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3|回复: 5
|
经济大萧条--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的惊天大预言
[复制链接]
|
|
经济大萧条--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的惊天大预言 转载自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 ... cle/b0-i240711.html
此作引人深思,唯俺学识疏浅,望能抛砖引玉!
作者克拉斯穆尔·佩佐夫,出生于保加利亚,现于美国阿拉巴马州奥地利经济学米塞斯研究院从事经济研究。
最近读完Rothbard的《美国的大萧条》(America’s GreatDepression)一书后,我忍不住将美国喧嚣的20年代与今天中国火热的经济进行比较,并且不得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经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为什么大萧条会发生。为证实我的看法,我将在适当之处引用Rothbard的著作(第五版)。
在开始之前,我建议所有没有读过Rothbard《美国的大萧条》一书的读者都把这本书拿过来读一下。首先,这会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Rothbard的机智写作风格使得阅读这本书充满趣味。其次,该书的第一部分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该理论对于理解信贷繁荣及之后不可避免的泡沫崩溃是不可或缺的。最后,该书的第二部分详细阐释了1920年代通货膨胀繁荣(InflationaryBoom)的出现和原因,提出了一个将之与今天中国经济政策比较的基础。
为着手进行我们的比较,我们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检阅一个世界超级强权和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大不列颠是世界的超级强权,美国是正在崛起的巨人。于是,大不列颠独立地施行其经济政策,而美国以多少有些从属的形式调整它自己的政策。今天,美国是这个世界支配性的强权,中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因此很自然的,美国独立地施展政策,而中国相应地调整其自身。
继续我们的比较分析,20世纪20年代不列颠帝国已经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而为了给帝国的冒险埋单,不列颠求诸于货币贬值和持续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政策。换言之,不列颠是一个储蓄不足、净负债的国家,而其他国家为其提供融资。而此时的美国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回过头来看,重要的一点是,当其他国家拧紧借贷的水龙头,并开始把资本抽返回国内时,不列颠帝国崩溃了。如今,美利坚帝国正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并且以“经过历史检验的”(tried-and-true)货币贬值和无尽头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方法来资助它过度扩张的帝国。换言之,美国是储蓄消耗殆尽的(savings-starved)的净债务国,而其他国家正在为其融资。同时,今天的中国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当其他的国家最终关闭对美国信贷的水龙头时,美利坚帝国也会崩溃吗?
根据Rothbard解释,大萧条的出现是因为繁荣建立在信贷扩张的基础上。Rothbard指出,“整个繁荣期内,我们看到货币供应增加了280亿美元,8年间(1921-1929)增加了61.8%。这等于每年平均7.7%的增长,通货膨胀幅度非常显著(93页)……整个货币扩张以信贷制造的产品——货币替代品的形式出现……20年代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全部银行储备的增加。(102页)”换言之,2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繁荣。这在繁荣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特别明显。此外,还出现了“对外国债券的投机高潮……这是直接反映了美国的信贷扩张,尤其是由信贷扩张产生的低利率。(130页)”为抑制繁荣,美联储徒劳地尝试向市场进行道德劝说,将信贷扩张仅限制于“合法的生意”。重要的是,消费价格通常保持平衡,甚至在这一时期时略微下降”(86页)。毫无疑问,稳定的消费价格让人们觉得经济大体稳定,大部分的专业经济人士因而并没有意识到,经济本质上并不健康。对他们来说,泡沫破裂来得很意外。
