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914|回复: 113

解脱之钥 - 阿姜查 (观照一切、禅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0-2007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文章对于我这种喜欢看太多佛理的人真的是当头棒喝。

没有耐心的人可以直接去以下的连接(我所转帖的原址)一次看完。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0/12564.html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0/12565.html

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等我分几次帖上(这动作可以顺便顶顶帖)。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9-11-2007 09:3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教里, 我们学习佛法的主要原因, 是要找到超越苦, 获得宁静的方法。 无论你研究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 研究心智(citta)或者心理因素(心所, cetasika, mental factors), 只有使你从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才是修持的正确方法, 而不是其它什么方法。  这是因为苦和苦因一直就存在于当下。

你在观想苦因时应当了解, 我们称为心智的这个东西, 当它静止时, 那是正常状态。 一旦它动起来, 就有了行蕴(sankhara) 心中升起了喜爱, 那是行蕴; 升起反感, 那是行蕴。 有去这里那里的欲望, 那是行蕴。 只要你对这些蕴没有保持念住, 你就很容易追逐它们, 受它们影响。 一旦心智有动作, 就有了sammuti-sankhara(世俗行蕴),就沦陷于有缘起的世界。  佛陀教导我们观照的, 正是这些蕴,这些心智的动态。

每当心智有动态, 它都是无常(aniccam), (dukkham), 非我(anatta)的。 佛陀要我们观察和观想这一点。 他教导我们观想影响心智的行蕴。 观想十二因缘: 由无明(avijja)而生行蕴(sankhara), 由行蕴而生意识, 由意识而生名(nama)(rupa), 等等。

你已经在书里学习和阅读了这个主题, 姑且那里说得正确, 但实际发生时你却跟不上。 就好象从树上落下; 一眨眼你已经从树顶摔到地面, 却一点不知落下时经过了多少根树枝。 心智经历一个客体(arammana), 受到它的吸引, 突然你会感到心情好起来, 却不知导致这个心情的原因与状态。 当然, 在某种意义上事情是按照经典上的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发生, 但同时又超越了理论的局限。 实际上, 没有什么记号告诉你现在是无明, 现在是行蕴, 接下来是意识, 现在是名色, 等等。 那样看问题的学者们, 在这个过程发生时, 是没有机会把那一系列名词读完的。 尽管佛陀分析了意识的瞬间, 描述了不同的组成部分,以便于理解。但实际发生时, 更象是从树上落下来。 一切发生如此快, 你不会有时间计算落了多远, 某个时刻身在何处。 就知道自己 “砰”地一下砸到地上, 而且很痛!

心智里事件的发生也类似。  一般来说, 你经历苦时, 看到的全是结果, 也就是心里有苦, , 悲哀, 绝望。 你实际上并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那个你从书里是找不到的。 书里没有哪里会描述你那个苦的详细情形和苦的原因。 尽管现实按照经论中描述的过程进行, 但那些只读书, 却从来没有超越书的人, 是不能够在事件实际发生时把握它的。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居留于 “知觉”(that which knows), 只是观察事物的升起。 你一旦训练你的意识能居留于 “知觉”, 一旦探索了心智, 对心智与心理因素的真相获得了洞见(又译内明), 你就会把心智看成非我(anatta)

你会发现一切思维与物质形态终究是必须放下的, 你会清楚地看到, 执取或者给予不必要的重视, 是愚蠢的。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3-10-2007 02: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与实践

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去学习心智与心理因素, 然后对它们执着起来, 他只是教导我们了解它们是无常, , 非我。 因此佛教修持的根本目的, 是把它们放下, 放在一边。 你必须对心智与升起的心理因素确立和保持知觉。 实际上心智在过去早就习惯于远离知觉的这个天然状态, 习惯于产生行蕴(sankhara), 行蕴又作进一步的虚构与制造。 因此心智已经习惯于思维的不断繁殖, 加上各种善恶概念的影响。  佛陀教导我们把这一切放下, 但是你能够放下之前, 必须学习与修行。  

考虑八正道(magga), 它是以智慧(panna)或者说正见(Right View)为基础的。 有了正见, 接下来就是正志, 正言, 正行, 正业, 等等。 这些都需要来自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又从那个知觉中升起。 知觉就好象一盏灯。 假如有了正确的知觉, 就会贯彻整个正道, 产生正觉, 正言等等, 就好比灯光照亮你行走的路。 无论心智经历什么, 终究得从知觉中升起。 假如这个心智不存在, 那么知觉也不存在。 这些是心智与心理因素的根本特点。

