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 【 当亲眼见到舍利 】(8 页)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30-4-2020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5-2020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各个大德同修们 卫塞节快乐 道业精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5-2020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2021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21 09:27 PM 编辑
黄念祖菩萨慈悲开示: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了。
腊八到了,密宗的说法,释迦牟尼佛的愿力。腊八是腊月初八。
从初一到十五,这十五天,任何做一件事的功德,增加十万倍,你供养一块钱的功德等于供养十万块钱,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四月初一到四月十五,也是如此。这个很妙的。
因为众生你要叫他全年的时间都要非常用功,做很多的功课,很困难,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尤其将来,人会更忙,人所要的知识会更多,科学进步了,什么都电气化,什么都非常复杂,那个简单的生活不可能了,都在斗,都在拼命,忙得要命,所以说用这种方便。
所以就是说这个十五天哪,两个十五天哪,平常都很忙,就在这两个半个月里头,有可能我集中一下,把一切事情能够事前做的,先做掉;有的能后面推的,就推一推,因此呢,在这十五天里头,家里也都安排好,多照顾照顾,或者这个十五天,先生多用功,下次到了四月,夫人多用功,有一个突出的跟平常不一样的修持。
我们大陆常常说,以点带面,突出一个点来带动全面。
这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佛的生日本来就殊胜,因为这样一个利益,佛就发了这么一个愿,你只要肯这么做,佛加持你得十万倍功德。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经常地——我在这十五天里头,我连稿子也不写了,大家都可以。这是密宗的说法,这很有道理。
我们确实可以这样,平常很忙,事情很多,这十五天我们尽量想想办法。
还有一个,废时利用。
公务人员很忙,有很多是废时,出差旅途,有的时候买东西要排队,开会,无谓的发言,等等等等,有些工作显得很苦恼,废的时间,在车上在什么,废的时间把它利用起来,你天地很宽哪。
在开车的时候,他们就听录音带——在美国的,这个时候不妨碍,因为都是一个方向,没有对面的车,稍微分一点心就行了。
这时候听讲,听念佛号。我们自己念也行,是吧!
骑自行车的人,有的一蹬,念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废时利用,你的生命就等于延长了。本来是报废的,你利用起来了,不等于寿命延长了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5-2021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菩萨慈悲开示: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再说一件事,这是密法里有的,记起来就说,一会儿就忘了。
腊八到了,密宗的说法,释迦牟尼佛的愿力。腊八是腊月初八。
从初一到十五,这十五天,任何做一件事的功德,增加十万倍,你供养一块钱的功德等于供养十万块钱,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四月初一到四月十五,也是如此。这个很妙的。
因为众生你要叫他全年的时间都要非常用功,做很多的功课,很困难,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尤其将来,人会更忙,人所要的知识会更多,科学进步了,什么都电气化,什么都非常复杂,那个简单的生活不可能了,都在斗,都在拼命,忙得要命,所以说用这种方便。
所以就是说这个十五天哪,两个十五天哪,平常都很忙,就在这两个半个月里头,有可能我集中一下,把一切事情能够事前做的,先做掉;有的能后面推的,就推一推,因此呢,在这十五天里头,家里也都安排好,多照顾照顾,或者这个十五天,先生多用功,下次到了四月,夫人多用功,有一个突出的跟平常不一样的修持。
我们大陆常常说,以点带面,突出一个点来带动全面。
这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佛的生日本来就殊胜,因为这样一个利益,佛就发了这么一个愿,你只要肯这么做,佛加持你得十万倍功德。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经常地——我在这十五天里头,我连稿子也不写了,大家都可以。这是密宗的说法,这很有道理。
我们确实可以这样,平常很忙,事情很多,这十五天我们尽量想想办法。
还有一个,废时利用。
公务人员很忙,有很多是废时,出差旅途,有的时候买东西要排队,开会,无谓的发言,等等等等,有些工作显得很苦恼,废的时间,在车上在什么,废的时间把它利用起来,你天地很宽哪。
在开车的时候,他们就听录音带——在美国的,这个时候不妨碍,因为都是一个方向,没有对面的车,稍微分一点心就行了。
这时候听讲,听念佛号。我们自己念也行,是吧!
