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21|回复: 33
|
禅所说的参话头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喵呜咪 于 13-12-2010 09:10 AM 编辑
请问各位,
禅所说的"参话头"
是不是如电脑中,主角正在行动(动作,说话...)
然后,我要知道主角并不是自己行动,
而是我在电脑前面做指挥,意思就是我在动作?
而引申到"参话头",意思不是脑(或我)在思考,也不是口在说
而是有一个“大我”(找不到名词)在后? |
|
|
|
|
|
|
|
发表于 18-2-2009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2-2009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喵呜咪 于 18-2-2009 08:16 PM 发表 ![](http://cforum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各位,
禅所说的"参话头"
是不是如电脑中,主角正在行动(动作,说话...)
然后,我要知道主角并不是自己行动,
而是我在电脑前面做指挥,意思就是我在动作?
那不是 "參", 是 "臆想".
. |
|
|
|
|
|
|
|
发表于 18-2-2009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8-2-2009 09:51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无时无刻都觉察并且神领意会,就是参话头。
"觀" 還是 "參" ?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18-2-2009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hamitaichi 的帖子
(内)觀 <<<<< 觉 >>>>> 參(外)
是同时进行的。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喵呜咪 的帖子
不错,是去觉察,唯有你先依据话头去觉察去体验,然后你才有那个可能性去领会,不然就只有想的份儿。不管你怎么想,你的脑袋永远不会出离所谓的逻辑和抽象思考,自然也就无法领会话里的意思。
"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曰:‘某甲!念佛的是谁啊?’我答曰:‘念佛是我呀!’进曰:‘念佛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著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
我会说:“念就是念,怎的口是心非?”
或
沉默微笑。
所以,你必须去觉察你念佛是口还是心,还是两者皆非,然后去领会这句话的意思,才表达另一个属于你觉察后的意境的话。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喵呜咪 于 18-2-2009 11:45 P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臆想" 是指我举例的都是臆想,
还是“参话头”应该叫“臆想话头“?
太深奥了
你指的舉例是 "臆想", 可能事實是真的, 也可能事實不是那樣的, 不過, 沒經過證實, 所以是 "臆想".
Matrix 也是我的信仰 , 不過, 我會把它當著是 "臆想".
參話頭不是臆想, 我沒資格解釋參話頭是什麼, 因為我不懂, 我只知道它跟臆想沒關係.
"臆想" 是給未知一個主觀的答案, 臆想的主要目的就是 "答案".
"參話頭" 看來好像是在苦苦思索著答案, 可是參話頭的目的偏偏就不是為了得到答案, 而是最好是想破頭腦都得不到答案, 這樣才可能令人 "頭大", 大.... 大..... 大..... 把耳朵蓋起來. 砰. 不見掉.
最後, 還是得不到答案, 不過, 開悟了. 都說了, 答案不重要.
你的 Matrix, 一早就是答案了, 所以不可以用來 "參話頭".
.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9-2-2009 08:00 A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会说:“念就是念,怎的口是心非?”
或
沉默微笑。
完全不入狀態.
要入狀態, 就要傻傻的跟下去, 不是很聰明的脫離出去.
你睡著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
-> 對呀, 為什麼我睡了就不念? ........ (從這個, 又在看到下一個疑問)
-> (下個疑問)?
-> (再問)?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123木頭人 的帖子
我不明白為什麼參話頭爆炸了之後會開悟? 是不是要配合禪修的功力才會開悟的?
普通人也常常有玩這一類似的遊戲, 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又不會開悟了?
普通人也有遭受過非邏輯的錯愕, 為什麼又不會開悟了?
之中, 與參禪有什麼不一樣?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hamitaichi 的帖子
那么多的疑问都还在臆想中,这样就无法领会了。
进入状态,傻傻跟下去,跟了什么呢?
你跟不到任何东西的。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8-2-2009 09:51 P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无时无刻都觉察并且神领意会,就是参话头。
不好乱说,你在误导。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喵呜咪 于 18-2-2009 08:16 P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各位,
禅所说的"参话头"
是不是如电脑中,主角正在行动(动作,说话...)
