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德源

解脱之钥 - 阿姜查 (观照一切、禅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2007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要坐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7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looping 的帖子

不一定要坐,那站或走的也好....

但身体的问题和五盖不能突破,修行的境界有限...

难怪禅师讲过现代人讲快速,没有走好就想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2007 06:17 PM 发表
不一定要坐,那站或走的也好....

但身体的问题和五盖不能突破,修行的境界有限...

难怪禅师讲过现代人讲快速,没有走好就想飞了..



其实工作的时候也可以。

没有人说要一步到位, 当然是循序渐进。
根本还是取决于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looping 的帖子

若工作的时候也可以。
那坐几个小时或行禅几个小时应当是更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2007 07:07 PM 发表
若工作的时候也可以。
那坐几个小时或行禅几个小时应当是更可以...



正念总不能只在静坐行禅的时候才有。时刻有不是更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三法印 的帖子

就算读完所有的经书,也不能解决你的烦恼。。
修行需要时间及耐心,不可能一步登天。。

Buddho法门是最基本的。。
老师有讲过,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1-2007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三法印 的帖子

身体
--坐久了脚酸,脚痛--要换脚
--腰坐不直,腰痛
--气息不顺


是人都会的吧!
有人看起来坐立不安,但内心是平静的。。
有人坐的直直不动的,但内心是烦躁的。。
你会选哪个?

心理
五盖
--昏沉,一边坐一边睡
--心散乱
--贪
--憎
--疑

这个嘛。。有正念就不会咯!
贪、噌、痴是要戒定慧来解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2007 04:53 PM 发表
就因为还是执着,所以还是在家.. 很多东西放不下...

其实在家也可以放下很多东西的。。
不一定要出家才能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7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peggy_str 的帖子

我只是想强调的是修行和学经书并重.

才坐立不安的人,内心多数是不平静的.以为自己平静那是修行不到家...
有人坐的直直不动的,但内心是烦躁的
那是因为脚酸,脚痛,腰痛加上气息不顺.

我会选坐的轻安而内心平静的.

五盖是内心的障碍和瓶颈不能突破而说知道和有正念那是空口白话吧?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3-11-2007 09: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looping 的帖子

正念总不能只在静坐行禅的时候才有。时刻有不是更好吗?
---------------------------------------------
时刻有当然好,不然心里还想到沟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peggy_str 的帖子

在家肯定有一样东西你放不下,责任.做人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7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30-10-2007 06:15 PM 发表
我在想,既然五蕴是苦,无我,无常。那我们的梦呢?我们也可以发很多种不同的梦,有欢乐,有恐怖,有浪漫。。但是梦非常的短暂,就算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那不就代表不同的五蕴(不同的梦,不同的轮回),一觉醒来也不记得所发过的梦(五蕴),除非您的定力够强,能记得所发生过的梦。。那,是谁在发梦呢?我们是控制不到我们所发的梦是怎样的梦。。但是还是以我们的善和恶业继续发梦。。除非我们在某个梦里不再贪爱,渴爱,念爱。。心漏尽,智漏尽。我们才不会再造下一个梦。。

世界上有许多人要寻找上一个梦所发生过的事,但是知道了又如何?可能会令你更痛苦,更伤心。。因为爱别离是苦,死是苦。
或许在梦醒来时,我们是不会记得刚才所发的梦(五蕴)=我们在投生的时候,就是梦醒。


你们明白我所要讲的话吗?


相信大家也许会有如此经验:

1)梦见最近的你,这时候,好像和白天一样清醒,可以记得最近的事物。

2)梦见很久以前的你,这时候,忘记现在的你,反而回到从前的时代,忙着做当时的事物。

3)梦见去世的亲人,这时候,忘记对方已逝,还会跟他聊天等。

以上的都是五蕴中的“识”在作怪,

非我的,无常的,随缘生灭,
在梦境中,会出现的/记忆,也是随缘生灭,梦里的因缘和白天清醒的因缘不同,所以没办法控制梦里会出现什么。

如果梦里的因缘出现了前世的环境相应,那么,我们前世的记忆就会暂时恢复,这些都是五蕴中的“识”在作怪。
当梦醒了,梦中的因缘环境消失了,与它相应的/记忆也会随缘消失。

认同das兄所说:
除非我们在某个梦里不再贪爱,渴爱,念爱。。心漏尽,智漏尽。我们才不会再造下一个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7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3-11-2007 10:43 PM 发表
正念总不能只在静坐行禅的时候才有。时刻有不是更好吗?
---------------------------------------------
时刻有当然好,不然心里还想到沟女孩...


