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神气

真我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3-9-2011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13-9-2011 06:02 PM 编辑

懂得上面的道理之后,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人类有史以来各个时期的道德观念,在它当时都是正确的了。因为社会道德是对整个人类有利的,是能够促进整个人类向前发展的,所以它是合理的,他们定的善和恶,在当时是应该的,也是对的。应该这么来看,当然我们返回去看,有它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没不合理的地方,它就消灭不了了。正由于有它不合理的地方,它才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匆匆过客。因为有它合理的地方,它才能在历史上存在一段,它才能代替原来的;正因为有它不合理的地方,它才能够被别的所代替。我们现在人类不管是东方的道德也好,西方的道德也好,都在阶级道德里边。在阶级里边有它合理的一方面,它可以存在,但是它也必然要被新的道德所取代。

人道的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人类的道德观。不管你属于哪个阶层,只要抑制你生命活动了,就是不好的;促进你生命活动了,就是好的。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比封建社会好?因为它先进,它给整个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在封建社会人们都穷,物质少,科学不发达,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发达了,生产的物质多了,人们生活富裕了。 它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比封建社会好,但是看来它没到顶点,还要再向前发展而要被更好的社会所代替。

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管理上有它的特殊性,在科学技术上有先进的地 方,但在思想上还有好多不足的地方。西方的道德是世风日下,从反对唯物主义到拜物主义,一切都追求物质,人们不知怎样活着才好,完全被物质支配了。现在西方又稍好一点了,发达的国家现在也开始考虑人自身了。在以前人就是为了活着,他们去劳动、去发明创造,千方百计就是为了吃、穿、用。现在人们一切为了追逐物质,就把自己——人给忘了。我们人这个道还是有精神的呀!把精神给忘了,一切都投到物质上去了,成了物欲横流。这是因为西方不懂得精神的作用。

中国比较穷,没有更多的物质,所以现在中国很多人也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去了,而且比西方追物追得还厉害。这样就把人的根本丢了、没了。现在要抓精神文明,可是抓不起来。如果很多人明白道理了,可能就容易一点。不过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真正高层次的道德不会普遍形成。但有了科学、有了高度丰富的物质,不一定就有高层次的道德,这两方面不是直接呈正相关的。物质条件是个基础,还需要懂得道德的重要性。

现在的人由于对人类道德的实际意义并没搞清楚,所以对这些问题也认不清。人类要前进、要发展,可是就不懂得怎么样从人本身去努力,不懂得道德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根本内容,以为就是发展科学技术,有高科技、高生产力就行。现在美国技术水平很高,可道德并不行,所以只是有高科技并不行,人类还在那个层次上。 有了物质,精神不变化,人类的层次没变化。当然,没有物质条件人类想上更高层次也高不了。孔夫子教人“仁、义、礼、智、信”,两千多年了,一直到清朝中国还非常落后。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人也前进不了,一直在这个层次上高不上去。

前面说科学、艺术、道德这三个是连在一起的,要一块往上走,只有一个方面上去不行。有了物质没有道德上不去,有了道德没有物质也上不去。只有非常个别的修得非常好的,可是也得有一定的条件。释迦牟尼人们把他当作解脱了的佛陀,他是净饭王的王太子,有那个条件,没那个条件他修行去行吗?他虽然也修了苦行,他那时其实是把一切都看透了,鸡、鸭、鱼、肉,妃子,他都看透、不要了。他跟一个要饭的乞丐身体素质一样吗?不一样。没有物质条件也是不行。如果是一个奴隶,一辈子连个字也没接触过,要让他去当圣人,他怎么当得了?他没那个条件,内在条件、外在条件都没有。现在人还不懂得作为一个说来是好的是什么东西。一个小孩子活得幸福、美满,这跟他的道德状态有关系。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后,慢慢还要恢复到那种类似的道德状态(但实际上也不完全一样),使我们进入美满阶段,真正那样就成为自由的社会道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9-2011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神气