这一切都是思维现象。 佛陀教导说, 心智就是心智, 并不是一个活着的个体, 一个人, 一个自我, “我们”或者“他们”。 佛法就是佛法, 它不是一个活着的个体, 一个人, 自我, “我们”或者“他们”。 没有什么有任何实质性。 这个人, 无论是感觉(vedana, feelings), 感知(sanna, perceptions)之类, 你不管看哪个方面, 都处于五蕴(five khandas)范畴。 因此都得放下。  

禅定如同一块木板。 比方说, 维巴沙那(vipassana)是木板的一头, 奢摩他(samatha, )是另一头。 你要是把木板拿起来, 只是一头起来呢, 还是两头都起来? 当然了, 你拿起木板时, 两头都起来了。 维巴沙那是什么? 奢摩他是什么? 它们就是对于心智本身(的了解) 首先通过练习奢摩他, 心智平静下来, 稳定下来。 通过培养奢摩他, 你可以让心智平静。 但是, 假如奢摩他的宁静消失后, 就升起了苦。 为什么苦会升起呢? 因为来自奢摩他的那种宁静本身就是苦因(samudaya) 它是导致苦的原因。 虽然获得了一定状态的宁静,但修持并没有完成。 佛陀从自己的经验里看见了, 这并不是修持的终点。 缘起的过程尚未完全除尽; 连续的轮回依然存在; 圣者的修持还不曾圆满。 为什么不圆满? 因为苦依然存在。 因此他就从奢摩他的宁静出发, 继续观照, 探索, 获得洞见, 直到他不再执着。 (奢摩他)那样的宁静是一种蕴, 仍然是有缘起的常规世界的一部分。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3-10-2007 02: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缘起与轮回又升起了, 当然, 佛陀立刻意识到了。 佛陀继续观照着缘起与轮回背后的原因。 只要他还不曾彻底理解这件事的真相, 他就继续用宁静的心智作为工具, 进行越来越深入的观照。 他观照一切升起的状态, 无论是平静还是焦躁, 直到最后他看一切状态就好比一团热铁。 五蕴就象这样。 一块烧得发红的热铁, 有哪里你可以碰一下却不被灼伤吗? 哪里有凉快地方吗? 假如你碰一碰上面, 下面, 边上, 任何地方, 能找到一小快清凉地方吗? 显然不能, 因为整块铁烧得通红。 同样, 五蕴中的每一蕴, 就好象热铁那样烧灼。 执着于心智的宁静状态, 以为宁静的是你, 以为有一个我在感到宁静, 都是错误的。 假如你以为宁静的是你, 或者有人在感到宁静, 这只是强化了有一个固定个体, 有一个自我(atta)的想法。 但是自我的感觉只是常规现实。 要是你执取于“我感到宁静”, “我感到焦躁”, “我好”, “我坏”的想法, 就说明你还会沦陷于更多的缘起与重生。 那就有更多的苦。 快乐消失了变成苦。 苦消失了变成快乐。 你就沦陷在苦与乐, 天堂与地狱之间无穷无尽的轮回里, 不得终止。   

佛陀观察到, 心智是这样受到习惯影响, 他想到缘起重生的原因依然存在, 修持尚未结束。 结果他就加深禅定, 观照行蕴的真相, 因为有因, 就有相应的生与死, 这些动态特征在心智里来回运作。 他反复地观照, 看清五蕴的真相。 一切物质现象, 一切思维现象, 一切心智的思考都是五蕴。 佛陀教导说, 你一旦明辨了这点, 就会把它们放下, 就会自然把它们舍弃。 要对这些东西有如实知见。 只要你还没有了解事物的真相, 你就毫无选择地受苦。 你放不下它们。 但是你一旦彻悟了真相, 理解了事物本性, 你就把它们看成是幻相。 这就是佛陀的意思, 他解释说, 有了如实知见的心智, 实际上是空的了, 它本身不再受任何事羁绊。 它不属于任何人而生, 也不属于任何人而死。 它是自由的。 它光明清朗, 不涉入任何外在的事物。 (心智)与外界牵扯起来, 是因为受到行蕴和自我感的迷惑。

