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10|回复: 87
|
素还真逐一解开【法华经】的疑惑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8-2010 12:41 AM 编辑
这篇文章将会逐一解开【法华经】具有争议性的观点。从大乘佛教的角度看这些本来没有争议性的观点,经日莲宗,创价学会诠释的【法华经】却是前后矛盾。未免学佛人被外道迷惑偏离大乘佛教,劣者将一一解开具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文将解开以下的问题。
1)【法华经】的本意
2)【无量义经】四十餘年未曾顯實。
日莲宗和创价学会很喜欢引用【无量义经】这段经文,『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曾顯實。』来推翻佛陀在【法华经】之前的说教。他们认为佛陀之前说的四圣谛,十二缘起,方等,般若等都是不究竟之法,只是一时的方便说教。唯有经中之王【法华经】才是真实之教,究竟的佛法。【法华经】出现后佛陀之前的说教皆可以抛弃,只是信受奉行【法华经】就可以。
3)龙女成佛。
日莲宗和创价学会认为信受奉行【法华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成佛,而且就算女身,畜生道众生如龙也能成佛。佛教则认为女人不能成佛,龙女成佛违背了教理。
4)当下是佛。
日莲宗和创价学会认为一旦信受【法华经】,心境住在佛地当下即是佛,如此即已成佛道。佛教一般则认为众生须经三大阿僧袛劫修行才能成佛。
5)焦芽败种,苛责小乘。
大乘经苛责小乘人的说法是否属实?有何用意?
6)大乘权教与实教。
大乘教法是否分为不究竟的权宜之教以及究竟的真实说教?
7)结论。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0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8-2010 02:01 AM 编辑
顶礼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佛陀。
1)【法华经】的本意。
何以【法华经】为经中之王?
【法华经】一些内容比如佛陀寿量,阿罗汉回心向大成就佛果,三乘本是一佛乘等等在一些大乘经已有间接与直接的透露。大乘经典只有一部分在人间宣说,部分在天界宣说,乃至一部分在佛菩萨境界的庄严净土宣说,参于法会的听众也不尽相同。【法华经】的内容其实并没有比其他大乘经典多出更多新观点,何以【法华经】为经中之王?
【法华经】为经中之王是因为这部经典犹如大海纳百川,把一切声闻,缘觉,菩萨种性的众生,乃至于并未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的众生,对佛教没信心的众生,对漫漫在生死中勤苦修行佛道产生恐惧的众生,全部都导入佛道,令他们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在佛道修行不退转。这部经有如此大功德能令一切种姓众生共入佛道,故为经中之王。
虽说【法华经】部分内容在部分大乘经已有论述,可是这部经典在人间宣说,令人天各种姓众生共入佛道,启发未来世众生,所以为经中之王。
这部经没有详尽的说明佛法第一义谛,佛道修行,种种法,种种法门。可是这部经却打开众生的心房,令一切种姓的众生以佛道为依归,故为经中之王。这里所说的种姓是指声闻种姓,缘觉种姓,以及佛种姓。
【金刚经】云就算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如此多的宝贝布施,也不如对人宣说【金刚经】,令人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最终成就佛果。令人成就佛果之功德如此巨大,算数所不能及。【法华经】导一切种姓众生趣入佛道,令人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在佛道上不退转修行乃至最终成佛,所以【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诸佛出世的大事因缘。
经典云:『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有四大因缘所以诸佛出现于世。
1)令众生开佛知见。
2)示众生佛之知见。
3)令众生悟佛知见。
4)令众生入佛知见。
诸佛出现于世就是为了把佛的知见教授众生。佛陀成道了知一切法不可宣说,依据众生根器与志愿方便说教,目的就是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之见。
众生依据本身的志愿与根器理解佛法,各自成就成果也不同。有者获知佛之知见,有者悟得佛之知见,有者入得佛之知见,有者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有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果,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菩萨,各个不同。
从【法华经】角度看,一些阿罗汉,辟支佛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虽听闻大乘法却对佛道不感兴趣,比如大迦叶尊者。又有一些阿罗汉如舍利弗尊者认为自己已得最后身,虽有心佛道却已无法追求佛果。佛陀【法华经】为诸声闻,缘觉建立信念,解开他们的疑惑。佛陀虽以方便说教三乘佛法,可是真正却是一乘佛法。阿罗汉,辟支佛,只要发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心,趣入佛道,最终都能成佛。
佛陀在【法华会】令不知自己为佛子的舍利弗尊者授记成佛,为本来对佛道没兴趣,后来见舍利弗授记而发菩提心的大迦叶尊者授记,乃至于对在座男女阿罗汉授记,对赴会的天人授记。【法华经】又如此巨大功德,开启了成佛的大道,令一切众生对佛道不再疑惑,令一切众生对佛道生起信心趋向佛道。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0 0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法华经】的本意。
何以【法华经】深,广,远,大?