谢谢神气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11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很长。大概看了一遍。
道失有德。
现在讲的“道德”是一种习性。是先人,文化,等等所留下,深埋在我们潜意识里的。比如印度是结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是错的,不道德的。
就比如一夫一妻制,是世界通用的,甚至变成了法律。同性恋是不道德的。一夫多妻是不道德的。婚外情是不道德的。但是也一些地方有一夫能娶四个老婆的宗教。在他们里面是对的。完全没有道德问题。也有认可同性恋的国家。

真正懂道德的,是从心里去做事情。不需要外界的约束,自己本心希望如此。而自然合乎于道德的规范。

道德是本心自性。得道开悟的人都很自然的道德高尚。但是,得道不一定慢慢累积道德才成功。虽然道德很低的,比较难得道。但是不等同于说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得道开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11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thlokid 于 14-9-2011 01:03 PM 编辑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金钱制度本身被利用来控制人类。
所有最高政治决定都基于控制,使人们不能恢复神性。
1.经济
2.食品
3.教育
4.战争
5.媒体
恢复神性的人,是自由的,不受控制的。这是贪权的人们所最讨厌看到的人。
这几种方法里面,经济是最可怕的。没钱不能生存。全世界都拜钱。但是钱是零和游戏。不是真实的。一开始人类自己相信的“公平”交易的方法,结果在依赖钱的情况下,钱继续扩大势力,腐化人类的心。
其他就不用说了。

要恢复自己的神性。要把对这5种的想法改变。比如,要纯粹把金钱看成能量,是回报他人的服务,方便给予帮助的物化能量。这样钱就可以发挥正面功能。而不是用钱砸人,控制他人。只要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找回自己的心,就有希望脱离苦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11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楼主邀请来看看,真的太长。楼主可否简化一点的讲。因为你的话题涵盖很广。有什么地方你觉得我可以给予你建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9-2011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ethlokid

也没什么,只是想听听不同的观点。
要简化的话,一些真相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

无论如何。谢谢你的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9-2011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
总有人的解法不一样。
信经不信人言。
但是只要发现本心,就是一切法的根源。
逻辑学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归纳法。
归纳法是发现规律的方法。也是找到一切法的方法。
最高的逻辑法通于心。也能得道。

在本心里只有静态的主动,是不用思维的。
思维是反应。反应快的人,根本不能自己做主。只能对外界产生反应!
因此利用思维达到得道,虽然可以,但是极苦,因为到最后必须颠覆所有思维。

佛教叫人不要想。在习惯动用大脑的人类,似乎看似不可能,不合逻辑。
但是只有突破“思考”才能得道,是真理。
看看小孩子(6岁以下)
他们没有思考,真正的在玩,真正在享受。对事物好奇。没有对错。
这是理想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11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爆炸作为开始当然无不可。但是那是物(色)的世界的开始。而且应该不是偶然。更不会是随机。而是有智能控制的开始。甚至可能爆炸也是受控制的有序进行。

哲学是怀疑的艺术。

事实上,哲学家都是缩头乌龟。他们每天怀疑这个不是如此而已。每天想着大道理。对生命总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可是却忘了自己就是生命。甚至错过生命而浑然不知。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

在思考的同时,大家应该好好体验这次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9-2011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4-9-2011 05:53 PM 编辑
但是只要发现本心,就是一切法的根源。
逻辑学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归纳法。
归纳法是发现规律的方法。也是找到一切法的方法。
最高的逻辑法通于心。也能得道。

在本心里只有静态的主动,是不用思维的。
思维是反应。反应快的人,根本不能自己做主。只能对外界产生反应!
因此利用思维达到得道,虽然可以,但是极苦,因为到最后必须颠覆所有思维。

ethlokid 发表于 14-9-2011 04:28 PM


大道至简,楼主如果达到这位仁兄的水平,即可省去所有长篇大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11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5-9-2011 02:25 PM 编辑
道德是本心自性。得道开悟的人都很自然的道德高尚。但是,得道不一定慢慢累积道德才成功。虽然道德很低的,比较难得道。但是不等同于说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得道开悟。
ethlokid 发表于 14-9-2011 12:46 PM


