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5|回复: 33
|
有谁能够解释什么是NIBANA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0-1-200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0-1-2009 10:44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這麼多都沒看到有賢能之士具體把證涅盤的詳細具體方式描述出來。
請把大念処經認真讀一遍。
佛陀說得很詳細了。
沒有人比佛陀更賢能,有智慧。 |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達到nibbana的人不會再受貪嗔痴煩惱的束縛。 |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烧的欲火已经中止了,不再受到任何业力的影响,从生死中获得了解脱。 |
|
|
|
|
|
|
|
有谁能够解释什么是NIBANA。
因为小第,听师傅讲,如果静修到能够尝到NIBANA,那就是得到一果罗汉。
那么什么是NIBANA呢??
什么又是一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呢??
[ 本帖最后由 ~jack~ 于 10-1-2009 07:51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nirvana吧。。。
涅磐的意思![](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1-2009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 于 9-1-2009 11:06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有是能够解释什么是NIBANA。
因为小第,听师傅讲,如果静修到能够尝到NIBANA,那就是得到一果罗汉。
那么什么是NIBANA呢??
什么又是一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呢??
關于阿羅漢果位,請參考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也就是說,從初果到四果的名稱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并且已經解釋了這些果位。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1-2009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jack~ 的帖子
简单来说,释迦摩尼佛死时就称为涅磐![](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9-1-2009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enturist 的帖子
那么真正是什么意识呢??是觉悟?? |
|
|
|
|
|
|
|
发表于 9-1-2009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 于 9-1-2009 01:47 PM 发表 ![](http://cforum9.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回复 centurist 的帖子
那么真正是什么意识呢??是觉悟??
涅槃(巴利文:Nibbāna;梵文:निर्वाण,Nirvāṇa),佛教用語,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原文: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6%85%E6%A7%83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処 >>> i always saw this word in japanese... actually in chinese means what?
大家可轻松输入中文。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2009 08: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0-1-2009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巴利文:Nibbāna;梵文:निर्वाण,Nirvāṇa),佛教用语,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
涅槃是修證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證結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種涅槃可為修行人證得: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以及無住處大涅槃。
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不能證得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與無住處大涅槃。小乘修行者由斷我見後,修行斷除我執,能夠證得的最高境界名為阿羅漢境界。此境界是指滅盡七轉識,唯餘第八識。成為阿羅漢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尚存,因為還有五蘊色身存在於人間,尚要承受風吹雨打、嚴寒日曬等等人間的微苦,因此所證境界稱為“有餘依涅槃”;成為阿羅漢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為拋棄五蘊色身的緣故,所入境界則稱為“無餘依涅槃”。然而不論是有餘依涅槃或是無餘依涅槃,阿羅漢都因為消滅自我的緣故,實際上再沒有此阿羅漢存在,所以在《圓覺經》裡,佛曰:“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只有修證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證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稱為菩薩。在整個成佛之道的修證過程中,凡夫從發起願意成佛的菩提心時,一直到將來能夠成佛,總共須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不同層次的修證階段,歷時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在這整個過程中,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夠於證得第一十七階位時,親證“本來自性清淨而有染污涅槃”,能夠得知清涼寂靜,煩惱不現,眾苦永寂之中道真實境界。一般來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於第四十一階位時,親證“有餘依涅槃”;於第四十八階位時,親證“無餘依涅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走小乘佛法的修行人所行法門;換句話說,小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入滅,得少為足,出於三界,無有度眾的慈悲心;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志在成佛,無邊法力,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廣度眾生,以是不論在智慧、能力、悲心、福德,與功德,各種方面來看,阿羅漢的修證遠不及菩薩的修證結果,所以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裡,佛曰:“如來藏阿賴耶識境界我今與汝等菩薩甚深智者,能了分別此二種法,諸余聲聞辟支佛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楞伽經》佛曰:“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佛說不增不減經 (卷八)》:“舍利弗!如是深義,一切聲聞緣覺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見,不能觀察,何況一切愚癡凡夫而能測量。唯有諸佛如來智慧,乃能觀察知見此義。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唯可信仰,不能如實知見觀察。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無住處大涅槃境界”,唯佛能證。菩薩於證得第五十二階位時,完成四種涅槃的圓滿修證,獲得四智圓明,完全了知第八識真如的所有體性與功德力,具有無邊法力,能夠隨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緣眾生。
大乘“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涅槃”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这里也没有教。。。。怎样得到涅槃.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 于 10-1-2009 08:44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呢??
佛陀說:
此是唯一之道,能使衆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体証涅槃,此即四念処。
---《大念処經》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這麼多都沒看到有賢能之士具體把證涅盤的詳細具體方式描述出來。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0-1-2009 10:44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這麼多都沒看到有賢能之士具體把證涅盤的詳細具體方式描述出來。
涅盤是无法用详细具体方式描绘出来的。
要了解涅盤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证涅盤。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10-1-2009 10:51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請把大念処經認真讀一遍。
佛陀說得很詳細了。
沒有人比佛陀更賢能,有智慧。
言下之意,你是讀懂了,那怎麼不分享一下,讀後感呢?
老實說,我是不懂才向你請教的,希望你不會拒我於一釐之外。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野草夫 于 10-1-2009 11:02 A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涅盤是无法用详细具体方式描绘出来的。
要了解涅盤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证涅盤。
可是你樓上說佛陀講得很清楚咧?你的話是寫給我看的還是寫給你樓上看的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ongue.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