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11-2020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理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那会是怎样的呢?
请问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需要改变?改变些什么?改变的目的及内容何在?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11-2020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您在上面发的帖子,叫我们不要攀缘,为什么叫我们不要攀缘呢?
身为一名人类,怎么可能不要攀缘呢?
不攀缘的话,还能继续生存及发展下去吗?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20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24-11-2020 01:49 PM 编辑
(攀缘)
↓ ↓ 不合
(舍) |
|
|
|
|
|
|
|
发表于 6-12-2020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到極樂世界會感到無聊嗎?】
前天還有同學在問我,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了,到那裡去幹什麼?好像這邊挺熱鬧的,到極樂世界感到無聊,沒事情幹。
我告訴大家,到極樂世界,要幹的事情比我們這個世界多。
但是我們這個地方事情太多了,繁雜,有時候感覺得累;極樂世界沒有,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妙極了,你的工作永遠不會累著。
幹什麼工作?分身。
你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每天,時時刻刻,分身、化身,化無量無邊身,幹什麼?到十方世界去接引來往生的眾生。
佛要不去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找不到極樂世界在哪裡,一定要佛來帶他。
所以你就曉得,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每一個剎土有多少念佛人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可忙了,他老人家的真身在講堂裡面講經說法,沒動,如如不動,分身去了,分身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去接引。
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能力分身,會跟阿彌陀佛分身一樣多。
分那麼多身,我們去幹什麼?我們到十方世界去拜佛,阿彌陀佛分身去接引,我們是去拜佛。
拜佛是修福,聽佛講經說法是修慧,到極樂世界福慧雙修。
修一天,我們這個地方修無量劫都還修不到,那個地方一天,等於我們無量劫。
所以極樂世界成佛快,是你無法想像的快速。這個地方能不去嗎?
節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O九集)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20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12-2020 11:02 PM 编辑
确实身为一名凡夫,咱们用惯了妄心,时时都在缘虑分别,攀缘一切事物,随着外境而转,没有一刻的宁静!![](static/image/smiley/miluegg/turngal.jpg)
如咱们老爱去 “ 抓 ”个什么,靠个什么,也就是说是有意愿,有目的,或为名,为利,为美女,想去做一桩什么事情,不是以无所得的心去做,而是用有所得的心去攀缘,就会有所执取,必然会带来烦恼痛苦叻!![](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2020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些东西,这就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形态和习惯,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类就是为了追求名闻利养,而努力付出,在努力付出的当儿,如果最后得到的报酬不是那么理想的话,当然会有烦恼和痛苦了。
所以佛教认为“人世间本来就是痛苦的”,要我们脱离轮回,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的痛苦好像比较少,比较适合我们居住
|
|
|
|
|
|
|
|
发表于 3-1-2021 08: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30-12-2020 11:01 PM
确实身为一名凡夫,咱们用惯了妄心,时时都在缘虑分别,攀缘一切事物,随着外境而转,没有一刻的宁静!
如咱们老爱去 “ 抓 ”个什么,靠个什么,也就是说是有意愿,有目的,或为名,为利,为美女, ...
随喜功德~ |
|
|
|
|
|
|
|
发表于 19-1-2021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佛法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明明是佛的无为法,偏偏世人爱把它变成有为法,才安安心。![](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感觉大大把往生极乐世界宛如闲逛 pasar malam ,没鱼虾也好的心态,青青菜菜念念佛就能去了,母汤喔!![](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15).gif)
|
|
|
|
|
|
|
|
发表于 17-2-2021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5).gif)
|
|
|
|
|
|
|
|
发表于 9-3-2021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5).gif)
|
|
|
|
|
|
|
|
发表于 29-3-2021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5).gif)
|
|
|
|
|
|
|
|
发表于 7-6-2021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5).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6-2021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ron_mlk 于 8-6-2021 11:42 PM 编辑
为什么说,只要去到了极乐世界,就能“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呢?
