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11|回复: 36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數門 隨息 止妄 观慧 还源 淨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7-2012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現在法鼓山教授很多禪修方法,可是方法教多了,對很多人而言,不見得更有效。為什麼呢?因為方法太多,反而不能專心去用!記得早期於農禪寺的禪堂中,只教數息,於是就有人問:「法師!法師!除了數息外,你們還教其他的方法嗎?」當然我們還可以教其他的方法,但我卻回答說:「如果你連數息的方法,都用不好;我再教你太多方法,反而是害你的!」
然一般行者也不甘心就只一個方法用到底,尤其在這個時代-南傳、北傳、藏傳海會雲集時,很多人都躍躍欲去嚐試不同的方法。可是方法學多了,一方面不能專心,二方面在整個次第的銜接上,也會有問題。所以很多人往往是:這方法學一學,那方法試一試,而無整體的架構與次第。
故在這「六妙門」的課程中,我希望除了介紹不同的方法外,更能將不同層次的方法銜接好。譬如數息法要數到什麼層次,再改用隨息法。而隨息法也需用到什麼情況下,再改參禪或其它的方法。
所以重點倒不在介紹方法而已!其次,我所介紹的方法,也限於我比較熟悉的,尤其在修行上比較相應而受用者。至於對其它方法有興趣者,便只能另請高明了。
序 言
學佛的兩大要門:
解門:從聞思中,建立正知見;
行門:從修持中,契入印證。
我們都知道,學佛主要有兩大法門:一稱為解門,一稱為行門。首先講到解門,乃須從聞思中,建立正知見。雖有很多人非常熱中、精進於修行法門,不管是念佛,還是禪坐;但念佛或禪坐,卻不是佛教最殊勝的法門。因為這些行門,印度外道也一樣在用。
故佛教最殊勝者,乃是正知見。只有在正知見的基礎下去修行,才是一位正法的修行人。甚至只有在正知見的基礎下去受三皈依,才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因為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處,乃在世尊能從自心的「覺悟」中,而為眾生建立正知見也。
故從聞思中,以建立正知見;這是解門的要務。然解門,在過去講課時已講得很多了;故除非是相關的心要,才會再簡單重述也。
行 門
就中國佛教而言,行門乃簡分為:禪.淨.律.密,
今天乃就禪法而言
其次是行門,佛法不只要瞭解;更重要的,還要能體證也。我們都知道:科學為什麼能日新月異地進步呢?因為它更重視實驗證明也。光講一個道理,講得天花亂墜,還不成定論,除非能拿出實驗證明才行。
但科學的證明,是用儀器來證明的;甚至是在非常特殊的環境裡,才能實驗證明也。而佛法的證明,乃是要透過我們的身心,去修行後才能有體驗也。故這體驗,反跟我們生命能連在一起,而在一切待人處世中,都用得上,甚至順境、逆境都依舊能刻骨銘心也。
在原始佛教時,修行主要就是為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後來的佛教越來越宗教化後,就變成像很多宗教一樣,乃偏重於信仰,而忽視於印證。這其實已跟真正的佛法,有蠻大的距離了。
其次,就禪法而言,又分頓悟與漸修;
然而若無漸修的基礎,又從何而有頓悟呢?
就「行門」而言,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有所謂大乘八宗,其中三論、唯識乃偏重理論的說明,故行門乃指禪、淨、律、密。其他宗派的修法,不是這次的重點,因這次主要是講禪法的修行也。
禪法在中國,又分頓悟跟漸修。很多人都說:中國佛教的特色在禪法,而禪法的特色在能頓悟也。從歷史上來看,頓悟法門確實造就了很多高僧大德,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則頓悟法門其實害慘了更多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一講到頓悟,就不願意落入漸修中!然若無漸修的基礎,這頓悟又從那來呢?所以很多人學頓悟法門的人,不是頓悟了,而是走火入魔去也。
因為既不從漸修下手,只是守株待兔期待頓悟,又對頓悟的定義含糊不解,故或喪心病狂,或被外力挾持,而產生一些群魔亂舞的現象。像近代的印順法師對禪法也很不以為然,因為若不從漸修去打基礎,就根本不可能頓悟也。
再從世界性的佛教來看,雖北傳佛教乃以頓悟禪法為主,而南傳佛教跟藏傳佛教,大致上都比較偏向於次第禪觀。因此放眼看目前的佛教,反而次第禪觀較流行。但如僅守於次第禪觀,卻沒有導向頓悟的可能性。
故六妙門的修行要義,乃是希望能從漸修的基礎中,以培養頓悟的可能性,這跟天台的說法,略有不同
因此我覺得未來的佛教,會有一番的大整合;而整合後的結果,會是什麼呢?乃得從漸修的基礎,去導向頓悟的可能也。這問題其實我已在〈頓悟與漸修〉這篇文章中,已略講到;而這次乃會再更詳盡的發揮。因此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講到「還」門時,還會介紹中國禪宗所謂「參話頭」的法門。
因此這講法,乃跟天台宗的傳統,有很多差異也。因為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講的六妙門,還是以漸修為主。這一點事先跟大家說明一下,免得到時覺得太唐突了。
我深信:將來的佛教一定會往這個方向去整合,就是在漸修中,而導向頓悟的可能性。這樣就能把南傳、北傳、藏傳的優點結合起來,而成為新時代的佛法,新時代的行門也。

六門略說
前三門:數.隨.止,乃偏於修定;
後三門:觀.還.淨,則圓成於慧。
現在先對六妙門,作概略的介紹。前面的數、隨、止三門,乃比較偏重於修定;後面的觀、還、淨三門,則較偏向於修慧。事實上,定慧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既定能發慧,慧也能篤定。但於初下手處,則各有所偏尚也。
就道與乘的關係作比喻
慧學如地圖與方向盤,而定學則如煞車與動力系統
我們就止觀法門的關係,簡單作比喻:常言修道,不管是解脫道或菩薩道,都稱之為「道」。道者,到彼岸也。怎麼到彼岸呢?以「乘」而到彼岸。乘,就是車子的意思,所以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別!
於是再用道、乘的關係,來看定慧法門。則慧學就像地圖跟方向盤,相信這一點大家都能明瞭。然修行上的道路,其實是無形的;所以面臨境界時,當如何抉擇,這便得靠我們的知見去判斷。故知見者,即是確認目的地、方向和道路也。因此就道乘而言,它相當於地圖與方向盤也。
定學:就消極意義而言,似只有止─只是煞車裝置;
但就積極意義而言,乃能從專注而發揮更大的功效。
至於定學,一般人很容易將之比喻為煞車系統,因為是「止」嘛!但如沒有動力的話,就根本不用煞車呀!很多人對於修定,只是消極的認為把妄念停止。
其實「修定」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專注」,要從專注才能發揮更大的功效。因此專注之後能夠發揮更大的心力,能夠發揮更大的功效。譬如要思考,如果妄想很多而沒辦法專心思考,則這思考就不能有好成果。甚至只是看書,有的人書第一頁未看了,打妄想去了;於是第二頁就不知道那時候才會上眼哪!。
因此修定,消極地因從消除妄念而能專注,積極地即從專注而能發揮更大的功效。因此修止,乃應比喻為於動力與煞車系統。故經典上有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無事不辦」者,即是從具足更大的動力與發揮更大的功效而言也。甚至在「三十七道品」,有四神足,這也是從修定而能產生的神通力用也。故「修定」不只是消極的不打妄想而已,應該從更積極的意義去看待它。否則很多人就會越修行,越什麼都不想動了。
數息法
修定的大原則,其實只是「制心一處」而已,
故法門可有無量無邊,今何以選擇從「數息」入門?
修定的大原則很簡單,就是「制心一處」而已。此所謂的一處,即是指專注的對象。專注在什麼對象呢?色、聲、香、味、觸、法都可以。譬如色塵-只是專心看一盞燈、一支蠟燭、一尊佛像等。聲塵-專心聽一種聲音,不管是風聲、雨聲、流水聲都可以。所以只要選定一個對象,且把心專注在那上面,就可修定了。因此六根、六塵都可以用來修定。在《楞嚴經》裡有謂「二十五圓通」,乃都可入門也。然在《六妙門》裏,何以選擇從「數息」入門呢?
以數息法,能兼具:調身、調息、調心的功能
這乃因數息法,能兼具調身、調息、調心的功能。在《小止觀》裏講到修習止觀,首先要調五事:就是調身、調息、調心,和調飲食與睡眠。以調飲食和睡眠,是在生活中調的。至於調身、調息、調心,則用數息法即能兼而有之。是以從數息法入手,反較直接而單純也。
調身粗言之,即跏趺坐七要領;至於細微處,即是調脈也
至於怎麼調身呢?粗略言之,即所謂的「七支坐法」:包括腿怎樣盤?手怎麼放?頭怎麼擺?想各位在初級禪訓班時,都已學過了;故這一部分,不再詳細介紹。
至於比較細微的調身,就是要調理身體上的一些障礙。像作些瑜珈運動之類,以運動而能疏解一些身體上的障礙。至於更細微的調身,就是調脈也。以脈的通塞,又跟呼吸有關。所以在數息當下,就兼具調脈的功能也。
而調息,則有風、喘、氣、息四相
其次,調息者,於《小止觀》裏說息有四相:稱為風、喘、氣、息。風者,是呼吸很粗糙,像一個人剛作完劇烈的運動後,呼吸一定會變得很粗糙,甚至呼呼作響。第二喘者,是呼吸不均勻,有時快,有時慢,有時又打結了;主要是為息道有障礙,所以呼吸不順暢。第三是氣相,常態平穩的呼吸,乃稱為氣相。第四息相者,呼吸變得更細微、更均勻。
以在數息時,就能注意到呼吸的狀況、呼吸的變化,因此數息法,即具有調息的功能。
最後調心,不昏沈、不散亂也
最後講到調心,大家都知道,調心的大原則就是不昏沉、不散亂。故如心離開數字了,表示你不是昏沉,就是散亂。因此用數字,即能檢查我們的心,是不是在昏沉與散亂中?以上,因數息法能兼具調身、調息、調心的功能,故在六妙門裡,乃選定從數息法入門也。下面我們就比較詳細地來介紹數息法: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11-8-2012 10:3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7-2012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23-7-2012 12:51 AM 编辑

初方便
先以跏趺坐,坐穩、放鬆
首先是以跏趺坐坐穩,跏趺坐即是七支坐法也。關於云何坐穩?有一點小訣竅:如禪坐時,是坐在上下兩個蒲團上。於是坐時,臀部會稍高於膝蓋;因此我們的身體,其實是稍微向前傾斜─乃垂直於臀部與膝蓋所形成的平面,而非垂直於地面也。這樣坐起來,會比垂直於地面較輕鬆也。 
第二如果要坐穩的話,應使兩個膝蓋,皆能平貼地面。有些人坐時,會有一隻腿翹的很高,因此就用毛巾或蒲團墊在下面,這不是好方法。如希望把膝蓋壓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臀部稍墊高一點。等練習一段時間後,腳慢慢鬆軟,而能觸地了,就可以將蒲團放低一點。
下面講「放鬆」。放鬆,分為身體的放鬆與心理的放鬆。一般人在打坐時,比較會繃緊的部位,第一就是肩膀,會不知不覺地把肩膀拱起來。其次,如照前面所說,已把身體稍微往前傾斜,原則上小腹就不會繃緊。但有些人可能於不知不覺中,又把小腹繃緊了。因此放鬆者,即先檢查身體,看肩膀、小腹是否放鬆?
其次,更重要的是心裏要放鬆。有些人一準備上坐,就有「欲一人與萬人敵」的承擔,於是云何能不緊張呢?也有些人為「求好心切」而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事實上,心理的放鬆比身體的放鬆更重要。因為心理不放鬆,身體絕放鬆不了。而心理當怎麼放鬆呢?安於當下、心無所求,就能放鬆也。我們不要急求修行能很快有成就,不求很快能消除妄想。先求安於方法,安於練習,而非安於成就也。
再注意鼻端,看守呼吸,順自然的呼吸而數

以數息法而言,在坐穩、放鬆之後,其次就是繫心於鼻端,且看著呼吸的進出。然後再順著「自然的呼吸」而數數字。
數息法的呼吸是自然的呼吸,而非刻意的呼吸。雖有些氣功法,乃用腹部呼吸─就是作意用腹部的起伏而來呼吸,這是練氣功而非數息也。當然練氣功也有它的功效,但它卻不屬修定的方法。為什麼呢?因為既刻意呼吸,這「刻意」本身就是一大堆妄念矣!
因此要順著自然的呼吸來數數字,心才能定。有些人很奇怪,雖平常都在呼吸,然要數息了,卻找不到呼吸。這主要是為心理未放鬆的緣故。
數出即不數入,數入即不數出;數字從一至十
我們呼吸雖有進有出,但數息時,若數出息者,即不數入息。若數入息者,即不數出息;不必進出都數。對一般人而言,我們建議數出息,因為入息通常會比較短促,而出息則比較長緩。當然,如你卻是入息比較長緩,而出息比較短促者,那就數入息吧!
數時數字是從一到十。當氣從鼻端呼出時,就開始數一;一直數到氣吐完為止。吸氣時,雖不數;但要把注意力觀照於吸氣的過程中。待第二口氣吐出來時,再數二;也數到氣吐完為止。如此從第一口氣數一,第二口氣數二,一直到第十口氣數十。待十後,要記得再從一數起,而不可數過頭。
為什麼呢?如果數過頭,表示你已不注意了。這情況就像開車,剛學會開車時,開時既緊張又專注。但開熟之後,就可左顧右盼,甚至天南地北胡扯都無所謂,這便稱為「機械式的用功」。雖還有模有樣,但已不再用心了。所以我們要留意:是否數到十了?若數到十,就得從一數起。
漸將注意力,全集中於數字上
剛開始數息時,我們要先注意鼻端,看著呼吸,然後才數數字。待練習一段時間後,因一直注意在鼻端,所以反不覺得它是鼻端了。只是看著呼吸,而來數數字─當然還是順著鼻端的呼吸而數,只是不再意識它是鼻端而已!
如此練習到最後,即可不再去分別呼吸的進出,自然就會順著呼吸而數數字也。於是我們即可將注意力,全集中於數字也。既將注意力全集中於數字上,則早已忘掉身體的存在矣!故身體是否痛癢?便不再知覺也。
其次,將注意力全集中於數字上。這數字,從一到十,或者只是抽象的觀念,或者是數字的聲音:一、二、三、四。但不要將數字,變成數字的形象─1.2.3.4或一、二、三、四。
就思考次第來看,我們是先有觀念,再有聲音,然後才發明文字。很多原住民雖有語言,但沒有文字;所以聲音,還是比文字更內在些。所以能單純地把注意力安放在數字的觀念上最好;其次,則把注意力安放在數字的聲音上也。
若數字丟了,數過了;則從一數起
剛才說:從一數到十。如果數丟了,譬如數到三時,卻打了一個大妄想。這一想,就歧路亡羊矣!待發覺時,早已忘掉剛才數到什麼地方,這稱為數丟了。或者數過,本應數到十就從一數起,結果不留意,竟數到十七、十八。於是只要發覺:已數丟了,或數過了。則馬上從一數起也。

對妄想的態度
數息的方法,本質上是很簡單的,只是看著呼吸、來數數字;進而能消除妄想雜念。然我們對妄想的態度,乃會大大地影響到數息的功夫。以下乃述對妄想的正確態度: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首先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對很多人而言,打妄想是很平常的事;故現在雖欲數息修定,卻不可能馬上沒有妄想。所以對妄想的現起,應視為平常。所以不應怕妄想起,一起就覺得被打敗了。而當怕醒覺遲,有的人妄想一打,就五分鐘、十分鐘不知當回頭;也有的人念頭閃動一下,就警覺到了。故當在意的是「警覺性夠不夠靈敏」?是否在打妄想後,即能很快警覺到?即能很快回到方法呢?
其實打坐的訓練,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訓練我們對妄念的覺照能力,知道我是否在打妄想?知道我正在打什麼妄想?這乃比無妄想更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得面對各式各樣的境界,去認識、去抉擇。因此何能不打妄想呢?但若對我們所起的念頭,都能正知明瞭;則才能用正知見去「迴向」也。
但我們為什麼還要數數字呢?因為數字可以對照「我們是否在打妄想?」這情況就像坐火車於車站時,若兩邊火車都在動,則難分辨那個火車動得快?然若有一火車確認是靜止的話,則另一個火車是動或靜?便能很快分辨出來。故用數息法者,乃比喻為靜止的火車。故是否起妄念?便能很快察覺出來矣!

壓抑妄想,不仇視妄想;也不累計妄想
云何不壓抑妄想?修定,當然希望能不打妄想;可是卻不能用壓抑的方式,而造成無妄想的假相。有的人把身體繃緊,為不讓它產生妄想;可是這樣對我們的身心卻變成更大的負擔矣!甚至坐到最後,身體竟僵住了。
云何不仇視妄想?事實上,妄想是我們的好朋友,因為我們從生下來到現在,天天都在打妄想,時時都在打妄想。而現在要禪坐了,卻來仇恨它。等一會下座了,又忙著去拉攏它。人實在是很矛盾哩!所以雖不免有妄想,卻不能以仇視相對待也。
至於何謂累計妄想呢?於數息時,雖不慎打了一個妄想;既警覺到了,即回到方法而已!而不再管妄想的有無多少。但有人就會很在意:自己是否打了妄想?打了多少妄想?於是就把曾打過妄想的印象,累計下來。若累計得愈多,即會增加我們的負擔與壓力。曾有人告訴我:「於一支香中,我計算過;曾打了十三個妄想!」我說:「不止吧!你在累計妄想時,難道那就不是妄想嗎?」

過去者已逝,未來者不憂,當下者分明
這也就說,我們對妄想要保持著這樣的態度:一、過去者已逝,已經打過的妄想,即已過去了;故不需要再去追憶:我打過什麼妄想?打過多少妄想?二、未來者不憂,還沒打的妄想,即不用緊張。而非一上坐,就準備跟妄想作戰。三、當下者分明,乃對我們心念的起落要清楚分明。如覺照能力好,則念頭一動,即能覺知自己在起什麼念頭也。
如對妄想的態度有偏差,則雖精進用功,必難坐得安穩。為什麼呢?老覺得自己妄想很多,老覺得自己沒有進步。
一個人如果願意練習,絕不會因「妄想太多」而使不上力。妄想會很多嗎?我們再怎麼打,當下也只能打一個妄想而已!因過去者已逝,未來者不期。如當下發覺到妄想,就趕緊將它放下而回到方法爾!會有什麼困難呢?可是很多人就為累計妄想、仇視妄想,而將自己搞得心煩意亂、狼狽不堪!

對妄想的觀照
妄想有大、有小
如果我們對妄想檢點分類,妄想乃有大、有小。如於數息時,因打妄想而把數字搞丟了。再回頭卻已忘了剛才數到那,故只能從一數起;這即稱為大妄想。至於小妄想,如數到三,雖打個妄想,但下面還知道繼續數四。這於數字間打的妄想,則稱為小妄想。簡單講:大妄想會把數字搞丟;小妄想,則數字能連續也。
妄想有粗、有細
其次,妄想又有粗、有細。大妄想與小妄想,都屬粗妄想。至於細妄想是什麼呢?不作意而打的妄想,乃稱為細妄想。
像有些時候,我們心理一放鬆,就有某些念頭浮現了;現是它自己現的,而非我動心去想的。有時在睡著之前,也會有細微的念頭,像游絲般地飄浮;當我們一注意到它時,它就消失了。甚至晚上作的夢,也算是細妄想─因會作什麼夢,不是我們動心去想的,而是它自己浮現的;甚至只要意識到,我現在正在作夢,它就醒過來,且醒過來後,那夢境就消失無蹤矣!在修定的過程中,除非已把粗妄念慢慢消除後,細妄念才能覺照出來。
其次,我們對外界的知覺,其實也是細妄念。譬如聽到下雨聲,或覺得身體這邊癢、那邊痛,只是覺得痛癢,而不對痛癢作連想和取捨,便是細妄念爾。甚至覺得我現在妄想比較少、心很定了;其實心還不定,因這還屬細妄念也。故只要離開方法,任何念頭都是妄念爾!
為何須把妄念分得這麼清楚呢?因為有很多人在打妄念時,還不覺得那是妄念。我常舉一個例子,有人問:「法師!當我已練至心很靜時,下面該怎麼再突破?」
我回答說:「如果你還有這個問題,即表示你心還不夠靜爾!所以唯繼續用方法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呢?這即表示他對妄念的覺知能力不夠,明明是妄念,卻不覺得那是妄念。以粗妄念,大家還容易分辦出來;而細妄念,就有很多人渾然不覺也。甚至說見到佛、見到菩薩,也都是妄念爾!