现在,以一种类似的形式,萧条的种子在中国种下了。经济学者欢呼中国的增长,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扩张(inflationary creditboom),其规模让美国喧嚣的20年代相形见绌。根据官方的数据统计,2002年中国GDP增长8%,2003年的增长是8.5%,一些分析师相信这些数字是保守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2001年一季度“货币及准货币供应”是11.89万亿元,2002年一季度是15.96万亿元,2003年一季度是19.05万亿元,而2004年一季度是22.51万亿元。换言之,2001、2002和2003货币供应增长分别为34.2%、19.3%和18.1%。因此,在过去三年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在20年代的三倍。
这样,中国股市一路繁荣,房地产市场更如火如荼,也就不奇怪了。就像美国在20年代一样,中国以贸易盈余的美元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券,为外国——主要是美国提供融资。一如美联储在20年代道德劝说的努力以破灭告终,中国政府今天也进行类似徒劳的尝试,希望通过把信贷投向那些需要的产业——即通常由于政治原因获得政府支持的产业,来遏制信贷的增长。而且,在当下繁荣的大部分阶段,中国的消费物价大多平稳甚至下降,而原材料产品的价格猛然上涨,这一点十分符合奥地利派的看法,高端产品——比如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于低端产品——比如消费品——的价格上升。这真的表明,信贷扩张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而通货膨胀处于高级阶段,尽管现在还没有达到一种失控的状况。因此,中国今天的经济条件与美国的20年代令人瞩目的相似,而多年的信贷扩张预示着泡沫破灭在所难免。
在货币和出口政策方面的类似同样重要。20年代,英镑被高估,而且被小的国家用作储备货币。当不列颠在20年代执行通货膨胀政策,该国在向其它国家输出(lose)黄金,主要是美国。所以,“如果美国政府要使美国货币膨胀,大不列颠将不再向美国输出黄金(143页)。”使这一问题加剧的是,美国有意地刺激对外贷款(foreignlending),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农场的出口,加剧了净出口的问题,并且加速了黄金流动的不平衡。“这(对外贷款)还使得美国的贸易没有建立在一个互惠和有益交换的稳固基础上,而是基于一种狂热的——后来被证明为不健康的——贷款刺激(promotion ofloans)(139页)。“胡佛(总统)对于补贴对外贷款如此热心,以至他后来表示即使坏账也促进了美国出口,因而是一种提供救济和就业的便宜手段——这种便宜手段后来导致代价昂贵的赖账和金融灾难(141页)。”因此,下面的讨论将清楚表明,美国通货膨胀政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1)抑制大不列颠对美国的黄金流出(2) 刺激对外贷款,以及(3)有意刺激出口。
类似的,今天美元被高估,被用作世界的储备货币。美国执行其通货膨胀政策,正在向其它各国输出美元,主要是中国(和日本)。今天,中国的货币和出口政策与它的钉住美元政策挂钩。这样做的主要动机是,通过有意低估自己的货币,从而高估美元,中国人为地刺激其制造业出口。第二个动机是,通过买入过多的美元,并再投资于美国政策债券,中国充当了美国的对外借贷人。第三个动机,是这种对外借贷刺激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需求,使中国政府得以缓解其当下的失业问题。换言之,中国货币和出口政策背后的动机与美国在20年代时的一样:(1)支持高估的美元,(2)刺激对外贷款,(3)刺激自己的制造业出口。就像美国在20年代,中国的贸易不是建立在互惠和有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在对外贷款的基础上。毫无疑问,大部分贷款将变得成本非常高,因为贷款将被以大大贬值了的美元偿还,这反过来将加剧中国银行业日益积累的金融灾难。
因此,很清楚,中国今天在滑向萧条的道路上。这次萧条的严重程度会如何,将关键取决于两方面的进展:首先,中国政府将在多长时间内追求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二,中国政府与泡沫破灭搏斗的顽强程度。通货膨胀扩展得越长,与破灭搏斗得越顽强,中国的萧条就越可能变成一次大萧条。还有,意识到美国在30年代的大萧条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萧条是重要的,类似的,中国的萧条将引发美国的泡沫破灭,进而引发其它国家的衰退。
除非提前出现一场没有被预测到的波及全世界的银行、货币或者衍生产品危机,我确信,中国的泡沫破灭将会在2008年-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因为一直到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前,中国政府将肯定会继续追求一种刺激经济的政策。到那时,通货膨胀将非常可能无法控制,可能现在已经处于失控的状况,而政府除了急踩刹车和采取收缩外毫无选择。1929年,(美国)扩张在7月份停止,股市在10月份崩溃,经济在1930年崩溃。因此,考虑到在信贷收缩与经济崩溃之间有大约半年的延宕期,基于我的奥运会时间点,我将崩溃确定在2009年。无可否认,这纯粹是我的猜测;自然的,崩溃可能更早或更晚发生。
尽管我把时间点定在2008年奥运会,但是MarcFaber相信,崩溃将更早发生。根据他的看法,美国将遇到一场实质性(meaningful)的衰退,这反过来将加剧在中国已经存在的制造业过剩。加上不断恶化的信贷问题,他认为中国将会在奥运会之前陷入衰退。换言之,Faber博士认为,一场美国衰退将会引发中国的萧条。的确,这非常可能是一个引发点,但即便如此,人们还需要观察中国政府让泡沫自行破灭,还是选择一条“粉身碎骨”的繁荣之路——不惜任何代价。