【法华经】如同大海容纳百川,令未来一切种姓众生趣入佛道,涉及之广,内涵之大在前面已经叙述。何以说【法华经】深入?
我们知道释迦王子离开皇宫出家修行,目的是为了离苦,乃至于教人出苦,这是佛陀出世间的目的。可是【法华经】却认为佛陀出世因缘乃是为了示佛知见,令人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已非单纯的令根器成熟的人出苦,而是有更深入的内涵,令一切众生趣入佛道。如此则能令更多的众生出苦。后面将谈到在生死大海修习佛道以及当世解脱的问题。【法华经】之深,在佛陀出现于世的因缘可见。
另外【法华经】说到佛陀的寿量不可思议,龙女在极短时间修行成佛,乃至于佛陀的神通变化,对众人示现涅盘而实未入灭,乃至于最后身的阿罗汉在供养无数佛陀后最终成佛皆是很深奥的道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0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无量义经】四十餘年未曾顯實。
【无量义经】里面『四十餘年未曾顯實』的一段,并非是否定【法华会】之前的佛陀说教,而是指在此经之前没有说明佛陀分说三乘佛法的目的,令人误解佛陀对针对不同根性的人说不同的法,令不同根性的人得不同的成果。这成果是确定不能改变的,所以看似有所偏差。可是这不过是权宜之教,佛陀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众人趣入佛道,可是由于根性不同的众生不能理解佛意,所以才依众人根性说教,待时机成熟才公开真正用意。
佛陀分说三乘佛法,却是共一的清净道,依众人根性而不同说教,众生因不同理解而成就不同圣果。同一清净道比喻为水,声闻,缘觉,菩萨,佛乘比喻为河,江,川,海,水质相同皆能洗涤污垢,可是河不是江,江也不是海。所以圣人境界诸不相同。诸阿罗汉以此清净道,没有见惑与思惑,断灭烦恼障,善行无漏。菩萨众以此清净道,断灭所知障,烦恼障,最终证得一切种智。三乘佛法共一清净道,此清净道能洗涤身心乃至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所以三乘究竟是一佛乘。
阿罗汉回心向菩提大道,早已斩断见惑思惑已获无漏,这跟法菩提心却烦恼障重重的凡夫不可同境界之言。再说【法华经】的功德前面已经说明。【法华经】并没有叙述佛道修行种种法门,而是道出一大总结,所以【法华经】为经中之王,并非是说【法华经】具足了佛道修行种种知识,也并非【法华经】否定之前的三乘说教。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褒
我這種甚深微妙的法門一般人是想像不來的,
那些虛偽傲慢之輩聽後肯定不會恭敬信受的。
貶
佛祖說:-算了!算了!不必說了,因為我是“凹大戈鈴”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0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8-2010 12:13 PM 编辑
3)龙女成佛。
龙女成佛备受争议因为女身不能成佛。除此之外八岁的龙女修持【法华经】不久后迅速成佛,连弥勒菩萨都不知道的地涌菩萨们历劫修持【法华经】还未成佛,这是什么道理呢?
