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111|回复: 85

阿含故事研讨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4-2009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对O记的看法很有兴趣,也可以说很头痛。所以,O记就想说,是否角度不一样看的东西会距离那么远呢?阿含经的故事研讨,O记会用O记的角度,看待阿含经,并且从同一个角度,提出问题,也想看看其他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提出的角度,小弟不会去反驳就是了。

小弟就随机抽出阿含经作为研讨的题材好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4-2009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记看法:
第一,皈依佛法僧才能了解其他的并不是正确的知见,正确的应该是说,要皈依佛法僧如果要深入了解。
第二,皈依佛法僧才会了解法并不是正确的知见,正确的应该是说,皈依前了解法见到法,才是皈依佛法僧的主要原因。
第三,法必须能够解惑,才算法,然而,这就要依据情况来说法,才算真正的佛法,这却又必须长久修行。
第四,欲望和两极表现,是有关系的,比如同一个组织(村里)和不同的组织(村外),之间的喜恶,都是欲望的体现,或同一个组织里不同的人(村中),之间的喜恶,都是欲望的体现。

故事如下:
026.苦從哪裡來?
  有一次,佛陀在恆河中游北岸的末羅國遊化,來到一個叫做「優樓頻螺」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樹林裡。
  當地的驢姓村長,聽說佛陀來了,想到佛陀常教導人知苦、滅苦,心中有著幾分的仰慕,也嚮往能親自聽個究竟,就前往拜見請益。
  驢姓村長禮見佛陀後,問佛陀說:
  「世尊!聽說您能為人解說苦的成因,以及如何滅除,這真是太好了,請世尊慈悲,也能為我解說。」
   「村長!我如果以『過去如何如何』、『將來如何如何』來為你說明苦的成因、苦的滅除,那麼,你或許會相信,也或許不信而可能徒增你的疑惑。村長!現在我們都坐在這兒,我就舉眼前周遭會發生的事,來為你說明吧,你要好好聽,仔細思惟了。」
  「好的,世尊!」
  「村長!你想想看:你會因為你們村裡的哪個人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而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嗎?」
  「會的,世尊!」
  「然而,村長!是不是你們村裡的任何一個人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時,你都會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呢?」
  「不會,世尊!」
  「村長!同樣是村中的人,為什麼你對某人會,而對其他人就不會?」
  「世尊!會讓我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的那些人,是因為那是我所眷愛、關切的人,我對他們有欲愛的緣故,反之,則是跟我無關的人。」
  「村長!所以依此而類推於過去與未來,可知眾生的種種痛苦,不論過去發生的,現在存在的,或是將來產生的,一切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
  「世尊!這真是個殊勝的比喻啊!世尊!真是稀有啊!世尊!您說:『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真是巧妙的解說啊!
  世尊!我有一個兒子,名叫智羅瓦西。有一次,智羅瓦西在外過夜,隔天,我起了個大早,馬上派人去探望他。當我派遣的人還沒回來通報的等待期間,我只能情緒低落地老是念著『希望智羅瓦西沒事』。」
  「村長!如果智羅瓦西出了事,那你會不會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
  「會啊,世尊!」
  「所以,村長!從這件事也可以瞭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的道理。
  村長!在你還沒認識智羅瓦西的母親前,你會對她有欲愛之情嗎?」
  「不會,世尊!」
  「是當你認識她之後,才有欲愛之情產生的是吧,村長!」
  「是的,世尊!」
  「村長!如果智羅瓦西的母親被殺、被捕、被罰款、被譴責,你會感到憂心、哀嘆、痛苦、不悅、絕望嗎?」
  「會啊,世尊!」
  「村長!這也可以讓你瞭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的道理。
  村長!如果心中有四種愛念,當這四種所愛念的無常變化了,那麼,就有四種憂苦生起;如果有三種、兩種、一種愛念,當所愛念的起了無常變化,就會有幾種憂苦生起。
  村長!如果都沒有愛念,那麼,就不會有憂悲惱苦了。
   沒有愛念的人,
   不會有憂悲惱苦;
   沒有憂悲惱苦的人,
   如出水蓮花般的超脫。」
  當世尊這樣解說時,驢姓村長當場遠塵離垢,得法眼清淨,見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疑惑,不再畏懼,合掌對佛陀說:
  「世尊!我已經超越了。從現在起,我歸依佛、法、僧眾,願意終身為佛弟子,請為我見證。」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相應部第四二相應第一一經》、《雜阿含第九一三經》、《別譯雜阿含第一二八經》。
  二、親情與愛情,是世間人所讚頌與追求的,但在佛陀解脫者慧眼的透析下,這是不離自我為中心的欲愛,是苦的根源。欲愛,都是不離自我中心的,所以,親子、夫妻間的反目成仇,也時有所聞而不足為奇了,所謂:「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中阿含第九九苦陰經》,《中部第一三苦蘊大經》亦同)就是這個樣子。

