,业风一吹,又活过来,一天当中万死万生,生命受苦无间,乃至于时间也有种种的差别。
纯情: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这个人一辈子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希圣希贤的这种理想,完全是一种情感的作用,这个人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也不用经过中阴生直接堕入。
古德注解说:这个地方的阿鼻地狱比前面的无间地狱更厉害,那无间的力量更大,受苦无间、寿命无间、时间无间等等,更厉害。
在无间当中,前面是一般人,这以下有更厉害,就是跟三宝有关系的。
假设在整个纯情的下沉心中,有毁谤大乘,说大乘佛法非佛说,或者毁佛境界,比方说,宝莲香比丘尼破戒、破见,或者狂妄说法,比方说前面那个善星比丘,说一切法空而拨无因果,或者虚贪信施,假借种种的因缘来贪求信施的财物,或者滥膺恭敬,自己没有德行就假装有德行,来追求别人的恭敬,乃至于造作五逆十恶的重罪,这种人他就不只一个阿鼻地狱,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因为一个阿鼻地狱它是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一个大劫,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一个大劫阿鼻地狱结束以后,他的罪业还没有结束,他又换到另外一个阿鼻地狱去,他的时间是无间,时间特别长。
这地方就是他对于整个三宝有毁谤、伤害的过失。
这一段是把整个情想升沉的差别做一个大方向的说明。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3-2016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招感地狱的十习因跟六交报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83》
庚三、总结
因果根源: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
因果的根源做总结:
招感地狱的十习因跟六交报,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生起的,完全是众生一念的迷真起妄,乃至于执妄为真去造业。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一念的妄想去造业,我们依止一念的妄想去造业,也依止一念的妄想去得果报。等到有一天我们成佛以后再正念真如,把虚妄的妄想给破坏了,烦恼障、业障、报障完全消灭,若因若果,就是一念妄想的妄动所生的。
十习因和六交报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此等指的是地狱的果报,都是我们因地身口意的造作,就是自作自受。这当中的因地有十习因,十种烦恼的恶因,因为十习因而受到六根的果报。————净界法师讲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义
所谓十种习因,根据《楞严经》卷八和前面净界法师的解释简单整理如下:
1. 淫习因,又名欲火。淫指的是淫欲的现行,习就是我们过去生不断的造淫欲的行为所留下的种子,当然种子去跟环境接触就产生了现行。
2. 贪习因,又名贪水。贪是对三界的果报产生染着,因为染着产生痛苦,染着为性,痛苦为业。贪当中其实很多,除了男女的色身以外,都是属于贪所收摄。
3. 慢习因,又名饮痴水。人生起高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见己过。我们一个人起高慢心以后,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过失。
4. 嗔习因,又名利刀剑。瞋指现行,习是种子。交互作用产生一个冲,冲是一种对立跟冲突。
5. 诈习因,又名谗贼。以种种欺诈的手段来骗取他人的财物,欺诈手段、骗术,来骗取他人财物,叫诈。
6. 诳习因,又名劫杀。诳是以不实的言词来欺诳他人,这跟诈不太一样。诈跟诳都是欺骗,只是前面的诈是一个引诱,引诱对方去做某一件事情。比方说我引诱他来供养我,这也是一种诈。但诳却不是,诳是隐瞒事情,使令他人不知。从《唯识》的角度来说,其实诈跟诳的相同点都是谄曲,谄媚邪曲,心不正直。
7. 怨习因,又名违害鬼。瞋是比较明显,你看有些人他遇到不如意事,他发发脾气过了就算了,但是怨不同,怨是累积很多的瞋,然后就变成怨,怨恨的怨。
8. 见习因,又名见坑。见就是我们说的不正见,他有五种不正见:一、萨迦耶见,又叫身见,或者我见。二、边见,断见跟常见。三、见取见,非果计果。四、戒禁取见,非因计因。五、邪见,拨无因果,造善不会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也不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完全没有因果的思想。
9. 枉习因,又名谗虎。枉以不真实的事情来嫁祸对方,他明明没有做就冤枉他说他有做。
10. 讼习因,又名阴贼。讼,意思是说,我们自己有了过失,但是不想把过失发露出来。那用种种的言词来加以争辩,目的是来覆藏自己的过失,叫争讼。
所谓六交报,即是眼、耳、鼻、舌等六根交互受报:
《楞严经》卷八:“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百度百科,《交报》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什么叫六报呢?为什么这些果报汇归成六种呢?佛陀说:我们众生在因地的时候,是根据六根接触六尘而引生六识,六尘的情识来造业,在果地上招感这个恶报,是从六根的感受来受报...从《唯识》的角度来说,我们造业你有选择权,你可以选择造跟不造,受果报的时候,因为它是根,你没有选择权。你说:我不想受!没办法,受果报只有认命,但是你造因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要造不造。其实我们修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受果报跟因地,修行主要是注意那个因地,因为那个果现前,你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没有选择权,那完全是一种感受。————净界法师讲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义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什么是地狱的恶报从六根而出呢?一者见报,它是以眼识来带动造业,以眼识为主,以其它的诸识为助伴,这样的情况就有见业交,见业报跟交业报。见业报是以眼根当中的眼识来得它的正式果报,交业报它虽然不是一个主导者,但是它当时是帮助眼根的眼识来造业,叫交业报,其余的诸根、诸识,来受果报,它当时是助伴,所以得果报的时候也是助伴。假设我们是以眼根的眼识来造业,临命终的时候,这个罪人是先看到这个世间上生起猛火,而且这个火是充满十方世界。说明:你要先背下来,眼根是属火。你眼根造业的时候,你第一件事情先看到火,因为眼根的属性是属于火,看到火以后,亡者的神识他就很想要往高处跑,想要爬高或者想要干什么,他就会想要飘飞而上,但是他本身造业的时候依止情想,而情想是属于下坠的,所以虽然爬还是爬不上去,最后还是坠下于烟火当中,而直接入于无间地狱。这地方是讲到我们依止眼根来造业的时候,临终的情况,他是先看到猛火而生起的。————净界法师讲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义
因果差别
依圆别判: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六根的具足跟不具足:
假设这个众生在造业的时候是同造,同造,注解有二层意思:一、这个人烦恼特别的重,他具足了前面十种烦恼,十习因全部具足,贪瞋痴慢全部具足,他每一个烦恼都很重,依止十习因来共同造作。二、依止六根,他每一根的烦恼都很重,这叫同造。依止十习因,同时具足六根来推动罪业,这种人在果地当中,就直接进入阿鼻地狱经无量劫,这阿鼻地狱是最严重的,这阿鼻地狱只有一个。
二、六根各造,六根当中虽然烦恼很重,但是他是六根不同时,某一根比较强,所以他可能是在某一种境缘,在某一种根兼境,某一种境,某一种根当中。比方说他是以眼根为主来带动其他诸根,或者是以耳根为主来带动其它诸根,但是他的烦恼还是特别的重。前面那个是偏重在纯情,这是九情一想,进入到八无间地狱,比前面的阿鼻地狱稍微轻一点。
身口意业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依具缺判: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他的身口意(六根)他可能只是身业来造业,身业是杀盗淫,他只是其中的身业,或者其中的口业,来造二舌、绮语、恶口,或者其中的意业贪瞋痴。总而言之,他是偏重在身口意的某一个业,这种人就直接进入十八层地狱,比前面的八无间地狱还轻。
假设他的身口意当中,他每一个业的造业也不具足,比方说,他的身业(杀盗淫)他可能身业当中只造杀跟盗,三恶之中的二种,没有把身业的罪全部造满,这个就入三十六地狱,比前面的十八地狱又更轻了。
或者他只是六根当中的一根,眼根或者耳根,在六根当中单一眼根或单一耳根等等,在所造的业当中,可能只犯杀生,或者只犯偷盗,或者只犯邪淫。单根单业就更轻了,受苦的情况比前面三十六种地狱更轻了,一百八地狱,他受苦的情况、受苦的时间都比较轻。
身三者,身方面的三种恶业,即杀、盗、淫;口四者,口方面的四种恶业,即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意三者,意方面的三种恶业,即贪、嗔、癡。——《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别造同受: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总结:这个众生他的造也是别作别报,每一个人各别的造作,得果报的时候各别来受报。你在因地欢喜用耳根来带动造业,你得果报的时候,耳根受的苦特别多,你依止眼根来造罪,你眼根受的苦就比一般的根重。别作别造,在诸根当中个别造作各别受报,你哪一根没有造业,那一根在得果报的时候绝对没事。
在整个果地的世界当中,是入同分地,虽然是各别造作各别得果报,但是它的确有它固定的处所,总而言之,是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妄想发生,非本来有,就是前面的假观又把它回归到空观去了。
蕅益大师说:什么叫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狂华乱舞,其实空体是依然。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也本来没有痛苦,完全是一念的妄想自己捏造出来的。
罪业的轻重,我们也可以从《唯识学》做一个总结。《唯识学》说:造业有三种的判定:
一、约心,约心的强弱。本经说的你在造业的时候,第一个烦恼具足,或者六根同时,这个业就特别重,心力强。你看我们在布施也是一样,有钱人布施跟贫穷人布施,那个业就不同,因为贫穷人他的痛苦当中又能够布施,他所生起那个布施的心相对强,所以贫穷人在布施当中,他得果报会特别的殊胜,因为心力强。
二、约境,境有三种境:上品境,佛菩萨、父母、师长,这种境造的业也特别的大。中品境就是人道,因为人道是法器,所有人会生天,只有一种情况,在人间修福报,所有人会堕到地狱去,也是在人间,其它道不可能造业。你研究《唯识》你就知道,六道当中只有人道有强大的造业功能,第六意识那个想,我们讲造业是依止想,诸天太快乐,他那个想像力太薄弱,他整天大概都没什么想像,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三恶道是痛苦的不得了,也没有时间去想,人间苦乐参半,所以人间是最有可能成就法器的。所以人道的果报,你布施人跟布施畜生当然不一样,人道是中品境,下品境就是畜生跟饿鬼,境还是有差别。
三、约相续,你数数现行,你造业的次数,如果是无惭无愧当然业就比较重。所以你的心境相续,在本经当中就是你的身口意要具足。
我在新加坡有一个女众居士她问我:师父啊!修净土宗的人是不是一定要拜佛?她说她就喜欢念佛,她不太喜欢拜佛。
诸位你要知道,你如果没有拜佛,你身口意三业不具足。天亲菩萨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身口意三业相应。你今天三业当中少一个业,少一个身业的礼拜,那么这种净业你要成就,你只有成就别人三分之二的功德,因为你身业不具足。
造善造恶都是一样,你造恶业的时候身口意三业同时,这个业特别重,你看前面就是这样,身业也具足,口业也具足,意业也具足,你造善也是这样子,你对佛陀的皈依,身业的礼拜,口业又同时出声,意业又同时观想,那力量特别大,这道理就是这样子!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3-2016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31-3-2016 08:58 P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85-688》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畏,因为鬼道众生长时间缺乏饮食的滋养,所以内心当中多诸怯懦,多诸怖畏。
庚一、总标: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是诸众生,这么多的众生为什么堕入鬼道呢?主要的因缘是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这地方特别指的是过去在人道的时候,我们知道六道当中只有人道有强大造业的力量。你研究《唯识》你就知道,其余的五道大部分都在受果报,它那个第六意识是暗钝的。
非破律仪,他过去生是做人的时候,非,毁谤,破见,破戒,破坏声闻戒的律仪,或者是毁谤,或者是破戒,犯菩萨戒也犯了大乘的三聚净戒,这是他违犯的戒法。其次毁佛涅槃,毁谤大乘的佛法甚深不生不灭涅槃的真理,他说这大乘的真实道理不是佛所宣说的,这就是毁佛涅槃,破坏大家对大乘甚深法门的信心。乃至于诸余杂业,其它种种的十恶业等等,这讲他过去所造的罪因。
果报: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他造这么重的罪,他当然第一件事情先到地狱去,在地狱当中受了多生多劫猛火的烧然之苦,把罪消灭了以后,他还有剩余的罪业跟习气就受诸鬼形,鬼道的身形来偿还他剩余罪业的习气,这是讲到他堕入鬼道的因缘。
这一段蕅益大师在解释的时候他认为,本经所说的堕落鬼道的因缘只是四种因缘的其中一种。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第一种、他现生在人道当中造下品的十恶,来生直接堕入鬼道,罪业直接,今生造罪,来生堕落。第二种、多生业熟,忽牵其报。他今生没造什么罪业,但他过去生造了鬼道的业,在临终的时候突然间成熟,他就直接堕落,这是多生业熟。第三种、他现世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他本来要堕地狱去的,但是他先受饿鬼的花报,我们讲先开华再结果,先受饿鬼的花报,然后再堕地狱。第四种、他直接堕入地狱以后,地狱的果报消灭了以后,以他过去剩余的罪业跟习气来鬼道受余报,这是第四种。他先到地狱去,地狱当中把他重大的罪业消灭了,但是还有剩余的罪业跟习气,在鬼道把它偿还,这叫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这么一个因缘,有十种鬼道的因缘。
这是讲到他堕入鬼道的因缘,以下是他堕入鬼道的相貌。
庚二、别显
1. 怪鬼: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若于本因,这一段是通于以下的十种的鬼道,都有这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这本因就是做人道的时候,他依止十习因来造作罪业,这他过去的本因,他的本因是什么呢?