要知道龙女并非是以女身成佛。龙女是先变成男身然后在南方无垢世界成佛,这并没有违背佛理。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何以年仅八岁的龙女能迅速成佛?龙女成佛不是偶然,经典有叙述:
『文殊师利言:‘有裟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龙女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能受持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由于这些条件,才能在听闻【法华经】后发菩提心霎那之间到不退转地,乃至能到菩提果。
现今信受【法华经】的日莲宗,创价学会信徒们自认是佛,可是他们岂知众生诸根行业?岂能深入禅定?岂能了知诸法?过去释迦王子出家寻道,经六年苦行终成正等觉。这也不是迅速成佛吗?可是菩萨历劫勤苦修行,圆满种种婆罗蜜多又有谁晓得呢?
龙女成佛这一章节是为了对治那些对佛道长远修行而生恐惧的人,只要因缘具足成佛就非常迅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0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当下是佛。
现今学佛人受禅门公案影响,认凡夫为佛,理由是众生具有佛性。有者甚至认为当下保持开悟的心境,当下即是佛。所以最近还出现一念成佛等等新兴思想。
凡夫是佛吗?当然不是!当下保持解脱的心境,当下也不是佛,当下也不是解脱。人们不过片刻获得安逸就自认为脱离苦恼,真正的圣者却是永世解脱苦恼。两者不可同一境界而言。再说凡夫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大多活在自己认知的世界,对自己没有能力认知的事情茫然无知,却认为自己知晓一切。这样的增上慢心只能阻止自己更上一层楼。所以贪,嗔,痴三毒,痴毒最可怕。
大乘佛教博大精深,出现在大乘经典的叙述只不过是大概描述大乘佛法,菩萨要学习的法门非常多,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可不是随便悟一悟,就自以为能解释诸事物。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第一帖,而只有第五帖,基本上算是非常圆满的解释,唯一不圆满的是心境的问题。
经文入耳,各自解释,本来就是众生的习性,依据不同境界做出注释,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深浅偏正之别。
共勉之。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依据经典”,首先....龙女不是畜生道的,严格说来是天人道,更贴切的分类是龙众。
然而...如果要评论XX学会怎样解释《法华经》,我也很认同.....他们没有忠于原著,很多时候根本只是取一两句经论来衬托自己的道理。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2010 03:34 PM 编辑
Roy, 你又犯了张冠李戴,没做好功课
这原本就是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的解释
引用:
智者大师释龙女成佛之本意浅探
论文作者:心悟法师(杭州佛学院教师)
http://www.zhfgwh.com/wenhua/lunwen/6376.html
智者大师解释《《法华文句-提婆达多品》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是说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成道;
二是说明文殊通经龙女成佛。在文殊通经龙女成佛这一大段,共有九段来说明全文(九段分别是,一,文殊自序、二,智积问、三,文殊答、四,智积执别教为疑、五,龙女明圆释疑、六,身子挟三藏权难、七,龙女以一实除疑、八,时众闻见得益、九,智积身子默然信受。)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
前两句即是说明,通达法身之理,即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法身之理即是三千诸法的证得,因为天台的实相论就是一念三千。从龙女的本身来看,龙女是以畜类之身而成就佛道。畜类亦是有心之物,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上云:“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法身即是介而即具的三千之因,龙女所证的法身之理,即是三千的果德所显。
经中原文云“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钟(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智者大师的解读如《法华文句》卷八下云:
胎经云,魔梵释女,皆不舍身,不受身,悉于现身得成佛。故偈言,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很多又怎样?正确理解经典又怎样?
自己身心的苦都无法解决,倒不如老实修行。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們都不需要再亂花父母親的血汗錢去讀大學了.
反正畢業後只懂得以童話卡通傳說故事為做人的根本.