O记问题:
1。为什么“沒有愛念的人,不會有憂悲惱苦;沒有憂悲惱苦的人,如出水蓮花般的超脫?
2。为什么一个这么简单的佛法,就会让人生清静法眼?
3。为什么佛陀没有叫人皈依,那人却愿意皈依?
4。为什么村长说他超越了,他到底超越了什么?
5。村长的情况和现代社会的哪一种状况一样,为什么?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13-4-2009 11: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9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断强调为何你不皈依佛法僧吗?

他们觉得你已经皈依其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09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y973 的帖子

我也是那么觉得。
不过,也不妨让他们看看从我眼睛看出去的角度。

我个人觉得,阿含经其实,除了佛法或佛陀说的话,动作,经过,等等,有太多让人学习的地方了。如果只是注重佛陀说的话,那会是一种损失。要看整体,才能看出佛陀和阿罗汉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所说的不同的法是为什么等等。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14-4-2009 09:1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9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O记只不过是志在学佛而已,并不志在学佛证解脱。
谈再多也只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若已归依其他信仰,那就直接告知大家。
无须以一大堆理由来辩解。
若时机到了,自然就会归依佛法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9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记不是志在学佛,他是以“得道者”的心态来教人佛教。

这里皈依三宝的人还爱护佛教的话就请摈默O记。

这是为佛教好,为O记号,也为自己好。

跟人辩论佛教三天三夜很容易也很愉快,可是停止跟人辩论佛教三小时,谁能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4-2009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山野草夫 的帖子

州云:「還可趣向否?」
(還問!你已經在「趣向」了!既是平常心,何來「趣向」?所謂「趣向」有努力追求以趨向目標之意。)

泉云:「擬向即乖!」
(才一想要動念追求目標,就已乖離平常心,就已乖離道了!)

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素还真 的帖子

我还不是得道者。
应该是说,我不是证道者才对。

得道~太模糊了。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14-4-2009 02: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4-2009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o1j2m3 的帖子

三宝是不能切割的,
三宝的意义是:
佛是法的发现者、体现者,法是灭苦解脱之道,僧是佛的追随者、法的实践者、继承者。

不可能只要法却不要佛、不要僧的;
就像是“不想知道发现法(佛)、也不想学法、实践法(僧)”,却“想要得到法”——这是空中阁楼。

三宝如老师,归依就是愿意向老师学习。
如果一开始就全然对老师没有一丝信任,这样是不可能听进老师说的东西的。

学佛可以存疑,但不是一直停留在疑,而是能不被成见的影响下,去听、去看、去观察,直到解决疑惑为止。

我相信你是对三宝有信心之人,如果你明白三宝在这里的意义,你就不会说要先证法才归依三宝了。

[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4-4-2009 04:3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09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白布飘扬 的帖子

哈~ 你是斑竹,还知法犯法讨论~ 要被人打屁屁了~。
如同所说:皈依佛陀~就得接受佛陀的一切,可是不代表和他们所想象的一样。 六祖坛经的解释,才是最清晰的。
还有~ 法是不能被“得到”的,只能被“看”到或“发现”,谁想要得到那就是大颠倒,或以为能得到也是大颠倒,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09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o1j2m3 的帖子

版主也是网友,既然您是来讨论佛法,那么没理由我不能参与。

“得道”、“证道”、“知法”、“见法”、“发现法”;这些只是文字表达的差异而已;如果您不喜欢这个“得”字,那我就全部换成“见”字——又有什么差别呢?

