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阿甘

二战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0-2005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火 于 24-10-2005 10:49 AM 发表

這個資料好!麻煩你一下,如果軍事論壇的版主要刪掉還是王冠要大掃除的話,請那些版主把這個主題轉移過來,免得被掃掉。

再不然你在這裡放多一個主題,我幫你永遠保留。

不講可能你不知道,史地論壇在大掃 ...


先谢谢阿火坛主~~

其实当初放帖时真的不晓得该放在军事版或者历史版位~~

我花了时间来做,纯粹是兴趣并且参与分享,当然希望更多的网友可以看到与交流,如果坛主觉得这个系列的帖子属于战争历史而应该搬来这里的话,我不反对。

祝:史地版历久弥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05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ggugu 于 30-10-2005 10:41 PM 发表


先谢谢阿火坛主~~

其实当初放帖时真的不晓得该放在军事版或者历史版位~~

我花了时间来做,纯粹是兴趣并且参与分享,当然希望更多的网友可以看到与交流,如果坛主觉得这个系列的帖子属于战争历史而应 ...

這個主題放在哪一個版位都可以,但“史地論壇”在網管的“大掃除”裏有豁免權,如果你原創的文章不想被大掃除掃掉,那麽放在史地論壇有一定的保障。

當然我會自己刪掉那些沒必要保留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弓长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6-4-2006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主要战胜国的聪明之出,
那就是战争不在它的本土发生,避免了财物的损失,更乘机赚战争钱,难怪他们会酱快崛起成为独霸一方。

你们认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nely_angel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3-6-2006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大家看一部电影。the longest day讲述了诺曼底之战的作战情境。此电影是黑白的,有德语,法语,英语参扎其中。是一部值得欣赏的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oneWolf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6-7-2006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会告诉你,BAND OF BROTHERS 的导演是STEVEN SPIELBE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军十戒,战士的尊严

(一)德国士兵为争取胜利而战斗时,必须遵守英勇作战的规则。残酷与无意义的破坏都与他的身份不称。
  (二)战斗员必须穿制服,或佩带特别指定的和清楚易辨的臂章。禁止穿便服或不带这种臂章作战。

  (三)投降的敌人,包括游击队和间谍,一概不准杀害。他们应由法庭判以适当的惩罚。

  (四)不准虐待或侮辱俘虏。武器、地图、文件从他们身上拿走以后,其他的个人财物不准侵犯。

  (五)达姆弹禁止使用,任何子弹一律禁止改成达姆弹。

  (六)红十字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受伤的敌人应给予人道的待遇。医务人员和随军牧师在执行其医务和宗教活动时不得阻碍。

  (七)平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士兵不准掠夺和任意破坏。古迹和用作宗教、艺术、科学或慈善事业的建筑物必须特别尊重。只有奉上级命令和给报酬时,才能征收实物和使用民役。

  (八)中立国的土地,飞机既不得进入,也不得越过,更不得射击;它不得成为任何军事行动的目标。

  (九)德国士兵作为俘虏时,如果被询问,可以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军阶。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泄露其所属单位,也不得泄露德国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任何情报。任凭威逼利诱都不得泄露。

  (十)违犯上述各条规者将予以惩罚。敌人违犯了第一至第八条应报告。只有得到高级指挥官的允许才能进行报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0-2006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誉犹太人

第三帝国的军队里会有犹太士兵?每个人都会感到奇怪吧。但反过来说,犹太人在德国这片土地上已经生存了如此长的时间,考虑到同化和联姻的因素,要真正把全部带有犹太血统的人从军队、从社会里驱逐出去又谈何容易。

  而一位学者Bryan Mark Rigg在他的著作《Hitler‘s Jewish Soldiers》谈到了这个很少有人涉及的话题。

按照30年代中期的“种族法案”,纳粹将所有带有犹太血统的人作了清楚的划分。“Mischlinge”这个词就是用来称呼那些“荣誉犹太人”的。他们在德国武装力量中占据的比例远远超过过去人们的想像:竟然达到接近15万!而且包括不少高级军官、高级军事荣誉获得者,甚至还有陆军及海军上将!

  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血统,只是把从军作为自己的事业,同样为德国从“凡尔塞”的阴影下新生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当然,纳粹一开始并不敢对享有崇高地位的国防军下手也是一个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一个解决手段出现了:那是一份解除“Mischlinge”身份的申请书,通常还附有照片

  下面是几个著名荣誉犹太军人的名字和身份:

  保罗 阿瑟(Paul Ascher)海军中校, 吕特晏斯上将在“俾斯曼”号战舰上的首席参谋

  (奖章: EKI一级铁, EKII二级铁, War Service Cross Second Class两次战伤.)

  贝尔哈德 罗杰(Bernhard Rogge)海军上将(奖章: 橡叶骑士十字勋章,日本天皇授予的武士刀,EKI, EKII.)

