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778|回复: 51

一位修行人臨終前淚眼婆娑的告言。文章轉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2011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修行人臨終前淚眼婆娑的告言文章轉載


    那個修行者,是我多年的好友,得了不治之症,在禪坐中面對死亡,參悟死亡。作為好友,臨終前我經常去看他,聆聽他的教誨。我每去,他總在端坐,消瘦的臉上帶著微笑,我們坐下聊天。

他說:我一生被虛名所誤。雖然外面看著風光,出了書,有人跟著我學佛,可我知道,自己並沒有真正開悟,也沒有明心見性,現在想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說得很誠懇。

我說:古來宗師,不是也有臨終開悟得道的麼?

他說:那是大修行,放下萬緣,一靈炯炯,不是我這種凡夫世聰慧的小根器,我一生太聰明,太有才,太有情,因此有太多的放不下。

我又問:那你最近如何用功?我每次來,你都在禪坐,我不忍心打擾你,在外面念佛,為你祈禱。

修行者淡然一笑,說:謝謝。生死大事,何時死,乃至來生何處投胎,我還是知道的。

我說:這就是大修行啊,你都知道你何時死,投胎何處,你還沒開悟?"
修行者有點赧然,說

:這只是功夫,與開悟沒關係,更與明心見性沒關係。我出生到三歲,就能記憶投胎的因緣,長大後學佛來求證這因緣。我此生很早就知道自己生從何來,一生的修行只為完成死向何去,現在能知道死期,不過是預知時至而已,死向何去,我也知道了,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再入輪回做眾生,我的內心已經沒有對死亡的恐怖,這點粗淺修行離得道或開悟或見性還遠著呢。

那你最近如何用功?
修行者說:一心懺悔那些業障,從內心淨化。我是一個將死之人,要在臨死前,把內心清理乾淨,這幾月我一直在懺悔。懺悔我造的業,懺悔我做過的錯事,懺悔自己沒能真正盡孝,懺悔自己曾經傷害過朋友、親人,懺悔曾經說了很多妄語,在修行上,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自負輕狂;懺悔自己曾經口是心非,說了不少是非,惹了不少麻煩,給他人帶來了不少傷害;懺悔我對愛過我的女人帶來的心靈上的傷害;懺悔自己的無知對同修帶來的誤導……”修行者說了那麼多可懺悔的事情,說時還會流淚。他對我說,一個人,在臨終前的大懺悔,就是放下包袱,輕裝上路。說到這句,他笑了。誰都知道上路意味著什麼。

他要我找來一個農村人洗衣服用的大鐵盆,要我幫他把平生的文稿搬來,足足有一米高,要我當著他的面燒了幫他燒


我不忍心,說:這可是你一生的心血啊,多少出版社找你要書稿,為何要燒?不是很好嗎?我不幹。

他說:你不燒,那我自己燒。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不燒何用?我沒有得道,那些知見不正的文字,到頭來都是魔障,我自己是清楚的。燒了書稿,以免貽誤後學,以免增我罪過。沒有真正明心見性,所談所說盡是野狐禪啊 ! 你想讓我墮落地獄嗎?他沉靜地說:我一生說法講經,辯論是非,因為沒有得道,沒有見性,說了妄語和知見不正的話,報應在身,得病在口腔、食道、胃。他的臉越來越消瘦,因為坐禪,精神尚好。


  
我和他一本一本地燒他的作品,包括他的日記,不少還是用毛筆寫的,字跡工整。大冬天,我們以書稿取暖。看著他的淡定與超然,我很感動,也想,我死前,要像他一樣,燒盡自己所有的日記、文稿,不留那些雜碎,乾乾淨淨,毫無牽掛地離開。我的念頭一動,他笑了,說:別學我,學我沒出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2011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來過多次,修行者都說在懺悔業障,懺悔過惡,

他對我說:口業最難懺悔,這一生中,我講經說法,口出妄語,說人是非,口業大如山嶽。
他歎口氣說:儘管口業深重,我還是要懺悔清淨了再死。看來,我比預期的日子要晚死一月,這一個月專門懺悔口業。修道學佛的人,口頭禪也造業啊,何況我口業不淨,說是非,爭曲直,談邪見,不知這一個月能否懺悔清淨。等我懺悔清淨了,就是我要走的日子。作為多年亦師亦友的人,我還是難過,

問他:你要走了,有什麼話作為對我最後的忠告?


