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至诚恭敬感恩黄念祖大居士慈悲开示~'~ 【金刚经一滴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9-2021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3-2022 10:09 PM 编辑

念老大德.jpeg

净土资粮


   ( 2 ) 信他。


信他既是信他佛。


我们应当 ‘  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言 ;弥陀世尊决无虚愿 ;六方诸佛广长舌,决定无二。’ 首先要信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尊是我们的导师,教导我们五戒不能妄语,所以释尊绝不会说妄语。

《 金刚经 》说 :‘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言者,不异语者。’ 佛所说的,都是真实,都是如,没有虚妄。

我常说释迦牟尼佛不要人一分钱,也不要人投他一张票。

释尊舍弃王位眷属,雪山苦修,成佛后也只是沿门托钵,讨饭为生,这都为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要救度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深信佛的教诲。

《 阿弥陀经 》是佛金口所说,佛说 :‘  从是西方过十万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都是真语实语,决定不会骗我们,而且净土三经中的《 无量寿经 》与《 观经 》,都是会中大众,亲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记载。

这都是历史事实,决不是神话故事,所以我们应当相信,既然相信,就应当依教奉行,‘  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


二者,我们要信阿弥释尊决无虚愿。


阿弥陀佛是大愿王,所发四十八愿,都已实现。

大愿的中心是第十八愿,愿文是 ‘  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条大愿也正是本经的纲宗,确指信愿持名。

若能闻名生信,而且是至心信受,至心指登峰造极的诚心。这表 ‘  信  ’

下面说 ‘  乐  ’ ,表欢喜。欢喜极乐国土,才会发愿求佛。

从 ‘  乐  ’ 字直到 ‘  愿生我国  ’ 表 ‘  愿  ’

以下 ‘  乃至十念  ’ 表 ‘  持名  ’

念佛当然念越多越好,但未能多念,乃至平时只修十念法以及临终时念佛十声,都可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以下又说,如果有人能行如上的十念,而不能往生,就不成佛。

现在经中说 ‘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可见阿弥陀是已成之佛。

其因中所发一切大愿,决以全部圆满成就,故决无虚愿。

我们信愿持名,就必与弥陀大愿相应,往生极乐。


三者,要信六方诸佛亦即十方一切诸佛。


经中说 ‘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经中说诸佛现广长舌相,《 要解 》说世间常人若能三世不妄语,舌相薄而广长,吐出时可以自覆其面。

可是此经中诸佛为赞净土法门,所现广长舌相,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现此稀有妙相者,正是为众生生起决定信心。

复用此不妄稀有舌相‘   诚心实言  ’ ,令诸众生,皆信诸佛所赞,纯一真实。诸佛毫无异语,所说没有二言。

所赞者,‘  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正是本经原有的经题。

可见此经是不可思议功德,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我们能遇到这样殊胜稀有的不二妙法,实应当至心信受,不当疑惑。

所以《 要解 》说我们应当 ‘  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心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


六信中自信他信是一对。
两者都是能信,这是正信。

一般说来,文化不高,阅读经典不多的人,容易信他,而难于信自。

若说自心是佛,便不敢承当,且认为那是贡高我慢。

又有人一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便不敢信,认为虚无缥缈,怕落空。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现。

但若能真实信他,老实念佛,仍能往生,只是往生后的品位不高。

另外一种,便是专谈信自,不能信他。

这多属于文化较高,读经较多,甚至是颇有研究的人,喜说自性是佛,但不信他佛。认为念佛求生往生,是心外觅法,是著相。于是轻视净土,不愿求生净土。

当然也就错过这个殊胜的方便法门,而难于在现在生中证不退转。

更有甚者,有人偏重自心是佛,本来是佛,本来成佛,于是就反对一切修德,又与那些蠢动之类有什么分别?