贪物为罪,他主要的烦恼,物,指的是财物,这个人的烦恼当中对财物的贪求特别的重。你看有些人他也没有什么脾气,没什么瞋恨心,你打他骂他都没关系,但是他就是贪求财物。这种人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他以贪求财物的罪业先到地狱去,经过多生多劫地狱的火然烧,把这苦受完了以后,还有剩余的罪业跟习气,遇物成形,他的神识遇到过去生所贪爱的金银财宝,他就附在金银财宝当中,而成就鬼道的身形,这个就是怪鬼。
怪,作怪,这种鬼道他经常附在财宝当中,或依草附木,依止在草木来做种种的怪,他过去生因为贪求财物,所以他就有这样的习气。
2. 魃鬼: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贪色为罪,他的本因是贪求男女的美色,他过去生在地狱受了罪业以后,遇风成形。他过去生是一种淫欲的习性比较重,从地狱弹出来以后,他的神识遇到风,虚空当中有很多的风,遇到风以后,就成就他鬼道的身形,名之为魃鬼。
魃鬼我们叫女妖,因为他过去生业淫欲习气重,淫欲属火,所以他所到之处都没办法下雨,就造成了旱灾,叫魃鬼。
3. 魅鬼: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在本因他是以欺诳迷惑他人,到了地狱去以后受了地狱的果报,遇畜成形,畜指的是畜生,特别指的是狐狸野干或者老鼠等等,他的神识经常会欺诳、迷惑他人,所以他就经常附在动物当中成为魅鬼。
他能够做种种身形的变化,来迷惑欺诳于人,比方狐狸精、老鼠精等等。
4. 蛊毒鬼: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他的本因是瞋恨,他经常想要加害于人,依止本因在地狱受完罪以后,他遇到虫,这个虫指的是毒虫,毒蛇、蜈蚣之类的虫,叫蛊毒鬼。
过去我们中国偏僻的地方或东南亚地方经常有蛊术,依止蛊术来驱使蛊毒鬼害人,因为他过去生有瞋心,所以他就会有这样的相貌出现。
5. 疠鬼: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厉鬼。
忆就是他在本因当中经常喜欢做负面的思考。我们的忆念,有时候忆念佛的功德,忆念光明的事情,内心就产生法喜,但这个人他经常是忆念别人对他做不好的事情,他内心经常有恨,累结怨恨,这个怨恨的罪重了以后到地狱去,把这罪受完以后,遇衰成形,衰四时不调,风不调雨不顺的时候,他就因为四时不调的因缘,就成就他鬼道的因缘,名为厉鬼。厉鬼的目的是到处散布瘟疫,散布病毒,我们看那禽流感病毒……各种病毒,就是这个厉鬼,因为它内心当中有很多的怨恨没有办法发泄,所以他做鬼道的时候,就到处散布病毒来害人。
6. 饿鬼: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在本因当中,他的心中有高慢之心,他总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到了地狱去受完罪业以后,遇气成形,遇到地上的蒸气,因为他平常就喜欢高举,所以看到地上的气也是高举,跟自己就很相应,所以他就跟气结合起来,而成为他的鬼道身形,叫做饿鬼。
饿鬼就是无主的孤魂野鬼,没有人祭祀,没有人来供养他,经常受饥渴之苦的叫饿鬼。
7. 魇鬼: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罔,诬枉,这个人老是去毁谤他人,这个人明明没有做错,我们就用不实的罪过来嫁祸于人,叫做罔,诽谤的意思。他因为诽谤的罪,到了地狱受完罪以后,遇幽为形,他就经常做一些暗中伤人,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他就幽,在幽隐暗昧的处所,地方比较昏昧,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他就在那个地方形成他鬼道的身形,名为魇鬼。
魇鬼就是趁人家睡觉的时候,压住人身,使人家喘不过气来,魇魅鬼或叫魇鬼。
8. 魍魉鬼: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他在本因当中,这个明是说他邪知邪见,自作聪明。这种人在地狱罪毕以后,遇精成形,精指的是日月的精华之气,吸收日月精华之气,叫魍魉鬼。
魍魉鬼一般我们叫山中的精灵,他的形状像小孩子,也喜欢学人家的音声,来迷惑作弄于人。
9. 役使鬼: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成就是他以欺诈的手段来引诱别人,他从中间得到利益,叫做成,欺诈。他从地狱受完罪业以后,遇明成形,明指的是咒术,一般指的不是佛教的咒,佛教的咒,护法神都属于正神,这属于外道的咒术。遇到咒术以后他就结合成他鬼道的身形,叫役使鬼,他一生当中就是听命于咒术,来造作祸福之事,叫役使鬼。
10. 传送鬼: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党指个人平时欢成群结党,一方面好乐争辩来覆藏他的过失。这个人从地狱罪毕以后,遇人为形,这个人指的是灵媒、巫师,附在灵媒、巫师的身上,来传送吉凶祸福于人,叫传送鬼。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他提出一个观念说:这一个人道众生他过去生是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乃至种种的十恶业到地狱去,到地狱去以后,这种人堕入鬼道,他是从地狱出来到鬼道了,主要是酬偿过去的习气较多分。这个人这方面的习气特别重,这息气还没有把它消灭掉,所以他要受鬼道的余报,以习气为重。有十种习气,就造成他十种相貌,主要是酬偿习气。
庚三、结示
依妄所造: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
鬼道的果报我们应该怎么去观察,才能够真正的如实了知鬼道的相貌?
先从假观的角度来发明,说:阿难!这个人他过去生造了罪业到了地狱去,然后转生为饿鬼,他主要是以纯情坠落,他过去生是造了纯情或者是九情一想,乃至于八情二想到地狱去,到地狱当中受了罪业的火的燃烧,把他重大的罪业之水烧干了,但是他还有一些剩余的习气,罪业虽毕,习气犹在,所以,以他习气的力量到鬼道去了。
这一点蕅益大师也是持这个看法,习气为重,不是以罪业为重,这是假观。
本无所有: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空观。这样子的鬼道因缘是怎么来的呢?
都是我们内心的妄想跟罪业之所招引,一念的妄想去造作罪业所招感的。但是我们要能真实的悟到我们一念心性清净的菩提心,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妙是法身德,圆般若德,明是解脱德,一念心性圆具三德,是本来没有鬼道的果报可得。
我们在断除十法界的杂染因果的时候,在本经当中他把因缘法讲完,他一定会讲到这一句话若悟菩提,是本无所有。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个人起烦恼造罪业,这件事情是不正常的。很多人都认为我的个性就是这样,我没办法改变我的烦恼习气,因为我的习气就是贪烦恼重、瞋烦恼重。
这观念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罪业,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我们在断烦恼的时候,你一定要很清楚的,相信你自己的这一念心是清净的,是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有三恶道的果报。怎么有呢?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捏造出来,《楞严经》它一再的强调这个观念。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翳在目,空华乱坠。
虚空本来是没有华的,你怎么看到华呢?因为你眼睛有翳挡住了,所以你看到了华。问题不是华本身,就是你要把翳拿掉。
所以你看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很痛苦,到底我们为什么痛苦,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们会去改变外在的人,改变外在的事。其实你错了!因为你的痛苦是一念的妄想,在那个地方引导,你自己变现一个因缘给自己痛苦。你看,我们照镜子,镜子本来是有黑点,我们不擦镜子,你就外面怎么擦,那个黑点就是不会失掉,问题是镜子上本来就有黑点。
这地方的关键点就是,我们内心自己捏造一个妄想,然后造罪业,然后自己把饿鬼道的果报现出来。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3-2016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31-3-2016 09:34 P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90-692》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够自己独立的生活,要仰赖众生的畜养,叫做畜生,另外有一个名字叫傍生,傍生的范围比较广,傍生包括被畜养的动物,也包括野生的动物都叫傍生,一般讲畜生,是指牛羊猪狗,这种被人家畜养的叫畜生。这地方的众生,看这个经文主要是指傍生来说。
庚一、总标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与元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这一段是说明,他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他过去鬼业既尽,他依止十习因造了罪业到了地狱去,又受了鬼报的罪业以后,鬼道的业已经穷尽了。什么叫鬼道穷尽呢?就是情跟想二俱成空,鬼道的因缘是七情三想,在鬼道当中,不管是七情的痛苦跟三想的安乐,这二个果报的受苦受乐都完毕了,这时候来到人世间,因为畜生是跟人生活在一起的,方于世间,来到人世间跟人生活在一起。干什么事呢?与元负人怨对相值。
就是这只狗怎么就会被你畜养呢?因为他过去生跟你有债务的问题,有债务的纠纷,跟原来的负债之人怨对相值,就是彼此冤家对头,互相的值遇,这时候业债难逃,这时候他就以畜生的果报,来酬偿过去生的宿债。
宿债,畜生道是来还债的,有二种:一、物债,他欠你财物,他必须要为你做劳力来偿还。二、他欠你命债,它可能要被你宰杀来偿还命债跟物债。
蕅益大师说在这种因缘当中,畜生道也有四种差别:
一、过去生在人道造了中品的十恶业,而直接堕落畜生道。
二、多生业熟而忽牵其报,他今生没有造作,他过去生有这个业,突然间临终起现行。
三、从地狱中出来酬偿余报。
四、从饿鬼中来。
就是我们看的的四个,他是从饿鬼道受完以后来到畜生道酬偿他的罪业。
庚二、别显
1. 枭类: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物怪之鬼,他的本因是贪求财物,他从地狱出来以后,他遇物成形而变成一种物怪之鬼。贪求财物就附在财物当中,他所附的财物也消失了,他鬼道的生命也穷尽了,就生在人世间,就变成一种枭类(猫头鹰)的动物...