佛陀教导我们仔细地观察心智。 开始时那里有什么? 实在什么也没有。 缘起与重生的过程, 和心智的这些动态, 并非与生俱来, 也并非随死而去。 佛陀的心智接触到愉快的客体时, 并没有感到高兴, 接触到不愉快的客体时, 也没有感到反感。 因为他对心智的本性有着清楚的了解与洞见。 他有洞见, 了解这一切现象本身没有什么实质或者精髓。 他把它们看成是无常, , 非我, 在整个修持中保持着这个深刻的洞见。

明辨万物实相的是知觉(the knowing) 这个知觉并不对事物产生愉快或者悲哀的感觉。 愉快的状态是 “生”, 苦恼的状态是 “死”。 假如有死, 那里就有生, 有生, 那里就有死。 这个生死过程就是vatta 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3-10-2007 02:1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禅修者的心智还受到习惯影响, 象这样动来动去, 毫无疑问缘起与重生的原因还继续存在; 没有必要问别人。 佛陀彻底观照了行蕴的特质, 结果就可以放下行蕴, 再放下五蕴中的每一蕴。 他成了一个独立的观察者, 只承认它们的存在, 不作它想。 假如他经历到愉快的心智客体, 他并不为之着迷, 只是看着, 保持对它们的了解。 假如他经历不愉快的心智客体, 他并不对感到反感。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明辨了真相, 因此断除了重生的理由与条件。 维持重生的条件不再存在了。 他的心智在修持中已经达到这个地步, 对自身的理解有了自信与确定。 这是个真正宁静的心智, 免除了生老病死。 它无因无果, 不依赖于因果; 它独立于缘起。 一切因已不存在, 已除尽了。 他的心智超越了生死, 苦乐, 善恶, 超越了言辞与概念的限制。 不再有任何条件能在他的心智中升起执取。 任何对生死和缘起过程的执取, 都与心智与心理因素有关。

心智与心理因素确实作为现实的一部分存在。 它们确实存在于常规的现实, 但是佛陀观察到, 无论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 相信多少, 也没有真正利益。 那样并不能找到真正的平静。 他教导我们, 你一旦了解了它们, 就应该把它们放下, 舍弃它们, 松开它们。 因为心智与心理因素正是引导你在生活中为善为恶的原因。 假如你明智, 它们就会引导你为善; 假如你愚蠢, 就会引导你为恶。 心智与心理因素就是这个世界。 佛陀用世界的事物来观察世界。 在获得如实知见之后, 他了解了世界, 自称为世间解(lokavidu)----也就是明察世界者。

你在了解真相之前, 必须培养奢摩他与维巴沙那。 从书里学习, 也许可以获得心智与心理因素的理论知识, 但是你不能用那样的知识来切实地斩断贪, , 痴。 你只研究了贪, , 痴的外在特点, 只是在描述杂染的不同特点……贪婪是这样的, 嗔怒是那样的, 等等。 你了解的, 只是它们的外在特点与表面状态, 也只能在那个层次上谈论它们。 你也许已经得到了一些知觉(awareness)与洞见, 但重要的是, 当杂染真的在心智中升起时, 心智是否受到它们的控制, 呈现它们的特点呢? 比方说, 当你遭遇一个不喜欢的思维客体, 会产生一种反应, 导致心智呈现某些特点。 你是不是执着于那个反应? 你能不能放下那个反应? 你一旦意识到升起的反感, “知觉”是不是就把反感储存起来, 还是说见到之后, “知觉”就能立刻把它放下呢?