妄想有顯、有隱
已經現行的妄想,則稱為顯。還未現行的,則稱為隱。以唯識學而言,第六識即是顯者,至於第八識的種子,則稱為隱也。如以電腦作比喻,既檔案已開啟了,則稱為顯。至於存在硬碟裡的檔案,則是隱也。
念頭,恰如浪頭;一個大浪中,其實涵容著無數的小浪 , 而一小浪中,又隱含著無數的細浪。
在已對妄念作檢點分類後,再回顧常謂的「念頭」,便很有意思。念頭者,就像浪頭。不管是海邊的浪,或河邊的浪。一個大浪頭裏,其實涵容著無數的小浪;而在小浪裏,乃涵容著更多細微的浪。故從浪的角度去看,世間不可能有真正的「風平浪靜」,只有大浪與小浪的區別,而不可能完全無浪。
同理,我們的心亦然。如經典言「阿伽陀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們的心,其實也像一條河流,業識流、種子流、念頭流,皆前後不斷地在相續。若碰上境界的風,云何能不起浪呢?故從瀑流的橫切面看去,念頭其實大大小小、綿綿密密,非常多哩!而我們能察覺者,只是微乎其微而已!
故於修定的過程中,不要因急求定相而粉飾太平;乃以自我暗示的方式,謂已心平念止矣!而應致力於去察覺更細微的妄想
我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強調:心不可能真正得定。而很多人在修定的過程中,因希望很快入定,就會製造假相:我沒有妄念了。妄念總還會有的,只是你已不願意再去發覺更細微的妄念而已!只要還有心,就一定有念頭。但人總急著給自己一些鼓勵或安慰──我修行有進步,心已比較定了。
這即是為急求定相而粉飾太平。因此對於修定,我的看法剛好相反,我們不要急著告訴自己已沒有妄念了,反而要去覺照更細微的妄念。能把大妄念檢點出來,篩掉後;再去檢點小妄念,再把它篩掉後;更去檢查看是否有更細微的妄念。如此能層層篩掉,心即漸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12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數門 ( 2 )

用「篩子」的比喻:若篩孔很大,則只能篩除較粗重的妄想;
篩孔的大小,一方面與所用的方法有關,另方面也與個人觀照的能力有關
我們且用「篩子」作比喻,一般人在用篩子過濾時,不可能一開始即用很小的篩子,而是先用粗的篩子,把粗的物品篩除了。然後再用更細的篩孔,來篩除次粗的物品。以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調整篩孔的大小,才有辦法把更細微的雜質全篩除出來。這也就是說,篩孔不是固定的。當我們的心越來越細時,警覺性和觀照能力都會越來越靈敏,故有能力檢點出更細微的妄念也。
故為何選用數息法入門呢?因為數息法,本質上乃是「較小的篩孔」也。因呼吸,每個人生下來就會呼吸,所以不需要刻意去呼吸也。數字,從一到十,我們也很熟悉;故數一後,不需要刻意思惟,下面即會數二也。
因此,最單純的方法即是最好的修定方法。因為每一種方法,本質上也都是妄念;故如方法很複雜,即表示這篩孔很大,而檢查不出更細微的妄念也。而數息法,因為是最自然的、最不作意的,所以是最小的篩孔而能檢查出更細微的妄念也。
故定力的培養,除專注於方法外;更重要的是當不斷地去消除更細微的妄念。有些人雖用數息法,可是卻不用心去觀照更細微的妄念,所以小妄念還是檢查不出來。我們常說「菩薩重因,凡夫重果」。重果者,乃希望很快地得到定相。而重因者,當去篩除更細微的妄念也。以當細妄念不斷被剝除後,我們的心即能越來越定也。
這也是說,雖同樣用數息法;如果知見錯了,則再怎麼數,心也不可能真定。甚至有人說:「法師,這方法我已不能用了!」為何不能用呢?懶得用,而非不能用。因只要還有心、還有呼吸,云何不能用呢?
數息的層次
數息的層次,學過初級禪訓班的人都聽過,但我的解說,有些不一樣:
一.未用方法前,雜亂而無主題

首先講第一個層次:在圖表上所劃紅色的部份,乃代表妄念。現在打一個妄想,為一條線;等一下又打一個妄想,為另條線。且上個妄想與下個妄想間,可能完全沒關係。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西。一般人還未禪坐前,經常都是這樣子。
二.初用方法時,主題時斷時續

綠色的直線,乃代表方法;紅色的斜線,則代表妄念。方法連用一段時間後,卻打了大妄想,而將方法搞丟了。過一段時間後,才警覺:我現在應數息,而不該打妄想,於是再回到方法。方法用一段時間後,又把方法搞丟了。似這樣,既不斷練方法,也不斷把方法搞丟而再回頭。剛開始練習的人,多是這樣子。
三.漸入佳境時,主題已能延續用十五分鐘以上

因不斷地用方法去訓練。所謂訓練,除了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還要提高警覺;故能在妄念一浮現,就馬上觀照到,而能回到方法上。因此,頂多是小妄念,而不會有大妄念。而既是小妄念,則方法還是可以延續下去。似這樣,方法能連用十五分鐘以上,即是第三層次也。
四.更上層樓,主題雖能連續不斷;但猶夾雜一些細妄念
所謂細妄念,乃包括:知覺.感受.幻境.夢境及未作意而現行的意識

到第四個層次後,方法已不會掉了。但在數字之間,還會夾雜一些小妄念、或細妄念。剛才已說到,細妄念乃包括:對外界的知覺,譬如知道刮風下雨,知道外面有人在講話。感受-覺得我現在身心愉快、氣血順暢。甚至說禪悅為食,其實也是感受而已,你不要以為這境界有多高哩!知覺與感受,對一般人而言,乃以為它是客觀存在的;但就禪修者而言,卻還是細妄念也。
有時會有幻境,或看到什麼境界,或聽到什麼聲音!這幻境,除了跟過去的業識有關,也會跟當下的身體狀況有關。譬如氣在眉心時,便比較容易見光;氣在耳神經時,便容易幻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所以如能細心反省,應能確認:到底是什麼身心狀況,而造成這樣的幻境。可是很多人,就誤以為真。
再下去稱為夢境,夢境跟幻境有何不同?幻境,是還在當下的時空,只是多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多聽到一些別人未曾聽的。而夢境,根本就已離開當下的時空,而到另個世界去了。當禪坐到妄念很少時,即會念頭一出現,就變成夢境矣!
在幻境當下,我們還能不理幻境,而繼續用功。然在夢境裡,連人在那裡都不清不楚,更何況能繼續用功呢?除非我們的警覺性很高,才能很快警覺到「咦!我怎麼跑到這裡來,我不是應該在數息嗎?」念頭一轉,就會很快回到現實的時空,而繼續用功。故警覺性愈高的人,便能愈快發覺它是夢。而警覺性低的人,夢了老半天,還不知道那是夢;甚至醒過來後,還以為那是真的。
及未作意而現行的意識,這剛才已解釋過了。所以很多人數息數到第四層次時,就很容易「得少為足」。因為這時常會有一些輕安、法喜的覺受。然這些覺受,其實還只是一些細妄念而已!
有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第四層次後,當更努力以提昇至第五、第六的層次。或如過去農禪寺的禪七,一個人如能數到第四層次以上,就可以準備參禪了。
五.三輪未空:我.方法.數字;根.塵.識;過去.現在.未來。簡言之,能所未泯、前後際在

第五層次乃是三條線,用佛法的解釋,就是三輪未空也。雖已沒其它的妄念,但還知道:有我、在數息、現在數到三或四。這我、方法和數字,其實也是妄念,只是比前面所說的妄念更細微而已!
這三輪─我、方法和數字,其實也就是佛法所謂的「根、塵、識」。我是能用者,即根也。所用的方法,即塵也。而根塵和合,所生之識,即數字也。這三條線,從另個角度來看,也可說是:過去、現在、未來。
當我們數到三時,印象中還記得剛才是數二,而概念上也知道,下面當數四;於是就有過去、現在、未來。故有人說:「當我數三時,四、五、六等,已在後面排隊了!」這即是有「未來相」也。也有人說:「老是在數息,數得有點厭煩哩!」因過去相還在,才會覺得我老是在數息。如數息已數到只有當下的數字,而無過去、未來,就不會覺得我老是在數息而厭煩也。 
因此這三條線,即是經典所說的「能所未泯、前後際在」。能所是指根和塵,前後則謂過去、未來。這既有時間相,也有空間相;即表示我們還不能超越當下的時空範疇。事實上,一個人能數到只有三條線時,心已很定了,既無大妄念、小妄念,也無粗妄念、細妄念。但這三條線既還在,即不可能進入定境也。
六.一心境界:用而無意,無意而用;是忘我,而非無我,其實乃無任何覺受,必出境後方得知,時間乃一划即過,而有妄念的時間,在感覺上卻似連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7-2012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下去是一心境界。各位注意到:在一心境界時,我不是畫實線,而是畫虛線。為什麼畫虛線呢?因為在一心境界時,不會意識到「我在一心境界」也。如數息數到最後,能不數而數,數而不數;雖在用方法,卻不覺得在用方法,但數字還綿密地延續下去也。這超越能所、前後者,即是一心境界。
一般人都活在對立的世界中:我是能知者,境是所知也。我們從小到大,很難脫離這種對立的狀態。然如用方法,用到一心境界,便可超越對立而進入「能所雙泯」的境界中。這種境界雖已「忘我」,但還非「無我」也。
有的人天生就有「定根」,故雖不曾禪坐,看書也能看到忘我的境界─看得很專心,但不覺得我在看。這時有什麼覺受呢?其實什麼覺受也沒有!因為如還有任何覺受,即表示非在一心的狀態也。
必從那境界退下之後,我們才能覺知。而不會當下意識到:我已忘我了,我已入定了。既出境後才覺知,其覺知什麼呢?也沒什麼可覺知的!只是時間乃很快就過去了。似乎剛上座不久,引磬就響了;甚至定力更深者,連引磬聲都聽不到。
或問:「這和昏沉無記,有何差別?」答曰:「能進入一心境界者:1.乃從層次三、四、五,漸提昇上去也。2.出境時,方法不會掉,數字還在也。至於昏沉無記,則不然。」
我們當知「沒有妄念的期間,是沒有時間的感受。而有妄念的期間,在感覺上卻是前後相續的。」這一點各位再仔細思考一下:既沒有妄念的期間,是不感覺其存在。而有妄念的期間,雖前後隔十分鐘,才再打一個妄念。但在感覺上,這兩個妄念卻是連續打的。所以會驚訝:怎麼我上座,才打兩個妄念,竟一支香就過去了。
所以有境界,便絕對不在定中。甚至只要還有境界,便能繼續用方法。而方法用到最後,不知不覺就與方法連成一體,而忘掉自己的存在,忘掉時間的存在,而進入一心境界。過一段時間後,因力量不夠,又回到「能所」。於是又以方法,再進入一心狀態。故功夫好的話,可只打幾個妄念,就一個早上過去了。當然更好的,可入定好幾天,這更高的境界就非我所知矣!
七.無心境界:這是屬於慧證的境界,如經典曰「電光見道」, 必在正知見的前提下修定,才可能「電光見道」, 為頓悟的可能,未必要待一心境界之後
最後,在我師父的書上乃講到:第七層次為無心境界。然無心境界是證慧,而非修定也。於是乎,但用數息法,能否成就無心的境界呢?就一般未學佛的人而言,是不可能的。
而學佛者,因先前曾聽聞佛法,故在第八識中已熏習有佛法知見的種子。於是以數息所修的定力,跟八識中正知見的種子,在某特殊的因緣中結合了,就能產生見道的體驗。以這體驗,也是屬於頓悟的,故經典上稱之為「電光見道」。而外道因知見有問題,故雖能入更深的定,卻不可能見道也。
師父把無心境界,標在一心之後,就佛法的層次是沒有錯;因為一心只是定境,而無心才屬慧證。但事實上,未必要進入一心之後,才有電光見道可能。善根具足者,也許在第四、第五層次時,就可能在瞬間產生見性的體驗。這也是中國禪宗,後來不太重視修定的原因。
關卡與逆障
下面要處理的就是關卡。在以上的層次裡,就我自修的經驗,或別人的歷程中,歸納會有好幾道關卡。這些關卡如過不了,你就可能永遠逗留在第三或第四的層次中。因此下面更重要的是:應如何去認知與突破,這些關卡和逆障。
一、求好心切,用心過度,故緊張而不能放鬆
  甚至會有呼吸錯亂的現象
很多人學到現在,竟還不會數息哩!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要數息,呼吸就亂掉了。平日呼吸都還正常,為何一要數息就亂掉了呢?這可能為「用心過度」而失常也。
這情況恰似我們每天都在走路,也不覺得走得好或不好。但如有個人拿著攝影機要為你錄影,你走起來就覺得怪怪的,既左腳彆彆的,也右腳扭扭的。為什麼呢?因用心過度也。
用心過度,講白一點就是為求好心切而不能放鬆。有的人甚至錯亂到,必作意才能呼吸。而既屬作意,心即不可能定也。
二、妄想紛飛,使不上力
其實我們從來就是妄想紛飛的。但未用方法之前,雖妄想紛飛也不覺得。而現在用方法了,反才覺得自己妄想很多。所以事實上,這是進步而非退步。可是有的人,就為求好心切;或如剛才所說的「累計妄想」。故一直覺得自己妄想紛飛,而使不上力。
三、昏沈無記
有的人用功一段時間後,因妄想愈來愈少了,就容易墮入昏沉無記中。也有可能因脈障現行了,而墮入昏沉無記中。
四、腿痛、腰痠
        這腿痛、腰痠等現象,當是大家很熟悉的。
五、幻境迷離
當妄想愈來愈細時,乃更能體驗到「心如工巧畫師」。我們平日因妄想打多了,所以每個妄想相對的都沒有力量。然當我們禪坐,練到心很細,妄想很少時;乃每個妄想都能獨占鰲頭,所以妄想一打就會變成境界出現。這即是前所謂的「幻境與夢境」也。
如你仔細回顧,事實上是先打妄想,才變成境界出現的。可是因為妄想很細,且是非作意的;所以有的人就會把境界,當成真的。尤其是自己一向貪愛或恐懼的境界出現時,根本來不及反省,就愛上它了,或就被嚇壞了。
六、細妄想,尾大不掉
很多人禪坐,練很久了;心雖能定一些,但妄想總多少還有一點。就剛才所說數息的層次,乃屬第四個層次:方法雖能連續不斷,但猶夾雜一些細妄念。
我們知道很多人即使打過一次禪七、兩次禪七,能數到第四層次以上者,其實不多。在農禪寺以前要數到第四層次以上,才夠資格參話頭。所以很多人打禪七,其實只是數七而已!因此,要如何消除細妄想,以提昇到第五層次以上,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七、三輪不空、前後際在,而不能進入一心境界
最後的關卡,就是三輪不空、前後際在。也就是數來數去,還清楚知道有三條線。
以上是講到關卡,下面再看如何對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數門 ( 3 )

對治降伏
一、身心放鬆,遊戲自在
  先靜觀呼吸的進出,待平穩後再數
第一關卡的求好心切、用心過度;怎麼對治呢?身心放鬆、遊戲自在也。既因求好心切,而給自己很大的壓力,當先得放鬆身心也。在放鬆身心中,身體的放鬆,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至於心裡要怎麼放鬆呢?乃「無所求」而已!
或問:「既無所求,因何還要打坐呢?」
答曰:「乃類似遊戲而已!」如把修行當作非常神聖、莊嚴的事來看待,你就無法放鬆也。既修行乃為「放下執著」,云何一修行,就又執著要有成就呢?故既執著心一起,則過去的業障未消,現在的苦難又多一重了。
所以,一般人很難拿捏到中道的態度:要嘛就不修行、苟且逸樂。要嘛就太慎重莊嚴,而增加自己很大的負擔。故中道的態度,乃像遊戲一般。雖不執著會有什麼成果,但當下還是很認真去演練也。故雖努力,而無壓力也。
其次,對於一要數息,呼吸就亂掉的人,乃建議:先觀而不數。且作個比喻:如貓一直守在洞口,老鼠那敢出來呢?故聰明的貓乃稍躲遠一點,老鼠才敢出來。所以「先觀而不數」者,就像貓要離洞口遠一點,老鼠才能放心地進進出出。而待呼吸平順了再來數,就比較不會再亂掉了。
二、過去者已逝,未來者不憂,當下者提高警覺;
     既不累計妄想,也不仇視妄想;
    不粗暴、不氣餒─功不唐捐
其實不會因妄想紛飛,而使不上力。因為妄想者,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不用急著和它對抗。而當下的提高警覺,故妄念一動便能馬上警覺到而回到方法。似這樣,雖有妄想卻不會造成我們的壓力。故乃為累計妄想、仇視妄想,才讓自己錯以為使不上力。
所以修行,要「用心」,而非使蠻勁。很多人修行時,不會用心去檢點自己身心的狀況,不會用心於調伏對治;而只是粗暴地、急切地希望自己能很快上路。其實愈想進步,乃愈容易受到挫折、氣餒而已!
在修行的路上,我們要肯定必「功不唐捐」也。只要用心耕耘,就一定會有好的收穫。雖然打坐時,妄想還是很多,但總比不坐還好一點。雖每一支香都沒有明顯的突破,但日積月累坐個三個月、五個月下來,你的體質和人格一定會有相當的改變。在短時間求急效者,反會讓自己沒信心。也不要為了急求進步的假相而誤入邪道。因為邪道之迷人,乃為方便製造一些假相,而讓自己一廂情願地以為已得力了,其實根本早就走偏了。
因此對於妄想紛飛,而使不上力者,我認為:其實人不可能因妄想太多而無法用功,卻反為求好心切而無法用功也。
三、提高意願與道心,雖昏沈用不上力,也不放腿下座
對於昏沉無記的對治,首先就是提高意願與道心。因為如果意願很高,正興致勃勃的,怎可能昏沉無記呢?世間事也是這樣,有興趣的事,三天三夜也不覺得累。沒興趣的事,五分鐘、十分鐘就苦不堪言。所以昏沉無記,很多時候乃為我們對禪坐的意願不高爾!表面上都想修行,然到底應如何修?其實也不清楚。於是都只跟著囫圇吞棗、裝模作樣而已!經一段時間後,嚼不出什麼滋味,意願就愈來愈弱而打瞌睡也。所以提高意願與道心,是最基本的對治。
過去在禪堂用功,師父常要我們「發願再上坐」。然當發什麼願呢?若發「要成佛、度眾生」的願!或「若不成正覺,誓不起座」的願,乃大而無當。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云何才能成佛、度眾生。但若發願:我數息要從第四個層次,提昇到第五、第六的層次。這於我們用方法的當下,就會有比較高的警覺心;而不致昏沉無記也。
有時候,昏沉無記也跟脈障現形有關。於是雖提高意願、道心,還是不免於昏沉。此時雖用不上方法,但我還是建議你:不要放腿下坐。因為脈障若熬過了,便又精神奕奕而可好好用方法了。如果以脈障現形,而昏沉、而用不上方法,便就下坐經行或拜佛。經行、拜佛當然不會打瞌睡,可是脈障的問題,其實沒有解決。故下次再上坐時,同樣的狀況又會復發也。
四、從「觀受是苦」而接受它,是腿痛,而非我痛;從痛苦到痛快
雖我們從學佛以來,對「觀受是苦」的教訓,都耳熟能詳。但在面對痠痛時,總還期待:最好不要來,或早點過去。然「痛與苦」,雖常連結,而稱為「痛苦」。但實際上,痛卻未必得苦。何以故?所謂「苦」者,乃為「求不得」,才苦也。故我們在痛時,心想避免又避免不了,這才會因求不得而苦也。如果痛時,心雖清楚它在痛,而不求避免,就不會因求不得而苦也。
所以如求著「能否教我一種方法,能讓我很快不痛」,或問「要到什麼時候,才能不痛呢?」這樣的祈求,本質上就是錯的。故不要求不痛,而是求我能接受它、能面對它。因為若能坦然地接受它、面對它,就已不苦了。
其次再進一步去確認:痛是腿痛、是腰痛,是局部的痛,而非「我」痛也。以一般人若確認:那只是局部的痛,便還可忍受也。反之,若覺得是我在痛;便身體與心理,都痛成一團矣!
    所以我們可用「觀痛」的心態,進一步去分析:痛的部位、痛的感覺。不要只糢糢糊糊地說「我在痛」,而是要去確認是「腿痛」。而腿的話,是大腿,還是小腿呢?如是小腿,又是小腿的那根筋、那塊肉痛呢?這有點像西醫的解剖學,慢慢去剖析出有問題的部位。
其次,痛又是什麼感覺呢?能否更詳細、確實地去形容它呢?未必!因為很多人的怕痛,乃跟「怕鬼」類似─連個鬼也沒看過,就怕得要死。痛,未詳細地去覺知,就急著求免也。
當我們用「觀痛」的心態,欲進一步去分析它時,它雖還在痛,可是已不覺得是我在痛也;因為此時,我們已將痛當成另一個對象來看也。當我們很專心去分析它時,便不再對立、矛盾,而能「痛而不苦」也。
最後,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地坐下去,一般來說這痛會消失的。何以故?因為痛者,乃為脈障現形爾!脈障若坐久氣足了,就會慢慢疏解而變成「痛快」也。
五、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離開方法,即是逆障
第五乃講到幻境迷離的對治。很多人於禪坐時,會以身心輕安、光音無限,或見到佛菩薩等而為瑞相。其實不管就修定、還是參禪而言,乃只要離開方法,就是魔障也。所以禪宗乃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也。
因此,我對於「漸修禪觀」便有很多不以為然之處。因為既在用功之前,就把層次和覺受標示得那麼明確。那在覺受上下功夫,便已經是錯的。更何況這些覺受都很容易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而造成假象。
因此真用功時,其實不需要很仔細去分辨:我現在是在什麼層次?因為只要檢查出心還有妄想,就回到方法;只要發現心還有覺受,就把覺受放下。這既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安全、最快速直接的方法。
故能勘破任何境界,都可能成魔;便能保證你,禪坐不會有任何問題。因此,常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乃為正知見不足而已!故著魔者,乃為執著境界,故成魔爾。至於真正的天魔,還看不上我們這些初修行人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23-7-2012 12:06 AM 编辑

六、用心平等,呼吸間皆觀照

很多人數息練一段時間後,雖粗妄念沒有了,但細妄念總是尾大不掉。過去我打七時,也曾拘泥在此情況中。後來仔細檢點,乃發現為「用心不平等」故。這話怎麼說?因為我們在氣剛吐出來時,就開始數數字;於是注意力也相對地提高了。而待氣慢慢吐完時,注意力也就跟著衰下去了。等第二口氣又吐出來時,警覺性乃再提高矣!於是心力的起伏,竟像波浪一般。故在氣剛吐出來時,是不會打妄念的。但氣漸吐完時,或在吸氣間,因警覺力不夠,便會產生一些細妄念矣!
故如何排除這些細妄念呢?唯「用心平等」而已。既剛吐氣時,是保持注意力;也於氣漸吐完,而轉為吸氣時,仍保持著同等的注意力。而不要在氣漸吐完,而轉為吸氣時,就鬆懈了。雖只有零點幾秒的時間,但就可打好幾個妄想了。
若每一口氣、呼吸之間都保持同等的注意力,便沒有間隙可打妄想了。在過去禪七時,我以此而能把細妄念排除乾淨,故得以提昇至第五、第六個層次也。
七、既不分別前後,也不對立能所
細妄念既去除後,即會進入第五層次,也就是「三條線」的境界。在此層次中,既有「我跟方法」的對立,也有「過去和未來」的分別。所以惟更單純而專注地用方法,而不使產生「我在用方法」的妄念。
同樣就時間而言,數到三時,也只專注於三,而不要連想到前面是二、後面是四。故以此就能消除「能所的對立」及「前後的界限」,而進入一心的境界中。
小結:只要善加對治,單用數息法即能入定
以上關卡的對治,其實比瞭解七個層次還重要。因為若碰到關卡而過不去時,三、四年都可能還在原地打轉哩!故即使對七個層次能耳熟能詳,也只是說食數寶而已!然而若既知自己在什麼層次,也能對每個關卡作出有效的對治。則單用數息法,原則上都可數到入定、忘我的境界。但事實上,真曾成就者卻不多。為什麼呢?乃為既對妄念的觀照不夠仔細,也為無法有效地對治消除。
其實,所有修定方法的層次和關卡,乃大同小異也。故如一種方法用得好,其他方法也不難上路。反之,若某方法用一段時間後,因碰到障礙就換另一種方法。剛開始換時,雖還覺得容易上道,但過一段時間後又一樣碰到關卡也。所以即使是修定的方法,也可說是「一通則百通」、「一不通,則百不通」也。
動靜得宜
調身運動的時機:朝起,禪坐之前;而晚間禪坐,就無那麼必要
脈障顯現時:悶脹.緊迫.痠痲.疼痛.振動;
生病,其實也只為脈有障礙爾
或問:「除盤腿打坐外,是否須配合一些運動呢?」這問題前已說到,所謂調身,乃包括調脈也。故當身體有障礙時,若能透過一些運動,來調伏這些障礙,對禪坐其實也有助益也。
譬如有些人習慣在早上禪坐:於清晨睡醒、簡單盥洗後,就去禪坐。然而既睡了一夜,身上的關節反比較緊;若作些簡單的運動,將關節鬆軟後,再去禪坐,乃更容易上路也。反之,如晚上才禪坐,就沒必要作運動。因為一天下來,已動得很多了,筋骨已不像早上那麼緊。事實上,運動作多了,反而會散氣。
剛才說到,身體有脈障出現時,可作些運動以對治之。關於脈障,待下堂課時,會講得更詳細些。但於脈障顯現時,身體某些部位,會覺得悶脹、繃緊、痠痲、刺痛。故你怎麼努力,也無法放鬆。甚至有的人,身還會震,頭也會抖,怪象不一而足。
至於所謂的生病,依我個人禪坐的經驗而言,也只是為脈道有障礙,才會生病也。因為有脈障,所以眼睛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是以謂眼有病。因為有脈障,所以肝變形了,是以謂肝有病。這些說來,就很專業了。
若脈障顯現了,當作什麼運動?不同的穴位,乃對應有不同的運動
瑜伽的本意,乃對應於脈穴爾;故當作什麼運動,事實上是相當專業的學問
就像不同的病,當配不同的藥一般
既作運動,能幫助我們消除脈障;則不同的脈障,乃應配合不同運動也。比如若背部有脈障,則要作對消除背部脈障有效的運動。非全身都作,更非胡亂地作。若全身都作,或胡亂地作,反而會因「散氣」而衍生更多的脈障也。
故「瑜珈」的本意,乃是對應也。云何對應呢?特定的脈穴,即對應有專屬的運動。而專屬的運動,即能對治特種的病也。所以再講下去,便很專業矣!就像不同的病,要配不同的藥。藥既非全得吃,也非胡亂吃,而是當「精準」地去服用也。
而現代的瑜珈老師,都既不知此運動能治什麼病,也不管你有沒有病。反正所有學生,都千篇一律地做著同樣的動作,才好管理也。所以說到最後,也不過是一群羔羊而已!
不作運動,單以靜坐法,脈障也會慢慢疏通的;
將疏通時,或會感應出對應的動作來
現代有很多人對運動,很有興趣,故對教運動者,乃抱以很大的期待。但在這課程裡,我不可能教很多運動。因為我既沒有那麼專業,而且這得花非常多的時間。然就我的經驗來說,雖不作運動,也有辦法排除脈障的─只是時間要稍長一點。因為禪坐久了,待氣養足已,就能慢慢疏通也。
甚至待氣將通過脈障時,還會作出匹配之運動。不是作意要自己這麼作,而是到時候它就自己動了。所以禪坐到今,我乃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身體,其實比心智還敏感哩!」故它自己會調整的,不用你擔心,更不期待你來干涉也。
這也就說:如有一位很高明的瑜珈老師教,那你還不妨跟他學、跟他作。反之,若只能千篇一律地裝模作樣,還是不學也吧!否則,必將得不償失也。
結論:對於運動,既不迷信,也不排斥;
有用則多作,無用則存疑,
功夫純熟了,不作亦無所謂
所以我對運動的看法是:既不迷信,它有多重要。也不排斥,而一無所取。因為有效沒效,乃要靠驗證爾!怎麼驗證呢?譬如現在胸悶,如作運動後,胸悶得以改善;則這運動乃對胸悶有用爾,至於非胸悶者,就未必有用也。既禪坐的過程中,身體脈障的現形,乃各階段不同;故非可一套運動作到底也。
如只是單純地禪坐,而不作運動,我認為也沒什麼大問題。因為坐到最後氣養足了,脈障自然就能通也。這也就是說,就禪法而言,運動本就是輔助的,而非主課也。然在目前法鼓山的禪法中,運動的比率乃越來越高,而有喧賓奪主之勢。說穿了,也不過是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利,坐久了,或腰痠背痛,或昏沈無記。
倒是動禪既輕鬆,又清明。但就更細微的調心,與更深處的脈障而言,用動的方式乃無法去對治消除也,這在「於隨息中調脈」的單元裡,才會說得更仔細。故數息的部分,便在此告個段落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23-7-2012 12:10 AM 编辑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隨息 ( 1 )