骑自行车的人,有的一蹬,念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废时利用,你的生命就等于延长了。本来是报废的,你利用起来了,不等于寿命延长了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5-2021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各个大德同修们 卫塞节快乐 疫情消散 吉祥安康 道业精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21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6-2021 09:54 PM 编辑
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21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21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21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6-2021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6-2021 10:43 PM 编辑
节录:
佛為什麼要降王宮、出家、示現成佛?就是要給眾生以真實的利益。
所以這部經、這個法門就是如來的本願:要給眾生真實的利益。
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這個是經文裏頭沒有的(註),我引證一下。
父親來求法,他教父親念佛,父親說:「你釋迦牟尼有好多實相、真如種種殊勝的法,你為什麼不教我修習?你就教我念佛?」
釋迦牟尼佛說:「你歲數大了,那些法你修不起來,但是你就修這個法,你解決問題呀。」
你看,釋迦牟尼佛對於父親也是教他念佛,教導我們也是念佛。
所以佛的大公無私、大慈悲,真是啊!
我們要知道。佛並不是還有什麼法保密著只告訴父親,你們就去念佛去吧,你們不堪造就。就是以對待父親的法來對待咱們,所以我們要感恩哪,感恩佛的慈悲。
第五講 無量壽經的殊勝 (之二) – 黃念老法音網站 (huangnianlao.net)
。。。。。。。。。。。。。。。。。。。。。。。。。。。。。。。。。。。。
《觀佛三昧經》裏頭講,佛去度父親,教父親念佛。
父親就說:「諸佛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為什麼不讓弟子修呢?」佛的父親跟佛前也稱弟子。
佛說:「那個不是不好,非是凡夫所行境界。」凡夫做不到,勸他行念佛三昧。
如有一個很大的臭樹林子裏頭,大家聞著都生病,裏頭只要長出一棵旃檀,整個一百多里的林子都變成香的了。這個念佛法門就是如此。
你種種的煩惱妄想就像在一個大臭林子,但你只要念佛,它就轉變了。
剛才我們說了那個太陽破黑暗,這裏釋迦牟尼佛跟父親說,又舉了一個例子,所以咱們就是以譬喻得解。
第七講 無量壽經宗要 (之三) – 黃念老法音網站 (huangnianlao.net)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6-2021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6-2021 10:32 PM 编辑
节录:
「一乘了義」,佛的教,有了義教和不了義教。
了義咱們的話就是徹底了;不了義就是不徹底。
那麼怎麼叫了義,怎麼叫不了義呢?談諸法實相的這些經典,是了義經典;沒有談到諸法實相的經典,那就是不了義的經典。
因為水平不同,佛說的法也就不同,所以常常就會覺得這部經和那部經有衝突不一樣,按現在的語言說,就是發現矛盾。
那麼這兩本經有了矛盾怎麼辦呢?都是佛說的。
佛早就告訴你了,這個情形之下,你要依止那個了義的教,不依止那個不了義的教。那這矛盾就解決了。
這本經和那本經,哪本經是了義,了義的你就聽。
那個不了義的經,跟這個了義經不同的,那你就依這個了義的教。
第七講 無量壽經宗要 – 黃念老法音網站 (huangnianlao.net)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6-2021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录:
這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要離開欲界,按普通的修行好難哪,欲界包括欲界天,大家〔知道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這是道教的說法,佛教叫帝釋。
既然還有王母娘娘,那他就是欲界,他還是有夫婦、有兒女,有多少公主、有多少天皇的太子,是欲界,到天界還都是欲界,天界以下都是欲界。
