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95|回复: 54

何谓四禅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0-2009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弥陀佛。。。。各位大大好!

最近看起神通这类似的书,也知道佛子不可以神通来学习佛法。因为神通不敌因果。就好奇心想要来了解一下。。

有书曰:通过修禅可以达至五神通,那么先说天眼通(最易修得)。
真正得天眼通要证到世间禅四禅天,经有觉有观禅(初禅),再经喜俱禅(二禅),再经乐俱禅(三禅),最后得世间真实禅定(四禅),有到舍念清净地后,才能修得现起五神通,此时就能观照到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3x109的银河系),这才是真正的天眼通。


那么如何得知初,二,三,四禅。怎么知道自己到了什么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0-2009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优优 于 27-10-2009 02:46 PM 发表
阿弥陀佛。。。。各位大大好!

最近看起神通这类似的书,也知道佛子不可以神通来学习佛法。因为神通不敌因果。就好奇心想要来了解一下。。

有书曰:通过修禅可以达至五神通,那么先说天眼通(最易修得)。
真 ...


四禪天
(界名)新雲四靜慮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處也。分別之以受與觀覺(新曰尋伺):一、初禪天,初禪已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而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二者。此地薩婆多部立梵眾梵輔之二天,經部與上座部,加大梵天為三天(薩婆多以之於梵輔天中攝),故初禪天有三天。二、二禪天,二禪已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之一,因而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又意識之怡悅麤大,故是喜受而非樂受。但無覺觀二者,此地有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光音)之三天。三、三禪天,是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與上相應。此地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立為樂受。此地亦有少淨,無量淨,遍淨之三天。四、四禪天,此亦僅有意識,唯有捨受與之相應。此地薩,經二部立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八天,上座部於此加無想天為九天(薩經二部攝之於廣果中),故薩婆多部有十六天,經部有十七天,上座部有十八天,大乘唯識與上座部之義同為十八天。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九                                       
                                           唐天竺沙門般剌蜜帝譯            

● 眾生升沉輪替的因緣.四禪天介紹 ●

    「阿難!世間一切修心的人,不知本有寂然常住的心性,錯亂修習,而不修禪
那,不得首楞嚴大定,缺乏出世的真正智慧,但以世間的靜慮為因心,也能守身如
玉,不犯淫行,不論行住坐臥,心中皆不會起淫念,由是身心清淨,愛染不生,不
再留欲界,這等人臨命終時,應念化生,上昇色界,身為梵侶,這種天界,名為梵
眾天。

    有一等人,欲界的淫習既除,無欲的清淨心顯現,對於梵行的儀規戒律,都能
樂於遵守,隨順不犯,能應時而履踐梵德,弘揚梵德,身心惱淨,已超過梵眾天,
這等人所生的天界,名梵輔天。

    有一等人,身心一如,表裏一致,不論行住坐臥,隨心所欲,自然具足威儀,
清淨梵戒;況又加之以明悟,這等人又超梵輔,能應時統理梵天眾,為大梵王,所
生的天界,名為大梵天。

    阿難!上說三天的天眾,已具身勝、樂勝,勝過下界各道的眾生,不再受欲界
八苦的煎逼,雖然不是正修真正的三摩提,然因持戒的定力,清淨心中,已不為欲
界的煩惱所動,故皆名為初禪。

    阿難!其次是大梵天,因統理梵眾,化他功深,自行更加純淨,具足戒定慧,
圓滿梵行,心如止水,湛寂則光生,不過心光尚弱,沒有達到遍照的境地,這類名
為少光天。

    少光天眾,定力轉深,光明增強,身光心光,交互相燃,輾轉迭發,光明照耀
,重重不盡,映徹十方世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無量光天眾,吸取而保持圓滿的光明,以代言教,宣揚清淨的教化,應用無盡
,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阿難!上說三天,不但勝於欲界,也勝於初禪各天;初禪乍離欲界諸苦,仍有
再墮的憂慮,到此離欲界益遠,不再有退墮的憂懼。雖然不是正修真正的三摩提,
但清淨的梵行心中,粗漏已伏,能以定力,使前五識,不起現行作用,故皆名為三
禪。

    阿難!二禪光音天眾,吸取圓滿光明,成就音聲,作為教化之體,顯揚妙理,
起精進妙行,而生淨樂,恬適自安,通於寂滅之樂,這一類名為少淨天。

    少淨天眾,雖通寂滅之樂,但仍有一淨境的意念存在,再進一步,並淨境的意
念亦空。淨空現前,得悟虛空與淨境,皆無邊際,身心亦若太虛,無掛無礙,成寂
滅樂,這一類名為無量淨天。