假如你经历不喜欢的事, 仍然把反感储存在心里, 你必须重头开始修。 因为你还有错误; 修持仍然不圆满。 假如达到了圆满地步, 心智就自动把事情放下了。 要这样子看待修持。 你在修持时要切实深入地探索心智, 通过洞见, 获得成果(paccatam) 假如你试图根据理论, 以意识的不同时刻的数目和它们的各自特点来描述心智和心理因素, 那还很不够。 真相比这要复杂得多。 假如你真要了解这些东西, 你必须获得清楚的洞见, 和透视事物的亲身理解。 假如你没有任何真正洞见, 又怎么能超越理论呢? 那是没有结果的。 你就得永远学下去。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3-10-2007 02:1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7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禅修是最重要的。 在我个人的修持中, 我并没有把所有时间花在研究所有关于心智和心理因素的理论描述上。 我观察 “知觉”。 心智升起反感的想法时, 我问: “为什么有反感? 假如有喜爱, 我问: “为什么有喜爱? 这就是禅修的方法。 我不了解那些比较精细的理论要点, 也没有去把心智与心理因素作详细的分解。 我只是始终在对付心智中的那一点, 直到整个解决了反感与喜爱的问题, 让它们彻底消失。 不管发生什么, 假如我能把心智带到一个地步, 在那里喜欢和不喜欢终止了, 那就超越了苦。 心智已达到了无论经历什么都能保持自在的地步。  没有执取, 没有粘着…它停止了。 这就是你的修持该瞄准的目标。 假如其他人要谈理论, 那是他们的事。 不过到头来, 不管谈了多少, 还得回到这一点进行修持。 你谈得不多, 也是从这一点进行修持。 无论你谈多谈少, 都得回到这一点。 假如有生, 它从这里来。 有灭, 也在这里进行。 无论心念怎样繁殖, 没有多少差别。 佛陀称这个地方为 “知觉”(that which knows) 它的功能是了解如实知见。 一旦你真正明辨了真相, 就会自动地了解心智与心理因素的行动模式了。  

心智与心理因素一直在欺骗你, 一刻也不停。 你在读书时, 只不过是在研究这个欺骗的外在形式。 你在学习那些东西时, 它们同时也在欺骗你。 只能这样来形容它们。 即使你了解它们(的欺骗性), 那一刻它们仍然迷惑你。 事情就是这样。 佛陀并没有让你只了解苦和杂染的名称, 他的目的是让你真正找到修持的道路, 引导自己走向对苦的超越。 他教导我们去探索, 去找到苦的原因, 从最基本的苦, 到最精细的苦。

[ 本帖最后由 德源 于 23-10-2007 02:1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10-2007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俺有点不同意认为理论和经教不重要
如日前俺阅读过的ajahn chah的著作,他说八正道就在的六根。对于拥有禅定经验的人来说,如果他能够对佛陀的言教进行深观这只会有好处。再者在佛陀时代,佛陀是非常鼓励弟子闻法,背颂,意念等。这以呈现出闻法的重要性,当然佛陀也曾说过会佛法不会行的人如同牧童数人家的牛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7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我个人来说, 我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 但已经能够修行了。 要了解正道从戒德开始, 就足够了。 开始有戒德(sila)很优美。 中间有奢摩他(samatha, )很优美。 最后有智慧(panna)很优美。 随着你修行的深入, 它们就出现了, 尽管你仍然可以把它们看成修持的三个分开部分, 但它们却是一体的。训练的先决条件是戒德, 其实也需要智慧, 但我们一般说修持从戒德开始。 那是基础。 只是智慧是决定修持戒德有多成功, 多圆满的因素。 你需要观照自己的言行, 探索因果过程, 那都是智慧的作用。 你得依靠智慧来确立戒德。

根据理论, 我们说先有戒德, 奢摩他, 之后是智慧; 不过我对这个作了思考, 觉得智慧是修持所有其它方面的基础。 你需要完全理解你的言行对心智的作用, 理解有害效果是怎么来的。 通过推理思考, 你用智慧作向导, 控制从而净化你的言行。  你的言行同时受到善与恶的思维状态影响, 假如你了解了它们的不同特点, 你就看见需要修的地方了。 你会看见, 假如要培养戒德, 就得行善弃恶。 一旦心智放弃恶行, 培养善行, 它就会自动地朝内走, 变得坚固稳妥。 在心智对言行不再有疑问与不确定时, 心智就会坚定不移, 为固守奢摩他提供了基础。

这个坚固的定力又形成了修持中更有力的, 第二能量来源, 让你能更全面地观照视觉, 听觉和其它官感。 一旦心智坚定不移地确立了宁静与念住, 你就可以持续地观照形态, 感觉, 感知, 思维, 意识, 观照色, , , , , , 就能看见这一切在不断升起。 结果你对这些现象和它们怎样依天性而升起的真相, 获得洞见。 有了不间断的知觉, 就有了产生智慧的因。 一旦有了明晰的如实知见, 你那个老的自我感就会逐渐从过去的影响状态中给拔除, 转变成智慧。 到最后, , , 慧就会在修持中融合起来, 成为持久合一的整体。