都有欲,這是最低了,三惡道也在欲界裏頭。
再上面就是色界,色界稱為梵天。
梵行、清淨行,要是按普通的法門來說,一個人在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男女的行動,就不能再生梵天了,就已經不清淨了。生這個天這麼難哪,他上頭還有無色界天。
所以欲界、色界、無色界,要豎出這三界,就要把見惑、思惑完全斷得乾乾淨淨。
不光是咱們人類的見惑思惑,天界,欲界天的見惑思惑,色界天的見惑思惑,無色界天的見惑思惑,通通要斷乾淨。
咱們不說那麼高的,就咱們人類思惑的貪瞋癡慢這四個字裏頭,誰敢說〔能斷乾淨〕?能斷一個字我看就不見得有啊,能斷四個字的誰敢說?何況還有色界、無色界的貪瞋癡慢,所以豎出三界是很難。
第七講 無量壽經宗要 – 黃念老法音網站 (huangnianlao.net)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21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0-2021 11:27 PM 编辑
节录:
‘ 波罗蜜多 ’是梵文。可以译为‘ 彼岸到 ’和‘ 度 ’(即六度之度)。
生死岸中很苦,这一生变人道,不信佛的人来生保人身不容易。
你要是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都具足;或在佛道里要守五戒,若不达到这个水平,人身保不住。
信佛的人很少。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这也是稀有的人。
既然稀有,就是说来生能变人的人很稀有,所以很苦。
变畜生,落汤的螃蟹,在锅里活活地蒸死。
鸡、猪、羊等等动物,都得被杀。并且子子孙孙注定了都是被人吃的。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吃,但猪等就注定了。
变成鬼就更苦了,鬼比动物还苦,喉小腹大,不能饮食。
重罪的鬼判入地狱,鬼在地狱中是极苦的,一日之中生死千万次。
六道中比人好点是修罗。
阿修罗很聪明,很能干,很有神通。但是他心不纯,不善,他忌妒。
另一类是皈依正法作护法、是好的。
还有一类忌妒释迦牟尼佛,总想破坏,怕人皈依释迦牟尼佛减少了自己的群众。这类阿修罗忌妒障碍,破坏佛法,死后堕地狱。
六道中最高是天界,外道想升天,但升天还是在六道里头。
外道以升天做为解脱,佛教以升天看成堕落。因为本来是佛,你现在跑到天界里去了,没出六道,早晚一天要转入三恶道,很可悲。
不能以眼前的幸福认为问题都解决了,未出六道早晚还会变猪、变狗、入地狱,所以在六道中同处于堕落,这是此岸。(是指生死六道轮回这一边)。
诸佛以大智慧,勇猛修行,觉悟正道,永离苦趣,证入涅槃,这是彼岸。一切都寂灭了,寂灭就得到真实的乐。
所以佛菩萨是常乐我净,所以涅槃是彼岸。
中流就是烦恼流。为什么我们度不过去?烦恼无尽就度不过去,能越过这些烦恼就到彼岸了。
到了彼岸,就是从生死这一岸到本自无生也就无灭、常乐我净、寂灭为乐、圆满无碍的境界称为彼岸。
‘ 波罗蜜多 ’原来直译为‘ 彼岸到 ’,现翻成‘ 到彼岸 ’。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心经略说 (bfnn.org)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6-2021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0-2021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10-2021 02:34 PM 编辑
节录:
日本有个一休和尚,很小就很聪明。在他八、九岁时,一天他的师父出去了。
他就在玩,跑到方丈室,看见师兄在那儿哭,师兄比他大几岁,哭得很伤心,他说 :‘ 我们是学禅的人应无所怕,不应该哭,你哭什么呢?’
师兄说 :‘ 你不知道,我这儿不得了了,师父就是这个盒子最宝重,从来不许我看、不许我动,不知什么东西?我就想看,想动 ;今天师父出去了,我就把这个盒子偷偷打开来看,是件瓮器,我不小心给摔了,师父回来我怎么办呢?我今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哭了。’
一休说 :‘ 你不要哭了,说是我摔的。’
师兄说 :‘ 那我对不起你,你要受责打怎么辨呢?’
两个都是小孩,最后商定,今天师兄应得的馒头给一休吃,让一休承认瓮器是他摔的,他拿著一包碎瓮走了。
师父回来了,问一休 :‘ 在干什么?又在玩?’ 答 :‘ 没有,我在参禅呢!我参究问题,我在用功。’
师父问 :‘ 你参什么?’
一休说 :‘ 我参一切都无常啊!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能够不死呢?如果能够,有什么办法可以达到呢?’
师父笑了说 :‘ 咳,糊涂啊!没有,都是无常,没有例外,哪有一个人老活,没有的事情。’
一休又问 :‘ 噢,是这样。人是这样,东西呢?’
