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uffett

【 南洋富豪榜 】专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2-2012 03: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15:锺廷森锺廷森坚信“危中有机” 经济衰退造就钢铁大王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16 18:05

在马新两国,丹斯里锺廷森是钢铁大王;在中国,他却是百货大王。

从家传钢铁家具到钢铁制造王国,再转战不熟悉的零售和各个行业,锺廷森凭着对时机的敏感度,成功用钢铁打造百货王国。

他经历过几次全球或区域经济危机,甚至在1997年区域金融风暴中,欠下百亿令吉的巨债。但他却屡次在风暴和危机中创造奇迹,如今控制的挂牌公司约10家,身家22亿5900万令吉。

22亿5900万令吉的身家,在你我眼中是天文数字,全马富豪榜排第15,在世人眼中是光宗耀祖的荣耀。

但在丹斯里锺廷森眼中,这些名利并不重要,最令他在意的是人生要活得精彩。

他最爱分享,尤其是他的“失败”。

1997区域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他的企业王国金狮集团同样遭殃,甚至欠债上百亿令吉。

敢做敢当赢尊敬

在金狮集团宣布重组大计的者会上,他一脸淡定,没有闪避记者尖锐的问题,也没有要求公司高层一字排开帮他挡架。

如果用“敢做敢为敢承担”来形容锺廷森,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这也是他赢得大家尊敬的原因之一。

当然,从小康发展到今天的跨国企业,锺廷森的领导和企业家风范同样令人津津乐道。

1986至1988年间,大马经济衰退,许多曾经有过辉煌成绩的公司纷纷倒闭,整个市场非常保守,希望安然渡过这段经济衰退期。

而当时钢铁业务蒸蒸日上的锺廷森则认为,这就是最好出击的时机。

“因为你可以买到很便宜,最便宜的东西。”

坚信“危中有机”的信念,锺廷森调动钢铁业务资金,算准经济跌至谷底时机,趁低出手收购有潜质的资产,坐等市场和资产价值反弹。

这一击,也是他今日的企业王国的最重转捩点。

过度发展欠债百亿 金狮“断臂”重生

80年代末,锺以约1500万令吉收购合并数十家不同业务的倒闭公司,业务包括汽车、摩托车生产等,使当时金狮集团名下的子公司顿时倍增。

完成收购合并后,锺廷森投入约5000万令吉整顿,让这几十家公司盘活。

他当时受询如此大动作时说:“现在已经差不多做到100家了,如果自己一家一家开发,至少要6、7亿人民币(约3至3.5亿令吉)。”

金狮集团就是这样,“突然间”庞大起来,除了核心业务的钢铁,还有百货、房产、摩托车、轮胎、造纸及食品等。

然而,迅速发展的后果也为他的企业王国埋下导火线,当1997年区域金融风暴来袭时,金狮集团因为过度发展,反欠下巨款。

脱售非核心业务套现

锺廷森当时拥有多家上市公司,金狮集团的业务繁多,遭受金融风暴打击后,金狮集团的盈利,由8亿令吉骤降至2亿令吉水平。

与此同时,因为令吉大贬,金狮光在外汇兑换上就损失了400亿至500亿令吉的损失。

当时,很多人猜想背负着上百亿令吉债务的锺廷森,会不会倒下来或是就此退隐?

但让人钦佩的是,他对这笔债务一力承担,集团从上到下进行大规模重组,脱售非核心业务套现,公司营运和行政大整顿,要求银行家让他重组债务。

锺廷森更将多达5亿令吉家族资产(当时被他形容是所有身家)投进公司解困,同时也争取银行家和投资者的信任。

3年后,经过“壮士断臂”之痛的金狮集团便解决了90%债务。

如今,金狮以更灵活轻盈的体态重新起舞,再次昂首跨步,勇闯全球。

外行人变百货大亨

在危机中创造奇迹是锺廷森的拿手绝活,除了让几十家公司盘活,锺廷森在同期砸下5000万令吉,投资他当时完全不熟悉的百货市场。

如此豪气,自然招人羡慕又招人妒;当时,还有人讥讽他是“不知好歹”的外行人,更狠批他开的百盛3个月内就会关门大吉。

大女儿成接班人

然而,自1986年百盛控股成立后,分店一家接着一家开。

至今,国内约有37家分店,年营业额超过5亿马币,并持有约32亿令吉现金。资料显示,百盛目前在我国、中国、越南和印尼,拥有102家分行。

目前,锺廷森大女儿锺惠严在百盛控股担任货品总经理,具备未来接班人架势。但是这名千金却相当低调,甚至一些公司的大型活动也避免出席。

百盛征服东南亚

1993年,百盛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锺廷森将其定位在中高档商品,起步的几年一直都在亏钱,检讨后发现,高估了当地人的消费能力。

不过他接受批评,并立刻做出调整,百盛在中国的发展此后一帆风顺,至今在中国拥有49家分店,成为家喻户晓的百货大王。

目前,中国百盛占了百盛控股营业额约70%,其余来自我国、越南和印尼。

最近,锺廷森看上了人口1亿6000万的印度支那区域。

百盛控股去年杪宣布一连串的发展计划,包括进军亚洲新市场如缅甸、泰国及菲律宾,开设24家新分行。

明年上半年,百盛还会落户柬埔寨,设立第一家分行,以从该区域急速的经济增长中获益。

公司发言人之前受访时表示,15或20年后,亚洲其他国家的百盛业务,将相等于百盛在中国的规模。

放弃演艺生涯下嫁 陈秋霞成慈善大使

对公司繁重的业务和工作,锺廷森从不言苦,只因为背后有默默给予无限支持的太太——香港退隐明星陈秋霞以及3名孝顺的女儿。

锺廷森在1981年与陈秋霞相遇,相恋约一年后,陈秋霞放弃事业,下嫁给比她大14年的锺廷森。

“当时,我认识的都是圈内人,圈子很小…直到认识了他(锺廷森),他教会我很多东西,我最欣赏他为人细心,很疼爱我,对女人来说,有什么比让人疼爱更重要呢?”

结婚时,锺廷森曾有意安排陈秋霞在集团任职,但陈秋霞却因为“生意等于铜臭味”的刻板印象而抗拒,锺廷森自然也不强迫妻子接受安排。

“后来,我逐渐明白做生意不一定是铜臭味,也可以和音乐融合;我将生意结合慈善,变成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俩有了更多的话题 。”

2008年,陈秋霞上任“马来西亚金狮百盛基金主席 ”,首项重点项目是兴建一所老人及智障儿童院;后来更当选“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妇女组主任,协助女性创业。

重新投入音乐创作

近年来,陈秋霞重新投入自己喜爱的音乐创作,并创立M3C(意为mum & 3 children)制作公司,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制作发行了陈秋霞《放飞梦想》专辑。

锺廷森接受《南洋商报》采访时曾说:“太太在演艺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下嫁给我,之后便专心照料女儿,这让我能专心在事业上冲刺。现在孩子大了,她才出来作曲、唱歌。”

洞悉市场潜能无限 进军中国领跑者

谈到进军中国市场,锺廷森绝对是领跑者。他在没多少个大马人到中国发展之前,已看出中国市场潜能的锺廷森,已经走透了中国各地,盘算的当然就是那里的商机。

金狮集团鼎盛时期,在中国曾拥有12家啤酒厂、轮胎厂、3家产能占中国25%至30%市场的摩托车厂。

锺廷森是当时仅次于郭鹤年之后,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大马华裔。

自1985年开始,锺廷森陆续访问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地,但集团真正进入中国是在1993年。

首项打进中国的业务是百盛百货,原因有好几个。

锺廷森认为,若以金狮集团核心的钢铁业务进入中国,将会是一场硬仗,因为钢铁业需要庞大资金,而且当地的钢铁业更发达,产量更大。

投资百货开创春天

从他多时和到各地的观察发现,中国国营的购物商场,货物采购、摆设和管理相对下比较封闭而落后。

他认定这是一个商机,所以,最终决定以百盛百货做试金石。

他当年受访时这么说:“坦白说,我的钢铁如果进入中国,三、四名都排不进去,但在服务业方面,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钢材为事业起点

锺廷森的企业帝国和财富,是从钢材业开始。

他在1978年投入1200万令吉,设立当时在大马市场属于较大的钢铁厂——金狮合营制钢厂。

在他的管制下,钢厂开业首年达到10万吨的产量,一年半后盈利已达1700万令吉,业绩自此蒸蒸日上。

当时,该厂产量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70%,成为领域的翘楚,因此被称为钢铁大王。

锺廷森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其大马的业务,并将父亲创办的德兴制造公司、德昌制造公司和金狮金属制造公司合并,改名为金狮私人有限公司,于1981年上市大马马交所。

钢铁业务是金狮集团的核心业务,目前在大马拥有两间厂房,年产量300万公吨,主要顾客是铃木(Suzuki)汽车。

马新香港挂牌

金狮集团在新加坡和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业务遍及钢铁、汽车、轮胎、电脑、百货、房地产发展、纸浆和纸张及种植等。

根据资料,锺廷森控制的大马上市公司包括金狮集团、金狮工业(LionInd,4235,主板工业产品股)(持有24%股权)、金狮多元控股(LionDiv,2887,主板消费产品股)(持有34.5%%股权)和百盛控股(Parkson,5657,主板贸服股)(持有26.8%股权)。

新加坡上市业务有金狮亚太(Lion AsiaPac)(持有2.2%股权)和金狮德昌(Lion Teck Chiang)(持有6.4%股权)。

另外,锺廷森也间接持有新加坡百盛67.6%股权,新加坡百盛同样是挂牌公司。

在香港方面,锺廷森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包括香港百盛(51.5%),以及大马金狮工业旗下的金狮森林工业(Lion Forest)(78.8%)。

截至2011年,锺廷森估计拥有约22亿5900万令吉身家。

http://www.nanyang.com/node/421998?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2012 03: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16:只专注擅长领域 莫扎尼开辟油气王国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17 18:25

名人之子,一举一动都被放大来看,而头上戴着“马哈迪次子”光环的莫扎尼马哈迪也不例外。

莫扎尼多次引起市场关注:1998年被金融风暴打击,负债累累;被父亲政敌指责靠裙带关系上位,2001年以保护家族名声为由,脱售手上所有企业持股权。

无论如何,莫扎尼的成就之一便是在2001年相中一颗璞玉——HL工程。

这是一家原本默默无闻,甚至让人误以为是丰隆(Hong Leong)的石油服务公司,但往后10年在他手上发展成今日数一数二的油气公司——肯油企业(Kencana,5122,主板贸服股)。

根据统计,莫扎尼通过Khasera Baru公司,持有肯油企业31.7%股权。

截至2011年底,肯油企业的市值达59亿2000万令吉。

而莫扎尼也凭着这31.7%的股权,以18亿7900万令吉的身家,坐上了“南洋富豪榜”第16的位置。

不同于其他富豪,多数是通过多元化的业务拱起身家,莫扎尼的肯油企业,只专注在石油及天然气领域。

莫扎尼曾于1987年,在砂拉越蚬壳石油公司(Sarawak Shell Bhd)担任井场作业工程师,并于1989至2001年,出任东加控股(Tongkah Holdings)的董事经理。

同时,他也曾是班底控股(Pantai Holdings)的前主席和前总执行长。

莫扎尼视班底控股为宝石,却在遇到金融风暴债台高筑时,无奈将之卖出。

重生感慨勿借款太多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他欠债高达2亿令吉,甚至曾接获银行的来信,要对他采取法律行动。

经历了这一切,他现在做生意的原则变得很简单,即:“不要借那么多钱。”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我曾经欠债那么多,所以我了解。班底控股拥有良好的现金流、业务和特许经营权,但我还是得卖出,只有存活下去,才会有重生的一天。”

回想起当初的种种,莫扎尼认为自己把触角伸得太多、太广,同时也举债过高,才会在金融风暴时面对重挫。也因为这样,莫扎尼自投资在肯油企业以来,就坚持专注在油气领域,而非仿效在东加控股和班底控股时,投资于不同领域的经营方式。


扩大油气事业版图

肯油企业创立之初,主要业务是工程、采购、兴建、安装与启动(EPCIC);而后慢慢拓展至海事工程上,再来更是进军海事工程与营运服务。

通过旗下海事工程业务,肯油企业现在也涉及建筑、翻新、修复和转换船只;在营运服务业务方面,公司亦提供岸外钻井服务,以及出租船只与钻井机。

为了打造肯油企业在油气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过去通过并购和联盟等拓展策略,慢慢建筑事业王国。

这些年,较为显著的拓展策略,包括收购Allied海事与设备私人有限公司,以晋升全方位岸外服务业者,还有仍在进行中、与沙布拉石油的合并计划。

股价较初上市涨3倍

据了解,肯油企业目前的事业版图已开拓至亚太区、非洲和中东,共有5000位员工。

肯油企业的成功,还可以从股价走势来看。

2006年,肯油企业公开献售价为41仙,已获投资者热捧。12月底正式上市时,开市时报80仙,溢价达95.12%。

截至今日,肯油企业股价已达3.19令吉的水平,逾5年的时间内,股价已写下了298.75%的涨幅。


与沙布拉石油双强合并

肯油企业和沙布拉石油(Sapcres,8575,主板贸服股),于去年7月高调宣布合并。

合并后的新集团市值料高达118亿5000万令吉,将成为全球第五大石油及天然气供应商。

马银行创投私人有限公司独资子公司——特殊用途公司Integral Key私人有限公司,献议以每股4.60令吉和3令吉的价格,收购沙布拉石油和肯油企业,整个交易总值达120亿令吉。

两者合并后,新公司名为沙布拉肯油(SapuraCrest Kencana)。

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

同时,原沙布拉石油执行副主席拿督沙里尔山苏丁,将出任集团主席兼总执行长;莫扎尼则担任集团执行副主席。

沙里尔山苏丁曾在发给全体员工的电邮中形容,他和莫扎尼的合作,将是“成功管理模式”。

“凭借过去成功的经营经验,我相信我们两者的合作,将能强化未来展望,并不会有任何一人退居二线,而是一同管理。”

整个合并计划原定在2012年2月杪完成,并重新在马股上市,不过,该计划已经稍微延后至3或4月。

避裙带关系政途受阻

莫扎尼曾是巫统一员,曾经出任巫青团财政以及马莫区部青年团长。

不过,他的政治道路并非平步青云,也曾被指责靠父亲马哈迪的裙带关系上位。

从政不获父亲祝福

他的弟弟,现任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慕克力,近日接受采访时透露,马哈迪以往尽量避免裙带关系,包括不让亲朋戚友活跃政治,导致莫扎尼政途受阻,且不获父亲祝福。

2008年全国大选后,马哈迪上书退党,而莫扎尼也跟随父亲的步伐,以行动向前首相敦阿都拉施压下台,也从此专心在企业界上,不再往政治圈发展。

爱车成痴 10岁偷学驾车

父亲是大马国产车的推手,而作为儿子,莫扎尼也从小爱车;他曾透露,10岁时就偷偷驾父亲的车,甚至三度无牌驾驶,被母亲发现。

马哈迪刚开始并不知道儿子偷偷开车,直到莫扎尼撞坏母亲的车后,才严厉责备他,坚持要他奉公守法,考取驾照才得开车。

1986年,他随父亲参观巴黎汽车展,因此爱上性能高超的高速汽车,曾经把轿车瞎搞一轮,送到车厂修理时他们也不知如何修理。

拜师香港车王

爱车还不够,莫扎尼甚至将这个爱好当成事业之一。

他曾拜师香港的亚洲房车赛冠军关兆昌,开始投资赛车运动,还成为赛车公司的股东。

同时,他目前也担任我国雪邦国际赛车场主席一职,足以见到他对车子的痴迷程度。

事实上,莫扎尼也曾拥有我国保时捷(Porsche)汽车的特许代理权,但之前已经将之转给森那美(Sime,4197,主板贸服股)。


http://www.nanyang.com/node/422279?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17:从电单车到房地产 骆坚聪继承文秀风范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18 18:14

富豪名人的后代,走出来接班继承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是从小就直接被推出舞台,在外人注目的环境底下历练长大;有些则被安排在低调的生活环境中,一步步的被培训长大。

无论过程如何,只要家族秉持“子孙继承家族事业”理念,这些后代接下来要走的路终究一样,便是步上台阶接下棒子。

已故丹斯里骆文秀家族事业第3代继承人骆坚聪便是一例。

市场多年来所熟悉的骆文秀家族事业或上市公司东方实业(Orient,4006,主板消费产品股)的掌权人,就只有从1987年进入董事部,自1995年起担任集团执行主席的骆文秀女儿--拿督骆清燕。

在家族成员拿督黄临江和拿督斯里林绪通两位集团董事经理(皆为骆文秀女婿)的协助下,骆清燕带领集团经历20多年的守业路程。

但上述3位作为继承父业的第2代,都已接近或超过70高龄,随之而接棒的第3代,因该家族一直维持低调作风,则从未被公开指明。

直到2003年,孙辈的骆坚聪,开始透过家族公司(文秀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成为东方实业最大股权持有人,便为此谜底揭盅。

