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62|回复: 19

作家金庸谈他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6-2010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6-2010 10:11 AM 编辑

作家金庸谈他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
来源:《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 作者:池田大作(国际创价学会会长)

  皈依佛教与生死问题

  池田会长:适才我们谈过雅戈布列夫先生与佛教的话题。金庸先生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起于什么事呢?

  金庸:我之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那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而且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池田:请往下说。

  金庸: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池田:是吗?我可是初次听到。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这样,我曾失去我的次子。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我抱着变得冰冷的女儿,哭了整个晚上。”过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死”的问题。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Man's Concern with Death)。其中有汤恩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这篇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这个疑问,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复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后来我忽然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池田: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但是,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解答“生死观”的问题吧!
  那次会晤,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书,由始而终(没有新的一页)。”这也就是说,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死观”,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一本完整的书”的生死观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气学完,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还是勉强读下去。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
  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贬称之为“小乘”佛经。
  “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


  池田: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池田:我希望您能原原本本地谈谈当时的心情。

  金庸:随后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与“南传佛经”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夸张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我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目的都是在弘扬佛法。


  池田:《法华经》富于艺术性,有“永恒”,有广阔的世界观、宇宙观,有包容森罗万象一切生命空间的广大。其中许多警句般的经文有影像般的美,简直可以说是一本庄严的“生命的摄影集”,可以一页一页翻转似的,那一瞬一瞬的画面如在眼前浮现。

  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中充满幻想的夸张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


  池田:《法华经》是“圆教”,如果从作为大乘经典最高峰的《法华经》来看的话,其他的佛经,都可谓各执真理一端的说教,一切经全部都可收纳于“圆教”的《法华经》中,宛如“百川归海”。您先学小乘佛经,后再研读大乘经典,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华经》是佛教的真髓,这确实反映出先生对于佛教的认真探索之精神。

  金庸:这里也希望先生告知当年加入创价学会、接受佛法的动机、经过和心路历程。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6-2010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吗?........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0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吗?........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0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清池


金庸是出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每天一睡醒就開始說謊.(寫作)


他又何苦去學習佛法呢?

騙盡天下人還不夠 ,還想騙自己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0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写的小说都是打打杀杀,骗小孩子,荼毒青少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10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之妙,就是通过诸种巧妙方法引人入道之谓,对此之说本人是不认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6-2010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写的小说都是打打杀杀,骗小孩子,荼毒青少年人。
joseph 发表于 11-6-2010 09:21 PM



請問要如何解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0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6-2010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3-6-2010 09:36 AM 编辑

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正法」,「眞實法」。
鳩摩羅什將「Sad/薩」譯成、「dharma/達磨」為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Sanskrit Terms Index:
sad-dharam śrnvatah 聽聞正法
sad-dharma 一切法, 佛法, 佛說法, 勝妙法
saddharma- 大經典
sad-dharma 妙典, 妙法, 實法, 微妙法, 正法, 正要, 法寶, 淨法, 眞實法
saddharma 薩達刺摩, 薩達喇摩, 薩達摩

妙法 佛学大辞典 中的 解释:
(术语)梵语曰萨达磨,萨达刺摩Saddharma,第一最胜之法不可思议,曰妙法。法华玄义序曰:“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以斯妙法济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法妙难思。”

法相辞典 中的 解释: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妙法云何?谓无漏有为法、及择灭。

正法 佛光大辞典中的 解释释:
梵语sad-dharma,巴利语 saddhamma。  指真正之法。 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 又作白法 (梵s/ukladharma ) 、淨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着之法门、大菩萨之法。
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经律论;胜义正法则指圣道,即无漏之根、力、觉支、道支。又俱舍论卷二十九以为世尊正法之体有教、证二种;教正法,指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则为证正法。换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体,证正法即胜义正法之体。[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品、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智度论卷三十四]

正法 Bulkwang Fo-Kuang 中的 解释释:
梵語 sad-dharma,巴利語 saddhamma。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說之教法。又作白法(梵 ṡukla-dharma)、淨法,或稱妙法。凡契當於佛法正理之法,皆稱正法,如不取不著之法門、大菩薩之法。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三載,如來正法有世俗、勝義之別,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即經律論;勝義正法則指聖道,即無漏之根、力、覺支、道支。又俱舍論卷二十九以為世尊正法之體有教、證二種;教正法,指佛所說之經律論三藏;而三十七品等菩提分法,則為證正法。換言之,教正法即世俗正法之體,證正法即勝義正法之體。〔雜阿含經卷二十五、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八、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五證勸品、雜阿毘曇心論卷十、大智度論卷三十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0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問要如何解救?
牛奶桶 发表于 12-6-2010 10:51 PM



