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evinpss

为什么你行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1-2008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13 AM 发表


哦,
这么说来有谁不是在执着中呢?
你也是不会改变你认定的想法。

与你的不同,我的想法是可以改变的,是无常的,无我的。
只要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的事,我都接受。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1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16 发表

与你的不同,我的想法是可以改变的,是无常的,无我的。


你觉得你的想法可以改变就已经是一种的认定了,就是一种的执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19 AM 发表


你觉得你的想法可以改变就已经是一种的认定了,就是一种的执著了。


那么这种认定是符合这个无常世界的法则,它自然是一种改变中的认定,不会是执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22 发表


那么这种认定是符合这个无常世界的法则,它自然是一种改变中的认定,不会是执著。


所以你要说自己已经不再执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23 AM 发表


所以你要说自己已经不再执着?

相比之下,在一些课题是不再执著了。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24 发表

相比之下,在一些课题是不再执著了。


例如?
什么课题?

你可真的是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11-2008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逃避什么?直接面对天魔更实际,他来干扰,你就面对他,救度他,反而他会害怕。
越逃避,他就干扰你,到你没地方躲,向他投降。

所以世界崇拜天魔的人是因为向自己心魔屈服,最后成为天魔的奴隶。活在赎罪生活里。这就是天魔目的,启发心魔,让人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26 AM 发表


例如?
什么课题?

你可真的是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啊。

例如宗教纷争的问题,如果你试图将这些与“自我陶醉、自我催眠、自我麻醉”画上等号,那是不必要的。
因为这一切都是无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3# 书剑 的帖子

看来你是更高级的,
不用“逃避”贪、嗔、痴,
是用“解决”贪、嗔、痴。

失敬失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29 发表

例如宗教纷争的问题,如果试图将这些与“自我陶醉、自我催眠、自我麻醉”画上等号,那是不必要的。
因为这一切都是无我的。


为什么突然扯到宗教问题呢?

既然你已经无我了,也已经不再执着,
那么这些又有什么问题呢?

猜测我的想法到不如直接问我不就好了,
猜测是不必要的,我的答案也是不重要的,
因为这一切都是无我。
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吗?
希望没有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解决是正面面对他,这些东西能解决掉吗?
只要你还存在,这些东西还是跟着你,你逃避,他就跟得更加贴近。当你面对他,了解他的起因,就不会向他祈求,要求什么了,内心就得以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39 发表

又是你问例如嘛!我不就随便举例说明一些课题咯!
哈哈。。。那很好,你有点接近无我了,但还是执著于常见。
因为都喜欢问人答复,然后自己定义。


哈哈,
那么不懂就问,
问了就懂。
这有什么问题吗?

难道你希望我直接认同你们所给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9# 沧浪澈 的帖子

所谓的定义是出自于传达之人的口还是接收之人的耳?
“麻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42 AM 发表


哈哈,
那么不懂就问,
问了就懂。
这有什么问题吗?

难道你希望我直接认同你们所给的答案?=.="

如真是这样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你偏偏没做到这样。
问了却给对方套上一个定论了。
你认不认同倒不是我关心的,

大家有问题就出来说说意见
也没必要给对方套上什么定义啦!
我都没这样对你呢!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5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44 AM 发表
所谓的定义是出自于传达之人的口还是接收之人的耳?
“麻醉”?

就是说某某一定解脱了。。某某一定悟道了。。。某某一定不执著了。。。等等之类的肯定语。
人家都没这样跟你说明自己,你就别瞎猜。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7-11-2008 01:5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无敌意,才是如实面对自己。
所以那些六道中的什么天人,神通都是朋友和同修罢了,尊敬他们却不需要崇拜他们,向他们祈求什么。

有要求,就要还给人家的,两不相欠。所以对那些羔羊不明不白被放血祭灵,很可怜的。

可怜那些没有灵魂的人。

只因为贪得无厌,向灵界要求太多,所以还不完所有的债。被逼继续在轮回中奔跑。

这里就有一个大善人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410951&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书剑 于 17-11-2008 02: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11-2008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2# 沧浪澈 的帖子

哈哈,
只是想要知道最实在的情况而已。
没有别的意思。

刚刚dota好,很迟了。Zzz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6: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vinpss 于 17-11-2008 01:38 AM 发表
看来你是更更更高级的,
不用“远离”贪、嗔、痴,
是用“亲近”贪、嗔、痴。