  祖克托尔托??炮兵上将(Johannes Zukertort)

  沃尔特 H 霍尔兰德(Walter H. Hollaender)步兵上校(奖章: 骑士十字勋章,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EKI, EKII, 近战突击章,战伤章)

  赫尔姆特 维尔博格(Helmut Wilberg)炮兵上校,1937年调到空军任空军KG2联队队长。1944年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奖章: 带宝剑的霍亨佐伦骑士十字勋章,EKI, EKII.)

  空军元帅,帝国空军办公室主任 艾尔哈德 米尔希元帅(Erhard Milch)(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讨厌的家伙,不过此人能力极强,调度能力非常高)

  此外还有不少德国贵族的妻子是犹太人,包括隆德施泰德元帅的表弟,戈尔哈特 海因里西大将的妻子格特鲁德就是犹太人。(两个人1937年结婚,结婚的时候小胡子还来祝贺,顺便送给两个人一张荣誉德意志人证书-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6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军之父”利奥波德.冯.泽克特

 约翰尼斯·弗里德利希·利奥波德·冯·泽克特于1866年4月22日生于石勒苏益格。他是一个普鲁士将军的儿子,于1885年作为军官候补生加入皇家亚历山大近卫掷弹兵团。1893年与多萝西·法比安结婚,婚后无子女,但夫妻感情很好。


  他很早就体现出在参谋工作方面的才华,于1897年进入柏林的军事学院学习,之后交替服役于一线和参谋单位。1899年他调入总参谋部担任助理,这时他还只是个陆军中尉。1913年被任命为驻柏林的第三军的中校参谋长后,他任此职直到一战爆发。第三军隶属于亚历山大·冯·克鲁克的第一集团军,在德军著名的“施利芬计划”中担任最重要的右翼攻势。在马恩河战役后,第一集团军被迫回撤。但冯·泽克特在这次战斗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个人才能和领导能力。


  1915年1月27日,泽克特晋升为上校,转任在东加里西亚新组建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的第十一集团军的参谋长。在1915年5月2日开始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战役的突破中,第十一集团军一共向前推进了300公里,到9月底完全拔除了波兰突出部,彻底解除俄军对加里西亚的威胁。这场胜利中马肯森的指挥固然重要,泽克特的精妙策划更是不可或缺。他因此晋升为少将,并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1915年10月-11月,他策划完成了对塞尔维亚的占领。这一战绩让冯·泽克特得以为他的蓝马克斯勋章添上了橡树叶。


  由于俄军布鲁西诺夫骑兵上将在1916年6月所执行的壮大攻势,奥匈帝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泽克特因此被任命为奥匈联军的参谋长,其任务是进行军队的休整并提升战斗力。这个工作由于德国与奥匈帝国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而并不容易完成。泽克特很快发现,和奥匈同事交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尽管如此,泽克特成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背负着再次创造同样奇迹的期望,他于1917年10月被派往土耳其担任陆军总参谋长。但是这个任务即使是冯·泽克特也无法完成。巴勒斯坦战场上,艾伦比于1918年9月19日发动的进攻击溃了桑德斯的土德联军。10月30日,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允许所有的德国人在30天内离开土耳其。


  泽克特于11月13日回到德国,保罗·冯·兴登堡让他负责组织在乌克兰和整个东部前线德军部队的撤离事宜,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让他进入参加巴黎和会的德国代表团担任军事代表。随后泽克特被晋升为中将,于1919年7月7日-15日期间接提兴登堡,担任德军总参谋部解散前的最后一任总参谋长。10月11日出任有实权的陆军总参谋长,并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十万人的精锐部队——这是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最大规模。1920年3月,他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这时64岁的他正要开始其人生最大的事业。


  泽克特的个性是“冷淡”、“易怒”、“冷冰冰”,他的外号是“斯芬克斯”,总之,他具有强烈的个性。曼斯坦因如此描述泽克特,“每个人都已感觉到他的内在激情和使他成为军队领导者的钢铁般的意志。”他不是一名理论家,更多考虑作战层面。他如此表现对于理论家的敌意:“有三件事情是由人类的大脑徒劳无益地与之较劲的:愚蠢、官僚和口号”。


  泽克特认为人是其军队重建的核心问题。他几乎把所有的责任都委托给能干的参谋,他亲自负责监督训练。他以名义上的“和平时期军队组织委员会”复活了原来的总参谋部,对军官团的训练尤其不遗余力。最后,德国的总参谋部提供了一个小规模但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干部队伍,以便指导其他的核心参谋和战斗队。他的价值在1933-1940年得到了体现,这一时期德军增加了50倍,但同时还使运动作战学说不断完善。在二战中,总参谋部毕业的大部分毕业生以及部队参谋和指挥官在作战水平上表现得都非常出色。