2. 咎类: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一切异类。
风魃之鬼就是他过去生的淫欲心比较重,变成女妖之鬼,到处去创造干旱,他所依附的风也消失了,他鬼道的命也穷尽了,来到世间以后变成咎征。咎征就是经常显现凶恶的事情,凶恶的事情要生起的时候它的前兆,比方商洋舞水、石燕飞风等等这种咎征的动物。一切异类,指的是乃至于一切好乐淫欲的动物,这叫一切异类。
3. 狐类: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畜魅之鬼他的本因是依止欺诳的习气变成狐狸精、老鼠精以后的畜魅之鬼。畜死,他所依附的畜生狐狸、老鼠、野干都死亡了,而他本身鬼道的生命也穷尽了,生在世间就变成狐狸、野干这样的动物。
4. 毒类: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他本因因为瞋恚的习气而堕入蛊毒之鬼,他所依附的毒虫,比方他附在蜈蚣、毒蛇,这个虫死掉了,他的饿鬼的生命也穷尽了,生在世间就做毒类,毒蛇、蜈蚣之类有毒的畜生。
5. 蛔类:哀厉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在本因当中经常去忆念怨恨的事情,依止四时的不调而变成厉鬼,四时不调的气也消灭了,他鬼道的生命也穷尽了,生在世间,就变成蛔类,生长在肠胃的蛔虫。
6. 食类: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受气就是他本因有高慢的习气,依附在地上的蒸气产生的这样的一种鬼。地上的蒸气也消灭了,他的生命也穷尽了,生在世间就变成食类。食类就比方说,猪牛鸡羊等等,为人类所食。
古德在注解上说:为什么有些动物人家会认为这是可以吃的,那个是不可以吃的?他说:因为你过去有高慢的习气,所以你招感的动物,别人就会认为你这个可以吃的,就是食类,以高慢心你变出来的畜生,人家就会把你定义做这是可以吃的。
7. 服类: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绵幽之鬼,就是过去生有诬枉毁谤的习气,所以经常躲在幽暗的地方,成为一种魇魅鬼。他所躲的幽暗的地方的因缘也消失了,他饿鬼道的生命也报尽了,生在世间多为服类。
服类有二种解释:圆瑛老和尚的解释,服类就比方说你变成一只羊,羊的毛是可以做衣服,或者貂,貂皮可以做衣服,或蚕。总而言之,你变成那个动物要提供给人类来穿的,来酬偿你过去的罪业,叫服类,可以做成衣服的动物。
在指掌疏的解释,是把这服类解释成祸鸟,这种鸟白天是休息,晚上活动,它一叫就是有灾祸要出现,这叫服类。
8. 应类: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和精之鬼,他因地当中邪知邪见,他依止这样的习气,他就自作聪明吸收日月精华,而成就魍魉鬼。这种因缘结束了,生命也报尽了,生到世间多为应类。
因为他还带一点小聪明,所以他这个动物……什么叫应类?他善知时节的变化,比方说燕子,春天一到燕子就会叫,春燕,或者是鸿雁,鸿雁就是冬天的时候飞往南方,夏天的时候飞往北方,这个鸟类是带点小聪明,他过去生做人的时候有一点世智辩聪。
9. 休征: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一切诸类。
明灵,就是他过去生喜欢用欺诈的手段来引诱别人上当,所以他遇到咒术而成就了役使鬼。明灭报尽,就是这咒术也没有人持了,他本身的果报也穷尽了,生在世间多为休征。
休征是一种吉祥的动物,比方凤凰、麒麟,这种动物一旦出现,就表示有圣人要出世了,有圣人要出来弘扬真理。
10. 循类: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依人,他过去生争讼的习气特别重,所以他就依止巫师、灵媒而成就鬼。人亡报尽,我依附的人死掉,他鬼道报也尽了,生到世间多为循类。
循类是服从,特别服从,比方说狗、鸽子,它喜欢成群结党服从于人,叫循类。
这十种的动物都是延续他过去人道的习气,而招感不同的动物。当然这个地方动物主要是前面的化世来,前面的鬼道是依止习气而变现。这个动物多分来说是还债的,还物债跟命债。
庚三、结示
结妄本无: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
以上的十种畜生,都是从地狱、鬼趣当中,业火烧干他的情水,地狱消他的罪业,鬼道来消他的习气,到了畜生酬其宿债,来偿还过去生的物债跟命债,我们讲畜生,披毛戴角还。
畜生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内心当中虚妄的妄想,以及罪业之所招感。假设我们能够回光返照,观照我们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种虚妄的因缘是本无所有,是本来没有这些畜生的果报可得。
古德说:依止虚妄之因,还受虚妄之果。依止一念的妄想,去创造种种鬼道的假相,最后我们还是自己去受这个假相,但是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其实这个假相是本来没有的,是一念的妄想捏造的。
这一段等于是把前面的十种的畜生,他生起的因缘做总结。前面讲结妄本无,妄想跟业力,依止一念的妄想业力,所变现畜生的果报,在我们一念真如的心性当中,是本来没有的,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妄想罪业把它创造出来的,所以你一念妄想转变以后,这个果报就转变了,是这个意思。
现在我们讲,那怎么就会有一念的妄想呢?这一念的妄想是怎么回事呢?
迷真而起: 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正如阿难尊者你前面所说的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这三个人,宝莲香她的特点就是贪欲特别重,毁破戒律,她以贪欲而破戒而且破见,琉璃王是以瞋心,来灭释迦族,善心比丘是以愚痴,而妄说一切法空。这种贪瞋痴的烦恼所引生的罪业是本自发明,我们那一念心,因为我们习惯性心随妄转,我们习惯跟自己心中所捏造的名言分别而转,我们不习惯安住真如,安住现前一念心性,喜欢跟着感觉走,跟着心中的想像去发明。
所以这样的罪业跟妄想,不是上天给我们的,也不是从地上来的,也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最后还是由我们自己那一念心自己去捏造妄想,还是由我们这一念心来承受这个果报。所以在一念的菩提心当中,都是一种虚浮的妄想之所凝结,非本来有,飘浮在真如的一个妄想。
古人说:悟了业障本来空,未悟还需还宿债。
你经常能够正念真如的人,你的业障就慢慢慢慢能够消灭,因为业障它本来就像一个乌云,太阳出来的时候,乌云就消失掉了。但是你还是随顺妄想而转、未悟,那么你这样子的生死轮回,你还是要继续的去酬偿虚妄的罪业。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4-2016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93-694》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生,相对于三恶道的众生,他比较有一些智慧,所以对顺逆的境界有堪忍性,可以忍受,叫做人。这地方的人主要的来源指的是从三恶道受苦以后来到人间这一部份的因缘来说,叫人趣。
庚一、总标
反复征偿: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反征其剩。
阿难!从前面畜生道的众生,它的果报体干什么呢?是酬偿先债。我们前面讲鬼道是酬偿习气,畜生是酬偿过去的宿债,有物债跟命债二种。他过去生做畜生的时候,偿债的过程当中,假设发生一件事情叫分越所酬,他本来是欠你财物,比方说他过去生做牛做马,他没欠你命债,它只欠你财物,它一辈子为你工作,你还把它杀了,这就是过分的超越它所应该酬偿的债。它身为一只牛来报答你,来酬偿你过去的财物,它没有欠你命债,结果你把它的体力用完以后你把它杀掉了,这对畜生来说,它是分越所酬,它超过它应该去酬偿的部份,就是这个讨债的人讨了太过分了,这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反过来再讨回去啦!此等众生还复为人,过去生被讨得太过分了,这些畜生道就变成人,反过来征收它所被讨得过分的这一部份。因为它过去是畜生,为你工作,你还把它杀死了,那你欠它一条命债,它有这样的分越所酬的因缘,它就投到人道,来讨它所过分的部份。
这地方是约讨债的人,第二段是还债的人,他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讨得太过分,那应该怎么办呢?
福德胜劣: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他过生把人家讨得太过分的这个人,他有二种情况:假设这个人他前生是有力,他有持戒还有修习禅定智慧的功德力,以及他有布施、持戒、忍辱善业的福德力,他在还债的过程当中,他不必舍掉人身的情况之下,以人的果报来酬偿过去所讨过分的债物。你要是欠钱就还钱,欠命还命,欠肉还肉等等,人的果报。
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值。假设这个讨得太过分的人,他前生没有戒定慧的功德,也没有布施、持戒的福德,这二个都没有,那么他就反过来堕入到畜生道,来酬偿过去生所过分的这一部份。
对方在还债的过程当中,一种是人道来偿还,一种是畜生来偿还。这是他还债的方式有二种,还债的难易也有二种。
偿债难易: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是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在还债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偿还的: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
假设我们欠人家的财物,我们在偿还的过程当中,欠钱还钱。没有钱怎么办呢?就用体力来偿还,你可能做他的仆人,或者做他的牛马等等,以体力来还债,还到够了以后,这因缘就停止。这是欠钱还钱,或者是用体力来偿还。
六祖坛经有一段:六祖大师有一天在自己的禅堂打坐,有一个盗贼拿刀子要杀他,六祖大师他事先就知道,就在打坐的禅堂的旁边放了十两的黄金,盗贼要杀他的时候,他就把头伸出来,结果盗贼砍三次都砍不下去。
六祖大师说:只负汝金,不负如命。我前生是欠你钱,没有欠你命,你杀不死我的。这个盗贼看了以后就很感动,他自己也很惭愧,就要随六祖大师出家。六祖大师说:你要出家可以,但不是现在,你现在跑进来我那些徒弟都知道,他会加害于你,你赶快跑,先跑,改天你再回来跟我出家。后来他过了几年,也回来跟他出家,后来这个人也开悟了,他诵《涅槃经》以后开悟了。
也就是说,在这还债的过程当中,钱财的债务是必较容易还的。
比较困难的部份:如是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
在还债的过程当中有二种因缘是比较麻烦的:第一个你曾经杀害他的生命,乃至于去食它的肉,杀命是直接杀生,吃它的肉叫间接杀生,因为你喜欢吃它的肉,别人才去杀,间接杀生,这种跟生命伤害有关系的就麻烦了。为什么呢?
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
你杀它的命,食它的肉,来生它就杀你的命,食你的肉,这种杀生食肉,这牵扯不清,相食相诛,彼此互相的吃对方的肉,来杀害对方的生命,就像车子的轮转,互为高下,互相的讨债,彼此的怨结越结越深就很难停止。
所以这地方讲命债难还,怎么办呢?
佛法可止: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有二个因缘:第一个、我们依止自力的因缘,你自己能够修止观,正念真如。我们一个人如果一直跟着妄想走,我们就很难改变自己。你看有些人他永远活在过去,他创造一个妄想,这个妄想就去造业,造完业以后从地狱里面出来,他还是随顺这个妄想,变成鬼道,还是随顺妄想变成畜生,最后来到人间还是依止这妄想,他永远没办法离开这个妄想。一直到他真实的能够通达大乘经典,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妄想是自己捏造出来的,妄想舍掉以后,他的生命才产生重大的变化。这个是修奢摩他,改变你的思想才能够改造你的生命。
第二个、是靠佛力。佛陀大慈悲的神通力,来化解彼此的怨结。第二个就是佛陀的说法,明白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否则是很难停止的。这个地方指的是在还债的过程当中,我们欠的物债是容易偿还,命债难还。诸位你要是看印光大师文钞,你会感觉到印光大师也很强调这个观念,念佛的人你最好一定要吃素。你去看看那个念佛感应见闻录里面,你看他业障现前,他念佛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过关,你要是遇到冤亲债主的干扰这最麻烦,他放不过你!