悟道,已经达到大彻大悟,與悟“我”是不同;得道,子母相會,精神得到永恆,無生無滅,常存于天地之間。
道,类似一种非物质的宇宙本源,“我”还未发芽的一颗种子,要人透过(德)修,行,证,弘,德行来体现出来。
道,是核心,德,是一种蓄养。
天人合一學說,就是一種天與人之間密切聯繫,大道本源是“母”,“我”就是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11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悟道,已经达到大彻大悟,與悟“我”是不同;得道,子母相會,精神得到永恆,無生無滅,常存于天地之間 ...
boobanzhu 发表于 15-9-2011 11:31 AM



   我 就是(找+丿)找那一点。是哪一点呢?在心里最细小的那一点。

boobanzhu说得不错。但用母子的说法 不是很恰当。因为让人以为是两个不同的个体。
道是本源,我们是本源衍生出来的,和道是分不开的。

只是想让不懂的人清楚一点。
我知道boobanzhu知道我的意思。
幸会幸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11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17-9-2011 06:28 PM 编辑

人的意识


下面就分享关于意识(人的精神)的课题。

中华古文化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是没有意识这个词的,原本就叫做心、神或者性。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刻,在很多方面都有渗透。以后再跟哲学结合到一起来论述人的精神,意识这个词就慢慢广泛通用了。

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是这些活动的背景。人的性格、记忆、联想、爱好等,都是心理活动,都属于意识。所以,心理学与哲学对意识活动的认识差不多,认为意识是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内在活动的表现。心理学和哲学认为精神不是一个客观存在,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认识它,只可以通过行为间接地来认识。这些行为也包括情绪、言语而间接表现出来。而实际上情绪一旦发作,有了行为,意识已经作了转化。从心理学角度,意识还跟人的生理直接有关,虽然神经的某些活动或者神经细胞的兴奋,它不能算作意识活动、心理活动,但是它和心理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心理学或生理心理学往往把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活动也和心理或者意识联系起来讲。心理学认为生理反射、感知也都属于心理活动的范围。实际上我们眼睛看东西,眼睛的视神经细胞有了兴奋,信息往里传递,里边才有意识活动的内容。那一般低等动物也有感觉,是不是它也有了精神活动?其实不是的,因为低等动物刚刚有了感觉的时候,这种感觉还不能叫意识。
从种族发生史来看,动物从低等动物发展到高等动物,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到感受性,再到了对刺激的应激性,发展下去就才有神经系统,有了感觉、知觉,再到能够形成表象,到了人类才形成意识,人的意识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其实刚刚有了感觉的时候(还属于低等动物阶段),还跟意识不同。

西医把意识看作是人在清醒状态当中能对外界各种事物进行反映的神经功能。如果一个人昏迷了叫意识昏迷,就不正常了。当一个人不能对外界起反映的时候,就当作没有意识了。

中医的《灵枢•本神》讲,“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是担任的意思,能承荷、担负各种事物的功能就是心。《内经》指“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心有所忆谓之意”,对过去能形成概念的回忆是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念头存着不动,概念停住,作为指导前进的动力叫做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根据这志向去思考问题、去变化和活动就是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比较粗,虑是更细微的变动。“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经过考虑以后再处理事情称为智(智慧)。

儒家思想基本上就讲了道理,然后强调在日常之言行中将道理付诸实践。他们主张入世,在人世间去做事,保持中和之性,濡养浩然正气,达到“内圣外王”。关于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说得不多,但是在意识的践行要求在精神境界上儒家要求意念发自内心去做,讲了很多关于“诚明”的内容。在伦常的对父母要孝,对君、友要忠。曾参每天都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三方面来三省自身,把忠置于首位来检查自己。贾谊还把忠解释为“忠者大公之谓也”,能够做到意念精纯,发自心性,廓然大公,精神便达到要求了。所以儒家心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陶冶性情, 使自己经常保持中和。