  泽克特他怀疑传统类型的庞大军队能够依据追求快速决定性胜利的战略进行运动战,相信小规模的、长期服役的、职业性的、运动的军队。他于1921年发起一次对战争教训的正式研究,这次研究成果形成了《487号军队条令》,泽克特亲自撰写了其中的“领导与使用合成兵器战斗”。这本书成为直到30年代之前德国军队训练的基础,从30年代起,他们被修订为著名的《300条军队条令》,一直使用到1945年。


  新德国军队的学说源于吸取的上述教训。新的学说最显著的部分是关于装甲战与空中力量的一体化。为了对《凡尔赛条约》所禁止的坦克和飞机战术进行训练,他以对红军的训练援助换取在苏联建立了秘密的训练中心。这个训练中心包括三个非法的训练项目:装甲、飞机和化学战。


  发展装甲战是对一次大战公认的技术失败所做出的反应。泽克特偏爱歼灭战战略,而不是消耗战战略。他强调运动,他的训练命令是由一句口号开始的——“作战就是运动”。尽管泽克特在许多领域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但是,直到他去世,他对骑兵令人感到奇怪的一往情深,这一点至今依然被指责为视野狭隘。此外,他从来没有完全赞同过与其他武器和空中力量协调作战的大规模装甲部队具有强大的能力。虽然泽克特从来没有完全理解机械化战争的力量,对如何精确的进行坦克战没有把握,更多的强调对骑兵师实现摩托化后勤保障。但是泽克特并没有对古德里安等人推动的变革采取具体的反对行动。另一方面,古德里安和其他人的实验结果形成了一个主张大规模陆军和泽克特“贬低大规模军队”二者之间的综合体,他们在军队之中建立了军队——一支小规模由装备精良的装甲部队构成的军队。德国人进一步将一战中的风暴部队战术(即胡蒂尔战术)发展成为机械化全兵种学说。


  泽克特对空军作战的革命性质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他在新建的德国军队中抽出180名军官,倡导建立独立的空军兵种。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这么做,他组建了影子空军。所有的演习都需要空军的加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仲裁。他的空军学说以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为中心,以获取空中优势为最高原则。和美、英两国不同,德国使用轰炸机来实现现在所说的战场空中遮断。为了这一目的,德国人集中建设战斗机,然后是对地面的攻击机,最后是轰炸机。


  总而言之,泽克特的军队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其政治领导和政策的密切整体性、士兵的优先地位、适当的参谋体系和正确的学说。这个时期的德国军队小却几乎无可挑剔,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机器之一。


  综上所述,后来的德国军队具有鲜明的泽克特的个人风格。观察二战战史就不难发现,德军的辉煌战绩,尤其是初期战绩和泽克特的努力息息相关。但是,泽克特的计划也存在着若干缺点。这导致了一些批评,认为这些缺点是二战中德军最后失败的部分原因。


  麦克尔·吉耶对德国军队独立于政治现实之外给予了严厉批评。他认为这导致了意识形态和技术至上主义的融合,它推动德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遭到没顶之灾。他认为,泽克特使得德国人把注意力集中于作战艺术上,眼光盯在获取战争的快速胜利。把战争的实践者和战略家区别开来的结果导致德国在二战中许多作战的成功都不具有持久性的战略影响。吉耶成功的描述了一支试图脱离政治结构而独立存在、过于追求作战层面胜利的军队是非常危险的,他清楚地展示技术上的卓越本身只是一个空壳。


  对泽克特军队的最强烈批评是总参谋部的军事视野过于狭隘。以至于到了1934年,总参谋长进一步缩减了沙盘演习训练的重点,从战略作战层面缩减到战术(师和军)层面,这导致了对后勤和情报科目的忽视。正如艾伯特·西顿所写的那样“军队参谋部的行动很少超过大战术的层次,它的许多成员都满足于犹如在真空状态下作战,把200英里半径当作战略问题考虑。”


  最具说服力的批评是一位德国学者指出的:“德国在意志和领导方面的优越感,对他们武断和短视地评估潜在对手的能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外的一些指责包括:重新武装的努力在经济方面是脆弱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国经济的弱点;德国空军在战术方面很成功,却不能完全胜任各种水平的战略行动等等。


  当然,总的来说泽克特建立的这支军队工作得很好。1940年那次历时7周的攻击战摧毁了法国军队;德国军队随后在北非、巴尔干、特别是在俄罗斯进一步执着于战术和作战层面的胜利。在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军队的领导和学说成功地推迟了希特勒国家的毁灭,尽管盟军在物质方面有压倒性优势。应该说,泽克特出色了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大事业,以“二战德军之父”的身份进入历史殿堂。