持东方实业54.5%股权

根据东方实业2003年财报,骆坚聪是以文秀私人有限公司和东方实业的大股东身分,直接与间接持有东方实业共54.5%股权。此批总值18.11亿令吉(截至2011年12月30日)的股权,也让他挤入《南洋富豪榜》,位居第17位。

今年37岁的骆坚聪,曾在澳洲墨尔本RMIT大学深造,主修产业估计。其实在2000年学成归国后,他便开始协助打理家族事业,先在文秀集团担任董事。随后在2007年,正式受委为文秀私人有限公司副主席。根据东方实业财报,他在2009年才开始在东方实业任董事。

身为家族事业第3代继承人的骆坚聪,目前也在文秀产业集团(BSG Property)执行董事。

家族事业上市主体——东方实业业务走向多元化发展或转型之际,相信他可将个人所学,致用于另一核心事业——房地产投资与发展。

投资房地产打响头炮

由骆文秀在1958年创立的东方实业,在逐渐壮大的几十年里除了电单车及汽车业务,另一项重要的事业,便是房地产业务。

骆文秀当时也算是槟州最早的发展商之一,并且早在1945年便开始收购土地及发展房地产。

秉持着“人口会增加,土地却不会”的信念,他为东方实业大量买入房地产,长期累积的策略,也造就今日公司财报必须以长达18页篇幅列出所有房地产的壮举。

深受祖父热衷投资房地产的影响,加上自己所学的专业,骆坚聪回国不久的几年后便初显身手,与姐姐以2000多万令吉购入槟城日落洞沿海大道附近的E-Gate购物广场内共58个单位,如今有关投资已升值翻倍。

初试啼声收购广场

头炮打响,除了印证他的投资眼光,也让东方实业股东对骆家后代的接班能力开启了良好印象。

骆坚聪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展露与祖父如出一辙的投资观点,他说:“槟岛寸土如金,房地产价格还会陆续上涨,如果手头上有一点资金,投资槟州房屋是明智之举。”

目前东方实业旗下所拥有的房地产遍布大马各州及印尼,用途包括种植园丘、工业土地、酒店、商业土地等。

集团土地估值庞大

曾有投资专家分析,上述房地产估值年度最早可追溯至1968年,但绝大部分是80及90年代的估值,除非全面重新估值,否则该公司董事恐怕也无法准确知道价值。

因此,身怀房地产估值知识、在文秀产业集团磨刀有年的骆坚聪踏入东方实业任执行董事后,相信在跟随长辈,即在集团负责房地产发展和种植业务的林绪通学习途中,面对集团估值庞大的房地产资产,接下来要如何使之发挥最大功用或价值,将会是他未来可能接下顶端管理权力的一大历练。

业务多元 种植后市看起

多年来,东方实业给大马人的印象,就是与日本著名汽车与电单车制造品牌本田(Honda)划上等号。

骆文秀自1958年和1969年分别争取到本田电单车与汽车大马代理权后,对全马各地城乡地区的国人来说,耐用的本田电单车在过去几十年陪他们走过无数漫长的路程;对新一代的中产阶级来说,造型优美、素质卓越的本田汽车更是梦寐以求的代步工具。可是,随着岁月和环境的改变,作为东方实业核心的汽车业务已面临极大挑战,赚幅更是被挤压不少。

原在大马本田私人有限公司掌握轻重抉择的股权,如今也仅剩下15%。曾被认为有取代作用的现代汽车代理业务,营运才几年也全数股权脱售。

由此,集团业务多元化,减少对汽车业务的依赖,已变为管理层致力永续经营的重大任务。

例如,集团早在1990年代便开始投资种植领域,随后也在海内外市场投资房地产和酒店等。

种植业盈利占47%

东方实业最新财报显示,截止2011年9月30日财年首9个月,种植业务的税前盈利贡献达1亿5100万令吉,占集团总税前盈利3亿1600万令吉的47%;来自汽车相关业务的税前盈利贡献已不复当年勇,仅剩1670万令吉,或占整体税前盈利的5.2%,还不比投资控股和金融服务业务所带来的税前盈利贡献(1亿30万令吉,占32%)。

集团现金逾20亿

无论如何,骆坚聪秉持骆文秀讲求保守稳重的投资思维,不主张通过大量借贷来扩展业务或经营生意,造就东方实业目前拥有健康资产负债表,手握现金更是惊人地超过20亿令吉,为我国上市企业少见。

斥资购产业酒店

现金规模无疑足够集团未来融资运筹各种业务多元化或扩张活动,但同时造成股东质疑企业管理层不懂善用如此庞大现金,仅放在银行赚利息。

但看到近期东方实业的几个投资决策,或会让股东开始改观。

公司于2011年7月份以2500万令吉,购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2万4300公顷的种植土地,使种植地库增加至8万1000公顷(截止2011年12月)。

同年9月,以15亿泰铢代价,收购泰国的Pak Suanplu控股公司,Pak Suanplu在曼谷拥有服务公寓大楼。

再来就是今年2月,东方实业斥资4271万英镑收购伦敦金丝利(Kingsley)酒店所有资产。 上述收购都一一显示,管理层致力多元化集团业务。

勤俭持家 饮水思源

维持低调作风的骆坚聪,鲜少在媒体上曝光,仅在去年曾接受过一次的中文报章专访。

该次的访谈中,他曾表示祖父骆文秀是自己一生中最尊重的人。

“从祖父身上学到了勤俭持家及对华文教育饮水思源的道理。”

骆文秀大慈善家

尽管众所周知骆文秀生活非常节俭,但他却是一位大慈善家,在槟城数十年,骆文秀在慈善捐赠上从不落人后。

例如1977年母丧,他敬遵慈嘱捐款75万令吉,连同赙仪共达150多万令吉,全部用于建立南华平民化医院基金,且以1令吉对1令吉来鼓励社会人士乐捐。

担任槟城钟灵中学董事主席期间,他也曾捐出50万令吉供建北海分校之用。除了这些大宗捐款之外,他捐出的慈善款项不计其数,真正做到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以祖父为学习榜样的骆坚聪,也继承祖父落力行善于教育界的棒子,曾代表家族公司——文秀私人有限公司,向槟城日落洞培新华小捐助100万令吉,以打造新校舍。

http://www.nanyang.com/node/422540?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18&NO.25:陈兴洲陈金火从伙食承包到日产代理 陈唱业务天天蜕变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19 18:00

陈唱汽车,可说是我国日本车代理老字号。

当年两兄弟胼手胝足打下江山,从原来的军警医院伙食承包商,以日本车代理起家,直至业务扩充至化妆品、旅游、通讯器材及汽车零件等,在商界传为佳话。

两兄弟所建立下来的商业王国,随着一人离世后即爆发了两家人的争产案。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宗争产案竟然历经9年。

陈唱集团在这9年内的业务如常,而家族内两家的掌舵人拿督陈兴洲和拿督陈金火,也双双登上南洋富豪榜。

从核心业务汽车分销代理开始,陈唱经过了这许多年来的发展与进步,旗下业务已不再局限于汽车代理,其商业王国已逐步扩充至化妆品、旅游、通讯器材及汽车零件等。

陈唱汽车为陈金火和陈月火两兄弟创立,陈金火于1922年在吉隆坡甲洞出生,陈月火则在1925年出世。陈金火和陈月火的父亲陈唱原籍福建安溪,当初从中国南下谋生。

或许鲜少人知道,陈金火与陈月火两兄弟以其父之名,在1940年代初期创立了陈唱有限公司。

陈唱有限公司在1940至1948年为全国军警医院粮食承包商;1957年至1963年,则专门供应及承包联邦军团、国防部以及警察野战部队军粮。

陈唱成转捩点

到了1957年,陈氏兄弟又创立陈唱父子汽车有限公司,从事日本汽车代理。陈氏兄弟的这一个决策也就成了陈唱公司,甚至也是陈氏家族转捩点,也成了日后汽车王国的基石。

有了达善汽车的代理权后,两兄弟在马新全国各地奔走,从当初只有39辆的销量拼搏至现有成绩,当中的拼劲,确实不是常人所及。

自此,陈唱汽车业务迅速发展,业务也开始朝多元化的路线发展,除了涉及汽车代理的上市公司陈唱摩多(TChong,4405,主板消费产品股),陈唱旗下的APM汽车控股(APM,5015,主板工业产品股)以汽车零件制造为主。

瓦里山陈唱控股(Warisan,5016,主板贸服股)则以经销化妆品、通讯器材以及机械为主,广为人知的日本化妆品品牌“资生堂”(Shiseido)就是该公司所代理。

陈唱汽车目前已是日产(Nissan)汽车及雷诺(Renault)汽车在大马的特许经营权持有者以及独家分销商,同时,也是UD卡车和巴士的独家分销商。

大步跨出马新

陈唱汽车在泗岩末和双文丹分别设有汽车装配厂房,每年产能分别是1万7280辆和1万4400辆汽车。

除了业务多元化,今天的陈唱汽车同时也跨出马新,开始将版图扩充至东南亚。

打从2005年起,陈唱汽车在越南从事装配巴士底盘以及买卖巴士,同时也在柬埔寨和泰国提供汽车维修服务。

2010年3月,陈唱汽车获得日产整辆进口汽车在柬埔寨和寮国的独家分销权,并且在稍后与日本日产联营,在越南经营入口与分销日产汽车。

家族2成员登富豪榜

陈唱集团的汽车王国不仅在国内传为佳话,也使陈氏家族两名成员登上了南洋富豪榜。

陈唱集团创办人之一陈月火之子陈兴洲、以16亿8100万令吉登上南洋富豪榜的第18名。

而创办人陈金火则以11亿9000万令吉排在第25位。

争产案引关注

昔日两兄弟创立下来的商业王国在陈月火逝世后、于2000年代初期引发了两家子嗣争夺财产。

这宗为时9年的争产案,也引起海内外的关注。

陈金火及陈兴洲(陈月火长子)都是陈唱综合的大股东,而陈唱综合是陈唱的控股公司。陈兴洲和陈金火分别持有陈唱统一55%和45%股权,也在这起家产争夺案中分裂成两大派系。

陈金火派系主要有其儿子陈文彬和陈和彬,而陈兴洲与其胞弟陈永顺则连成一线。

陈金火其实与侄子陈兴洲派系早在1999年就已发生歧见,纷争于2001年5月曝光,陈金火及家人入禀法庭申请庭令,提出清盘陈唱综合。

股东大会开到凌晨

陈金火的这个决定遭陈兴洲派系反对,并要求撤销将该公司解散的申请。结果,高庭批准撤销及驳回陈金火的申请。

纷争并没有因而结束,陈兴洲派系在陈唱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上将陈金火及派系人马“请”出董事局。

换句话说,陈兴洲派系在这一役中牢控所有公司董事局。

陈唱家族两大派系的争产案爆发,直至带入法庭以及旗下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无不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记者为了获得最新消息,不惜在会场外驻守超过12小时,而股东大会投票竟也在凌晨12时30分才结束。

身为创办人之一的陈金火在这起纷争案中曾感慨的说,他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争产落幕 和解成谜

陈唱家族的纷争,不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课题”,同时也受到陈唱集团公司的投资者以及其代理的汽车公司关注。

陈金火派系全数退出董事局后,法律审讯还继续进行,两派成员很少在公开场合正面交锋,同时也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直至2009年,陈唱摩多正式发文告表示,两派家族股权纷争已经结束。陈唱综合和大股东之间已达致协议。不过,这则文告并没有清楚交待两个家族的最新股权结构。

当时,曾有证券分析员针对这个结果做出评论,尽管和解详细协议没有向外公布,但相信在协议下,持有25%股权的陈唱摩多主席拿督陈兴洲、通过家族在陈唱综合的更大股权,拥有陈唱综合及陈唱摩多更大控制权。

“这项官司,已导致部分投资者担心公司汽车业务将流失效率和关注力,以及日产汽车可能撤离,但汽车业务在陈兴洲监督以及一组专业的经理人负责打理下表现良好,预料陈唱业务将如常运作,策略方向和每日营运料不会有显著变动。”

虽然这宗争产案最终在2009年了结,不过结果始终未对外公开。因此,南洋富豪榜乃根据争产案前原有的股东架构以及持股权推算。

陈金火热心慈善教育

陈兴州为陈唱集团总舵手,不过在媒体前却相当低调,自争产案爆发这许多年来都鲜少接受媒体的访问。

陈兴洲目前全权掌控了陈唱集团所有的上市公司,坐上第一把交椅。他是陈唱摩多执行副主席、APM汽车控股执行主席及瓦里山陈唱控股的主席。

陈金火及儿子经过争产案“退出”董事局后,也在陈唱业务中淡出,专注发展自己的业务。

福建建校

撇开争产案不谈,陈金火除了是一个企业人物,他也热心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他曾出任马华甲洞支会主席、马华甲洞区会主席、马华联邦直辖区联委会财政;甲洞福建会馆名誉顾问,雪兰莪福建会馆董事、雪兰莪安溪会馆董事、名誉会长;甲洞陈氏真山家族会主席、甲洞同群乐剧社主席、吉隆坡巴都福利会名誉会长、吉隆坡同善医院董事、甲洞国民型华文小学董事长、蒂沙再也华文小学董事长、启智华文小学名誉顾问等职。

原籍福建安溪的他,也为安溪县城的建校活动作出贡献,承担了一所中学的所有建造资金,后这所中学更被命名为金火中学。


http://www.nanyang.com/node/422806?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19:多元化业务历久不衰 谢富年化废矿湖为神奇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0 17:59

为人所不为,能人所不能。

双威(Sunway,5211,主板产业股)掌舵人--丹斯里谢富年,以一个大家都认为天方夜谭的梦想,一步一脚印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眼光。

他大胆地将锡、锰、沙及高岭土、面积800英亩的废矿湖发展成为结合购物广场、水上乐园、大学院校、住宅区域、酒店以及医院的综合型休闲城镇。

坚持梦想,勇于实现,是成功的不变法则。

1990年,一位年轻企业家酝酿着一个前所未有且大胆的概念,即在废矿湖上打造一个梦幻的综合度假胜地。

银行贷款遭质疑“疯了”

当年,谢富年拎着计划书去找银行商量贷款事宜时,他们都认为他疯了。银行质疑谢富年的计划,认为他异想天开,大家都不看好这个疯狂想法。

不过,坚持梦想不轻言放弃的谢富年未被眼前的挫折击败,不断游说银行,银行最终也答允让谢富年贷款。

占地800英亩的双威综合休闲城,成功缔造空前绝后的辉煌成就,体现谢富年的高瞻远瞩、果敢与创新理念。

截至2011年12月杪,谢富年一共坐拥16亿5600万令吉的财富,成功跻身在大马富豪榜40强内,排名19。

目前的双威集团已发展成一家多元企业,核心业务包括产业发展、娱乐与酒店业、零售、休闲与商用产业、建筑、贸易与制造、采石、建筑原料、医疗保健、教育和资讯科技。

弃会计创业

出身于锡矿世家的谢富年是谢家唯一接受英文教育的孩子,随后更到澳洲深造,考取专业会计师的资格。

毕业于澳洲福斯科拉工艺学院(现已升格为维多利亚工艺大学)的他在学成归来后,在汽车装配公司工作了2年。

不过,工作环境并没为他带来事业上的满足,他厌倦过于公式化的会计师生活。谢富年不甘就此安稳过一生,他决定改变,踏出创业的第一步。

小矿场成奠基石

谢富年于1974年成立双溪威控股(Sungei Way Holding),并以10万令吉的价格收购一座当时由英国人采掘的小矿场。

尽管上述矿场仅剩三年合约,加上可采掘的锡矿也所剩无几,但高瞻远瞩的谢富年看到的却是矿场更深一层的资源(例如矿砂、锰和高岭土)。

事实也证明眼光独到的他,透过上述开采活动取得高利润,也让谢富年赚得盘满钵满,从中筹得更多资金来源,为往后的拓展活动奠下基石。在短短两年内谢富年的事业版图扩大至采石、建材、产业发展及土木工业领域。

在谢富年的带领下,业务日益稳健的双威控股在吉隆坡交易所(现为大马交易所)进行上市。

若当年他未能捍卫自己的梦想,坚守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也就没有奇迹般诞生的双威城镇。

冷静 坚毅渡难关

1977年,经济萧条对许多企业造成冲击,偏偏屋漏偏逢夜雨,锡矿领域又受到国际锡矿理事会的锡矿固打制度牵制。

所幸,双溪威控股规模不大。谢富年竭尽全力力挽狂澜,旗下业务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力保不失,企业安然渡过难关。

10年后,另一波经济萧条的巨浪再度卷起,谢富年这一次却躲不过……

金融风暴发生时,谢富年背负高达15亿令吉的外债。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他果断的进行企业重组和变卖部分股权,再脱售当时极具发展潜能的采石业务,成功引进外国资金与技术,继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他时常告诫属下:“我们就像是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只,即便船只的重要配备被大浪冲走,我们仍需全神贯注和坚韧才能闯过难关。”

参与中国生态城计划

2010年起,双威已开始进驻中国,并积极参与全球瞩目的天津生态城规划。由中国与新加坡联营发展的天津生态城规划,总面积为30平方公里。

该项计划的一级发展商--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SSTEC),是以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主的中方联合体,与以吉宝集团为主的新方联合体共同组成的合资企业,双方股份各占50%。

