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30|回复: 13

台灣人在滿州國 系列報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4-2013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灣人在滿州國 系列報導

二戰末期,日本不得不在台灣設立軍工廠、製造戰機,同時也開始設立工業學校,但台灣無法容納諸多畢業生就業,於是很多人前往滿州國發展,下面是一些關於公視製作的紀錄片「台灣人在滿州國」的一些報導,讓我們得以一窺台灣人在當時如何逆境中求生存。

------------------------------------

台湾人在满洲国 吴念真述史事  青年远赴“伪满”打拚 回国身分受阻 “有家归不得”

2013-1-5

被誉为“台湾最会说故事的欧吉桑”吴念真导演,昨天为中天电视年度纪录片《台湾人在满洲国》担任串场主持人。站在3D虚拟摄影棚内,吴导表示,他看过部分内容,佩服台湾人勇闯天涯的决心,也为这群台湾人在满洲国灭亡后,必须面对身分认同的问题,甚至妻离子散的经历感到难受。

甲午战后 追求自由

《台湾人在满洲国》是中天电视旗下的“长天传播”继《黄金密档》、《最后岛屿》、《惊涛太平轮》等3部百年迁徙系列的历史钜作后,又一部探讨台湾过往历史的动人史诗纪录片。节目一开始,吴导即以他带有磁性、温暖人心的声音,娓娓道出这段不被记入教科书的台湾人故事,内容囊括台湾人勇闯天涯的精神、复杂的国族认同、及离散的家族命运。

吴导说:“这是探讨台湾历史的纪录片,资料弥足珍贵,也让我们对过去动荡的年代,有更深的认识。”这支纪录片描述甲午战后,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本,台湾人从中国人变成日本人,一群年轻台湾人不愿成为日本殖民地的次等公民,远赴大陆东北,在日本扶持、满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统治的满洲国打拚。

这些人之中,不乏许多台湾知名耆老,如已故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而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的父亲蔡洁生,少年时是从屏东到满洲国修飞机;单亲家庭出身的许丙以台湾红顶商人之姿,成为溥仪的座上宾;因娶同姓妻子而被迫离乡,在满洲国奉天(今辽宁沈阳)度过数年艰困岁月,却写出感情敏锐、文藻美艳作品的《原乡人》作家钟理和。

最鲜为人知的是来自新竹的谢介石,他在日本念完大学后,即到天津,为曾发起“满清复辟”事件的张勋工作,因而结识溥仪,并随其到日本人建立的满洲国任职,最高曾当过外务部首长,1935年还顶着满洲国驻日本大使的头衔衣锦还乡,在广播电台发表《敬告台湾同胞》演讲,激起更多台湾年轻人摆脱殖民耻辱,到满洲国追寻自由生活的风潮。

摆脱耻辱 到头成空

最令吴念真不舍的,是二次大战结束,这群远赴满洲国打拚的台湾青年的经历:“回头看这段故事,觉得那时代‘很悲惨、很失落也很悲伤’。中华民国不承认满洲国,称为‘伪满’。二战结束,被日本占领地区的人重获自由天空,但这群原本到北大荒追寻自由的台湾子弟,却成为最不自由的人,许多人回到台湾,卷入二二八事件,留在大陆的人不久后又陷入国共战争,身分认同成了大问题,有家归不得,我真的很为他们感到难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受伊藤博文赏识的谢介石(之一)

2013-2-20

编者按 1934年的“满洲国”,是溥仪从执政转变为皇帝的一年。而台湾当时受日本统治,台湾人“来去东北”的潮流,逐渐带动了两岸之间的交流,彼此的流行文化也渐渐地有了交集。长天传播公司为了不使这段历史留白,特地制作了“台湾人在满洲国”5集,将于2月26日起在中天新闻台播出。本报特先节录部分内容整理刊登。

即使飘洋过海到了遥远的东北,一个叫做“满洲国”的地方,台湾人的草根性依旧能在荒芜中绽放,这是属于台湾人的奋斗史,属于这块土地的记忆──台湾人在“满洲国”。

1932年,昭和7年,日本内阁总理犬养毅被11名日本海军军官暗杀。从1895到1945年,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1932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台湾总督像走马灯一样连续换了3个人,大部分的台湾人当时并不清楚,犬养毅被刺杀,频频更换台湾总督,其实都是日本军国主义崛起壮夫的征兆。