  1926年初秋,他对君主制的热情断送了他的职位。他允许一名霍亨索伦皇家家族的成员穿上军服出席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这是《凡尔赛条约》专门禁止的,也与当时德国的共和情感上升发生了碰撞。泽克特于10月8日被迫辞职。


  1930年,他竞选成为议员。在他任职于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的期间,冯·泽克特与希特勒的纳粹党交往密切。


  他于1934年被派往中国协助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中国军队,担任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他的建议对国民党发动的对江西红军的第五次围剿颇有价值,这次战役引发了史诗般的红军长征。他曾担任委员长委托人,代表蒋介石本人处理军政事务。此外,他为国民党训练建立的几个德式装备的师在抗战前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初期抗日的核心力量。


  1935年3月,他返回德国。1936年12月29日,因心脏病卒于柏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06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甲小妖 -- 德国无人爆破战车“歌利亚”


歌利亚(Goliath)是纳粹德国开发的无人爆破战车,可以通过遥控把十公斤炸药送到敌军阵地上实施爆破,这种武器在二战中可谓独一无二。歌利亚个子不大,看起来很象玩具,德国人在二战中命名武器十分搞笑,这么个小东西叫巨人歌利亚,一百吨的大坦克倒叫耗子。



重达100吨的德国坦克"Mouse",好像是纳粹德国最大的战车了,盟军实在看不惯这么大的东西叫耗子,干脆叫它“巨鼠”,还稍稍反映它的真实形象。

有朋友谈到歌利亚自行战车形状象英国一战水柜坦克,的确如此,请看图片。英国马克I坦克有两种型号,“雄性”和“雌性”,我觉得歌利亚很象雄性型号的马克I。


歌利亚跑得不快,5公里每小时,和人步行差不多,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采用线导,这和现代的反坦克导弹,比如AT-3,或者虎鱼鱼雷原理是一样的,但是这一点也害惨了歌利亚,因为它的导线经常在战场上绕在杂物上面,从而动弹不得,因此实战中效率不高。本来歌利亚的设计采用履带推进,可以越过障碍的,但是拖了一条尾巴就难以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使用了。



德军使用歌利亚的典型作战方法,可是成功的战例并不多。

二战后美国人根据它开发了警察用的无人驾驶装甲车“小东西”,个子也很小,上面装一个带防弹玻璃罩的摄像头,我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美国警察包围了一个建筑,里面有一名号称“穷凶极恶”的持枪歹徒,就放了这样一个小东西进去,这小家伙楼上楼下,左找右找,最后发现歹徒藏在厨房,于是就“无畏”的冲了过去,那歹徒最初表情极为迷惑,好像在做梦,然后就大开杀戒,一枪一枪的对着小东西射击,每中一枪,画面就是一片花,半天才恢复正常,但是小东西“顽强”的步步前进,最终把歹徒挤压在墙角,这一番举动弄得那歹徒目光很Crazy,他无奈的放下枪,耸耸肩膀,对着小东西举起双手,忽然又觉得对着铁家伙投降它也不会理解,-- 这伙计好像在参加一个游戏,却忽然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规则该怎么作了,他把手放下,对着镜头两手一摊,作了一个“嘿,伙计,下边怎么玩?”的手势。

转播到此结束,影片解释说这是实战,那歹徒这之前干掉了两个警察。

歌利亚不算成功的武器,不过它造成盟军的伤亡还是不小的,原因说来有些黑色幽默,是因为盟军官兵对这个小东西往往感到好奇,看到它朝自己的战车冲过来,往往不是阻击,而是好奇的等着看它是什么东西。

最糟糕的是盟军步兵,看到这东西,总是忍不住要缴来琢磨琢磨,或者往里面扔个手榴弹 – 那就引爆炸药了,周围五十米直径都是它的杀伤范围。

其中诺曼底一战中,一队美国兵缴获了一个歌利亚,美国人很多都是玩汽车的高手,从小喜欢摆弄机械,压制不住好奇心,于是决定拆开看看。结果引爆了炸药,当场炸死美军五十人,伤者无数,是歌利亚最大的战绩。

没有想到,这个小东西成了西欧战场上最好的饵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皇军不投降

日军在二战中的武士道精神的确厉害,但是听说“皇军从来不投降”这个说法,感到兄弟们对皇军的宁死不屈,一亿玉碎精神理解得还不够深刻,特补充几张在日本发现的照片,以正视听。



注解: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投降的人员越到后期越多,这是盟军士兵对投降的日军士兵进行搜身。