印光大师说:念佛人要吃素。他很强调要吃素,你造了一点罪业,临终的时候正念真如,靠佛力的加被很快过关,但是你要是杀了很多、很多的众生,像台中莲社有一个众生,一生杀了十几头猫,那临命终的时候很麻烦的,因为佛也不能过分的去对治对方,所以你不要把自己弄得很麻烦很痛苦,所以命债一定要尽量避免。
蕅益大说:其实本经的人道,只是在三种因缘当中的其中一种。
身为人道的第一种因缘,是过去生修习五戒跟中品十善,而直接生于人道的,前生修习五戒十善,直接生为人道。
第二种是从圣道中来,他是从诸天仙道中来,从圣道中来大部分的人都是富贵慈善,他从天界中来他还有剩余的天福,他外表富贵,内心慈善,或者聪明多智,如果从仙道中来是聪明多智,这种就知道从胜类中来。
第三种是从恶道中来,比方说这个人的个性刚强凶恶,多分是从修罗中来,这个人是暗钝愚痴,有畜生道的习气,从畜生中来,这个人贫穷下贱,多分是从恶道中来。
本经所说的主要的是从恶道中的畜生中来。
庚二、别显
别显人道的十种差别。
1. 顽类:汝今应知,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这个汝今应知是关于以下的十种,彼枭伦者,枭伦是过去生贪财,后来堕入到猫头鹰,在猫头鹰当中酬偿过去的宿债完了以后,就恢复到人道之形。做人的时候是做什么?顽类,冥顽不灵的这种邪恶的众生,不肯修善,你要他听经,他也不受教化的,冥顽不灵这一类的。
2. 异类: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异类。
咎征就是过去生淫欲的习气特别的重。在畜生道偿还宿债恢复人形,做人的时候变成异类。
什么叫异类:他的身体具足二根,同时具足男女二根,或者是六根不具足,六根有残缺不正常,或者五种不难等等。
3. 庸类: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佣类。
狐就是他过去欺诳的心特别重,喜欢欺骗别人,变成野干、狐狸来酬偿过去的宿债,而后恢复人道之形变成佣类,贫佣,这个人的个性就喜欢做贫佣卑贱的小人,依止谄媚他人来过活,靠着拍马屁谄媚他人来过活,叫做佣类。
4. 狠类: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狠类。
过去生依止瞋恚的习气,堕入到毒虫蜈蚣这一类的毒伦。他依止畜生道的果报来酬偿宿业以后,而恢复了人形,生人道之中,变成狠类,这种众生心性刚暴,非常的狠毒,毫无慈悲之心。
5. 微类: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蛔伦就是过去生,他经常作负面的思考,他心中累积很多的怨恨,怨恨以后他变成肠胃中的蛔虫以后来酬偿宿业,业报尽了,到人道当中变成一个微类。微类就是他喜欢做人家的奴仆,做歌妓或者做乞丐,完全依附他人来过活的,叫微类,他自己没办法独立的。
6. 柔类: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食伦就是过去生高慢的习气,然后变成了猪狗牛羊为人所食用,他的业报也偿尽了,生在人道中变成柔类,过去高慢的习气,他做人的时候变个性柔弱无能,任人家来欺侮,完全没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叫柔类。
7. 劳类: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服伦就是他过去生喜欢诬枉毁谤他人,他的习气所招感的是做羊、貂、蚕,做人家的衣服,依止这样的畜生来酬偿过去的罪业,生到人道当中变成劳类。这个人一生当中劳劳碌碌的,劳碌命,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一生当中是完全为了生活而奔忙的,叫劳类。
8. 文类: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应伦就是他过去生的习气是邪知邪见,自作聪明,他变成了春燕、鸿雁以后,它酬足它的宿债,而恢复人道当中变成文类。这个人有一点才华,通文合礼,不失其序,读书的文明之人。
9. 明类: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过去生他经用欺诈的手段来引诱他人而得到利益,堕入到凤凰、麒麟这种吉祥动物以后,来酬偿过去的宿债,生到人中变成明类。这个人世智辩聪,出一些各式各样的点子,叫明类。
10. 达类: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循伦,过去生他那诤讼的习气特别重,变成了猫狗鸽子而驯服于人以后,酬偿宿债,生到人中变成达类。这个人通达人情世故,我们讲这个人很会做人(不一定会做事),叫达类,通达人间事理。
这个地方指的是他从畜生道酬偿宿债以后,他来到人间的差别相貌。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4-2016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生到仙道去呢?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699-702》
己五、示仙趣
七趣差别的第五科,显示仙的果报。仙有轻便转化的意思,也就是说修学仙道的人他们是透过精气神的修练,把我们凡夫的凡胎转成仙胎以求长生不老,这叫仙趣。
庚一、总标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他为什么生到仙道去呢?
复有从人,从人古德的注解中提到有二层意思:为什么强调从人呢?
因为前面的都是从畜生道过来的,仙道是从人间修成的,拣别他不是从三恶道来的,是从人间而来,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他是什么人而来呢?这个人做人的时候,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他厌恶色身的无常,他也厌恶色身的病痛,他对老病跟无常的痛苦很强烈的厌恶,他好乐长生不老之法,因此而精勤的修学的这种人。先把修学仙道的人,他心中的希望标出来。
他有这种希望也不能说错,问题出在下面: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可惜的是他在修学三昧的时候,他并没有依止正觉之理(如来藏妙真如性),没有依止我们的不生灭心。他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禅定呢?
别修妄念,存想固形。他心中自己产生一个妄想,他自己虚妄的想像。他有什么妄想呢?存想固形,他心中一直希望能够坚固他的色身,使令他的色身能够不老、不病、不死,他坚固他的色身,他经常存有这样的希望跟想法。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怎么做呢?他远离都市的繁华,到了偏僻的山林,或者到没有人间的海岛,总而言之,他就希望到一个没有人去吵杂的地方来修学他的仙道,这当中就有十种的差别。
这地方就是讲我们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你果报的状态。
蕅益大师说:仙道的特点就是,别修妄念,存想固形。他的这样存想固形的妄想,蕅益大师说,基本上有二种的差别:一种是依止浮尘根而修学,浮尘根完全是一个色法,他完全是修身的,这种是比较低级的仙道。他怎么办呢?他就守精,让自己的精气不泄漏然后练气,把精转成气,然后养神。经过动静的修学,守精、练气、养神,就使令色身能够长时间的不老不病,延年益寿,这是偏重在修身。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依浮尘根而修学。其次比较高级的是依胜义根,那是修心,他想要把凡夫粗重的凡胎,转化成轻飘仙道的色身,他依止第八识的冥想来修禅定,三昧成就以后具足五通,有各式各样的神通,这是比较高级的仙道。
在以下的别显当中,古德的分判它有十种,前面五种是偏重在修学色身的,练精气神。后面五种,他就开始修学禅定,他有各式各样的神通显现出来。
这十种不管是修身修心,总而言之,都是活在自己的妄想,跟我们的真如本性是不相应的。这个就是先把仙道的特色先做说明。
个别显示十种仙趣的差别相貌:
庚二、别显
个别显示十种仙趣的差别相貌:
1. 地行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阿难!彼诸众生,众生是人道的众生,而且是希望能够追求不老、不病、不死的众生,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坚固的想法,希望能够追求长生不老。他怎么做呢?服饵是他主要的修学方法,他用种种的药物去煎制,煎制以后他长时间的服用,用药物的力量包括自己平常的修练,来助长色身的健康长寿。
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不休息,也就是说他吃这个药物不是短时间,是长时间的服用,然后食道圆成,吃煎制的药物成功以后,他所成就的相貌是地行仙。他的行动特别的轻快,他的活动特别敏捷,但是他的脚还不能够离地,虽然健步如飞,但是脚不能离地,所以还是属于地行仙。
前面五种仙,他都是以脚活动力量为主,脚越轻便,他能够飞得越高,这个仙的层次就越高。因为我们的身体,脚是一个重要的判定,脚越有力量你身体就越好,所以前面五种修身的都是以脚的力量分判。
2. 飞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前面是服饵,这里是草木,服饵是把药煮熟了而吃,这地方的草木就直接用草木,比方说黄精,他吃黄精、松柏这种树的枝叶,去榨它的汁,他就直接生吃,吃久了以后就健步如飞。药道圆成,吃这种草木之药,功德成就以后,他的飞行就比前面更加轻快了,能够慢慢的能够离开地步,而少分的飞行。
前面的服饵他还要食人间烟火,到这地方以后,古德注解说:不管草木、金石,第二种仙以后,他基本上不吃人间的饭菜,他吃的东西都没有经过烟火煮过的,不食人间烟火。
3. 游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前面是吃草木,这地方是吃金属跟矿物,他服铅、汞这种金属的矿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混合起来。这种金石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化道,吃久了以后他能够转化我们人道的这种凡骨,而转成一种比较轻飘的仙骨,骨头会改变,成功以后叫游行仙,他甚至于可以在虚空中飞行自在。
前面的飞行仙飞行还不是飞得很高,这地方他直接飞到虚空去,飞得更高更远,他的特点就是服金石来改变他的骨头。
4. 空行仙: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前面三种我们看它的内涵,主要是靠外在的力量,吃药物、草木、金石等等。这个地方他是有一定的修练,以动止二种法门来修练。比方说他在动中运气调身,比方做瑜伽、打太极拳,动中来练气,其次在静中养神,在动中把精转成气,然后再经过静坐,把气转换成神。修练久以后,气精圆成,在动中练精还气,从静中练气还神,最后把精气神还于虚空,最后行成具妙,这个就是精气圆成。把精气神都回归到一念的虚空以后,他就变成空行仙,他不但能够在空中飞行,他甚至于能够腾云驾雾,他的脚能够站在云雾当中飞行,无有障碍。
这地方就飞得更高,前面的游行仙还不能够飞到云端,顶多在虚空,他是飞到虚空很高的地方,飞到云端去,而且能够腾云驾雾,叫空行仙。
5. 天行仙: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这地方的重点在津液这二个字。前面的动止就是这个人的修练,他可能是一半是动,一半是静,动一动、静一静。但是到第五个的时候,他主要的就是静态的。
这个津液是怎么回事呢?他在打坐的时候,他用舌头顶住上颚,顶住上颚嘴巴就会产生一种津液,这种津液他能够润德圆成,能够滋润我们的色身,津液能够转化成一种正气,飘然的正气,所以就使令他的身心特别的轻飘,游于天上叫天行仙。他不但是能够腾云驾雾,甚至于能够游行到诸天去,但是他不能够住在天上,他能够到天上去见天道人,他也不能吃天上的东西,因为他没有那个福报力,他还是要回到他的深山、海岛,没有人的地方安住。
这地方的主要特点他用津液来化成他的气。前面五种主要是修他的精气神,以修身为本。
6. 通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精色他能够在打坐当中以一念专住的心,来吸收日月的精华,精指日月的精华,色,云彩色,夏天天上有七彩的云彩。也就是说他打坐不完全在房间里面,跑到外面去吸收日月的光明,吸收云彩的彩色,把这样的能量转化成自己的能量,而且他不是一天,他是长时间不休息的吸收大自然的能量。时间久以后,吸粹圆成,吸就是吸收日月的精华,粹,粹取云彩的彩色,他最后的功德成就以后,变通行仙。
因为他的能量来自于大自然,所以他就能够与大自然宇宙万物互相融通,所以他的心一动,他就能够跟整个大自然能够任运的而没有障碍。比方说,他能够到一个高山……我们要从高山爬过去,他不用,他念头一动,我要从这个高山过去,他就直接从高山穿过去,他能够穿越高山,比方说,他来到一个海,他也不用坐船,我现在要从大海中走过去,他就能够从水上走过去。