    前一天的淨樂,僅止於身心,再進一步,與依報世界,融而為一,合身心世界
,為一圓滿清淨體,淨德成就,妙樂無窮,自覺殊勝,以為是清淨的極樂家邦,可
以安身託命,歸返寂滅樂境了。這一類名為遍淨天。

    阿難!上說三天,六識已伏,不起現行作用,已得寂滅,具大自在,身心安然
不動,受無量樂;雖不是正得真修實證的三摩提,但安然的心中,歡喜畢具,故皆
名為三禪。

    阿難!再次是三禪中的天眾,苦因已盡,身心皆不再受任何逼迫,樂亦不受;
因知樂也不是常住不變的,仍是對待法,福業享盡了,久必壞滅,苦樂二心,同時
突然捨棄,粗重的相滅,苦樂不生,淨福性現,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福生天眾,雙捨樂苦,未免偏空,更進一步,功行純熟,能捨所捨兩亡,捨心
圓融,空不礙有,有不礙空,勝解清淨,所感的淨福,亦沒有遮蔽限礙,於這無遮
限的淨福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隨所願求,愛樂自在,這樣的一類,名為福愛
天。

    阿難!從這福愛天中,再加進修,有兩條超升的途徑,一是直往廣果天,另一
是繞道至無想天。

    若以福愛天的妙隨順心,令一切眾生,所求如意,於無量清淨光明中,以慈、
悲、喜、捨四無量心,熏習禪定福德,使臻於圓滿淨明,以修證而住,這一類就名
廣果天。

    若以雙厭苦樂的心,增修捨定,精研究竟,使捨無可捨,捨心亦捨,圓窮捨道
,身心俱泯,心思緣慮,像寒灰凝然,一入此定,由於定力的加持,形體可以維持
五百大劫,不會壞滅。不過這等人既是以生滅心,為本修因,所以不能發明不生不
滅的自性。初生這天,須習定半劫,方得想滅,成無想定,至第四百九十九劫半,
想心又起,此定仍壞,有成有壞,終不是究竟涅槃。如是一類,名為無想天。

    阿難!以上四天,一切世間的苦樂境界,所不能動,雖然不是到達無為的真正
不動地,仍存有所得的心,但有為的功用,到此已極純熟,故通名四禪。

    阿難!這四禪中,復有五種不還天,也就是上生這五種中任何一天,即不再回
到欲界受生。因為在欲界中,九品思惑習氣,已經同時滅盡,苦樂兩亡,欲界已不
是所能安居之地,必要和他的業感相同之處,方可安居。

    阿難!苦樂兩滅,就沒有欣與厭二心交戰於胸中,這一類名無煩天。

    心中惟存捨的一念,收放自如,再沒有別念參雜其間,更細究這捨念,亦了不
可得,欲想交雜,也沒有對象了,這樣一類名無熱天。

    以天眼觀十方世界,朗然澄清,再沒有外在的塵境障礙,內心也沒有沉垢留滯
,這樣一類名善見天。

    精妙的見性,既已現前,是見體已經清淨,見的功用周遍,後又增修靜慮,於
是如陶師的捏土為器,如鑄所的鎔金造像,隨心所欲,造化萬物,自在無礙,這樣
一類名善現天。

    窮究諸念至於極處,而成一念,盡色性而至空性,進入空無邊處的涯畔,色界
到此,已登峰造極,這樣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這五不還天,前四禪中四位天王,但仰聞佳名而已,不能親知親見。就
像現在的世間,曠野深山之中,有聖道場地,都是阿羅漢所居之處,而凡夫俗人所
不能知能見一樣。

    阿難!以上十八梵天,皆清淨無侶,然仍有化生身,尚沒有完全脫離身形的負
累,有色質可尋,故自色究竟天以下,總名為色界。

    復次阿難!色色究竟天之頂,色界的邊際上,再向上進升,以根有利鈍,這其
間又有二種歧路:利根人於捨定心中,啟發無漏的人空智慧,斷盡思惑,慧光圓滿
遍照,就可超出三界,脫離分段生死,證偏空理,成阿羅漢。復不以小果為足,進
修大因,便入菩薩乘,這樣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厭色而欣空,覺有身為礙,不得自在,於是修空觀,滅身還無,亦
即銷礙歸空,這樣一類,名為空處定,故報生空處天。

    諸礙既然全銷無餘,無礙之念亦不存在,其中惟第八的阿賴耶識全在,第七的
末那識,祇乘半分入無微細,內緣八識,這樣一類,名為識處定,故報生識處天。

    空處定是滅色歸空,識處定是滅空歸識,到此色空兩亡,識心亦滅,惟覺十方
寂然,再無所往,從此止步不前,這樣一類,名為無所有處定,報生無所有處天。

    識性即為如來藏性,從來就寂然不動,而凡夫天人,欲以滅盡定之力,窮研精
究,於本無窮盡中,強求窮盡,由於定力所逼,識性雖存,但不起現行作用,似盡
而實沒有盡,這樣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報生非想非非想處天。