外交工作最佳人选

其实最重要的征兆还是1932年中国东北成立了一个被外界称为“满洲国”的政权。同年3月,当时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台湾日日新报》刊出了发自一千多公里外──中国东北的新闻,一个名叫谢介石的台湾人成为“满洲国”的外交部总长。

报纸上,用幸运儿来形容他。在日本与“满洲国”的外交协议上,谢介石见证了日满建交仪式。在政治上,谢介石是个忠贞的复辟派;他一直站在末代皇帝溥仪的阵营里。

今年85岁,家住北京的谢白倩是谢介石最小的儿子。他是谢家在大陆的第二代,家住沈阳的谢辉,则是谢家的第三代、谢介石的长孙。他们是祖籍台湾的大陆人,却从未来过台湾。谢白倩说,父亲生在台湾嘛,对日本整个的情况和社会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他们上层的关系也多少更清楚一些,当时,日本人因为要和溥仪交往,所以对我父亲来说,被视为外交工作的最佳人选。

谢介石原名谢海,字介石,他比蒋介石还早用“介石”这个称号。幼年就读新竹明志书院,有很好的汉学底子。1895年,日本北白川宫亲王率领日军登陆澳底,接收台湾。16岁的谢介石成为第一批 “新竹国语传习所”学生。所谓国语传习所就是教授台人日语,成为“通译”的场所。

凭着他在地方通译的优异表现,让他有机会遇到当时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获得了随行通译的机会,而其流利的双语能力以及沟通技巧,被伊藤博文赏识,认为谢介石这个人,是一个能修补台日关系的重要引线,于是将谢介石举荐到日本担任本土语(台语)讲师,教导准备来台湾任官的日本人,后来谢介石到日本明治大学就读法律。

谢介石的长孙谢辉说,祖父回到台湾以后一直觉得很不得志,所以想到外边发展,据说在新竹树林头的那个地点,有一个算命先生就告诉他,叫他要往东走,将来有发展。据他的家人讲,祖父也信了他的话,同时祖父在日本求学期间,认识张勋的儿子成为同窗好友。张勋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遗臣,也是“复辟派”的代表,精通汉语和日语的谢介石因缘际会下走向支持溥仪复辟这条路。

当时已经是民国21年,谢白倩说,溥仪那时候到东北主要是想恢复帝制;日本呢,也正好用这样的心理,当时他父亲因为是跟溥仪在一起,所以这时期他父亲对中华民国开始反感。谢辉说,借力使力,日本政府也想利用谢介石达到他们控制“满洲国”政权的目的。

来去东北成为时髦

旧称新京的长春,有一栋谢介石故居。如今故居已然成了一家高级餐厅。当年这里同时也是“满洲国”外交部的临时办公室。谢介石为台湾人组织了一个“台湾同乡会”,许多台湾人到“满洲国”谋职问路的第一个停靠站就是此地。

谢介石外孙谢同生回忆,家里院里起码有十几口锅,开流水席,那时候从台湾来大陆投奔他外公这边的人络绎不绝。谢白倩回想,只要有人来求,他们就绝对帮忙,尤其是台湾来的人,他们多半会想办法。台湾人谢介石在“满洲国”担任外交部总长,激发不少想出外打拚台湾青年的斗志,而社会人脉通常决定了前往“满洲国”后的职位高低。

黄光国的父亲黄子正,当年自台北医事专门学校毕业后,透过谢介石介绍辗转前往“满洲国”当医生。黄光国说,当时台湾人当总长叫谢介石,谢介石要为皇上物色一个医师,正好谢介石跟我家是认识的,所以就介绍我爸爸去给溥仪当御医。

黄光国父亲那辈去“满洲国”工作待遇好很多,足足有台湾薪水的3倍,就是收入好很多。学校刚毕业,年轻人总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所以那个时候台湾人去“满洲国”发展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和谢介石一样,出身新竹的郭辉,就是受到谢介石的激励,前去东北。他的女儿郭孚瑜在东北长大,如今还记得东北黑土白云的大土地。

从1932年“满洲国”成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保守估计14年间共有超过5千名台湾人去到“满洲国”。这些台湾人怀抱着各自的理由和愿景,陆续向“满洲国”他们心中想像的美好国度前进。1930年代“来去东北”成为当时青年的时髦名词。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挣脱同化命运的李朝舟与林凤麟(之二)