所以《要解》说 :‘  偏重自佛,既是我见未忘 ;讳言他佛,却成他见颠倒。’  进言之,自他不二,才是圆融无碍之旨

佛法是无尽藏,切莫得少为足。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0-2021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0-2021 10:51 PM 编辑

          ( 3 )   信因。


因和果也是一对。


因果问题很重要,一个人若真信因果,就不同于普通人了。

若真信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著贪求,计较,分别和营谋,便减少无穷的烦恼和过失。

欲深知因果,必须明三世因果。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佛经说:‘  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将来果,现在作者是。’现在我们都得人身,这是由于过去身中,曾种持五戒之类的善因。

至于在座诸位,能来参加当前殊胜的‘  念佛七  ’道场,其中许多位还是久修居士,出家大德,寺院长老,这都是过去多生的善因,不于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善根。

这说明欲知过去所种的因,只看当前所受的果,就清楚了。

至于将来的果呢?那只看现在所种的因。

现在大家从发菩提心,打七念佛为因,所得之果就是往生极乐,莲池化生,证不退转,都是阿(革+卑)跋致,并且等同在兜率天内院的弥勒大士。

可见三世因果极为重要。但世人对此很难生信。

所幸当前国内外有识之士,重视了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能记忆前生的实例,并且已有用英文写出的专题报道。

至于我自己最近也听到青海省会附近所出现的一件实例。

该地村中有一个幼童在初能说话后,即向父母说,我不是你们的孩子,我父亲是xx,我母亲是xx,我名xx,我村是xxx。于是这一个奇闻立即传播出去。

所巧者这幼童所说其前生父母,离开他的家只有几十个村。听到后即去访问,相见之下,证实无误。

孩子认识来者正是前世父母,父母证明童子既是已故爱子。

于是这一幼童就有了两套父母。这一事实很说明问题。

更有趣的是:上海某居士(电机工程师)最近亲自在各地调查,在我国西南发现了另一实例,与上述者同出一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21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0-2021 10:52 PM 编辑

至于人死如灯灭之说,看来要站不住脚了。

大科学家们,已有了新的体会,例如大科学家薛定鄂,是量子力学的权威,近来研究生命科学,薛氏说 :‘  我在母胎时,并不是我生命的开始,我是依照了过去的蓝图,而出现我的生命。我的死亡,也并非我生命的结束。’

薛氏之说生前以有蓝图,死后生命并不结束,恰恰否定了人死灯灭之俗论。

至于 ‘  蓝图  ’ 等,则相似于我教所说阿赖耶识,即第八识

识含藏一切种子,我们的现在世与将来世都决定于此识中的种子,所以我常说佛教是极科学的。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我了解科学,我敢这样说。

因果不虚,欲免恶果,必须不造恶因。欲求善果,务要先种善因。故云 ‘  菩萨畏因  ’ ,先从因上努力。


众生颠倒,不明因果之理,例如恶徒行凶,当宣布立即枪决时,吓得双腿都软了,这就叫众生畏果。遇到恶果,便害怕了。

他如知道畏因,便不至于行凶作恶,肆无忌惮,当然也就避免死刑的恶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21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0-2021 10:47 PM 编辑

信因之中,最殊胜之因,莫过于《 要解 》所说 :‘  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 散乱心中念佛,都会成为成佛的种子。

例如经典中说,佛在世时有一位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用慧眼观察,看出老人八万劫以来,未种善因,不准出家。

老人大哭,佛听到后,叫舍利弗准他出家。

因此老人在八万劫以前是一樵夫,一次在山中打柴遇虎,逃避上树。虎过后,放心了,念了一声 ‘  南无佛  ’

此一老人在八万劫前,在惊乱中念了一声佛,八万劫后,凭此善因,遇佛出家,后证阿罗汉果。

又如《 法华经 》说:‘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由上可见,散乱之心,称佛名号,尚有这样殊胜的功德,何况一心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为有不能往生之理?

