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6-5-2009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6-5-2009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6-5-2009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6-5-2009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5-2009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6-5-2009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5-2009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5-2009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5-2009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乌鸦〞确实很令人省思......。
很多都是在于〝人云亦云〞和〝道聽塗說〞的歪教佛理,
如〝四大皆空〞的〔四大〕被觧为〝酒、色、财、气〞的误觧一样!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 苦 的 生 起 只 是 单 纯 地 由 於「 执 著」。
[ 本帖最后由 upatissa 于 27-5-2009 12:29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 老、 死 是 苦, 通 常 被 说 得 非 常 夸 张 而 含 糊, 容 易 引 起 误 解。 事 实 上,
若 不 执 著「 我 的 生」、「 我 的老」、「 我 的 死」, 生 就 不 是 苦, 老 也 不 是 苦, 死 更 不 是 苦。
此 刻, 我 们 执 著 生、 老、 死 是「我 们 的」,
如 果 我 们 不 执 著, 它 们 就 不 是 苦, 它 们 只 是 身 体 的 变 化 罢 了。
当 身 体 这 样 变 化, 我 们 称 它为「 生」; 当 身 体 那 样 变 化, 我 们 称 它 为「 老」; 而 当 身 体 又 这 样 变 化 时, 我 们 称 它 为「 死」。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 我 们 把 这 些 当 作 只 是 单 纯 的 身 体 变 化, 生、 老、 死 的 假 相就 会 消 失, 同 时「 我」 的 假 相 也 不 见 了, 不 再 有 任 何「 我」, 这 情 形 就 不 苦 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 陀 说:「 生 是 苦, 老 是 苦, 死 是 苦」, 大 部 份 的 人 - - 实 际 上 几 乎 全 部 的 人,
都 误 解 了 佛 陀 的 意 思, 他 们 说 生、 老、 死 的 现 象 是 苦, 有 些 人根 本 没 办 法 解 释; 有 些 人 则 犹 豫、 不 肯 定, 解 释 得 支 支 吾 吾、 含 含 糊 糊。
这 是 因 为 他 们 忘 了 佛 陀 曾说:「
取 着 五 蕴 是 苦」( san kittena pancupadanakkhandha dukkha ). 五 蕴 即 是 身 和 心, 身、 心 组 合 而 成 为 人,
若 执 著 其 中 任 何 一 个 为「 我」 或「 我 所 有」, 则 五 蕴 是 苦、 是 重担、 是 苦 源、 是 热 火。 所 以,
取 着 五 蕴 是 苦。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 在,
假 设 我 们 的 五 蕴 处 在「 老」的 状 态 中,
若 我 们 的 心 不 执 著 五 蕴 为「老」 或「 我 老」, 那 麽 它 们 就 不 是 苦 了。 我 们 应 视
色 是 空、 受 是 空、 想 是 空、 行 是 空、 识 是 空, 诸 行 旋 转 流 动 的现 象 也 是 空, 一 切 皆 空, 就 不 可 能 苦 了。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Upatissa:感恩法师,让笔者确定了五蕴是苦和五取蕴是苦的区别。后者才是佛法不共外道的核心思想。也感恩法师,很明确的把大乘佛教惯用的术语,一切皆空就是完全不执取,就是苦的止息。就象心经里的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9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27-5-2009 12:20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19. 苦 的 生 起 只 是 单 纯 地 由 於「 执 著」。
善哉,善哉。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7-5-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
|
|
|
|
|
|
发表于 27-5-2009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 老、 死 是 苦, 通 常 被 说 得 非 常 夸 张 而 含 糊, 容 易 引 起 误 解。 事 实 上,
若 不 执 著「 我 的 生」、「 我 的老」、「 我 的 死」, 生 就 不 是 苦, 老 也 不 是 苦, 死 更 不 是 苦。
-----
其实这是解脱者的知见, 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讲是容易问题是做的到吗?
读书多了就变成"书本阿罗汉". 书是解脱了人还没解脱...![](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要如何做到才是真正的关键..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7-5-2009 03:38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