这计划分为两区,由SSTEC负责的开发区(start-up area)如今已完成了约大半工程,双威城国际产业发展所参与的,是第二区的发展工程。

经过精挑细选,SSTEC已选定让数个东亚区的发展商负责第二区的发展计划,包括双威城、吉宝置业(新加坡)、远雄集团(台湾)、世茂房地产(香港)、三井不动产(日本)和阿亚拉地产有限公司(菲律宾)。

双威城在天津生态城内主要负责发展其中100英亩地段(持股60%,其余40%属于SSTEC),发展总值高达50亿令吉(100亿人民币)。

这计划95%属于住宅产业,皆为公寓单位(售价为1平方米1万2000人民币)。目前处在申请批准阶段,预计今年动工。

设学府造惠学子

双威是国内私立大专领域的佼佼者,谢富年于1987年创办双威学院。

来自霹雳小镇布先的谢富年,清楚了解当地贫困人家的子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困难,这促使他下定决心势要改变他们的未来,以协助他们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

设立双威学院期间正是国内经济不景气之时,他眼见许多父母因外币兑换率走高的问题,无法将孩子送出国接受教育。

除此之外,国内政府高等教育固打制问题也促使人才流失,他也立志要设立一家私立学府。

在几经波折和多年的努力耕耘,双威学院终于在2004年8月获颁大学地位,并与英国、澳洲及美国等高等学府开办一系列高素质课程。

1998年,澳洲莫纳斯大学(Monash University)在双威城设立分校,这更是谢富年教育事业的另一个高峰。
双威也将继续提升现有双威医疗中心的设备,并将之打造成区域医疗中心,更希望将这家医疗中心扩充再打造成教学医院,让医学系的学生可在更专业的环境中求学。

合并后整装待发

2011年,谢富年再为双威写下多个里程碑。

双威控股与双威城于2011年8月23日除牌,两者合并重新上市,双威从此以新姿态出发。

当时,双威私人有限公司将接管每股献购价为2.60令吉的双威控股,以及每股5.10令吉的双威城,同时也分别以每股1.50令吉和1.29令吉收购双威控股和双威城的凭单。 在上述献议下,双威私人有限公司将以每股2.80令吉发行新股。

双威私人有限公司在整合双威控股与双威城的资产和债务后,再以双威(Sunway,5211,主板产业股)于马交所主板上市,开启了崭新的道路。

柔南购地发展

除了重新上市写下新一页之外,双威与国库控股(Khazanah)也在2011年,联营以7亿4530万令吉收购依斯干达Medini两块土地的租赁权,两块相邻地段位于Medini的F区(称双威依斯干达)占地691英亩,发展总值为120亿令吉,双威购得的租赁权期限达99年。

双威依斯干达料可推高双威的现有发展总值至320亿令吉,该公司的现有地库(约2145英亩)也跟着提高30%。

开明管理 虚心纳谏

虽贵为大企业掌舵人,但谢富年却不愿在主管与下属之间,筑起高不可攀的围墙,独裁专制更不是他的管理哲学。

双威集团奉行开明作风,同时,他也促员工勇于向主管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对公司的看法。

“我的大门永远都为员工打开,只要对公司有任何意见,他们都可来找我面谈,让我知道他们的想法与意见。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理应放下身段,虚心向人请教以及相互学习,这样才会进步!”

严格栽培

谢富年的长女谢燕蒂,同时也是双威集团策略与企业发展执行董事,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栽培下,一步一脚印踏入双威管理层的殿堂。

毕业于澳洲西部大学的谢燕蒂,在取得商业学士学位后加入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1995年,她辞去工作回到父亲公司接受一连串的接班培训。

此外,谢富年的儿子谢延鑫更是双威执行董事兼双威企业金融与融资部高级总经理。

接手双威这个庞大企业,让它持续常青并非易事,因此,年届67岁的他对孩子的工作表现非常严格,并没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而格外开恩。

从低做起

他坚信,只有扎稳根基才能在升上高位后屹立不倒,进入集团后都必须从低做起,了解每一个部门与业务的运作模式。

谢富年相信,只有透过细心琢磨,才能培育出一个优质领袖。尽管谢燕蒂与弟弟谢延鑫顶着父亲继承人的光环,但吃的苦也比一般职员多,继而培养出能屈能伸的个性。

谢燕蒂紧跟父亲的培训大计,能力与才干都有了大跃进,散发出优质领导人的光芒,是双威再创高峰的重要资产。


http://www.nanyang.com/node/423080?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 NO.20:JCY国际大股东低调运筹帷幄 杨永强创硬碟王国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1 18:34

JCY国际(JCY,5161,主板科技股)幕后老板杨永强,凭着公开募股时,出售手中29.4%股权,在一夜之间跃升为大马富豪之一,进账上亿。

但素来低调的杨永强,几乎不曾公开露面,就算集团上市不成,还是业绩大起大落也不例外;他甚至没有在集团担任任何职位、股东或公司职员,要和他有一面之缘,可谓难若登天。

这名神秘低调的富豪,在截至2011年,凭集团盈利剧增而累计了16.22亿令吉身家,成为大马排名20的“超”低调富豪。

根据JCY集团招股书资料,杨永强今年57岁,是定居在新加坡的大马人,在硬碟领域拥有20余年经验。他在2006年1月份,于巴哈马创办的YKY投资,正是JCY国际的母公司。

鉴于杨永强是YKY投资的创办人兼唯一董事,这意味着他间接拥有JCY国际。

不过,尽管是两家公司的最大股东,杨永强却几乎不曾公开露面,也没有担任任何职位,成为神秘的大马富豪。

据了解,JCY国际的前身为Pre-Circuit私人有限公司,为硬碟零件生产商,是威腾电子(Western Digital)的供应商之一。

后来Pre-Circuit易名为PCA Hard.com私人有限公司(简称PCA),业务版图也扩大至世界硬碟零件科技制造供应商之一。

1996年,PCA在柔佛州设立厂房,生产更多硬碟有关零件,开始多元化产品,并分别在2001年、2004年和2005年,于槟城、马六甲和中国苏州开设厂房。

曾与马交所失之交臂

2005年10月21日,杨永强为开启上市计划,而另外成立JCY国际。

半年内,JCY国际向PCA提出收购献议。除特别资产和债务如非核心资产、现金等外,JCY国际提议收购PCA所有的营运资产和专利,相等于把业务换上新衣裳,以新姿态上市。

JCY集团整顿工作在2006年完成后,杨永强即放弃监管集团业务的所有权,仅透过YKY投资成为JCY国际的非直接大股东。

JCY国际招股书中指出,YKY投资股本为5万美元(约15万令吉),或相等于每股1美元(约3令吉)5万普通股。
YKY投资代理公司为UBS代理(UBS Nominees),负责代表持有100%股权的杨永强管理公司的运作。

一切准备就绪后,JCY国际上市马交所主板的申请却遭到拒绝。

盈利来源依赖单一客户

当年的分析员认为,拒绝的原因是考虑到科技领域或在未来,会面对成长放缓情况。

也有分析员指出,当年的JCY国际盈利来源太过依赖单一客户,也许是当时不被批准上市的真正原因。

据了解,JCY国际曾考虑上市其他市场如香港和新加坡,但相信是受到当年豁免30%土著职位保留条例所激励,决定留在潜力大的大马上市。

2009年再上市筹资10亿

2006年上市计划遭到拒绝后,JCY国际在2009年12月重燃计划,再次申请上市大马股票交易所。

第二次申请上市,JCY国际宣布将筹资10亿令吉巨款,是继明讯(Maxis,6012,主板贸服股)上市筹资108亿令吉后,筹资最高的上市活动。

但鉴于JCY集团后来宣布,从原本出售手中29.4%股权,或相等于4亿7032万股的计划,减少19%至3亿8300万股后,筹资总额因此减至7亿383万令吉。

市值飙升逾30亿

JCY集团曾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缩小该公司首次公开售股(IPO)规模,主要是因为股市情绪不佳,以及价格不合适。

尽管筹资总额比与原定的少,JCY国际在2010年2月25日完成上市后,市值仍飙升超过30亿令吉,杨永强也因此跃升为大马富豪之一。

上市后,杨永强仍是集团最大股东,但他却坚持不在董事局或管理层担任任何职位,保持一贯的低调作风。

业绩股价大起大落

2010年上市后,JCY国际股价随着业绩表现大起大落,股价在2011年9月26日跌至新低38.5仙,主要是受到领域前景不明朗、日本地震影响供应链,以及我国建议减少依赖外国劳工问题所牵累。

上市以来,集团共有两季面对净亏损上千万的成绩,但净利也曾在一季之间上扬超过2000%。

集团股价也于2011年12月26日,在低谷底39.5仙水平后开始反弹,一度在88仙水平徘徊。

泰国水灾在2011年10月爆发,许多在泰国拥有厂房的同行面临停产危机,惟独JCY国际的泰国厂房没有受到影响,更因为市场供不应求而订单大增,股价也就此继续往上探,截至2012年2月16日,股价为1.28令吉。

首季净利飙涨2063%

根据JCY国际在2012年2月8日公布的2012财年首季业绩显示,集团净利在1年内飙涨2063%,报1亿6245万2000令吉,上财年同期为751万2000令吉。

集团业绩直线上涨,主要是受惠于泰国水灾带来的商机。

集团发言人表示,若水灾没有发生,仍可取得已公布净利中,近一半的成绩,这也表示泰国水灾带来额外50%的净利。

集团曾传纳入成分股

JCY集团当初是透过竞标定价活动(Book Building)定下发售价,供投资机构认购股票发售价定在每股1.60令吉,至于供散户献购的股票,发售价则是每股1.52令吉。

据当年大马发行所发表的文告指出,在公开售股下,有1899万5000股的JCY国际股是保留给该公司股东、合格职员,以及对该公司有贡献的人士(简称保留股票部分);而有4089万8000股,则是公开让大马公众献购。
超额认购3.5倍

虽然市场皆认为股价偏高,但公众组却获得3.52倍的超额认购率。

上市后一周,分析员根据JCY国际上市后市值飙升至32亿令吉,以及在100大股项中名列第51位置的估计,该集团或被纳入成为富时70只中型股项指数(FBM 70)的成分股之一。

一度价量齐升

受到该消息鼓励,JCY国际一度价量齐升,但仅是昙花一现,后来因硬盘制造领域利淡消息充斥市场,如个人电脑需求续弱、产能过剩导致平均售价受压而冲击赚幅,以及当时欧元区实施更严厉措施,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情况不稳定,消费者开支也比预期中弱,导致业绩表现下滑,股票遭投资者抛售。

投资3亿推高市占率

订单大增,盈利收入按年狂飙20多倍,JCY集团在2012财年首季仅派发每股2仙股息,为的是在未来24个月内,斥资3亿令吉做资本开支,并把当中80%,相等于2亿4000万令吉添购机械,提高产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集团根据研究指出,硬碟的供不应求情况将持续至2013年上半年度,而对未来业绩表现充满信心,广州新的厂房也即将在6月投产,苏州的旧厂房则陆续迁移到产能较高的新厂房,为争取更高全球市占率准备就绪。


http://www.nanyang.com/node/423361?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12-2012 03: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1:产业发展先驱 坐拥“皇冠上的宝石” 陈振南赛马下棋享清闲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2 18:06

提起拿督陈振南,就不得不提到他家族主导的谷中城(Mid Valley City)的发展计划。

坐落在连结雪隆两区的联邦大道,集合购物广场、酒店、办公大楼的谷中城,是雪隆区有名的地标,更有“皇冠上的宝石”之称。

不仅仅是商业发展计划,陈振南更是我国早期的房地产发展先驱之一,从低成本房屋到高档共管公寓领域,都可见他的踪迹。

辛苦了大半辈子,这位先驱亦懂得“放手”的道理,早在多年前就已宣布退休,把辉煌的事业皇朝传承给下一代,自己则是闲时下下棋、看看马,照样活出精彩。

陈振南早期与已故的哥哥陈锦耀一同打拼江山,家族第二代如今也加入公司效力,壮大家族生意。

在南洋富豪榜中,以陈振南为首的陈氏家族名列第21,总身家达14亿7000万令吉。

目前的陈氏家族现有两派人马,一是陈振南与3位孩子,而另一就是陈锦耀的3位孩子,身兼旗下多家公司的董事职位。

由他们掌管的上市公司,包括怡保花园(IGB,1597,主板产业股)、金诗投资(Goldis,5606,主板消费股)、华商控股(WaSeong,5142,主板工业产品股)和Kris资产(KAssets,6653,主板产业股)。

陈振南在他的回忆录《永远不要随便假设》一书中提过,他的商业生涯可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可说是由不断创办新企业为主要的过程,包括华商机构、八打灵花园、怡保花园、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等。

建大马首个共管公寓

第二个部分,可从1971年创立陈与陈发展私人有限公司(Tan&Tan Development)开始,他主导了本地和国外多项产业计划,以及介入一些高知名度的改造和开发项目。

陈振南在产业界留下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发展计划,不仅在本地享负盛名,在海外也发光发热。

举例来说,他在国内,建造了大马第一个共管公寓,和第一个服务型公寓发展项目,还有谷中城、万丽酒店(Renaissance Hotel)和鹰阁医院(Gleneagles Hospital)。

再把目光转向海外,他重新打造澳洲的维多利亚女皇大楼(Queen Victoria Building)、国会大厦剧院(Capitol Theatre)和墨尔本科摩酒店(Como Hotel),因而声名大噪。

享“低成本先生”雅号

陈振南在产业界拥有两个绰号—“低成本先生”和“共管先生”,前者是因为他开发了本地首个面向低收入群体的项目,而后者则是源自于他建造了我国首个共管公寓和酒店式公寓项目。

1992年,他也获得国际房地产联盟大马分会首次颁发的“年度地产人物奖”,足以可见他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推动首个低成本产业

陈振南是一位不断力争上游的企业家,总是不停发展企业版图。

刚开始,他的事业重点集中在怡保,当怡保的产业市场趋向饱和时,他南下吉隆坡,接着走向国际,往澳洲大展拳脚。

有了跨国的投资经验,让他对国内外产业市场趋势更有前瞻性的展望。

1987年,澳洲产业市场开始走下坡,而本地市场低潮刚过,他毅然决定,把主力移回吉隆坡,购置了许多优良的住宅与商业土地。

早期的怡保发展计划,是以低、中价屋为重点;而在吉隆坡和澳洲的项目,则是转向价值较高的商用产业。
执掌怡保花园监督谷中城

陈振南1994年宣布宣布退休,但后来又一度回到怡保花园执掌,监督谷中城的施工和部分完工项目。
谷中城是陈家业务中最大的一个,因此陈家格外重视。

谷中城其中包含美佳购物广场、Gardens广场、Micasa酒店、Boulevard酒店、Gardens酒店、Gardens办公大楼和Cititel酒店,是集休闲与商务于一身的产业发展计划。

四获墨尔本赛马杯

说起来,陈振南当初选择进军澳洲,还是与他的爱驹有关。

他的第一匹马“狂想”在1974年与1975年,两度获得澳洲墨尔本杯。

因此,当他的下属建议他购下维多利亚女皇建筑物时,他很快便做出购置决定,还打出了完美的胜仗。

维多利亚女皇建筑物本是年久失修的建筑物,但经过陈振南的发展后,不仅恢复昔日的光辉壮丽,现在更是墨尔本闻名的购物中心。

陈振南在回忆录中,以整整一章撰写他的赛马世界,足以可见他对马的热爱。

除了上述提及的“狂想”,他在1996年和2008年再次夺得墨尔本杯,这被赛马圈人士形容成概率大概为1000万比1的事迹,也让他进入了澳洲赛马博物馆名人馆。

1.85亿脱售“你以为”

2010年,陈振南以6000万澳元(1亿8500万令吉)的价格,将名为“你以为”、曾赢得墨尔本杯第三名的名马,出手给爱尔兰著名育马场Coolmore。

与2首相私交甚笃

陈振南与我国首两位首相的感情甚好,尤其是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更是他的密友。

东姑阿都拉曼曾说过,陈振南是他在“72年激动人心的一生”中遇到“两名极有风度者”之一。

而陈振南也形容东姑阿都拉曼是他遇到过的人当中,最勇敢、最公平、最谦恭、最聪明,以及最伟大的人。

成球友幕僚

第二任首相—敦拉萨上位后,曾有人说过,当时还在东姑阿都拉曼身边做事的陈振南,将会被新格局所淘汰;但敦拉萨却选择了他,作为固定的高尔夫球玩伴。

陈振南在他们任内提供不少政见,同时协助推动发展,和两位首相的良好感情,也是他人生值得纪念的要事之一。

退休生活更忙碌

陈振南曾透露,他一早就想退休,因此早早规划好未来的路,退休后的生活,甚至比从商时更加忙碌。

他喜欢文学、热爱运动,退休后他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反而是利用这些爱好,把过去工作时没办法好好享受的,尽情地度过。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陈振南赛马界和国际象棋圈的名声也颇大。

退休后,他也把许多时间花在这两项爱好上。

他曾是国际棋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的副主席,负责亚洲区事务,曾被称为“大师联队总指挥”,且时常为杂志和报纸撰写有关商务和国际象棋的文章。