真的十分失敬失敬。

贪、嗔、痴,更全面的概括是无明与爱染。
所有未解脱之人,无时无刻都要面对无明与爱染的束缚。

无明就是包括了一切”不知“和”错误的认知“,主要是指我们对我们自身的意识、包括了”自我意识“、思想、感受等等的不正确认知。什么是错误的认知?就是一切违背无常、苦、无我的认知。
爱染,就是建立在无明的基础上,是无明的一种表现,它是一切“执著”的总称。
贪,就是爱染的其中一面,它的特质,包括了一切”我想要“、”我希望“、“我拥有”、”我渴望“等等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需求与执取。
嗔,也是爱染的另一面,它的特质,对应”得不到“而生,包括了一切”我不要“、”我不喜欢”、“我讨厌”、“厌恶”、“愤怒”等等的一切延伸自自我意识的排斥感。
痴,则是无明的表现之一,包括了一切对自己的状态“不知道”的状态,如“迷糊”、“昏沉”、“散慢”、”后知后觉“、”不知不觉“等等。
---------------------------------------------------
如果我们明白这些定义,我们就不会以为“贪、嗔、痴可以被‘逃避’掉的”,因为“逃避”本身就是“痴”的一种表现。
同样的,如果我们明白“贪、嗔、痴”存在于每个凡人之中,那我们就不会认为有“亲近贪、嗔、痴“的概念,因为,不用亲近它们,它们已经紧紧随这我们的自我意识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心里”诞生“了又消失,消失了又诞生。

如果我们明白了它们的特质,那么,消除他们的就是和它们相反的特质,如正确的认识——如实观就是对应错误的认识、错误的信仰、错误的观念等等,”念念分明“对应”痴“,”慈“对应”嗔“,”捨“对应”贪染“和”自我傲慢“,”悲悯“对应”冷漠无情“,”随喜“克制”嫉妒“,禅定对治内心的散乱、心猿意马等等。

------------------------------------------------------
而解脱的圣者们(佛、阿汉罗等),看到了”自我意识“的真相,断除这个”自我意识“,也就是我们的身心本来就全是不断变化因缘和合,没有”不变的我“存在,断除了所有对自我执取。”明“(已知)的确立,也就是”无明“的终结,所有建立在无明上、自我上的爱染、贪、嗔、痴等等也随之不复存在,这就是最终的解脱,又称为涅磐。
-------------------------------------
而我们这些有着无明、”自我意识”的人,只要无明、我执未曾断除,那么,贪、嗔、痴肯定会一次又一次地生起,这就是“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新網友 于 17-11-2008 10:56 AM 发表
他根本就沒有誠意要討論.
引誘別人說, 然後就酸酸酸.
每個人都給他酸酸酸.

他在跟我們說基督教是狡詐的.


他们高兴就好了,给他们继续掩饰和逃避吧。
他们不自在,我们却自在。

对了ho,杀人算不算善行
有智慧的人不会去杀人的,会去救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8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别动怒。。

我们应学习白布飘扬大菩萨, 将佛教的定义解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解惑, 这是将世人对佛陀教育的错误理解纠正过来。

纵然 kevinpss网友有心刁难, 可确实在成就我们。何以顾? 他是在给予我们机会分享心得,给予机会让对佛教有错误观念的佛子弟机会看到,学习正确的知识( 由于有众多的师兄在分享), 同时也给予我们机会交流, 就如同我与 沧浪澈师兄的心得交流。

在顺境中不贪,不执著, 在逆境中, 不嗔晦。 这是让我们修行般若波罗蜜, 即是忍辱。我们心存感激。 起嗔晦, 那就错了。起嗔晦,即是我执。有我执,才会有嗔。

对于谤佛,地藏经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未来世中, 若有恶人及 恶 神恶 鬼, 见有善男子 、 善女人, 归敬供养赞叹 瞻礼 地 藏菩 萨形像, 或妄生讥 毁, 谤无 功 德 及利 益 事, 或露 齿笑, 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 或一人非, 或多人非, 乃至一 念生讥 毁者。 如 是之人, 贤劫千佛 灭度, 讥 毁之报,尚在阿 鼻 地 狱 受极重罪。 过是劫在阿 鼻 地 狱 受极 重罪。 过是劫已, 方受饿 鬼。 又经千劫, 复 受畜生。 又经千劫, 方得人身。 纵受人身, 贫穷下贱, 诸根不 具 ,多被恶 业 来结其 心。 不 久之间 ,复 堕恶 道。 是故 普 广, 讥 毁他 人供养, 尚获此 报, 何 况别生恶 见毁灭 。


报应丝毫不爽,业报是自己受,没人能替代。
父子至亲, 歧路各别, 纵然相逢, 无肯代受。


竟然是如此, 那么我们怀的是慈悲心,发愿将来,第一个就度他, 而不是嗔晦, 嗔晦是地狱报。 我们是明白人, 我们看破,放下。

这里各位师兄说得只要符合经典, 那就没错, 就不必烦恼,不必嗔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11:22 AM , Processed in 0.22938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