意识这词开始从佛教来的。佛教有个宗派叫唯识宗,认为人和一切生命能够生或者活着是因为有“识”,一切都从“识”变化出来的,因此叫唯识。《唯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有八识,叫八识心王。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再加上个意,都在人体上起一定的作用,都对一定的事物起反应。眼睛本身称为根,能对外界各种有形的物体(外界有形物体称为色,人身也称为色)起反应的那部分功能称为眼识。耳朵本身称为根,通过耳朵能够对外界事物起反应的功能,叫做耳识。耳朵是听觉,舌头是味觉,鼻子是嗅觉,周身各部分称为触觉,而且还有个意念。一般我们说的意念活动,他们不叫意念活动。人体里边有可以对外界各种“法”起作用的部分。什么是“法”呢?比如说桌子、椅子、山、河、湖、海等,都是有名字、有名相的东西,或者是能叫的概念就称为法。一支笔,它本身称为色;摸起来感觉到是直的,称为触;笔这个概念称为法。法指的是一定的具体实物,它又通过不同的内容(比如外观的颜色、触感、气味等)表现出来。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人体和外界事物起反应而形成的六个方面。另外,佛教还说人体内还有“五蕴”的内容,前面提过了。

佛教似乎是不要意识,认为意识是个累赘,不是本性,应该把它丢掉。如果认真地看他们提出的修身内容其实都没有离开意识,大乘、小乘、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求在意念的支配下用功。最简单、最常见的是练禅宗、练四禅八定,当然它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也可以用它。四禅八定是世间法,要出世间还做不到,出世间要把这个丢掉才行。但是出世间法又离不开这四禅八定的基本功夫。一禅,一开始练功慢慢能安静下来了,能察觉身体里边,很舒服。舒服之后,心里面有喜的感觉。把欢喜加大,把全身充斥起来,全身各处都带有感觉了。出现这种感觉后,心里不能要它。否则就不能向上走,就有着魔(喜魔)的可能。佛教往往每修到一个层次,出来一个感觉,就不要它,还要主动去掉它。一直到了最后一步“非想非非想”——也不想、也不不想,到了那个时候,还是有意念活动要求的。

我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和外界的东西接触,我们能感觉到它,这人体的功能称为识,这就是眼、耳、鼻、舌、身五种识,最后加上意识,意识能接受无形的东西。实际上在佛教的理论,意和识这两个字也不完全一样。意是接受法的东西,识是能明了它的那个东西。那么意识是怎么产生的?佛教说是从意根,也就是是从第七识——我执产生出来的。佛教说的意识,实际上指一般的思维、思考和分辨、识别的能力。

关于十八界的资料请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268830.htm

佛家认为这些都是假的,都是虚妄不存在的,是我们自找麻烦。一切有名相的“法”都是虚假的,因为它们都要变,变了就会坏,那么不就没有了吗?不就是假的吗?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他们只是指出了事物的可变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11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6-9-2011 04:00 PM 编辑
悟道,已经达到大彻大悟,與悟“我”是不同;得道,子母相會,精神得到永恆,無生無滅,常存于天地之間。
道,类似一种非物质的宇宙本源,“我”还未发芽的一颗种子,要人透过(德)修,行,证,弘,德行来体现出来。
道,是核心,德,是一种蓄养。
boobanzhu 发表于 15-9-2011 11:31 AM



古人说“道、德、仁、义、礼、智、信”,最高的是“道”,更低的是“礼”,“智”排在更下面。

但是目前多数人所议论的“道德”观,充其量只是徒具形式的“礼相”而已,内心未必秉持仁义,更莫说是悟道。

道德啊道德,人若悟道,自然是真心流露,举手投足都是德行(却未必符合大家的礼仪观)。

但是“道德”已被后人误解,以为是某种必需遵维恭守的思想及行为规范,其实离道甚远矣。

所以修智不如修礼,修礼不如修仁(大爱),修仁不如修道,这是我个人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11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17-9-2011 04:24 PM 编辑

这里也谈谈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一些历史。

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流行了1500多年,到了公元10世纪以后急剧衰落,到13世纪在印度就基本上消亡了。在公元1世纪前后(两汉之际)佛教经过西域传到中国。历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而达极盛。唐朝以后,佛教理论根本上没有太大发展,作为宗教信仰一直流传到现在。

现有的佛教经、律、论三藏经典又分三种体系,有巴利文体系。内容主要属于小乘上座部;还有藏语体系,里面有很多属于密教的论著;然后就是汉语体系。大、小乘经典俱有,不过大乘的内容会更多。这三种还以汉藏经最丰富,而很多佛教经典在印度却已经失传了。所以现在中国佛教在整个世界佛教中的地位比较特别。