注解:日军中常有诈降者,因此盟军对俘虏都采取裸体押送到战俘营的做法,这是为了照相,给穿了条丁字裤。



注解:塔拉瓦战斗中被俘的日军,怎么直哆嗦呢?按说这天儿可也不冷啊。



注解:日军喜欢剃光头,这回合适了。向俘虏运送船转移的日海军俘虏。



注解:日军上级拒绝考虑士兵被俘虏,所以也没有反审讯训练,一旦被抓就如同竹筒倒豆子,而且非常合作。这是日本俘虏协助向抵抗的日军喊话。



注解:冲绳日军一个中尉携恋人向盟军投降,举行战地婚礼,伴娘是美军中的日本二世。。。 回过头来中尉带着美军突袭日军阵地,打死太君数十,日军“谷堆”据点就此失守。



注解:日军冲绳女兵部队向盟军发动自杀性冲锋,这是盟军士兵从被击毙的日军女兵身上取出其携带的手榴弹,表情十分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逸闻


山本的照片

二战爆发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总司令叫山本五十六,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可能以为他们家孩子太多,从山本一连续排到山本五十六。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他爹老风流,五十六岁生了他,故此得名。作为二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一般来说,他的军事才能被认为相当出色,尤其是战略头脑比较清醒,这从他坚决反对日美开战可以看出。

但是,到具体问题,虽然山本的传奇不少,说他是赌神,好棋手等等的评价极多,实际上山本并没有一度传说的那样神奇,包括用人,指挥,判断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少问题,珍珠港事变日军的名将渊田美津雄就评价山本不过是个“凡将”。

比如,日美开战前日本天长节,天皇过生日举行阅兵,山本就曾经大发神经,率领联合舰队主力突出东海,严阵以待。问他原因,答曰日本重臣齐集皇宫,如果蒋介石突然袭击,派出空军轰炸机猛然攻击皇宫,日本要遭到绝大打击。

晕,以蒋委员长的用兵,怎么也看不出校长能有这样的“奇谋”?何况,当时中国哪有能飞到东京进行战略轰炸的远程轰炸机呢?

墨西哥油田,山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调查,应该说注意到资源问题说明他颇有头脑,而且踏实肯干。可是山本对于油田毕竟是外行,在他强烈支持下日本政府购买的若干墨西哥油田颗粒无收。究其原因,是墨西哥盛产骗子,把已经采光了的油井封闭起来,再暗中灌入原油,等日本人购买的时候,一试采原油就会喷出来。当然,等付了钱真正开采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

日本赌徒碰上墨西哥骗子,真是既生瑜,何生亮。

山本嗜赌,按说应该精于算计,不幸的是此人却有轻信,甚至对于一些明显是招摇撞骗的事情也信以为真.

二战中日军能源始终是个问题,山本绞尽脑汁,就有“大师”来告诉他自己可以把水变成油。

这他X得只要有初中化学常识也该知道是骗子吧,山本居然欣喜若狂,真的调拨资金人力,让大师进行试验,--- 试验居然还成功 ?--不就是个变戏法么?只是转移到实用怎么也不行。山本就这么虔诚地供着大师,让他吃香的喝辣的慢慢研究。。。

说起来,也不新鲜,听说前几年国内也有人在搞水变油呢。

这骗子怎么跟原上草似的,春风一过就吹又生呢?

还有上当的人儿百折不挠。

要说山本有些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不像其他日本将领那样大男子主义,在对待女子方面颇有心计,会讨女人欢心。有一次会上某参谋和他人吵了起来,山本明白这个参谋有才华,但是不善于交际,说话直来直去,一张嘴就得罪人,于是叫他单独谈,劝他以后说话注意分寸,山本举例子道 -- 你总上岸找过女人吧?你怎么找?说:喂,跟我走睡觉去吧。不干?下一个,你,怎么样?山本说这样最下贱的妓女都不会搭理你,你得请她吃饭,聊天,然后,慢慢的很自然就谈到上床么。。。

据说山本死后,青柳的艺妓一直供奉他的牌位,看来他这方面的确有两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吃败仗的大阪兵团 – 记日军中的另类第四师团

对万家岭会战有印象的朋友,或许会记得那一仗被薛岳将军打得七零八落的日军第一零六师团,这个师团因为有大量原来在大阪摆摊卖菜的预备役官兵,而被称为“大阪商贩师团”。

大阪部队战斗力弱,在日军中算是有名的,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部队,却还不是一零六师团。在《现代史研究》第六期中,看到一篇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的文章 -- 《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看完之后,忍不住要把它翻译过来。关的原题是《日本一弱かった師団》,自以为这题目兄弟的翻译还是比较贴切。下面就是翻译后的文章,因为篇幅较长,作了一些节选,另外,加了一些自己的注解。

如果看伊藤正德的《帝国陆军之最后》或者山岗庄八的《太平洋战史》,二战中的日本军队无一不是勇猛顽强,宁死不屈的精锐之师?然而,在陆军混过的老兵,评价起来和历史学家不大一样,至少有一支部队,就以“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而著称,这就是番号一直保留到今天自卫队还在使用的大阪第四师团。

大阪第四师团,代号“淀”[这个代号可谓独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陆军师团代号多有尚武精神的象征,比如第二师团是“勇”,第九师团是“武”等等,第四师团这个“淀”字的来源是因为有一条淀川河横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代号真是既有乡土气息,又带有招财进宝的吉利。。。]属于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下辖四个联队,标准甲等配备,其核心为第八联队,因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败不怕的八联队”之勇名(?)

