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2|回复: 1
|
【中國時報】清代閩南語字典在漳州現身
[复制链接]
|
|
2004.08.20 中國時報
清代閩南話字典《擊響知音》 漳州現身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
據「新華社」報導,漳州發現清代閩南話手抄字典。這套被專家疑為清朝乾隆、嘉慶年間民間編撰的閩南話字典-《擊響知音》,日前引起了有關學者的關注,提供該字典的是漳州市一名收藏愛好者,五十七歲的薛先生。
報導說,廈門大學教授周長楫、廈門文史學者洪卜仁閱讀該字典後均認為,此書對於研究閩南語發音乃至研究閩南文化都有相當價值。
報導說,這套手抄本閩南話字典,長二十二厘米,寬十二點五厘米,共九本,厚度不一,平均大約在十二毫米左右。這套字典採用毛邊紙,正楷毛筆字書寫,字跡清晰工整,最大的字不過一厘米見方,最小的字如綠豆大。收藏者薛老先生說,這套字典用於注音的「聲母」和「韻母」是由漢字組成的,「聲母」十五個,「韻母」三十九個。例如,「律」字和「柳」、「滑」字在閩南話中這三個漢字原本風牛馬不相及,但在此郤扯上了關系,「柳」字做聲母,「滑」字做韻母,就是「律」字的閩南發音。
薛先生說,他平常喜歡收藏,今年三月在漳州一家舊書店裡看到這套字典,雖頁面發黃,有些受到蟲蠹嚴重,但裡面的字體十分清晰。
洪卜仁說,這套字典可以推測的最遠年代是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那時候社會文風比較盛,民間編撰書籍的人較多,但還不能完全確定。洪卜仁認為民國時期編撰這種書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民國時開始對漢語進行統一。此外,他還排除了從官方編撰的字典抄襲的可能性,官方編撰的典籍要注明編撰者、年份、刻印等,而這套手抄本上僅有一個刻著「柯時興選」的印章。到底「柯時興」是這本書的著作者還是抄寫者無從考證,這本書是漳州、廈門,還是泉州或台灣人編撰的,更是無從考證。 |
|
|
|
|
|
|
|
发表于 20-8-2004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遮精實是蜀層好縡事,尚be7遘各有古早閩南話冊著當今去互農遂(tshue7)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