第二代掌权拓事业

陈振南退休后,家族事业全数交到第二代手上,也就是他与哥哥陈锦耀的孩子。

陈振南共有四位孩子,其中有三位持有家族生意股权,包括陈文生、陈丽贞和陈文利。

而陈锦耀的孩子—陈俊明、陈雪明和陈春杰(译音),通过陈锦耀私人有限公司持有各个子公司股权。

其中,陈俊明可说是主要掌舵人之一,他除了担任怡保花园董事经理之外,也身兼华商非独立非执行主席,以及Kriss资产董事经理的职位。

陈振南曾经针对第二代接班人发表谈话:“华人总是说,第一代赚钱、第二代守财、第三代花钱。”

“我和我哥哥的孩子都具有相当竞争力,我希望他们能继续壮大陈家的事业。”


http://www.nanyang.com/node/423650?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2:油气业经验35载 饶文杰“不熟不做”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3 18:08

华人有句方言叫作“不熟不做”,当套用在创业的历程时时,意味着在创业前掌握行业的知识,才能力保创业成功,乃至永续经营。

在石油与天然气,及石油化学上游和下游领域拥有35年经验的戴乐集团(Dialog,7277,主板贸服股)联合创办人兼执行主席饶文杰,便以本身的经历来说明专业知识的重要。

走过成功创业经历的富豪或企业家,通常都有一套能够与众人分享的成功哲学。

戴乐集团(Dialog,7277,主板贸服股)联合创办人兼执行主席饶文杰,曾在多年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对他而言,创业必须配合天时、地利及人和三大要素,其中又以人和这一项最为重要。

饶文杰认为,创业成功没有任何的固定方程式可以遵循,但创业者必须掌握知识,才能确保成功。

“若要比较现代人与上一两代人的创业条件要求,其实并没有明显改变。不过,比起以前最大的差别,便是现在是知识主导一切的年代。”

知识主导一切

在他看来,踏入由知识领衔的21世纪,掌握知识是成功的保证。

“所谓知识,不仅仅是指大专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熟悉所从事行业的各种知识,若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话,则会加强竞争优势。”

他强调,掌握资讯工艺是21世纪企业家必备的条件。

因此,饶文杰始终认为,此人和因素最为重要,因为在创业条件中,知识主导一切。

就以饶文杰个人履历为例,他毕业于纽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考获机械工程系荣誉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1972年任职新加坡美孚私人有限公司(Mobil Singapore)的精炼工程师,作为投身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职业生涯起点。

在1975至1980年这5年里,饶文杰转到大马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服务,不断在油气领域磨练,摸熟行业的各种知识,他当时的职务范围,涵盖生产工程师至工程部经理。

天时:搭上国油列车

根据饶文杰个人的经验,创业要成功,除了需具备知识、埋头苦干的能耐和毅力,最重要还是要有一点运气,也就是所谓的时机,否则难免会出现差错。

当他在1984年创办戴乐集团之时,正值国油在上世纪80年代起,大力推动国内的天然气利用和消费。

随后又在1984至1997年开发和建设“马来西亚半岛天然气利用”工程等。

这些对国内油气领域有着激励作用的发展,都让戴乐集团在创业初期搭上顺风车。

地利:大马油气丰富

饶文杰选择在自己的国家大展拳脚,开启创业之路,因为拥有丰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马来西亚,是最合适不过的地利因素。

我国有3个石油生产盆地,即西部的马来盆地、东部的砂拉越盆地和沙巴盆地。大部分石油储量位于马来盆地,该盆地的石油均为优质石油,其中超过一半的石油产量来自于塔皮斯油田。

我国也是东南亚国家中,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

人和:打工扩展人脉

创业前的“打工”历练,除了让饶文杰从不同管道吸取专业知识,也藉由与这些公司或曾经共事过的同事,建立起良好关系,为日后创业在争取工程合约和人才引进方面,打下人脉基础。

这要归功于他说过的一句话:“做生意最重要是学习沟通的技巧,而要会说话,才能做到生意。”

戴乐集团的英文名称“Dialog”,意思便是“对话沟通”。

因此他认为:“做生意其实是不行谈到行吧了。”

稳健经营 谨慎借贷

只是,在创业过程中,获得天时、地利及人和三大要素支撑起来的成功,并不保证企业的未来成长和永续经营。

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或经济循环期打击时,更要面对企业存亡的挑战。

但由饶文杰带领的戴乐集团,从过去接近30年的多次经济环境动荡中,依然保持着业务蒸蒸日上的步伐。这都必须归功于他作风稳健的管理方式。

他曾表示,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的方式处理业务,是他个人的管理原则。

虽然稳定的作风不会为公司带来巨大利益,但可让风险降至最低。

业务横跨五大洲

因此,他透露这是为何戴乐集团向来不过度借贷,在扩充业务的同时,也对往来客户的素质精心挑选。戴乐集团也因此逐步发展为一家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技术服务商和贸易商。

目前,该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项目和客户分布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业务涵盖油气领域的上中下游。

去年发附加股筹资

这一两年,为了能在国油大肆加大在本地的资本开销,以及政府在经济转型执行方案(ETP)下,将柔佛南部打造成区域物流枢纽的重大计划里分一杯羹,戴乐集团才在去年决定,自1996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发行附加股向股东筹资。

饶文杰向股东解释,这是集团为了扩大持续性的收入,而加入争取国油颁发的小型油田行列,开始在油气领域最上游的发展和生产石油与天然气。

虽然戴乐集团与大马Roc石油(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及国油勘探(Petronas Carigali)联营的公司,已经在去年获得国油颁发的小型油田风险服务合约(SFRSC),但饶文杰没有带领该公司趁胜追击,反而保持稳健作风。

饶文杰表示,在经济环境可能变坏的局势下,戴乐集团可依赖边佳兰(Pengerang)独立深水汽油中站和小型油田风险服务合约来获得持续性收入,因此,必须专注执行手头上的工作,而不要想得太远。

此举也符合他向来所主张“行业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与熟悉相关知识的公司合作,也是学习油气领域上游知识的管道之一。

创爱心大马协会扶贫

借由直接与间接持有戴乐集团共26.3%股权的饶文杰,根据截至2011年12月30日的计算,身家已达13以8600万令吉,占据《南洋富豪榜》第22名。

白手起家的他,在赚得满满的财富之后,也不忘致力行善,帮助弱势族群。

为此,饶文杰创办了爱心大马协会(MyKasih),透过此非盈利慈善机构,在全马各地进行多次的扶贫计划。

化不愉快经验为动力

当他在彭亨淡马鲁的母校——启智华校,为“MyKasih爱护我的邻里”扶贫计划,出席推介礼时曾透露,当年他来到淡马鲁时,常被同学取笑,因为当时的他只会说客家话。

“经过各种努力,如今我尽力协助其他有需要人士,把不愉快的经验抛在脑后。” 


http://www.nanyang.com/node/423900?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2012 03: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3:马化 大马综合推手 刘锦坤博出彩虹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4 18:40

贤能之士所到之处尽是光芒,不管去到哪里或再怎么遮掩,都会像钻石般闪耀出光芒。由邻国来到异乡定居,随后落地生根的拿督刘锦坤,正是以卓越的表现叱咤我国的博彩领域。

现年63岁的刘锦坤出生于泰国,早期随着父亲来马发展纺织品制造生意,因而在大马落地生根。

在父亲的鞭策和耳濡目染下,刘锦坤在纺织品制造领域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企业核心人物的特质。

担任马化控股(MPHB,3859,主板贸服股)董事经理一职的他,同时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大马综合工业(MWE,3921,主板消费产品股)的董事。

刘锦坤在大马综合工业的历程,造就了现在的他,他在大马综合工业建立与发展相当有贡献,若称他是大马综合工业的发展推手,也实不为过。

他更在1974年11月30日,受委为大马综合工业纺纱厂私人有限公司的董事经理,负责监督该公司的日常运作。
随后,刘锦坤担任大马综合工业织布厂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经理一职。

加盟马化写新页 全力发展博彩业

刘锦坤于2002年8月28日受委为马化控股董事经理,开始了另一辉煌篇章。

成立于1975年的马化控股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而后在1982年在大马股票交易所(现已易名为大马交易所)上市。

马化控股的主要业务涵盖金融服务(保险)、证券咨询、博彩、酒店管理以及房地产,这也显示,刘锦坤已经开始把卓越的管理能力,展现在其他领域,而且把业务打理得有声有色。

根据资料,马化控股旗下共有3家Flamingo酒店,2间位于吉隆坡,另一间则在槟城。

2011年6月,马化控股成功从万能控股私人有限公司(Magnum Holdings)手中收购剩余的49%股权,万能(Magnum)随即成了马化控股的独资子公司。

目前,马化控股将业务重心放重在博彩领域,并以全力提升与加强万能业务为现阶段的目标。

传洽售万能大楼

市场近期也盛传,公司正在洽售万能大楼(Plaza Magnum)。

随着菲律宾赛马俱乐部与Ayala Land签署主要发展协议,以便在马卡蒂市(Makati City)发展一个面积21公顷的产业项目。

该产业项目的发展总值达700亿比索(约49亿6844万令吉),为期20年,菲律宾赛马俱乐部在该产业项目持有18%股权。

马化控股可通过在菲律宾赛马俱乐部的持股权,从上述产业投资中受惠。

2011年12月,马化控股以3亿7500万令吉,将位于吉隆坡市中心43层楼高的马化控股商业大楼脱售予马华公会(MCA)。马化控股上述举措主要是用来偿还银行贷款,马化控股商业大楼并非其核心资产。

另一方面,马化控股与大城市(BRDB,1473,主板产业股)在去年4月签署三项联营计划,将联合发展槟城、万挠以及美马高原(Mimaland)共占地670英亩的土地,发展总值达42亿5000万令吉。

已持100%股权 万能不再上市

不过,让万能重新上市及并购,都不在马化控股的短期计划内。

刘锦坤表示,公司目前专注于发展和增强万能现有核心业务,短期内不会再进行任何并购活动。

马化控股之前是通过银行贷款来收购尚未持有的所有万能股权,因此,大股东目前会集中在发展和整合万能现有的核心业务,不会并购也无意脱售任何业务。

偿清上述贷款也是马化控股的焦点之一,并预计公司会在今年内还清有关债务。

至于会否让万能重新上市,刘锦坤则指出:“马化控股目前没有此计划,我们现在已持有万能的100%股权,重新上市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好处。除非我们将股权脱售予马化控股的股东,我们才会考虑。”

2008年,马化控股与CVC资本联手将万能私有化;直至去年3月11日,马化控股再透过签署多项买卖协议收购未持有的万能49%股权,收购总值接近16亿3720万令吉。

期间,马化控股曾透露有意将万能重新上市,惟之后发文告说明会延后此项计划。

为了再次把万能机构归纳为独资子公司,马化控股背负不少的债务;公司更积极进行资产脱售计划以及向银行贷款,以筹集更多资金。

非法博彩劲敌 推出积宝引客

询及如何与同行竞争时,刘锦坤表示,更重要的是如何与非法博彩业者竞争,而非与现有业者——成功多多(BjToto,1562,主板贸服股)或丹绒(Tanjong)竞争。

“正统博彩业者万能现阶段的市占率介于39%至40%。万能的最大劲敌并不是其他博彩业者,而是非法博彩业者。

“随着非法博彩业者的入侵,我们只能继续推出新游戏来吸引顾客的目光,像是万字4D积宝(Magnum 4D Jackpot),这就是非法博彩业者无法做到的。”

售菲赛马俱乐部

马化控股也在2012年2月11日通过公开市场,以平均每股9.50比索(约67仙)或总值7亿2240万比索(约5164万令吉),脱售菲律宾赛马俱乐部(PRCI)的7656万股,或相等于13.1%股权。

脱售上述股权后,马化控股在菲律宾赛马俱乐部的持股权将降至1亿1677万股,或相等于19.9%股权。

马化控股于2009年3月份,以总值3430万令吉购入相关股权,从上述交易获得约1734万令吉盈利。

公司将以上述盈利,作为资本营运资本以及偿还贷款。

由此可见,马化控股继续着手重组计划,即脱售非核心资产,并专注于博彩业务。

成功非偶然 运气努力不可缺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攀上巅峰位置受人瞩目。

为人较为低调的刘锦坤表示,成功除了需要不断努力和具备诚恳的态度外,运气也是相当重要。

“或许是老天喜欢作弄人,有些人就是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无法一跃飞腾。这就是所谓的运气!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由此可见,做生意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运气。”

选贤与能

绝大部分的人都抱着传内不传外的保守想法,不过,刘锦坤却与众不同。

谈及接班人课题时,拥有一女二子的刘锦坤表示,有能力者自然将成为马化控股的掌舵人。

没栽培子女接班

“我并没有刻意栽培子女成为我的接班人,并非得要把企业传承给自家人。我认为,只要具备潜力与能力,也就有上位的可能性。”

目前,马化控股产业部助理总经理刘可薇是刘锦坤的女儿。

询及会否捧女儿成为马化控股的掌舵人时,刘锦坤笑说:“她不算是我的接班人,况且她也没参与马化控股核心业务——博彩领域的生意。”

http://www.nanyang.com/node/424181?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4:双武隆才子富豪 谢松坤创业报恩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5 18:08

谢松坤不讳言,全利资源(QL,7084,主板消费产品股)是家族企业。

谢松坤在学院教书教了10年,近40岁时领着两个家族——自己的兄弟及太太的兄弟,创办了全利资源。

创立全利资源,为的是让家人摆脱渔人的艰苦生活以及改善渔村的生活,同时也想借此好好自我表现,生意从制造贝壳粉和鱼粉(家禽家畜饲料)做起。

今天的全利资源,已发展成市值27亿令吉的大马主板上市公司,而谢松坤也是“南洋富豪榜”排位第24位的富豪。

谢松坤在拥有15名兄弟姐妹的渔民家庭长大。幼时家境清苦,家人为了让排行第三的他继续升学,必须辛劳筹足学费和生活费,两名弟弟甚至牺牲了升学机会。

家人为谢松坤牺牲,激起了他想报答家人的培育之恩及改善家人生活决心,造就了今天的全利资源。

谢松坤出生在雪兰莪一个偏远的小渔村双武隆,兄弟姐妹众多,大哥、二哥都在小学四五年级时辍学,协助父亲出海捕鱼。

排行第三的他小学五年级时由于村里学生人数不足,无法开办六年级,他差一点放弃学业跟随哥哥出海捕鱼。

一级荣誉学士

不过,家人疼惜他在学业上的努力与成就,历经千辛万苦,送他到附近的小镇完成小学与中学教育。随后,谢松坤的四弟和五弟也跟着辍学,随大哥二哥出海捕鱼。

家人对谢松坤的用心没有白费,谢松坤最终进入马大修读数学系,并且以优异成绩考获一级荣誉学位。
谢松坤较后在玛拉工艺学院教数学与统计学,一教就是10年。

放弃安逸教书生活 全利资源“从零开始”

温文儒雅的教书先生谢松坤放弃舒适稳定的教书生活,放下身段一切从头开始,领著家人从熟悉的渔业做起。

一般人很难想象的是,这位教书先生与家人一起在1987年创办的全利资源,意然是从海边收集贝壳以及市场无人问津的小鱼开始;谢家将这些原料磨成粉状饲料,最终成为成千上万家禽家畜钙质及蛋白质源。

套用谢松坤的话,“一切从零开始”。谢家原以渔业维生,因此,谢松坤的第一企业经营哲学就是“从熟悉的基础做起”。

“我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规模。”谢松坤强调,谢家一步一脚印,不急功近利燥进,不过,坚持每年都要有20%的增长率。

“旧生意,新做法”

“每年20%,4年后就大约就有一倍,接下来就不断翻倍。”曾是数学讲师的谢松坤不断地盘算着。

全利资源就从壳粉和鱼粉开始,慢慢扩大渔业产品加工,并在后期涉足畜牧家禽业以及棕油业。

业务拓展期间,全利资源收购工厂之余也积极引进新技术,并逐渐将触须伸展至周边产品。

“旧生意,新做法”,这就是谢松坤的经营之道。

全利资源2002年曾荣获“The Edge-毕马威农渔组股东价值奖”,尔后,谢松坤也在2006年入选“安永马来西亚企业大师奖”。

邀专才加盟 家族企业须转型

家族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紊乱的家族派系、家族成员经常明争暗斗。

发展至今日的规模,谢松坤不讳言全利资源仍然是家族企业。

“这个企业里,包含了两个家族,一个是我和我的兄弟,另一个则是我太太的兄弟。”

家族成员互相信任

谢松坤告诉《南洋商报》,家族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默契,“草创期间,信任以及合作非常重要。”

谢家成员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家族事业,发扬光大是理所当然的。”

初创时面对资金、劳力不足的问题,大家也能不计较地熬过去。

企业规模越变越大,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时,一般的家族事业会陷入瓶颈。

“所以必须转型”,谢松坤凭经验道出了许许多家族事业都会面对的经营挑战。

生意当然要继续做,家族成员也要继续留任,不过,明显地这个时候也需专才加盟。

就这点而言,谢松坤说问题症结在于家族企业要如何引进和留住这些专才,如何让他们觉得在公司里有发挥的空间且获得公司器重。

“授权、监督,都很重要。公司各个部门接班人,有家人也有外人。”