然后,我要知道主角并不是自己行动,
而是我在电脑前面做指挥,意思就是我在动作?
而引申到"参话头",意思不是脑(或我)在思考,也 ...
参话头。要分成两部分。
1. 什么是参?
2. 什么是话头?
1. 参,是禅宗特有的修行方法,全世界里唯有禅宗有此特殊技巧,不属于观,不属于觉察,不属于定,不过却包含这些全部在里面。参,是在禅定工夫成熟了后,疑情起来了,才可以展现的技巧。基本上,初学者完全无法明了什么叫做参。要有参,最低限度必须有疑情。疑情生不起来,就没有参的工夫。
2. 话头,就是一句话的前端。而在这句话开始产生时,一念未生的那一刻,也就是这句话还没有生起来之际,叫做话头。话的开头=话未形成之前。一句话形成了,就是话尾,不是话头。
你要参话头,就是在做工夫成熟了,起了疑情,然后利用疑情的力量去参。参话头基本上是一种错误的解说,正式的名称叫做看话禅。
原帖由 hamitaichi 于 19-2-2009 12:59 PM 发表 ![](http://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明白為什麼參話頭爆炸了之後會開悟? 是不是要配合禪修的功力才會開悟的?
普通人也常常有玩這一類似的遊戲, 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又不會開悟了?
普通人也有遭受過非邏輯的錯愕, 為什麼又不會開悟了?
之中, 與參 ...
话头不会爆炸。只有疑情会爆炸。小爆炸会有小开悟,大爆炸会有大开悟。
普通人在转脑筋时,还是陷在思维里,终究只是一种推理,照旧被妄想黏附着。
不过,有时候,会偶然遇到一种强烈的错愕,会有一种愣住的片刻。这个愣住,是突发的,不是自己训练出来的。所以无法好好利用。
有工夫的人,会在那片刻进入疑情。没有工夫的人,会当面错过。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喵呜咪 于 19-2-2009 12:01 A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中,
"譬如我在这里念佛,忽有一人问曰:‘某甲!念佛的是谁啊?’我答曰:‘念佛是我呀!’进曰:‘念佛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著时何以不念?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 ...
虚云老和尚的开示。他慈悲,用话语把我们逼住,没有路给你逃。
念佛的是谁?如果是你,你还是口念,还是心念?
接着,虚老又继续逼迫 = 若是口念,你睡著时何以不念?所以,当然不是口念,是心在念。
但是,虚老又不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他继续逼迫 = 若是心念,你死了为何不念?对啊!如果是心念,那么心在哪里??拿你的心出来!!
你有心吗?有的话,在哪里?
有心的是一个谁?是谁在那边想,要找答案出来??
是谁来的?
不可以想,不可以回忆,不可以看书,要马上回答。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mitaichi 于 19-2-2009 12:59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明白為什麼參話頭爆炸了之後會開悟? 是不是要配合禪修的功力才會開悟的?
普通人也常常有玩這一類似的遊戲, 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又不會開悟了?
普通人也有遭受過非邏輯的錯愕, 為什麼又不會開悟了?
之中, 與參禪有什麼不一樣?