圆瑛老和尚说:这有点类似五通,因为他的能量,他就经常跟大自然的交合,吸收日月的精华,吸收云霞的彩色,慢慢慢慢的他那一念心跟大自然二个能互相融通。这就是通行仙,融通,他的心跟大自然之间没什么障碍,他能够进入大自然,随心自在。
7. 道行仙: 坚固咒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
道行仙的修行方法有二个,咒跟禁。禁它的基础是持戒,他对杀盗淫妄的戒行持得特别的清净,非常的坚持,非常的清净,第一个他持戒清净。第二他精勤的持咒,他以持戒来止息心中的欲望,用持咒来增长自己的正气。以持咒跟持戒二种的法门而不修息,术法圆成,术持咒,法持戒,他成功以后,叫道行仙。他不但以持戒持咒,让自己的身体一生都没有病痛,而且他能够为人家加持,他就以道法,他戒行的清净跟他持咒的力量,他随时为人家治病,为人家驱魔,就是道行仙,他有那个道。当然这道是有漏之道,是生灭之道,但是至少他能为为人家治病、驱魔。他就是靠什么功德呢?靠自己的持戒,靠咒语的力量。
8. 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这个人的修行在修思念,他是怎么的思念法呢?他不是正念真如法,他是打坐的时候不断的去忆念自己丹田,意守丹田,心住在丹田的下面,一方面沉思养神,他把内心安住丹田,让自己的心不要那么躁动、养神,一方面能够练气,因为丹田是气海,一方面养神,一方面练气,思忆圆成名照行仙。他不断的意守丹田,成功以后名照行仙,照行仙他那个神识,他就能够在身体当中出入自在,他随时可以从顶门里面神识而出去,他也可以随时回来,他回来以后他的气息上下能够交通,色身跟神识互相照应,他心想到哪里,他气息就跑到哪里,他心要出去,他神识随时可以出去,他要回来随时回来,他就是从丹田当中,产生这么一个能量,叫照行仙。
9. 精行仙: 坚固交媾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交媾就是阴阳调合,干属阳,阳属火,阴属水,我们讲肾水心火。他打坐的时候他把这个水往上提,把火往下降。
我们一般的情况,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因为火是比较轻,所以火习惯是往上,水是在下面。那火在上面,水在下面那就糟糕了,你可以想像一下,火在上面烧,上面都没有水,这锅子都没有放水,一下子就把这锅子烧破了。所以我们打坐的人,他是要把水往上提,要把火往下降,叫念丹,就是上面有水,下面有火。
他就是不断的利用静坐的方式把水往上提,提水降火,让水火能够交媾以成仙胎。我们拜佛的时候,忏公师父教我们你的脚掌微微的用力,上半身放松,他的目的就是把水提上来,把气往下降,其实你走路的时候也要这样,走路时要脚掌微微用力,上半身放松,要下实上虚。他不管行住坐卧,经常就是提水降火,以此来做一个阴阳的和合,最后成功以后感应圆成,名精行仙。他能够以水火阴阳的交媾而成就仙胎,长命百岁,生命能够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叫精行仙。
10. 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到这个地方要按古德的意思,第六种以上的人多少都有禅定,起码都有欲界定。这个变化就是他在禅定当中去观照,他在禅定当中思惟宇宙间万法迁流变化的道理。说:宇宙间为什么会变化呢?为什么春天时百花盛开呢?春天一走百花就凋谢?他思惟这个宇宙无常变化的道理,思惟久了以后他就觉悟圆成,内心跟宇宙万法互相的融通。
融通以后他有什么样的功德力?成就绝行仙。他能够以他的心念来主导整个宇宙的变化,移山倒海,变化四季,他想把这个山从这地方移到那个地方去,他念头一动山就开始移动,他能够移山倒海,甚至于他想把春天改成夏天,他也可以把夏天改成冬天,他能够很自在的变化四季,他能产生这样的幻术。
这地方本经讲得很简略,但是你看看成唯识论,或者本经后面的五十阴魔它有提到,就是这种变化,他的觉悟他思惟是认为宇宙间是二分的,一分是常,一分是无常,一分是变化,一分是不变化的,他能够体悟到这个道理。所以他就慢慢慢慢从变化当中回归到不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当中来带动变化。
当然这个地方跟《楞严经》很像啊,不一样!它这种变跟不变,这个常跟无常是二分的对立,一分是常,一分是无常,他的常跟无常是二个东西,我们本经讲现前一念心性,不变而恒常随缘,随缘而不变,这二个是不二的,不变中当下就是随缘,随缘中当下就是不变。但是仙道的变化跟不变,它是二个东西,自性执,它是二个东西。
海公《楞严经》讲记他提到一个观念,他说:过去在东北有一个修禅定的修行者,他到山中去找一个仙人求仙术。这个仙人说:你要修仙术,你在打坐的时候,你就思惟宇宙万物是变化的,但是这个变化是如梦如幻是不真实的。他叫他这样思惟,结果他思惟三个月以后,他就在定中随时可以变化四季,他可以将春天改成冬天,也可以把冬天改成夏天,就是所谓的绝行仙。
为什么绝行,一个绝呢?因为绝行是整个仙术最高的境界,他这种仙术是不对外流传的,不是公开流传的叫绝行仙。
虽然是同样依止妄想,但是他妄想的相貌各式各样,仙道产生的结果也就是各式各样。
庚三、结示
佛陀对十种仙的一个结论。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前面十种仙,大智慧的佛陀,把它做一个总结:
佛陀说:是等以上十种的仙道,他们的特点,第一个仙道要从人中求,你一个畜生你没办法修仙道,一定人道才可以修仙道。他是怎样呢?炼心,当然还有炼身,他用运动药物来练身,他也有用各式各样的冥想来修心,他修炼身心。依止有所得的妄想来修练身心,但是非常可惜他不修正觉,他没有真正的看到我们真正不生不灭的现前一念心性本来面目,他还是在生灭的因缘当中打转,这叫别得生理。这是另外成就一种延长生命的道理,就是我们前面说纯想固形,这是讲他的因地,他的因地是,不修正觉,别得生理。
他的果地是什么果报呢?寿千万岁。
我们要知道,人不可能没有死亡,不可能!他是把死亡延后。所以古人说,不老不病有可能,但是没办法不死。
他的寿是千万岁,而且他的个性是远离人群,休止深山,他不喜欢跟人群往来,或者住在没有人居住的大海岛,整个都是大海,中间一个小岛,他有神通,他也不用坐船,他直接飞过去。总而言之,他是绝于人境,远离人群这种吵杂的环境。
这样的一个果报体,佛陀说: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他还是活在三界的生死轮回当中。为什么呢?因为依止妄想来修学他的身心,所以难免落入流转,不能够修学《楞严三昧》正念真如,等到他死亡到来的时候,他还是要来到三界当中,随顺他过去的颠倒跟业力,而散入诸趣当中。
我想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仙道是追求长生,佛法追求无生,思考不同。因为你长生,你只要是生,生住异灭,那就是一种生灭法,你是在生灭法当中延长他的生命而已,它本质是生灭的。但是佛法是无生,正念真如,当我们的心正念真如是直接去趣入无生。
蕅益大师他对仙道,他在注解当中,他有一段的批判,他说:一个人的精神用在追求长生,他的果报只成千万之岁,你的生命千万岁,但是你把人的精神用在修学佛法,而正念真如,最后的果报是大般涅槃,万德庄严。
他说:修学圣道就好像你用无价的摩尼宝珠,把它当作弹弓去打黄雀。说这摩尼宝珠是无价的,结果你拿摩尼宝珠去打黄雀,打到一只黄雀,这只黄雀也没什么值钱,但是你把摩尼宝珠给丧失掉了。
在古德的注解讲出一个譬喻说:仙道有一个吕洞宾,八仙之一,他修成长生不老之法以后,他又练成一双雌雄剑,就对自己很有信心。有一天黄龙禅师在说法的时候,他刚好腾云驾雾从旁边经过,他就降下来到法座中去听。
听法结束以后,黄龙禅师说:此中有盗法之人,有人盗法。这时候吕洞宾就出来了,他说:我心中有不死之法,我何必盗法呢?我有长生不老的法术,我何必盗法呢?黄龙祖师说:你这个人是守尸鬼,守住生老病死的色身,守尸鬼。吕洞宾就很生气,他就射出他的雌雄之剑,这时候黄龙祖师他就入《真如三昧》。
我们前面讲过,真如是一切法的根本,所以他入《真如三昧》的时候,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刀子也不能割他。所以剑射到黄龙祖师前面的时候自然落地,就插在地上。这时候吕洞宾要把这个刀用法术把它收回,收不回来,这时吕洞宾就心生惭愧,就拜黄龙祖师为师父。黄龙祖师就跟他开示,开示以后他也就开悟了,他说:自从一见黄龙后,方悔从前错用心。
我们的身心的世界它是生灭的因缘,这个本质是不能改变的,你不管怎么修它一定要生老病死,这个轨则是不变的。所以一开始依止生灭心,你不可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你拿一盘沙,你不可能煮成饭,不管这个沙是七彩色的,放出多大的光明,它的本质还是沙,沙永远是沙,不可能把沙变成饭,不可能!
《楞严经》的观念很好,就是说你一定要成佛,成佛有有佛的根本,你找不到这个根本,你永远不可能成佛。就是真如,十方诸佛依真如为根本,所以我们找不到真如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你根本就不得其门而入,你不可能成佛。
后来吕洞宾他的思想一改变,诶!心生则种种法生,他依止正念真如的心生起,所有的功德都改变了。仙道的调身、调息、调心,其实佛法不排斥。诸位你看看天台的小止观它讲调身之道,调呼吸之道,很多东西跟仙道术几乎是一样,但是动机不同,事修是完全相同,理观不同。所以这个地方,不是说它的法门有什么错误,而是心态的错误,心态错误!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4-2016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修行人的三昧将要成功时,鬼神诸魔会来恼害于他?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4-2016 05:30 PM 编辑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730-733》
这是蕅益大师正宗分的最后一段。
乙六、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
借如来假借无闻比丘,其实无闻比丘也不是完全无闻,就是他对佛法的了解没有很深入,把四禅当作四果。四禅当四果的颠倒,佛陀以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当作一个发语的开端,详细说明五十阴魔的境界...
将罢回告: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
到前面的文,佛陀把整部《楞严经》修行理论的方法过程全部讲过了,所以他认为已经是讲圆满了,而即将要结束法会而要离开法座。所以他就在师子座上,佛陀所说的法是无所畏惧就像师子。揽七宝几,茶几,讲桌旁边放茶杯、毛巾的小茶几,因为这茶几是非常的珍贵,是七宝所成的茶几。揽七宝几他的意思就是说他准备要下坐了,他扶住小茶几准备要下座了。
突然间,回紫金山,再来凭倚。
佛陀已经做出了要下座的动作,突然间又回转过身来。紫金山就是佛陀的身体紫金色。这时后又靠着法座(凭倚),佛陀觉得有一件事没有交代又回过头来。
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
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你们今日都已经是回小乘之心,而趣向无上菩提之心,我也已经宣说了整个出离生死修学的法要。第一个、显真,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本来面目,真实的心性,依止一念心性,称性起修,断恶修善度众生来破除虚妄。
这已经说了,但是什么东西没有讲呢?
总标魔害: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但是你到现在还不能够了知在修习奢摩他(止)、毗婆舍那(大乘圆顿止观),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微细的魔事。假设你对于五阴魔境现前的时候,而不能如实了知,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洗心非正。洗心就是我们依止正念真如的时候,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慢慢的在洗除消灭心中的妄想的污垢,叫洗心,但是非正,在过程当中却为五阴魔境之所迷惑。本来在洗心的过程当中,结果为五阴魔境之所误导。说我今天本来要回家,我家在西边,结果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看到一个人,他说这个地方不是家,我带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结果你跑到东边去了,这就叫洗心非正,就是你本来要洗心,结果过程当中被五阴的假象所误导,结果落于邪见,结果变成天魔外道。
这段经文是很特别,因为前面的六科,都是阿难尊者提出问题佛陀再回答,而这一科五阴魔境,其实没有人能够提问。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以为讲完了,连佛陀都本来要下座了。为什么这种情况没有人能够问呢?无问自说呢?