三大核心业务 每年维持双位数增长

全利资源目前锁定三大核心业务,即海产加工业、畜牧家禽业以及棕油业。

谢松坤表示,三大核心业务扎稳脚步后,目前是区域性发展良机,也就是将市场扩大至东协各国。

问及是否会扩大至其它业务时,谢松坤承认这是个不简单的决定,要涉足全新行业谈何容易;然而,他也不排除,若是有机会会接受挑战,但新业务投资应当与食品相关。

就拓展策略而言,谢松坤说全利资源会从内部增长及并购着手,然而,他也认同,并购虽然可让公司快速拓展,但是并购机会却可遇不可求。

收购丽鸿保绿美

公司成立25年来,全利资源成功达到了谢松坤“每年都要有20%的增长率”的期许,接下来,谢松坤依业务规模的扩大将增长目标收小至每年至少15%。

“总之,至少要维持双位数增长。”

近来,备受市场观注的全利资源并购案包括收购丽鸿(Layhong,9385,主板消费股)23%股权,以及子公司保绿美(Boilerm,0168,创业板)上市大马交易所创业板。

丽鸿专营蛋鸡、饲料、肉鸡养殖等,保绿美则是我国最大生物质锅炉制造商之一,主要业务是设计、制造、装配与订制生物质锅炉和为生物质锅炉提供修补、翻新及工程解决方案。

作风低调不奢华 “我不是拿督”

“我不是拿督,但是有时还是有人叫我拿督。”确实如此,以谢松坤今日的成就与社会地位,常会有人不经意地叫他“拿督”。

不过,他却一再强调保持低调,不想要铺张奢华。

“教育”是谢松坤成功故事里的重要元素,他毅然放弃玛拉工艺学院教职、带领家人创办了全利资源时,也与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英迪学院。

热心华教创办英迪

谢松坤曾感慨说过,“因为我出生贫苦,很不容易才有机会接受教育,所以,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对人的重要。”
“如果当年我小五没继续升学,今天,我很有可能是渔夫。”

英迪学院创立当初,率先采用学分转移制以及双联课程,可谓先驱,完全符合谢松坤“旧生意,新做法”原则。
此外,谢松坤也热心华文教育,他担任巴生滨华独中的董事长至今已13年。


http://www.nanyang.com/node/424426?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6:18万投资翻滚出11亿财富 林伟才创造顶级手套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6 18:05

看准大马橡胶资源丰富,丹斯里林伟才和太太潘斯里董秀美1991年深信自己的眼光,毅然把储蓄18万令吉投资手套制造厂。

21年后的今天,他们俩的眼光不但获得了验证,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工业产品股)更成了全球最大胶手套生产商。

当年,全数储蓄只有18万令吉的林伟才凭着自信和独特的管理理念,成功创造出今天高达11亿8100万令吉的身家,成了“南洋富豪榜”内排名26的大马富豪。

“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终点。打从创业的第一天,我立志不断学习及扩大业务版图,直至产量满足全球需求。”
现年54岁的林伟才在接受《南洋商报》电邮访问时,针对他的成功秘诀问题这么表示。

“我也经历过所有创业初期的挫折,包括没有客户愿意下单,但我都不因被拒绝而气馁,因为我相信自己。”

全球最大胶手套商

1991年,林伟才看准保健业潜力无穷,加上大马橡胶资源丰富,毅然决定用仅有的储蓄和手套生产知识放手一搏,踏上了他的手套王国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顶级手套仅有一间3条生产线厂房,如今,公司的手套厂房已扩大至20间、447条生产线和1万900名员工,年产量超过400亿只,出口至185国,是全球最大胶手套生产商。

林伟才与太太一步一脚印拓展业务,顶级手套更成功在2001年上市大马交易所。

截至2011年,林伟才和家人共持有顶级手套股权38.2%,集团同期市值达30亿9300万令吉,或相等于6亿1900万股,平均股价约5令吉。

基础强稳热门股 逆市上扬令人惊艳

21年来,顶级手套历经无数风雨,例如乳胶价格突然飙涨的2011年就让许多业者叫苦连天,但集团无论是在规模、股价、产量都成功维持稳定增长。

资料显示,乳胶价格2011年4月份曾达每公斤10.99令吉新高,加上外汇波动和欧债压力加剧,业者认为这是手套业黑暗期。

不过,基础强稳的顶级手套2011财年全年营业额仍录得20亿5000万令吉,以及1亿1300万令吉的净利,全财年也派发每股11仙股息,更因成功逆市上扬多次成为分析员首选股。

“大部分领域受全球经济放缓牵累而大吐苦水时,手套需求没有因此减少,因为手套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医药领域是最基本和廉宜必需品。”

他表示,全球胶手套需求量每年增长8%至10%,而且,胶手套使用率低的发展中市场仍很有大的增长空间。
“发展中市场如中国、印尼和印度内需强劲,让顶级手套不断提高产量以满足需求。”

【顶级手套管理哲学】
* 致力于为客户服务
* 维护股东的利益
* 确保员工持续为公司作积极贡献及照顾员工福利
* 和银行界、供应商、商业伙伴及朋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顶级手套准则】
* 不可损失股东的钱
* 不可失去我们的健康
* 不可失去我们的耐性
* 不可失去我们的客户

拓展全球版图 抢30%市占率

正如林伟才所说,成功不是终点,他认为只要胶手套在世界市场还有需求,他就会想办法满足市场需要,争取更高的市占率。

对于未来,林伟才规划了一连串计划,包括扩增生产线提高目前400亿只手套年产能。

“我预料到了2013年4月底时,现有厂房的拓展计划以及4间新厂房将完成和竣工,届时生产线和产能可分别增至515条和463亿5000万只手套,以迎合全球每年1500亿只以上手套的需求。”

另外,集团也会在明年将同等资金投放发展中国家,争取在保健领域蓬勃发展前成为这些国家的市场领导业者,借进军新市朝全球市场30%市占率目标迈进。

投资邻国种胶树

“我们也投资高科技和自动化作业,借此提高产量、减少失误率和在维持低成本的大前提下,保持产品水平。”

放眼未来,林伟才计划在柬埔寨和印尼投资种植橡胶,以达到理想的天然乳胶和合成乳胶手套产品组合。

为同行谋福利

林伟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热爱橡胶手套业,除了坚持生产高品质产品,他也积极贡献,活跃于业界和各公会,为业界和同行谋求福利。

从1990年开始,他加入大马橡胶手套生产商协会(MARGMA)并陆续担任要职,如财政、荣誉秘书和副主席,1997年更接任主席职,为协会服务两年。

另外,林伟才在1998至1999年间成为大马医药领域(AMMI)董事以及大马橡胶局会员。

2010间,他凭多年来的经验被选为大马生产商联盟(FMM)委员;2011年被委任为东亚区商业委员会(EABC)委员。

低成本高品质 赚2元投资1元

深信企业系统和文化是核心的林伟才说:“方向非常重要,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企业必然会损失。”

林伟才在顶级手套的员工手册里设下的方针是“低成本生产高品质手套”,而投资方针则是“赚2元,投资1元”。

“这种投资方针,顾名思义就是以健康的方式赚2元,我们就有效投资1元。”

他曾表示,这个投资方针能时刻确保集团不会胡乱花钱,可以有效控制资金运用。

“一个企业的成立不是1个月、1年的事,而是要永续经营。做生意和人生一样都要有目标,要有中心思想,不能失去方向。”

问及创业道路上最感激谁时,林伟才斩钉截铁的说:“每一位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位女人。我的太太和我一起创业、守业,在这条道事业道路上,无论是公司还是家庭,她都处理得很好。”

太太幕后帮手

董秀美目前是顶级手套执行董事,但在许多公开场合上她都交由丈夫主持,为人低调。

不过,董秀美在慈善界却是风头人物,除了事业和家庭兼顾得宜,她也是慈济的活跃分子和素食者,曾经为了慈善展出学画6年作品,慈善界享有盛名。

林伟才和董秀美育有一对子女,他曾在访谈中表示:“我和女儿都不是素食者,但我们保持多吃蔬菜和维持饮食均衡,运动也是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规划公司饮食 照顾员工健康

林伟才认为,成就顶级手套的不仅是自己的眼光,也是一群忠心的员工。

但员工会认为,让他们对顶级手套不离不弃的原因,是老板不仅对他们的生计负责,也对他们的健康生活负责。

“我们的管理及企业文化之一,就是要求员工维持健康生活。”

这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嘴边,林伟才认真落实,包括聘请2名企业营养师为公司餐单设计餐厅,为公司上下所有员工的健康饮食规划。

集团也要求所有员工每3个月量体重,确保员工不会超重,并经常举办健康和运动活动,每半年也免费提供每位员工牙刷和牙膏。

“员工吃得健康、多做运动,充分休息才能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http://www.nanyang.com/node/424643?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7:大马“四大天王”领风骚 关锦安丁腈手套称第一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7 18:27

年初有分析报告指出,手套领域可谓是今年的“大势”,不论是原料价格、消费情绪、汇率,甚至是生产条件均转好,更有者将手套股指为今年的投资主题之一。

手套业如今唱好,但谁能想象90年代至千禧年之时,手套领域中的竞争之激烈,200家业者中竟有超过半数倒闭。

乱世显出英雄真本事,关锦安就在一片厮杀的战场中,保卫着“贺特佳”(Harta,5168,主板工业产品股)这块超过20年的老招牌,靠着稳扎的管理模式以及创新产品策略,带领贺特佳成为全球最大丁腈手套生产商之一。

贺特佳创办人关锦安,不是一开始就踏入手套领域这一行的。

关锦安曾透露,创立贺特佳前,他经营的是建筑业务,曾是巴生谷高档房产著名建筑商,还有为国内知名政治人物建筑家居的经验。

他后来曾涉足商标徽章织造,且表现不错,惟纺织业渐入夕阳后辗转进入手套业,当时的创业资本有30万令吉。

据了解,当时政府批准的手套生产执照接近200家,可见竞争非常激烈,但后来有超过一半倒闭,足可见当初手套业的艰辛。

年产96亿只手套

黑暗总有过去的一天,手套领域经过多番竞争与整合后,如今已渐有四强鼎立之势,即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工业产品股)、高产尼品工业(Kossan,7153,主板工业产品股)、速柏玛(Supermx,7106,主板工业产品股),还有贺特佳,人称手套“四大天王”。

当中,贺特佳以生产丁腈手套闻名,目前是全球最大丁腈手套生产商之一,年产能高达96亿只手套。

关锦安带着贺特佳逐步踏上国际舞台,为人却十分低调,除了公司活动之外,也鲜少接受媒体采访。

无论如何,今日的成就也为他赢得了可观的财富,以10亿7400万令吉的身家,登上“南洋富豪榜”第27名。

15年产能增7倍

贺特佳于1988年成立之初,先在甲洞营运,1992年将所有厂房集中在雪州巴丁燕带(Batang Berjuntai),透过高度自动化设备提升产能降低成本,也奠定了公司平稳发展的基础。

初期年产7亿只手套

关锦安曾披露,当时公司仅有10条生产线,年产能为7亿只手套。

随着医学手套使用常识提高,加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贺特佳1997年设立第二家工厂,整体生产线拓展至15条,产能提升至12亿只手套。

贺特佳的成功有目共睹,公司至今已有43条生产线,产能高达96亿只,意味着在15年的时间内拓展了7倍产能。
尽管已有如此佳绩,关锦安仍是不放弃继续拓展公司版图的机会。

公司正积极拓展第五厂房的手套生产线,并斥资2000万至3000万令吉增添另外2条生产线。

第六厂房明年中完工

此外,公司也会耗资1亿7500万令吉在Bestari Jaya的现有厂房旁,兴建第六厂房,预计将在2013年中完工。
以这两项拓展计划为目标,贺特佳放眼在2015年之际,产能能拓展40%至135亿只手套。

丁腈手套赚幅高

关锦安刚开始创立贺特佳时,公司主要生产天然橡胶手套,但2003年因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转向丁腈手套市场。

实则上,手套市场大致分成两类,即天然橡胶手套和丁腈手套。

不受乳胶价影响

相较之下,天然橡胶占原料成本较低的优势,用途也广;而丁腈手套赚幅却较好,不仅不会引起使用者对橡胶中的蛋白质敏感这个优点,成长潜能比前者还高,而且也不会受到乳胶价格波动太大影响。

在关锦安的慧眼下,贺特佳成功打进了丁腈手套市场,为公司带来可观的贡献。

与乳胶手套相比,丁腈手套已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美国及欧洲,占全球手套需求的68%。

这几年来,贺特佳在美国丁腈手套市占率已从当年的2%,扩大至近30%,全球丁腈手套市占率料达17%,此业务甚至为公司做出高达90%的收益贡献。

重科技 创新品

关锦安的宏愿,是将贺特佳发展成为“拥有最高品质和最创新产品的全球第一手套生产商,同时也要被大众认为是注重社会与环保责任的企业。”

据贺特佳的年报记载,关锦安建立了一套管理价值观,不仅要确保品质的重要性,也会鼓励员工通过高科技技术,生产具创意与创新性的产品。

除了不断向外拓展,他也十分注重研发部门,希望能通过高科技提高营运效率,他深信这可产生可观的长期赚幅,特别是成本降低能够在领域削价战中保有公司优势。

关锦安仅有中学学历,也没有任何工程相关背景,但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可是公司研发高速生产线的大功臣,这就是他带领贺特佳蓬勃发展的成功因素之一,只有不断的革新,才能够成为顶尖业者。

第二代进入公司

据了解,关氏家族的第二代关民亮和关民敬已经进入公司董事部。

关民亮目前是非独立执行董事,兼任副董事经理,俨然已是公司第二把交椅。

另一位儿子关民敬目前则担任行销部董事,亦是非独立执行董事。

股价营收齐飙 45%净利派息

从股价方面来看,犹记得贺特佳于2008年公开献售(IPO)时,首发价为1.80令吉,当时已获投资者看好,超额认购2.37倍,4月正式上市以1.95令吉红盘登场,溢价8.3%。

上市4年时间,贺特佳因稳定的表现与发展前景,获得市场分析员选为领域首选股之一,如今股价更已攀升至7.97令吉的水平,涨幅达309%。

除了股价大幅增长,收益也是以倍数成长。

贺特佳上市前,2007财年净利为3700万令吉,而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首三季中,就已写下1亿5160万4000令吉的净利,增长幅度达309.74%。

随着收益表现逐年攀高,为了回馈股东长久以来的支持,早前也设下了至少派发净利45%的股息政策。


看好中印南非商机

丁腈价格目前稳定在每公吨1500至1600美元(4536至4838令吉)的价位。

联昌国际投资研究日前通过报告指出,随着丁腈手套成本下滑,加上欧洲政府削减医疗开销,让价格较低的手套更为受落,丁腈手套需求前景看高一线,对贺特佳绝对有利。

贺特佳目前计划为新兴市场供应天然橡胶手套,包括中国、印度和南非。

关锦安尤其看重中国这个拥有庞大商机的市场,而且中国目前也效仿美国进行保健改革,前景备受看好。
目前美国销售占贺特佳总销售的75%,而新兴市场的比例少于5%。

http://www.nanyang.com/node/424916?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8与32: 卡马拔刀相助 东尼如虎添翼 亚航一飞冲天创神话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8 18:29

以人生的追求层面来看,亚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贸服股)的成功,是总执行长丹斯里东尼费南德斯努力不懈之后,所达成的个人梦想。

从商业角度分析,亚航则是东尼敏锐商业嗅觉下,所催生的“商业模式”,在得到财务精算专才——亚航副总执行长拿督卡马鲁丁梅兰努的辅助下,把该模式一一实现,并发扬光大。

“一个搞音乐的人,怎么会跳tone(调子),跑去搞航空?”