我大膽揣測你所謂的「參話頭爆炸之後」的狀況是指分別思維、二元對立「整合為一」的過程。
我嘗試把過程描述:
在參話頭的時候,參話頭的人的心念是繫於一念─即是所參之話頭。在這個「心繫一念」的過程當中,其他因為因緣果報的過程而出現的「種種念頭」會浮現,然後因為過去的染上的分別意識的習氣讓自己不由自主地發覺「參話題的念頭」以外的種種念頭,發現新事物以後,自己也會不由自主地去深入探討「參話題的念頭」以外的種種念頭,然後在自己還沒來得及醒覺自己已經沒在「繫心一念」時,更多的妄想,更多的煩惱已經被製造出來了:這就是靜慮/禪定時所遇上的五蓋考驗的狀況。
如果參話頭的方式無誤,也就是說有正常的發展和進步,那麼「心繫一念」的狀況會從一剎那的時限一直向倍增時限的方向擴展:現在有一剎那可以做到「心繫一念」,那麼在下一次的時候(也就是散亂以後從新開始再做「心繫一念」的時候),「心繫一念」的時限就會從一剎那延生到第二剎那了,以此類推,修得越久,「心繫一念」的時間也會隨著增加。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自己發覺到「心繫一念」的時限出現飽和的狀態時,自己已經落入了另一個分別執著了─可能是著了空,或者是著了明,要看狀況而定。因此,爆炸的現象是不會在這種飽和狀態裡出現,也就是沒有開悟的可能了。
爆炸現象一般會出現在「心有繫一念」和「心無繫一念」兩者共存之間。前者與後者是在參話頭的過程中被整理出來而能清楚被觀察、覺悟的從粗大到微細的分別意識或二元對立的執著。當心要從「心無繫一念」的狀況中趣入「心有繫一念」或從「心有繫一念」的狀況中趣入「心無繫一念」的狀況的轉換過程時會出現一個轉換空間。在這轉換空間裡,「心有繫一念」和「心無繫一念」是平行共存的─合一。當「心有繫一念」和「心無繫一念」在相互取得平衡共存時,「五蘊假合」的種種會經歷解體的過程,在解體時,支撐色、受、想、行、識的BOND─即分別執著會分裂然後破碎,所謂的爆炸就產生了。
當「五蘊假合」解體後,寂靜和諸法實相會在當時展現。
基本上,開悟、涅盤是離不開止觀─這也就是所謂的禪修功力吧。
普通人遭受錯愕的時候,也有一部份的人會有開悟的現象出現,但是極大部分的人在錯愕以後又回落入分別執著裡面去了。主要的差異就是出在實修人往往會以阿辱多羅三妙三菩提心來作為啟動修行的原動力,因為這樣,所以在爆炸/錯愕的接下來的瞬間,重蹈覆轍的瓶頸會因為發心的關係而自然突破。普通人是以分別執著心來督導一切的,所以比較難經歷開悟的狀況。這就是種甚麼因,就會得甚麼果的關係了。
與參禪有甚麼不一樣?
基本上,不一樣的地方是普通人的錯愕是沒有止觀的成份,所以和禪修的是不一樣。
還是同樣的一句話,文言道斷,言語文字不能完全替代意境,而只能做到點到為止的描述而已。如果要通達真義,那麼就要老實修行了。
言詞上若有誤,請務必指正。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 花生包, 謝謝 123木頭人. 很用心和詳細的講解. 切對疑問的講解, 感激.
出乎於凡夫可以意料之外的法門, 修學佛理多年的佛友也會誤解的法門, 驚嘆這偉大的法門, 不可思議.
.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木頭人 于 19-2-2009 04:01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爆炸現象一般會出現在「心有繫一念」和「心無繫一念」兩者共存之間。前者與後者是在參話頭的過程中被整理出來而能清楚被觀察、覺悟的從粗大到微細的分別意識或二元對立的執著。當心要從「心無繫一念」的狀況中趣入「心有繫一念」或從「心有繫一念」的狀況中趣入「心無繫一念」的狀況的轉換過程時會出現一個轉換空間。在這轉換空間裡,「心有繫一念」和「心無繫一念」是平行共存的─合一。當「心有繫一念」和「心無繫一念」在相互取得平衡共存時,「五蘊假合」的種種會經歷解體的過程,在解體時,支撐色、受、想、行、識的BOND─即分別執著會分裂然後破碎,所謂的爆炸就產生了。
你的言论不错。
想请教一下,你所谓的「心有繫一念」是否说的止于一个定点?(例如:佛号,buddho,咒语,数息。。。。。。)
那个「心無繫一念」是否等同于散乱? |
|
|
|
|
|
|
|
发表于 19-2-2009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花生包 的帖子
不等同。 喝喝茶,别烦恼。 |
|
|
|
|
|
|
|
发表于 20-2-2009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