蕅益大师说:因为五阴魔境甚深难明。你在回光返照的时候……因为我们过去是习惯随顺妄想,突然间你现在的心不是随顺妄想,而是开始逆生死流。这时候真妄交攻,你会把你过去的颠倒妄想逼出来,当然每一个人的妄想是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的烦恼粗重不同,所以所显现的五阴魔境也就个个不同。
既然五阴魔境甚深难明,而且又非常的重要,就影响到你整个过程,是不是能够真实的走到底,或者是中间产生偏差,它的确是非常重要,所以佛陀只好无问自说。
从这一段经文可以看得出来,五阴魔境是没有一个人可以问的。
略陈魔相: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这地方是简略的把修学过程当中的魔相说明,分二小段,一个是外魔,一个是内魔。
外魔:或汝阴魔,五十种的阴魔,色受想行识各有十种,总共五十种阴魔。或复天魔,天魔是六欲天的天王波旬。或着鬼神,我们一般最多就是这鬼神魔,后面会讲到。鬼神有二种,有一种是你刚好在修行当中去干扰到他,他要来伤害你,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你过去跟他有共业,可能你过去有欠他什么因缘,这时候你要出离,他当然就放不过你,这是鬼魔。或遭魑魅,狐狸精变化成人来迷惑你,破坏你的戒体,产生种种的伤害。假设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好好的加以判断,就认贼为子。
当然身为鬼神他要出来,他不是现鬼神身的,不是这个意思!他现出一些迷惑的境来诱惑你。假设我们今天产生了攀缘有所得,那这时候你就心随境转,到时候就是洗心非正。这地方讲到外魔的伤害,它的意思就是说,色不迷人人自迷,五阴魔境不能够真正的迷惑我们,你要能够清楚,它就不迷惑你。
这一科讲到借无闻比丘为语端而备明五阴魔境。五阴魔境并不是在我们散乱的阶段出现,这是一个修止观所产生的。我们过去是心随妄转,我们习惯是随顺我们的妄想的活动,现在突然间在妄想当中,又创造一种正念的力量。真实的力量跟妄想的力量,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真妄不两立就会产生真妄交攻。在真妄交攻当中就会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出现。你看有些人他打坐打到最后痛哭流涕,有些人打坐到最后突然间非常欢喜,其实这个都是有事情,也就是在修行当中,越平常是越对的,突然间不对劲,那就是有问题,因为他的心不平常。
不对劲当中有二种情况:
第一个是外在外力的干扰,如果你是禅定功夫很深,那当然是魔王来干扰你,一般人当然就是鬼神魑魅来迷惑你,这是第一个,外在的魔境来干扰,就是有外力的诱惑。
第二种是我们内心自己的邪见产生的。
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其中又有一种叫得少为足。什么叫得少为足呢?比方说,他成就四禅,四禅我们前面讲到舍念清净地,他把前面欢喜的心、快乐的心完全舍掉了,安住在舍,不苦不乐的念头。这时候他的心可以说是正念分明,不动照了,四禅的心是最为寂静,最为明了,他就把这种寂静明了的心,以为当作四果,妄言证圣。他不知道这烦恼的颠倒只是暂时的缚住,他以为他断惑证真,因为这四禅的相貌是跟阿罗汉灭尽定的相貌是非常的相似。但是等到四禅天的果报结束了以后,他出现了五种的衰相,这时候他就毁谤佛陀,毁谤正法。他说:佛陀是大妄语者,佛陀说世间上有涅槃,那为什么我证得了涅槃又失掉呢?谤佛!第二、谤法,他说这世间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应该是不受后有,怎么阿罗汉死了以后,又招三界的果报呢?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阿罗汉,世间上也没有真实的涅槃可得。谤佛、谤法,以此毁谤佛法的过失,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了。
一种是来自于外境的干扰,一种是来自于你内心的邪见颠倒,到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洗心非正,在回家的路当中,结果误入了歧途。
劝听许说: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你要好好的仔细的来学习这五阴魔境,佛陀也会仔细的加以分别...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为什么佛陀要仔细加以分别呢?
蕅益大师说:无闻之过,甚可怖畏。他说:你今天没有去了解整个返妄归真当中的一些魔境,是非常可怕的。
为什么呢?
第一、魔相幽隐难见,魔的境相是很难分辨的,他真妄很难分辨的;二、魔害是深重难堪,你一旦受到魔害,那是非常可怕的。
后面会说,他说:你身受魔害,那你是根本上的伤害,比破戒还可怕。因为破戒是破其中一条戒,你一旦受到魔害的时候,你是全体的起颠倒,根本上的伤害。
古人说:你宁可千年不悟都没关系,你不可一日着魔。
所以佛陀说: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因为无闻的过失是非常的可怕。
丁二、时众伫诲
这时法会大众以期待的心,来等待佛陀的教诲。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在这当中其实是没有人来请法,佛陀是以大悲心来无问自说。
这时阿难尊者跟法会大众就起立,以欢喜心顶礼佛陀,也以恭敬的心,等待佛陀慈悲的教诲。
丁三、总别开示
有关五阴魔境,佛陀先作总相的说明,再作别相的开示,总别二种开示...
生佛体同: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佛陀先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讲到我们众生的心性。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说:汝等当知,汝等是所有凡夫跟有学之人。在有漏世界,这地方是拣别这以下的开示不是无漏,是有漏。这个有漏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的产生,是由烦恼跟业力所创造的,世界是指依报,十二类生指正报。
在有漏的依正二报当中,我们众生本具的本觉、本妙、本明的觉圆心体,觉悟圆满的心体,跟十方诸佛是无二无别。
我们前面讲过,一切众生为什么都可以成佛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本来面目,跟诸佛的本来面目是无二无别的。
先把体性讲出来,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
致魔之因
妄生空界: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着魔的原因:
我们众生因为一念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是迷理为咎,迷真才起妄。本来没有妄,怎么有妄想呢?因为迷失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产生了对立就产生了妄想。妄想当中有粗细二种差别,从微细来说,就是痴的妄想、跟爱的妄想。
这一段圆瑛老法师说:我们打无明跟妄想是不一样的。无明是属于痴,无明没有对错。说你这一个人向外攀缘,向外攀缘不能讲是罪业,它只是一个痴而已,他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而虚妄的产生能所,所以无明基本上是属于第八识的作用,是三细,一念妄动以后,在平等法界当中虚妄产生能所,而产生了第八识,痴是微细的的八识。
妄想就比较粗重,是属于第六意识的爱憎取舍。无明是一种有所得的攀缘心,爱是一种烦恼,爱憎舍取的烦恼。
总而言之,在迷真以后,生起的妄想有痴爱二种妄想。
痴产生的相貌:生发遍迷,故有空性。
因为有一念的愚痴,这种有所得的心,就将平等的真如切割成一个能所的对立,一个能缘的心与所缘的境。所以就把全体的真如,就转成顽虚空之相,就是所谓的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就是为什么会有虚空呢?因为我们产生能所的对立,有能有所就产生了虚空。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虚空虽然是有,但虚空是没有差别相的,在无差别当中又创造了个人的世界差别,比方你是人道的世界,他是饿鬼道的世界,他是畜生道的世界。这差别相怎么来的呢?因为有爱取的烦恼,有些人对善法产生爱取,他创造了美好世界,有些人对恶法产生爱取,创造了丑陋痛苦的世界。
由前面的愚痴而创造了虚空,由我们心中不同的爱取,而创造了不同差别的世界。总而言之,虚空相,世界相,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变现。
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这一段是把前面作总结。由前面的道理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所受用的十方虚空,以及虚空里面的国土,之所以变成非无漏,就是有漏,为什么会是一个有漏的世界呢?因为都是我们一念的迷痴还有爱取,迷痴的妄想跟爱取的妄想之所创造出来的。你有这样的妄想,你就有这样的世界出来。你为什么今生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跟你前生打什么妄想是有关系的。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当知在虚空(包括世界)当中,虚空是生在我们的一念心性当中,就好像一小片的云雾,点缀在太虚空当中,虚空它只是我们一念心性的水泡,这是广大天空的一个小云雾而已,何况这世界又在这虚空当中,那就更小。
意思是说,为什么会产生魔境,先讲出它的一个道理,就是因为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妄想所变现。那么你现在破坏妄想,你等于是间接在破坏外在的世界,他的意思是这样。
再讲一次,你外在的世界怎么会有?是你妄想变的。你现在对治这个妄想的时候,你外在的世界就开始要消失了。你外在的世界要消失的时候,有些人就不同意,有些人就不同意你这样做,因为这当中牵涉到有共业的问题,往下看你就知道。
归元本无: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外在的世界是你一念的妄想变现的,所以当你发真归元,你发心要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发心要把你的心从妄想的攀缘心要带回家的时候,这时候由妄想所变现的十方虚空,十方世界全部要消失,而且这空中所产生的十方世界通通会破坏掉。这地方就有些人就不同意了,因为我们习惯性活在妄想,所以会产生世界,现在你要对治妄想,就等于间接要破坏外在的世界。
魔动之缘
正式说明为什么你在佛堂里面打坐,他一定要来破坏你,这当中有原因的,因为你干扰到他了。
定合圣流:如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吻,当处湛然。
说如辈修禅我们在佛堂修禅,我们也没去恼害别人,但这地方有个问题,我们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种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来庄严我们一念心性,我们的心跟十方诸佛菩萨,跟那些无漏的大阿罗汉,他们在一念的寂静心当中,是心精通吻,我们的心跟佛陀的心是互相吻合。但是我们向外攀缘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心不同,依体起用,个个不同,但摄用归体,把心带回家,我的家跟你的家一定一样,家只有一个。就在这个家当中,当处湛然,当下清净而光明,光明而清净。
你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十方诸佛菩萨是非常欢喜你,张开双手欢迎你回家,但是有些人就不欢喜的,哪些人不欢喜呢?
诸有坏动:一切魔王,及诸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一切魔王。六欲天的波旬,还有这些诸大的鬼神,还有凡夫的诸天,他们看到他的宫殿无缘无故,产生了崩裂,就是破坏,乃至于整个大地产生震动,产生了分裂,水中的众生,路上的众生乃至于空中的众生,都产生了惊怖,因为大地开始振动,宫殿开始破坏。
诸魔不容: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在这种情况之下,凡夫是一个昏昧暗钝的情况,他没有神通。因为他前面说的,这种宫殿的破坏,大地的振动,这种都是禅定所见的色法、禅定所见,所以凡夫感觉不出来。但是前面说的这些魔王、大力鬼王,这些欲界天的天人,他们都有五种的报通,唯除漏尽通,更重要他们都贪恋这三界的果报。所以他怎么能够允许你去破坏他的宫殿?去振裂他的大地?是诸魔所不容。
故来恼乱: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总结:是故鬼神,及诸天魔王、魍魉、妖精,在你三昧将要成功的时候,他们都要恼害于你,一方面保护他们的宫殿。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4-2016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738-739》
戊二、别明境发之相
辛一、牒示圆通正行
佛陀先牒起指示,修学圆通它的正行。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先把它的内涵标出来。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地。
在解释圆通正行之前,佛陀讲了一句:阿难当知!