从那儿以后,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虽然中间战事不断,第四师团却一次都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第四师团没有表现自己勇敢精神的机会。昭和八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洋二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和执勤警察发生冲突,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的“武勇”可见一斑。

昭和十二年,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本陆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序列。第四师团的战斗力已经在“Go-Stop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惜,这种“勇猛无前”的例子只此一例,倒是对第四师团军纪散漫,精神不振的报告屡屡上达天听。怎样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呢?日军大本营倒是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调名将山下奉文担任第四师团师团长,从此,该师团主力即开始在“北满的山野中精训”。

名将带队,精训两年,转眼到了一九三九年,东北发生了一件重大战事 – 苏日诺门坎之战,关东军和朱可夫将军的苏蒙联军打起来了,而且战况不利,军部下令驻扎在伪满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

仙台师团,就是前面提到的代号“勇”的第二师团[ 日军著名的精锐师团,最后在增援瓜达尔卡纳尔岛航渡途中碰上了个美国航空兵部队叫“仙人掌”,一通狂轰滥炸,整个师团下了饺子,和鲨鱼勇猛搏斗去了。],的确名不虚传,其先遣队新发田第十六联队勇往直前,从海拉尔到诺门坎,徒步行军四天赶到,当天就投入战斗[ 随后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与此相反,第四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急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萨评:激动得有道理]的联队长怒而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饶是如此,出动部队的编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四天,第四师团却整整走了八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四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了。。。立刻,掉队的第四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一样迅速跟了上来,连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赴前线,一边还在万分懊丧的抱怨居然没有机会打上一仗。

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最威武的部队,丢盔卸甲,伤兵满营的第二师团和人家简直没法比,只是关东军报道部的上层实在看不过眼,把报纸呈上来的《我无敌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的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四师团威势归来》,外行看来意思相差不大,当兵的看了,对第四师团的名声肯定是没什么好处。。。

不过第四师团这一仗没有损失对日本军部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因为当时华中地区的日军正和中国军队第九战区斗得难解难分,急需增援,于是顾不上追究,急调第四师团南下增援。大阪师团摇身一变,又成了日军精锐十一军中的一员。
其实,第四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早有所闻,其原因是早在一九三八年初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当时,中国军队从徐州突围向西“转进”,[ 李宗仁司令长官的得意之作,四十万大军巧妙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虽说李长官的战术动作果断利落,毕竟机动能力和已经半机械化的日军无法相比,突围虽然成功,但已经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很多,战斗力锐减。]在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疲惫的中国军队忽然发现同一条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数量最少一个大队!因为部队已经十分疲惫,士气低落,这支中国军队发现敌军之后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向附近的山区逃离。以当时日军的士气和作战习惯,中国军队几乎肯定会遭到追击,而以当时中国军队的状态,一个大败仗恐怕是跑不了的。

奇怪的是,很久却没有发现日军的追兵,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如临大敌地布置了警戒哨,但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反,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的烧起饭来!
时间紧迫,绕道的话说不定就会被日军合围,中国军队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横穿公路而走,结果 – 一路平安。

这支日军部队,就是抽调第三十七联队,第七十联队各一部组成的第四师团南进支队,对于为何没有和中国军队开战,该部队的部队长声称:“没有得到对中国军大部队进行截击的命令。”而这个严格遵守作战纪律的部队,上报情况就略微的慢了一点,等命令到达的时候,中国军队早就没了影子。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耳朵里,“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这样的说法就流行开来,于是这次第四师团南下,每次参战,中国军队一听是“大阪师团”,往往士气倍增,踊跃突袭逆袭,各部抢着和第四师团交战。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有力打击下,刚到前线的第四师团猝不及防,确实吃了几个窝囊的败仗,这样的情况甚至牵连了友军,以至于友邻部队向十一军司令部抱怨 – “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因为敌军士气大振,也会打输。。。”第十一军看看的确是这道理,自此同样是甲等配置的师团,前线出现的番号就总是第三,第十三这样的师团,而第四师团就专心在后方“待机”了。中间出了个军司令官不信邪,派第四师团在长沙会战中打主攻,结果第四师团一进长沙就被赶了出来,全线溃败,司令官灰头土脸地回了日本[ 这个司令官,可能说的是阿南惟己。阿南是个死硬派,脑袋一根筋,打到吃了两个原子弹,天皇都要投降了他还准备发动政变和盟军死磕,结果兵败自杀,守长沙的国军是老虎仔薛岳所部精锐,也只有阿南这种榆木脑袋会用第四师团当主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6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会战中第四师团的表现给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结果就是淀兵团成了“丧门星”,哪个军都不敢要。大本营只好将其改为直辖部队,长期驻扎上海。这回中国军队就想打第四师团都够不着,无奈又发生了第四师团人员向中共军的新四军倒卖药品的事情,让大本营十分懊恼。