从东汉以后佛教传播到中国,是印度古文明佛教文化和中国原有文化融合的过程。印度佛教在中华文明这母体里适应、改造、重塑,这是佛教文化的特有活力,在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同时它也融合到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的结合的基础在于两者都有非常相近的内在实践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二者具有类似的方法论、认识论和方法学的基础。为什么婆罗门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却没有传入中国呢?从历史条件和地理上来说,它们其实和佛教具有相等的机会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这是因为佛教的学说,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学说,和中国先秦道家和儒家的学说,在很多方面有相通的地方,而这是婆罗门教、耆那教等所没有的。比如说《奥义书》这印度最经典的古老著作,它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记述了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动和修行生活;同时还着重探讨宇宙本源与人的本质等哲理,标举"梵"与"自我"的同一,以及轮回解脱等思想。虽然《奥义书》提出了和先秦道家的“道”有点相似的关于自然万物来源的认识,也就是“梵”,但这倒了婆罗门教却把“梵”人格化了,变成造物主——大神梵天。

先秦诸子学说中,《道德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自然界万物是由一种最基本的存在生成的,他称这种存在为“道”。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然后又再作了其它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他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作为基本存在的“道”不依赖于时间和空间,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化生万物,永无穷尽,而不是由其他任何东西所构成。所以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可以为天下母”等;它无形、无声、难以捉摸,但确实是存在的,人在特殊的状态下可以直观地体察到它,却无法确切地描述它,故称之谓“无”;而“天地”又是它所生,是实在的,故又称之谓“有”。“无”和“有”指的都是“道”,同谓之“玄”, 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但天地万物也可以称之谓“有”。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生于无”。

而婆罗门教这个造物主是和以先秦诸子学说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格格不入难以相容的。即使是两汉宗教化了的儒学中的“天”(帝),虽然也有“目的论”的神学成分,但却不是造物主。而且既然有了和自己的祖宗、自己的权力密切相关的“天”(帝),就不需要外来的造物主(梵天)再来比手划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11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意识


下面就分享关于意识(人的精神)的课题。

中华古文化在佛教进入中国以前是没有意识这个词 ...
神气 发表于 16-9-2011 03:09 PM



   你最后的佛教论述是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11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17-9-2011 04:38 PM 编辑

回复 77# ethlokid


我看了是漏了一点东西,已经补上。
不过没有把十八界的角度来说明,只是把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讲了一下。

感谢通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9-2011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23-9-2011 11:38 AM 编辑

马克思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是说对了的。
这里说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整个社会的需要,人们心理的需要,有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还包括这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需要。佛教学说是以人生解脱为中心的,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缘起理论),从根本上就排斥了造物主的存在,因而本质上就不是有神论的。因此,它和中华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是可兼容的。这两点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其具体发展是由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印度佛教学说是戒、定、慧(或称六波罗蜜多)的结合。戒是宗教徒的社会行为规范,而慧学和定学则是对世界和人生的理性认识和获得这些理性认识的修身实践的基础。定、慧兼修而相映证,才能证果,这是佛教实践的基本原则。印度佛教的禅定从理到法,都是印度瑜伽的继承和发展。这两种修身实践的结合,和两种古文化的融合,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是有机的、相辅而相成的。

佛教传入中国之时,中国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以儒家的思想来理解、说明佛教的宗旨和改变印度佛教的内容以适应中国文明的需要是无法避免的。早在汉译《四十二章经》里就把“孝道”也当作佛陀的教训。而“孝道”和业报缘起之说和人生苦谛是很难相容的。这显然是佛教徒为了在中土传播佛教而向儒家妥协的结果。而把大乘佛教的教义和孔孟的“仁学”融合在一起的是三国时代的康僧会中的《六度集经》。