信愿持名是往生的亲因,从此妙因必得往生的妙果。

正果老法师在起香日开示大众 ‘  克期取证  ’ ,可见这个道场不是通常地随喜结缘,而是要在这七天之内达到一心不乱。

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就决定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21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0-2021 10:47 PM 编辑

会有人问蕅益大师说 :‘  人若在念佛七中念得一心不乱之后,又造恶业,仍能往生否?’

大师答得好,大师说 :‘  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更无起惑造业之事。’

我现在做个比喻,例如烧开水,水烧开后,便以消毒,可以放心饮用。纵然放凉了,也是凉开水,依然可以食用。

反之,这一壶水,今天放在炉上,烧五分钟,拿下来放凉,明天又放在炉上烧五分钟。这样烧一百年,始终不能当开水用,大家蒸饭,也是同样道理,要一口气成功,免成夹生饭。

我们用功也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道场就是希望在这几天之内把水烧开,这就是克期取证。经中所说的一日,是指二十四小时。

所以在道场内要一心念佛,出道场回到家中仍应一心念佛。不要回家就看电视等,心就乱了。


家务尽量安排好,可以在七天之内,下至只是一日,专心持念。

我们现在所念的这本《 阿弥陀经 》是姚秦时代罗什大师所译,要求念到一心不乱,唐玄奘大师所译此经中则把这个一心不乱译为 ‘  系念不乱 ,两译合参,便知罗什大师的 ‘  一心  ’ 相当于玄奘大师的 ‘  系念  ’ ,就是说一心是指专心持念,心不散乱。

不是指事一心与理一心。因事一心则消除了见思二惑,理一心则可破无明,都是甚深境界。

现在合参两译,知道一心同于系念,所以我们真实发心,老实念佛,绵绵密密,精进不已,以此为因,必得往生极乐的妙果。

至于现在到达一心不乱也是可能的,往生时品位就更高了。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3-2022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信果。


《 要解 》说 :‘ 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味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随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

可见,信果就是要信从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

深信极乐净土中 ‘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都是由于念佛到一心不乱,入念佛三味而往生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亦复如是,例如此界最尊的普贤文殊两大菩萨,乃释尊的胁侍。

在《普贤行愿品》中,普贤发愿偈为:

愿我临欲临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再看《文殊发愿经》,文殊发愿经偈为: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

以上两偈实质全同,五言偈即从七言偈精炼而成。

又如《文殊说般若经》说:‘ 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欲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诸佛。’ 可见念佛功德难思。

上至文殊普贤诸大菩萨,悉皆念佛求生极乐国土,诸上善人下至一切人民,皆因念佛而得往生。

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如自身之影,必随自身;空谷回音,必应于响。

从因得果,果不离因。念佛之功,功不唐捐。往生之愿,决不虚发。

能这样信,名为信果。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6-2022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信事。


事与理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

事相就是事物与有形无形种种诸相。

眼前所见,幡幢香灯,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飞禽走兽,鳞介爬行,六道轮回,生生死死,万事万物,都是事相。

对于所有这些事相,若闻它们究竟以什么为本体呢?

科学上说,宇宙万物推其本源,不过是由一百多种原子,它的本质呢?只是电子,质子和中子

世间万物只是由这些三种‘ 子 ’,若多少配搭而厂。

若更问这三种子是什么呢?当然小中还有更小,这是不可穷尽的。

但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些‘ 子 ’都有二重性,即颗粒性与波动性

所谓,‘ 颗粒 ’者,只是能量在其场中某处的集中。因此可以说一切都是能量与波动。

例如空中的电磁波,俗称无线电波。

波即波动,可见从事相上看到万象森罗,若论本质,只是能量与动相

若从佛法来说,那就深入了,例如当前我这个人,是个百发的老头,再过些年送到八宝山一烧便没有了,这是事相。

若论本体,我的本体与佛相等,本来没有生灭。

这里所说的本体,即是,理不是指道理,道理是知解,是人脑的产物,是有生灭的。

可见用凡夫妄想的心,是不能真实明白经中事事无碍的妙理。

本经是小本《华严》所显示的,正是事事无碍的不可思议的境界。

想要明白,那只有真实发起大乘心,亦即菩提心,此心正是大悲大愿大智的结合,才有希望。

目前若未能深懂也很自然。

当年佛说《华严》时,大神通如目犍连,大智慧像舍利弗,都如聋如盲,不能明白。

现在我们听了,有些不懂也就不用著急。

好在这些妙理‘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

我们的阿赖耶识,像答录机,都已记录无失,成为种子。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22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6-2022 06:42 PM 编辑