    金庸不适合出来公开性讨论佛法,这样只是会影响其宗教的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0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3-6-2010 11:02 PM 编辑

金庸的佛教信仰

金庸31岁完成自己的第一本武侠小说 《书剑恩仇录》,35岁创办自己的报纸。一支笔写武侠,开创江湖,纵横天下;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 世,为商可以富甲一方,为政可以参国论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 文人立言、立名、立功的梦想,似乎全部得以在金庸身上实现。
金庸精于论世,在报刊上撰写政论,历时三十余年,最大的特色是“喜作预测”,常常公开对未来事情的发展提出明确而肯定的判断。“我作的许多大胆推断,后来 事实大都应验了,并没有重大失误。这不是我眼光好,只是运气不错。”金庸说。这些大事包括林彪倒台、邓小平复出、香港回归等。
这就是洞察世事人心。金庸的佛教信仰,主要是精研论藏,善思妙悟。他对日本的佛教领袖池田大作说:“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般若就是洞世的智慧,洞世之后,自生出世心。
金庸在和池田大作的对话中谈及自己皈依佛教的机缘。1976年10月,金庸19岁的长子查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金庸打击极大, “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这种悲哀笼罩了金庸很久,在其武侠小说修订中也能看见痕迹——在小说《倚天屠龙记》后记的结尾说:“然而,张三丰见到张 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此后一年中,金庸阅读了无数书籍,探 究“生与死”的问题,觉得这个疑问,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金庸以前接触过基督教,但后来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更适合去佛教书籍中寻 求答案。
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金庸只读了本简单的入门书,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成分太重,不符合他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后来读到 《杂阿含经》 、 《中阿含经》、 《长阿含经》,几个月废寝忘食、潜心思索,突然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常有歧义难解。于是金庸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 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而原始佛经内容简明平实,不像大乘佛经充满了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像金庸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 受,由此而产生了信念。大约是一年半时光,金庸体验了从痛苦到喜悦的历程,皈依了佛教。
金庸在和池田大作的对话中都认为当下社会的趋势是倾向“权力”、“金钱”、“效率”、“物质的价值”等人间的“外”在方向,而忘记了“开发内在”的因素。这是个“异化”的时代,人类忘记了自身。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像反“异化”的寓言。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人就不怎么依靠“身体”来战斗了,而武侠世界却崇尚回归到身体的战斗,像萧峰、郭靖这样的绝世 大侠,连冷兵器都不用,直接用肉掌。但武功高低最终决定于内力,内力的修炼,还要从身体向内继续探求,需静心吐纳而得。

这种探求内在的企图,还没有触及到金庸的佛教感悟,金庸在其巨著《天龙八部》有对佛教思想的发挥。这是一部“以佛教的透彻智慧正面观照大千世界,以大慈悲、大法力来化解人世无穷冤孽的真正杰作”。(何平语)

《天龙八部》这个名字就是从佛学中来的,八部天龙,各属欲界,尽管业报不一,但终入轮回,渐然俱尽。小说中为恶之人必有为恶之因,为善之人必有为善之果,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和孽缘,然而业报不一,冤冤相报。

首先是人世无常,身不由己。萧峰曾经发誓,说终我一生,绝不杀一个汉人。可是结果聚贤庄一战,很多自己昔日兄弟,都杀了不少。虚竹的理想是做一个标准的一 心一意的好和尚,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肉也吃了,酒也喝了,女色也近了,简直要崩溃了。可是峰回路转,当所有的规则都破掉之后,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虚竹是一 个最好的和尚,佛学的光辉这个时候才普照出来。他是这个小说中最慈悲的人物之一,也是欲望最少的人。

慕容复是“贪”,对功名执著,落得癫狂;萧峰是“嗔”,对复仇执著,错杀爱人;段誉是“痴”,对情爱执著,终日自苦。

在最后一卷,一个少林寺无名老僧,一个“卫生管理员”,轻描淡写地打败所有高手。这里就包含着佛家的无名无相的思想,道理讲的是非常深刻的。

(   也许由于有如此领悟,金庸的作品大都充满了佛家思想,以《天龙八部》为极至。倪匡曾经说:《天龙八部》这个名字就是从佛学中来的,他是以佛教中的天龙八部象征小说中的人物,几个主人公身上都体现出深刻的佛家的道理。
有意思的是,小说中武功最高的恰恰不是大侠,而是一个少林寺的无名扫地老僧。为什么他说每练一门绝技就必须有相应的佛法来化解?为什么只有佛法越高,慈悲心越盛的人才能练更多的绝技?为什么最后萧远山和慕容博为什么会化敌为友?从这里就能很轻易得看出金庸对佛法的宣扬。  )