虽然说第四师团窝囊,毕竟是甲种师团,老兵多,有经验的下级军官多。当时日军前线各师团和中国军队作战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训练有素的人员,既然第四师团作为整体作战不利,上司便不时抽调其人员补充到其他师团,也算是物尽其用。然而,这些人员的作用可就不好说了。

第一零六师团本来就也是出身大阪,所以第四师团的补充官兵来了以后很容易适应,而他们的老乡也不时从第四师团过来探望。一零六师团的官兵很快就发现他们之间的告别很新鲜。日军各部的临别致词(挨拶)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如果战况较好,就说“武运长久”,如果情况不妙,就说“九段坂见” [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坂] 然而,第四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其词却是:“保重贵体” [ 原文“御身大切”,也可以翻译作“身体第一”,或者干脆就是“保命最重要”],让听到的一零六师团军官们哑然。

还有一部分兵员转到了第六十八师团和第三十四师团。这两个师团在衡阳和芷江打了几场苦战。战斗一开始,第四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消极但合理地拒绝作战。当然,也有些人循规蹈矩的投入了战斗。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中国军队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师团损失很大,芷江一战,从第四师团转来的中队长就战死了四个。负伤的老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前辈们还要问 – “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阿?”至于自己不愿意参战的原因么,也有老兵这样解释 – 听说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那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

说得豪气干云。

其实说第四师团所出都是窝囊废也不全面。由第四师团预备役官兵组成的独立第十五工兵联队,由横山大佐率领,就在马来半岛立下功勋。伊藤正德《帝国陆军的最后》中,提到这个联队在修复盟军炸毁的桥梁涵洞方面作用极大,“大阪兵无能只是误传,至少以这个联队而言,其献身精神使军部,师团部的高级军官都乘夜前去表达感谢和敬佩,其无我奉公精神极其令人钦佩。。。”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各部都投入到对盟军的作战中,第四师团也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大本营有意将该师团配属南方军,但南方军只是很勉强的将其列入预备队,仍然驻扎上海。直到一九四二年四月,才将其调往菲律宾,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师团一起,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这一仗第四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四师团转了性,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经被切断补给多日,靠“盐和青菜” 活着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

然而,这个胜利却给第四师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在其故乡大阪更是号外频飞,一副“幸亏派出了第四师团,才打垮了巴丹敌人”的得意。仅有的遗憾是事后发现大阪的商贩们利用这个庆祝胜利的机会大肆倒卖战时配给物资,乘机大做生意。[ 前方后方都是这样地对待“大东亚圣战”,可见大阪人的性格还是很有一致的地方。]

对第四师团的底细,还是大本营知道得清楚,所以对于怎样使用它实在是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计。由于第四师团名声在外,在各个战区都不是很受欢迎,于是直到战争结束,这支部队始终在后方各地不断调转,始终没有再参加大的战斗。日本战败的时候,这个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

第四师团骑兵第四联队的官兵于《我等的南方回想记》一书中描述,“战败的消息传来,我所在的中队正在待机,士官以上的人员都到队部开会,其中‘进入山区战至最后一兵’者有之,‘天皇的诏书不能不奉”者有之,最后,部队本部带来命令,才不得不确定投降了。“这种情况下依然要战到最后的一兵一卒,战斗精神可谓踊跃坚决。然而,第四师团的复员却异常顺利,当全体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第四师团官兵出现在码头上时,本土那些营养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惊 [ 有一种说法第四师团有军官通过贿赂押送的美军,利用复原的军舰运送泰国大米到日本走私出售获得暴利,也大大缓解了大阪在日本“饥饿时代”中的困难]。统计下来,第四师团是南方军部队中战死最少,装备资财保留最完整的部队,负责管理的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为人认真,爱好和平”。而第四师团回国后,也马上体现出其“为人认真,爱好和平”的特点来 – 第二天就有大批官兵一天时间也不浪费地跑到美军兵营前,整齐地摆开摊位兜售战争纪念品了。

第四师团包括其他的大阪部队,为什么在日军中这样独树一帜呢?要说关西人不会打仗也没道理,因为同样出身关西的京都宇都宫师团就很能打。原战车小队长福田,即作家司马辽太郎有一个很好的分析。他认为这个原因是大阪地域的独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普通平民即农民,土地和人身都依附于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尊崇对上级的效忠,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这也是日本军队的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点儿不同,这个地方是随着商业发展起来的,居民多与商业有关,所以对大名掌握的土地并不象农民那样看重,对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税收,捐税等等,大阪的平民几百年如一日还要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是完全谈不上了。