《要解》说:‘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

事与理相对,境与心相对。心即是理,境既是事。

前已阐明此含容十方,此心不可穷尽。

所以从此所现的境,也不可穷尽。

现代科学家已承认宇宙之大不可穷尽,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员,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也还是围绕一个中心而在旋转,所以必有更大与更大更大不可穷尽之天体。

可见宇宙之大不可穷尽,科学家这一新认识,在佛经中早已说到。

并且依佛教说,这不可穷尽的世界,都不在自心之外。

因之,十万亿佛国之外的极乐世界当然不在外。

极乐世界是实有,经中说 ‘ 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 。

这两个 ‘ 有 ’ 字,至关切要。

极乐是有,并是真实的有。不同于眼前这个世界,目前虽有,而将来必然会坏和空。

天文学家现以证实,有的星球已经衰老,有的正在变坏,有的正在崩溃。

又有新的星球很年轻或刚刚出生。陨石的降临正表明某个星球崩溃了。

此世界在贤劫千佛都出世以后,也将从坏而空。将来又从空而成,由成而住。成,住,坏,空循环不已。

但极乐世界 ‘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 。最极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要解》还说,经中所说都是真语,实语,所以不同于庄生寓言。

庄生即我国周代的庄周,他好为寓言,虚构一些内容,来寄托自己的本意。

例如他说有个人叫混沌,生下来没有七窍。有人怜悯他,便给他凿开这些窍,等七窍凿出后,混沌死了。这就是寓言。

实在没有混沌这个人,借他表示天地未分以前的不识不知。等知识多了,便是七窍有而混沌死。

现在经中说极乐世界,这是真实有,不是寓言。

我常说你如认为这个世界有,那极乐世界当然是有,并且是更坚固的有。以上说明信事。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7-2022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愿持名.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22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中王.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22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信理。

理既是真心,实相,即是全法界。

法界既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

《要解》说:‘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而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介而乃微小之意。

我们当前这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但他本体等同法界。

所以极乐世界不在我这一念心性之外,这方面前已说明,不再重覆。

下说:‘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

‘ 依 ’ 是依报,黄金为地,七宝楼台,八功德水是极乐的依报。依报属于器世间。

‘ 正 ’ 指正报,表有情世间,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诸上善人等,是极乐的正报。

‘ 主 ’ 指教主阿弥陀佛;彼土一切圣贤天人既是 ‘ 伴 ’

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教主以及侣伴种种事相,皆是理体(即我微小的一念心性]所现之影。

心性如明镜,极乐依正主伴如镜中所现之影。且能现影者,是我理体。

故所现之影,不离镜体。能现所现,纯是真心,影随多种,同为实相。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22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四句说  ‘  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 这四句表理事无碍法界。

《要解》这一小段,具有《华严》所说四种法界。

一念心性是理体,所以文中的  ‘ 一念 ’ ,表理法界。

西方的依正是事,表事法界。

现在这四句中,第一句就是 ‘ 全事即理 ’ ,事就是理,彼此不相妨碍,故表理事无碍法界。

凡夫看来,事理是对立的。

若论理,则平等不二,同一体性 ;若论事,则万相森罗,千差万别。

于是误以理为空,事为有,空有对立,事理隔绝,于是便有碍了。

殊不知理事相即,本来无碍。

这四句下面  ‘  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  等三句表事事无碍法界,奥妙精深,乃《 华严 》所独有。

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称为四法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22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2 05:01 PM 编辑