这个当然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7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三法印, #93 looping 的帖子

有正念也可以唱歌、跳舞、沟女的。。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7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1 三法印 的帖子

只要还在世间,不管在家或出家,都有做人的责任吧!
在家修行一样可以结婚生子,过常人的生活啊!
两者没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7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peggy_str 的帖子

有正念也可以唱歌、跳舞、沟女的。。好不好。。??????
------------------------------------------------------
在DISCO跳舞,沟女的也能有正念......
佩服!佩服!
那我也是孤陋寡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1-2007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 peggy_str 的帖子

做人的责任
--赚钱养家,

至少出家人不用赚钱养家.

在家修行一样可以结婚生子,当然在情慾放不下的情况只好如此.不过当你的老公在外作工,你要担心,他有外遇你要伤心,他若患病你要操心.孩子小的时后你要捞心,长大不听话叛逆你要忧心.至到最后一口气还放不下心.希望孩子们活的好的愿心.

出家少以上的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07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4-11-2007 03:14 PM 发表
有正念也可以唱歌、跳舞、沟女的。。好不好。。??????
------------------------------------------------------
在DISCO跳舞,沟女的也能有正念......
佩服!佩服!
那我也是孤陋寡闻...



有一次给人灌醉, 心还是budd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7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中道

我是这样子修持的。这是修持的捷径。即使你来要同我对于佛法或者阿毗达摩进行争论, 我不会参与。与其争论, 我会给你这个理由, 让你充分思考。重要的是要理解佛陀的教导, 修行的中心是放下。要带着知觉去放下, 而不是毫无知觉, 象水牛奶牛那样对什么也不关心。那是不正确的。 你放下, 是因为你对常规的世界与概念有了洞见, 对不执取有了洞见。佛陀教导说, 开始时, 你得多练习, 多培养, 多亲近。他教导我们这样做。你应当尽量亲近佛,,僧。他教导我们这样开始修持, 带着诚意与决心来靠近,紧紧抓住。

另外, 佛陀关于不要嫉妒别人的一段教导, (在佛法传授上)有类似意义。他说, 人们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成果谋生, 用自己的奶牛水牛和田地来养活自己。这样做, 就没有恶业。假如你取他人财产为生, 就会造恶业。许多人听了这个教导, 信服这个教导, 就去自食其力。这样做当然有一些困难和苦。有苦, 是因为他们得为自己的产业流汗。因此他们去看佛陀, 讲述自己的苦, 抱怨说,产业正是麻烦不快的源头。过去佛陀教导他们, 困难与麻烦来自竞争, 想获得本来属于别人的东西。因此他们理解成假如听从这个教导, 自食其力, 不靠剥夺别人, 那么一切麻烦就会解决了。可他们那样做时, 发现实际上麻烦与困难还是存在。因此这时候, 佛陀就把教导转到了另一个层次。他说实际上, 假如你执着任何事, 过分重视任何事, 无论是谁的东西都会导致苦。别人房子的着火接触起来是烫的, 自家房子着火接触起来也是烫的。那就是执着的天性。佛陀只能根据每个人的理解和智慧来教导。就好比教导疯人。你教疯癫的人时, 有时候适合给他一下电击, 因此你就这样做。只要人的心智还处在粗糙层次, 他们不会有念住或者智慧来理解教导。佛陀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修持, 他就来对付我们的难题, 以有技巧的不同方式, 根据不同情形来教导人们。

在我的修持中, 曾经尝试各种不同方法来观照, 审查, 获得洞见。 我把性命放在了修行上, 因为我相信, 佛陀教导的正道, 正果, 涅磐真的存在。 这些事真的存在, 正象佛陀所讲的, 它们通过正确的修持确实能够达到。你必须敢于把自己推向极限, 敢于训练, 敢于观照, 敢于作出根本改变。要敢于亲身去修持。