吃枉米.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四十餘年未曾顯實。
到底有没有都是根器不同,看法亦不同。
从胜义谛来说,佛陀49年未曾说1法。千万经典中亦无佛法可得。
《中论》: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
《圣者如来秘密经》:自如来成道现前无上圆满正等觉之夜,及至无诸取受而获得涅槃之夜,如来未曾说一句法,未来亦不说。
佛法在那里,佛陀拈花,只大迦葉尊者知,其他人不知,所以是祕密。
2)龙女成佛
佛菩萨是否有性别?请问如何判断佛菩萨是男还是女?还是都只是现给众生看的外相而已。
显教讨论女人是否可以成佛是无意义的事情。
其实不只是女性可以成佛菩萨,成佛菩萨后现女相或男相亦无不同。故有般若佛母、準提佛母、獅子金剛佛母、白傘蓋佛母、尊勝佛母、古魯古列佛母。
3)龙女8岁成佛
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龙女之前有修到三大阿僧袛劫。
佛陀也从来不强调我们绝对要修多少时间才可以成佛,教条主义违反佛教的精神。
所谓的无数大劫(阿僧祇劫)是对众生各不相同之无量界、根、信解而言,1日对1些人看来是1年,对1些人看来是1分钟。三大阿僧袛劫到底有多久?3天?3秒?
《金刚顶五种密经》:于显教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祇劫,然后证果。若依密教,则由加持威力故,于须臾顷,当证无量三昧耶,无量陀罗尼门。
4)当下是佛
什么是凡夫,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佛的佛,就叫作凡夫。
要成佛,必须明心见性。不只要开悟明白,还要身体力行。
明白而不身体力行最后还是无法永世解脱苦恼。
故身心需同时修行,如金刚般坚固,戒定慧稳固,具无上信心,不会又信又疑,可以勇猛精进,速成佛道。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oy, 你又犯了张冠李戴,没做好功课
这原本就是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的解释
引用:
智者大师释龙女成 ...
清池 发表于 1-8-2010 03:27 PM
“畜类之身”?
在我看来“龙女”甚至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实在大开眼界竟然有大师能幻想出真实的型体。
这么说吧...所谓的三恶道里的畜生道,如果对您说来是一种“动物学分类”,而不是一种现象,我也很认同如果龙女就是《西游记》里像龙王那种好像蛇又有脚的动物....我也觉得看起来真的很像畜生。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sely 于 1-8-2010 05:28 PM 编辑
中国6000年来传说中的 “龙”, 和印度的 “龙” 其实是两回事, 而且身份, 地位也不同。
不过, “龙” 这种类似畜道蛇身, 却有天道那样的神通本领的众生, 其实和人类的起源, 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中国传说中的伏羲女娲, 是神的后代, 也一样是拥有蛇身的身体。 不单是中国华夏, 就连很多古老的民族的传说里, 也有很多类似这种蛇身却极有人性的动物。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 龙的形象, 甚至比伏羲女娲还要更早出现 (伏羲女娲出现在5000年前), 也许女娲伏羲本身也是 “龙的传人" 也说不定。
我们炎黄子孙, 是伏羲女娲的后代。 而伏羲女娲, 是神的后代, 和 “龙” 的血脉有密切关系的记载 :
伏羲还生就一副“龙相”。《拾遗记》称其“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春秋元命苞》称伏羲“龙颜”;《春秋合诚图》言其“龙身牛首”、“龙唇龟齿”;《白虎通》说伏羲“鼻龙状”;《云中记》直言“伏羲龙身”。
《淮南子·览冥训》称当年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时候,曾“杀黑龙以济冀州”。显然这条黑龙是一条兴风作浪,祸害一方的恶龙,否则女娲不会杀它。那么,杀恶龙者,必具备善龙的神性和功力。女娲氏具备这样的神性和功力,她“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雷与龙的关系已如上述,雷车也就是龙车;应龙是生有双翅的飞龙;青蛇、白螭都是龙属:由此看来,虽然这段神话没有明言,但种种迹象已暗示出女娲本身就是一条龙,一条功力非凡的善龙。 |
|
|
|
|
|
|
|
发表于 1-8-2010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很多又怎样?正确理解经典又怎样?
自己身心的苦都无法解决,倒不如老实修行。
peggy_str 发表于 1-8-2010 03:39 PM
说得好,非常認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