2013-2-21

长期被日本殖民统治的结果,让大部分逐梦的台湾人能在一千多公里外的东北,摆脱了受殖民地位,得到一种特殊身分,正是这种优越感,勇闯东北黑土地的台湾人,找到某种归属感。

满洲国国歌说自己是新天地。1932年3月1号东北的“新京”、现在的长春,出现了一个新国家──“满洲大帝国”。

领导者是大清帝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执政”是溥仪在满洲大帝国的正式官衔。日本关东军只同意给他这个头衔。

满清皇族爱新觉罗.毓山詹回忆,至今印象极深。他说,管理溥仪的就是关东军的参谋叫吉冈安直,这个日本人和许多日本军官,随时可以到溥仪那里,只要人家跟他说吉冈安直来了要见你,溥仪反应往往是连忙称“甭管干什么,马上见!”

吉冈安直只是日本关东军的小参谋,可是在溥仪的满洲帝宫内,他是最高总管。

如今的吉林省委办公大楼是过去的日本关东军总部。日本军人在这栋日式风格明显的建筑中宰制“满洲国”,扮演太上皇机构的角色。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自传中说,请爱新觉罗.毓山詹“勿失时机立即到‘祖宗发祥地’主持大计,可以在日本人的支援下,先据有满洲,再图关内。”对溥仪来说,尽管只是个儿皇帝,但他至少挣脱了“末代皇帝”的恶名。他梦想建立一个新国家!

表露中国人认同

出身台北大稻埕的李朝舟,当年是“满洲国”兴农部的参事官,他常向孩子们提及酷寒东北的生活经验,其子李博信说,“满洲国”本来就是满人的国家,他们侵略中原,建立了一个大清帝国,整个从满州到中原地区就是他的国家,直到辛亥年革命成功以后,推翻了满清政府,满州人就回到了东北自己的国家。这是那个时代的满族人一般的想法。

日本关东军少壮派要用“以夷治夷”的方式,把“满洲国”建设成一个可以和日本竞争的国度。为了展示平权,“满洲国”把日本人、满人、蒙古人朝鲜人以及汉人统称为“五族”,而“满洲国”的国旗更以五种颜色,宣传五族协和的概念。但骨子里,在“满洲国”仍然日本人最高,满人其次,汉人地位最低。当时官方有一种表示平等的制服叫做“协和服”。李朝舟就喜欢穿协和服。

李博信说,“满洲国”很冷,坐南满铁路的时候,车窗是两层的玻璃,那两层玻璃之间可以把买来的牛肉、蔬菜,放在玻璃夹窗中,效果就像冰箱一样。父亲对他说过,满洲国到冬天搓耳朵,耳朵会断裂,水滴下来马上变成冰柱。就是这样酷寒。

来自温暖南方台湾,李朝舟体验了雪国,即使妻子是日本人,对这位接受日本法学教育的台湾青年来说,国族认同的复杂和矛盾始终难以忘怀。

李博信认为,“我父亲那个时代一方面他自认是华裔,一方面又接受了完整的日式教育,思维、价值观念方面,都跟日本人相像,但血统还是汉人。”当父亲面对在东北的中国人,他自己会表露也是中国人的认同,很自然会使用国语(华语),也会表露自己是从台湾来的,并不是真正的日本人。

不愿做殖民工具

不过矛盾心情还是存在,同属“满洲国”法务部专员的林凤麟,试着挣脱被日本同化的命运。

林凤麟,台中人,台一中毕业后前往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留学。知自己有机会参与“满洲国”新法律全集编订工作时,东北就成了林凤麟施展抱负的梦想地。

林凤麟后人林敏政说,一路上都是日本教育的,受到的训练让他父亲非常清楚,即使回到台湾,也是扮演殖民者继续压迫台湾人的工具而已,他不愿意。在日本这4年,他觉得自己好像被同化,也受到日本人的国民待遇,不再感到自己次人一等。

林敏政说,“满洲国”可以给父亲机会重新去订定法律,对他非常有号召力,所以他考虑了以后,事前跑到东北去看了一趟,才发觉,原来东北这么漂亮,地广人稀,物质又这么丰富,人情也不错,他毅然回来答应举荐他的教授,请推荐人向日本的法务部推荐,同年的9月就被派到满洲。