我们应该还要考虑另一个可能的崩溃引发点,即由于中国必须进口的资源,比如矿产品价格加速上涨,令贸易盈余变成贸易赤字。面对贸易赤字,中国可能决定通过出售美国政府债券来沽出盈余,或者中国可能抛弃钉住美元。两种情况都将令染恙在身的美国经济更形恶化,并反过来打击中国。
最后,崩溃可能由一场世界原油供应危机引发。石油供应如果不是已经下降的话,也已经接近临界点,而中东或者里海的局势不清将令石油供应急剧削减。从历史上看,石油短缺和伴随而来的石油价格上升总是引起衰退。如果石油危机发生,对石油日益增长的依赖将令中国无可避免地滑向衰退。
总而言之,以下几种情形可能会成为中国萧条的触发点:(1)一场世界范围的货币、银行或者衍生产品危机,(2)美国的一次衰退,(3)扼制通货膨胀的措施,(4)中国失去贸易盈余,还有,(5)一场石油供应危机。
不管是什么引发中国崩溃,都无疑将揭开一场全球范围衰退的序幕。正如美国从大萧条中脱身而成世界无敌的超级强权,中国也很有可能浴火而出,成为新的超级国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洋商报
2008/04/26 18:16:32
(华盛顿26日讯)美国州议会全国会议的全国经济调查报告显示,以州作为单个经济体来判断,美国接近半数州面临越来越大财政预算压力,十多个州眼下已经出现预算短缺,其中一些“看上去已进入衰退”。
对于州经济前景,六成以上州的政府官员持担忧态度,其中一些甚至已经悲观。
根据这份涵盖全美50个州的经济调查报告,截至本月中旬,美国16个州以及联邦自治岛波多黎各的税收均低于预期,政府流动预算出现明显短缺。这一数字大约是半年前报告预算短缺州数量的两倍。
财政恶化
美联社说,由于不断上升的国际油价、粮价“蚕食”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国内失业率增长以及消费信心屡创新低,作为州政府财政预算主要来源的税收明显减少,给地方政府带来不小压力。
调查中,33个州对下一财年经济前景表示担忧,在本财年预算出现短缺的16个州中,半数州已经着手削减预算开支,研究增加税收项目或者考虑动用应急基金。
这一情况与美国国内多家预算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相一致。总部位于华盛顿的预算与政策优先安排研究中心几天前公布报告称,美国27个州在下一财年的财政预算缺口将超过39亿美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 我们须要认清事实的真相。 原油供应在怎样缺乏, 也不会出现 US120 的历史新高。 这根本是国际投机家炒作的人为贪婪,不顾穷人的基本生存需要。 油盟国家已多次声明, 原油供应不足不是真正石油大涨的主因。
对于现在发生的全球食物缺乏危机, 主因也不是全球粮食缺乏。 君不见我国没有粮食恐慌。 就是现在的人口众多的中国, 也没有价格大幅度提升的问题。 相对的,在中国, 食品价格还相当稳定。
这次在全球粮食”短缺“所发生的危机问题,事实是在许多国家, 因着原油价格的大涨, 银行利率特低,美元大下,许多投机的热钱转向大炒原产品期货市场, 使到许多原产品、稻米的价格飞涨。 这些穷苦挨饿的人民,是因为没有能力买得起 稻米、食品,可恶的商家,乘机以奇货可居,才导致这次的食品危机。这都是这些政府腐败,国内有太多买不起贵米的穷人之故。
今天的世界, 是国际大财团可以他们所控制的美联储,通过无止境的印发出严重过量,超值的美元, 让这些”没有实际资产支撑的“ 破产美元热钱,无情也无所不在的流入世界许多新兴国家, 让它们在里面兴风作浪, 造成超级严重的通货膨胀, 使到许多家庭崩溃、人命伤亡的的时代。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现在全球化的通膨现象了。 因为在正常的经济理论运作的范围内,基本的一个重要角色是 没有一个”单一有组织“的单位,能够影响 供应 或需求 的数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 供求的情况,在长远市场效应下, 必会自然调整。
然而,现在的世界金融局势, 已不再是书本上所提供的那样。 这也是为什么马币不能国际化的主因。 因为, 现在的国际金融财团,他们的财富已经壮大,”富可敌国, 而且是几个国家的总财富。“
我们拿美元为例, 根据正常的市场供应理论, 现今破产, 债台高筑的美元, 其实际价值只是值得一张废纸, 但因着”信心“,才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 RM3。20 兑换 US$1。 当这些贬值着的美元资金泛滥到任何国家, 就成了那国的梦孽, 钱币供过于求,超级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通胀与日俱增、美元狂贬、食品和石油等商品价格暴涨、经济衰退迫在眉睫,很多专家都把美联储(US Federal Reserve)两位前任主席完全不同的货币政策拿来比较。
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于1987—2006年期间担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在1979—87年期间担任这一职务。最近,格林斯潘一再扞卫自己的政治遗产;沃尔克则提出解决我们当前遇到的困境的建议,并警告美联储当心太容易屈服于政治压力以及不保护美元价值所造成的危险。我们可以从美联储这两位前任主席的完全不同态度得到什么启示呢?