大乘佛教的的中心思想是悲悯众生,救世度人,度尽众生而后度己。如《道行般若经•贡高 品》中菩萨《大誓》所说:“我当作十方桥,令悉蹈我上度去。”佛陀提倡“无我”,追求“我”的解脱, 意在众生皆“无我”,人人追求“自我”的解脱,那众生与“我”皆得以度,而大乘佛教认为众生大都为无明所惑,难以自度,必须赖“觉者”去“度”,而“觉者”也只有度尽众生,才能和众生一起真正到达彼岸,故度人即度己,在救世中救己。这和儒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一致的。而众生之所以可度,从大乘佛学来说,是因为真如佛性存在于众生之中;而从儒家来看,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这表现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表现为“不忍人之心”。所以,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和儒家的忠恕仁道,是有关系的。

康僧会还把大乘佛教的“六度”和儒家的仁道结合起来,用儒家学说说明和改造佛教的教义,同时,借佛教的流行以推行儒家的思想,俾适应中国当时社会的需要。在《六度集经》里康僧会把“布施波罗蜜多”叫“布施度无极”,说是“慈育人物,悲悯群邪”,“润弘四海,布施众生”。对国君来说,“布施”的主要内涵是“德”,而不是财宝,他说:“君贫德,民穷矣;君富德,民家足。”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布施”的首务是“慰孝悌,养孤独”,认为“布施一切圣贤,又不知孝事其亲”。这显然是儒家的思想。对于《精进度无极》,他说是:“忧悯众生,长夜沸海,洄流轮转,毒加无救,菩萨忧之,忧至孝之丧亲矣。若夫济众生之路,前有汤火之难,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济众难。”对王者而言,就是要“绝杀尚仁”,这样,“天即佑之”,而“民归君流”。关于戒度(持戒),康僧会以儒家的“仁”作为佛家“戒”的核心,他认为“诸佛以仁为三界上宝”,故“吾宁殒躯命,不去仁道也。”他从社会的需要出发,特别强调“仁政”,所谓“王治以仁,化民以恕”。具体来说就是 “则天行仁,无残民命;无苟贪,困黎庶;尊老若亲,爱民君子;慎修佛戒,守道以死。”康僧会的佛学的核心是儒家的“仁”。从正统佛学来看,这是一种曲解,但这种曲解不仅在于当时的社会需要和中国固有的文化背景,也还有其合理的内核——释、儒、道三方面对万有本体的认识及方法论方面的同一性。

儒家学说又是当时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所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地修改自身以调和二者的矛盾,适应中国的固有文化和社会需要。康僧会的《六度集经》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一个典型。佛教流行后,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另一个在融汇佛儒二家学说方面的是慧远。他广交权贵重臣,在上层社会影响也比较大。东晋朝庭认为沙门不敬君主,不符合儒家中华礼教,要下诏令沙门对王者尽敬,当时的太尉桓玄通知了慧远,慧远就撰写《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说明出家与在家不同,出家之人虽“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再从儒家理论出发,认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桓玄于是接纳了他的意见取消了诏令。慧远用佛家的缘起理论谈因果报应,用“报应”之说作为维护儒家的“礼”,使佛教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稳定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9-2011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19-9-2011 09:41 AM 编辑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对意识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呢?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说的是绝对精神,说宇宙是从绝对精神衍化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则认为意识是相对于客观物质来说的,但客观实在的物质和精神都是一个存在。精神是人的主观世界,外在的物质属于客观世界,两者是对立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恩格斯是这么讲的:“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的运动,不仅是粗糙的机械运动、单纯的位置移动,而且还是热和光、电压和磁压、化学的化合和分解、生命和意识。”这就指出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一种物质运动。

关于反映论请参考:
http://www.hudong.com/wiki/%E5%8F%8D%E6%98%A0%E8%AE%BA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也是它的活动状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能在人的精神里重复出现就证明了它是存在的,我们能够认识客观事物,所以它是存在的。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人的非常态功能的所谓“他心通”可以感知到他人的意识活动,能知道他人想的东西,作为能够被我们的意识认识到的人的精神既是一种存在也证明了它的物质性,由此可知意识的物质性就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了。意识反映客观存在是在人有了社会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的。把社会、客观世界反映在脑子里的这种活动就叫意识。意识和客观物质不应该对立起来,只有当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两者才呈现对立,人的精神只是物质运动的特殊运动形式。