日治时期,台湾称日本为“内地”,也就是祖国的意思。而台湾人则被日本人称为“本岛人”,对“满洲国”的老百姓来说,台湾人到东北协助执政,其实就是日本的政治代言人。

长期被日本殖民统治的结果,让大部分逐梦的台湾人能在一千多公里外的东北,摆脱了受殖民地位,得到一种特殊身分,正是这种优越感,勇闯东北黑土地的台湾人,找到某种归属感。但并不是所有台湾菁英都存在相同的感觉。

东北人、“满州国民”张冰玉就说,“日本对台湾,对台湾人,就比对我们好,因为台湾是日本殖民地,他们对台湾人,比对我们满洲国人好,我们是满洲国人,怎么也不是日本人,享受不到国民待遇。”(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巧用政商关系的许丙与辜显荣(之三)

2013-2-22

日本关东军让满洲人和台湾人担任首长,可是在政府机关担任副手的日本人,才真正握有实权。然而日本人对满洲人的掌握有限,他们需要相对理解中国的台湾人作为中间的沟通桥梁。

1934年是影响世界局势的关键年。在德国,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在义大利,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从欧洲蔓延到亚洲。日本是“法西斯主义”的跟随者,那年,日本在“保皇派”和“少壮派”的斗争中,让“满洲国”的溥仪有机会脱离“执政”的头衔,再次当上皇帝。

最早知道这项消息的是台湾人许丙。他是日本贵族院议员。这是日本人给台湾人最高的政治头衔。在得知日本“保皇派”打算扶植溥仪当皇帝,确保日本天皇和“满洲国”皇帝的地位后,许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溥仪。

作为中介沟通桥梁

早在1920年代许丙就和溥仪家族结识。许丙的后人许博允说,“当初我家族与皇族有交情。溥仪、溥杰、溥儒,他们从小跟我祖父、我叔叔、我父亲感情都很好。”

穿梭满洲、日本、台湾之间的许丙不仅和溥仪关系良好,也和日本“保皇派”台湾总督有着深厚的交情。在台湾4位日本贵族院议员当中,许丙的出身最特殊,他其实是板桥林家的大掌柜。

板桥林家在中国大陆尤其在台湾,拥有大量家产。日治初期,来自福建的林家曾经为了台湾庞大的家产返台观望。

林家后人林明成说,当年我们是先回大陆,不想在日本统治之下住在台湾,所以只剩下我们的义勇跟一些管家在这里继续抗日的工作。他描述说,日本官员曾经到福州来劝导我们回来,但先祖还是表示,日本人没收了我们的东西,我们怎么还会要再回来呢?日本人回应因为当时有人占据、反抗,才出此下策,日本官员还是力劝我们先祖家人一部分先回来台湾,后来讨论一阵后,我父亲跟我祖母才重返台湾,办理土地过户等工作。

尽管不愿屈于日本统治,但板桥林家仍得接受无可逆转的政治现实,在家族事业里,他们需要一位人物和日本接触作为桥梁,这让精通日语并且擅长外交的年轻人许丙有了机会。

出身医生世家、从小失怙的许丙,家境并不宽裕,自幼就和母亲相依为命。

人脉加上努力,许丙有机会当上日本贵族院议员,他掌握充裕的人脉,溥仪可以当皇帝的内线消息几个月之后果然成真。1934年,原本“满洲国”执政──溥仪,重新当了皇帝,年号也从“大同”改成“康德”。那年是“满洲国”的康德元年。

如今长春市新民大街附近的建筑群,是当年“满洲国”八大部的集中区。日本关东军让满洲人和台湾人担任首长,可是在政府机关担任副手的日本人,才真正握有实权。然而日本人对满洲人的掌握有限,他们需要相对理解中国的台湾人作为中间的沟通桥梁。这股需求造就了台湾人在东北的工作机会。

溥仪办公的地方称满洲宫内府,当年许丙到东北,经常到宫内府拜访溥仪,协助溥仪当上皇帝后,许丙担任“满洲国宫内府顾问”,1930年代,他的事业版图扩及东北的“满洲国”、朝鲜、东京和台湾,成为台湾前五大富豪,权势如日中天。