首先講到「隨」的基本定義,隨本是有很多對象可隨的,但今天所講的重點,乃在「隨息」爾!
從數到隨
隨的用法:只是看守著呼吸的進出變化,而不去數它
隨法的時機:用數息一段時間後,妄念漸少時
在用數息法時,我們一方面看著呼吸的進出,一方面隨著呼吸的進出而數數字,從一到十。但若用「隨息法」時,則只是看著呼吸的進出,而不再數數字也。
那數息當數到什麼狀況,才能改用隨息法呢?1.在數一段時間後,若妄念比較少了,就可以改用隨息法。2.有些人數息一段時間後,呼吸會變得很微細,甚至覺得若有若無。這時要再數息,就有點困難;甚至要作意呼吸才能數息,這樣心反而變粗了。所以這時就應改用隨息法,只是看著呼吸的進出、變化,就可以了。故隨息法,乃類似經典上所講的「安那般那」,但今天我所要講的隨息,還包括與呼吸、氣脈有關的變化。
故隨的方法跟「默照」有點類似,只是看著它,知道有這回事而已。但默照的對象比較廣泛,六根所對皆可默照也。而隨息法,卻只默照跟呼吸有關的範疇。
數息法與隨息法的比較
數息法較緊,故妄念較少;隨息法較寬鬆,故妄念較多
篩子的比喻
就方法而言,數息法比較緊。所謂緊者,乃因方法很單純,只是順著呼吸而數數字;用到最後,心只是專注於當下的數字。於是因用心很單純,所以心能更專注也。但很多人卻因欲數息,而容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現象。於是乎,既心情無法放鬆,身體也無法放鬆。練久了,甚至會頭悶胸痛。
而隨息法則剛好相反,雖身心比較寬鬆,但心也較不能專注也。上次我們講到「妄念的層次」時,已講到:其實覺知身體的存在,覺知呼吸的進出、變化,乃都是妄念,而且這些妄念還是比「數數字」還大的妄念。用篩子的比喻,隨息法因篩孔較大,因此能檢查出來的妄念便比較少。故感覺較寬鬆,但還是有較微細的妄念也。故要等數息法,用到妄念較微細時,再改用隨息法,才適宜。
隨息法以較寬鬆故,身心較安然自在,
如以數息法,數到較高層次時,身心也是安然自在的
然用隨息法,因為身心比較沒有壓力,所以較能持久。然數息法,若能數到較高層次時,身心也是可以輕鬆自在的。因為如能數到忘身、忘我了,那還有身心的壓力呢?所以有些人是不需要改換隨息法的,可用數息法,直數到底,直數到入定的。如果碰到關卡時,有辦法調理,便可用數息法直接數到入定。
故要以數息法,直數到底,以致於入定。或數一段時間後,再轉為隨息法,乃各自去斟酌而已!故在《六妙門》中,雖是由數到隨,可是改不改,甚至什麼狀況改,都是看個人去斟酌爾!
甚至有些人我們還建議他:先用隨息吧!因為他若直接數息,就會變成控制呼吸。所以要他先放鬆,只看著呼吸的變化,而不數息。待覺得順心自然了,再來數。或者隨息一段時間後,發覺妄念變多了,乃再改回數息法。所以要數、還隨,乃由個人臨場去斟酌爾,非有一定的次第。
息的變化
在隨息法中,可察覺到氣息的變化。
不管用數息法,因為總是要先看著呼吸才能數數字,還是隨息法,本身就是看著呼吸的變化。在看的過程中,我們會察覺呼吸會有幾種變化:
變長
一般人的呼吸大概是一分鐘15–18次之間,也就是一次平均是4秒左右。而在禪修時,呼吸原則上會變得比較長,也就是變成5秒一次、6秒一次、8秒一次,即每次間隔的時間會變長也。
變細:風、喘、氣、息
其次是變細,上次已說過有風、喘、氣、息四相,風是呼吸很粗重,像一個人剛作完激烈的運動,他的呼吸一定很粗重─像颱風一樣。喘者,乃是指呼吸不均勻,有時快有時慢─那是因為有障礙,所以才不均勻。氣者,即一般人正常的呼吸,雖有點聲音,但非粗重。至於息者,乃比較細微,甚至若有若無。其實健康的人,呼吸應該是比較細的。
變深:胸息、腹息、胎息、龜息
首先講到胸息,一般成年人的呼吸,多以胸部的起伏而形成呼吸進出的現象,這稱為「胸息」也。
其次腹息,我們看小孩子,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乃以腹部的上下起伏而呼吸,則稱為「腹息」。當年紀愈大,氣息愈淺,即變成胸息。
下面講到「胎息」,其實就是用皮膚呼吸。事實上,每個人除了用鼻孔呼吸外,乃多少還會用皮膚呼吸的。只是一般人用皮膚呼吸的百分比,可能只有5% - 10% 左右。慢慢練習禪坐後,皮膚呼吸的比例就會慢慢增加。至於到什麼狀況,才能完全不用鼻端呼吸呢?如經典所言「四禪以上,止出入息。」然止出入息,是完全不呼吸,還是只不用鼻端呼吸呢?這我不確定!但大致來說,氣脈愈通,用皮膚呼吸的比例就會愈來愈高,而用鼻端呼吸的比例則會愈來愈小。
最後,有一種稱為「龜息」,其實就是沒有呼吸─沒有外在的呼吸。這種情況我們用太空船作比喻:太空船到太空後,因太空中沒有空氣,故只能靠太空艙內,已存備的空氣做為新陳代謝之用。故如新陳代謝快,消耗多,就必須趕快返回地球。
又如有些動物於冬眠時,何以能不再進食?乃因在冬眠前,即已把身體養得胖胖的,而儲備了很多能量;因此在極微的新陳代謝中,能捱過一個冬天。聽說如果儲存的能量不夠,則在將耗盡前,會半途醒過來。醒過來,趕快去找食物吃;吃夠了繼續冬眠。若找不到,大概就死定了。
同樣,一個人禪坐到心很定時,既身體內已儲存相當多的氧氣,又因新陳代謝的緩慢,因此短時間可不用呼吸也。原則上,在內息耗盡之前,一定會出定呼吸的。所以入定時間的長短,乃與新陳代謝的速率成反比也─新陳代謝的速率快,入定的時間短爾;新陳代謝的速率慢,入定的時間長也。
老年時為喉息,若吸不了時,便去世也
從胸息到腹息,到胎息,到龜息,呼吸既愈來愈深,也愈來愈細。以致於龜息時,就根本沒呼吸了。反之,年老了則愈吸愈淺,以至於淪為「喉息」。若還吸不了時,就死翹翹了。
這種腹息、胎息、龜息的觀念,跟西醫的健康觀念相當不一樣,西醫常建議我們要「深呼吸」。事實上,深呼吸在我們看來,卻只是較淺的胸息而已!甚至就中醫的把脈而言,脈也比較細沉。細沉的脈,健康很差嗎?就氣功而言,反因為脈通,呼吸才能比較細,脈才能比較沉;所以其實是更健康也。
息與脈
息的深淺,乃對應於脈的通塞;故脈漸順通,息即漸深長也。人老病多,脈即漸淤塞淺短
故息的變化與脈的通塞是有關係的,如果脈愈來愈通,息就會愈來愈深,愈來愈細。因此一個人如單純地禪修,而不刻意用氣功的導引方法,就可以使脈愈來愈順暢,呼吸愈來愈深細。
一般而言,人年紀愈大,脈就會愈淤塞、愈浮淺。所以當人能以禪修,而將已淤塞的脈,再慢慢調理.疏通,理論上是可以返老還童,甚至青春永駐。但至目前為止,卻還未有這樣的案例。
但就統計學而言,禪修者的平均壽命還是比一般人長。像民國初年的虛雲老和尚就活了一百二十歲,趙州禪師也活到一百二十歲。禪修者的長壽,當既與調心有關─心寬體健,同時也與身體的脈較通暢有關。
今天講的隨息,會講到比較多有關氣息與脈障的關係。所以下面繼續看,養氣以調脈:
養氣以調脈
氣非只是呼吸而已
三種氣:气、氣、炁
無形的火,即是能量也
在中醫上常說:「這個人氣不足」。然氣不足,是否多作幾個深呼吸,就能解決呢?未必!因為中醫所謂的「氣」,並非只是呼吸而已。
氣,其實有三種:1. 气,有點像空氣在流動,這即是常謂的空氣。2.於气裡再加個米字,米字就像是拿來當飯吃,以現在的講法即是指氧氣。因為我們呼吸,真要吸的乃只是氧氣爾!故於气裡,加個米字,以會意也。3.炁,於旡─古的無字,下面加個火,即是指無形、無相的火。用現在的說法,即是指能量也。
故氣不足,乃是指能量不夠也。所以氣不足者,既跑得不夠快,也不能做太粗重的工作。是以能量不足的窘況,也非多呼吸幾下就能解決的。
能量從那裡來?飲食加上氧氣,即化合成能量
能量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熱能、動能、電能、位能
下面我們就進一步去探討:氣為什麼不足呢?首先要問:能量從那裡來?用現在的觀點:乃一方面要飲食,食物的精微經過腸胃消化吸收後,輸送到全身。二方面再加上肺所吸進去的氧,這兩者在體內形成化學作用─或稱為氧化作用.燃燒作用,才會產生能量。而能量,用現在的解碼方式,乃還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熱能:我們的體溫都比周圍的環境高,所以時時刻刻都在散熱也─夏天散得少,冬天散得多。故熱能得不斷地補給,才能保持體溫。
動能:我們全身乃時時在動,既外面要動,裡面也要動。外面者,手要揮舞、操作,腳要支撐、走路,眼睛要看、耳朵要聽、嘴巴要說話等。裡面者,心臟要跳、鼻子要呼吸、血液要循環。故就算你只靜靜坐在那裡,其實還在消耗動能也。
電能:我們身上有很多神經,用來傳達內外的訊息。而神經的作用,乃跟電能很類似;故能傳遞很多不同形式的訊息,如聲音.影像.視訊等。
位能:是指身上的脂肪,用以儲存短時間不用的能量。待需要時,再分解成我們需要的能量。
因不同形式的能量,乃需要不同的管路來輸送;因此就又形成不同的「脈路」也。
氣與脈
氣者,乃包括呼吸、飲食的精微、轉化成的能量。中醫謂之為:氣、血、營、衛
所以氣者,乃包括呼吸─主要指氧氣。飲食的精微─指已吸收的。有些人雖吃得很多,但還是瘦巴巴的;因為腸胃不吸收。所以已吸收的,才算飲食的精微。最後這兩者還要經過化學作用,以轉成能量,而讓我們氣足也。
而在整個過程中,其實還牽涉到「脈路」的問題。如果脈障很多,或氣吸得不夠多,或飲食無法消化吸收,或吸收後無法迅速地輸送到需要的部位;都會有氣不足的現象。比如跑步,若氣不足,或跑不快,或跑不遠。所以這裡面所牽涉到的機制,其實是蠻多的。
故中醫有所謂「氣、血、營、衛」,氣是指呼吸的氧氣,血是指飲食的精微─首先變成汁,汁再變成血。營是輸送到全身各處,衛則產生能量也。以具能量故,得以保持體溫和發揮免疫之功能。
而脈者,即傳送氣、血的通道。故常謂的氣脈,其實包括神經、血管、筋腱、骨髓、關節液、以及內分泌
故脈者,乃指傳送氣、血、營、衛的通道。因此雖名為氣脈,卻非只是輸送空氣而已!實際上,乃包括神經─類似電能的作用。血管─輸送氧和血。筋腱─手能揮舞操作、腳能支撐走路,都是靠筋腱去操控的。骨髓─骨髓裡也有氣脈,目前多說「骨質疏鬆」是因缺少鈣質,我不太相信這套理論。我認為骨質疏鬆主要為氣無法深入脈中,因此裡面是乾的,跟棉絮一樣,當然就疏鬆了。關節液─在骨頭與骨頭間有許多潤滑液。以及內分泌─從頭的松果腺,直到喉嚨、胸部、腰部和生殖腺的內分泌,都包括在內。
現在西醫對中醫所講的氣脈,也很有興趣,故曾對「穴位」做解剖。結果發現有些穴位是屬於神經叢,有些穴位是血管的交接處,有些穴位乃是筋犍的連結處。所以並非只是單純地神經或血管而已!
就以一個小姆指而言,裡面有多少脈呢?乃神經的脈、血管的脈、筋腱的脈、骨髓的脈,都有也。亦非只是「手太陽、手少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臟配五脈
心配神經,肺配呼吸,心包、脾配血管,肝配筋腱,腎配骨髓、內分泌
然中醫中,乃習慣用「陰陽五行」來配合氣脈。心是配神經系統,但這心卻非心臟的心,而是大腦的心。以中醫所謂的心,乃有君臣之別;君是指大腦,臣才是心臟,即心包也。肺配對呼吸系統。心包跟脾共成一組,而配對著消化與循環系統。因為我們腸胃所吸收的營養,先輸送到心臟,再從心臟經血管而輸送到全身各處。肝配對筋腱─即運動系統。最後腎配對骨髓和內分泌。且這腎,還不是西醫所說用來泌尿的腎。因泌尿系統應該是與心包、脾同一系統;以循環者,乃包括泌尿也。
故中醫所謂的腎,乃指跟骨髓、內分泌有關的功能。俗謂:如淫欲過度,會腎虧。然腎虧不是指泌尿系統有問題,而是脊椎無力、腦筋不靈光。因為腦、髓、脊椎、生殖,乃同歸於腎也。且腎者又包括內分泌,從頭頂的松果腺、腦垂體…一直到生殖腺等都包括在內。
五臟就陰陽來說,心屬至陽,腎乃至陰。因此,雖都名為氣脈,屬性、功能和覺受,卻大不同也。就覺受而言,愈陽者愈容易通,如神經傳送的速度非常快,被人一打,訊息馬上傳到大腦,而知道被人打已!愈陰者愈不容易通,如內分泌和骨髓的傳送速度就很慢,而不容易打通也。
因此一般人於禪修後,開始調理氣脈,也是順著「先陽後陰」的次第去調理:先調理神經系統,再調理呼吸系統,再調理循環系統……。
以上大致已把氣和脈,作個簡單的介紹。然後下面才能說:為何禪修能幫我們調理氣脈?
靜坐以養氣
養氣者,因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能積蓄也
就禪修而言,所謂「養氣」,並非得刻意去作什麼,才能養氣;反而是什麼都不作,而能養氣也。何以故?
因我們平常雖不斷在生產能量,也不斷在消耗能量。譬如我們心臟要跳,血液要循環,心在想,口在講,身在忙東忙西;所以任何時間都在消耗能量也。然如能生產的多,消耗的少,能量就可慢慢累積矣!故禪修,乃為能有效地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能養氣也。
跏趺坐的姿勢:三個圓、金字塔、舌頂上顎
首先看跏趺坐的姿勢:各位如曾在法鼓山,上過「初級禪訓班」的課,便知道,跏趺坐的姿勢中乃有三個圓:1.雙腿盤起來,共形成一個圓。以腿內收成一圓故,可減少能量的消耗。2.兩手相接成第二個圓。
一般人氣脈在末端處都較不通,所以很多初禪坐者,坐一段時間後,手就會腫脹。因為氣出去的多,回返的少,所以有一部分就累積而腫脹也。也有的人不是腫脹,而是流汗。其實,流汗的現象也是為出去的多,回返的少,故有一部分就鑽出皮膚而流汗也。待坐一段時間後,脈調得比較好了,就能回返的多,而減少能量的浪費。
甚至因兩手相接,有一部分右手的氣,直接從左手返回;也有一部分左手的氣,直接從右手返回,這皆能減少能量的消耗。故冬天天氣很冷時,以兩手相接,還可使我們身體更溫暖也。
3.頭部以上,又是另個圓也。以上,乃以跏趺坐的姿勢,就能減少能量的消耗矣!
第二跏趺坐的姿勢,也似金字塔:埃及人為何必將木乃伊放入金字塔內?聽說金字塔的折射效果,有點像鑽石。鑽石的光一射進去,因為不出折射的角度,所以光一進去就在裡面打轉而出不來,因此鑽石看來總是金光燦爛。同樣因金字塔的角度,也不出折射範圍,故氣不容易外散也,因此木乃伊在金字塔內放個五百年,甚至一千年也不會壞。因此,既跏趺坐的姿勢也似金字塔,便應能減少能量的消耗。
第三舌頂上顎:因上下顎,即任督二脈的交接處。故以舌頂上顎,較不會散氣也。
因此,僅以跏趺坐的姿勢盤坐,就能有效地減少能量的浪費。最簡單的證明,就是有些人於冬天,睡了好久仍手腳冰冷。如先禪坐半小時以上,保證手足溫潤、睡得安穩。
所以我們不要懷疑:禪修,一定得用這麼辛苦的姿勢用功、苦行嗎?現代有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採用更輕鬆的坐姿。然輕鬆的坐姿,雖短時間是舒服些;但就長時間而言,乃得不償失爾!因為真正的禪修,乃非三天兩夜,亦非一年半載也。故以跏趺坐的姿勢盤坐,雖對初學者是較辛苦些;然坐久習慣了,還覺得這才能安穩、持久。尤其以氣養足了,才能更以調脈也。
口不語、心不打妄想,都有助於養氣也
當然禪坐時,是不能講話的,而不講話也能減少能量的浪費。還有心不打妄想,打妄想其實也是很消耗能量的;尤其是打有煩惱的妄想,更是消耗能量。何以故?既自我矛盾,氣何能順暢?
因此,以禪坐的姿勢及方法,都能有效減少能量的浪費。於是為消耗的少,能量就可慢慢累積矣!
故有人上坐未久,即汗流夾背
我最初禪坐時,上座不要五分鐘,不只汗流夾背,更且汗如雨下,故內衣很快就濕透了。因為平日身體都在消耗很多能量,而上座後能量的消耗一下子減少了很多,身體來不及反應,所以短時間內就積存了過多的能量。然等十五分鐘後,身體已意會到其實不需要生產這麼多能量,就會減產而使汗流夾背的情況慢慢消除。今天大概訓練有素了,即使夏天上座也不會再流汗了。
故一個人禪坐功夫深後,脈既順通,回饋系統也會變得比較靈敏。所以我們看有些高僧,夏天照穿很多衣服也不熱,冬天少穿也不冷。乃為回饋系統很靈敏,所以能隨時隨地保持在均衡的狀態中。
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本應有這種能力的;否則一般動物,如何能適應四季的變化呢?然現代的文明人,卻因愈來愈依賴外在的器物,而使這調節能力愈來愈衰;以至成惡性循環,每況愈下也。
而氣若足,即能漸次疏理脈障
脈通與氣足,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氣越足,即脈愈通
故禪坐一段時間後,內氣即能慢慢養足;而氣足了,才有本錢將過去未清理的脈障拿來清理。這情況就像若家裡沒錢,即使房子漏水,只能得過且過;而待稍微有錢了,才能把房子稍整理一下。
因此「氣足與脈通」,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因如脈不通,即氣不可能足。就呼吸而言,乃吸得不夠深;就飲食而言,是消化吸收得不夠完全。而氣不足者,脈就更不容易通。反之,氣養足了,脈就能慢慢疏通。而脈愈通,氣也就愈足了。如此善性循環,身心就會愈來愈健康。
通路,既非全不通,亦非全通;
如人間的道路,既有羊腸小徑,也有高速公路
下面要再申論一個問題:就是脈的通或不通。過去我們常聽到:打通任督二脈。這彷彿是:原來全不通,而現在則全通矣!然如真全不通,則中醫的針灸療法便全無效用矣!若針扎了還有效,乃表示非全不通也。如真全不通,當早就死了。
這就像世間的道路,既不是全不通,也不是全通。云何非全不通?像爬百岳,即使在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也有羊腸小徑可通也。但只能獨行,不能並肩;且走的速度非常慢。
等下山時,路就會好一些,有的已開闢成三公尺、五公尺的道路,再好一點昇級為縣道、省道,以至於高速公路。然高速公路就是終結嗎?非也!如中山高速公路因流量不斷增加,現在又得拓寬矣!
所以理論上,路既不可能全不通,也不可能全通也。同理,脈既非原來全不通,也非一打通後就可一了百了,永遠沒事。
從不順通,到順通;從暢通到不順,
如道路拓寬時,不以覺受論功夫
所以在禪修的過程中,常感覺有很多氣脈不順的現象,乃家常便飯爾!雖大原則是從不順通到愈來愈順通,但實際的過程卻沒有這麼單純。就像世間的道路,有時為了拓寬反而不順暢了。或者雖同一個部位,過去已通了,而現在竟還有一些脈障的現象。然這是同一層次的不通─如血管者?還是下個層次的不通─如筋腱、骨髓等?其實你也很難判斷!
故結論乃「不以覺受論功夫」爾!有時雖覺受不佳,甚至方法也用不上,卻非功夫退轉也。有時只是為於調整過程中,暫時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爾。雖似「山窮水盡疑無路」,待捱過了,卻又「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能不以覺受論功夫者,最後唯「安於當下」而已!反正通,也這麼坐;不通,也這麼坐。能以開放的心情來看待,必坐久了,既一切見怪不怪,原則上也會愈來愈通。
從胸息到腹息
氣養足,脈漸通,故息能深長,未必是氣能穿透「橫膈膜」的關係
腹息是果,而非因
這也就說:如以跏趺坐的姿勢、禪坐的方法,練習一段時間後,氣即能慢慢養足。且氣養足後,脈也能慢慢順通;因此呼吸就能愈來愈深、愈來愈長,也愈來愈細。以至於從胸息,而變成腹息、胎息;這是我們從禪坐中,自己能體驗到的覺受。
然有些人乃解釋:為何能從胸息到腹息,因氣能穿透「橫膈膜」的關係。用現代的醫學,也很難解釋:氣是如何穿透橫膈膜的?
但是就一般人而言,在心臟附近的脈,無論如何一定得維持暢通;否則人就很快死掉了。而離心臟愈遠的部位,短時間不通還沒什麼關係;頂多手腳痲痺,或頭昏眼花而已!還不至有生命的危險。
所以疏通氣脈,乃大致沿心臟的上下,而漸往末端疏通也。因此,才顯現出「腹息」的現象。我只能這麼講,至於是不是穿透橫膈膜?除非解剖,否則如何確認呢?
但我要強調的是:腹息是果,而不是因。所謂「果」者,乃為禪修後,自然產生此現象也。然有些人卻把它當成「因」,就是刻意像青蛙般地,用腹部的脹縮來呼吸;這卻成「倒果為因」矣!至於有沒有用呢?大概有點用吧!但這是練氣功,而非修定也。
因練氣功,難免用「作意」的方法;而修定者,乃方法愈單純,心愈能定也。以上是講到從胸息到腹息。
若腹息漸明確,則隨息便可從隨鼻息,而改成隨內息
隨內息的好處:息較深沈、細微,故心也相應於沈著、細緻
於是當腹息愈來愈明顯時,我建議:隨息法便可從隨鼻息,而改成隨內息。因氣愈吸愈深,乃感覺腹部似另有個呼吸,也在一張一縮.有進有出。如果鼻息已愈來愈細微,大致腹息也會相對地愈明確。至於在什麼位置呢?自己去觀察、體驗。因這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會隨著脈通而愈來愈深。為何建議:將隨鼻息改成隨內息呢?
因為隨內息的好處有:1.內息比較深沉。以鼻端較高、較浮,故外息也就較粗糙而浮淺。而內息乃既深沉、又平穩。故一個人得更專心,才能察覺到腹息的變化;因此心也跟著變成更沉著.更安定.更細膩。
於隨內息中,兼有養氣、調脈的功效─為內息所止處,即是脈障現形處
數內息亦較不會形成控制呼吸的現象
2.隨內息者,乃兼養氣、調脈的功效。因為氣能吸到什麼部位,那部位其實就是當下脈障之處─因為有障礙,所以氣才不能再吸進去。而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於那部位時,以意能導氣,氣就會往障礙處去集中。因此隨內息,即兼具養氣和調脈的功效。
問曰:這是否有「守竅」之嫌疑?
答云:守竅者,所守的部位是固定的。而隨內息的部位,卻非固定也。
3.數內息者,乃更不至形成控制呼吸的現象。然如內息已形成,殆已遠離控制呼吸的階段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23-7-2012 12:31 AM 编辑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隨息 ( 2 )