智慧增长了, 会培养奢摩他, 让它更加稳定, 不可动摇。 奢摩他越坚固, 戒德就越坚定越圆满。 戒德圆满了, 就会培养奢摩他, 而奢摩他加强后, 又导致智慧的成熟。 修持的这三个部分是很难分开的, 它们有那么多相互重叠之处。 它们一起增长, 组成了佛陀所称的正道(magga) 当戒, , 慧达到顶峰时, 正道就有足够力量摧毁杂染。 无论升起的是贪, , , 只有正道有力才能摧毁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7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教导的作为修持体系的四圣谛是: (dukkha), 苦因(samudaya), 灭苦(nirodha), 和灭苦之路(magga), 后者指的是戒, , , 训练心智的方式。 尽管我大声讲戒,, 慧这三个词, 它们却不存在于外面, 而是根植于心智本身。 , , 慧的天性, 是要不断起作用, 不断成熟起来。 假如心智中正道很强, 无论经历到什么客体, 无论是形态, 声音, 嗅觉, 味觉, 触觉, 正道都会占上风。 假如正道弱了, 杂染就占上风。 正道强, 就会摧毁杂染。 假如正道弱, 杂染强, 正道就会给摧毁。 杂染会毁灭你的心。 要是面对出现在意识里的形态, 感觉, 感知, 思想, 你的念住不够快, 它们会把你摧毁。 正道与杂染就这样一齐走。 修持中注意力集中的地方是你的心智。 你在正道上每走一步都得与杂染争斗。 就好象在你心里有两人在争论, 实际上只是正道与杂染在搏斗。 正道的功能是掌握心智, 培养观照佛法的能力。 只要你能够继续观照, 杂染就会输。 但是任何时候, 你的修持减弱, 杂染重占上风。 正道就消失, 杂染取而代之。  这两方面必须不断这样争斗, 直到争斗结束, 分出输赢。

到最后, , 苦因, 灭苦, 灭苦之道就会在你的心中确立起来。 那时候你就已经切切实实地修行到洞察了四圣谛的地步。无论升起什么苦, 无论以什么形式, 都一定有因。 那就是第二圣谛----苦因。 因是什么?
那是你戒,,慧的修持比较弱。 正道弱时, 杂染就占了上风。 它们控制了心智时, 就成为苦因, 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苦。 假如苦升起来, 就意味着灭苦的那个方面消失了。 升起正道的因素是戒, , 慧。 它们力道足时, 正道的修持就会势不可挡, 就会灭除苦因。 那个时候, 苦就屈服了, 不再升起, 因为正道的修持正在斩断杂染, 苦就在心中消亡了。 为什么你能灭苦呢? 因为对戒, , 慧的修持已经达到最高阶段, 也意味着正道达到了不可停止的地步。 我说, 你要能这样修持, 那么你关于心智与心理因素的理论知识学到哪里都无关紧要了, 因为到头来, 一切都汇集到这一个地方。假如心智超越了概念上的知识, 就会对禅修极其自信与确定, 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一切疑惑。 即使它开始走偏, 你也不必追多远就能把它带回正道上来。


芒果树叶是什么样的? 只要捡起一片叶子看看就知道了。 哪怕你看了一万片叶子, 也不会比看一片叶子了解更多。 基本上它们都一样。 你看一片树叶, 就了解了所有芒果树叶。 假如你看芒果树干, 只要看一株就了解了所有树干。 一切芒果树干都一样。 即使有千万株。 只看一株就看见了一切。 佛陀教导我们要这样修持佛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7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慧就是培养佛陀称为正道的方法, 但是正道仍然不是佛陀教导的中心。 它本身不是目标, 本身并非佛陀想要的。 但这个正道指向内心。 就好象从曼谷到农帕蓬寺这里。 你要的是到达这个寺院, 并不是要这条路或者柏油材料, 但是为了旅行, 你需要用这条路。 路与寺院并不是一回事。 路只是通往寺院, 但你要想到寺院, 就得走这条路。你也许会说, , , 慧并不组成佛教中心, 但他们确实是通往佛教中心的路。 你一旦把。 , , 慧修到最高阶段, 结果就升起了平静。 这是修行的最终目标。 一旦心智平静下来, 即使你听见声音, 它不打扰你。 达到这样的平静状态, 你不再会在心智中造出什么来了。 佛陀教导我们放下。 因此无论你经历什么, 就不必恐惧担心。 修行到了真正有成果的地步, 你有了亲身洞见, 就不再必须相信别人说的话了。