这是2001年,众人对透过Tune Air以1令吉从多元重工业(DRBHcom,1619,主板工业产品股)手中接管亚洲航空的东尼,所提出的一大疑问。

综合历年来,曾出现过的各式解答(无论是否得到过东尼的证实),最常出现的“答案”就是:成立亚航,是一圆他从小就喜欢飞机,立志成立航空公司的梦想。

但也有人认为,东尼或许只是跟随前老板——维珍航空创办人理查德布兰森的脚步。后者正是从音乐领域,跨足航空业的先行者。

亡母影响最深

但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东尼的成就或许来自他个人优异的商业嗅觉,继而引领他发掘出“廉价航空”的成功商业模式。

东尼一直认为,在他15岁时便去世的母亲,是对自己一生影响至深的人。

他曾透露母亲为“资本主义者”,并形容曾从事卖保鲜盒生意的母亲,拥有“可把冰块卖给爱斯基摩人”的能力。

在小时便喜爱玩音乐、弹钢琴的东尼,很可能是受到母亲崇尚资本主义的影响,在求学之路选择了会计与财务的专科。

复制欧美廉航 创造亚洲奇迹

东尼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他在1987年加入了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通讯(Virgin Communications)担任财务人员,随后跳槽至华纳音乐(Warner Music International)。

音乐路上诱发商业嗅觉

在华纳音乐经历步步磨练,并攀上东南亚区域副总裁的高位之际,东尼的商业嗅觉终于被诱发。

事源他停留在伦敦,在电视上注意到易捷航空(EasyJet)创办人斯泰利奥斯叙述,如何经营一家廉价航空的那一刻。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仅提供短航程、高频率、低价格、点对点、仅提供简单服务的直航,并已经在欧美和澳洲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廉航概念,在当时立即深植东尼脑海。

他深深相信,此商业模式必定能使用在当时仅有低航空乘搭率的大马,甚至整个亚洲。

于是,2001年东尼拉拢了三位认同他那廉航商业模式的合伙人,一起成立了Tune Air航空公司。

实现人人都能飞梦想

这个企图仿效欧洲并在亚洲复制廉价航空的使命,曾一度被外界视为“不可能的任务”。

但却被以“Believe the Unbelievable!”(相信难以置信的事)为座右铭的东尼,以不超过5年的时间成功印证在每个人眼前,也便是大家所熟悉的“Now Everyone Can Fly”(现在人人都能飞)的故事了。

精算师加盟 创更大商机

东尼发掘了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透过“想象”,认为可将此带入大马及亚洲的航空业。

当他找到Tune Air联合创办人之一的卡马鲁丁之后,在后者扮演财务融资军师角色的协助下,把该商业模式从“想象”转化为“现实”。

在加入Tune Air的创办阵容前,卡马鲁丁从1988年至1993年在阿马银行担任证券投资经理,管理机构和高资产个人客户的投资基金。1994年,他被任命为Innosabah证券有限公司子公司——Innosabah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常务董事。

随后,他成为Innosabah资产管理的合伙人,该公司后来重新命名为Intrinsic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精算学是卡马鲁丁的专才,在玛拉理工大学(University Technology MARA)取得精算学毕业证,更在1983年被马来西亚保险学会授予“最佳精算学学生”的称号。

他于1986年取得中央密西根大学财政学杰出(成绩优异)学士学位,并于1987年获得中央密西根大学MBA学位。

捍卫廉航硬撼马机场

维持低成本商业模式的关键,是“人”。——这是东尼坚定不移的看法。

他认为员工对低成本商业模式的信任相当重要。当员工了解带给客户最重要的是低价格机票、准时起飞、安全和有效率,而其他的服务都是不必要的。

“所以这方面的纪律也很重要。”

为了秉持这个商业原则,导致近期东尼“杠上”大马机场(Airport,5014,主板贸服股)。

后者要扩大新廉航终站(KLIA2)的建筑规模和成本,东尼则抨击这座廉航机场或已不再廉价。

载客量逾亿人次

他更对上述事件延烧出的“登机桥”话题,摆出强硬的立场表示:“亚航将不会使用大马机场,在新廉航终站设立的登机桥,并表示亚航在过去10年承载超过1亿3000万名搭客,也从没使用过登机桥。”

亚航廉航商业模式的成功,非但从东尼接手后的第一年,便转亏为盈得到见证,更在2010年达致累积载客量1亿人次的里程碑,截至2011年12月30日的上市市值也高达104亿令吉。

重金宣传享盛名

对于东尼廉航商业模式的支持,卡马鲁丁除了集团财务、金融和法务方面,在出席公司任何活动时,他也致力配合东尼的宣传策略,即无时无刻把亚航标志穿戴在身上,如衣服和帽子等。

懂得精算经营成本的卡马鲁丁和东尼,绞尽脑汁在为公司维持及改进低成本的商业模式之际,也了解宣传及打造品牌,亦是成功的重要元素。

为此,他们近年不断砸下重金,宣传亚航的“艳红”标志。

“若没有花钱赞助,亚航不会有年乘载量达3000万人次的表现。现在一旦提起大马,许多人会想到亚航,但这种知名度不是一夜之间即可获得,而是透过累积投资所建立。”

球队车队打响品牌

由此,亚航和Tune Air的标志也就出现在世界各大体育赛事,如一级方程式赛车(F1)和职业足球界的四大联赛之一——英超联赛(EPL)等。

虽然东尼花大钱成立“一个马来西亚”莲花F1车队,及购入英超球队女皇公园球会,被视为烧钱的宣传举动。

但他也说过,搞F1和经营球会是为了要赚钱,使用亚航成功的低成本商业模式,来规划该生意。

挤下马航当老大

亚航在我国抢下航空龙头老大的地位,而被挤下的马航(MAS,3786,主板贸服股),则在近年掉入亏损困境。

尔后两家从原先互相竞争的航空公司,为了创造协同效应,在去年作出了轰动市场的换股动作。

当然,努力坚持成功商业模式的结果,也更造就了东尼和卡马鲁丁晋身富豪之列,分别以9.38亿令吉及7.74亿令吉,位居《南洋富豪榜》第28与第32名。

掌控了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后,东尼和卡马鲁丁更是把它发扬光大,套用在其他领域上,如Tune集团廉价酒店及Tune Money金融服务等。

在把低成本商业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同时,热爱音乐的东尼也不忘打造一个“人人可以实现音乐梦想”的平台——Tune Studio。

http://www.nanyang.com/node/425168?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29:无心插柳柳成荫 纳登摸出人生转捩点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2-29 18:42

绝不向“不”低头、勇敢跨过障碍的企业家才能越走越远,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对无心插柳的依华建台(Sendai,5205,主板建筑股)董事经理拿督A.K纳登来说,从默默无名和一路跌跌撞撞到今日在中东区域和印度市场无人不晓的综合钢铁结构建筑商,成功绝不是侥幸,是需要更多付出与努力。

甫于2011年7月11日于大马交易所主板粉墨登场的建筑公司依华建台来势汹汹,A.K纳登2011年更首度跻身富豪行列,获国际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估为亚洲富豪新贵。

A.K纳登1984年成立依华建台,由最初的钢铁结构(structured steel)领域逐渐将业务衍生至设计与制造,如今也成了国内市场少见的大型综合钢铁结构公司。

依华建台实力雄厚,与其它业者不同的是,公司专门为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勾勒钢筋水泥外型。

依华建台的业务也包括工程、发电厂建筑、土木工程和普通工程。

截至2011年12月30日,A.K纳登坐拥9亿2106万令吉财富,成功晋身“南洋大马富豪榜”40强,排名第29。

纯粹机遇 巧遇贵人

创立依华建台前,A.K纳登曾在印刷厂任职,也曾是保险经纪。询及如何踏上建筑之路时,他淡然地表示:“这纯粹是机遇,我在无心插柳之下跨足建筑这一行。当年,我哥哥接了一份钢铁结构建筑工程生意,交托给我后就出国了。”

A.K纳登没有钢铁结构建筑的相关经验,也没受过专业训练,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摸索,他,也摸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捩点。

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四处在吉隆坡寻找可靠且熟练的分包商,也曾被人趁机敲诈,最终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他说:“所幸,我得到贵人相助顺利完成工程。双方合作颇愉快,我们也决定继续合作,他至今仍是我的商业伙伴。”

中东印度业务占95%

依华建台是国油双峰塔和吉隆坡塔外形结构建筑商,这家上市新贵也曾参与多项著名的工程,包括七星帆船酒店(Burj Al Arab,又称阿拉伯塔)、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中环广场、马电讯(TM,4863,主板贸服股)大楼、布城会展中心等外观特殊建筑物。

与此同时,依华建台是中东、印度和东南亚主要综合钢铁结构总承包商,营业额主要来源国为中东区域和印度(占95%),大马业务仅贡献5%。

日本伙伴激发斗志

A.K纳登的拼搏精神和坚持到底个性,深受日本伙伴的影响。

完成哥哥交付的工程后,A.K纳登仍继续从事建筑业,并在争取工程期间认识了现在的日本伙伴。

“日本人的认真与努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做到,其他的理由一概是借口。”

认真工作不找借口

当年,他在汇报会上报告工程进度落后的原因时曾遭日本伙伴当众责备,因而激发他的好胜心。

“我当时心里在想,一定要按进度完成工程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也以日本人认真工作和不找借口的特质教导员工,并一直坚持这样的工作文化。”

这也是A.K纳登的职业生涯中最难以忘怀的故事之一,亦是激发他个人斗志的催化剂。

“这名日本伙伴为日本仙台人,他告诉我说仙台有千岁与长寿之意,我最后决定将公司起名为‘Eversendai’,寓意公司将永续经营。”

海内外订单不绝

依华建台的首个发电厂建筑工程为霹雳曼绒(Manjung)发电厂。

目前,公司也参与丹绒宾(Tanjung Bin)2100兆瓦发电厂扩建计划工程,并与阿尔斯通(Alstom)和成荣集团(MudaJya,5085,主板建筑股)组成财团,共同负责柔佛州丹绒宾发电厂建筑工程。

今年2月21日,依华建台在卡塔尔分别获颁两项总值8100万令吉和3000万令吉工程,同时也在迪拜分别获得900万令吉和3300万令吉的工程合约。

另外,继标得曼绒发电厂合约后,公司再获总值700万令吉曼绒输送管第4计划合约,以及曼绒燃煤发电厂合约,总值2500万令吉。

竞标120亿工程

截至目前,依华建台在海内外共竞标总值120亿令吉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也包括标志性建筑工程和基建工程,主要集中于中东、东南亚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地区(CIS region)。

乘风破浪渡难关

询及如何看待依华建台的发展前景时,A.K.纳登表示,2012年是令人振奋的一年,他预测,旗下业务接下来会有不错的增长表现。

“依华建台上两年的生意走势较为放缓,直至去2011年才开始走强。我们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国际市场,大马市场是支撑依华建台盈利的一小部分。”

“不过,大马市场正逐渐增长,相较于之前的情况,这是非常正面的现象。”

积极开拓大马市场

“依华建台未来将专注国际和中东市场,而我们的印度业务增长前景也看涨。与此同时,我们也积极开拓大马市场,目前已有数项计划(发电厂和基础建设)接踵而来,惟现阶段仍在竞标阶段,因此,我们未能奉告确切的工程内容。”

尽管全球经济动荡,各行各业都受冲击,不过,A.K纳登却表示,依华建台的业绩表现丝毫不受全球经济局势的影响,公司仍持续增长。

“与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相比,依华建台2011年全年业绩表现与我们上市时所承诺的相符,业绩仍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公司也放眼从经济转型执行方案(ETP)、捷运工程、国家石油(Petronas)和政府推行的其他基础建设工程中标得部分工程。

成功之道 说到做到

谈及成功之道,A.K纳登认为“说到做到”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同时,也要有不屈不挠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说到做到是生意人必备的条件,兑现承诺过的事,才能赢得信任。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这个字,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有心去做,就一定做得到。”

谈及两个宝贝孩子,A.K纳登的嘴角不自觉的洋溢着为人父母的慈爱。

“我从不把家庭和事业混为一谈,我的儿子目前也在公司上班。至于接班人这个课题,我认为,他还很年轻,仍需要更多时间磨练和累积经验。”

儿子从基层做起

29岁的纳里斯纳登2004年加入家族事业,是公司董事局成员,主要负责印度市场。印度是公司重要盈利来源,父亲将重大的责任交给他,也显示出他对纳里斯纳登的看重。

考获商业科技资讯学位的纳里斯纳登,年幼时常陪父亲出外谈生意,因而对经商培养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A.K纳登认为,让纳里斯纳全盘接手公司业务前必须从基层做起,确保纳里斯纳有在逆境高飞的能力,才可坐上司机位子,带领公司远航。

针对如何在事业与家庭取得平衡的问题,他透露,没有所谓的平衡与否,他希望工作的时候只专注于工作,陪伴家人的时候就忘却工作。

至于会否招揽在新加坡当律师的女儿加入依华建台的团队,总是拿小女儿没辙的A.K纳登笑说:“女儿在家里已处处控制了我,我不想回到公司也受她控制。”

工作狂 奔走忙

自嘲“工作狂”的A.K纳登,自依华建台上市后就马不停蹄地为依华建台的业务奔走。

“为了达成依华建台所设下的目标和远景,我绝不能停下来,必须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放眼5年内双位数增长

他也表示,放眼依华建台营业额和盈利在5年内取得双位数增长。

“上市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依华建台走得更远,因此,我们得竭尽所能推动业务,冀望5年内营业额和盈利均取得双位数增长。”

对雇员心存感激的A.K纳登表示,雇员是促使他继续往前的动力,员工同时也是公司最大的资产。

“我有一群愿意牺牲和奉献的好员工,多亏员工们的支持,我才有动力走下去。即使我有一个非常周全的计划,若没有这班忠心员工的支持,我也无法独力完成。

“因为他们,我才会一直有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念头,员工也可以说是我的能量来源。”


http://www.nanyang.com/node/425462?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3: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30:积极投资 业务多元 阿都哈密点木成金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3-01 18:17

阿都哈密可说是砂拉越雄踞一方的土著富豪,从林木业开始在商界立足,较后再把商业版图逐渐扩大。

林木业公司大安(TaAnn,5012,主板工业产品股)13年前在大马交易所上市,也可说是他在大马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公司。至今,他是旗下4家上市公司的主席。

阿都哈密与砂拉越政治首脑关系密切,这也使得评论员在评论砂拉越政局时,难免会提及他的商业王国。阿都哈密今天的财富,让他坐上“南洋富豪榜”第30位。

26年来,以砂拉越为大本营的阿都哈密是一个积极的投资者、企业管理人以及公司董事,商业版图横跨林木业、工程建筑、房地产发展、公用事业以及科技通讯业。

63岁的他目前是4家上市公司的主席,上市公司业务大多数都盘踞砂拉越,不过,他的商业王国可说是从林木业开始的。

就马来西亚交易所而言,大安可说是阿都哈密的发迹基石,他连同两位伙伴-拿督华合哈芝多拉以及拿督黄国兴(译音)于1980年代中旬创立大安,当时不过是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马大理学士

这家公司于1999年11月23日在大马交易所主要交易板上市,大安目前是一家以林木资源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伐木经营权以及买卖树桐,同时也有油棕园和棕油厂。

阿都哈密毕业于马来亚大学,考获理学士学位,同时也是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林木产品应用硕士,所以,阿都哈密是科班出生的林木专家,林木管理和林木产品的实战经验长达23年。

阿都哈密1999年10月2日起、也就是在公司上市前就开始担任大安执行主席至今。

大安年报里的董事简介提到:“过去16年来,阿都哈密都积极参与澳洲和砂拉越的森林种植活动。”

1999年进军ICT

阿都哈密在1999年开始涉足资讯工艺业,私人持有的Danawa资源私人有限公司与剑桥大学合作,负责剑桥资讯通讯和科技启始工程计划。

Danawa通讯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从无线宽频器材、网络电话(VoIP)以及微型地球站(VSAT)、网络策划一直到无线电频率工程。

关税局合约在望

Danawa业务并不局限于通讯服务,公司也致力推广儿童资讯工艺教育。

阿都哈密旗下另外一家与科技关联的公司 - 智能电子标签(Smartag,0169,创业板)于去年4月上市,他在智能电子标签持有约22%,并任主席。

Smartag是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供应商,提供生产、物流、运输、货品追踪、货柜管理、保安与检视系统以及仓库管理软硬件。

智能电子标签日前与泰国Netbay有限公司、签下泰国46个陆地海关检查站RFID货柜追踪服务系统提供伙伴同意书。

公司总执行长林炳强当时曾说,期望通过这计划开拓从泰国连接到大马、寮国、越南和部分南中国地区的RFID服务网络。

此外,智能电子标签也与大马皇家关税局签署了解备忘录,将为后者提供全马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保安和交易系统。

种植业务后来居上

尽管大安以林木业起家,旗下种植业务却显出后来居上之势;2010年,种植业务创造的盈利,占了大安税前盈利的82%。

大安管理层曾表示,未来焦点仍将种植业,有能力为2012财年总收益带来至少80%的贡献,尤其是公司仍有大片未成熟种植地,占总地库50%。

2至3年间,公司会持续发展旗下1万2000公顷未种植地库。

长期来看,大安放眼将地库拓展至10万公顷,目前正积极收购种植地。

除了大安,阿都哈密也是上市公司纳音控股(Naim,5073,主板房地产股)、砂拉越种植(SwkPlnt,5135,主板种植股)以及智能电子标签(Smartag,0169,创业板)主席。

阿都哈密更是砂拉越能源(SEB,已私有化)以及旗下发电公司SESCO私人有限公司主席,SESCO拥有砂拉越境内发电、输送、分销和供应电力经营权。

房地产集中古晋美里

除了林木和油棕业,阿都哈密的商业触须也伸展至房地产,纳音控股(Naim,5073,主板房地产股)就是他在大马交易所挂牌的房地产公司,主要的房地产发展计划集中在古晋和美里。