氣沈丹田
當氣愈沈積於腹部,且下個脈障未疏通前,即會形成內在的壓力
所以很多人雖禪坐,也坐了許多年,但脈還是沒調好,原因可能是:還一直停留在「數鼻息」的狀態中;因此脈通不通,也不太清楚。
但若隨內息,則所觀察的部位,會不斷地遞移。因為上個障礙清除後,即可吸得更深,而移轉到下個要調理處。如果下個調理處脈障更重,則得養足更多的氣,以形成更大的壓力,才能漸滲透也。
故過一段時間後,氣即慢慢集中於腹下,而形成氣功上所謂「氣沉丹田」的現象─也就是在腹下形成一股很大的壓力。這種情況就像吹氣球一般,愈吹氣球就愈滿,壓力也愈大。
若初學者不能保任此壓力,便會有激動.晃盪等現象。在法鼓山學禪的人,大概都看過《禪門囈語》這本書─這是早年打七者的一些報告。有些人雖痛哭、狂笑,卻不知道他們是為什麼哭?為什麼笑?而且哭得非常囂張、非常痛快,彷彿這一生,都沒哭得這麼豪放過。而笑的話,也會笑得前翻後仰;甚至動作也會比平常更極端些。為什麼呢?修行,不是當「八風吹不動」嗎?云何無風也會亂動、狂動?
其實就為「氣沈丹田」所形成的壓力,若不能保任、安撫這股氣,則它就急著找地方疏散。本來是向內打氣的,結果卻失手而讓氣倒灌出來,而變成大哭、大笑的現象。
有時候,乃以一些妄想、一點情緒作引子,而將這股氣渲洩出來。故同樣哭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這都為內在有壓力,需找個「旁道」疏通爾!
雖壓力抒解後,能得片時的輕安;但卻非上提之道
於是不管是大哭或大笑後,才將壓力解放出來─這一哭,哭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是很平常的。因為剛從一個很大的壓力中得到解放,故身心非常寬鬆自在─這寬鬆自在,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未曾有的體驗。
其實我也知道,在師父早期所主持的禪七裡,他乃有意造成這種「解放」的假相。因為對很多初學者而言,這確實是一般人一生中難得有的體驗。所以他總是先逼你:把氣打得滿滿的。然後再伺機,將它爆破;讓你哭得淅瀝嘩啦,柔腸寸斷,感恩不斷。
這有用嗎?對初學者而言,還有效用。但就長期而言,卻非上昇之道─因為既把氣散掉了,你還有疏通的本錢嗎?故最近的禪修,我實在看不上眼;因為坐不到半小時,就得經行或運動。而經行或運動後,就把氣散掉了,你還能提昇嗎?像煮開水,水未滾就熄火了;它能滾嗎?所以我以前再三說到:要調脈,至少得連坐兩個小時以上。否則氣不足,那能調脈呢?
事實上,很多宗教的修行活動,常免不了有這些現象
這既可能是中途的過程,也可能是自我暗示的結果
這壓力若很快將之抒散,則對下個脈障的疏通,便使不上力
而這些痛哭、大笑的現象,在很多宗教活動中卻成「必演的戲碼」。何以故?如前所謂「那種寬鬆自在的感覺,可能是一生中未曾有的體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重溫舊夢,故一再地心自我暗示,以造成假相。甚至透過「群體催眠」,而更方便彼此認同。然而重溫舊夢者,豈非也是「得少為足」而已!
所以在早期的禪七,如第一次、第二次的禪七,乃在哭哭笑笑,師父原則上是允許的。但如第三次了,還哭哭笑笑的,就得罵他「沒出息」。因為你應該已學會:如何保任、安撫這股氣了。否則,這股氣不管是有意把它散出去,還是不小心讓它旁漏了,對於下個脈障的疏通,便無能為力了。
觀足心、湧泉穴的方法,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也有些人為了急著消除這股壓力,就會用「觀湧泉穴」的方法─就是將注意力集中於腳底足心處,而將氣導引下沉,甚至洩掉。於是雖身心不安穩的症狀短時間消失了,但因脈障未得抒解。故只是治標,而不能治本也。
故治本者,唯善保任此壓力,以為抒解下個脈障的憑藉。就是我們既要有這樣的知見,也要有這樣的能力,把壓力保持住,讓它穩穩地沈於腹中;而繼續禪坐養氣,故使氣更足。而氣更足者,才有抒解下個脈障的本錢。
脈障若長時間未抒解,便形成小腹便便之態
如氣長時間積於小腹,且脈障又未能抒解,就會形成「小腹便便」的樣子。有些練氣功的人,就是這樣子。但若下個脈障能疏通後,原則上就會消失。所以女眾禪坐,乃不必擔心會有小腹便便的後遺症。
所以這些現象對很多人而言,乃是不可避免的過程。然若不清楚的話,就會形成心裡障礙。而知道了,用平常心去看待,也就見怪不怪了。
八 觸
在《小止觀》中有所謂八觸:『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
發者,所謂覺身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當觸法
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
還有昇降、浮沈、躁鬱、悶脹、僵固、緊迫、鬆垮、抖振等
在智者大師所著的《小止觀》中,有講到「八觸」─覺身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當觸法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意思是:當產生這八種觸受時,身心會非常安定,且覺得喜悅。
如就觸受而言,其實還有昇降浮沈:有時覺得身體好像汽球一般,直往上昇。有時卻感覺自己一直向下掉,不知要掉到那裡去?浮是覺得身體擴張,散是身體有部分似已消散。
有時覺得身心躁動不安,有時覺得身心悶悶不樂。有時身體有某一部分特別繃緊,而無法放鬆。有時又覺得關節鬆垮垮的,似脫節了一般。有時頭部、身體、或手腳,會有抖動的現象。
既於定中,云何復有覺受
既已痛痒冷暖,云何復說悅豫、快樂
故其乃是氣脈從塞而通的覺受
智者大師認為,八觸乃定中才有的覺受。然既在定中,怎還會有覺受呢?更奇怪的是,既覺得身體痛癢,怎還會喜悅呢?所以這些現象,依我的經驗當是「氣脈從塞而通的覺受」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覺受。
不順暢不是完全不通,順暢也非完全通。氣如全阻塞不通,就麻木不仁矣!乃無覺受。氣如完全通,其實也是沒有覺受的,甚至都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了。
以我們全身各處,多處於「不順暢與順暢」之間。於是待氣養足後,就這次處理這部分,下次處理另部分。它是否有一定的次第呢?未必!但身體到時候,就能察覺確認的。所以這些冷、熱、痛、癢、抖動等現象,乃是氣脈從阻塞到暢通的過程中,而出現的覺受爾!
因脈不通而有悶脹、疼痛,甚至發炎的現象,
氣屬陽,故氣積為熱;血為陰,故血窒乃涼。
就以悶脹或疼痛為例:若輪到將調理某部位了,原則上氣會往那裡集中。因為集中故,這時就會覺得那部位,特別悶緊;想放鬆也鬆不了。於是氣愈集中就會從悶緊,而變成疼痛;從疼痛而變成刺痛。
一般人很習慣「用負面的價值」來看痛,認為痛就是不好,痛就是有病。事實上以禪坐而言,痛反而是好事:表示你有本錢,可作「修復」的工作了。以氣已養足,並集中於不通的部位。集中後,開始正逆交戰,要把淤塞處排除這時就會痛。剛開始是一大塊的悶痛,到後來愈集中而成為刺痛;甚至如錐刺般地痛到極點。
這種悶脹、疼痛的現象,如去看醫生,醫生一定告訴你:那部位發炎了,甚至禁止你再禪坐。然為什麼發炎呢?用中醫的理論來說:於氣血中,氣是屬陽,血是屬陰。故氣積多了,感覺為燥熱;血積多了,感覺為清涼。剛開始禪坐時,一定是陽氣先動。所以不通的部位,因聚集了很多陽氣;乃呈現出類似發炎的現象。因此也不必用「負面的價值」來看待發炎的症狀;更不必因此嚇得不敢再禪坐。
這種刺痛、發炎的部位,尤其易現形於舊傷未全復合處,或久病未真痊癒處。以前受傷、病痛的部位,表面好了,其實未完全好─還有細脈未通也。而現在氣足了,才能更深入地作復健的工作。所以我們也不用疑慮:不是已經好了嗎?為何一禪坐反而舊病復發呢?不是舊病復發,而是作更深入的治療也。所以不只當安忍而繼續坐,還當用歡喜心來迎接也。
比丘常帶三分病
這病看一般的醫生,卻無效用
以平常心看待,繼續用功而已
常謂:「比丘常帶三分病」。然為何比丘常帶三分病呢?有人說:因發願替眾生受苦,所以常帶三分病。其實常自顧不了,那有能力替眾生受苦呢?但就我的體認:一位禪修者,身上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覺受:且這些莫名其妙的覺受,一般人還習用「負面的價值」去看待它,因此便以之為病也。然是三分病爾,而非七分病也。三分病不理它,也不會影響你的工作,不會障礙你的禪修;只是覺受非那麼喜悅爾!若是七分病已,才得送醫治療。故此「比丘常帶三分病」,乃是泛指一切禪修者,於調脈過程中經常會有的覺受。
因此,雖很多人常嚮往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修行體驗。但於一百個小時的禪坐中,真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可能不到一小時;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悶脹、疼痛、昏沈、妄想中捱過的。
且何時能「禪悅為食」呢?常謂:「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如克服了一個很大的障礙,可得到一時的寬鬆。但如這寬鬆維持得很久,卻表示你沒進步也。因為原則上,它會很快去處理下一個問題。所以一直期待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反而是錯誤的心態。
為在佛教裡常聽說有「感應」,所以知見不正、信心不足者,常期待有甜頭吃。但對一個有正知見者,反當從不斷地克服身心的逆障,才能得到比較大的提升。
病的分類
其次,由禪坐而產生的病相,就是去看醫生,也未必有什麼效用。反而會把禪坐的時間、禪坐的信心給攪亂了。依我多年的禪坐經驗,這些莫名其妙的覺受,多半只是過程,且繼續禪坐就會捱過去的。當然繼續坐,卻非三天、五天,甚至半個月、一個月就能了事的。
如果我們能確認:禪坐,只會讓身心更健康,而不會產生負面的效果,則對一切現象都視為過程。時間久了,自然水落石出─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捱過去了,反能清楚那是怎麼回事。
然很多人還急著問:「法師,我這種現象,到底是生病了,還只是禪修的過程?」我非專業的醫生,如何能為你診斷呢?
但是對我而言,也不必劃分得這麼清楚。何以故?脈障重者,即是病也。然將之當成病,心理的壓力比較大。將之當成脈障,就覺得寬緩多了。但是我卻非謂:一切症狀,都只禪修調脈即可,而不必就醫。因為這已牽涉到:病的分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病的分類。
急性病:為外感而有的病
慢性病:因氣血失調而有的病
業障病:從心裡障礙而生的病
第一種稱為急性病:乃外感而有的病,像所謂的濾過性病毒。也有人因飲食不潔,故吃了很快就泄肚子。或者被毒蛇咬傷等。這種外感的病,是很容易判斷的。以外感的病多是急性病,既來得快,也去得快。所以還是去看醫生比較保險;靠禪坐可能就來不及了。
第二種慢性病,多是氣血失調而有的病。看醫生嘛!每個人所診的,不見得一樣。治療嘛!花的時間雖多,效果也不大。而短時間不管它,似也沒什麼大礙。這如能持之以恆的禪坐,有時會有異想不到的功效。
第三種是業障病,乃跟情緒、心結,甚至觀念和生活習慣有關。這只單純地禪坐,也未必有顯著的功效。業障病當求治於心理醫師,或學佛修行。
生病一定得看醫生嗎?
何謂「免疫功能」?休息、放鬆、禪坐,即可治病也
我們現在人被訓練成:若生病了,得趕快看醫生;不然的話,病會愈來愈嚴重。直到最近西醫才確認:人身上另有被稱為「免疫系統」的功能。這除了避免人不生病外,還能為自己治病。
云何為自己治病?根據脈障與病症的關係去尋思:病者,多因脈不通;尤其是內感的病。故當脈不通而生病時,身體會告訴你:不要再勞碌了。應把身上的能量集中於不通處。於是此時,你會變得無精打采,甚至本來很有興趣的事,也會變成興趣缺缺。這不是已病得奄奄一息了,而是為了把氣力集中於脈障處爾!所以我也常責怪,有些人一生病,就東西南北到處看醫生。這麼累,身體健康的人都快累出病來,何況身體有病的人,怎可能治好呢?其實生病時,只要身心放鬆、休息;我們免疫的功能就會自行調整也。當然如還能禪坐,效用更彰也。
也有人反駁曰:「法師,你是方外之人,故有充裕的時間去禪坐調養。而我們俗人,都得賺錢養家,忙東忙西,所以只能選擇:去看病吃藥爾!」如這是事實,我也無可奈何!但理論上,能放鬆身心、休息禪坐,免疫功能就會愈來愈強的。
以上是講到脈障的現象,如果你經常禪坐的話,對這些應該是蠻熟悉的。
任督小周天
男眾於氣沈丹田後,即先疏通督脈
若女眾,則先疏通任脈
在氣沉丹田後,已養足了較大的能量,故能疏通下個脈障─即所謂的「任督小周天」。督脈在背後,任脈在腹前。以中醫的理論來說,背為陽,腹屬陰。所以男眾是先疏通督脈,女眾是先疏通任脈。
督脈三關:尾閭、夾脊、玉枕
任脈三關:鳩尾、廉泉、眉心
督脈在我的經驗,或書上所說,乃有三關:第一是「尾閭」,第二是「夾脊」,第三是「玉枕」。任脈也有三關:這我比較不確認,可能是:鳩尾、膻中、廉泉。
尾 閭
以氣積腹下故,淫慾易現行;若下竄於腿部,則會有抖動不安的現象
尾閭就是在脊椎最下面的地方,如果是一般動物,就會長出尾巴來。就解剖學而言,脊椎最後一段似無作用─因為那裡的脈,大部分人都是不通的。
在疏通「尾閭關」的過程中,氣會先經過小腹、會陰,然後再從背部翻上來。於是因尾閭關不通,氣多積聚於小腹下。這時因氣的壓力,而生欲「渲洩」的期待;因此既溺尿會比平常多,淫慾也會比較重。有時氣翻不過背後,卻往下竄。因此腿部乃有抖動不安的現象,也會有悶脹、疼痛等覺受。
對這些現象,只要心理明白,繼續安忍禪坐,即能漸漸通調;而不必刻意去處理。例如淫慾比較重,如繼續坐到氣往上行時,即如「春夢了無痕」矣!這講白一點,也可以說是業障現行。所以也不需要驚疑,因為每個人乃都有這種業障;而未修行到這種境界,還不會現行哩!
有人以「潑冷水」,而期望消除淫慾。然「潑冷水」,對脈障的消除,乃無任何效用也。故唯將氣繼續保任,以為疏通的資糧也。
夾 脊
氣若不能上夾脊,則腰頹萎不起,如折垮狀
知覺後,則勉強撐起繼續用功
夾脊是在兩邊肋骨,銜接脊椎的部位。如禪坐時,尾閭關雖過了,但夾脊關未過;於是腰上氣不足,腰就垮垮的。
我以前見過一位居士生了─西醫說是「帶狀泡疹」的病,台灣話則說是「生蛇」。他坐時,十有八九腰都是垮垮的。我認為他就是為:夾脊氣不通,所以氣往腰的兩邊竄去,才生帶狀泡疹的。現泡疹的症狀雖消失了,但脈仍未通,所以腰才垮垮的。故能用「推拿」或禪坐,而將脈打通;既氣能上升,則泡疹或腰無力的現象,就能改善也。
可是要坐到夾脊關脈通,也得下蠻大的功夫。所以在這階段時,常不知不覺地腰就垮下去了。雖警覺到了,刻意撐起來,然不久它又垮下去了。其實有時候連垮下去也不覺得了,因為實昏沉得非常嚴重。下面乃對照智者大師於《釋禪波羅蜜》中所講的:
當得此粗細住時,或將得時,必有持身法起。此法發時,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
此持身法以我的經驗而言,即是脈過夾脊關的自然反應。此時脊椎,就像汽球,氣已打得滿滿的一般。腰,你不用刻意去挺它,都能挺得很久;且愈坐精神愈清爽。下面再看玉枕關:
玉 枕
此玉枕關,大致是指氣從頸部上行至頭部的過程
若氣上不了頭部,則頸亦將頹萎不起,如折垮狀
故於上座後不久,便極度昏沈,以至於不省人事
平日生活間,易形成健忘、思惟不力的現象
「玉枕關」到底是在什麼部位呢?其實也很難定位,但大致是指:氣從頸部上昇至頭部的過程─不見得是指「玉枕穴」。
同理,如玉枕關不過,氣上不了頭部,腰雖直了,頭卻折了,一直往下垂,而且會昏沉得更厲害。昏沉到什麼地步呢?不省人事─根本就睡著了。所以禪堂規矩雖曰:昏沉者,當舉手請香板。然連手在那裡,都不知道了,怎可能舉手呢?
這不只上座時,極度昏沉。下座後,也因氣上不了頭部,所以記憶力非常差、非常健忘。刻意記的,都可能忘掉;至於不刻意記的,馬上就忘得乾乾淨淨。除健忘外,也思惟不力;經常一要思考,腦筋就打結了,似乎愈坐愈呆。
所以有人曾問:「學佛修行,不是當愈來愈有智慧嗎?怎適得其反!」我答:「這是過程!」而知是過程後,又當如何呢?唯安忍而繼續禪坐爾!
雖極度昏沈,而不能用功,卻建議不下座
必熬過了,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為我個人也曾經歷過這些歷程,所以這時雖極度昏沉,以至不省人事,我仍建議你:不要下坐。如前所謂:單以跏趺坐的姿勢就能幫我們養氣;而氣養足了,脈才能通。
反之,如下座經行,當就不會打瞌睡了,然脈障仍未消哩!同理,下座拜佛,拜佛後是否脈障就能疏通?這我也不敢擔保。甚至有人乃昏沉就跪香,而跪香又不是跏趺坐的姿勢,故對氣的保養沒什麼效果。因此我建議:還是繼續坐,坐到清醒為止。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事實上,學佛修行是非常「貴族」的,因為既要深入佛法的理論,就得有相當好的資質,且又要有足夠的時間讓你禪坐用功。而一般俗人,一天能坐上一個小時就難能可貴了;而一個小時的禪坐,連氣都未養足,更何況能調脈呢?
我過去的經驗是:禪坐半個小時後就開始昏沉,大概又得昏沉個半小時以上,才能慢慢清醒過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即使你已清醒過來,也不必急著下座。因為它雖疏通一些,卻未全通;故能繼續坐久一點,對脈的調理才更具效果也。
氣積頭部
如果氣能通過頸部,而上昇到頭部,卻不是一直通到頭頂。而是順著枕骨,斜行經過耳朵的上方,而到太陽穴、眉心;然後再從眉心下任脈。於是在這過程中,就會示現出各式各樣的覺受。
妄想多、失眠、易瞋怒;
耳鳴、眉心重、幻視、幻聽、眼紅、眼屎多、流鼻涕、齒炎
前已謂:氣如上不了頭部,會昏沉、健忘。則如氣已上了頭部,卻下不來;則以氣積頭部故:
1.會失眠:也妄想特別多。這有點像有些人不習慣喝茶,故喝了茶後,晚上就精神特別好,睡不著覺,一直在打妄想─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想那麼多。此乃為氣積頭部,且到處亂竄。而亂竄的話,妄想就擺不平了。
2.瞋心、慢心也會比較重:一般人生氣時,氣是直往頭上衝,故臉紅脖子粗也。是以氣積頭部,也較容易產生瞋心。若有人慢心過重,則被形容為「眼睛長在頭頂上」。其實,既為慢心過重,而氣積頭部;也為氣積頭部,而慢心較重。
3.如氣將通過耳朵上方,則會產生類似耳鳴的現象,甚至似聽到有人在講話。
4.其次,太陽穴會變得緊緊的,也覺得眉心似吊了一塊石頭般地沈重。
5.再來,眼睛會有幻視。晚上睡覺後,於第二天醒過來時,會發覺眼睛佈滿血絲,好像發炎了。也眼屎,會比平常多很多。
6.再者,會流鼻涕。因為上氣已通,而下面未通,所以它就找到鼻孔來出氣。我過去就是這樣,常從早上流到下午。後來我終覺悟了,故得等下氣也通了才再坐,就不會再涕泗縱橫了。
7.過鼻端後,下來就是牙齒。故牙齒也有類似發炎的現象。
以上,還只是略說而已!至於真正的情況,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爾!既為每人的體質不同故,也為所用方法略有出入也。
舌頂上顎的用意─銜接任督二脈
督脈既通,則順下任脈
倒河車
於是如氣已通過鼻端,更往下行。此時自然會「舌頂上顎」─為方便銜接上下任督二脈的氣。
在這個階段時,不管上座或下座,都會很習慣地舌頂上顎;因此也會變得不愛講話了。對剛開始禪坐用功者而言,舌頂上顎往往只是裝模作樣而已─因為任督二脈尚未通也。但若舌頂上顎,氣亦較能保任也。從頭頂下來到「人中」是督脈的範圍。從腹下到下顎,是任脈的範圍。故氣能再從眉心、鼻端下去,就稱為「打通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的疏通,對男眾而言,是從背部上去,再從胸前下來,這是第一輪。其次,從任脈上去,督脈下來,為第二輪。如此一前一後,一正一反,反覆再反覆,脈才可能真正疏通。有些道家書,稱此為「倒河車」。
雖這種覺受,未必每個禪坐者都會經歷。然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說明,乃只是為表明:這如發生在你身上,也只是平常事而已!既不必緊張,更不用忙著看醫生。繼續坐下去,就能湮消霧散、水落石出。以上已說督脈三關,以下再講任脈三關:
鳩 尾
若女眾任脈的通法,乃自下而上;
胸萎氣鬱,落落寡歡,可能延連數年之久
任脈的疏通程序乃:從氣沉丹田後,即往胸上行。故首先面臨鳩尾關。鳩尾在胸前劍骨下面,有塊骨頭特別突出,像劍的尖梢。故氣從丹田上來,從小腹直到鳩尾之前,因都沒有骨頭,所以上昇的過程倒還順遂。然到了鳩尾時,就碰到了骨頭。所以這一關便很難過了─氣從下硬往上衝,就像一把劍倒插入胸膛般地難受。
如果氣過不了鳩尾,則會胸萎氣鬱,落落寡歡,看到任何事情都覺得不太愉悅,甚至會變得比較悲觀。這我們很容易連想到小說《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她有肺癆病,而肺癆病大概跟胸萎氣鬱有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隨息 ( 3 )