许博允认为,先祖许丙产业在不动产方面比较多,也有很多的经商生意,“小时候我听祖父讲,跟外国人、洋人买卖古董,或是嗽精之类药品”,产业后来交给许博允一个叔叔经营,还有电影方面的接触,比方说东宝、东映、日活,或是瑞典的电影公司,都是许家总代理。

展开另种政治交易

新旧政权交替中不论在“满洲国”还是在台湾,有人抓到机会趁势崛起,有人则被命运之神钦点。像商人辜显荣,他在1895年日军进入台北城时,莫名成了历史的关键人物。

辜宽敏是辜显荣的八子,他受访时说,日本人接收时,台北治安非常乱,没有维持治安的人,为了和平接收要请几个台北代表性的地方仕绅跟日本人沟通。但疑虑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原本的仕绅都没有出现,就在现在的龙山寺,大批群众就在那里等,大家开始骚动,有人提议叫我父亲代表出面,我父亲就说,大家要我去我就去好了。他并不是当时在台湾有什么显赫身分的人,他是鹿港来台北发展的,谈不上多大影响力。

辜显荣成了台湾总督第一位认识的台湾人。很快地,他也成为贵族院的议员。辜显荣心里清楚,“满洲国”是南京国民政府一个棘手问题。辜宽敏记得,父亲辜显荣为了日本跟中国避免打仗,他东京南京来来去去,当时到南京去,跟外交部长张群互动,当年军事就是蒋介石主导,政治也就党政由汪精卫领导,最大的困难、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就是“满洲国”的问题。

辜显荣和许丙,一位和蒋介石认识,一位和溥仪熟识,他们依着自己的政商脉络,发展出不同的政治交易;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来自台北的大稻埕。(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两个台湾女艺人的生命际遇(之四)

2013-2-23

台湾人终于有一个可以用自己的母语唱自己的音乐,而且是可以用比较西方的唱腔来表现的歌手出现。

日治时期台北大稻埕就是台湾商人最主要的集中商圈,从大稻埕的老地图中,可以看到板桥林家、淡水许家、鹿港辜家座落在大稻埕的位置。19世纪末乃至20纪初,大量商业活动都集中在大稻埕一带,茶、糖、南北货为主要的交易大宗,当年成功的商人都在大稻埕设有商号,出身鹿港的辜家也不例外。

1934年台湾总督府开始在西门町一带开发新商圈。此时西门町的“菊元百货”已经开业2年,这是台湾第一家日商百货公司。楼高7层,同时也是台湾第一座设有升降梯的建筑。

母语歌唱的林氏好

电影、唱片等新兴的娱乐事业,集中在西门町一带,这些新兴行业大多属于日本商社旗下,那年日商拥有的古伦比亚唱片公司,签下了第一位台湾女歌手,她叫林氏好。

历史学者张幸真说,台湾人终于有一个可以用自己的母语唱自己的音乐,而且是可以用比较西方的唱腔来表现的歌手出现。林氏好当年所唱的《一颗红蛋》红遍台湾,后来林氏好甚至前往日本和满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涯歌手。但林氏好远渡重洋其实和先生卢丙丁的失踪有关。

卢丙丁原本是位教师,他和蒋渭水一样为台湾民众党成员。卢丙丁还是台湾工友总联盟的主要干部,后来他转行做一名“辩士”。30年代的辩士,是为默片电影旁白配音的职业。卢丙丁表面从事娱乐工作,实际上号召台湾人团结反日。

张幸真认为,这些辩士也就是当年的名嘴,用的手法也很有趣,比如说他们跟官方申请放映北极熊动物电影,官方也许觉得北极熊主题没有威胁,但默片放映时辩士话题一转就开始讲:冰天雪地的地方,那么困难的环境当中,北极熊还会互助,我们台湾人更要团结云云。就是用这样的偷渡话题方式,在公众场合半演说。日本警察坐在下面一听,啊?怎么会有“台湾人”词句?就制止!辩士就在警察斥诫,台湾人起哄,辩士钻漏洞的循环中反覆。

1931年蒋渭水病逝,卢丙丁于1935年被台湾总督府送进乐生疗养院,从此和家人失去联络、行踪成谜。张幸真说,他因为曾经被毒打,皮肤上伤痕看来疑似麻疯病的病征,被抓到乐生疗养院,院长诊治以后觉得算是轻微的,当局跟他谈妥协的条件,请他离开台湾,等于流放。