佛教并不是建立在什么奇异能力基础上的。 它并不依赖于展示各种奇迹, 神通, 或者超人素质。 佛陀没有赞扬或者鼓励那些东西。 这种能力也许存在, 随着你的禅定, 也许可能发展出来, 但是佛陀并没有加以赞扬或者鼓励, 因为它们可能会让人误入迷途。 他赞扬的只有那些能够让自己从苦中解脱的人。 这点他们得依靠修持才能做到。 我们的工具是, 布施(dana), , , 慧。 这些就是我们必须培养的。这些东西组成了指向内心之路, 但是为了到达最后目的地, 必须首先有智慧来保证正道的培养。 八正道, 也就意味着戒,, 慧。 假如心智被杂染覆盖,
路就不能通畅。 假如正路强大, 就能摧毁杂染。 假如杂染强大, 就会摧毁正路。 修持就是这两个东西在争斗, 一直到正道终点。 它们得不停地斗, 直到达到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0-2007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执取的危险

修持的工具与助缘是艰苦与困境。 我们必须依靠耐心, 坚韧, 自制, 节俭。 我们必须为自己来修持, 让修持从内心出发, 让自己的心智有彻底改变。

不过学者们倾向于有许多疑问。 他们坐着禅定时, 一旦有了一点点宁静, 就开始想, 也许自己达到了初禅。 他们倾向于这样想。 但思想一旦开始繁殖起来, 心智就从目标转开, 禅定完全受到干扰。过一会又来了, 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第二禅那。不要开始繁殖那些想法。那里没有什么路标告诉你禅定达到了哪个层次。 没有路标会跳出来说: “此路去农帕蓬寺。” 你一路上没有什么(路标)可读。有一些著名的老师给出了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禅那的描述, 但这些讯息只存在于外在书本。 假如心智真的进入了这样深的静止层次, 它不知道这种描述。 有知觉(awareness), 但是它不同于你的理论学习中获得的那种知识。 那些学过理论的人坐下来禅定时假如还抓着学过的东西, 想记下自己的经历, 想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禅那, 他们的心智马上就受到干扰, 离开禅定。 他们不会有真正的理解。 为什么? 因为那里有欲望。 一旦欲望升起, 无论你在作什么禅定, 心智就退却了。 你要学会怎样放弃一切思考与疑惑, 彻底放弃, 放弃一切, 这个很关键。 你应该就把当下的身, , 意作为基础, 不要带别的。 观照心智的状态, 不要拖着教科书跟你走。 你进入的禅修境界里没有教科书。 假如你试图把它们带进去, 也是白带了, 因为你要真的在经历什么时, 教科书也不在那里跟你描述了。

那些饱学之士, 那些把所有理论记得条理分明的人, 在禅定时倾向于不成功, 因为他们卡在知识的那个层次上了。 实际上, 心智并不一定可以用教科书的外在标准来衡量。 假如真的达到了宁静, 就让它宁静。 这样就可以继续进展, 达到最高等的宁静。 我自己对理论和经文的了解是有限的。 我已经告诉一些比丘们我在第三个雨季里的禅定情形; 我对奢摩他仍有许多问题与疑惑, 一直在想通过思考来解决它们, 可是我越修, 心智越烦躁不安。 实际上情况糟糕到我不在禅定时反而更宁静。 那个时候真很困难。 不过即使困难, 我没有放弃。 还是坚持着禅定。 我只是在禅修不对结果抱许多期望, 情况就好了。 但是只要我下决心要令心智平静下来, 达到专注, 只会让情况更糟。 我就是没有办法。 我问自己“为什么?