膻中
過了鳩尾,下一關可能是膻中,但這我已沒什麼印象。膻中關不過,可能胸悶氣喘。
過去有一位女眾師兄,因胸悶氣鬱,醫生檢查說是腎有問題,要開刀。我說:「你不要道聽塗說了,這只是氣不過膻中的現象爾!」後來真的沒開刀,也無所謂。
廉泉
似有物梗塞,極欲一吐為快
再下面這一關稱為「廉泉」,廉泉即在喉嚨附近─尤其男眾,很明顯可看到有一較突出的骨結。要通過廉泉關時,因氣卡在這裡,較容易咳嗽。也好像有物梗塞住了,而想一吐為快。
我對女眾的疏通路徑,不是很清楚!到底氣過膻中後,是直接上廉泉去?還是沿著鎖骨,轉從背部上頭腦?有些跡象似從背部轉上頭腦的。但我主要介紹的不是路徑的問題,因為路徑的話,你不知道,它也會自己走。故我主要是說:有這些身心反應時,只要你心裡有數,就可以平常心看待,而繼續禪坐也。
任督小周天
前已謂:男眾先通督脈,再通任脈。然後逆轉,通完任脈,再通督脈。如此一前一後,一正一反,而稱為「倒河車」。何以故?
所謂通,不是通一點,就算通。如只通一點,而全線未通;則那點很容易又阻塞了。要坐到全線都通,才不會再阻塞。所以得一正一反,慢慢磋磨也。
若全線通了,在道家乃稱之為「周天」,周天就是循環、往復的意思。既能從督脈到任脈,也能從任脈到督脈,即稱為「任督小周天」也。
正經與奇經
常聽說:打通奇經八脈。何謂奇經?較深沈的脈絡,深入骨髓之中
然最深沈者,乃與最浮淺者互為表裡
於道家,經常講到「打通奇經八脈」。然何謂奇經呢?這得從「正經」講起,於《內經》中說:正經共有十二條脈,且對應著五臟六腑─加上心包臟,則為六臟六腑。而一臟一腑又配對著十二時辰。
以每個時辰都對應著一條經絡。因此人何以在某時辰中,精神特別好;於某時辰中,精神特別差?如時辰確定了,再對照六臟六腑,便可知道那些臟腑的脈比較順,那些臟腑的脈比較不順。不順的脈,原則上會較沒精神的;如嚴重不通,就有相對的病矣!
至於奇經,則是較深沉的脈─深入骨髓中。例如任督二脈,督脈大家都知道是在背脊裡面。至於任脈,在胸骨的部分,也是在骨髓裡。奇經,因是較深沉的脈,所以雖不通,也不會有明顯的病痛。因此疏通的程序,乃是在正經的障礙皆去除後,才更去疏通奇經也。
然最深沉的脈與最浮淺的脈,卻是互為表裡也。如五臟中,最浮淺的就是心臟的神經系統,最深沉者則為腎臟的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反應非常快,內分泌系統的反應,就慢很多。然神經系統跟內分泌系統,其實是互相影響的。如內分泌系統不好,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知覺、思惟與判斷。反過來,我們也可用意識去導引,而使內分泌符合我們的需求。
內經謂有:任、督、帶、沖、陽維、陰維、陽蹻、陰蹻之八脈
任督已於前述
在《內經》中謂,奇經八脈為:任、督、帶、沖、陽維、陰維、陽蹻、陰蹻。任督二脈,已於前述。
這些脈相,各位如有興趣,可參考看看。若沒興趣,其實也不會影響你的禪修。
帶脈謂:環繞腹部,其狀如帶
其實環繞軀幹的脈,有非常之多,不止於腹部
帶脈,《內經》上說:環繞腹部,其狀如帶。故帶脈,就像男眾穿褲子,扎個皮帶,在肚臍四周。事實上,乃以縱向的脈為經脈,以橫向的脈為帶脈。
如就橫向的脈而言,其實全身帶脈非常多,不只於腹部而已!比如從眉心到玉枕,從廉泉到頸後,從鎖骨到背後,乃都有帶脈也。甚至每一條肋骨,也都有橫狀的脈哩!
事實上,我們每個關節–膝關節、肘關節,也都有環狀的脈。瑜珈所謂的五輪─育樂輪、臍輪、胸輪、喉輪和眉心輪,也都有環狀的脈也。
而沖脈,殆非常脈,或與生殖有關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沖脈,有些書上乃用衝動的「衝」。其殆非常脈,並不是一條現成而固定的脈,或與生殖有關。生殖,就是說跟男女的性交有關。《內經》上說: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二七是指十四歲,用現代人的講法就是開始步入青春期─第二性特徵慢慢顯現出來了,故女眾胸部開始發育、且有月經─即「天癸至」的意思。
所以,沖脈應是在男女性發育比較成熟後,才有的脈。甚至,沖脈平日雖存在,但不活動。要在對「性」比較敏感時,才會被激發,而成為「衝脈」也。這衝脈一起,便觸發淫欲、性致勃勃。到最後,將脈疏通了,即產生「高潮」反應。以它只是在特殊的生理情況下,才會被激發;故曰非常脈也。而一個人如經長時間的禪坐修行,將沖脈徹底疏通了。衝動不再起,性欲也就被淡化,甚至消失了。
至於陽維、陰維、陽蹻、陰蹻四脈,雖略說而語焉不詳
以我的體驗,只有維脈而已。維絡陰陽之脈,其位於身軀之左右兩側
下面再講到另四個脈:陽維、陰維、陽蹻、陰蹻。事實上,名字雖有,但都止於略說,且語焉不詳。
如以我多年禪坐的覺受,雖對「陽蹻和陰蹻」未有什麼體驗。但對「維脈」卻有比較清楚的覺照。何謂「維脈」?乃「維絡陰陽」之脈也。
至於如何維絡陰陽呢?腹為陰,背為陽。以其在身體兩側的部位─從頭頂經耳朵下來,一直到髂骨,故稱為維脈。這脈既居於陰陽之中,故如陽脈不足,就會補陽;陰脈不足,就能補陰。因此曰「維絡陰陽」也。
至於手足間的維脈,亦位於兩側,或謂之為陽維與陰維吧
其實也與陽蹻、陰蹻相類似
至最後,我也發覺:甚至手跟腳之間,也有維脈。以其在手足背跟手足掌之間,故也稱之為「維脈」。且稱靠內側的,為「陰維」;靠外側的,為「陽維」。
如在手足者,則稱為「陽蹻或陰蹻」,則其與維脈,乃同一脈道爾!因此,一般人所謂的奇經八脈,到最後也只有四脈:也就是任督二脈,和左右維脈而已!至於帶脈的話,因屬橫向的脈,故另當別論。然當縱脈疏通了,便帶脈部分,也會跟著通。
從軀幹到手足
軀幹脈既已疏通,次及手足之脈
乃包括正經與奇經。正經為:手三陽、手三陰、足三陽、足三陰
至於奇經,則為兩側之維脈
於是乎,手足間有八脈,而軀幹間為十六脈
云何從軀幹到手足?我們身體的氣脈不可能同時進行疏通的工作。一般來講,都是從最重要的部位先疏通;而最重要者乃五臟六腑。因五臟六腑若不通,即馬上生病;如還不通,就病危了。所以一定得先疏通五臟六腑的脈。
至於頭脈不通,頂多笨一點,至少還活得下去。眼脈不通,看不清楚,也沒有生命的危險。因此都是把五臟六腑的脈,先疏通了;然後再上昇頭部─不是到頭頂,只有到眉心而已。頭沒到頂,腹也未及會陰;因為上下是對稱的。
等軀幹、頭部皆疏通後,才開始疏通手足的脈,其乃包括正經和奇經。正經為: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至於奇經,則為手足兩側間的「維脈」。
因此到最後,乃發覺:左右手各有八條脈。乃手三陰、手三陽,和兩側的「陰維」跟「陽維」。左右腳亦然。至於軀幹,則有十六條脈。因為前是任脈、後乃督脈、左右兩側則是維脈,這加起來即有四條脈也。然後再加右前、左前、右後、左後各三條脈,即成十六脈矣!各位若對中醫沒什麼興趣,也不必在意有什麼脈相。只是提出我的體驗,以作為醫學之參考。
最後乃發現,軀幹間的十六脈,乃合成四組,而成四大周天:第一組為任、督與左右二維脈;第二組為心、腎、小腸、膀胱;第三組為肺、肝、大腸、膽;第四組為心包、脾、胃、三焦。
第一組的任、督和左右二維脈,其實就是奇經的脈。
第二組的心、腎、小腸、膀胱。在《內經》裡已講得很明確:心跟小腸是一組,腎跟膀胱是另一組。但我發覺,心跟腎也是共成一組的。因為心,乃是神經系統,而腎則為內分泌系統。神經與內分泌,乃互為表裡也。所以這一組,是以「精、神」為主。
第三組的肺、肝、大腸、膽。如《內經》言:肝跟膽是一組,肺跟大腸為另一組。但是為何肺與肝,會是同組呢?因為肺主呼吸作用,而肝主筋,乃與運動有關。如我們作很劇烈的運動,呼吸也一定會變得很急躁。所以肺、肝,亦互為表裡也。而這一組,乃以「氣、力」為主。
第四組的心包、脾、胃、三焦。心包就是心臟,即西醫所謂的循繯系統;至於三焦,則是泌尿系統。脾、胃則指消化、吸收也。至於心包和脾,云何成一組?食物的精微,經消化、吸收後,即由心包散佈全身,再回歸於泌尿系統也。是以這一組,乃以「營、血」為主。
至於詳細脈相、穴位,我不詳述,也不必參考《內經》所說,因為這乃牽涉到「脈性」的問題
對於以上所說的脈相和穴位,我不會講得很詳細。因為:1.這跟《內經》所說,卻有很大的出入。何以故?我認為從病人身上,所診得的脈相本來就是病態的。因為生病了,故脈也是病態的。而用病態的脈,作為醫學的根據,事實上是有問題的。
故要從健康人的脈作依據,才比較正確。而健康人的脈,乃是經過多年禪坐、調脈後,脈相才會慢慢穩定下來。剛開始禪坐的人,因氣還比較浮–未入脈中,多在外面亂竄,故那時的脈相是不可靠。要能「氣入脈中,氣入骨中」,脈相才會穩定而明確。以這樣的脈相,作為醫學的依據,才較正確也。
2.又更牽涉到「脈性」的問題。即脈之所以形成和變化之理。如我們對「脈性」能更深入瞭解,便不會再去執著這些脈相了。所以下面就來談「脈性」的問題。
脈的緣起
依佛法言之,身乃為業報身;而業有共業與別業之異;以共業而成人身,依別業而有不同的長相、不同的命運
依佛法言之,此身乃業報身。為過去所造的業,故業感緣起而現形成這樣的身體。而業若再分析,還有共業和別業的不同。就人來講,為有人的共業,所以才出生為人道。於是因共業故,人的脈相乃是相類似的。因此中醫的針灸,對西方人也有效。
然在共中有別,所以有的人長得英俊,有的人長得醜陋,有的長得高大,有的長得矮小。既外相不同,也遭遇、命運,各有差異。因此從看相而算命,準不準呢?在某種程度內,是可參考的。為什麼呢?因為既不同的業,會有不同的相;也不同的業,有不同的命。因此從相論業,從業算命,還是有它的相關性。
然從另個角度來說,如讓人算命─依生辰八字來算,果真算得很準;卻表示你沒出息也。因為你的業,從出生到現在,未有較大的提昇;才一切被算準也。在修行過程中,業應不斷地改變,不斷地提昇;故早非出生時的業矣!所以世間的算命者,乃公認:修行人的命,不好算。尤其愈有修行的人的命,愈難算。
而脈者,乃介於業與身之間;於是乎人與人間,脈相亦有大同與小異。故不能以一套「先入為主」的脈相,作為導引的根據
然無形的業,其如何操控著我們的長相和命運呢?依我的體認,乃是通過「氣脈」去完成的。因為氣脈乃介於無形的業和有形的身之間。這就像電腦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乃是通過一些IC板,或驅動程式,而來操作硬體爾!
於是既每個人的業,都屬「共中有別」;所以每個人的脈,也都應「大同、小異」也。大同是都有正經、奇經。小異是通塞不同,有的人針感非常敏銳,針一扎下去,就整條脈有反應。有的人扎了老半天,絕無反應。這乃為別業不同爾!
於是既因業而有其脈,則不同的見地、不同的修行法門、不同的修行層次,其脈相也會有相對的差異。所以不能以一套「先入為主」的脈相,作為導引的根據。
而世間的氣功,本質上都有一套導引的程序;所以學後而出問題的,其實是蠻多的。以這導引的程序從何而有呢?從最初創始者的體驗而衍生也。其有了體驗後,即熱心地去傳播。於是既有不少人受益,也有某些人受害。
我雖於教導禪修的課程中,不能不略述脈相的變化,然我也是最反對任何「守竅」或「導引」的法門
為何不能不略述脈相的變化?因為很多人於禪修的過程中,因身心產生一些異常的現象,或覺得可怕,而不敢再坐。或得少為足,而趾高氣昂。然若能確認:其只是過程中的漣漪。則能以平常心視之,而繼續用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2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23-7-2012 12:42 AM 编辑

對具善根者,乃不必講這麼多。因為只要掌握「萬緣放下,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大原則,即能持之以恆地用功下去。而現代人,教別人時還能口口聲聲地「一切放下,不管它。」然自身若碰到一點情況,就大驚小怪、頭皮發麻!
於是我如只是重申「一切放下,不管它」,對他們是不會有作用的。然若能把這些現象,稍作解釋說明。他們聽一聽,覺得有道理;試一試,也還能驗證。如此才能把心結,真正消除也。
然我雖略述脈相的變化,但我其實也是最反對「守竅」和「導引」的法門。守竅就是教我們,將注意力集中於身體的某個部位。譬如眉心、命門、心輪、丹田、湧泉穴等。為何反對守竅呢?因為你只要將注意力集中於一點,氣就會往那集中,而造成全身氣脈的偏頗。如守於眉心,氣因上升而上重下輕。如守丹田,氣則下沉而下重上輕。雖短時間的失衡,還無大礙;若長時間的偏頗,對身體卻會有傷害矣!
導引就更複雜了,最初集中於甲這一點,其次集中於乙這一點,再者集中於丙這一點,於是串起來就是一脈路也。這脈路即會將氣從甲處,導引至乙、丙等處。為何反對導引呢?先入為主的脈路,未必適合我也。我在與氣脈奮鬥這麼多年後的心得乃:還是讓身體自己去運作,才是最聰明和最安全的。
而現代人,卻習慣用意識去操作,用意識去控制,反把自己搞得很混亂。所以我雖也於書本中,知道很多調脈的偏方;但我從來都是用最笨的方法─就是繼續坐、繼續熬,直到柳暗花明、水落石出。
然某些不明究理的人,以為我既談及「氣脈」,便是「外道」。然云何才非外道呢?難道有病就醫,也是外道嗎?因飢餓而就食,也是外道嗎?所以問題不在談不談氣脈,而是竟以何等知見和心態,而來談氣脈爾!故我雖談氣脈,卻也最反對「守竅」或「導引」;而只是不迎不拒地默照它而已!而此不迎不拒地默照它,既與禪法相應,也跟健康相得益彰也。

而當代很多「次第禪觀」的法門中,雖不談及氣脈與導引,但於方法中,其實還是有導引的作用與偏端
而很多教禪者,雖絕口不談氣脈;但於方法中,實有守竅和導引之作用也。譬如南傳的內觀禪,先將注意力守於鼻端,而能看到煙、火、星光等「禪相」。其實氣既集中於鼻端,集中就會發熱,因熱而感覺有煙、火、星光等相。你以為有什麼了不得嗎?其實以我看來,有這麼多相,反才是病態的。又如南傳「葛印卡」的禪法裡,雖只是教我們「放鬆」。然既從頭部、頸部等,一部一部地去觀想放鬆,何能免於導引之嫌疑呢?

用意識去導引,只能導引浮脈爾!
還有一點,如用意識去導引氣脈,乃只能導引「浮脈」而已!至於較深沈的脈,則唯有靠禪定功夫,才能逐漸調理也。所以用意識去導引的脈相,乃只是假相爾!
然何以現代人,卻多以之為真呢?此為浮脈,反而比較敏感。以敏感故,似乎更易掌握、也更可靠也。所以現代人之所以偏向於「次第禪觀」者,說穿了,也只是用世俗的思考方式,來作為審定「自己修行,是否進步」的標準。

貪多嚼不爛,欲速則不達
因此現代人修行,很難避免兩種偏端:1.貪多嚼不爛,2.欲速則不達。貪多嚼不爛,就是學了太多方法,既北傳的學、南傳的也學;既淨土的學、也密宗的學。反正有機會學,都不放過;至於到時候,要用那一套,看因緣再說。其實到時候,乃一套也用不上;因為貪多嚼不爛也。
欲速則不達,就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即能確認自己修行有進步、有效果。而在短時間內,就能感受其效果者,殆屬氣脈的覺受。

且氣脈的覺受,又多是從「守竅」與「導引」的方法中去求得也。
其次氣脈的覺受,也很容易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而呈現出來。而自我暗示的形成,又跟「次第禪觀」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它很明確地告訴你:第一會怎樣,第二將如何。故只要稍有心力,便能將它變現出來。
為這種方式,能在短時間內即體驗到它的效果,故很多自恃聰明的人,紛紛拜師學藝,而風行於一時。如前所謂「葛印卡」的禪法,以及「妙天」的禪法等,乃都是從覺受中而論功夫的。

欲速效,便難免落入「他力」與「覺受」的窠臼中
如果只於覺受論功夫,我認為還不是最嚴重的。因最嚴重者,乃「他力」的附身也。而台灣有很多氣功,我認定:乃與鬼神有關。因表面上練的那幾個招式,能有什麼功效呢?但實際上,卻很有受用。為什麼呢?
因這些動作本質上乃是一串密碼,就如軍隊裡的「口令」,或電腦裡的password。你密碼一打,就驗證你是屬於這團體的人。於是鬼神就與你「通電」,所以本來不可能有的覺受,竟都有了;甚至本來不可能有的能力,也都有了。於是愈練愈有感應,愈練愈有信心。
然時間久了,就漸漸被他們控制住了,到最後身心會不太穩定。如警覺到而想脫離,往往難以回首是岸矣!這就像吸毒者,最初不經意地染上了,到最後要戒也難矣!又如加入幫派者,最初似得到一些方便,到最後唯狼狽不堪爾!
云何發心修行,卻落得如此下場?乃為正見不足爾!我們要知道:修行的要務,乃去除我慢和貪瞋癡。而很多人卻是以貪瞋癡慢的心態,而來修行。故或貪圖覺受,或以各式各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有善根的、是有體驗的。
於是心既向外求,其不落入魔境也難矣!所以當用「向內攝、向內銷」的知見來修行,才能遠離魔境也。

中 脈
我們繼續講一些跟「中脈」有關的反應。事實上這些現象,對你們目前來講,真是還早得很!因一般居士能專精禪修的時間其實不多。其如所謂的:「一天打魚,十天曬網」。故坐了很久,連任督二脈都無反應,更何況什麼奇經八脈和中脈呢!
但我既開講了,就得把它講個清楚;不管你那時候才用得上,都沒關係!也許五年、十年後,你才覺得慶幸:還好當時已聽到這些觀念,所以目前才不會迷惑跟混淆。

在佛教中(密宗)有謂中脈,而內經中卻言之不及
這前已謂,不同的見地,不同的修行法門,其脈相亦會有對應的差異
在佛教的密宗裡,有講到中脈。但是中國的《黃帝內經》,卻未說到中脈;甚至道家的典籍裡,也都未論及中脈。何以故?如前已謂:不同的見地、不同的修行法門,其脈相也會有對應的差異。而中脈,只有見性開悟的人,才會有也。故一般凡夫、外道,再怎樣修,也修不出中脈。
現有很多人為證明:道家也講中脈,內經也講中脈。故把沖脈,當成中脈。其實這兩個,根本就是天南地北,不相關爾!甚至印度瑜伽所謂的中脈,也不是真正的中脈。
所謂「中」:不落對立,不偏兩端;故中者,即是無分別智。因此唯有「明心見性」者,才能真正地開通中脈
何以中脈,只有見性開悟的人才會有?首先得定義:何謂「中」?不落入對立、分別。而一般凡夫、外道,既存我見,即不能不落入「能所」的對立、分別中,心是能見者,境是所見者;或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
而既落入對立、分別中,即難免因取捨而「偏端」也!因此用世間法修行,即不可能證入中道。而不能證入中道者,即不可能開通中脈也。甚至雖用佛法的知見修行,但未達這樣的證量,也是沒辦法開通真正的中脈。
故唯有「明心見性」者,才能開通真正的中脈。在密宗裡,也有類似的說法─開通中脈就等於開悟了。
而用觀想、持咒、導引等方法,不可能真正的開通中脈,故我對密教的「破瓦法」,一向抱著質疑的態度
可是密宗裡,又有以「觀想、持咒、導引」的偏方,來打通中脈。事實上,觀想、持咒、導引本質上都是在「能所對立」的境界中,其怎可能開通真正的中脈?
因此各位或許曾聽說:在密教裡有所謂的「破瓦法」,修成之後,頭頂能透氣,甚至還可插入吉祥草之類。於是以修成破瓦法,就等於開通中脈;而開通中脈者,就能往生於極樂世界。事實上,既修破瓦法不可能開通中脈;也開通中脈,與是否往生極樂世界無關也。
到後來,這破瓦法乃愈說愈神奇,不只自己修了,能往生極樂世界。還可以幫別人修,超渡他到極樂世界去。人都死掉了,還有辦法幫他打通中脈嗎?
就真正的中脈而言,即使真見性開悟,而開通中脈。事實上,其也不會有「通或不通」、「中或不中」的分別。因為真正的中脈,是屬於心法的中脈,而非覺受的中脈。