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古德说:这一句话有警告的意思,也就是在整个修学当中,你要非常的小心谨慎。所以当知就是有提醒,你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在什么时候小心谨慎呢?当然我们平常散乱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谨慎这一件事,这是特别是在汝坐道场,就是你现在把妄缘放下了,开始安住在修道的道场。
《楞严经》的道场有二个,蕅益大师说:第一个是事相的道场,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你要做一个八角的《楞严坛场》,这是事相的。第二是理体的道场,你在佛堂当中,或者历缘对境当中,你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的心要把方向转过来,回光返照,观照你一念心性当下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一念心性就是我们的道场。
蕅益大师说:在末法时代,我们应该以理体道场为根本,因为事相是很难具足的,这《楞严坛场》是不容易具足的,但是要以理体的道场为本。就是你现在应该要把你本具的那一念清净的本性把它现出来,然后在那个地方安住,这个就是汝坐道场,不要跟随无明妄想而转。
安住道场以后做什么事呢?销落诸念,你要慢慢从无明妄想的心,把心带回家,安住在一念心性以后,开始慢慢的修空假中三观,来销亡谢落诸多的妄念。
销落诸念这一句话,圆瑛老法师他说:这个地方指的是脱尘。
我们的根尘识,最外一层是尘,先脱尘,再脱根,最后再脱识,根尘识都脱了以后,这时候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真如现前。
所以这地方特别指的是,初学者你先不要管外境的变化,销落诸念就是你的心,不管外境是生灭的、动荡的、是寂静的,你完全把外境放下。
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
这地方指的是一种功德之相,前面的销落诸念是指它修行的过程,这以下其念若尽是讲它的功德。什么功德呢?以耳根来说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妄念已经穷尽了。
海公讲一个譬喻说:什么叫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是一个人住在房子里面,屋子外面是刮风下雨,屋子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你很清楚外面是刮风是在下雨,但是你的心完全不随外境而转,而且房子里面什么风雨都没有,这地方就是其念若尽。
这时候心中已经能够脱离比较粗重的妄想,已经不被外境所牵动,别人对我们的赞叹、诽谤,各式各样顺逆的境相来刺激我们,我们已经慢慢慢慢跟这个外境,能够慢慢脱离它了,不一定要跟它在一起了,这时候内心一切精明,内心是精纯明了。
是什么相貌呢?
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动静不移,是约着耳根来说,耳根不再攀缘外在的动静二相,乃至于意根,不再攀缘生灭二相。忆就是忆念,我们想到过去的快乐痛苦,忘就是忘掉了种种的因缘,不管你想起什么事,不管你忘记什么事,这个意根完全是如如不动,因为六根已经慢慢脱离六尘的系缚。当然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当住此处入三摩地。什么叫此处?是前面所说的则诸离念一切精明,他已经慢慢远离跟外境攀缘的妄念,内心精纯明了。你就在这一念,精纯明了之心,就在这个地方……云何应住?就在这一念心住下去,继续的用功下去。
这地方正是说明,你一个修行的依止处,首先你要先远离六尘,你不能跟六尘再打交道了。当然我们在过去的修学当中,一个初学者还是假借六尘修学。初学者,你看你要看佛像才能够拜佛,你要创造一个音声你才能够摄心,听自己的音声。但是《楞严经》它不是这个意思,它开始回光返照,脱离六尘,然后慢慢的把心带回家,开始走向回家的道路。这时候内心当中是非常的寂静而明了,明了而寂静,就在这个地方住下去,继续的用功下去。
这地方是说明修行圆通的正行,不再随外在的六尘而转。
辛二、正示色阴区宇
前面是指能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来观照现前一念的明了精纯的心性,然后不断的观进去,越观越深。这以下是讲到所观之境,你所破的是什么?就是色阴。
色阴这区宇,这个区宇怎么说呢?是一种局限。一个人他本来自由自在,但是被关在房子里面,四边有墙壁,上面有屋顶,这个人就跑不出去了,比喻我们这一念心性,无始劫来被根尘识所障碍。因为你的心识已经产生执着了,有我法二执,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缘六尘,才能够产生了别的识。那现在我们要把这根尘识破坏掉,把这区宇对我们一念心性的障碍破坏掉,这就是色阴区宇。
这种障碍我们看经文就清楚: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正式说明,我们所要破的障碍是什么。佛陀在这段经文是用譬喻的方式来开显,说是:
如明目人,这个人眼睛打开,这个人已经是大开圆解,他已经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他不是像过去他的那一念心随别人的嘴巴转,别人赞叹他,他就欢喜,别人呵责他,他就痛苦,他的心永远是跟着外境在动。如明目人就是说,他开始慢慢慢慢,开始勉强自己不要再跟外境在一起了,这个人已经产生观照的智慧,眼睛打开了。
眼睛虽然打开,但是处大幽暗,理观虽成,但事修未究,事相的障碍还是在。因为他眼睛打开了,但是他还是处在一个非常黑暗,什么都看不到的房间当中,这就比喻一个修学过程,他在回家的路当中,他已经打开了眼睛,但是旁边处处的障碍还没有消灭。所以说,精性妙净,心未发光,他六根的精妙之性,就是根性,也就是我们说的真如本性,还是被色阴所障碍,而不能生起种种广大的妙用,这是色阴区宇。
色阴主要是六尘跟五根。什么叫做区宇?比方说,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无障碍的,但是我们习惯性老是跟外境在一起,以眼睛来说,我们就会被明暗相所障碍,我们光明的时候看不到黑暗,黑暗的时候也看不到光明,我们的六根永远活在对立。它这地方就是说,他虽然修止观了,但是他的障碍犹存,所以他必须要等待它慢慢的破除。
辛三、悬示色阴尽相。
佛陀先预先的显示色阴穷尽之相。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一个人眼睛打开了,而且他所处的环境是,十方洞开,无复幽黯,他所见的环境是,洞然开明,没有一点的黑暗相。这就是色阴已经穷尽了,前面有说过动静不移,忆忘如一,他这时候耳根不为动静二相所障碍,乃至于意根不为生灭二相所障碍,眼根也不随明暗二相所障碍。这就是他色阴穷尽之相,这个人已经不再被六尘境界所转。
一个人不被六尘所转,表示他能够掌控六尘。蕅益大师说:佛陀他为什么自在?
你看佛陀去厕所,他闻到的味道都是香气,你去毁谤他,进入到佛陀的音声都是美妙的音声。他为什么能够于法自在呢?因为他不随妄转。这地方很重要,你不为它所转,你就能够转它,你要被他所转,那你永远处在被动,他要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你能够不为它所转,你就变成主动,我说这莲华是黄金色的,它就变成黄金色,我说这大地是七宝的,它就变成七宝。他已经超越了色阴的障碍,六尘的色阴已经不再障碍这修行人,他在色阴当中得大自在。
这地方是说明,他这种人是眼睛打开了,而且在这种光明的地方,他能够随心自在。
辛四、结示本惟妄想
说,这色阴是么来的呢?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被六尘境界所障碍呢?其实这是我们自己妄想捏造出来的。
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我们之所以被色阴所障碍,其实是过去生中一念坚固的妄想,以为其根本。
蕅益大师说:什么是坚固妄想?简单的说,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比方我们以眼根来说,眼根我们看到东西它有远近的差别,凡夫所见不过分寸,我们一个墙壁就看不过去了,阿罗汉他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罗果,他能够看整个大千世界,菩萨能够看百千万个大千世界,佛陀能够照见无量无边,无穷尽的三千世界。同样一念心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同样一心性,为什么所见就有这么多的差别呢?因为妄想有轻重差别,我们妄想打得比较重,所以我们的障碍就比较深,阿罗汉的妄想就比较轻薄,所以他看得就更远了,菩萨的妄想就更轻薄,佛陀是完全没有妄想。所以说,当我们坚固妄想慢慢轻薄的时候,我们六根对六尘接触的时候,我们对六尘的这种执取就淡薄,产生的六根的妙用就更加的广大。
举公案说明一下:
禅宗有个公案说,德山禅师。德山禅师他去参访龙潭禅师,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到龙潭禅师道场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龙潭禅师说:你不远千里而来,有事情我们明天再谈,就先安排他挂单。这时候德山禅师手上拿一个蜡烛,就要走到他的房间去,龙潭禅师就走在前面,德山禅师走在后面拿着蜡烛,走着、走着,龙潭禅师突然间转过身来,用嘴吧吹气,把蜡烛给吹灭,吹灭以后,德山禅师当下开悟。
因为它本来是光明相,突然间变成黑暗相,这表示什么呢?
我们一念心性是假借六根门头才表达出来的,在眼睛叫做见性,在耳叫闻性,见性它有不变义,随缘义,它不变是清净的,但它随缘,随黑暗的因缘见到黑暗相,随光明的因缘见到光明相。
所以当黑暗相现前的时候,德山禅师当下回光返照,为什么我能见到光明,又能够见到黑暗,那个能见是谁?能见的明了性,你从什么地方来?回光返照当下开悟了!就这意思。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明相暗相都是妄想所变现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是本来就没有明暗、本来就没有动静,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你看佛陀一念心性,佛陀的心可以回到无穷尽的过去,他可以看到现在的色阴,他可以看到昨天的色阴、前天的色阴,他没有空间相,他也没有时间相。佛陀在空间当中,它能够观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下多少雨滴,佛陀清清楚楚,因为他没有妄想,所以他完全没有障碍。
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其实没奇怪,这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子的!诸位要知道,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子,我们现在这样子是不正常,我们现在这一念心被妄想缠绕是不正常,是一念的迷惑以后,自己打很多妄想,然后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所以我们这样修行,只就是恢复你本来的样子,恢复本来面目而已!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4-2016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色阴十种魔境之相(一)
摘自:净界法师开示,《楞严与净土740-744》
庚二、别明发相
色阴的相貌要怎么破,先作说明,以下各别说明,色阴十种魔境之相。
辛一、精明外溢身能出碍
这个修行人他那一念心叫做精明,他开始回光返照,他开始学着告诉自己,你这一念心不要随外境的六尘所转。所以他慢慢远离六尘的执取,而产生一种精纯明了的心性。这一念心性在用功的过程当中,因为他跟无明妄想一接触的时候,突然间一时的失念产生外溢,心光外泄,向外攀缘。心光外泄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神识突然间离开了色身,跑到外面去了,这就是身能出碍。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当在此中,此中指在止观的修学当中。在止观当中干什么呢?精研妙明,精研指的是能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妙明是我们所观的理体,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在禅定当中修空假观三观,来照了我们一念心性,来开显心性的功德,这时候四大不织,我们对于四大假合之身的执取就慢慢的、慢慢的松脱,就不像过去那么坚固,叫不织,不那么坚固,这说明它用功的内涵。
正式说明色阴魔境的相貌:
少选之间,身能出碍。
少选就是很短暂的时间,突然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征兆,突然间你的那一念心就跑到色身外面去了。我们一般人没办法离开色身,白天也好,晚上睡觉也好,你一定要带着这个臭皮囊,就像小鸟被笼子关住。古人在临命终的时候说:八十年来拖着臭皮囊,如今放下何等自在。一生当中就拖着这个臭皮囊,白天晚上这样活动。
这个修行人他突然间,他这一念心就能脱离色身的障碍就跑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精明流溢前境,精纯明了之心,他心光突然间外泄,就离开色身。这种只是一种止观的功夫,一种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断惑证真成就圣道。也就是说,你这种功夫是会退转的,不像圣人他断惑证真以后,一证永证,永不退转。
对治方法:假设这个修行人他神识跑出去,他再回来以后,他不作圣心,他不把它当作一种圣道的执着,还是用平常心来面对,该修止就修止,该修观还修观,这样子是善境界,为什么呢?这表示你色阴要破之前的征兆出现。
蕅益大师说:钻木取火。能钻的是什么?空假中三观的智慧,所钻的就是色阴。这时虽然火相未现,但烟相已成,烟出来,这是好境界,色阴要破坏之前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如果你执着这是一个功德相,不得了,你成就圣道了,那你就可能会着魔,乃至于堕入到魔道。
这地方是说明精明外溢身能出碍第一个。
辛二、精明内溢拾出蛲蛔
这一段的精明跟前面是一样的,离念精明之心。但前面的心是向外流动,这地方是向内流动。向内流动时的时候,它能够做什么事呢?它能够把肚子里面的蛲蛔,蛲,肠胃中的短虫,蛔,肠胃中较长的虫,把蛔虫抓出来,有这种事情发现。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用功的内涵:
复以此心精研妙明。
他这一念心也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这一念观当中安住。这时突然间,其身内彻,他本来是观照一念心性是什么都没有的,但突然间他那一念心,就看到了自己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的相貌,是清楚分明,而且不但是能够见到,他还可以用手伸到身体里面,把这长短的蛔虫,从体内把它抓出来,而且抓出来的时候,身体一点都没有损伤,这身体就跟原来的身体完全一样。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一念明了的心,在观照真如的时候……
我们要知道,真妄不两立,汉贼是不两立的。你说,我没有对治妄想!你观照真如就是在对治妄想,你不跟妄想在一起,你就是在消灭它的意思。这妄想很奇怪,你不跟它在一起,它就开始要反弹,因为你等于是在对治它。你说,我没有对治你啊!你没有在对治它,就是在对治它。真妄交攻的过程当中,你的心突然间被引导到你的身体里面去了,我们的观照力本来是跟着真如走,突然间被妄想的逼迫,引导到身体里面去,看到蛔虫,把蛔虫抓出来。这是一种止观精行的力量,去逼迫无明妄想,暂时的一个相貌,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
对治方法:你只要不作圣道的执着,继续把心再带回家,继续的观照,这是好境界,假设你对它产生执着,开始打妄想,那你就很可能受到群魔的干扰而堕入魔道。
蕅益大师说:这十种的色阴,或先或后,或发不发,或并发或复重发。
这十种当然它有它的次第,它是由浅到深,但是每一个人情况不同。比方有些人他第一个它没有发出来,他直接发第二个,也可能,有些人他第一个、第二个都没发,他直接发第三个,也可能,它有先后的不同。或者是有些有发、有些没发,或者是并发,他之前发过,过了一个礼拜他又发一次,也可能,也可能并发二个一起发起来,内外一起发动也可能,事相非一,有很多状况,大家要善巧的运用。
辛三、精魄合离空中闻法
精魄主要的是什么呢?气息。在第一个身能出碍,他的心是往外误导出去,无明妄想它反抗,正念真如的力量把它误导到外面去了,第二个拾出蛲蛔是被无明妄想逼迫以后跑到身体里面来,这个精魄合离是中间,刚好是身内跟身外的中间,就是以气息为中间。精魄是一种气息的相貌,合离是互相的涉入。突然间他在空中,能够听到种种说法的音声。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他的用功是内外精研,前面第一科是在外境上的活动,第二科是在身内的活动,这地方是在中间的气息上不断的精研,观照一念心性,一方面消灭妄想脱离六尘。当然你要脱离六尘,六尘它是会反弹的。怎么反弹呢?
