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花非花

为什么非恶即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3-2013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相 发表于 4-3-2013 08:18 PM
建议您多听大德开示,多读金刚经。再来。
阿弥陀佛。


這個帖子是討論善惡,不是討論金剛經。
又要用金剛經來解釋善惡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3-2013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定了世間的善惡法,簡單說就是否定了世間的佛教。那麼你去空幻出世間的佛教吧,沒有紮實的世間佛教的世俗法,你只有你把空幻建在空中樓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3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简单的概念往往被一些大乘人搞得是非不分,硬加套上佛经偈语,还堂皇的冠之以出世间法。 自己不明也就算了,还要误人子弟!

套句净空法师的名言:『四大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与善恶息息相关,否定善恶即是否定因果! 『法无定法』这句话出自哪部佛经呢?竟然被当成至理名言来解释善恶。【金刚经】的偈语也被胡乱引用!佛法不是套几句佛经名言就以为全搞懂了。

善恶是个名词,从不同观点有不同理解与定义。不是套句“法无定法”,这样就蒙混过去。

佛教对善恶的定义,hawmes大致说了,以三恶道三善道为标准,能助于往生善道的行为为善行,反之就是恶行。在这里除了六道轮回,能趋向涅盘的行为也是善行。

以国家的与标准观点来看,缴税,驾车时不超速,把垃圾丢进垃圾桶,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犯法等等都是善。打劫,醉驾等等都是恶。以文化,风俗,儒家的观点来看,女人无才便是德,女人缠脚能找到好归宿,男主外女主内等等是善。另外还有其他宗教对善恶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个楼,我们应当以佛教的观点来解释善行与恶行。

回到善与恶,能止恶即是善。这个止恶是指刚开始意识到这个行为是恶行而发心不要再做这个恶行。但是止恶并非是止就止,完全脱离了这个恶行。假如真是如此,称之为“断”,这是圣人的境界。对于凡夫,我们能办到的仅仅是不完善的止恶。比如说这个楼的佛教徒,口口声声说不要恶口,不要两舌,不要shoot政府,可是一见到有机会shoot 一神教就会乘机揶揄,这就是不完善的止恶。所以止了恶,就要多加训练,把这个不完善的止恶变得更加完善,这就是善行的增长了。

写到这里,现在要谈高层次的大乘佛法,不是套用名言的解释。

修行者远离众人到山林苦行,以正知正念的观呼吸,最终解脱生死成为阿罗汉,获证最高境界的善果---涅盘。从这里可见,这名修行者是否需要出世做大布施,广结善缘,修四无量心,然后才能证道?不需要!在当世这名修行者不需要这么做。

这种突然成道是什么道理呢?从大乘佛法的观点,即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一切功德。这就是顿悟之教的宗旨,不需要提及善恶。不是什么善是恶的反面,又非善非恶,善恶一体两面种种没有营养,又误导众人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入世法,出世法,都是我们凡夫分别出来的。佛好像没这样分过。我很赞同你的‘诸恶莫作。。。。’可也不否定四禅八定。(虽然我不懂)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样样殐胜。只要能度你的,就是‘善法’。不能度你的,就不是善法。
就好像对一个小学生教高级数学,只会让他对数学失去兴趣。相反的,对大学生说小学课本,后果会更甚,除了失去兴趣,可能会变得傲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4-3-2013 11:15 PM
佛教简单的概念往往被一些大乘人搞得是非不分,硬加套上佛经偈语,还堂皇的冠之以出世间法。 自 ...

遵守<弟子规>比起读佛经或是守五戒来的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4-3-2013 11:15 PM
佛教简单的概念往往被一些大乘人搞得是非不分,硬加套上佛经偈语,还堂皇的冠之以出世间法。 自 ...

早就應該出來講一兩句。
他們知道我不說佛法,所以在我面前耍花招,他們知道你說佛法,所以什麼花招都不敢玩了。



本帖最后由 新網友 于 5-3-2013 01:5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4-3-2013 11:15 PM
佛教简单的概念往往被一些大乘人搞得是非不分,硬加套上佛经偈语,还堂皇的冠之以出世间法。 自 ...
套句净空法师的名言:『四大皆空,因果不空』。
这句‘名言’有问题。第一,他说的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第二,他前一个空,和后一个空是不同的概念。这样用‘空’,问题很大。建议你不要引用。
你可以用野狐禅的‘不昧因果’,或者《中论》说的︰'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法无定法』这句话出自哪部佛经呢?
法无定法也是取自《金刚经》的意思。‘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这也是站在第一义说的。拿这个来否定/蒙混世间善恶,确实不可取。
佛教对善恶的定义,hawmes大致说了,以三恶道三善道为标准,
三善道其中一道叫做阿修罗道,不能当善的标准。
女人无才便是德,女人缠脚能找到好归宿,男主外女主内等等是善。
有些‘道德’是无关善恶的,请不要混淆。比如:女子无才,女人缠脚。

最后,
释尊教声闻人戒定慧。戒就是止恶,(如果你认同止恶就是善,那么也就有‘善’的成分)。而且你也说‘善果——涅盘’。这与你所说“突然成道……不需要提及善恶”是不一致的。

新兄只有坚持一个POINT,不会出错。素兄提得多,问题也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nford 发表于 5-3-2013 08:53 AM
遵守比起读佛经或是守五戒来的重要.

那你去做儒家弟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3-2013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5-3-2013 01:53 PM
这句‘名言’有问题。第一,他说的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第二,他前一个空,和后一个空是不同的概念。 ...