偏中之脈
若用觀想、持咒、導引等方法,頂多能開通偏中之脈;以偏中之脈故,得有種種覺受
故世間所謂的中脈,如印度瑜伽所說的,乃屬偏中之脈。而用觀想、持咒、導引等有為法,來疏通的脈,也是偏中之脈。於是為屬偏中之脈,才有覺受。然而若有覺受的脈障已疏通了,要再用心法用功,才能較無障礙也。
以密教的修行次第,大致是先處理脈障,才用心法用功─修「大手印」和「大圓滿」之類,而得見性開悟之結果。而在此之前的修法,一言以蔽之,曰:前方便爾!故在方便道裡,乃不離種種覺受也。
常謂:中脈,下起會陰,上至梵穴(百會),如南北高速公路,除了寬廣、平坦外,最重要的是有很多「交流道」,故能與省道、縣道銜接
中脈,一般的說法是:下起會陰,上至梵穴。會陰,位於身體最底端,即前後陰過渡處。至於梵穴,位於頭頂最上端,中醫乃稱之為「百會穴」也。
如中脈只是一條單向的脈,就像一個管子從腹下直插到頭頂,就沒什麼作用矣!這種情況譬如台灣南北的高速公路,如高速公路乃南起鵝鑾鼻,北到基隆後,就直接出海,就無任何意義矣!故高速公路者,除了寬廣、平坦,能開得很快外,最重要的是有很多「交流道」,故能與全省其它省道、縣道銜接,才能發揮它快速、大量的運輸功能。
同理中脈,也類似於全身的高速公路,能夠快速大量地運送「精、氣、血」等。故應有種種「氣輪」,以便與全身其它脈道銜接。
故瑜伽所謂七輪者:海底輪、育樂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乃都有「交流道」,故能與中脈銜接,其中又以育樂輪、心輪、眉心輪,更為明確─道家謂之為下、中、上三丹田
故瑜伽乃謂,全身上下共有七個氣輪:海底輪乃在會陰處,育樂輪位於生殖器附近,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其實就是梵穴。即是與中脈的銜接處。
既中脈也是屬於縱脈─上下之脈,則會有很多「橫脈」與中脈銜接,也是想當然爾!所以台灣的高速公路,不只有很多交流道,也有很多「東西向道路」的轉折處。因此,我前面就已說到:事實上,我們身上的帶脈,絕非只有一條而已!
就公路的興建,乃多是:先有縣道、省道;再有高速公路的。所以就全身氣脈的疏通程序,也是要將周邊的脈都已疏通好,才有可能再疏通中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隨息 ( 4 )

大白傘蓋
在密教裡又有《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大白傘蓋陀羅尼,即類似楞嚴咒,而楞嚴咒不只很長,而且可細分為五會;這五會,疑與五輪有關
下面我們再提到,在密教裡有一部經名為《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在密教裡,以「大白傘蓋」為名的經典其實是蠻多的。在經裡有一個咒很長,經過學者對照後,乃與〈楞嚴咒〉很相似。
我們知道:楞嚴咒不只長,還可細分為五會。為什麼是五會呢?可能與瑜伽所謂的五輪有關。
或問:那為何又是五輪而非七輪呢?答云:如七輪都通了,就不用再持咒了。
故楞嚴咒者,即是全身─從五輪至中脈的梵音
這原理我以前曾說過:持咒,其實是蠻科學的。因為以科學的講法,每種物品都有它「共振的頻率」。因此脈中的每個穴,也有它對應的「脈音」。於是順著脈向,將各穴的脈音串起來,即成為一個咒矣!所以咒持多了,便能以「共振的效果」而疏通脈障也。因此,持咒還是要持本音。而非像某些人講的─誠則靈,音唸錯了,都沒關係。其實音唸錯了,共振效果則差矣!
所以,大白傘蓋的咒或楞嚴咒,很可能就是:從五輪而銜接中脈的脈音。故持多了,能有助於疏通全身周邊的脈和中脈也。
而大白傘蓋者,即是從中脈直上,外延十六脈而下之脈相圖
如以我的覺受,用「噴泉」作比喻,或將更明瞭
剛才講到:在密教裡,以「大白傘蓋」為名的經典其實是蠻多的。云何多以「大白傘蓋」為名呢?如前已謂:全身周邊乃有十六條脈,而中脈則在中間。因此中脈,就像傘柄;而十六條脈,則像傘分開為十六片也。
如以我的覺受,用「噴泉」作比喻,或將更明了。我們看噴泉:都是從中央噴上去,噴到頂後,向四面延伸而下落。故中央噴上去者,即似中脈也;至於向四面延伸而下落者,則為周邊之十六條脈爾!用白傘蓋作比喻,還比較是靜態的。至於用噴泉作比喻,則很明確是動態的。
另外,就我的體驗而言,中脈的流向也不是從下之會陰,而直上梵穴的。而是以心輪做中心,一端往上,一端往下。這加起來,就跟心臟的管道蠻類似的。往上一端,到頭頂後,再外延下落。往下一端,亦到會陰後,再外延上昇。
卍字的由來
於是下落的脈與上昇的脈,在心輪間互相交匯成「渦流狀」,竟與佛教的卍字有些相似。且這卍字,如用流體力學來思惟,應不是直角,而是像風扇般地為渦流狀。
如我們進一步去思惟,則既胸前是這個樣子,背脊中也是這個樣子,何以故,前後對稱也。所以這些境界,乃都跟氣脈有關,故沒有那麼神秘。
須彌山與阿耨達池
又在佛教裡,常講到「須彌山」,然須彌山究竟在何處呢?用現代的地理學,其實很難斷定:須彌山究竟在何處?但就禪修的體驗而言,須彌山其實就是你的頭頂爾!何以故?頭頂,就世間人而言,即是宇宙的中心也。至於日月常圍繞須彌山者,日月即喻指雙眼爾!山頂為地居天者,若以身體的部位而言,頭部乃屬天道也。
其次,有些經典又說有「阿耨達池」,其位於大雪山之北,香醉山以南;又稱為「無熱惱池」。但阿耨達池,是否就是岡底斯山旁的聖湖?如就禪坐的體驗而言,阿耨達池乃就是梵穴。因為若梵穴已通,就能得「一切放下自在」的體驗,故稱為「無熱惱池」。
甚至云何從阿耨達池中,流出四大河呢?就氣脈的覺受而言,氣上百會後,先外延成四大脈:即前面的任脈,後面的督脈,與左右兩邊的維脈。然後再分支成十六脈也。所以佛教的天文學、地理學,乃跟氣脈的覺受,甚為一致也。
拙火上昇與醍醐灌頂
醍醐灌頂,疑與「松果腺」的內分泌有關,清涼透骨,輕安寂靜
最後再談密宗所謂的「拙火」,拙火在《內經》裡乃稱為「命火」。它平時不太明顯,但在男女性交的活動時,就會有拙熱的現象。但一般人的拙熱,僅止於丹田以下。而用禪坐將相關的脈疏通了,「拙火」則能上昇至頭部。
其實,在道家也有類似的說法,即所謂「還精補腦」也。精者,當是指內分泌而言。如現代醫學也已證明:性腺的賀爾蒙跟頭部的內分泌,是能互相影響的。
如就禪坐的覺受而言,拙火若能上昇頭部後,會連帶產生另一種被稱為「醍醐灌頂」的覺受。故拙火上昇,在密教裡又稱為「日菩提」;至於醍醐灌頂,乃名為「月菩提」。日以形容拙熱,月以形容清涼。以清涼的覺受,是從頭頂慢慢下降,故名之為「灌頂」也。所以灌頂者,卻非別人幫我灌的,而是若修到那種境界,自然就會有這樣的覺受。
目前很多科學家也對這些過程發生興趣,他們認為:這和松果腺內分泌的開發有關。一般人的內分泌腺裡,松果腺是無作用的。為何無作用呢?因為一般人的脈,多通到眉心而已!再上的部分就不通了,以不通故無作用。然若禪坐,坐到也把松果腺的脈障消除了,就能得到醍醐灌頂的覺受。不只全身清涼、透骨,且心裡亦輕安、寂樂,似證得解脫了。所以很多講法,其實是可以貫穿的;因為身的覺受與心的調伏,乃互為緣起也。
對以上的說法,傳統的禪者還會不屑地說:都是外道見啊,為何中國禪宗一向不扯這些問題?為何原始佛教也始終不談這些現象?事實上,在原始佛教裡,已講到「安那般那」的修行法門。
安那般那
念於內息,念於外息;覺知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一切身出息,覺知一切身行息
「安那般那」的修行法門,乃比較類似於隨息法。後來人將之整理成十六個步驟,而稱為十六特勝:1.念於內息,2.念於外息。念者,就是觀照,專注地觀照著內息的存在、內息的變化;專注地觀照著外息的存在、外息的變化。所以它不是只觀照外息─鼻端的呼吸而已!也觀照內息,至於內息在何處呢?氣脈漸疏通了,才慢慢能感受到。
3.覺知息長,4.覺知息短。關於呼吸的變化,乃描述得很簡單,而只說息長和息短。事實上,變化是蠻多的,如「八觸」中,即有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且息的變化與脈的通調,是相輔相成的。
5.覺知一切身入息,6.覺知一切身出息,7.覺知一切身行息。如果是胸息和腹息,就能覺知其出入的途徑。至於胎息,則為用全身的毛細孔來呼吸;故稱之為「身行息」。
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悅,覺知心定;
覺悟無常、斷、離欲、滅
若脈障漸疏通了,呼吸很平順,便能感受其「喜、樂」也。既呼吸愈來愈平順,也妄想愈來愈微少,故能覺知其「心悅、心定」也。然從看呼吸而調脈,以至於覺心喜樂、輕安、寂靜,其實並非佛法的特勝。因為任何外道,只要禪坐久了,都能有這些變化。
到最後,乃要覺悟「無常」,既氣息的變化是無常的,生命的變化也是無常的。於是因覺悟無常,而能「斷」除執著。既執著已斷,即能「離欲」也。而離欲的話,就能「滅」苦、「滅」生死。所以能覺悟「無常、斷、離欲、滅」者,才得與佛法相應,而證得解脫道。
四念處
其實修安那般那,也可以與「四念處」銜接。大家都知道:南傳的內觀禪,尤注重四念處的修法。
觀身不淨:於脈障顯現時,更體會得身之不淨
在禪坐調脈的過程中,身體有種種不舒暢的覺受,不管是痠、痛、痲、癢、悶脹、振動等。我們就可以體會:這個身體實在有夠討厭的,求它不要痛,它還是在痛;叫它不要動,它還動個不停。
若問:這些現象從何而有?乃為業不淨,所以身不淨;因身不淨,所以才有各式各樣的脈障,一關過了又一關。所以「觀身不淨」者,我認為不需要特別去觀不淨相。因為在我們禪坐當下,就能感受到太多的「不淨相」了。於是從觀身不淨中,而能放下對身體的執著。
而現代南傳的內觀法門,與其說是「觀身不淨」,不如說是「觀身受法」。且常刻意作動作,然後再去觀。既刻意作,即是有心也。以有心為因,而想證得無常、無我的體驗,豈非南轅北轍呢?
觀受是苦:於調脈過程中,實苦多樂少也
相信各位禪坐這麼多年了,也很清楚:禪坐時,乃苦多樂少。不只妄想多,身體也會有很多折磨與掙扎。
那「觀受是苦」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很多人就是為求得快樂,反而更痛苦哩!然如對痛苦,心理因早已認知且能接受,反而不會那麼痛苦。故觀受是苦者,乃要我們對苦樂的現象、苦樂的覺受,都能平淡視之。心既無罣礙,即與解脫道相應也。
觀心無常:於妄想紛飛中,更體認得心識之無常
這當然更明確,我們禪坐時,心都在妄想紛飛,剪不斷、理還亂,當很容易體驗它是無常的。
然觀心無常,對我們解脫又有什麼幫助呢?有時候當下覺得:這我很喜歡。而過一段時間後,竟不喜歡了。所以不需要為現在喜歡,而拼命去爭取;可能還未爭取到,你就已厭煩了。同樣,有時我們覺得很討厭;而過一段時間後,又不覺得討厭了。所以不要被當下的情緒所左右,而跟著它轉。因這些都是虛妄的,任它來、任它去,心裡就無罣礙矣!
觀法無我:這一切變化本末,有誰在主導嗎?唯法爾如是也
妄想紛飛,是誰在想呢?一般人都說:是我在想。既是你在想,則你要它不想,就能不想嗎?未必!所以不是我在想。而那些氣脈的變化,是誰在主導呢?當然不是我!是其他人嗎?也不是!故這一切,乃只是因、緣、果,不斷地激盪、變化,就像河流一般,從前浪推後浪。故能看透這些變化,既不是我在主導,也非我所能主導。於是才能萬般放下,一邊涼快。
因此在禪修的過程中,我們努力地克制妄想,期心入定。這反才是邪見,因為你還想做主啊!如果你乾脆說:要打妄想,就隨你去打好了,反正都跟我沒關係。這時候,它反而不打了。為什麼?因為無我,就沒什麼妄想好打的。
以上,不管是修安那般那,還是修隨息法,最後都要能與「四念處」相應,才是佛法也。尤其要切入「觀法無我」,才能證得解脫道。
周利槃特迦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於隨息法中,兼有調脈的功能,卻非修「安那般那」才有的功德。甚至在《楞嚴經》中有所謂「二十五圓通」。其中就有一圓通,是周利槃特迦所修的。
我們知道:周利槃特迦天生駑鈍,所以一個偈誦,教了下句,上句已忘了;再教上句,下句又忘了。故一個偈誦,學了三個月還學不來!後來佛就教他於安居中調出入息。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只是看著呼吸的變化,愈看愈細,愈變愈奇。到最後「其心豁然,得大無礙。」這是什麼意思呢?應該是能覺悟:這些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實乃不出無常性、無我性而已!於是因見性開悟而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這也就說:雖最初只是調出入息,調到最後,也能證得阿羅漢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觀相見性
從脈相的變化中,覺悟其無常性、無我性與空性;以見性故,能出離放下,便相應於解脫道也
因此,詳觀這些脈相變化的過程,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更重要者,乃要能從脈相的變化中,覺悟它的本質─就是無常性、無我性也。否則,今天這麼變,明天那麼變,好像在霧裡看花一般,永遠摸不著頭緒。
於是既已覺悟其乃無常、無我,便不需擔心,也不需操控。所以是否外道?不在於知、不知氣脈的變化,而在於我們是用什麼知見、什麼心態,來看待這些變化!故能從觀相、見性,而出離放下,即跟解脫道相應也。
是以安那般那,為原始佛教之二大禪修法門之一。雖於安那般那中,只覺知於息的變化,而未言及脈的通調,而事實上,息的變化與脈的通調,為一體之兩面也
在原始佛教中,主要有兩種禪修法門:一是安那般那;一是不淨觀。不淨觀依我個人的看法,其實也有調脈的作用。因為初觀皮膚的變色,次觀肌肉的腐爛,然後觀筋斷了、骨散了。這一個接一個層次的觀法,乃有將氣「內攝」的作用。內攝到最後,氣能從入骨髓,而打通中脈也。所以說:心的調理與脈的通塞,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或說:安那般那只是觀氣息的變化–有長、有短、有內、有外,而未明言有正經、奇經、中脈等脈相。
答云:事實上,息的變化與脈的通調,本就是一體的兩面。故脈不通,息就不會有什麼變化;反之脈通,息才有變化也。所以雖述及脈相,與原來的修法,並不相違也。
故對氣脈的認知,非但不妨礙解脫道,反有以助之也。如俗謂:水可載舟,水可覆舟
我們花了將近兩堂課的時間,來說明有關氣脈的變化。對某些人來說,這些覺受或會增長身見。就像現代人太過度講究營養衛生,也是增長身見的。
但從另個角度來看,如能從無常性、無我性去認知氣脈;反而有助於解脫道也。因此,是否相應解脫道?不在氣脈本身,而在我們有沒有正知見。就像俗謂的「水可載舟,水可覆舟。」是載舟?還是覆舟?但看我們怎麼去切入爾!
不知道的不執著,與真看透後的不執著,乃有天淵之別。很多學佛人,未碰到境界前,滿口不執著;然等碰到境界後,又比誰都執著
最後講到不知道的不執著,與看透後的不執著,乃天淵之別也。很多人學佛不久後,就口口聲聲教別人不要執著。但等碰到境界了,卻比誰都還執著。因此,執不執著不是光用嘴巴說的,而是勘驗過了、磨練過了,才能真不執著也。
所以對氣脈的覺受亦然,如在氣脈的雲霧裡,穿梭了一段時間,再告訴你其本末終始。則因為清楚了,才能真無罣礙也。否則,能勸人不執著者,本身未必能不執著也。
總之,花了兩堂課的時間來講氣脈,乃為消除執著,而非增加執著也。最後我們再回歸禪宗的心要:
打牛與打車
開元中有沙門道一,在衡嶽山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一曰:「圖作佛。」
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麼?」師曰:「磨作鏡。」
一曰:「磨磚豈得成鏡邪?」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
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
這是禪宗很有名的祖師─馬祖道一的公案。他最初非常喜歡禪坐,非常認真禪坐。「師知是法器」,他的師父–南嶽懷讓禪師,知道他在修行上,是能有長進的。所以特別去探訪他,且問之曰:「你這麼認真禪坐,為求什麼?」
一曰:「圖作佛。」–就是想作佛啊!聽了很感動嗎?未必!下面再看:
於是懷讓禪師就去找來一塊磚頭,故意在他庵前的石頭上磨。於是馬祖道一問曰:「你這樣磨來磨去,到底要做什麼?」懷讓禪師曰:「磨作鏡」–我要把它磨成鏡子呀!
馬祖道一說:「那才奇怪了,磚頭再怎麼磨來磨去,也不可能磨成鏡子呀!」懷讓禪師答云:「既磨磚不能成鏡,那坐禪就能成佛嗎?」一般人都認為要禪坐參禪,才能頓悟成佛。為何他還問:坐禪就能成佛嗎?
一曰:「如何即是?」–若禪坐不能成佛,那請告訴我:要如何才能成佛?
師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我們說個比喻好了:像牛駕著車,如果車子不動了,你是打牛,還是打車呢?一無對。
相信大家都知道:應該打牛,而非打車。好!這公案就講到此為止,下面是另一種解碼方式。
就心法與氣脈而言,心法如牛,妄識如車,脈相如車上所載之物
其實懷讓禪師要闡述的,乃:只用修定方法,來鏟除妄識是沒有用的。因為眾生以未見性,不知真心所在;故妄識才會不斷地湧現。就像河流源頭未塞,而只是不斷地在下流舀水,舀了一輩子水還是不斷地冒出來。又如用石頭去壓草,短時間似有效。但只要稍一放鬆,草馬上又長出來了。
所以很多人修行,都修得心煩氣躁,因唯恐草又長出來了。事實上,禪修真有成就者,當是輕鬆自在,因為那些草早就連根拔除了;故不用石頭壓,也不會長出來。因此要從明心見性中,自然得化除妄識。而非妄識不斷湧現,再拼命用修定的方法去抵制它。故懷讓禪師的原意,乃見性才能成佛,非禪定而能成佛。
心法如牛,妄識如車;故要打牛,而非打車。至於脈相,則是車上所載的物品。何以故?如前所謂:因有這樣的業識,才變現成如此的脈相。
所以學佛修行,當以調心為首要。就是要以正知見,來調伏我們的妄想雜念;以正知見來疏通我們的脈障,這一點是完全正確的。因此原始佛教和中國禪宗,皆從不奢言氣脈的問題。但若從另個角度來看,則別有洞天:
然而打了牛,車是行,還是不行呢?當然打了牛,牛既動;車乃隨行也。而非打了牛,牛狂奔去了,車還原地不動
因你不能說:「打了牛,只有牛動;而車子仍不動也!」以牛動,則車也跟著動。故心法通,脈也一定跟著通。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
而很多人卻以為:只要調心,不必管脈。事實上,如脈還一成不變,乃表示調心功夫,也是有問題的。你可以不用去調它,但它還是會跟著改變的。可是傳統的講法,就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只要打牛,不要打車;故車子動不動都無所謂。
甚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車子不動,是因輪子卡住了,或掉到水溝裡去。則你拼命打牛,車還是不動哩!這時候,我們就要先調理車也。所以法無定法,不要以為:打牛就行,車子好壞都不用管它。有時候,你得先處理車子的問題。
是以我乃謂:理通則心通,心通則脈通,脈通而體通,故以正知見的基礎而調脈,則能事半功倍也
因此,雖對具善根者的學佛次第,乃:
1.理通則心通:學佛首先得從聞思中,去覺知佛法的理,也就是宇宙的理。理如果通了,心也就跟著清朗、平順。過去為不瞭解這個理,所以心有很多迷惑、情緒等心結─即心未通也。如理既已釐清,再用這理來調伏不順的心結,則心才能慢慢平矣!
2.心通則脈通:因為心有結,所以脈跟著窒塞。而心若通已,脈也就跟著順暢了。
3.脈通而體通:脈既通已,最後體也能跟著通。體通除了身體健康外,還能表現出一些特殊的功能。像經典上所謂的五神通。
故以正知見為基礎,而來調脈,則能事半功倍也。
然雖云調脈,其實是不調,默照而已,甚至照不照都無所謂。因為默者,乃無我也;而既證得無我,則那需要再去管它脈通不通呢?
然如何用正知見來調脈呢?正知見者,乃無常、無我。故雖云調脈,其實是不調也,默照而已。默照是覺知有這樣的現象而已,而不再去導引或期待。要從「性」上,去看待這些現象;而不從「相」上,去看待這些現象。若從相上去看,就變成凡夫、外道。
因此我開宗明義即曰:所謂隨息,其實就是默照而已。默照它的變化,甚至「照不照」都無所謂。因為默照的重點,乃在於默,而不在於照。為什麼呢?因為默者,就是無我也。故能從無我的角度去切入,則脈通不通都無所謂。因此就因未證得無我,才有這麼多放不下的。
我過去就曾說:一個禪修者,其實不需要知道,這些氣脈變化的過程?因為如果你有信心,一鼓氣直坐下去,乃知不知道都無所謂。碰到狀況,還繼續坐;反正捱過了,就沒事。可是很多人一碰到異常現象時,心裡還是毛毛的。所以還得為他澄清、擔保,他才敢繼續坐下去。
故我師父以前曾說:學禪的人要有「大憤心」,就是碰到逆障時,要有孤注一擲的決心與勇氣。如果畏首畏尾的,一碰到逆境,馬上就退轉,而不敢再坐;那麼就永遠都在原地打轉爾!所以修禪的人,個性都是比較陽剛的。故碰到逆障時,才能堅忍到底、勇往直前。
事實上,對於氣脈的種種,我個人也是捱過之後才清楚的;而不是清楚之後再去坐的。所以你們不清楚,也沒關係。然而若如剛才所說:車子不動,乃為車輪被卡住了;那我們當得先處理車子的問題。否則,把牛打死了;車子還不動哩!
如中醫所謂:緩則治本;急則治標。若脈障嚴重,心法用不上,便以調脈而為前方便也
在中醫的論症治病中,有一個大原則:「緩則治本,急則治標。」如症狀不嚴重而有充裕的時間,則應作根本的治療,這稱為「緩則治本」。反之,若症狀已很嚴重;則應馬上治標。這稱為「急則治標」。譬如瀉肚子,如瀉得很厲害,再瀉個兩三天就會死翹翹。這時不管腹瀉是什麼原因,一定得先止瀉;瀉止後,才作根本的治療。
同理,就心法與脈障而言,是以心法為本。故常態的學佛修行,乃從佛法的正知見去著手也。然若業障現行、脈障嚴重,就得先調脈、消障;然後再回到正知見的程序中。
以上有關心法與脈障,就講到此為止。下次再述「止」門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gAnn 于 26-7-2012 07:22 PM 编辑

法鼓山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止 妄 ( 1 )