之后我开始意识到, 问题与呼吸的情形是一样的。 假如你下定决心只进行短呼吸, 中呼吸, 或只进行长呼吸, 似乎是件难事。 从另一个方面看, 你走路时, 并没有意识到呼吸是进是出, 却就很舒服自在。 我意识到修持也是一样。 一般情形下, 人们走来走去不在禅定中时, 他们会不会为呼吸而苦? 不会。 这不是个问题。 但是我坐下来, 下定决心要让我的心智宁静下来, 这就自动成了粘着, 成了执取。 我下了这么大的决心, 强迫以某种形式呼吸, 或短或长, 结果就不平衡了, 不可能集中注意力或者达到念住。 于是我比开始禅定前还要苦。 为什么? 因为我的决心本身成了执取。 它就把知觉关闭了, 我一点没有进步。 一切成了负担, 困难, 因为我把执取带进了禅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5-10-2007 09:10 AM 发表
执取的危险

修持的工具与助缘是艰苦与困境。 我们必须依靠耐心, 坚韧, 自制, 节俭。 我们必须为自己来修持, 让修持从内心出发, 让自己的心智有彻底改变。

不过学者们倾向于有许多疑问。 他们坐着禅定时 ...


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基督徒,但是我不否认佛陀的智慧。我也是在禅里看到了真理。用禅学看世界,看宇宙会更加的透折。我用禅的方法去认识我的上帝。。我看到了他的大能的彰显。。或许这很高深,或许你们还不明白。。

珈叶尊者看到佛陀拿着一朵花笑的时候,珈叶也笑了。。他悟到了许多根深入的道理。佛教来到华人世界,被华人同化了。。所以变成了亦神亦佛的,搞到许多人都走偏了。

我的观点是:放下就是一却的悲欢离合都不必去太过执意的去钻牛角。。我们要在我们这有限的生命里来个突破。突破了执着后,你就能放下。放下之后,带着一颗清静无为的心去体会世界,去了解世界。当我以这种心境来看世界和宇宙时,我看到了 神 的 智慧。唉! 我们是什么 ?我们只是这宇宙里一个小小的星球里的那一小点。就是地球离里的许多东西,我们都还没弄明白,更别说外面的世界。。

佛陀的智慧是教导人们脱离苦海,他要人们快乐,解脱。。。讲就容易,知易行难。更多是很大部分的佛教徒还搞不清这是什么? 我发贴问过,还没人能给我一个具体的答案。有的答案是疯逛的Liewjian。 不要紧,我不发怒的,因为他们不懂,就好像耶稣在临死的那一刻,主耶稣还为我们向上帝带求:父啊!你原谅他们吧,他们不认识你呀!

对我来说,佛陀是神面前的最有智慧的天使,只是他。。。。。。算了,不谈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ewjian 于 25-10-2007 10:19 AM 发表
对我来说,佛陀是神面前的最有智慧的天使,只是他。。。。。。算了,不谈这个。。


佛陀什么时候变成天使?~
怎么我不知道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0-2007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ewjian 于 25-10-2007 10:19 AM 发表


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基督徒,但是我不否认佛陀的智慧。我也是在禅里看到了真理。用禅学看世界,看宇宙会更加的透折。我用禅的方法去认识我的上帝。。我看到了他的大能的彰显。。或许这很高深,或许你们还不明白 ...


请问你怎么知道你从禅学里看到的上帝就是你现在信奉的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liewjian 的帖子

阿Q精神和佛法的境界相差十万八千里,俺认为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德源 的帖子

这是个人的看法,是与不是只有天知道.
我不能证明,也无必要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陀的教诲..我是认为:-成了佛又能怎样 ? 
我们活在这世界只有那短短的六七十年,死了以后,你,我,他去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10-2007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ewjian 于 25-10-2007 01:46 PM 发表
这是个人的看法,是与不是只有天知道.
我不能证明,也无必要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陀的教诲..我是认为:-成了佛又能怎样 ? 
我们活在这世界只有那短短的六七十年,死了以后,你,我,他去 ...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有什么新发现。

有空的话,欢迎你来了解什么是成佛。什么是觉悟。但是,最要紧是把自己在禅学里看到的上帝放下。这样一来,你才有机会看到什么是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OmAHom 于 14-11-2007 04: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mAHom 于 25-10-2007 02:43 PM 发表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OmAHom 于 14-11-2007 04: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德源 于 23-10-2007 01:54 PM 发表
这文章对于我这种喜欢看太多佛理的人真的是当头棒喝。

没有耐心的人可以直接去以下的连接(我所转帖的原址)一次看完。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20/12564.html

http://www.unicornblog.cn/us ...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OmAHom 于 14-11-2007 04:0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12:42 AM , Processed in 0.0765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