于是,作为领主的领主,天皇的地位也就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二战中的大阪人毫不否认自己会为“大日本帝国” 为天皇而死,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所以。。。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命令,大阪人也习惯的要“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象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于是在第四师团内部有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或许商人的本性,决定了大阪人根本就不适合参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6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爆发前夕,集结在德波边境待命出击的德军坦克机械化部队



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地面部队从三个方面向波兰发动全线进攻。侵入波兰国土的第一辆军车上带有德国的“双头鹰”标志



在德波边界,德军步兵折断界杆,宣布“边界已经不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6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那里可以找到太平洋战争 - -- 硫磺岛战役
的资料
听说这场战役是联军和日军都伤亡很惨重的一战
也是促使美国日后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之一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07 06: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阴谋师 于 9-10-2006 10:34 PM 发表
长沙会战中第四师团的表现给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结果就是淀兵团成了“丧门星”,哪个军都不敢要。大本营只好将其改为直辖部队,长期驻扎上海。这回中国军队就想打第四师团都够不着,无奈又发生了第四师团人 ...


好一个爱好和平,爱惜生命。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7-2007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lia17 于 28-11-2006 11:54 AM 发表
请问那里可以找到太平洋战争 - -- 硫磺岛战役
的资料
听说这场战役是联军和日军都伤亡很惨重的一战
也是促使美国日后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之一
感谢~!


上百度找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07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硫磺岛战役
一、【简介】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Iwo Jima)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2,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26,000人伤亡。美军士兵在该岛镭钵山上树起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二、【背景】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日军在父岛有一个将近3800人的军事基地和一个1200人的海军基地。驻有水上飞机、电台、气象站、和猎潜舰、布雷舰等舰艇。在硫磺岛有一个飞机场,有20架战斗机和1500海军驻扎在这里。
        1944年2月,当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后,日军加强了硫磺岛的军事力量,在硫磺岛上的军事力量达到5000人,13门火炮,200挺轻重机枪,4552枝步枪,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径2联高射机枪,此外防御工事还有120毫米口径的火炮。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成为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当时日军已经丧失了制海和制空权。
        1944年6月,硫磺岛上还驻有80架战斗机,但到了7月仅剩下4架,美国海军到了硫磺岛目视范围内,一次全面的轰炸,炸毁了硫磺岛上所有的建筑物和仅存的4架飞机。但美军尚没有对丧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岛展开攻击。而日本则只余下地面部队能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07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00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0%。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至9000米高度实施小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美陆军航空兵(即美国空军的前身)司令阿诺德上将于1944年4月17日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攻占硫磺岛的请求,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太平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就近指挥,将其指挥部从珍珠港移至关岛。
        1944年10月初,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开始,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1944年12月20日推迟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兹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945年2月中旬。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650海里),南距塞班岛1100余公里(630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00余公里(290海里)。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粟林中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海军约7000余,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粟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粟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粟林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就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粟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粟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粟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07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美军对硫磺岛的海空轰击早已开始。
        从1944年8月10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8月至10月,共进行过48次轰炸,投弹约4000吨,但收效甚微。
        11月24日,塞班岛的美军首次出动B—29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11月27日,硫磺岛日军出动了2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随后的日子里,硫磺岛日军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磺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1944年1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192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102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814吨,发射203毫米炮弹1500发、127毫米炮弹5334发,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磺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1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12月9日起,由黑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磺岛的轰炸,至1945年2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军舰64艘次,总共投掷炸弹6800余吨,发射大口径舰炮2万余发,其中406毫米炮弹203发,203毫米炮弹6472发,127毫米炮弹15251发。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而日军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1945年1月26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陆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1944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最初,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1月28日当负责组织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前来协商航空兵如何支援硫磺岛登陆作战时,斯普鲁恩斯就向他提出硫磺岛对于战争究竟有多少价值?李梅立即肯定地表示没有硫磺岛就无法有效地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斯普鲁恩斯这才如释重负,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攻取硫磺岛。
        2月2日,尼米兹来到乌利西,视察硫磺岛作战的准备情况。斯普鲁恩斯提议为阻止日军对硫磺岛可能的增援,必须首先使用舰载航空兵对日本本土的关东地区机场进行压制,尼米兹同意了这一计划。随后,尼米兹又前往塞班岛观看了将在硫磺岛实施登陆作战的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进行的临战演习。
        2月10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16艘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直扑日本本土。这是美军自1942年4月杜利特尔空袭东京以来航母编队第一次袭击日本本土。斯普鲁恩斯计划16日抵达日本外海,以16日、17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他特别担心日军的神风特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 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2月16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2月17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500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332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177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2:02 PM , Processed in 0.09525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