“我们必须克服的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那种可无限膨胀、永远无法知足的欲望。”金庸说。
晚年的金庸开始放弃。

1989年金庸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 《明报》 社长职务,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
其实,早在金庸到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院士半年后回港,记者采访金庸在英国的感受时问: “你这半年还有什么抱负,希望在余生中达到?”
金庸回答:“我还是比较适宜做创作的工作,我没有积极的抱负,但求平平淡淡,生活自由自在就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6-2010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3-6-2010 10:57 PM 编辑

金庸皈依的心路:  佛光文化网 >> 佛光文化 >> 文化名人 >> 正文
http://www.zhfgwh.com/wenhua/mingren/5524.html

------------------------------------------------------------------------------------



金庸、池田大作对谈录——佛法与人生
资料来源:法音    作者: 金庸 , 时间: 2008-10-24

金庸与池田大作是中日两国十分著名的文人、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从1995年11月16日起,开始了一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对话,历时二年有余。《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就是二人对谈的记录,这本对谈录共分十二章,其中涉及了有关哲学、历史、政治、宗教、国际问题、武侠小说等诸多话题。本刊此次节录的,是其中有关佛教的部分,相信对广大读者有一定启迪作用。

池田:最近,我从年轻的友人那知道,有关(苏联)“新思维改革设计师”之称的雅戈布列夫先生和莱奥纳尔多·达芬奇主持一个新的近况报道:《从马克思走向大乘佛教的(转变)——阿历山多尔·雅戈布列夫》,这篇报道出自一份叫做《莫斯科新闻》的俄罗斯新闻周刊。雅戈布列夫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之一,他对佛教抱着浓厚的兴趣。“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变呢?”记者曾这样问他,他答曰:第一,他们不承认外在的创造者是“唯一神”,而是在自身之中发现自我的神,也就是说,以通过自我完成或个人的觉悟来到达佛的境地作为目的。我对这种思考非常接受,那不是相信什么人都可以成佛,而是认为每个人之中都隐藏有自我完成的可能性,自己必须负起自己的责任,这种思想大大的吸引了我。我国人们经常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处于下层的祈求那些高高在上者,譬如皇帝、将军或总统来拯救他们。对这种想法我感到愤慨,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努力去创造吧!相信自己的可能性,不要期待从权力或其他方面得到恩赐!

  金庸:佛教的学说中本有“自力”或“他力”的论争,最后肯定,“自力”是佛教的精义要旨,与基督教祈求上帝恩宠(Grace)大大不同。

  池田:“不要期待从权力或其他地方得到恩赐”——以此来为“恩赐”作注脚,真是妙哉!总而言之,若将人的“内”与“外”来划分的话,人们的目光会不断地向“外”注视。意识形态的围墙崩塌后,以俄罗斯东正教为首的一部分宗教恢复他们的权利,可是社会的趋势是倾向“权力”、“金钱”、“物质的价值”等人间的“外”在方向,而忘记了“开发内在”的因素——对这个倾向的危机意识,雅戈布列夫先生十分强调。相信他对佛教的共鸣可说是源于这种危机意识。当然,经济是很重要的,金钱也是必要的,但若是只追求这一方面,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满足感。不是应该再一次将焦点放在人的内面吗?不单只是经济的满足,而是要认真思考“如何令精神富裕起来”的时期正在到来吧!您在访问创价大学时也曾对此一问题作过确切的论析。 

  金庸: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被物质的丰富所目眩,重视的是商品的拥有和消费价值,却不重视精神的价值。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未必一定会生活得更富足。人的幸福和不幸是不能以金钱或物质的多寡来计算的,须以内心的满足程度与精神价值来衡量。真正的近代文明必须这样重视精神和人格。倘若人人都将商品或物质作为追求目标的话,由于物质有限而人的欲望无穷,就会演变为争夺、掠夺、斗争、战争,更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吧!为了回避这种大灾难,就要发展、创造精神和人格的价值,对之日益重视,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如果人类的精神和人格渐趋崇高,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否定掠夺行为,这难道不就是产生恒久和平的根源吗?

  池田:“得陇望蜀”这句成语,指的是人的欲望是会得寸进尺的。去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前,《新闻周刊》曾发表《理想的社会在哪里》一文,在文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日子已过得不错了,却谁都怀有不满,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paradox)。”然后是经济的繁荣和个人的自由、劳动条件、卫生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种族和性别的歧视等等,“一言以蔽之,美国已成为容易居住的国家,可是老百姓仍臭骂国家领导人,对将来感到悲观。”物质文明可谓世界第一的美国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国家,人类必须从这种迷妄中清醒过来!