纳音控股的旗舰房地产发展计划为美里的Permyjaya新镇、Kota Samarahan的Desa Ilmu以及古晋南部走廊的Rivieria卫星式城镇。

持股达洋企业

与此同时,纳音控股在砂拉越主要城镇都有规模较小的住宅和商业房地产的发展计划。

纳音控股是A级建筑商,拥有ISO 9001认证,同时也是我国最大土著建筑商之一。

根据公司网站资料,纳音控股已完成超过44亿令吉的工程,建筑订单也超过35亿令吉。

纳音控股也持有石油天然气公司达洋企业(Dayang,5141,主板贸服股)34.2%股权,达洋为采油公司提供各种服务。

近期大热的油气领域中,达洋也是投资者备受关注的油气公司之一。

达洋企业刚在今年2月中旬宣布、获得塔里斯曼(Talisman)大马有限公司颁发一份价值1亿2500万令吉的合约,提供维修服务。

两个白毛一条心

值得一提的是,阿都哈密是被称为“白毛”砂拉越首席部长泰益玛目的表兄弟,同样是满头白发的阿都哈密也曾被评论界形容为泰益版图的中心人物。泰益玛目执政砂拉越约30年。

阿都哈密商界的出色表现,获得砂拉越当地社会表扬,于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获颁砂拉越年度企业家奖。

由于阿都哈密大多数的资产都在砂拉越,而且与砂拉越首席部长关系密切,所以在砂拉越州选或是砂拉越政治状况有任何风吹草动时,阿都哈密的公司都会在分析员的雷达中,常被评选为砂拉越政治概念股。


http://www.nanyang.com/node/425714?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4: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31:胶园变白沙罗高原 张竹友代夫守江山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3-02 17:43

人说,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拥有创造永续经营和收入的能力,也会有具代表性的传世佳作。

潘斯里拿汀张竹友与丈夫丹斯里温典光的代表作,莫过于将一片橡胶树林、改造成价值连城和达官显耀居住的白沙罗高原(Damansara Heights)。

1963年温典光逝世,张竹友毅然接任雪兰莪实业(SPB,1783,主板产业股)主席职位,严守两人一手打造的产业江山,并以7亿8700万令吉的身家成为南洋富豪榜唯一入榜女富豪。

丹斯里温典光在福建协和大学求学时与潘斯里张竹友相恋,结婚后双双赴美升学,后来再携手创下一片产业江山,可说是白沙罗高原的开山鼻祖。

约50年前,白沙罗高原是一片橡胶树林,根本没有任何一间有看头的房屋;但经过两人的慧眼投资后,现在已经是雪隆区赫赫有名的高尚住宅区和商业办公中心。

1963年,温典光夫妇以低廉的价格从法国苏芬公司买入白沙罗高原1000亩地段,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这项收购计划。

那时,雪兰莪实业和其他产业公司一样,着重在建造和售卖房屋业务。但1970年后,温典光夫妻改弦易张,决定专门建造房屋和办公大楼、并保留按月收租的业务。

发展镇山之宝

温典光眼光独到,他将当时购买的地皮一直留到80年代初期才发展。

这是因为他们先在周围地带发展房地产业,待单层房屋、双层房屋、独立式房屋等各类店屋出现,整个白沙罗高原已有相当可观的人口,俨然是规模颇大的市镇。

他们这时才决定发展上述剩余的地皮精华,打造白沙罗镇中心,一来当地人口迅速增加激励商业需求,二来当地靠近吉隆坡市中心和八打灵再也,三来吉隆坡商业大厦需求殷切,很多商家觉得近郊白沙罗地区非常符合需求。

80年代初期,这段地皮价值估值达70亿元,但随着百物上涨,如今价值已不同凡响,俨然成为雪兰莪实业的“镇山之宝”了。

魄力行事 扛重任

张竹友出生于书香世家,1949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于1950年取得师范学院专业文凭。

她的父亲张昆灵是知名矿业家,曾任雪州嘉应会馆总理,也曾在广肇会馆、中华总商会任要职。

温典光1924年出生于中国广东梅县,曾任职文教界,也是前马华公会强人,出任马华、董总、教总三大机构联合成立的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总秘书,维护华教不遗余力。

温典光于2000年逝世时,本来担任公司董事经理的张竹友接任主席。

实力备受肯定

张竹友实则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女强人,怡保花园(IGB,1597,主板产业股)创办人拿督陈振南曾在回忆录提及,1964年他欲与雪兰莪实业合作,因此在皇家雪兰莪高尔夫俱乐部与温典光夫妻见面。

他说:“她(张竹友)要负责决策,从规划到股份以至员工处置的一切事务。”

由此可见,张竹友在集团地位举足轻重,也因此能在丈夫逝世后一手扛起整个事业,实力备受肯定。

行事低调 儿掌权

雪兰莪实业创立于1963年,主要接管温典光私人有限公司和张竹友私人有限公司业务,并在同年上市大马交易所,是本地投资者俗称的“老牌股”。

集团向来给人“资产丰厚、理财严谨”的印象,多年来稳健发展,迄今仍在产业界屹立不倒。

一般对于温典光和张竹友的印象,可说是低调非常,无法从浩瀚网络中找到张竹友的任何照片,就足以证明。
据了解,温典光生前从未接受过媒体访问,亦不会轻易在公开场面露面。

有关张竹友的新闻也是少之又少,最常见的便是登上主要的大马富豪排行榜,包括《福布斯》和《大马商业》杂志的新闻。

据悉,张竹友常年待在澳洲,雪兰莪实业已交给第二代管理。

第二代未露面

目前集团董事经理温秋齐(译音),或许是传承了家族“低调”特质,从未正式露面。过去大部分公开活动,都是由公司金融主管李文建(译音)面对媒体。

根据集团年报,他是在1979年获委入董事部,担任执行董事一职;2000年时接手母亲董事经理一职。

再受惠捷运计划

雪兰莪实业是我国数个高档产业计划的发展商,除了所提及的白沙罗,曾经发展的产业项目还包括孟沙、优景高原(Ukay Heights)和肯尼山(Kenny Hills)等。

另一方面,集团也将业务开拓至酒店业、电脑教育业及私人学院等,在澳洲等海外市场均可见到足迹。

近几年来,雪兰莪实业并没有非常庞大的产业发展计划,但无损集团雄浑实力。

经济不景气期间,虽然有过收益负增长,但鲜少出售旗下产业,反映集团财力强稳。

影响隆市产业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转型计划下的捷运工程(MRT)即将开跑,曾有分析员预测,未来5年吉隆坡主要热点底价最高可上涨500%,对吉隆坡产业市场带来结构性的影响。

黄氏唯高达研究曾在报告中分析,捷运计划将带来高倍数效应,连带捷运线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需求均会有所增长。

这些受看好的地段包括武吉免登、吉隆坡中环广场、吉隆坡生态城至谷中城、冼都以及雪兰莪实业坐拥的白沙罗市镇至白沙罗高原。

扩大收益投资教育

除了产业发展,张竹友也涉足教育事业,她通过雪兰莪实业持有精英国际集团(Help,7236,主板贸服股)51%股权。

精英国际集团旗下的精英大学是本地知名大学之一,亦是80年代我国首家推介和外国学校“双联课程”的学校。
目前,精英大学学生超过1万1000人,来自全球80个国家。

今年1月,精英国际集团宣布将触角伸至私立小学和国际中学,预计在梳邦设立的学校将于2013年9月完成首期工程,首批招生数料达500至600人,前景备受看好。

盈利贡献50%

同时,集团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除了在中国展开联营计划,也以课程经销权和授权的方式立足印尼和越南,并在澳洲、柬埔寨和泰国等海外据点奠定业务。

据了解,精英国际集团对雪兰莪实业作出的盈利贡献达50%。

精英国际集团目前掌权人是总裁拿督陈德鸿,以及主席兼总执行长拿汀刘金玉, 而温秋齐(译音)则是公司非独立非执行董事。

http://www.nanyang.com/node/425983?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2012 04: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33:率队勇闯难关 刘启盛魄力领导实达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3-03 17:50

如果把实达集团(SPSETIA,8664,主板产业股)形容成征服浩瀚大海的一条船,那刘启盛就是想法和领导力特强的掌舵人。

“实达集团的成功,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团队努力的成果。”

无论接受过多少次访问,刘启盛从来不把集团的成功加冕在自己的身上,赞扬对象始终是与他一起乘风破浪的“实达团队”。

刘启盛加入实达集团近20年,闯过无数难关,也经历过金融风暴洗礼,更被大股东全面收购,但这些年来,他还是屹立不摇。

魄力和热诚是他的动力;团队则是他坚持下去的支柱。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个团队的力量,可以征服全世界。”

很多人误解刘启盛是实达集团的创办人,事实上,他1996年才加入于1974年创办的实达集团,而他的产业发展王国则始于1986年。

刘启盛毕业于马大经济系,毕业后加入一家银行服务。

他告诉《南洋商报》:“(当时)我敢怒敢言和冒险精神与上司的处事风格不合。自己不适合金融界的感觉也一天比一天强烈。”

当自己的老板

数年后,刘启盛决定放弃银行高薪高职,接受一家产业发展公司聘雇,开始了全新的专业生涯。

加入这家公司后,刘启盛发现想法仍跟上司不同,而且还受到压抑。

当时他想,“若要有真正的成就,就必须当自己的老板。”

于是,刘启盛1986年与工程师潘丁友合资创立Syarikat Kemajuan Jerai发展公司。

“当年也适逢经济衰退,我们看准时机要买下一块地皮,但资金短缺,也没有任何抵押品可以向银行借贷。”

和银行家分享盈利

这个关键时刻,刘启盛充份地发挥了他的冒险精神。

他大胆地向银行提出盈利分享计划,也就是与银行合作,除了每月偿还利息给银行,计划盈利也与银行分享。

“凭这个计划,我们在没有任何抵押下成功借到5400万令吉。对银行来说,即使我真的无力还债,银行也不会亏大本,因为我用贷款购置的土地还是有价值的。”

顺利借到资金后,发展项目也取得成功,不但让刘启盛肯定了当初的判断,也让他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进军沙巴发展Aeropod

今年2月,实达集团在刘启盛的领导下进入新市场——沙巴,集团拟在当地推出发展总值高达16亿令吉的旗舰项目——Aeropod综合发展计划。

刘启盛在Aeropod推介礼上表示,早在2008年打进沙巴市场,与州政府展开密切合作,探讨如何现代化丹容亚路火车站及发展成沙巴交通枢纽。

然而,Aeropod是实达集团首个进入沙巴的正式项目,也是亚庇最大型综合发展项目,占地60亩,发展区内含零售办公室、SOVO、餐馆、购物中心、酒店以及服务公寓,分5阶段进行。

据了解,计划的首阶段发展规模包括火车站,总面积20英亩,首阶段的28个店铺办公室单位(8层及8层半)已经售罄,总销售额为2亿3500万令吉,获得沙巴投资者的热烈回响。

看好亚庇市场

整个工程将耗时8至10年,但若进展顺利,或可在6至8年竣工。

未来,实达集团将继续物色亚庇合适土地,准备在亚庇产业市场大展拳脚。

“我们暂时会把焦点放在亚庇,希望上述项目可以带来一个美好的开始,之后才考虑进军沙巴州其他地区以及砂拉越市场。”

雄心勃勃的他还表示,希望能在今年内收购亚庇第二块地皮,供下一个发展项目。

1996人生转捩年 收购实达成大股东

1994年至1995年间,刘启盛注入资产倒置收购实达集团,崛起成为实达大股东。

“我想,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年,就是1996年了。”

加入当年还是创业板的实达集团,刘启盛充份发挥了领导能力,短短两年内把集团转至主板。

不过,加入集团初期,他与其他员工无异,每个月只领干薪,没有分红,因为集团当年正在拓展,盈利全都用来投资买地。

刘启盛将当年一些大胆的想法、被同行讥为不切实际的工程一个接一个的实现,又一个接一个的缔造奇迹,故事也一个接一个的传遍业界。

实达集团的工程着重在巴生谷、柔佛和槟城,过去的重大工程包括安邦美丽山庄、蒲种中心及柔佛美丽山庄等。

如今,实达集团的核心业务仍是产业发展和工程承包,也积极投资和经营生产业务。

市值70亿

近年来,集团业务拓展至商业产业,现已完成的大型项目包括蒲种SetiaWalk和SP Eco Park;KL Eco City也即将动工。

集团也已走出大马,在越南、澳洲、新加坡等均有产业发展计划,目前市值为70亿令吉。

目前,刘启盛持有集团10.9%股权,身价达7亿7200万令吉,排在《南洋富豪榜》第33。

“丹斯里,请留下来” 首相赞誉灵魂人物

实达集团2011年9月28日宣布收到大股东国民投资机构献议、以每股3.90令吉和每张凭单91仙全面收购实达集团。

消息传出后,券商和业界议论纷纷,最热门的讨论话题莫过于献购价低估了实达集团,但首相纳吉的一句话,把众人目光从集团账面上价值转到了集团抽象的价值——也就是实达集团掌舵人刘启盛身上。

纳吉说:“丹斯里,请留下来……”纳吉的这句话,显示国家投资臂膀真正的收购目标并不仅是实力坚强的实达集团,还包括了集团灵魂人物刘启盛。

调高献购价

2012年1月杪,刘启盛宣布与国民投资机构(PNB)联手献购实达集团。

国民投资机构、刘启盛和实达集团也签署了管理合约,即维持刘启盛的集团总裁与总执行长职位3年,他将负责公司的管理与日常业务,并拥有独立执行权。

刘启盛也借此把股票和凭单收购价提高5仙,即每股3.95令吉和每单位96仙,分析员一致唱好之余股价更大受激励;1月28日,实达集团股价以3.94令吉跳空报开,涨6仙或1.55%,刷下自去年8月2日来的新高。实达集团股价自此保持约4令吉水平。

感恩创办人提拔 “我欠黄子钜人情”

如果说刘启盛的事业道路最重要的一年是1996年,那最重要的启发者对他来说毫无疑问的就是“实达集团创办人黄子钜。”

刘启盛和黄子钜认识初期,黄子钜已经开始经营实达集团,而刘启盛也正在筹备自己的产业公司。

刘启盛说:“我年少轻狂的时候,黄子钜告诉我必须放慢脚步。创业初期,他也以前辈的身分给了我很多务实的意见。”

实达集团1993年上市,一年多后刘启盛加入与黄子钜成为事业伙伴,到了1998年,黄子钜决定隐退。

刘启盛说:“黄子钜让我看清自己的未来,给我发挥的机会。我欠他这个人情。”

尽管黄子钜不再过问集团事务,国民投资机构提出收购献议时刘启盛询问意见的第一人就是他。

黄子钜曾经在访问时表示:“刘启盛收到收购献议后,尽管我已经不再是董事局成员,他还是尊敬我是集团创办人,询问我的意见。”

清寒子弟出身

刘启盛来自柔佛州避兰东新村,家庭背景不显赫,父亲刘保兴原本从事罗里运输,因病重改卖小酒,与割胶的太太吴美娥育有4名孩子,刘启盛是幼子。

“我们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公司到上市,都是靠双手拼回来的。”

工作认真源自清苦的家庭背景,刘启盛认为成就靠打拼。

“我的一项工程1997年受金融风暴打击,政府一度紧缩货币政策,利率飙升至22%,很多人都替我担心。”

不过,刘启盛坚持不过度举债,加上现金充裕,实达集团终于安然度过当年的金融危机。

太太成精神支柱

“那个时候,特别是太太和我的家人,都是我心灵上的依靠。”

刘启盛和太太——潘斯里侯婷婷育有3名儿子和1名女儿,但太太和孩子几乎不公开露面,一直都在刘启盛背后给予无声的支持。


http://www.nanyang.com/node/426237?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4: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34:200万滚出20亿资产 黄宗华展现福州人拼劲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3-04 17:35

黄宗华带领奥斯克证券公司(OSK,侨丰控股前身)从一个200万缴足资本的证券行,发展出现今可被叫价约20亿令吉的侨丰投资银行。

来自霹雳州怡保与红土坎之间、福州古田人聚居小市镇——爱大华(Ayer Tawar)的侨丰控股(OSK,5053,主板金融股)创办人黄宗华,走在打造金融集团的路途上,充分展现出了“福州人做生意积极”的特质。

根据与黄宗华接触过的金融业界人描述,黄宗华是个做事相当积极的人,完全符合大马福州人被冠于“福州人积极做生意”的特质。

因家境穷苦,家里排行老大的黄宗华以半工读的方式完成高中学业。

黄宗华对金融业非常有兴趣,20岁时(1969年)在一个小镇金融机构争取到成为一名普通职员的机会,并以出色的表现,在5年内爬升至分行经理的位置。

不久后,这家金融机构因董事成员分道扬镳,董事之一决定另行成立新金融机构,也给了黄宗华一次进取的机会。

收购濒破产公司

此机会让他得以从“公司开荒功臣”一直晋升至高级总经理。

他负责规划这家公司的制度与作业流程、亲自监督日常运作,这也使他获得到了全面的磨练。

1982年,由于积极个性使然,黄宗华与朋友大胆以200万令吉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奥斯克证券有限公司。