修行者說:我知道你的未來之路,但不能說破,說破就是害你。未來的路在你心中,你如果能在夜裡靜坐內觀,也會知道的。我這一生的經驗,能告訴你的,就是:沒有得道、沒有開悟見性前決不為人師,為人師就會誤人子弟,即誤人學佛慧命,果報嚴重,我的報應就在你眼前,所以,決不好為人師。

其二:你開悟見性,還要保任修行,修出更大的本領後再出來弘揚佛法即便你有了弟子,記住,不要接受他人供養,決不剝削弟子,江湖上的事情我見多了,很多老師把弟子當僕人、馬仔使喚,那個罪過很重

其三不要輕視任何不懂佛道的人,哪怕他們見解幼稚、錯謬,都不能笑人,我這一生笑了很多見解錯謬的人,結果自己遭到報應,每一個沒有開悟的人都是未來佛,一旦開悟就是大師,你怎能嘲笑大師?這道理我懂,但習氣、傲氣使然,給自己招了不少禍端,最近一月所懺悔的,就是我曾經輕視過他人;

其四你以後去參訪他人,哪怕外道宗師,也不要帶著成見去參訪,不要比較誰高誰低,人間有無數菩薩化身教誨,外道中何嘗沒有菩薩教化?不要帶分別心和成見,你一心聆聽、內觀、內智自生,生而不住。我過去好辯論,好爭鬥,口誅筆伐,結果自己得了咽喉癌、食道癌,罪孽深重啊 !!

他說著眼淚流下來了,是懺悔的淚,是悟達的淚,也是教誨的淚。

他用淚眼看我說記住了?

我說 :
記住了



我這十餘年來也有一點點虛名,來拜師的人偶爾有,我深記修行者之戒,從來沒有收過徒弟。有人給我磕頭,我就趕快跪下給他磕頭。這都是修行者的教誨。

一個月後,他說:我要走了,還是投生西北吧,西北窮一點,但人厚道,佛道的根源甚深,不像江南人,拿佛道賺錢,也不像東北人,骨子裡並不敬佛。我就投生西北,咱哥倆有緣,三十年後,還能再見,那時你是大哥,我是小弟,你可要幫我。我們都笑了。

我說:我向你學禪時不上進,你踢過我,那時該我踢你囉。

他說:踢狠點,爭取在你一踢之下,我當場開悟。

他真的在認定的那天坐化,肉體火化。我分取了他一點骨灰,來京時還帶著,有一年,我發現窗外長的竟然是海棠,秋海棠,這才想起他的那首臨終詩:

海棠風過蟬魂香,寥廓青天是故鄉。

再來求道道安在?康寧福壽非吾望。


  
我恍然大悟,就把他的那點骨灰撒在窗外的海棠樹下。窗前原先有棵松樹,看了兩年,社區的物業把松樹移走,種了海棠,大概有五年了,夏天,海棠葉茂,無數鳴蟬在海棠葉下歌唱。海棠花紅的深秋,蟬聲已息,夜是那麼安寧,安寧得讓人猛然間不太習慣沒有蟬嘈的夜晚,禪嘈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蟬鳴聲不斷,顯出深林般的寂靜。我家住在一個叫康寧居的社區。《尚書》把福、壽、康、寧、善終當成人生的五福,那個修行者不求人間的五福,只求大道。


  
他最後一次顯露神異,預言了我未來的居處,他的骨灰會滲進海棠樹枝。他說這些都是無常的,離大道、離見性還很遠。就他這樣的修行還是沒有了脫生死,沒有開悟,沒有見性。寫這篇文章時,他已經坐化十多年了,想想自己的修為,慚愧啊。那個修行者是誰?我不願意說出他的名字,他把一生的文稿焚毀,不希望有人記住他。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在茫茫人海遇見他的,不論是否認出他,我們總會有緣遇見,盡未來際,會遇見他,在那個了無分別的本地風光裡會回遇見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9-2011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 wiwi82 师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冯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9-2011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wiwi82


    谢谢分享。看了简单易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9-2011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得道、沒有開悟見性前決不為人師,為人師就會誤人子弟,即誤人學佛慧命,果報嚴重....
以盲引盲是罪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7: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三法印

那您一个未开悟的凡夫众生。诽谤佛说的菩萨道为天魔法,再公开支持搞佛牌。果报会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9-2011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好美的一篇文章。我们的修行本来就应该像那位修行者说的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建艾 于 13-9-2011 09:40 AM 编辑

回复 7# 三法印


師兄
如果說還未開悟者
不能成我師
那恐怖我們就無法尋道了
試問
今者悟道的人有多少?
修道人以無常為師
難道你不能
從無常悟出道來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为真知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得道、沒有開悟見性前決不為人師,為人師就會誤人子弟,即誤人學佛慧命,果報嚴重...."
我只是引用作者的话,

所以说以盲引盲是罪过..