怎样去修持呢? 它的意思是要逆着你心智的倾向走。你的心智这样想, 佛陀却要你那样走, 它那样想, 佛陀却要你这样走。为什么佛陀教导说要逆着天性走呢? 因为在过去, 多少年了, 你的心智盖满了杂染。他教导说, 心智不可靠, 因为它尚未调伏, 尚未为佛法转化。 因为这个原因, 他说你不能信它。 只要还没有升起戒德与佛法, 就仍然不清净, 缺乏明彻的洞见。 你怎么能相信它呢? 他教导我们不要依靠尚未觉悟的心智, 因为它有杂染。 它一开始是杂染的奴仆, 但越来越久逐渐受到污染, 就成了杂染本身。 因此, 他教导我们不要信赖心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7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们的寺院规矩和训练规矩, 这些都是让你逆着心性而行的(助缘) 你违反心意做事, 就会有苦。 当然了, 一有点苦, 你就马上抱怨修行太难, 太麻烦了。 你说做不了, 但是佛陀却不那么想。 他认为, 有苦就说明修行正确。但是你却理解成, 修行走错了, 才导致了这些艰难困苦。你开始修行, 才经历一点苦, 就以为自己一定做错了。每个人都想要感觉良好, 但却不关心是不是修行的正道。你一旦开始反对杂染和执取, 苦就来了, 你以为自己做错了, 想停止。但是佛陀教导说, 你这样修行是对的。你刺激了杂染, 它发起热来, 翻搅起来, 但是你误解了, 以为是你自己在发热翻搅。

佛陀说, 是杂染给搅动起来。这是因为杂染使修行困难, 你却不喜欢逆着杂染而行。你不观想这些事。一般来说, 人们会卡在两个极端之一: 或者耽于官感(sensual indulgence), 或者自我折磨。耽于官感的意思是, 你想服从心智的一切欲望: 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想服从自己的执取, 坐得舒服, 睡得越多越好, 等等。无论做什么, 你要舒服。那是感官的天性。假如你执取于愉快的感觉, 怎么能在修持中进步呢?

你要是耽于官感不成, 或者执取于快感却不得满足, 你就偏向于另一个极端: 反感, 发怒, 不满, 然后因此受苦。 那就是自我折磨。 但是经过训练获得宁静的人, 远离杂染的人, 却不是这样的。

佛陀教导我们不要走这两个极端道路。 他教导说, 当你有爱欲感觉时, 就应该用知觉注意它。假如你沉溺于愤怒与仇恨, 就没有走在佛陀的脚步后面。那是在走普通未觉悟者的路, 而不是圣者(samana)之路。获得平静的人,不往那些方向走, 他们走中道, 正精进, 耽于官感的那个极端在左边, 自我折磨的那个极端在右边。

因此, 假如你决定按照一个修行僧侣的方式生活, 就应该走中道。那个意思是, 你对喜乐苦痛不要太在意。你把它们放下。可你总感到自己被这两个极端推来推去: 一下子从这边打你一下, 一下又从那边拉你一下。就好象钟舌。人们从这个方向打一下钟, 你就晃到那边, 一来一回, 一次又一次。就是这两个极端在推你。佛陀在他的第一次宣讲里, 谈到了两个极端, 因为这就是执取扎根的地方。 一半的时间, 欲望从这边冲击你, 剩下的时间, 不满和痛苦从那边冲击你。 就是这两个极端在恐吓我们, 始终在推搡我们。

走中道的意思是, 你把愉快与痛苦同时放下。要正确地修持(samma patipada), 你必须走中道。沿着佛陀的脚步走中道是很难的, 要吃些苦。假如你的心智还在渴望愉快感, 却不得满足, 那就只有苦。你的一切就存在于这两个极端, 只要你还相信它们, 就会执取它们, 把自己扯进去。 你对某人生气时, 马上要找根棍子去揍他, 一点没有忍耐。你喜欢某人, 就彻底昏头了, 想永远和他呆在一起。是那样子, 对不对? 你总走这两个极端, 从来看不见中道。但是佛陀却教我们不走极端。他要我们慢慢地把它们放下。这就是灭苦之道, 终止缘起重生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5-2024 09:53 AM , Processed in 0.05803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