  金庸:我也深以为然。我们必须克服的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那种可无限膨胀、永远无法知足的欲望。欲望可分“好的欲望”和“坏的欲望”,不知足的欲望就是“坏的欲望”。东方哲学的精髓就包含跨越这种“恶欲”。

  池田:我们在谈到香港的回归问题时,您曾强调中国的精神文化价值,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金庸:中国的精神文化,譬如可从儒家的道德方面学到不少东西,儒家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就是由自我革新开始,最终向着世界和平的思想作为目标的。从佛教中去学习则更易领会,可在学习佛教的基本教导中致力“成为善人”、“行善”的人生,从而形成不只为自己个人,而是“为他人贡献”的人生,从而形成不只为自己个人,而是“为他人贡献”的心。因此,对于香港国际创价学会及其他地区的创价学会的各位会员,希望能将“精神价值”、“正确的价值观”向更多的人宣示。我衷心地祈愿你们作出努力。

..........

池田:我的接受佛法,与其说是受日莲大圣人的教义感化,不如说是由于与户田城圣先生个人的邂逅而受感动。二战以后,昨天还满口痛骂“美英禽兽”的大人物们,今天就转而讴歌以欧美为主流的民主主义,实在是丕变一族。我也同许多青年一样,对那些大人物既不信任,又迷失在价值观急剧变迁之中,就与友人去参加读书会等活动,渴望追求和究明“真理”。也因此而遇上户田先生,在初次见面时,我就劈头直率地向他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关于天皇制”的看法。对我这个籍籍无名的青年,户田先生却毫无保留地真诚解答,而且这种解答没有任何暧昧之处,是十分清晰的。当然,我对于户田先生的回答并不能全盘理解,但却深受感动,烙印于脑海之中,换言之,从户田先生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生命之光”和“人格之光”照进了我的胸间。

  金庸:我读过您写的自传性著作《人间革命》,书中曾详细再现了你们师徒二人见面的情况。

  池田:原先,我对于所谓宗教并不太喜欢,而且,说起日莲宗的佛教,少年时代常常见到的光景就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些穿着白色装束,一边调皮打着圆记太鼓,一边在街上结队游行的人们。说真的,那印象并不太好啊!(笑)

  金庸:但是,直到加入创价学会之前,先生曾有过怎样的“心的历程”呢?

  池田:实际上,入会之后,还有过“加入这学会真不妙”的想法。(笑)却因为户田先生这稀世之师的魅力把我留住。想来也许金庸先生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的青年时代关于“人是什么”、“人生该怎样活着”这些叩问,想来比现代青年更为认真。我也曾为之苦恼,因此就为自我摸索学习。最近,有一本在日本成为大众议论的书叫《苏菲的世界》。内容是说有一位叫做苏菲的少女,被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提问后被引入哲学森林——以少女的目光作为向导,把深奥难明的哲学史的发展变成十分容易学习的东西,因而成为畅销之书。在这个哲学之旅的出发点上,作者这样写道:苏菲拆开两封信;一封是您是谁?另一封是世界从哪里来?多无聊的问题嘛!再说,这些信是从哪儿寄来的呢?这件事几乎和这两个问题一样,是个谜。是谁把苏菲从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抽离,突然强迫她要寻根究底于宇宙的大谜题?“我是谁呢?”“世界、宇宙从哪里而来呢?”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谁也不明白的问题。但是,不能说因为谁也不明白,也就不去追问。

  金庸:说得对,虽然历经多少时代变化,文明亦进步不少,仍是不能够解明这些问题。

  池田:特别是,“生前”、“死后”这样的题目是人们普遍的、永远的疑问。如对此命题不能真挚以待,人生大概就会变得浅薄吧!极端地说,那就是“事后如何,全然不顾”,即只顾眼前一时快乐地糊里糊涂地活着。