师父说 :‘ 东西也不能常存,法是一样的,都是无常,没有一样东西常有的。’
一休又问:‘ 是这样,咱们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要坏了呢?’
师父说 :‘ 那也没办法,一切都是不能常存的,时节因缘到了它就要坏,那有什么办法。’
一休交出一个布包说 :‘ 师父,这儿就有一个时节因缘到了,坏了的东西。……’
师父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没话可说。
所以我们心中如果有智慧,碰到忍耐不住或舍不得的事情,也就很平静。
从这小事,我们可以体会观照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生活中,根据这些道理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就会比凡夫,比其他不学佛的人减轻很多烦恼苦痛。
如果在烦恼苦痛中,这位日僧可能大发脾气,打这孩子一顿,这便是恼害众生 ;由于一休提醒了一切无常,这样一来,老和尚就只好一笑了。这很自然,这就是观照的作用。
心经略说 (bfnn.org)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21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0-2021 11:25 PM 编辑
节录
二、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我们念诵这部经,是玄奘大师蒙一位神僧亲授的本子。
经过是这样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到有些经典翻译不够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对证一下,但是李世民觉得大师是国宝,不愿他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不肯放他出国。用现在的话,他就偷越国境,私自出国的。
出发时约有三百多人随从,但因他又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准,所以困难重重,回国时跟著的人几乎死光了。可见是十分困难的。
途中走到一个地方,他正赶路,突然听到有人呼叫的声音,他找到一个庙,看到一个人生病了,长了一身癞,正在呻吟,他就给他医治。
本来他要赶路去取经,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经的事暂时搁下,照顾这病人。
这个病是传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顾他,他把这个病人照顾好了,病人感谢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经》。
玄奘大师就一路念这个经。念经免难有很具体的实况。
一次走到一个河边上看到很热闹,正是外道婆罗门举行祭祀的时候。
婆罗门有九十五种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蛮的。
这种外道就是野蛮的,他们相信河神,并且每年拿一个活人扔到河里,就象中国的河伯娶妇一样,都是极端迷信。
这时玄奘大师碰到他们,正是他们举行祭祀,而且已经指定了一个人,要把这个人扔到河里去。
这个人有家眷,他要与家里人死别,自己也哭,家里人也哭。
正在这极度悲伤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外国人(玄奘大师)来了,就决定把这个外国人送到河里祭祀。
家属都很高兴,把玄奘大师用绳子捆起来,要把他往河里丢。
他这个时候看到大众无理可喻,也就无话可说了。只是有个要求说 :‘ 我们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经的,你们送我祭神,我也没有办法,你们让我念念经好不好?我死之前想念念经。’
大众说 :‘ 好吧!你念吧!’
他拿起《心经》就念。念到第三遍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这些人害怕了,忙说,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得罪,赶快把他放了,并且给他磕头。
于是玄奘大师非常感谢给经的和尚,等他取经回来,循原路去找;不但这个和尚没有了,就是当初那个庙也找不到了。
于是就感觉当初所遇不是世间的凡人,这是《心经》到玄奘大师手里的经过。
玄奘大师翻的是这部经,我们念的也就是这部经。
玄奘大师得到神僧传授本经,一路消灾免难,证明《心经》威力无穷。
般若妙力不可思议,更重要的是显示了经中般若妙义无上尊贵不可思议。
心经略说 (bfnn.org)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8-2022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经题
常念《 心经 》的经题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括弧中的 ‘ 摩诃 ’ ,见余译,‘ 摩诃 ’ 就是大、多、殊胜三方面。意义很多,往往就不翻了。
‘ 大 ’ 不是大小的大,就是说这个道理是极其究竟,彻底,离开我们世俗的相对的这些概念。
这是一个绝对的大,不是对比。这个火炉和房子比,说房子大,房子和楼比,它又小了。
世间上哪有什么大小,小的就是大的,大的又是小的,都是相对的,这个大不是比较的,是绝对的,‘ 多 ’ ‘ 胜 ’ 也都是这样。
‘ 般若 ’ 也是梵文,我们可以把摩诃般若翻成大智慧,这都很勉强。因为翻成我们的话表示不足,翻成智慧就很容易和汉文的智慧这个名词相混。
我们常说的智慧,再说就是聪明,再一混变成伶俐。
世上这种聪明伶俐成了智慧了?恰恰相反,世智辩聪是我们学佛的八种障难之一,跟聋子瞎子神经病是一样的,成为学佛的障难呀!