收购这家成立于1963年的证券公司的确是个大挑战,问题包括如何调整公司运作、加强管理体制及摊还公司债务。

经过3年的拯救,公司情况终于好转,黄宗华也在1985年被委任董事经理和总执行长,一直到2007年。

主导企业重组 1991年顺利上市

累积了多年金融业经验的黄宗华全心投入管理工作、带领公司驶上快速发展之轨后,也平稳度过了上世纪末的金融危机。

1990年,黄宗华主导了一次企业重组,不但成立了侨丰控股、把奥斯克证券公司收编成子公司,更顺利在隔年上市大马交易所。

黄宗华重视运作及管理,上市后将集团的发展目标定位成要在证券业务上建立稳固基础,最终发展成一个全方位的金融集团。

直到这个时候,才稍微看到一直积极带领公司往上爬的黄宗华暂时歇脚。

拥最多大马散户 推动金融投资业发展

黄宗华在金融界发挥的效应虽然大部分都以集团利益为主,但也间接为我国金融投资界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黄宗华在推动我国资金市场活动上非常落力,主动为股票投资环境创造流通性(liquidity)。

相信不少国人也曾注意到,侨丰证券行周末会派员工到全马各地超级市场及商场设专柜,积极招揽投资散户,无形中也提高了普罗大众对投资股票的认识。

开设57分行

此外,黄宗华在拓展侨丰投资银行分行的策略也显得较其他同业积极。根据侨丰投资银行网站资料,分布在大马和区域的分行达57间。

当然,这也造就了侨丰证券行成为我国拥有散户最多的证券行之一,也在区域同行中具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宗华凭着在证券业多年来的出色表现,受大马交易所(Bursa,1818,主板金融股)邀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获全方位经纪执照 确立证券业巨头地位

1996年,为了配合全新形象及业务的拓展,奥斯克证券公司正式易名、也就是此后国内投资散户非常熟悉的侨丰证券公司(OSK Securities Berhad)。

在市场站稳脚跟后,蓄势待发的黄宗华又开始领航侨丰集团,更积极地拓展业务版图。

经历上世末的亚洲经济危机后,政府号召整合证券领域。

并购3证券行

为了获得政府奖掖,包括“全方位经纪”营业执照,侨丰快速并购另3家证券行,进而2001年成功争取到这张重要的营业执照。

从此,集团一脚跨进企业融资、债务资本市场、衍生商品与结构化产品及其它新型投资市场,扩大了公司的务规模,加上同年涉足的创业投资(简称创投)和私募股权业务,侨丰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显著飙升,业绩也节节升高。

投银老板梦想成真

从20岁开始投入金融界的黄宗华,一直有个梦想:成为一家投资银行的大股东。

2005年底,圆梦的机会来了。

当时,政府通过国家银行和证券监督委员会启动了投资银行管理办法,以进一步整合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包括全方位经纪和商业银行。

符合资格的侨丰证券公司随此在2006年提出申请,顺利在2007年1月获得投资银行地位,并再次易名为侨丰投资银行。

业务遍布东协区域

重要里程碑达标后,黄宗华认为不能仅依赖大马单一市场存活及增长,决定带领侨丰于2005和2006年分别开展香港和新加坡海外市场,积极把业务触角伸展至东协区域。

如今,侨丰在泰国、印尼、柬埔寨和越南等都已获得发展证券业务或投资银行的准证。

家人管理房地产业务

截至2011年12月30日,以6亿6300万令吉身家(仅计算上市公司持股)的黄宗华,在“南洋富豪榜”名列34。

除了金融业,他在房地产管理和发展也有建树;他曾透露,自己比较喜欢金融业,其它公司交由家人代管。

例如,2002年上市大马交易所的侨丰产业(OSKProp,6661,主板产业股)董事部,就可见到弟弟黄宗金和女儿黄依晴(译音)的身影。

另外,掌控侨丰产业重点股权的置地管理私人有限公司(Land Management Sdn Bhd),则由夫人许彩梅(译音Khor Chai Moi)和5个儿女共同掌控。

置地管理也在2011年6月向侨丰产业提出强制性全面收购(MGO)献议。

此外,许彩梅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辟捷控股(PJDev,1945,主板产业股)大股东,持股率23.67%。

安排子女接班


就接班人而言,黄宗华的长子黄祖言(译音)除了出任侨丰投资银行总营运长,也担任侨丰创投(OSKVI,0053,创业板)执行董事;小儿子黄祖兴(译音)则去年被委任为辟捷控股执行董事。

尽管68高龄的黄宗华在逐步安排子女走上学习接班之路看来已可退居幕后,不过,近来国内吹起的次波金融业整合风,又把他硬生生地卷了回来。

兴业资本(RHBCap,1066,主板金融股)2011年已获得国行批准跟侨丰投资银行洽并,市场传出,黄宗华或被要求在合并后在新公司里担任管理证券业务的要角。

http://www.nanyang.com/node/426478?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4: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NO.35:安裕资源富过三代 林建南废铁炼成钢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3-05 17:25

这是一个富过三代的故事。

1946年,林克成从事废铁买卖。4年后,他的两名儿子林生枝和林生桂也加入了这门生意,进一步将业务扩大至钢铁以及与钢铁相关的产品贸易与生产业务。

就这样,业务一天比一天壮大。安裕资源(AnnJoo,6556,主板工业产品股)也于1996年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现时的马来西亚交易所)主要交易板上市。

这盘家族生意也成功传到了第三代,目前,安裕资源掌舵人拿督林建南是林克成的孙子,继续将安裕打造成一家连贯上游至下游的综合钢铁厂。

林氏家族的财富规模庞大,稳稳地坐在“南洋富豪榜”第35位。

曾有人这么形容过,“安裕以买卖废铁开始,公司1946年由林克成创建,他的愿景以及高昂的企业家精神,为集团创造了莫大的成功。”

林克成凭着不屈不挠的毅力,加上两名儿子的协助,安裕从单纯的废铁买卖扩大成钢铁生产商。

安裕1996年上市后,更在2000年收购另一家上市钢铁厂马来亚八幡钢铁厂(Malayawata)30.04%股权。2006年,安裕进一步增持马来亚八幡钢铁厂股权至67.67%。

转战上游业

一年后,安裕又将马来亚八幡钢铁厂股权增至98.12%,随后将之从大马交易所除牌纳入安裕。

从林克成创业,两位儿子拓展,来到第三代林建南,安裕已是三代人的钢铁厂。

林建南是林生枝的长子,继承两代人的努力,他接棒后继续将钢铁厂业务发扬光大。在他的领导下,安裕开始转战上游业生产钢铁。

林建南在钢铁业拥有三十年的经验,安裕1996年上市时他就已经进入董事局;并在2008年时被委为执行主席至今。

安裕2008年崛起成我国最大钢铁厂(以市值计)。

同年,公司鼓风炉工程开始动工,这也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冶铁鼓风炉,备配430立方公尺鼓风炉及75立方公尺烧结厂。

投资鼓风炉

安裕所采用的混合式鼓风炉和电弧炉为全球等级最高配备,厂房也获得环保认证。

林建南曾在访谈中说:“投资鼓风炉科技的决策考虑,是明显提高产能以及钢铁生产过程中大量省电。”

大马首家综合钢铁厂

安裕2010年被选为“2010年The Edge亿万令吉俱乐部”公司之一,被誉为我国最大以及表现最佳公司之一。

安裕现已转型成真正的综合钢铁公司,这也是马来西亚首家综合式的钢铁公司。

稳住本地地位后,安裕放眼区域市场。事实上,安裕目前已将其钢铁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中东、印度、大洋洲、台湾和香港等。

林建南全心投入安裕钢铁厂之余,也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他是吉隆坡及雪兰莪华商公会副财政,也是大马钢铁公会副主席。

领航大马钢铁业 效率最高 市值最大

今天的安裕是东南亚最有效率的钢铁厂之一,并在2008年超越我国其它业者成为最大钢铁厂(以市值计算)。

安裕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国内最卓越的钢铁专家”,安裕凭丰富的经验和无法匹敌的专才成为马来西亚钢铁领域中最值得信赖的全方位方案提供业者。

安裕从废铁买卖做起,经历66年蜕变成为钢铁制造商以及轧钢厂,专注钢铁生产。公司生产的钢铁产品包括短条钢、钢条、钢丝筋条,这些钢材主要用在建筑以及工程领域。

安裕转进上游业务的经营策略,正好与安裕多元化钢铁下游业务的策略吻合。

产品服务多元化

除了生产钢铁,安裕也经营钢铁交易。

公司钢铁交易业务涉及多元化钢铁产品,包括各类平钢和长钢,为石油与天然气、石油化工、棕油与化工、饮食、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程、建筑及基建等领域提供钢材。

事实上,安裕的钢铁交易部为国内基建以及工程制造业中的领先供应商。此外,安裕也是钢条割缝加工和切口加工专家。公司提供精密金属压机零件,同时也是国内各种高品质钢材主要供应商之一。

家族成员合力管理

安裕为林克成所创,传至第三代,家族成员仍然积极参与钢铁厂业务发展。第三代的安裕掌舵人为58岁的林建南,他目前为安裕资源执行主席。

创办人之一林生桂的儿子拿督林鸿泰(36岁),目前为安裕资源董事经理;林建南的另一名弟弟林建立(48岁),也任职执行董事,全力辅佐家族事业。

林建南的叔叔,也就是创办人林生枝和林生桂的兄弟林生相(54岁),为安裕资源执行董事。

林生枝以德取才

林建南的父亲林生枝经过多年拼搏,取得今日的成就,晚年更是享尽儿孙福。

林生枝去年庆祝八十大寿时,也与夫人叶宝莲庆祝金钢钻婚。

林生枝14岁和父亲来马谋生,19岁和叶宝莲结合,两人风雨同行了60载。

林建南在庆典表示:“父亲努力不懈,他在商场上以德取才、以理服人的气度深深影响了我们,成为孩子眼中的最佳典范。”

他还说母亲多年来扮演着成功男人背后女人的角色,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让父亲无后顾之忧。

安裕资源发展里程碑

1946年:林克成开始从事废铁买卖生意。
50年代:林克成两名儿子林生枝和林生桂加入,将业务扩充至钢铁和钢铁相关产品的贸易和生产。
1996年:安裕资源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现为大马交易所)主板上市。
2000年:安裕资源收购马来亚八幡的30.04%股权。
2003年:安裕资源继续增持马来亚八幡的股权至32.06%。
2006年:安裕集团喜庆60周年。安裕资源将马来亚八幡股权增至67.67%,易名成安裕钢铁有限公司。
2007年:安裕资源增持安裕钢铁股权至98.12%,继而将安裕钢铁从交易所除牌。安裕综合钢铁私人有限公司成立,通过鼓风炉科技拓展冶铁计划。
2008年:安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钢铁公司(以市值计算)。鼓风炉建造工程动工,这也是马来西亚第一座现代化冶铁鼓风炉。
2009年:完成选择性资本减值后,安裕钢铁成为安裕资源独资子公司。
2010年:安裕资源被选为“2010年The Edge亿万令吉俱乐部”公司之一。
2011年:安裕转型成真正的综合性钢铁公司,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家综合性钢铁公司。

http://www.nanyang.com/node/426709?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12 04: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超级富豪 NO.36:不怕变化的冒险家 梁海金勇建产业王国
全国 南洋富豪榜 焦点新闻  2012-03-06 18:14

马星集团(MahSing,8583,主板产业股)总执行长兼董事经理丹斯里梁海金,绝对称得上是勇敢且成功的冒险家,因为他不仅勇敢转型家族塑胶产品生意,还成功将之打造成今时今日国内家喻户晓的产业界巨擘。

梁海金是马星集团第二代接班人,塑胶生意由父亲梁铕财白手起家,梁海金曾让塑胶产品业务大放异彩,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眼光独到的逐步把发展重心转至产业业务。

从1994年起,马星集团就加入了产业发展行列,不断努力的改善和改造旗下发展计划项目。

梁海金说:“过去20年来,我对工作的热忱与承诺,加上有一班劳苦功高的团队协助,让马星集团踏上了成功之路。”

尽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梁海金没有因而松懈,为消费者提供崭新与优质产业仍然是他至今坚持的信念。

“我们一直都相信,满足买家需求是我们应有的本分。”

他披露,马星集团致力提升客户的满意水平、加强产业价值、提升售后服务以及强化产业品质,是因为公司珍惜今日的成就。

“今天的成就得来不易,全归功于我们的强劲团队,毕竟这条路不好走。”

梁海金回忆,第一次多元化发展旗下房地产业务时,简直是从零开始,仅租用小型办公室处理业务。

他娓娓道出:“虽然当时我掌管一家赚钱的上市公司,即塑胶产品业务,但为了保障公司前景,我还是小心翼翼地把业务分成两个方向。”

“不管任何情况,我都以保护和提高股东价值作为大前提。”

正因秉持正确与坚定的信念,不管梁海金在这条企业转型路上经历了多少的挫折与失败,他都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视种种挫败为挑战,积极且正面的应对。

勇敢面对变化

回首过去的艰辛日子,梁海金更珍惜活在当下的感觉。

他说:“我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头,现在我更珍惜生活,而且我领悟到生命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我们要勇敢面对变化,不害怕它。”

他表示,华人常常把“危机”两个字挂在嘴边,但是能不能够把危险转为机会就胥视个人造化。

对于这名企业冒险家来说,只要分析准确,精准计算潜在风险,就能在事业或生活上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

安排子女接班

身为家中独子,梁海金从小就受父亲子承父业的传统思想熏陶,现在正为子女安排接班。

目前,梁海金的大千金梁婧屹在马星集团担任高级经理,慢慢向老爸学习经营之道,视乎开始为日后接班铺路。

虽然思想开通的梁海金曾经说过不会干预子女的决定,但是身为父亲的,哪有不希望子承父业的道理?更何况,这是华人企业界不变的定律。

同样的情况,逾30年前曾经发生在梁海金的身上。

梁海金的父亲梁铕财于1965年创办马星塑胶贸易公司,经营制造车牌和招牌生意。

虽然梁海金耳濡目染下协助父亲经营生意,但没有想过要继承父业,当时的他一心想到澳洲念大学成为专业人士,“家族生意”这字不曾出现脑海。

父亲孤军作战于心不忍

眼看独子毫无接管家族生意的兴趣,梁铕财不禁感慨:“你不接管我的生意,我做多大也没用。”

这句话犹如棒头大喝,让梁海金改变初衷,他决定放弃到澳洲攻读学士学位的机会,只身到日本学习塑胶最新科技,以助父亲一臂之力。

梁海金说:“看着父亲逐渐年华老去,经营生意期间还得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我于心不忍他继续孤军作战。”

向东学习受益无穷

到日本学习塑胶最新技术不仅加强了梁海金的知识与技术,还拓展了他待人处事的精神,让他终生受益无穷。

他说:“日本人的学习与处事态度认真,而且凡事讲求规划和纪律,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梁海金1979年学成归来后迅即接手父亲的业务,成为新一代掌舵人。

尽管事业发展路上曾经遇上金融风暴,但梁海金顺利带领公司渡过难关,并在1992年重整旗下3间公司,成功在当时的吉隆坡交易所二板上市。

当时的梁海金只有35岁,前途无可限量。

95年突破1亿

在梁海金的精明领导之下,马星集团成为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塑胶产品制造商,更凭出色的技术,傲视国内塑胶产品业。

马星集团的生意蒸蒸日上,营业额更是连续数年取得倍增,并在1995年时,突破1亿令吉大关。

马星集团1994年进军产业市场后,营业额更上一层楼,经过多年来的打拼,公司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财年全年营业额高达15亿7000万令吉。

展望2012财年,梁海金的营业额目标是至少25亿令吉,充分展示他在这个行业的野心。

为买家打造梦想家园

梁海金能在商界驰骋多年屹立不倒,除了有家人鼎力支持,还有来自房屋买家、公司股东、雇员、承包商以及顾问的推动力。

他说:“只要看到他们满意公司的表现,我便感到欣慰。”

他指出,所谓的公司表现包括为房屋买家打造梦想家园、为股东创造良好回酬、为雇员提供美好的就业前景与财务奖励,以及与承包商和顾问一起带动业务。

他说:“除了他们,那些对马星集团投以信任票的人,都让我很感动。”

对梁海金来说,他们的信任是一股额外动力,证明他和马星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而是获得认同与回报。

创意打造优质产品

梁海金表示:“我们以创意打造优质产品,让我们成功带动市场趋势,并赢得无数产业大奖。”

他指出,过去10年来,马星集团赢取了超过50个国内外的奖项,表扬公司在产业发展市场的卓越表现。

对于公司的未来,梁海金认为全球经济动荡将是最大的挑战。

他说:“我们已成功塑造了马星品牌,我们会把这份成功继续下去。”

贤内助助一臂之力

人们都爱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梁海金“那个伟大的女人”就是他的太太潘斯里林雪娇,为他生下3个爱情结晶,在家里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

同时,她也是梁海金的贤内助,在事业上也有出一份绵力,在事业与家庭取得平衡发展下,让梁海金可以专心在事业上冲刺,打造自己的事业王国。

梁海金贤伉俪拥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除了大女儿梁婧屹已经到公司上班,次子梁津浩和小女儿梁慧仪尚在大学求学。

建立广阔社交网

梁海金早前曾与梁婧屹和梁津浩出席由马来西亚自创品牌协会特别主办的“与周仰杰(Jimmy Choo有约”活动,为他们建立更广阔的社交网。

http://www.nanyang.com/node/427004?tid=8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01:59 PM , Processed in 0.07843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