  金庸:关于“拜金主义”也是这样,我同您看法相同,就是对人生的意义失去质询,这也是其最大的原因。

  池田:甚有同感。加入创价学会之前后我也曾尝试努力解明这一命题。因此而学习哲学、阅读文学。有时候,曾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十分憧憬,有时也曾对柏格森“变的哲学”的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以“心的历程”而言,我就是在遍尝这个历程之后,才遇上佛法这个适合于我的归宿。在与户田先生初会之际,我有一种感觉,在先生生命中所放射出来的强烈光线之前,曾令我感觉到魅力的爱默生、柏格森的形象就如太阳一出,春霞就淡淡地消失一般了。我把这份找到“真理”时的感动,用即兴诗来送给户田先生:旅人啊!您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呢?然后,又往何处去呢?这是一个萦回脑际挥之不去的题目,因此才会即席写出这种心情。自此以后,我开始了这种求道之旅。而这个旅途是没有终点的。上次访港时,您曾在府上说过:“对谈,也可以是朋友之间公开作书信往来而交换彼此的看法。由文学开始,彼此把想跟对方说的写出来,如果其他朋友有兴趣的话,也可将这些内容一起分享。”您所说有关“对话”的形式与意义可谓代表了我们对谈的“心意”。能同您这位现代中国文学的大师畅论“文学”,我是分外高兴的。

 金庸:英国知识分子现在重视佛教的人很不少,伦敦出版一本佛教杂志《中道》(MiddleWay),内容相当好。英国若干著名大学,如牛津、剑桥、伦敦大学等,都有佛学会的组织,会员有教授、讲师,也有年轻学生。吸引他们的,主要有三点:第一,佛教重视自力修为,不靠外力恩赐。二,原始佛教教义,着重降低自心的欲望,以求解脱。三,佛教主张全人类一律平等,主张慈爱。人生于世,任何人都有生活需要,也就必有欲望。衣食住行的需要必须满足,人要求传宗接代,要求婚姻配偶。我说香港人、日本人对“拜金主义”值得警惕,绝不是轻视金钱与物质的价值。在香港或东京,穿衣吃饭不难,要拥有一所居屋就困难得很。我并不是说风凉话,劝人不要努力赚钱。我办报办了几十年,对于一磅白报纸的价格、一方英寸广告的收费、一位职工薪金和退休金、一篇文章的字数和稿费等等,长期来小心计算,决不随便放松,为了使企业成功,非这样不可。我曾有过努力赚钱的阶段,然而也曾觉悟到,一个人在世几十年,最后终究要死,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

        几十年的光阴,如果全部花在以多得一万、两万、十万、八万元的金钱为目标,心灵中充满了贪婪、空虚、疑虑、寂寞、挫败、恐惧、忧愁、失落、嗔恨、烦恼……是不是十分不值得呢?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大慈大悲十分伟大,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也崇高之至,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是做不到的。东京除了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之外,和香港一样,也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运输中心,本地的工商业也非常繁荣,生活于斯之人,将整个生活集中于商业活动,原为情理之常,只不过在努力经营赚钱之余,想一想人生的意义,时间也绝不会是白花的。中国传统的处世之道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四十四章)其出发点可以说是自私自利的,然而是十分高明的自私自利。一个人能克制欲望,能够知足,能够适可而止,做事不太过份,就不会受到羞辱,不会垮台,倒也合乎自私自利的原则,终究对己对人都大有好处。如果虽然少赚了一万两万元的金钱,却多赚了内心的平安喜乐以及别人对你的尊敬与爱心,内心的电脑一算,恐怕还是大大占了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0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写的小说都是打打杀杀,骗小孩子,荼毒青少年人。
joseph 发表于 11-6-2010 09:21 PM

金庸写的小说和基督教的圣经没两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10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7-6-2010 11:46 PM 编辑

为什么修行变成为如此窄和极端?  想法变成为如此不逻辑?
无法看到他人正面和合理的方面?

金庸写的小说只是副业,他浩大容量的一个小部分。
他的正业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

1。创办报社,为香港《明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明日报》得社长,,在报刊撰写政论,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

2。为政参国, 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3。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院士,以81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

4。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5。金庸精通国学古典,您读一个词段,他可以告诉您它来自哪本古书,哪章节


您可有哪可比之上本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10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写的小说和基督教的圣经没两样。
基督弥勒道 发表于 13-6-2010 12:38 AM

事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10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完所有的对话记录吗?
我想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1-2010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
金庸 - 池田大作 对话录

http://www.oklink.net/00/0315/tanqiu/index.html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不曾识面早相知
香港的明天——面对回归
“渐进主义”与“共荣世界”
回忆与邓小平的会见
踏上香港的第一步
重视友情是中国人的伦理观
谈香港的明天、佛法与人生
漫谈世界名著
鲁迅:在灵魂深处唤醒民众的作家
日莲·巴金
中国人的多元思考与文学创作价值观
大文豪雨果:以人性之光照耀世界
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三国演义》、《水浒传》
译者小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10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庸写的小说都是打打杀杀,骗小孩子,荼毒青少年人。
joseph 发表于 11-6-2010 09:21 PM



    果然只会看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10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清池


    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0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佛法实在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2024 04:51 AM , Processed in 0.13592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