1. 套用净空法师的名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是为了说服净空法师的跟随者。我本身就不是净空法师的粉丝。至于『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格言,关键是因果不空,目的是不让空论家拨乱因果,所以这句话还是有意义的。

2. 【金刚经】的『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和大家所认知的『法无定法』是两个概念的事,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能因为两者使用相同的字“定法”而认为两者概念相同。

3. 六道轮回对于善恶道的划分在于快乐的果报。人间有苦有乐,有善人有恶人,尚划分为善道。阿修罗道应当比人间更少痛苦。阿修罗道虽有恶人,却也有信佛的善士。佛经记载有不少阿修罗道的众生闻佛说法。电影人,小说家不明所以,常把阿修罗描述成类似恶魔的种类。人言亦言下佛教徒也被影响了!一提起嗔心就想起阿修罗,难道人间没有恶徒?无论如何划分三善道,三恶道是妥善的,我不觉得有问题。

4. 不明白你干嘛提“道德”。善与恶只是人类的标准。站在不同的立场这个标准就不同。佛教有佛教的立场,儒家有儒家的立场。立场明确就不会混淆。你不是想续“善恶”,又再没完没了的扯进”道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发现漏了一项没回复。

顿悟之教的道理我之前就说了,一切众生本就具足一切功德。至于看官能不能明白,或要不要接受就见仁见智。这句话是与戒,定,慧没有违背的。

佛门教导渐悟之教,而教外别传的禅宗则是顿悟之教。我个人是歌颂渐悟之教,理由是现代人滥用顿悟之教。再说本人也没有顿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5-3-2013 12:48 PM
早就應該出來講一兩句。
他們知道我不說佛法,所以在我面前耍花招,他們知道你說佛法,所以什麼花招都不 ...

我是读到你的问题:

問: "到處劫殺者" 和 "廣行布施者" 是一樣的嗎?

竟然没有人回答,所以才好好的回复他们。

他们之中或许有人这样想:『为了保护一群人性命,某人杀了几个暴徒。从法无定法的观点,这也算是善行。』所以回不了你的问题。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颠倒了佛教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5-3-2013 01:54 PM
那你去做儒家弟子吧。



你还不了解我要表达的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5-3-2013 02:19 PM
1. 套用净空法师的名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是为了说服净空法师的跟随者。我本身就不是净空法师的粉丝。 ...

1…所以这句话还是有意义的
表示你承认有漏洞。
2.『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和大家所认知的『法无定法』是两个概念的事,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某些人的误解与滥用,不表示‘法无定法’的道理本身或出处有问题。
3.佛经记载有不少阿修罗道的众生闻佛说法
畜牲道的龙蛇等,也有问佛说法的。闻佛说法,不能因此证明他们是善道。
4.不明白你干嘛提道德
因为你先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还有缠脚等,我认为那是无关善恶的,不合情理的道德观。
说真的我只是挑你的漏洞。
你破斥他们,我大致认同,但是瑕疵还是要面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nford 发表于 5-3-2013 03:53 PM
你还不了解我要表达的是什么.

那你请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5-3-2013 02:32 PM
刚刚发现漏了一项没回复。

顿悟之教的道理我之前就说了,一切众生本就具足一切功德。至于看官能不能明白 ...
这就是顿悟之教的宗旨,不需要提及善恶。
你前面有这句话。我不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5-3-2013 04:33 PM
那你请说吧。

净空法师开示 弟子规是菩萨的基础http://www.youtube.com/watch?v=BQr5SMTePxY

我在参透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nford 发表于 5-3-2013 04:39 PM
净空法师开示 弟子规是菩萨的基础http://www.youtube.com/watch?v=BQr5SMTePxY

我在参透着

基础会比进阶重要吗?还是各有各的重要?你慢慢参你的吧。
不过,祖师大德一向说五戒十善是菩萨道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5-3-2013 04:33 PM
1…所以这句话还是有意义的。表示你承认有漏洞。2.『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和大家所认知的『法无定法』是 ...

1. 哪请你来解说什么是『法无定法』。

2. 关于缠脚,女人无才便是德等等看法使用善与恶这两字眼,是以古中国儒家社会的字义为准。善表示妥善,好的,恶表示不好,厌恶这等等。这个意义不是佛教的意义。我不喜欢和人争文字相,你想争这个就请找其他人开战,我没有兴趣浪费时间谈这个不管是从儒家还是佛家观点,所以到此为止。

3. 畜生道本来就不是善道。之前我说了,六道轮回划分善恶道是以快乐果报来划分。畜生道的生活并不快乐所以是恶道。阿修罗道的生活却是快乐的所以是善道。如果你鸡蛋里挑骨头说阿修罗道男人喜欢与天界开战等等来说明阿修罗道众生的生活不快乐,随便你。人道有苦有恶,仍然是善道。

4. 『一切众生本就具足一切功德。』你不认同也随便你。我写了这句就没有继续写,主要原因是我不会主动对没有信念的人谈大乘佛法。而且大乘佛法也不是一个问题,一个回答就可以了知整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13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5-3-2013 05:26 PM
1. 哪请你来解说什么是『法无定法』。

2. 关于缠脚,女人无才便是德等等看法使用善与恶这两字眼,是以 ...

我不同意的是这就是顿悟之教的宗旨,不需要提及善”,后面的‘不需要提及善恶’。
‘原因是我不会主动对没有信念的人谈大乘佛法。’不知道你怎么确定别人‘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念’。
你不想再讨论我是不勉强的。
我不认为是‘开战’。
我喜欢讨论,嗯嗯,也许有点喜欢挑高人的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非花 发表于 5-3-2013 05:38 PM
我不同意的是“这就是顿悟之教的宗旨,不需要提及善恶”,后面的‘不需要提及善恶’。
‘原因是我不会主 ...

我还高兴一下下以为你会解说『法无定法』。现在再次请你解说『法无定法』,谢谢。

记住,这是故意为难你。我在等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4:36 AM , Processed in 0.11498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