就这样,林氏好也离开台湾这个伤心地,远赴东北发展,作为第一位在唱片界响亮名号的台湾女歌手,林氏好的出现标示着另一种歌声,象征传统艺旦表演走下坡。

扶持丈夫的王香禅

艺旦表演的内容有南北戏曲、京戏和歌仔戏等,在大稻埕附近的艺旦间,有一位最有名的女艺旦──王香禅。早在1905年,王香禅就跟着夫婿去了东北,她的丈夫就是后来在“满洲国”担任外交部总长的谢介石。

谢介石之孙谢辉说,“祖父所以从政和王香禅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谢家人讲,王香禅在台湾的知名度,当时比祖父要大得多;其二,祖父从政期间所有的资助都是出自王香禅引介,据说当时王香禅拿出5斤重的黄金,资助祖父从政。王香禅也看出祖父是个人才,必有大用,所以拿出自己的积蓄等于是投资祖父的政途。”

扶持丈夫的王香禅还有一位著名的诗词老师──连横。师生情缘使1912年王香禅邀请连横前往东北,后来连横在《吉林新报》当记者,批评恢复帝制的袁世凯。

连横之孙、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说,他推估连横之所在东北待了两三年,和他的记者职业有关。连战说,《吉林新报》和《边声报》批评袁世凯,除了日本人以外,没有人来管,所以这类反袁的报,不但是全中国大卖,还从吉林卖到海外去,我认为反袁言论的宽松是祖父在东北长待的原因。“否则在那个地方、在东北,待了两三年干什么?”

连战说,父亲连震东在所著的大陆游记里,对东北有过相当论述。王香禅女士跟他的先生原名谢凯,后来改名叫做谢介石,当时已经在东北定居。

1915年连横放弃长达19年的日本籍,加入了中华民国国籍。隔年37岁的谢介石,也跟随连横的脚步,成为中华民国国民。

谢辉说,日本占领台湾以后有个规定,台湾的住民两年以内没有离开台湾,就可以归化日本籍。谢介石也是日本籍,但是谢介石后来1935年改成中国籍。如果谢介石对日本真得非常亲近认同,为什么又要改籍呢?

至今没人可以代为解说这位早在1905年就到东北闯天下的台湾人──谢介石心中真实的国族认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谢介石和所有出外打拚的台湾人一样,都期待风光返乡的一天。(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谢介石出头天风光返乡 (之五)

2013-2-24

台湾人之中有人当那么高的官,是史无前例的,日本的殖民地加上日本人起用台湾人向来不会让人在政界出头,所以谢介石是非常非常红的。

1935年4月2号,“满洲国”皇帝溥仪搭乘日本军舰“比睿号”来到日本。在东京车站,迎接他的是日本天皇裕仁。

对溥仪来说,“满洲国”是日本一手扶植,日本也是他唯一能出“国”前往的地方。正是谢介石安排溥仪前往日本,此时,他已经从“满洲国”外交部总长转任为驻日大使。

谢白倩说,父亲当时在日本的大使角色,无异于“皇帝”般大权独揽、一切包办。

日本官场崭露头角

国联派出英国李顿爵士就“满洲国”和九一八事变进行调查,发表了谈话。尽管李顿的结论是“满洲国”可以自治,但仍属中国管辖,不过这个结论却令日本无法接受,而以退出国联抗议。就这样,日本明目张胆地支配“满洲国”,从1932到1945年,短短14年历史“满洲国”共有28个邦交国,但中国近代史始终称它是“伪满洲国”。

当年前往满洲的台湾人并不认同“伪满”这种说法。李博信的父亲李朝舟也这么想。李博信说,台湾人到满洲去,有各种不同想法,我父亲认为,将满洲国政府视为一个伪政府的,也就是国府人员。不过,台湾人到“满洲国”任职的心情,也各有不同。

跟随溥仪去日本的谢介石还带着他和王香禅生的儿子。谢吉吉生等于是谢介石的私人祕书。和父亲一样,谢吉吉生同样是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此时 谢吉吉生还是个单身汉,但他的父亲谢介石心里有了一个新盘算;和“台湾始政40年”有关。

1935年9月27号,谢介石带着妻子王香禅儿子谢吉吉生和女儿谢秋生,回到台湾。“台湾始政40年”是总督府为宣传统治台湾40年所举办的一场官方活动,前往大陆和东北发展的谢介石离乡24年来,总共才回来台湾两次。他们下榻当时台北最豪华的铁道饭店。