止的原意
息止一切造作與妄想
然而凡俗之人,卻非欲止,即能止也
首先講到「止」的原意,就是息止一切造作與妄想。造作乃指比較粗重的身業和語業;即身體所做的或嘴巴所講的。至於妄想,則是比較細微的意業;即心中所浮現的感覺、思惟、判斷或抉擇等雜念。)
對於止息,如果能夠想停就停,欲止即止,這問題就簡單了。但事實上,我們都不能想停就停,欲止即止。我們知道很多人雖於上班時,覺得辛苦、忙碌;但等退休了,又覺得無所事事而更難過矣!
以一般人的心,其實還習慣去抓著一些對象,才能安心。所以雖想息止,還是要有方法、次第,才能漸息止也。
止的法門
於天台《小止觀》中,乃云修止,略有三種:
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
天台智者大師於《小止觀》裡,謂修止乃有三類典型的方法:第一類稱為「繫緣守境止」,即是把心專注在一個對象、一種境界上,而能漸止息妄念也。前述的數息、隨息,即屬此類型的方法。
「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其次是將注意力,安置在身體中特定的部位,譬如眉心、鼻端、臍間、丹田等處。其實我個人不太贊成用這樣的方法,因為如將注意力安置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便會有「氣血集中」的後果。
譬如將注意力安置在眉心,氣血便會偏集於眉心,而造成上重下輕的狀況。反之,如將注意力安置在臍間,則下重上輕也。這就氣血的分布和循環而言,反造成不平衡。如短時間,為了對治某種症狀,還無可厚非。但長時間使用,必對身體的健康,有不良的後果。
其實,專注於數息、隨息、誦經、持咒、念佛等,亦皆屬於「繫緣守境止」
以制心一處,而止息餘妄念也
但就廣義而言,繫緣守境止乃是把「緣和境」當做對象,而將心專注在此。譬如數息,上次已說過:當將注意力集中於數字上,而不是呼吸上。因為是數字爾,就不會因著意於身體的某個部位,而有「守竅」的偏端。至於隨息,上次也說過,我比較偏重隨內息,而非隨鼻息;因為若隨鼻息,還會有「守竅」的顧慮。至於隨內息,以內息的部位會隨著調脈的過程而不斷遷移,所以不會有「守竅」之虞也。
至於誦經、持咒、念佛亦然,誦經即把注意力安在經文上,持咒安在咒語上,念佛安在佛號上,都屬於「繫緣守境止」也。這緣境,既是心專注的對象,也是用來檢驗「我們心中,是否還有其它妄念」的參考點─這即是數息法中,兩列火車對照的比喻。簡單講:以制心一處,而止息餘妄念也。
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
第二類「制心止」的方法,即是說:如警覺到「心中正在打妄想」,一旦發覺了,就馬上截止,而不讓妄想繼續打下去!這方法似乎很簡單,其實不然!
三者體真止─覺悟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之皆從因緣生,無有自性;若心不取,則妄念自息
第三類方法是「體真止」。關於體真止,我們後面還會詳細解釋。簡單講,如能覺悟到真理,則隨真理而現的一切境界,便都是真的;包括我們所謂的妄念,其實也是真的。但若未覺悟,則會被它所騙,而成為妄念也。
既覺悟後,一切皆真。即無所謂當止、或不止的問題了。
制心止
不再把心專注在任何方法或對象上
而只是用心內觀,如察覺到心有任何念起,即截止之
制心止,只是把心內觀於「我們心中,是否起了妄念?」而不再把心專注於任何對象上。最初,我們是一面數息,一面反觀。既順著呼吸,數一、二、三、四;也反觀看是否起妄念?剛開始對妄念的覺察力比較差,故打了很久,才察覺到自己在打妄念。而訓練久了,即可在妄念一起的當下,即覺察到了。
若用「制心止」的方法,即不再數息、隨息,而可直接內觀妄念也。因為經前述的訓練後,我們對妄念的覺察力,乃比以前敏銳很多。甚至不需要再把心安置在任何對象上,而可直接用心內觀,就能檢點「我們是否在打妄想?」如發覺在打妄想,就馬上停止而已!
時 機
既任何專注的對象,本身都是妄念;則不用之,豈非更直接
於數息和隨息中,已用到氣息微弱,而不方便再用也
在什麼時候,才用這種方法呢?上次說過,每種方法本身,其實也都是妄念。若是較複雜的方法,則是較大的妄念與較大的篩子也;其無法濾出更小的妄念也。
故如一切方法都不用,何非較小的妄念與較小的篩子呢?就制心止而言,還非一切方法都不用;但對一般人而言,這「作意去觀」已是最細微的方法了。
另一種時機是:有些人用數息法,數了一段時間後,乃覺得呼吸愈來愈微弱,甚至到很難分辨現在是否在呼吸?或呼吸是進、還是出?有些人到此狀況後,乃以「刻意呼吸」,才能數息。然而刻意呼吸,第一、既容易控制呼吸,第二、也本身就是一個更大的妄念。以此心反而更不能安定也。故改用「制心止」的方法,才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
制心止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明瞭。但是:
1.察覺的能力,夠不夠敏銳?
剛開始禪修的人,對妄念的覺察還不夠敏銳;常打了很久的妄念,才發覺到。而經禪修的訓練後,便當對妄念的覺察能敏銳些,可以在打妄念的當下,就察覺到了。甚至功夫更好者,可以在將打妄念之前,就覺察到了。何以故?因為妄念將動之前,都會有一些徵兆的。故能在徵兆形成時,就將妄念煞住也!
這過去,我曾用一種比喻:就像我們初看到水中有氣泡,然後氣泡慢慢上升而浮出水面,最後才「啵」的一聲變成浪花。變成浪花者,妄想已現行也。至於氣泡乍現者,乃其徵兆也。
故若能在氣泡乍現時,即將它截止;它即不會冒出水面而現成妄想。這是說到:我們對妄念的覺察力,是否夠敏銳?
2. 對妄念的判斷,是否嚴謹?
一般人對於粗妄想,都還確認那是妄想。至於細妄想,則不然。譬如對外界的覺知,對身體的感受,反省到功夫用得好、不好,這些其實也是妄念;但很多人就不認為它是妄念。甚至只意識到「我在用方法」也還是妄念爾!
所以如對妄念不能勘察得很細,用功到某種程度就無法繼續提昇了。甚至有些人,禪坐到一半,因想到幾句佛法,就覺得很感動。其實就方法而言,只要離開方法,就是妄念爾!那有什麼可感動的呢?
所以我們須把妄念的粗細,觀照得明明白白;因為只有將妄念,像剝芭蕉似地層層剝盡,心才能真定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鼓山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止 妄 ( 2 )

眼睛還在,卻看不到了。我們睡著時,也是看不到的。所以,不是有眼睛就能看。同理,也不是有耳朵就能聽。
而是為「種種因緣具足」故,眼才能看,耳才能聽。所以在唯識學上,乃分析:要具足九種因緣,眼才能產生「了別」的功能。這九緣,詳細地說:第一是明緣,即要有光明也。如於晚上,又不開燈,便會因太暗而看不到。第二是空緣,即沒有阻隔。大殿外的景觀,因牆阻隔,即看不到也;若無阻隔,才看得到也。第三是根緣,就是要有眼睛,有念皆妄,無有非妄念者
所以在此方法中,不會有「什麼是妄念?什麼非妄念?」的問題,因為有念,皆妄也。所以也不必用「漸修禪觀」的層次,來審視自己已到什麼層次?
因此下面這個問題,其實也無意義。「若察覺有妄念時,當去除妄念;至於無妄念時,當如何?」其實既無妄念了,那還會有這個問題呢?既有念皆妄,即有念當捨也。捨之又捨,待妄念剝盡即成定也。
3.能否一覺察到妄念,妄念即能自止
  或尾大不掉如蒼蠅,驅之復來
功夫好的人,當一察覺到妄念,妄念馬上消失矣!就像晚上作夢,既警覺到「我在作夢」,即當下醒過來矣!然有些人剛好相反,如在夢饜中,雖奮力掙扎還是醒不過來。
所以如已察覺到妄念,但妄念還是停不下來;像蒼蠅一般,驅之又來。這表示你修止的功夫還不夠,即用「制心止」的時機未成熟也。
故前三項者,若用之不力;即表示你修止的功夫尚差。得再回到「繫緣守境止」中去練習;待功夫純熟了,才堪用「制心止」的方法也。
體真止
前云:有念皆妄。其實只是對治方便,而非真諦
否則,如佛之說法,豈非也是妄念耶
如前所謂「有念皆妄」,故我們不必再去分辨什麼是正念?什麼是妄念?反正只要看到「有念」,便皆掃掉而已!其實,這只是對治方便,而非真諦也。
因為既佛菩薩當為不同的眾生,而說應機的法。則這為眾生說法者,當是有念,還是無念呢?其實既不能說有念,也不能說無念。但至少不會無所覺知、無所反應也。
故如對外界的覺知,便是妄念;則佛陀豈非也打妄念呢?因此以下,我們得進一步去釐清:云何是妄念?云何非妄念?
如《六祖壇經》云: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是於此岸
以眾生的心都是隨著所攀緣的境界,而產生貪愛、瞋恚、是非、取捨等情緒,這即是「著境生滅起」。像水因風、因河床而起波浪,大浪、小浪,甚至漩渦、瀑布等,這即是於此岸之眾生也。
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
下面這句「離境無生滅」,並不是當離開境界,心才能安平;而是當不被境界所轉,心即能安平。云何不被境界所轉?雖覺知而不起情緒也。「如水常通流」,水是要讓它流動的,但流得非常平順,而無任何波浪,此即名為彼岸也。
故在佛法上有謂「等持」,即心與物能完全平衡也。或問:「於什麼狀況下是不平衡的呢?」第一是境界在變化,但心不覺知;這即是昏沉無記也。第二是心中異想紛飛,但與境界不相干;這即是妄想、雜念爾!故心都像蹺蹺板一般,不是偏向這邊,就是偏向那邊。
而等持者,既境界變化,心即覺知。或心念一動,境界隨即反應也。故「如水常通流」者,不是不覺知,而是沒有妄想、雜念爾!既對境界能清楚了別,又不會產生情緒的波動。
故非將水堵塞不流,既不覺知,也不反應,才能至彼岸。
將水堵塞不流,即類似築壩的方式,用壩把水硬擋住。於是擋得愈久,壓力愈大;到那天擋不住了,水就奔洩而下,反泛濫成災也。所以用「防堵」的方式是不可能解脫的,甚至會將問題累積得更誇張、更嚴重。而這關鍵,乃在對「妄念」的認知不同爾!
所謂妄者,非念便妄;而是「作意」成妄也
因所謂妄念者,不是有念即妄,而是「作意」成妄也。云何「作意」呢?此意,即是指第七之末那識;而第七識其實就是自我意識。故從我見、我愛而起的分別意識,即稱為作意也。
例如我們在打妄想的當下,一定認為「是我在打的」。腿痛時,也一定會確認「是我的腿在痛」。所以這個「我」,乃在任何動心起念當下,都會起現行的。所以作意,並非須「刻意」去造作才有的,而是眾生從生下來以後,乃經常都是存在的、經常都在現行的。
在唯識學乃謂:我執又分兩種,一是「分別我執」,這是經過錯誤的思惟、或邪知邪見的熏染,才形成的我執。一是「俱生我執」,從生下來就存在的。包括低等動物,也是有俱生我執的。俗謂「螞蟻尚且偷生」,即是俱生我執的作用也。
於是以「我執」現行,所以我們於見聞覺知當下,總會再區分:我是能知者,而境是所知也。能、所對立,心物隔絕。
而作意者,若再區分,還有「作」與「受」之不同
關於作意,如果我們再詳細分析,其實還有「作」與「受」的差別。例如:我打人–這是「作」;我被人打–這是「受」。有時候,是我們刻意去聽什麼聲音,這是「作」也。有時候乃為聲音太大了,不聽也不行,這是「受」爾。所以,我執雖時時刻刻在起現行,但表現於「作」和「受」時,還是不同也。
以為內在中,有個「能作」者;故能見、能聞、能知、能覺,能打妄想也
這「能作」者,即是主動也
首先講「作者」,我們都認為:內在中有一個能作者。例如想看時,眼睛一睜開就看到了。是誰指使要眼睛睜開呢?是我也,一般人都這麼想。同樣,聽聲音亦然,好像我們可以控制:要聽前面的聲音,或後面的聲音!在見聞覺知的過程中,都覺得:內在有個主控者、操作者。包括打妄想亦然,不管打了多少妄想,總是「我」去打的。
故「作者」,在經典上乃比喻如國王一般,能事事主宰也。既能控制著我的六官,也能控制著外在的情境。
反之,若以為內在中,有個「能受」者;故成見聞、覺知之作用
這「能受」者,即似被動也
反之,也以為內在有個能受者。如天氣變冷了,我們即可覺知也。甚至有的地方很臭,而我們也無法將臭的感覺關掉。所以這能受者,乃似被動也。
總之作與受,皆不出「我見」與「我慢」的現行爾!「我見」者,乃認定有個與眾不同的我也。「我慢」雖不見得認定自己比別人尊貴,但至少得維持自我的尊嚴。這「我見」與「我慢」,其實是非常深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鼓山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止 妄 ( 3 )

返妄歸真
然而,眼非能見,耳非能聞;而是為具足眾緣故,得成見聞
如唯識學所謂:九緣生眼識。九緣者,乃:1.明 2.空 3.根 4.境 5.作意 6.根本依 7.染淨依 8.分別依 9.種子
這從「能作、能受」而形成的「我見、我慢」,其云何為「妄」呢?
其實非眼即能見,非耳即能聞。例如大殿外的景觀,因為被牆擋住了,所以就看不到了。同樣把燈關掉,也就烏漆巴黑的什麼也看不到了。有的人因色盲,而看不到某種顏色。甚至死人雖且官能是正常的。第四是境緣,即被看的對象。第五是作意,就是心注意到了;否則就會因心不在焉,而視不見也。
第六是根本依,即藏識,我們看到後,能分辨它是蘋果或梨子,乃牽涉到過去的觀念。第七是染淨依,即前所謂的末那識也。第八分別依,其實就是指第六識。最後有種子緣,種子與根本依,似有點重疊。故要具足九緣,才能產生眼識的作用。至於耳識,則少一樣,不需要「明」也。
是以眾緣未具,雖作意欲見,而不能見
同理若眾緣具足,雖作意不欲覺知,而不能不覺知
故「為具足眾緣,得成見聞覺知的作用也」。以此來破除「眼即能看、耳即能聽」的執著。事實上,眼即能看、耳即能聽,即意謂「我即能看、我即能聽」也。
是以若眾緣未具,雖心欲見,而不能見也。如晚上天黑,以未具明緣,所以雖想見,仍見不到也。或有一物,被裝在盒子裡;以不具空緣,所以也看不到爾!
反之,若眾緣具足,則不能不覺知也。如外面很吵,影響到我看書、思考、禪坐,你能全不受影響嗎?大部分人是作不到的。同樣,肚子很餓了;你能要它暫時不餓,等回到家後,再好好賞它嗎?不!腿還是餓得發軟。甚至禪坐時,你能要它不打妄想,即不打了嗎?不!它還是妄想紛飛哩!
所以內在中,根本沒有一個能掌控者。因為一切都操之在因緣的聚散中,因緣具足了就成形,因緣不具足就烏有。頂多說這「四大五蘊的我」只屬於因緣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故從以上的經驗中,即可體認「本無我」也
若更從「眾因緣生法」的理則中,更能肯定無我
以上從眾因緣生法的理則,來分析即可肯定「本來無我」爾!「眾因緣生法」是說一切存在的現象,都是從和合各式各樣的因緣才有的。譬如我們的身體,既從父母生下後,又得透過各式各樣的飲食,去補給營養才能成長。得避過各式各樣的危險與禁忌,才能安然無恙。所以這身體的存在,是眾因緣生法,乃很明確也。
其次,我們心理所能想的,其實也不是自己憑空思考的,而是在種種教育、種種社會暗示,或種種成長的經驗中,慢慢形成這樣的觀念與心態。所以個人的觀念與心態,也是眾因緣生法。
所以內在中,那能孤立、主導、掌控的我,從來就未存在過也。所以要理會「無我」,從眾因緣生法的理則去分析,乃最容易入門也。且無我者,乃眾生本就是無我的,而非修行到最後,才轉變無我也。故將「本來無我,惑為有我」者,即是「無始無明」也。
以無我故,內在之作意者本不可得
於是乎,因作意而成的妄,亦不可得矣
既眾生本就是無我的,那我們一向認為「內在有掌控者和作意者」,亦本不存在也。故如謂妄者,乃作意成妄;現作意者既不存在,妄即不可得也。
例如打妄想,是誰在想呢?最初認定「是我在想」,所以名其為「妄想」也。現經過分析,則知「乃很多因緣,共同促成這想法的現起。」於是從因緣所生法去看,一切皆非妄想矣!何以故?有因有緣,是法現;無因無緣,是法盡。妄想既非我打的,亦非我能決定其去來。所以能從這個角度去看,問題反而簡單多了。
既無妄可得,豈非一切皆真矣!故諸法本真,非覺悟、證得後,才為真。因此對於一個覺悟者而言,這世界本來就是真的。因為既覺悟前,是因緣所生法;覺悟後也是因緣所生法。只是覺悟前,自以為了不起,忙著搞東搞西;而覺悟後,就一切隨順因緣去也。
從「眾緣生法」的觀點來看,既無妄可除,亦無真可求
於是,既體認得真諦,還需去止息妄念嗎
故從因緣所生法,來看這個世界,其實既無妄可除,也無真可求。然而眾生就是習用「二分法」來看世界,於是有真有假、有愛有恨、有取有捨,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如一切看淡了,反覺得沒趣。就像看水,或者看瀑布,奔瀉而下;或者看急流、漩渦,或者看驚濤拍岸,才夠壯觀,才夠刺激。如是平緩直流,便沒什麼好看的。所以很多人寧可辛苦煩惱,也不願解脫─解脫後,豈非太單調了嗎?
然一旦覺悟後,想要再去愛恨分別,大概也不容易了。就像因把草繩看成蛇,所以有的人忙著打蛇,有的人忙著逃走。然一旦看清楚,它只是草繩爾!還須忙些什麼嗎?
於是既一切都是真的,還須再去止息妄念嗎?過去很用心覺照,妄念一起馬上除掉,不斷地起,又不斷地除,每天都很精進。其實你根本不須要去除它,因為只要能覺悟到:既因緣所生法,即非妄念矣!
既無妄念可得,當無妄念可除;一切乃安於當下而已
而既已安於當下,又有什麼妄念可打的呢
或問:「如不除妄念,難道讓它繼續打下去嗎?」
答云:「其實不會的!」雖「體真止」本質上,無所謂「當止或不止」的設定。但事實上,體真之後,還是會趨向止的。以體真後,一切乃安於當下;而能一切安於當下者,還有什麼妄念好打的呢?
我們就是為不能安於當下,所以才會千般計較而打那麼多妄想。明天要怎麼應對,後天要怎麼賺錢…想很多很多。如果想:隨便啦!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反沒什麼妄想可打的。甚至直不了,就死了隨它去,那就更沒妄念可打也。
其次,眾生乃為「有我」而百般計較、千樣妄想。若已覺悟無我,則復為誰妄想、計較呢?
小  結
總之,於體真止中,主要是止妄,而非止念
若悟妄性本空,則不止自止,不除自除矣
故「體真止」者,主要是止妄,而非止念也。不是當斷除一切念頭,而變成跟石頭一樣,什麼都不分別,什麼都不反應。如此唯愈學愈愚痴,而非愈修愈智慧也。然妄當如何止呢?其實妄,本來就不存在也;但得透過覺悟,才能確認其本來不存在也。
從因緣所生法的理則去思惟,則內在中作意、掌控的我,其實本不存在也。於是妄性既消失,妄念即不復起了。於是像火一般,若不再加薪,不久便熄滅矣。故不用刻意去滅火,只是斷然不再加薪而已!以此即能不除自除,不止自止也。
故這不當只是修定的功夫,並且是慧觀的成就
以慧來成就定,這才合乎「八正道」的修學次第
事實上,這樣的修止功夫,不是修定的成就;而是從正知見去調心,而得觀慧之成就也。關於「從慧來成就定者」,首推「八正道」。各位都知,八正道的修行方法,是從「正見」入手的。
正見就是先給我們一個明確的方向,故建立正見後,即可消除很多的妄念。甚至正見本身,就是一種蠻深的定力;因為在生命過程中,即可減少很多的徬徨猶豫。
因此以慧來成就定,才是佛教正確的修行方法。然很多行者,雖有心修行,既對正見未有較深的理會;於實修時,更不會將正見應用於方法中。所以常理歸理,用歸用,兩者如雙頭馬車,各走各的;而不易成就也。
故嘴巴講的是佛法,實修時修的是外道法。這在佛教裡,其實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或問:先用外道法修定,再轉成佛教的正見,行嗎?答曰:雖可,但太紆迴了。所以直接從正見切入,才能事半功倍也。這是講到止妄的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鼓山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觀慧 ( 1 )