这样混淆就失掉了原文的意思。
经中的智慧,是一种怎么能够了悟实相,契入证入实相的智慧。
实相是什么,我能够悟;我不但能悟,而且能够证。也可以这样说,实相就是佛的知见。
所以《 法华经 》说:‘ 十方的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只是为了一件大事,一个大的因缘,所以出现于世。
什么事?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要向众生开显佛的知见,宣示佛的知见。
众生听到这些开示,就能开悟明了佛的知见,入佛知见就契入,证入。
众生本来是凡夫的知见,所以大事因缘是什么呢?告诉我们什么是佛的知见,我们就从我们的知见逐渐的:有的快,有的慢,快就是顿法,慢就是渐法,把我们原来的知见舍弃了,换成了佛的知见。
般若是什么呢?就是这样的智慧,你能够明了,了解,悟到佛的知见是什么,然后就做到、证实到佛的知见。
说句很粗俗的话,佛的思想( 当然佛不是想,这是打比方的话 ),成了你的思想了。
不是一个勉强的,这个事情就像要追随一个领袖,要把领袖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那你就自然地、忠实地接受领袖的领导。
现在要比这个例子更深一步,是知和见。
佛之所知,佛之所见,把佛的知见转成了我们自身的知见。
而佛知见是我们本有的,只是我们现在是迷惑了,所以成为众生知见。
般若就是这样一种智慧,不是一般的聪明。
你能拿诺贝尔奖金,你能写出多少好文学作品,都不是般若。
心经略说 (bfnn.org)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12-2022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2-2023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一体而有三义:(一) 实相般若,(二) 观照般若,(三) 文字般若。
(一)实相般若是观照与文字的本体,实相不是有相,不是无相,不是非有相,不是非无相,不是也有也无相,永离一切幻妄的相。
可是体性不空,遍为诸法作相,具足过恒沙等等性德的妙用。六度万行都是本性所具所起。
(二)观照般若如实相之本体而起照用,照时仍是寂然不动。
(三)文字般若如实显示本体与观照。以上三者即一,实相是观照与文字的体,观照是照实相照文字,文字是表达实相同观照。
学人从文字般若入手,而起照用,一旦契悟,入于实相。实相是体,文字是相,观照是用。
‘ 波罗蜜多 ’ 是梵文。可以译为 ‘ 彼岸到 ’ 和 ‘ 度 ’(即六度之度)。
生死岸中很苦,这一生变人道,不信佛的人来生保人身不容易。
你要是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都具足;或在佛道里要守五戒,若不达到这个水平,人身保不住。
信佛的人很少。有仁、有义、有礼、有智、有信,这也是稀有的人。
既然稀有,就是说来生能变人的人很稀有,所以很苦。
变畜生,落汤的螃蟹,在锅里活活地蒸死。
鸡、猪、羊等等动物,都得被杀。并且子子孙孙注定了都是被人吃的。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吃,但猪等就注定了。
变成鬼就更苦了,鬼比动物还苦,喉小腹大,不能饮食。
重罪的鬼判入地狱,鬼在地狱中是极苦的,一日之中生死千万次。
六道中比人好点是修罗。阿修罗很聪明,很能干,很有神通。但是他心不纯,不善,他忌妒。
另一类是皈依正法作护法、是好的。
还有一类忌妒释迦牟尼佛,总想破坏,怕人皈依释迦牟尼佛减少了自己的群众。这类阿修罗忌妒障碍,破坏佛法,死后堕地狱。
六道中最高是天界,外道想升天,但升天还是在六道里头。
外道以升天做为解脱,佛教以升天看成堕落。
因为本来是佛,你现在跑到天界里去了,没出六道,早晚一天要转入三恶道,很可悲。
不能以眼前的幸福认为问题都解决了,未出六道早晚还会变猪、变狗、入地狱,所以在六道中同处于堕落,这是此岸。(是指生死六道轮回这一边)。
诸佛以大智慧,勇猛修行,觉悟正道,永离苦趣,证入涅槃,这是彼岸。一切都寂灭了,寂灭就得到真实的乐。
所以佛菩萨是常乐我净,所以涅槃是彼岸。中流就是烦恼流。
为什么我们度不过去?烦恼无尽就度不过去,能越过这些烦恼就到彼岸了。
到了彼岸,就是从生死这一岸到本自无生也就无灭、常乐我净、寂灭为乐、圆满无碍的境界称为彼岸。
‘ 波罗蜜多 ’ 原来直译为 ‘ 彼岸到 ’ ,现翻成 ‘ 到彼岸 ’ 。
所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 心 ’ ,经题中‘心’字的涵义有两个:一个是中心,心要与核心的意思。
佛说般若二十二年,佛说法一共四十九年,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足见般若的重要。
经中说:‘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盲,般若为导(又云般若为目)。
’般若经很多,《大般若经》六百卷,而这个经最短只有二百多字,如同般若中的心,心是中心的意思,核心和心要的意思。例如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