|
|
|
|
|
|
|
|
发表于 9-6-2021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 不会再堕三恶道(一切苦),三途一堕五千劫,怕末,阿狱阿飘阿猪都没你的份叻,阿弥陀佛把咱们无量劫的罪业都扛起来了,只要去到了极乐世界,人人都得到阿弥陀佛48愿威神了加持,咱们的智慧,神通,道力都和阿弥陀佛差不多,疾速成就圆满的佛果(究竟乐)。![](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6-2021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9-6-2021 09:13 PM
简单说 不会再堕三恶道(一切苦),三途一堕五千劫,怕末,阿狱阿飘阿猪都没你的份叻,阿弥陀佛把咱们无量劫的罪业都扛起来了,只要去到了极乐世界,人人都得到阿弥陀佛48愿威神了加持,咱们的智慧,神通,道力都 ...
请问什么是“五千劫”?这个“五千劫”大概有多久?一劫有多久?
|
|
|
|
|
|
|
|
发表于 9-6-2021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6-2021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9-6-2021 09:13 PM
简单说 不会再堕三恶道(一切苦),三途一堕五千劫,怕末,阿狱阿飘阿猪都没你的份叻,阿弥陀佛把咱们无量劫的罪业都扛起来了,只要去到了极乐世界,人人都得到阿弥陀佛48愿威神了加持,咱们的智慧,神通,道力都 ...
请问为什么说“圆满的佛果”就是究竟乐呢?
成佛到底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竟然连王位都要舍弃,只是为了想要成就佛果?
|
|
|
|
|
|
|
|
发表于 10-6-2021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6-2021 06: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0-6-2021 10:28 PM
这从渡众生的角度来说,佛言: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根、方便為究竟,好比禅宗顿悟成佛是要高富帅才够格的,上中下根是木分的,更表说我俩番薯只有干瞪眼,这就不方便咯。
所以净土法门就是殊胜在最方便,最 ... 念弥陀 发表于 10-6-2021 10:28 PM
这从渡众生的角度来说,佛言: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根、方便為究竟,好比禅宗顿悟成佛是要高富帅才够格的,上中下根是木分的,更表说我俩番薯只有干瞪眼,这就不方便咯。
所以净土法门就是殊胜在最方便,最 ...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
|
|
|
|
|
|
|
发表于 30-10-2021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9-2023 09:18 AM 编辑
净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死了才去的(重要的话讲无量亿遍)
接觸淨土宗那就更了不起,淨土是什麼?淨土是無量壽。
我們現在學淨土,就已經走無量壽這個道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死了才去的,這個要知道。
死了能去那個不可靠,機率不多,人死了之後多半都到六道去了。
中陰得度有,很少,第一個,你自己要有因,這個因是你前生曾經修過這個法門,跟這個法門的緣非常深,你也真想去,臨命終時還有牽掛不能放下,就沒去成,這又搞輪迴。
這一次碰到,搞清楚、搞明白了,在中陰的時候,中陰很苦自己也嘗到,乾脆放下,有一幫人給你超度、給你迴向,你真的接受,真的參與,行,可以得度。這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
真正往生的人是臨終的時候見到佛,他臨終時候不迷惑,告訴大家:我看到阿彌陀佛了(別人看不到),佛來接引我了。
佛身旁還有哪些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跟佛一道來接引的,這是真的,決定不假。
這個願景,跟諸位說,人人都能辦得到,只要我們對這個世緣不再有貪戀,這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對世緣有一絲毫貪戀,就去不成!對這個世間沒有一樣值得你貪戀的,包括佛法都不能有貪戀。
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二六時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不要被染污,你才決定得生。
佛教我們隨緣,隨緣妙用,不要攀緣,緣沒有成熟決定不能勉強,緣成熟了順其自然,沒有絲毫自己的意思。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七五集)2011/2/10 檔名:02-039-0275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