未開悟者成你的老師, 你跟他学后你会开悟的机会高吗??
当然世间有很多程度不同的师父, 学世间法并不一定需要開悟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好文章,一言点醒梦中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谁?谁?谁是有格的明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4: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傻瓜VIP 于 13-9-2011 04:41 PM 编辑
回复  三法印
那您一个未开悟的凡夫众生。诽谤佛说的菩萨道为天魔法,再公开支持搞佛牌。果报会如何?
一实相印 发表于 13-9-2011 07:17 AM

護身佛:泰國的護身佛,非常盛行。那些小佛像,是佩在身上的,不是 供奉的。我曾遇到兩位華僑,跟他們談起護身佛,他們順手往身上一掏,掏出了 好多尊小佛像來。通常一個人,身上都不止一尊呢!據說,佩這種護身佛,可以 保平安,而且靈驗得很。早幾年前,聯合國宣布北韓為侵略者,各國對北韓用兵 [P365] 時,泰國也派了一支象徵性的小部隊參加聯軍。當這支部隊要出發的前夕,總理 即下令,每人分送一尊護身佛,讓他們佩在身上,這可見全國對於護身佛的信心 。曾有人問起僧皇:現在歐美的物質文明,會不會動搖人民的信仰?僧皇答他不 會。他說:英美最新型的汽車,運到這裡來,我們可以訓練司機,利用這種工具 ,受用到歐美的物質文明。但是每個司機的身上,仍然佩著許多護身佛。護身佛 的信仰,和汽車的運用,可以配合起來,並不衝突。據說:鑾披汶元帥,初時對 佛法的信心並不太深,但後來信心越來越強。因為政治上的變動,他曾被人槍擊 過三回,被下過幾次毒藥,結果都沒有被害死,也許因為他身上佩了護身佛的緣 故吧!這次大會中,泰國政府撥了一千萬泰幣(等於美金五十萬元),鑄造小佛 像。他們的製像,由一「製像委員會」專門負責,常人不能隨便製造,一切要合 乎製佛像的法則。這次製像委員會,特別請了幾百出家人誦咒加持,當中有一位 ,忽然頭頂放光,成千累萬的信眾,都要求他祝福,弄得這位咒師無以為應,結 果一蹓了之。像這種信仰,日本有之(護身符),蒙藏密宗也有之;泰國佛教這種普遍的信仰,不應該說是原始佛教!

以上所談到的,具有特色的泰國佛教,是佛教傳入泰國,因適應其民情風俗 ,人民需要,乃形成另一獨特的形態,已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原始佛教底面目。


(奇怪了,三法印兄到底是怎么会支持搞佛牌呢?真是猜不透...

经典的某些字体不合他意,就说是魔说...

可是佛牌是后期在泰国所发展出的现象,却喜爱得不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傻瓜VIP

我只是不反对, 人家喜欢收聚邮票, 人家喜欢水晶, 相信水晶能帮助健康, 相信玉, 火山石.
喜欢佛牌的人也是一种嗜好, 好的嗜好有何不对
世间不是每个都是"教徒", 反而常常非教徒比一些教徒还有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9-2011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三法印

那您的佛法老师是佛或者阿罗汉吗?

您本人还没证果就以主见毁谤佛说菩萨道,这是以盲导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三法印

您在佛法里面参杂邪见,当然觉的搞佛牌的“非教徒”比较有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3-9-2011 11:55 PM 编辑

回复 17# 一实相印

根据历史和学术的探究, 显示佛并没有说菩萨道, 那是后期的创作, 我的看法是这样, 当然你可以坚持你的看法, 因为你以你的角度来看, 而我以我的角度来看, 简单的说各人因缘所驱使. 若嗔火攻心那你的"菩萨道/菩萨行"已经明显失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1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文章写得很好。  文章里说得对,其中一句 “不要帶分別心和成見,你一心聆聽、內觀、內智自生,生而不住。”   就算别人不对我们都要慈忍,不能批评,用内心去观察,找出原因,就算是搞佛牌或修菩萨道我们都不能有分别心和成见,只要是向善向好就行了。何必你争我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3:42 PM , Processed in 0.1418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