关于唯物主义请参考:
http://www.hudong.com/wiki/%E5%94%AF%E7%89%A9%E4%B8%BB%E4%B9%89
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观参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A9%E8%AF%81%E5%94%AF%E7%89%A9%E4%B8%BB%E4%B9%89#.E8.BE.A9.E8.AF.81.E5.94.AF.E7.89.A9.E4.B8.BB.E4.B9.89.E7.9A.84.E7.89.A9.E8.B4.A8.E8.A7.82.E4.B8.8E.E6.84.8F.E8.AF.86.E8.A7.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9-2011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20-9-2011 11:10 AM 编辑

唯物辩证法是非常活泼、灵活多变、不断前进的理论,它认为宇宙万事万物普遍联系、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因此只要事物向前发展就必然否定事物的原本状态。这个否定主要是形式上的层面,而事物的核心内容是前进的。形式会有一段一段的定势,但内容是连续的,形式和内容又是一致的,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把唯物辩证法当成死教条、静止不变、不能前进的东西,这本身就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

对有机化学有一定认识的就会知道,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一样,构造排列不一样,性质就有区别了。一个原子,外面电子排列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我们能够说是排列决定性质,还是性质决定排列吗?其实这两者谁也决定不了谁。有什么结构(形式)就必然有什么性质,有什么性质就必须有什么结构,因此结构和功能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表现方面。从这个观点来看精神和物质也是一样的。
关于同分异构请参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5%88%86%E7%95%B0%E6%A7%8B

我们知道哲学对物质和精神的不同观点把哲学分成两个阵营:承认宇宙是物质的就是唯物主义,承认宇宙是精神的就是唯心主义。但很多人也不真正理解唯物主义的立论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意识不仅是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恩格斯说得更具体,他直接把意识运动归为物质运动形式的一种。

现在人们还不能接受意识活动也是物质运动主要是因为科学界对非实体性物质和物质的多样性的认识还比较有限,而意识就是非实体性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9-2011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神气 于 20-9-2011 01:40 PM 编辑

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是存有误区的,目前人们普遍上仍然认为实体性的事物才算是物质,而非实体性的东西就不叫物质了。目前物理科学对物质形态的认识至少包括固态、液态、液晶态、气态、等离子态和第六态的辐射场态。物质在辐射场、引力场等形态已经没有实体性,甚至有的气态对我们的肉眼来说也是没有实体的。我们几乎每天都都在接触的电磁波、电脑的电磁辐射都是物质的非实体性物质的运动形式,只是我们一般在观念上还没有真正去改过来就是了。
关于辐射场的资料可以参考:-
http://www.hudong.com/wiki/%E8%BE%90%E5%B0%84%E5%9C%BA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0476.htm

恩格斯说物质存在形式就是物质运动形式。别说是我们一般对科学认识不深刻的人,即使是不少研究哲学的人也不能说清楚。有的人把实体的东西叫作 “实在”,非实体的东西叫作“存在”,物质是实在。难道实体性物质就不存在吗?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存在还是实在呢?实际上用“实在”或“存在”来区分是不对的,因为不是实体性的物质才叫作存在的物质。

人们认识上的另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唯物主义把精神和实体性物质等同起来,认为人的精神就是我们认识上的物质。恩格斯说过:“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物质的运动,不仅是粗糙的机械运动、单纯的位置移动,而且还是热和光、电压和磁压、化学的化合和分解、生命和意识。” 首先,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我们意识的运动形式肯定不会是我们看到的一般物质一样,否则我们的意识就不会有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功能。上面已经说过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们知道我们的意识在功能和结构上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因此恩格斯说物质的运动就分成那么多种,生命和意识的运动形式就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运动。列宁知道人们在认识上有误区,就直接讲:“如果把意识和物质等同起来,也是非常糊涂的,也是错误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实体物质存在形式,也可以有非实体物质存在形式(如辐射场、引力场)。列宁认为哲学所说的物质是客观存在,是能够被人们认识的东西。只要是能被感觉、感知的东西那就是物质。无论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也好,都是客观存在,都是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02:22 PM , Processed in 0.10223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