觀的原意
對現象的觀察、思惟和體悟
以能如理觀察、如理思惟、如理體悟故,與解脫道相應
觀者,乃是智慧門。其實前述的「體真止」,也當屬於智慧門。而智慧者,首從「觀」入門也。云何從「觀」入門呢?
「觀」的原意,乃是對現象的觀察。我們從生下後,即透過眼、耳等感官,而對種種內在與外在的現象,作各式各樣不同角度的觀察。但只是觀察,其還不夠;還得整理出一些原則,才能以簡化繁也。
因此從觀察、整理,到最後能覺悟得更高的道理,而一以貫之;此則更能以簡化繁矣!於是乎,再以此理來修身養性,來待人接物,便能與「解脫道相應」。故觀者,最重要的就是須「如理」相應也。
何以眾生也是不斷地觀察世間現象,而不能入智慧門呢
為一向帶著無始無明的邪見故,不能入諸法實相
然而眾生既從生下來,就不斷地觀察與整理,云何不能與解脫道相應呢?因為我們從生下來,就帶著無明的邪見。恰如一生下來,就戴著有色的眼鏡;於是所見現象都是雜染的。故再怎麼觀察、思惟,也不可能與實相相應。
以無始無明故,終不能離於「常、樂、我、淨」四顛倒
從生到死、從前世到來世,皆如此爾
而無明的邪見主要是指「常樂我淨」四種顛倒。關於「常樂我淨」四種顛倒,為大家學佛以來已聽多了,故不再詳述。
以眾生從來就帶著無明邪見,而來觀察世間。故再怎麼觀察,還是不能如理相應,還是在煩惱生死中打轉。雖有一些人很認真地想突破;但為無明的窠臼太深了,所以很少人能突破。事實上,在釋迦牟尼佛以前,根本沒有人曾突破這些窠臼。
而學佛後,以佛法的正知見,重新觀察、思惟
才能得三法印、四念處之體認
今天我們有幸能親近三寶,能聽聞佛法的正知見。然正知見者,不光是聽聞而已!還得透過正知見,對周邊的現象作重新的觀察與思惟;才能如理相應,而將「三法印」與「四念處」落實於生活中。
這也就說,要透過佛法的知見,而重新去觀察世間的現象,才能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否則,便會理歸理,事歸事,而無法運用自如也。
關於「三法印」,大家都知道:乃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也。
三法印
諸行無常
除外在現象是無常的外,內在身心的變化也是無常的。而在種種無常的變化中,其實沒有誰在掌控、誰在主宰。所以能從諸行無常,進一步體驗到無我。
諸法無我
既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則內外皆無能單向主導、操控者。故內在中即無我,外在中即無神也。
寂靜涅槃
云何能寂靜涅槃呢?既諸行無常,則我們對未來不敢有太多的期待。於是既不存希望,便不會失望。故不管現象怎麼變化,我反能去接受它。而在接受的當下,心即安平寂靜爾!
同樣,過去認為:我能主宰。所以內在裡要規劃,外在者要掌控;常忙得不得了。現在既覺悟: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就隨它去,而當下無事矣!
故寂靜涅槃,不是境界上的安平不動;而是心態上,既一切能放下,也一切能涵容,故證得「寂靜涅槃」也。
四念處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在原始佛法裡,進一步修觀,乃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觀身不淨,主要是對治眾生對「身見」的執著。關於不淨相,我不細述。然以不淨相對治之後,乃為證得「出離性」也。云何證得「出離性」呢?乃放下對「身見」的執著爾!而非另執個「不淨相」也。
同理觀受是苦亦然。以觀苦而對治眾生貪樂、求樂之執著。故對治之後,乃得「捨受清淨」;而非常執為「苦相」爾!至於無常、無我,則如前述,皆以證得「寂靜涅槃」為究竟也。
以下,乃引用《雜阿含經》的經文,來說明如何正觀五蘊?
正觀五蘊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這是在〈五陰相應〉中的一小段經文,但蠻可以作代表的。先透過對色的觀察。廣義的色,乃包括一切心所見的對象,即六塵皆屬之。至於狹義的色,則為六塵中的色塵爾!
既一切色相,都是無常;而無常者,即是苦也。苦有逼迫性,有不安定性、有不確然性。於是在苦的當下,即證明眾生本來無我也。因為無法掌控,所以不得不苦也。
「非我者,亦非我所」內在中既不存著一個能掌控的我,外在中當就沒有附屬於我的形體。「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這和「無常、苦、無我、非我所」的理則相應,才是如實的觀察、如實的思惟及如實的體認也。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
同理,再去觀察受想行識,也不出「無常、苦、無我」的本質。於是既無我者,豈有「我所」呢?用這樣的角度去觀,才既與智慧相應,也與解脫相應。下面再引用另一部經: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聚沫」即是水在流時,因波浪盪漾而產生的泡沫。這些泡沫乍起乍滅,起落不定。而觀察一切色塵的變化,其也像聚沫一般,乍起乍滅,幻化不定。
「受如水上泡」,我們的覺受和情緒,也像水上泡一般,乍起又乍滅。上一念,還衷心歡喜;下一念,即惆悵不已。本很期待的物品,才拿到手;想法卻已幻滅矣!今天的冤家,那天或將又成為合作的夥伴矣!
「想如春時燄」,我們自以為:能匠心獨運地創造出很多新奇的想法,其實這些想法,分析到最後,也不過是種種因緣所促成的。「諸行如芭蕉」,同理意志與抉擇,分析到最後,也如同剝芭蕉一般,內實無心也。「諸識法如幻」總之,一切意識的變化,皆隨於緣聚緣散中,幻起幻落爾!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在對色受想行識的變化,不斷地深入觀察後,才確認它們本質上都是虛幻、不堅固,無我、也非我所的。下面再看另一部經:
云何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色」廣義是指一切現象,狹義則指此色身爾!「色集」去探究色是如何生起的?外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起,內則因對身見的執著而延續也。這「色、色集」即相當於四聖諦的苦諦和集諦也。
「色滅」為苦的消除,「色滅道跡」乃謂透過八正道的修行,而能滅苦。「色味」是指對色的執著和愛染。「色患」既對色產生執著和愛染,則一旦它無常變化了,我們的心就會因割捨不下而有煩惱。「色離」一旦覺悟執著、愛染為煩惱的根源,故立願去消除愛染和執著也。
以上「七善處」,大致是描述「從色味到色離」的心路歷程,其乃相當於四聖諦的修行次第也。
如是受、想、行、識(亦)如實知
同理,受想行識亦如此。從受味、受患到受離,想味、想患到想離等。能從如實知,如實修,到如實證也。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
此之「厭」,不是討厭的意思。如果是討厭的話,就由「貪著」的這邊,而掉入「瞋恚」的另一邊了。「厭」是指出離、放下。
「厭故不樂」,故這樂,也不是快樂的樂,而是貪戀、執著之意。既能出離、放下,即不再貪戀、執著也。「不樂故得解脫」,以不再貪戀、執著故,就不會隨之而起煩惱也。
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這是在《雜阿含經》裡,常出現的經文。主要是說:因透過對現象的如實觀察,故能體認「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到最後能消除一切愛染執著,而證得「不受後有」的境界。
故所謂「觀」者,不只要能如實觀察、如理思惟,且要能如實體證,才與解脫道相應。然很多人講到「觀」時,卻謂:觀乃「思惟修」也。其實光思惟是不夠的,因為還不能體證也!故必待最後能證得解脫道,才能稱為「觀慧」也。
這是第一部分,講到《雜阿含經》裡對五蘊的如實觀、如實知、如實證;雖較簡略,卻更直接也。
緣起觀
以原始佛教,偏用遮詮─否定句,故很容易讓眾生偏執於另一邊
即消極無為,頑空斷滅;然若用緣起觀,即無此弊端
因原始佛教偏用遮詮,就是否定句,譬如「無常、苦、空、無我」,故眾生很容易偏執於另一邊─本來執著、貪愛的,乃變成一切放下、不管它。這不是中道,而是消極無為、頑空斷滅也。雖當下也無煩惱,可是對理的覺悟,卻不夠透徹,故非圓滿也。
而後來的大乘佛法就把原典佛法再做一番整理,而統合出「緣起觀」。事實上緣起觀在原始佛教就講了,只是不夠深入。以緣起觀能統觀空有,所以即是中道觀也。故用緣起觀,就不會有從這邊,而掉到另一邊的弊病。
而緣起觀者,即是謂:眾因緣生法
從種種不同因緣的和合,而有對應果報的現形
然何謂緣起觀呢?還是這句話:從「眾因緣生法」去觀。因為種種不同的因緣和合,即對應有千差萬別的果報現形。這常用的比喻就是種子發芽。
事實上,種子的發芽、生長和開花,也都是果的現形;而非待果實成熟後,才名為果  
而不同階段的果,乃受種種緣的促成與牽制
譬如種子的發芽、生長到開花、結果。種子雖有了,但種子無法自己發芽;故把種子放在玻璃罐裡,放個三年、五年,它還是不會發芽的。如把種子埋在土裡,它也不一定會發芽。有些種子要在適合的溫度下,才會發芽。所以有的要到春天才會發芽,有的要到夏天才會發芽。如溫度夠了而濕度不足,也不會發芽。發芽之後,也要有足夠的營養,才會慢慢長大。以至於開花,甚至結果。
故從種子發芽、開花到結果的整個過程,其實都是因緣所生法。是以其中有任何因素變動的話,則所長成的樹木、開的花、結的果就會有很大的差異。各位也許知道,同一棵果樹,向陽面結的果,跟不向陽的味道就差很多。至於施肥的技術,品種的改良,乃有千差萬別。
然一般人講到因果時,乃很容易把種子當因,直到結成果後,才名之為果。事實上,種子能發芽者,即是一種果也;而發芽後,再經營養、陽光等輔助而讓它生長,故生長也是另一種果也。所以果本身,是連續存在而變化的,而不是到最後才成果爾!
故俗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種說法,其實是有瑕疵的;因為事實上,乃時時刻刻都在報。只是不同的因緣,會有不同的報法而已。故種子雖裝在瓶裡,也不是不報;只是變化較小而已!然積少成多,如放個五年、十年都不下種;則種子可能就壞掉了。
既任何一法,都依存於緣中;而緣又時時刻刻在改變,故諸法即不能不無常而遷化也。故不能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無何謂到不到,只是變化量有大、有小而已。且變化量的大小,乃由緣來決定。如緣的力量很強,變化就很大,譬如水淹火燒。如緣的力量弱,故你覺得沒變化;但事實上,還是有變化的。
所以不同階段的果,乃受種種緣的促成與牽制。促成是幫助它,讓它形成。牽制是不讓它形成,或只能往某方向去變化。事實上,科技上的種種創新突破,其實也只是在因緣法中,一些被人廣用的特例而已!故還不出「眾因緣生果」的大原則也!
故在因果的學說中,其實既非「因中即有果」,也非「一因生一果」。
而是無窮的因,加上無窮的緣,而有種種的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故雖俗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很多時候,卻是種瓜不得瓜,種豆不得豆。為什麼?半途死掉了。為何半途死掉了呢?因為沒有對應的緣。也有時候不是死掉,而是變種了。所以若是「因中即有果」,那你下種後,就可安心等收成;而不用施肥、除草,不用擔心它中途變種、死掉。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子。
故因果者,既在不同的階段,即有不同的果;也會單一的因,即生成很多的果。譬如一個老師,可同時教很多學生。所以因果,事實上,是無窮的生因,加上無窮的助緣,而有種種的成果也。
是以在傳統上,輾轉相傳的「因果故事」,乃都有「因中有果」的嫌疑。雖對某些人而言,還有教化上的方便。但對另些人而言,反形成入道的障礙也。
於因緣中,可說:主導者為因,助成者為緣
於眾緣中,如我們再比較分析,則可以說:主導者為因,助成者為緣。在諸緣中,有些因素的主導力量會比較大,有些乃只是去輔助而已!像種子發芽,因種子的主導性較強,所以基本上種瓜是會得瓜的;而水分、陽光、溼度、營養等,乃只是助成的因素而已!
然而如碰到一個更強的緣,譬如水淹火燒;這植物就死掉了,而不能種瓜得瓜也。所以那個是因,而有主導性;卻非既定的。於成長的過程中,無法確認將來會碰到那些緣。所以變數,事實上是非常大的。而不像某些人所講的:今天會見面,乃是幾生之前就註定的。從因緣觀看,反沒什麼是已註定的。
亦可說:過去者為因,現在者為緣
在因緣中,也可說是:過去者為因,現在者為緣。從無窮的過去所累積下來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故現在相對地就較渺小。如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難移者,乃為慣性的力量很大也;然如決心去改,還是可以改變的。為本性者,乃空性也。
及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
就修行而言,下面更重要者,乃謂: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在現實的世界裡,很多人只注意到物質的世界,而沒想到其實物質的世界,乃是經過心識的覺知、認識、統合、抉擇才現形的。故心識的因,其實更重大也。
故就修行而言,主要是從心去啟修,而非從物去修也。物境的修行,科學家已做得很多,但績效有限;因心,仍未覺悟也。
破邪見
於因緣說中,乃知眾生,既非宿命論者,非神祐論者,非偶然論者,也非自由意志者
在因緣所生法的學說中,能破除很多邪見:
第一是非宿命論:如認為是「因中有果」的話,就很難避免宿命論,既過去的因都已造了,則這一生會有什麼果,乃都是註定的。但事實上,因要加上緣才會有果。故過去的因,雖已造了;但今生我要加上什麼緣,還能去抉擇也。所以雖信因果,而能不落入宿命論也。
第二是非神祐論:就算有神,其也無法施福給你、無法降禍給你。因為福禍的因,既是我造的;相關的緣,也都是我去親近、促成的也。
第三是非偶然論:有的人為何天生聰明?有的人為何天生駑鈍?是概率嗎?不!這不是概率的問題,也不是為分配不均爾!而是為聰明、愚笨,都有其因緣,所以不是偶然的。如果是偶然的話,你什麼也不用努力,什麼也不用負責。
第四更重要的是非自由意志:現代的人我執都很重,都認為一切可自己作主;甚至謂「人定勝天」。但事實上,人能作主的事乃太有限,既過去的因已經造了,而不能消除。現在會碰上什麼緣,也無法完全掌控。故事實上,根本就沒有自由意志;而沒有自由意志,其實視野反而能開放些。
以其既不能不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影響
也非只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影響
故在因緣觀中,能對我們的生命,作些不同的啟發:第一既不能不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即無所謂自由意志也。第二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思惟、透過抉擇,而要親近那些緣?要迴避那些緣?故在不斷的努力與促成中,乃能慢慢改變因果的流向。
其必從廣結善緣與淨緣中,去改變他的命運,去塑造他的未來
善緣即指福業,而淨緣乃指慧業
所以在佛教裡,乃要我們從「廣結善緣」中去改變命運。而善緣者,乃包括世間的福德和出世的智慧。
福業是指做利益他人的事、利益眾生的事。於是以善因、福緣,而能有善報也。但如只是修福積善,其實還不夠,因為若無智慧,終究只是有漏的福而已!故進一步要去修智慧,而智慧者乃從聞思正見去入手爾!
故如讓人算命而算得很準,卻是因當事人沒出息、不修行,故不能從「廣結善緣」中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爾!云何算命者,乃公認修行人的命是不好算的?因為在不斷的修行中,命就不斷在改變了;云何是區區八字,所能斷定的呢?這是講到從緣裡,去改變我們的未來。
然而何者才是善緣?乃必深入甚深緣起法界,方能得知。因為「因緣果」的變化其實非常微妙,甚至是不可思議。如在食物裡,只要加上一滴毒藥,就可以毒死人。也有些人病得要死,卻只扎一針,即又復活也。所以緣起的世界,其實非常廣泛、深細。
菩薩觀緣起甚深
事實上,一切世間的學問、技術,也不過是在說明:諸法緣起的差別相爾
故經典上謂「菩薩觀緣起甚深」,緣起的道理,本質上不會太深;但是緣起別相的變化,卻是無窮無盡的。尤其在這資訊時代,在各式各樣的學說、各式各樣的技術,不斷被創造、發掘後,乃更匯流成知識的大海!
事實上,這些技術、學說,還只是「因緣果報梵網」裡的一小部份而已。所以瞭解緣起法後,即可掌握一切世間學問、技術的總綱也。而總綱既扣住了,要從這區間,跨到另一區間,則容易爾!故所謂「隔行如隔山」者,乃為只在細目中打轉,而悟不到總綱也。如悟得總綱,則像得到一把鑰匙,當於那個區間、什麼學問,只要有心,皆能很快深入也。
所以過去的國師,可以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什麼都懂。而今卻只能嘆「隔行如隔山」呢?乃為「從天觀井易,以管窺天難」也。
所以在《法華經》上,有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云何為「諸法實相」呢?就是瞭解到因緣網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就是因緣變化的各種理則爾!
現在有很多人忙著在作實驗,實驗什麼呢?甲物,如加上乙緣,會有什麼變化?加上丙緣,會有什麼變化?不斷地去實驗,然後把這些因緣變化的細則,有用的留下來,則成新的科技也。所以事實上,一切世間的學問、技術,乃不出因緣的大網中也。
回顧我個人之所以能學佛、出家,主要是受此緣起思想的感化,一個至簡單的原則,卻能收無不盡、用無不竭,甚至世間、出世間法,皆不出其掌中也!如中國所謂「吾道,一以貫之。」唯緣起法,能受之無愧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2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鼓山果煜法師 -- 六妙門概說 ---- 觀慧 ( 2 )

以緣起觀非空非有、不常不斷;既不執兩端,也不離兩端
故能消除一切眾生的偏見、邪見,而與解脫道相應
其次緣起觀,乃既不落空,也不執有。云何不執有?因為任何一法,只要其中任何因素起了變化,它就不得不變;所以乃非實有。但是有因有緣,它還是如幻現起,所以也不會落入頑空。
故在《中觀》裡,乃將「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去不來」謂為「八不中道」。故從緣起觀裡,才能掌握中道的知見,看任何事情都能不離兩端、不落偏端。
而眾生大部分都是落入偏端中,如「常見、我見、自性見」等為偏一邊。如「貪、瞋、慢、疑」等,也是偏一邊。故因為偏一邊,所以才會有煩惱。如能從中道–不是中間的中,而是從不離兩端的中去看,心反而才能維持在平衡的狀態中,這才與解脫道相應也。
而在傳統修定的方法,常教我們得「閉六根、關六情」,不攀緣,不管它。然這種修行方式,視野既變得比較封閉,知見就難免落入偏端。於是雖精進修行,只淪為壓抑和孤陋爾!尤其在這個時代,想封閉也封不了,想克制也壓不住;於是愈修行,乃愈艱苦也。
事實上,如說要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緣起觀應該是最直截了當的
而如能從掌握緣起的總綱來觀世界,心反而能更開放、更清明。因看到整體,反不會偏到任何一端。於是既看得愈遼闊、愈清楚,心也愈安定矣!故這種修行方式,才能與現實生活充分結合也。而傳統的修行方式,都是教我們先跟現象脫節,然後去修個什麼東西來。修到最後,就算有點小成就,卻也無法應用到生活中。
所以從學佛以來,影響我最深的乃是緣起觀。往上能與解脫道相應,往下也能落實於生活中;因為一切修行、生活,皆不出因緣果報而已。故愈能深入此梵網,既理事能更圓滿;放下的話,也能更直截了當。
然要理會緣起觀的總則,雖不會太難;但要深入緣起別相,還得透過各式各樣的知識管道和人生經驗。所以過去有人說「自學過楞嚴後,再看世間法,乃都像糟粕一般。」對此話,我深不以為然。
因為對我而言,反是學了緣起觀後,對世間各式的知識、技術,乃更有興趣、更有能力去深入;因為再怎麼深入,也不過是緣起觀的枝末而已!過去有信徒曾問:「法師,我對緣起觀雖能理會,可是面臨生活時,為何卻用不上呢?」我說:「你別相的智慧還不夠」所以要以因緣果報的總則,去深入現實生活的情況中,才能有別相的智慧也。譬如人事的問題,你怎麼看待?衣食住行的需要,你如何處理?能深入每種緣起,然後能應用自如;這樣的佛法,就非常的實際了。
以上緣起觀,就簡單講到這地方。其實要真正深入的話,乃得「活到老、學到老」,因為世間、出世間法,皆不過緣起觀而已!
唯識觀
前既說: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故一切法既非主觀的,也非客觀的
因此人與人間,乃既非全同,亦非絕異
前既謂: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所以一切境界,既不是主觀的,也不是客觀的。為何不是主觀的?因為還是有物境的存在。為何不是客觀的?因為心識,乃是主要的因。
於是既心識不同,則兩個人之間要多麼相知,便是不可能的。故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其實都很寂寞─因為沒有任何人,能真正瞭解你自己。但從另一角度來說,既人與人間,還是有很多共通的緣;所以要全然地隔絕或封閉,也不可能矣!
所以人與人間,既非全然地同,也非絕然地異。能同者,算慶幸;不同者,乃視為平常。則於待人接物中,就不會過於貪著或瞋恚也。
尤其於眼識九緣中,心識者佔五
故諸相的變現,雖非純內識者,但心為主導
在形成眼識的九種緣中,心識乃占了五個。那五個呢?作意、根本依、染淨依、分別依、還有種子。以物境只佔四個,所以心識是境界現起的主要原因,這一點我的看法與「唯識學」有些不同。
因唯識學乃謂:一切境界都是心識所變現的,即使是山河大地,也都是心識所變現的。可是心識,如何變現出汽車、電腦、原子彈等?這就很複雜了。但如謂:物境雖有,但心識乃占更大的比率;則與現實,乃較接近也。尤其物境,是共業所現,也是我們個人無法去示現的;這就更貼近事實也。
所以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行為模式;乃對應有其所屬的世界與遭遇
所以每個人會生活在怎樣的世界裡、會碰到那些人、會有什麼遭遇,其實都是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模式,所引招來的。譬如悲觀者與樂觀者的視野,全然不同。我們常聽到的案例是:有個蘋果爛了一半,悲觀者就會惋惜:為何蘋果爛了一半?然樂觀者乃會慶幸:至少還有一半未爛掉哩!
我也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一製造鞋子的公司,派了兩人到某地去考察,看那邊的商機如何?第一個回來即說:「完全沒有指望!因為那地方的人,根本就赤腳而不穿鞋子;所以鞋子絕對賣不出去。」–這是悲觀者所見。而第二個回來卻說:「大有指望!因為當地根本無鞋可穿,所以我們可以獨攬市場。」–這是樂觀者所言。為何看到當地人不穿鞋子,一個看到的是商機無限,一個看到的卻是絕無指望呢?乃為業識不同故。
故人是為誰辛苦?為誰勞碌呢?
目前的心理學家,亦多重視情結與投射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很多人都說:這個社會很殘酷、很現實。其實這也是你過去的業因及現世的種種行為,所造成的處境。能怪誰呢?
目前的心理學家也都注意到:眾生有種種情結。而這些情結乃從小時候的一些遭遇和記憶,所熏習成的。現在不只追溯到從小的記憶,甚至可追溯到前生的記憶。故與佛法所說的三世因果,更相應矣!
所以人是為誰辛苦,為誰勞碌呢?為自己嗎?其實也不是純然為自己,而是為無明、業障爾!所以就某種程度而言,我對貧窮、困苦者,未必抱以太多的憐憫。因為很多事情,追究到最後,也不過是自作自受而已!
當然就慈悲的心態,我們也願意去協助他。然協助者,乃為改善他的因,而不是去代受他的果。否則,今天剛補這個孔,明天又扯出另個洞,永遠幫不完。而協助改善因者,乃從建立正知見著手也。
故會修行者,乃多將問題內在化。如古人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而不會修行者,卻多將問題外在化;常一昧地怨天尤人
所以會修行者,要將問題先「內在化」。碰到逆境時,不要埋怨:都是別人害我的,或都將問題丟給我;於是便只能怨天尤人,苦上加苦。反之,如認為:因我觀念的矛盾或行為的偏差,所以才造成這些困境。則能如古人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往那方向去改進也。
所以碰到逆境,反而更好修行;因為它提供我們一個深思反省的時機。故會修行者,乃是將問題先內在化,而去檢點自己的觀念和心態。而不會修行的,即將問題都外在化,故怨天尤人爾!
故唯識學,乃謂「諸境唯識所現」。一切現象乃是心識的投影,一切問題,都因自己有問題。於是從此而發願深入法海、轉識成智;則唯識學對我們的修行,就有重大的啟示也。
故在《楞嚴經》裡有謂「若能轉物,則同如來」。物要怎麼轉呢?其實只是方向不同而已!一般人看到境界時,心就被境界所遷、所黏、所染,而成為「境奴」也。故轉者,反奴為主爾。至於心,怎麼做主呢?不動者,即為主也。
如山門邊有詞云:久客回家是主人
客者,心為境轉,常漂泊也。主者,真心不動,光明朗照也
諸位在上三寶山靈巖寺的路邊,都會看到這一句話:「久客回家是主人」,這句話不是說:諸位既來到三寶山,即是靈巖寺的主人矣!若真如此,那靈巖寺的主人也未免太多了!故何謂「久客」呢?眾生因心為境轉,所以都是久客─為心常在很多境界裡東漂西盪,故稱為「客」。至於主人者,真心不動、光明朗照。不動,不是不知,反而能光明遍照而無所障礙也。
迴向功德
迴向者,即是轉物;迴境向心,迴事向理,迴客向主也
功德者,與解脫道相應故有功德
雖在佛教裡,常說應「迴向功德」。可是這句話,就我的看法,乃都被錯解了。如眾皆謂:因誦經、念佛故有功德,是以將功德迴向給親朋好友,甚至法界一切眾生,乃稱為迴向功德。
其實「迴向」,即是轉向之意。從轉順生死流的方向,而成為逆生死流的方向。故能迴境向心、迴事向理、迴客向主,才能逆生死流而與解脫道相應;也為與解脫道相應,才有功德也。
唯識學,其實是用來修行的方便
而非光作名相的解析,與佛學的研討爾
最後,我認為唯識學乃是為讓我們能迴光返照,而看到自己問題所在的方便道;故還以修行和證量為依歸。否則,如只在名相上作專研,或在佛學上演戲論,便難免捨本逐末矣!
內 觀
於前述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於修行的根器中,只能算是第三種馬
從緣起觀講到唯識觀,而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行有不得,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已碰到逆境了。逆境,在台灣話常形容為「踢到鐵板」。如等踢到鐵板了,再去反求諸己;大概已傷痕累累了。故就修行根器而言,乃只能算是第三等馬。為什麼呢?首先看,云何為第一等馬:
第一等:於理悟當下,即能消除習氣業障
如能在理悟當下,即能消除一切習氣業障;在禪宗來講,就已大悟徹底矣!因為理其實只有一個,故無所謂高或低。因此大悟徹底,不是因為所悟的理高,而稱為大悟徹底。反是因能在理悟當下,即能消除一切習氣業障。因此,當下就已圓滿了,而不需要再「悟後啟修」也。
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頓悟之時,當下就已成佛了。但是就一般眾生而言,卻不容易。即使如舍利弗、目犍連,於證初果後,還得再進修,才能證阿羅漢果。
第二等:於理悟後,還得不斷返照,才能消除習氣業障
像我們從學佛、聽聞教理以來,乃能對佛法的理論,愈清楚瞭解。但是在瞭解之後,我們身心的行為、習慣,還是有很多不能與佛法相應。所以要不斷地返照,我們的觀念、行為還有多少與佛法不相應的;一個個去檢點、一個個去對治消除,而能漸消除習氣業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9:49 PM , Processed in 0.07351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