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经》是般若经典的核心,所以称为《心经》。
二者,心是指明当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一个真心,但我们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
现在这个我是个妄我,不是真的我。我们现在不实,我们在上当受骗。
我们的真心,释迦牟尼佛在成佛的那一刹那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任何一个众生,不但在座的你我,任何一位,就如飞的苍蝇,小小的蚂蚁,以至于作为地狱中的鬼,都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和佛一样的德相。
这是我们的本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那个心,就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妙明真心。
这一点是我们学佛的最要紧的信念和基础。
要相信自己的心。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说的第一句话,对于这一句话不相信,虽能信佛说的其他的话,你就没信到根本上,而是信到一些枝叶问题上。要相信这个心。
佛接著说:‘ 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我们有这个心,为什么你没有佛那么大的功德和神通妙用?就因有妄想、有执著,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所以就不能证得。
所以我们的一切经典,一方面显明这个真心,叫你恢复你的本心;一方面是帮助你扫除这些妄见,去掉这一切妄,你本有的真就自然显现,所以跟道教不一样。
道教叫九转丹成,炼丹,修婴儿,一次又一次的尸解,要修出一个什么,证出一个什么来。
佛教是说,我们本来就是,众生只是错了,只是睡著了,正在做梦,种种颠倒。
你把梦醒了,叫醒你,一醒就完事了。
‘ 如梦幻泡影’,在梦中被老虎吃了,何须找人帮助打老虎,只要拍醒你就没事了。本来没有老虎嘛!就是这么个事。
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都有本心,我们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如此,不是真的把老虎赶走,赶走老虎干什么?老虎是虚妄的,你梦里才有老虎呢,你醒了之后明白了,原来是个梦。
所以这是般若之心,所指是我们的真心。
这个 ‘ 心 ’ 字在《金刚经》中是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 应如是生清净心 ’ , ‘ 应生无所住心 ’ 。
在《观经》中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 。
以上两经中的 ‘ 心’ 字,即是本经经题中的 ‘ 心 ’ 字。
蕅益大师在《心经释要》中说:‘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 ’ 。既然我们当前一念介尔之心就是三般若,足见一切般若经典和一大藏教无非显明当人各各的自心。
而《 心经 》正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所以直截了当称为《心经》。
大师又说:‘ 实相般若……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 ‘ 观照般若……照此现前一念即实相。’ ‘ 文字般若……显此现前一念即实相。’ ‘ 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是一心。此理常然,不可改变,故名为经。’大师开示精妙绝伦。
《华严经》说:‘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故当人本心与佛无别,若能了达现前之念即是实相,亦即了达当人之心即是佛心,心佛两者毫无差别,若能了达即是实相般若。
若能观照现前一念,虽是水上生波,但全波无不是水,凡有动念何非实相,这即是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只是显示本体与照用,显明当前一念即实相。
‘ 经 ’ 。‘ 经 ’ 是通名,‘ 般若波罗蜜多 ’ 是本经独有之名,称为别名。
经的涵义是贯摄常法。
贯通古今(贯),广摄一切(摄),此理常然(常),永为法则(法)。
可见经题概括很深的意思。
古云:‘ 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意。’ 有智慧的人看见经题,这个经的全部意思也就知道了。
心经略说 (bfnn.org)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