为什么可以说  ‘  全事即理  ’  呢?道理很深,不是凡夫的情见所能推测。

所以需要通过比喻,来做一些粗浅的说明。

先可用金子的器皿来做比喻,例如在故宫珠宝馆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塔,金佛,金碗等等,金代表本体,代表理,塔就是事相,这样说也只是打个极粗浅的比方,若论实际,金子也是事相。

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用来比喻理体。

正如南岳怀让禅师的话  ‘  说似一物即不中  ’  。

现在只是勉强利用金来表示理体,便于理解。

可见佛法微妙,不是世间一切事物,所能比类。

我们现在因为塔佛盆碗等物的本体都是金,所以说金是理,塔等是事。

例如金面盆,这个面盆全体都是金,也就说整个面盆是金,金是理,面盆是事,所以说  ‘  全事即理  ’ 。

再进一步看,事有生灭,金盆放在熔炉里便溶化了。

面盆没有了,既是灭了。金子如旧,并不是新生。

这就表明事相有生灭,本体无生灭。

面盆全体是金,表  ‘  全事即理  ’  

金子熔成面盆,表理体成事

理事交彻,彼此无碍。

又事相是有差别的,塔佛盆碗,种种不同是差别。

理体则是无差别的。塔佛盆碗的本体全是金,金无差别表示理无差别。

有差别与无差别是一对矛盾,凡夫认为是对立的,从本质说,塔佛盆碗都一样。

于是有差别无差别同时成立,这就是无碍。

再可以打个比喻,如水与波。

潭澄无风,则水中能显月影,风吹水动,水面生波,水中便不显月影。

水代表本体,波既是事相。

波有大小,小如皱纹,大如山岳,波小时可以载舟,波大时可以翻船。

波有千差,水只一体。

若问波是什么?波全部是水,所以说全事即理。

再者自心是理,万象是物,事既是理,物既是心。

所以佛教中,心物是不二的。

(当前亚原子时代的欧美科学家们对于心与物,也正在螺旋上升为一体论)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2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 全妄即心 ’呢?

妄者虚妄,指妄心,妄想,从妄想而出现种种妄境。

真者真实,指真心和真如。

为什么说妄既是心呢?这又有一个比喻。

例如水与冰。

水表真如,冰表虚妄。冰是从水冻结而成的,表示妄也是依真而起。

水可任意倒入种种形状的器皿,都相适应,毫无妨碍。

一旦成冰就不行了,就处处有碍。

冰与水有什么分别呢?

冰只是多了一点寒气,凝冻成冰了,消除了寒气,冰仍是水,可见妄既是真,本来无二。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2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全修即性 ’ 者,修指修行,性指自性 ;又修指修德,性指性德。

本来是佛,这是性佛,乃自性本具之德,亦即《观经》的 ‘ 是心是佛 ’

但修德有功,性德方面,所以《观经》又说 ‘ 是心作佛 ’

《观经》这八个字,应一气读,不易分割。

既然 ‘ 作佛 ’ ,便是修。但 ‘ 作佛 ’ 之心,本来是佛,既是性,所以说性修不二。

再者修德属于始觉智。

凡夫不是觉,修行人发菩提心自觉觉他,这是始觉。

始觉若合本觉,便趋向究竟觉,性德是本觉理,修德是始觉智,这里又有一个比喻。

理如镜,智如镜上所生之光。镜光生于镜体,智光正是生于理体。

但以本心之镜。久被无明垢染遮掩,故应修持,使镜重光。

但镜光既是镜,并非他物。故始觉智即本觉理,所以说 ‘ 全修即性 ’ 。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2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2 05:19 PM 编辑

第四句是  ‘  全他即自  ’

指自性,指佛与众生,包括一切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一切世界的正报与依报都是他,前已说明也都是我自心所现。所以说全他即自。

《华严》说:‘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以自他不二。



以上这四句理事无碍法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

大乘经典都有同样开示。

例如《金刚经》说:‘ 所以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般+木)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终日度众生是,终日无度是