-------------------------------------------------------------------------------------------------------------------

佛已入灭,而传承佛陀言教的僧伽就是现有的善知识,
没有实践者的话,所谓的“法”只会是是空洞无意义的,有实践者的法才是活的。

法是通过自身配合善知识的启发才能体现的,否定了善知识的作用,是难以见法的。

什么是善知识?善知识就是具备信、戒、施、慧者,善知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由他们所留下的著作、言教。信,就是对三宝有信心,更严格来说是净信,也就是对三宝无疑。

当年已证初果的阿难尊者曾感叹:“有了善知识,就是修行成功的一半。”
佛陀纠正说:“有了善知识,就是修行成功的全部。”

可知,善知识的重要。一个人若没有任何善知识和善友的助缘,是很难见法的。就算是发现法的佛陀,也是过去多世的善知识影响才有最后的成就的。

所以,就别再说可以在排除三宝的情况下知法见法了,您拿出来的《阿含经》、《六祖坛经》,里面便包含了历代多少善知识的多少言教,而这些善知识与他们言教,正是这里所谓的三宝。

[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14-4-2009 11:2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0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白布飘扬 的帖子

我没有排除佛法僧,这已经说明了。不过,同样的对于推销式的佛法僧,并不表认同~

斑竹,我觉得这楼很多人文不对题,能否删删帖子呢?包括斑竹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09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o1j2m3 的帖子

不和不归依佛的外道人谈佛法.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5-4-2009 02: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15-4-2009 10:47 AM 发表
不和不归依外道的人谈佛法.

你这个假装佛陀弟子的人果然现身了~ 竟然大刺刺鼓励别人皈依外道!
原来你只是想和外道的人谈佛法而已!
如果这样子,你也无法承认自己的言论过错,表达错误,连皈依僧也谈不上了。
还是你会介意我,而放不下面子呢?真的有点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09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3-4-2009 11:22 PM 发表
O记看法:
第一,皈依佛法僧才能了解其他的并不是正确的知见,正确的应该是说,要皈依佛法僧如果要深入了解。
第二,皈依佛法僧才会了解法并不是正确的知见,正确的应该是说,皈依前了解法见到法,才是皈依佛法僧的 ...

你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不会理解阿含经正确的真意的。

皈依佛,才能有趣向佛,进入佛道的因缘。
皈依法,才会对佛陀教的正法有足够信心,不会仰赖其他外道不究竟的世俗法来学习佛法。
皈依僧,才会对佛教清净修行和合众产生信心,并以他们为模范,从他们处学习得正法。更不会错误偏颇地认为在家人才是僧宝。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5-4-2009 01: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沧浪澈 的帖子

你已经拥有了佛陀圆满的智慧吗?如果没有,那你是依据什么这么说的呢?
我,依据当时候的很多行为模式作为参考,也依据古今大德的行为模式作为参考,而且,在六祖坛经说的佛法僧,和你说的并不一样。

是否,佛教对于佛法僧都有不同的了解呢?而且,你说趣向,但是有了趣向就偏离中道。能否为您的说法作一详解,以正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4-2009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o1j2m3 的帖子

那打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09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5-4-2009 01:56 PM 发表
你已经拥有了佛陀圆满的智慧吗?如果没有,那你是依据什么这么说的呢?
我,依据当时候的很多行为模式作为参考,也依据古今大德的行为模式作为参考,而且,在六祖坛经说的佛法僧,和你说的并不一样。

是否,佛教对于佛法僧都有不同的了解呢?而且,你说趣向,但是有了趣向就偏离中道。能否为您的说法作一详解,以正思维

那我也问回你,你已经有了佛陀圆满智慧了吗?如果没有,那你根据什么开贴研讨阿含经呢?

我就依据佛法僧的教导来作为参考,你说的大德模式是谁?坛经说的佛法僧你又了解彻底了吗?没有的话,你又凭什么来跟我说这些?所以,万丈高楼由地起,还是老老实实皈依了佛法僧再来一步步学习和探索,就算是形式的皈依,只要当事人深切了解皈依佛法僧的意义,还是会循序渐进佛道的,这就是正见正思维了。

趣向是违背中道?你说说看,佛道修行趣向中道是怎么回事?难道你认为佛陀偏离中道来解脱?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5-4-2009 02: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三法印 的帖子

这样子才像学佛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沧浪澈 的帖子

我对顿教比较有缘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4:00 AM , Processed in 0.09444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