放任自流的货币政策
毫无疑问,当前的经济危机是格林斯潘提出并得到其继任者伯南克(Ben Bernanke)支持的放任自流的货币政策造成的结果。他的货币政策使利率降到数十年来的最低点,并导致信贷以不正常的速度扩张,而忽视其风险和回报,进而加剧了房地产等其它许多市场的投机活动。
一方面,格林斯潘(右图)的政策表明自决权失去控制到多严重的程度,这是已逝的经济学大师佛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所担心的。格林斯潘依靠所谓的利率规则,这就等于央行直接确定利率,并故意忽略对货币总量的控制。美联储前主席、支持利率规则的阿兰• 布兰德(Alan Blinder)明确表示:“我们没有放弃货币总量,是它们抛弃我们。”
美联储盛行的这种观点导致对货币总量、监管和安全规则的忽略。没有爆发当前的危机那才是奇迹呢。另一方面,沃尔克通过拒绝执行利率规则和控制货币总量,阻止了高达两位数的通胀率(14%)和失业率(12%)进一步上升。
持续的通胀因为过去7年来采取低息甚至负利息政策而势头强劲,这继而产生不稳定的前景,并很可能加剧通胀预期。美联储导致经济相当不稳定,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引发食品和能源等基本必需品价格飞涨以及使美元屡创新低。
低息货币政策用对吗?
美联储的低息货币政策只会进一步加速通胀。尽管降息和印制大量美元不花钱,但这些行动短时间不会把全球石油的日产量提高到8000万桶以上。目前欧佩克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的日产量大约是3000万桶;而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的日产量大约是5000万桶。在不久的将来,石油产量将限制经济增长;因为石油需求增加、美元持续贬值,进一步扩充货币只会抬高油价。
基本食品也面临相同的限制因素。一旦出现破坏性的产量震荡,石油和食品市场的脆弱性就可能导致配给制的产生。加速通胀的行动可能导致基本商品的供应减少、失业率上升、财富分配不均、加剧贫穷和营养不良。
在通胀飙升的情况下,认为低息货币政策会使经济复苏、恢复充分就业是愚蠢的。过去提高利率、紧缩银根并没有使我们陷入当前的这种困境;如今放松银根也无助于我们摆脱这种困境。
一旦通胀获得牵引力,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永远不可能使经济复苏。它只会加剧社会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众所周知的需求扩张模式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左图)提出来的,建立这种模式的前提是经济出现大萧条,出现非自愿失业、没有工资可发以及价格上涨等情况。但是,这种模式不适合今天的这种高通胀情况。
通胀被忽略
在美联储抛弃格林斯潘的遗产,采取沃尔克的意见之前,这种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还会持续多久?美联储非要等到石油价格冲破200美元/桶、美元兑欧元汇率跌破2:1、食品价格飙升到全球数亿人挨饿以及失业率升到两位数时才着手解决通胀吗?
历史上,没有哪里一个国家不是通过严格控制货币总量控制通胀的。在当前这种关键时刻,决策者们必须仔细考虑沃尔克的建议(这是一名成功的美联储主席的经验之谈)。央行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货币的价值以及金融体系的健康。
如果不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和贷款,美联储就不可能恢复货币稳定。美联储越快采纳沃尔克的建议,美国以及全球的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就越快恢复信心、稳定并实现增长。(译者:杨柳)
本文经香港《亚洲时报在线》授权转载。本文的其中一位作者Hossein Askari是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国际商业和国际事务教授,另一位作者Noureddine Krichene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经济学家、吉达伊斯兰发展银行组织(Islamic Development Bank, Jeddah)前顾问。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伟大的工业国家被信用系统牢牢地控制着。这个信用系统高度地集中。这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完全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已经沦为最糟糕地统治之下,一种世界上最完全最彻底的控制。政府不再有自由的意见,不再拥有司法定罪权,不再是那个多数选民选择的政府,而是在极少数拥有支配权的人意见和强迫之下(运作)的政府。这个国家的很多工商业人士都畏惧着某种东西。他们知道这种看不见的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如此的悄然无形、如此的无孔不入、如此的互锁在一起、如此的彻底和全面,以至于他们不敢公开去谴责这种权力。”[3.1]
美国第28 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
多数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
出处:货币战争 pg 39 Chapter 3: Privatise Central Bank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10-2008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以上的文章均以转载形势转载到这版,
想听听看各位对这全球性的经济风暴有什么意见呢?
谢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