度而无度,无度而度,故理事无碍。

暑期中五台山通愿法师开示佛学院一学僧说:‘  无众生  ’,也正是这个道理。

从事相看,众生如波,有生灭。若透过现象看质,只是水,并没有波,所以说没有众生。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8-2022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下  ‘  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   事事无碍法界,其理更深。

当年华严会上大阿罗汉亦不能明白。

事事无碍。指事相与与事相,称性融通,亦皆彼此无碍。

一事与多事也彼此无碍。一多相既,大小互容,重重无尽。

多中含一,一中含多,这就叫一多无碍。这都十方难懂。

例如说全体包括局部,这毫无疑问,但说局部包含全体,大家便不能理解了。

因为这是凡夫的情见所不能接收的,所以还要作个比喻,再以波同水为例:波是事,水代表理,多波摄每一个波。

这是常情,现在加上一句,每一个波摄多个波,这就费解。

其道理就在一个波的本体是水。

此水包摄一切波,于是这一波就含有多波了。这就是一多无碍的浅说。

《要解》又以灯光为喻说:‘比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就像现在我们佛殿之内,悬挂了许多盏电灯,佛前还供者明灯,所以这些发光之物,所发的光都遍照全室,这也就像佛的心,众生的心,诸位的心,我的心都遍满全法界。

彼此没有妨碍,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并且室内千灯之光,每一灯光遍入于一切灯光,每一灯光含摄一切灯光。

一遍于多,多遍于一。多中摄一,一中摄多,互相遍满,重重摄入。相融无碍,不可思议。这就是《华严》十玄门中一多无碍的浅说。

至于一中有多,也既是局部包含全体,还可以最新的科学成就来证明。

用雷射技术来证明。用雷射技术来拍成的立体照像也称全息照像,拍照出的影像是立体的。

如给我黄念祖拍照,所显出的便不是平面的影片,而是如塑像一样的立体像,我们将看到就如同真人的黄念祖在这里。

这个底片,如被打碎。只需取出其中一个小小的碎片,底片是全体,碎片是局部,可是碎片仍然可以放出完整的黄念祖,只是形象稍小一点,可见局部中仍然包括了全体中的一切资讯,这就是一中有多的科学证明。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2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8-2022 05:40 PM 编辑

以上所说的内容这样难信,我们信它有什么好处吗?这就因为具足六信,才是真信。

真信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莲宗十祖截流大师《劝发真信文》说:‘  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这就是说没有真信,纵然念佛修善,但不能往生极乐,下世可生善处享乐。

大师接著说:‘  当受乐,即造业,即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尔!’  旃陀罗指以屠杀为业之恶人,阐提乃断善根无信之人。大师此说发人深省。

苟无正信,纵然修善,则来生享福,在享福时必定造业,即造恶业,必受恶报,所以说,用正眼看来,没有真信而修善念佛之人,比阐提与旃陀罗的受报,只是在时间上稍缓一步而已。可见真信万分重要。

那什么是真信呢?大师说:

1、信我与弥陀,觉性无二,我虽昏迷,觉性未失,一念会光,便同本得。

2、信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佛是究竟佛,我则随业流转。

3、信我是弥陀心内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这就是说我与弥陀水乳交融。

例如在牛奶中加一些水,于水中有乳,乳中有水,互融互摄,无毫厘间隔。所以我们念佛,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

截流大师的真信,与《要解》的六信是一致的。

其中都有事有理,并且是理事圆融,现有许多人,有的肯信事而不肯信理。

又有人重理,而不肯信事,看不起念佛法门,认为是愚夫愚妇所修的法,以上这两种人中,后者的病更重。

莲池大师说:‘  迷理执事,不虚入品之功。’  这就是说,有人虽不信理,但能信极乐是实有,相信念佛可以往生,于是恳切发愿,老实念佛,也可以往生,所以说 ‘  不虚入品之功’。只是品位不会高而已。

反之,如果只是执理而不信事,自身于理虽生浅信,但自心并未开悟。于是就废除了修持,不肯念佛,不愿求生净土,莲池大师批评这类人说:‘  执理发事,反受落空之祸。’  此处为什么用一个 ‘  祸 ’  字?