其时魂魄意志精神,这六种气:
我们身体的气有六种,魂,气息,阳刚上升的叫魂,比较阴柔的下降的叫魄,意志气息比较扰动、动态的叫意,气息比较寂静收敛的叫志,精神气息比较湿润、潮湿的叫精,气息比较干燥,比较充和的叫神。古人以五脏六腑来配精神、意志、魂魄,精藏于肾(属水较潮湿),神属心(属火较干燥),意属于脾(消化扰动),志属胆(静态),魂属肝,魄属肺,六种气来配六种器官。
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
六气本来是调和的,你在修止观当中,这个气突然间产生变化。怎么变化?除了你的身体安然不动以外,表面上看这个人坐在这个地方,他还坐在这个地方,他的根身(执受身)不变,但是他里面的气息产生重大的变化。余皆涉入,余指的是他的六气,互相的涉入,互为宾主。比方说,他的止观的力量,气跟魂产生了相应,以魂为主,而魂是阳刚之气,这时候这个魄就变成冰,以魂为主,魄就涉入魂当中,这个人就变得气息非常的阳刚,反过来如果他是以魄为主,魂就变成冰,魂就被魄所涉,所以他的气息就变得非常阴柔,他讲话也很阴柔,整个气息动作就很慢。乃至意跟志互相的涉入,精跟神互相的涉入,亦复如是。
诸位你看看小止观,在打坐的时候产生气动就是这样,我们的气本来是阴阳调合的,突然间阳刚之气很旺,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会起来打拳、跑步,他没办法,因为他的气太刚阳,他的阴气已经被阳气完全涉入了。这就是所谓的六气互相的涉入,而互为宾主。
这地方是他止观的功夫更高深,他是怎么样呢?
在六气互动当中,他突然间在空中听到种种的法音,是在某一个地方来,甚至于他听到十方的世界同时开演秘密的法音,从十个地方同时跟他说法。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他的精魄六气,因为互相的相涉相入成就善种。这个人他过去生,他曾经听闻过某一种法的善根种子,这时在打坐的过程当中,把他过去闻法的种子显现出来。他只是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
对治方法还是一样,你要保持平常心,不作圣心,名善境界,假设你执着它是真实的功德,你就可能会着魔。
这地方讲到气息的变化而听到法声。
辛四、心魂染悟见佛踞台
这一段跟前面一段情况是相同的,也是属于气息,心神跟魂魄也是属气息。只不过前面是听到法音,这地方是见到佛陀,见到佛陀安坐在莲华台当中。
这一科是讲到当我们刚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其实我们这个正念的力量,是去逼迫到我们无始的无明妄想,当然无明妄想它这个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反弹,它也会逼迫我们心中的正念。真妄二种的念头在心中互相逼迫的过程当中,就产生心神魂魄的气息互相的涉入,这时内心当中会产生一时的感染跟领悟,而见到佛陀安住在莲华台上,是有这种相貌出现。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这一念心当然是修止修观的心,他的心是什么相貌呢?
澄露皎彻。澄指的是止的力量,安住真如的那一念的心叫澄,露指的是观的功夫,
止跟观的功夫是皎彻,清楚分明的现前。这时候引生一种内光发明,光指的是一种善种子,他过去生曾经有忆念佛陀、观想佛陀,这时因为止观皎彻力量的逼迫,就把过去的善种子显现出来。
显出来是什么相貌呢?
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他在佛堂打坐,当然是娑婆世界,看到的大地是泥土的,但突然间他看到他的地上怎么都变成紫金色、墙壁也是紫金色的,大地也是紫金色的,而且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他远远看过去外面那些小鸟、动物,全部变成佛陀的形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
古德说:这时候他是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整个无情的世界跟有情的世界,要回归到一心真如的一个前兆,这是好现象。
这时他看到了三种佛:第一个、毗卢遮那,法身佛遍一切处;第二个、报身佛,踞天光台,无量光明、无量相好的报身佛,坐在放大光明的紫金台上;第三个、应化身佛,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一个华就有百亿的国,一个国就有一尊的释迦如来,每一尊如来都是相应一朵莲华。这时候三尊佛,法身、报身、应化生是同时出现。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只是因为你止观的相应,心神魂魄,互相涉入,而灵悟所染,把你过去生去忆佛、念佛的善根逼出来,在心光深入的修学中把它逼出来,而能够照见诸佛的世界,只是暂时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假设你以平常心面对,这个是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我今天把佛相执着是真实的,产生执着,怎么就会着魔呢?
着魔就是因为你心动,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我们前面说过,你修止观的时候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魔不同意,你的冤亲债主当然也不同意。过去生我们曾经造了共业,大家都是随顺生死之流,你现在要逆生死流而顺真如之流,他当然不同意啊!他不同意,他平常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一直正念真如,真如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敢靠近的,但是这时候你仁者心动,他就有隙可乘。
海公讲一个故事说:在过去的禅堂有一个维那师父,他止观的力量很强,他一入定的时候,他的神识就能离开身体,前面说的,身能出碍。他偶尔有时候跑出去玩一玩又回来,但是有一天晚上,他肚子实在饿的不得了、非常饿。因为在禅宗他们功课很多,在早期的禅堂是过午的。晚上饿的不得了,他怎么办呢?他神识出去以后,他就跑到厨房去偷锅巴。
古时候锅巴放在碗里面泡水,把它搅一搅就这样喝下去,暂时的止住饥饿。但他吃了以后他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大众的东西,所以他就拿了很多的锅巴,就禅堂里面的禅师每一个人手上分一个锅巴。他想他吃了,别人也应该吃一份,然后又回到他的身体。一次二次,方丈和尚就觉得这个人要对治一下,方丈和尚的禅定功夫比他还高深。这时维那师父一入定,他的神识又跑出去了,方丈和尚跟他的侍者说:你把他的身体抬到我身边来。因为方丈和尚的定力比他深,这维那师一回到禅堂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身体非常紧张。有一个同参道友说:你的身体被方丈和尚拿走了,在他的旁边,你要向他忏悔。维那师父回去就向方丈和尚忏悔,方丈和尚种种的诃责才把身体还给他。
这意思就是说:今天你的神识会出去,这只是一个征兆,让你知道而已,你的心不能够随顺它的,你一随顺它以后,你就仁者心动。万一你的神识出去了,你的冤亲债主把你的身体占有,你怎么办?你就很多状况会出现。
所以我们在这时候要观想即空、即假、即中,它只是一念心性所现的影像,是唯心所现,你今天会出去、会在里面、在外面、在中间,它都是一念真如本性所现的影像,如此而已。你要的是真如,而不是它所现的影像,你要追求的是摩尼宝珠,不是摩尼宝珠所现的小东西。这地方大家要很清楚,你的目标是要回家,而不是在回家的过程当中的那些小花!
辛五、精明逼现空成宝色。
精就是精纯明了之心,这时逼迫无明妄想,突然间在虚空当中,成就七宝的颜色现前。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用功的内涵:又以此心,心就是修止修观之心。在止的心中,它是精研妙明,精研是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妙明是所观的现前一念心性。他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随妄转,但是他这过程当中有一点偏差。
怎么偏差呢?这以下说明,他在修止观当中产生的小偏差:
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我们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当然妄想是不同意的,它肯定会来干扰你。干扰你当然我们要对治,有时候修观,有时候修止来对治,观是观察它因缘性空,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修止就是继续的专注。
这个修行人他在对治妄想的过程当中,他是用抑按降伏,完全用禅定的力量,加以压制、加以降伏,而这样的一种压制、降伏的力量太超越了,止观已经不均等。止的力量过强,观的力量薄弱,所以完全是用禅定的力量在事相上压制妄想。
当然这地方妄想的反弹力量就更大了,所以妄想就反弹到整个虚空去了。这时候无明妄想它就把它反弹,忽然见到十方虚空,虚空本来没有颜色,怎么变成七宝之色?而且突然间变成百宝之色,而且同时出现,颜色跟颜色之间也不互相障碍,这是第一个,七宝百宝之色。或者在虚空当中出现了青黄赤白,各各纯现,单纯一色,诶!虚空怎么变成红色的?或者这虚空怎么变成青色的?虚空中又出现各式各样的颜色。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我们压抑妄想功夫做得超过了,定多慧少,缺少善巧方便,因为妄想的反弹,暂时看到这样的色法,他不是真实的成就圣道。假设我们以平常心,不随妄转,把心继续再拉回来,这个是好现象,假设产生执着,即受魔邪。
前面四科我们看色阴的变化,他所见到的是有色相、有颜色,比方说,他身体出去了,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或者身体看到里面的五脏六腑,或者看中间的气息,这都是有色相。这一科是看到了无色相,看到虚空的变化,所以他这个人,他在破色阴的时候是越来越微细。因为诸位知道,色阴有二种,一种是有色相,一种是无色相,无色相就是虚空,虚空也是一种色阴。所以他这个时候,他的止观已经脱离了有色相,而开始在消灭无色相,在消灭过程当中,色阴一时的反弹,所以他的功力已经渐渐的深入了。
感恩法师开示。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