    以上四天,前二窮境,後二窮心。欲令心境俱空,故總名窮空;然凡夫外道,
不了人空之理,小果聖者,不達法空之理,不知心境當體即空,豈待銷滅而後空。
若是從不還天修習聖道而來的,滿八萬劫,斷盡思惑,即可超出三界成阿羅漢,這
樣一類,就名不迴心鈍根阿羅漢。如果從無想各外道天而來,一味窮空究底,不知
歸向聖道,惟修有漏禪定,迷於有漏天,作無為想,無多聞性,不知三界以內,根
本沒有安身立命處,八萬劫滿,報盡自墜,依然隨著自己的宿業,墮入輪迴,流轉
六道。

    阿難!上說四空天,身心滅盡,祇有定性現前,隨化依正二報,自在受用,已
沒有業果的色相。所以從空處至非想非非想處,皆名無色界。

    阿難!以上除五不還天,為聖人所居外,其他六欲、四禪、四空等天,各天的
天人,都是凡夫,以曾修有漏善業,十善八定等所得的福樂果報,福報盡了,依然
要墮入輪迴,隨業流轉。至於各天的天王,卻不是凡夫,而是大乘菩薩,安住於三
摩提,遊戲神通,假天王之位,以濟物利生,成就自己的功德。漸次增進,迴向菩
提道果,以入聖人之倫,所修乃楞嚴大定的妙修行路,他們已不再落輪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照這麼看來,

恐怕這裡還沒有人能夠過得了初禪這一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9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境界!看来要好好修行,非出家人者。。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参照贴上的网页。可以让你理解有关天31层天的分析。http://www.buddhanet.net/pdf_file/allexistence.pdf

[ 本帖最后由 RICYON 于 27-10-2009 05: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9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27-10-2009 03:44 PM 发表
Please refer to the below web site.
It described the 31 planes of existence.
I am using the computer without chinese version...so need to type in English. Very sorry.
http://www.buddhanet.net/pdf_f ...
阿弥陀佛!感恩你冒着被扣分来回复我啊!!!感恩感恩!!


























但是我还是要。。。按你报告! 开完笑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10-2009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可以比佛法更可贵?

[ 本帖最后由 RICYON 于 27-10-2009 06: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9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27-10-2009 04:15 PM 发表
which is most important?
Dhamma or points?
当然是。。扣你的分啦!。。。开玩笑的说!好啦。。谢谢你啊!师兄!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0-2009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优优 于 27-10-2009 04:21 PM 发表
当然是。。扣你的分啦!。。。开玩笑的说!好啦。。谢谢你啊!师兄!阿弥陀佛!


不公平 怎麼可以只扣他分~~沒有扣我分`~

我也要扣分  扣我分 扣我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装上中文。 分数到底有何用处呀? 累积的分数可以换什么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27-10-2009 04:30 PM 发表
刚装上中文。 分数到底有何用处呀? 累积的分数可以换什么东西?

佳礼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ismy 于 27-10-2009 04:24 PM 发表
不公平 怎麼可以只扣他分~~沒有扣我分`~

我也要扣分  扣我分 扣我分~~~

我很公平的,可以帮助你完成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7-10-2009 04:35 PM 发表

我很公平的,可以帮助你完成愿望。


哇哇  是版主大人

我開玩笑的啦  嗚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peggy_str 的帖子

真的那么好用哦!
但都不适合我用的。有没有日本餐厅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我的版面风景照不见了? 是说太多话被处理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7/10/2009 04:33 PM 发表

佳礼固本


没有怡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9 07: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你们回归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讲没有一,二,三,四蝉。。。。因为当一位蝉修者还有1,2,3,4的时候心里就不清静了。。。蝉非用数目来衡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9 03: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智慧光 于 27-10-2009 09:25 PM 发表
严格来讲没有一,二,三,四蝉。。。。因为当一位蝉修者还有1,2,3,4的时候心里就不清静了。。。蝉非用数目来衡量的
也是有道理。。。。。。奇怪,我昨晚12点念了些咒,经。结果今天三点多就睡不着!不过却很有精神。心里却老是定不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0-2009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需要厘清一个观念...禅定是外道共法。

如果真的要学禅定,我觉得学瑜伽才是正道。

佛法里的禅定法门已经残缺不全,空有大量“境界”的描述,却没有基本的科学原理。

学瑜伽,可说是静坐的基本,瑜伽的科学原理也能真正做到禅定。

如果那些初禅,二禅...的境界真的存在,你用对的方法去修习,那些境界终究会发生在你身上。

然而...如果你一开始就被那些“境界”吸引去学习的话....那只怕是一种"superman"的心理在作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11:25 PM , Processed in 0.1365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