这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说:‘  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灾祸。’ 执理不信的人,谈玄说妙,自认高明,埋头研究,不去修持,一无所得,甚至拨无因果,故反而不如仅能信事的人。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22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 要解 》所说六信,能生实信,必生殊胜功德,能信因果,便自然止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再能信他,信本师释尊的教诲,阿弥陀佛的大愿,六方佛的证明,于是自然就能信事,信经中的两个 ‘ 有 ’ 字,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于是发愿求生,老实念佛。

这样于六信中生起了四信,就必能往生了,进一步如能六信具足,其功德更是殊胜,决定往生并品位甚高。

信愿持名,不但是临终往生,若人根器猛利,修持精进,于现在就有不可思议感应。

晋代有一穷苦的人,生活困难,起厌离心,乃专诚念佛七日,感阿弥陀佛现身说法,当下悟无生法忍,号觉明菩萨。

《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只是在家妇人,闻经见佛,也获无生法忍。

可见这个方便法门,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贤也不屈才,下到五逆十恶,亦可念佛往生,上智下愚,悉蒙法益,这是稀有之事。

由例如有医生能医不治之症,当然是良医。

五逆十恶就相当病入膏盲的病人,而持名法门仍可救度,可见阿弥陀是大医王 ;可见净土法门能度下根,甚至恶逆,正是他的殊胜希有之处,焉为因它能度下愚而轻视之?

或有人说,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你们还在念佛是不是在搞迷信呢?不是的,信佛不是迷信。

科学越昌明,佛教也越昌明,前几天《北京科技报》刊登一段报道,题目是 ‘  西方科学家的东方哲学热  ’ ,介绍西方科学家们正在热烈研究东方的《老子》,婆罗门教与佛教。

前几年科学画报发表一篇短文,题目是 ‘  科学思想的无价之宝  ’ ,内中介绍研究高能物理以及生命科学等等科学界的第一流人物中,许多人把佛教思想看为宝物。

又如《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编译,原著是英文。[其中说到:‘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的平行之处。’  指两者极为相似。

可见我们不是迷信,一点也不落后。

我们应当坚定信心,积极贡献力量,发出佛教的光辉,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和世界文化的飞跃,并为众生谋求彻底究竟的真实之利。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22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发愿

信愿持名为宗,底下谈愿。

就是‘ 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对于婆娑世界我们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叫作愿。

愿很重要,所以说金刚非坚,愿力为坚。金刚石的硬度最高,可以消磨宝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刚仍不算最坚,唯有愿力是最坚的。

《普贤行愿品》说:人们临终时,一切诸根都败坏了,一切办法都没有了,只是这个愿王不相舍离。可见愿的重要。

愿是盔甲,当我们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敌人做一决战的时候,什么是我们互身的盔甲?就是愿。

蕅益大师指出,往生关键,就是信愿。

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没有信愿 ;至于品位高低,那在于念佛的深浅。可见往生关键是正信切愿。

有了正信,有了切愿,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说:‘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要解》复说:‘ 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信愿要是坚固了,你临终能十念,那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

《宝王三味论》说,临终一念也可以往生。反过来说,若无信愿什么样呢?

《要解》说:‘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似的,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不可不知也。’

由上可知我们若不先去解决‘ 信愿 ’这个往生的关键,不在这关键问题下功夫,只是肯念,于是在缺一不可的信愿行三资粮中,你缺了二个。如同三条腿的香炉,只剩下一条腿,能有一条腿的香炉吗?

所以说念的‘ 风吹不入,雨大不湿’,如铜墙铁壁一样,也没有得生的理。

可见花时间来研究‘ 信愿 ’是十方必要的。因为这是往生的关键。

净土资粮 (bfnn.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025 03:03 PM , Processed in 0.13453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