谢同生的母亲谢秋生是谢介石唯一的女儿,谢同生说,母亲跟外公回台,是光宗耀祖、很隆重的,接待也非常好。总督中川健藏甚至发出邀请函以国宾的规格招待返乡的谢介石。

事实上,谢介石还没返台的半个月前他的名字几乎天天见报,名号已传遍全台。“谢大使返乡答礼之旅”是谢介石返乡报导的报纸标题,直接指出谢介石是拜总督府之赐才能在官场上崭露头角。

黄光国表示,台湾人之中有人当那么高的官,是史无前例的,日本的殖民地加上日本人起用台湾人向来不会让人在政界出头,所以谢介石是非常非常红的。

日本要利用谢介石来冲淡台湾的反日情绪,他的返乡之旅有人艳羡有人唾弃。繁忙的返乡之旅,谢介石和溥仪的日本行一样,都是一场傀儡戏般的政治表演;他广泛和社会菁英接触,还前去参拜了位于圆山的台湾神社。

谢郑联姻地方大事

1930年代台湾的民主运动早已深耕,谢介石在演讲中公开批评台湾风起云涌的“议会请愿运动”,并且提出台湾教育文化仍有问题、地方制度改造尚早的谈话,即便谢介石的公开演说完全符合日本的政治期待,但总督府对谢介石仍有戒心。谢同生就说,谢介石不难感觉到周边都是些盯着他的人,处处紧咬不放。

尽管台湾已经有了铁路和水坝等建设,但此时的满洲已经相当先进,尤其是东北的铁路建设在“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经营下,已经和日本旗鼓相当。行驶于“满洲国”新京到大连之间的列车“亚细亚号”,早在1934年首次启用时,时速已经高达130公里,超越了日本铁道的95公里,这比当时台铁最高75公里的时速,足足快了将近1倍。

谢介石心里清楚,“满洲国”的建设已经超越台湾他仍恰如其分地表示,可以把统治多年的台湾当成“满洲国”的典范。

故乡的政治版面抢尽锋头的谢介石回到新竹,谢家族人竞相合影,他甚至还探望新竹监狱。返乡那年他已经57岁,这次返乡的另一个要务是帮二儿子谢吉吉生娶一名台湾媳妇,和他结为亲家的是新竹首富郑肇基。

郑德宣是郑肇基之孙,他回顾了谢介石跟祖父的一段过往。他说,两人在新竹就认识,后来谢介石去上海发展,不久被拉到满洲国去之后,希望衣锦还乡,以前看不起他的人也好,他的宗亲面前也好,谢都希望能有面子,因此就希望跟我们结成亲家。“宴客地方就在这个院子里面,据说开了60桌,连续吃3天晚上的囍宴。像世纪婚礼一样,嫁妆非常的丰厚,有一个一公尺金打的棺材,当时他是外交部长,权倾一时,不能失礼我们也要面子,所以就尽量的铺张。”

“谢郑联姻”是当年新竹州的大事件。如今新竹城隍庙左右两边入口墙面上“正直”“聪明”4个字就是当年“满洲国”康德皇帝溥仪委交谢介石带回的牌匾散失后从原件拓印下来的。这是谢介石风光返乡的印证。(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谢介石出头天风光返乡(之六)

2013-2-25

历史的无情,总带着一点荒谬。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禁锢,漫长岁月无尽期;在家乡的溥仪,尽管住在宫内,也形同被囚禁,完全无权决定大小事,连为他看病的医生人选他都作不了主。

1936年,小林跻造抵达台湾成为台湾第17任总督。出身日本海军的小林,此时的任务非常明确,他要为日本对外扩张做准备。

关于日本的野心,被日本关东军赶出东北的张学良非常清楚。1931年918事变后张学良带着东北军来到西安,担任由蒋介石任命的“西北剿匪副总司令”。

长期禁锢回乡无期

洪文山说,张学良认为自己是挂名总司令,心里当然不服气,他一直想要收复东北,可是蒋的看法是,为顾全国大局,不能跟日本提早开打,中国没有实力打不过它,相差的太悬殊了。所以蒋要拦阻他,张心里一直想要报复、要回东北,西安事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激发出来。

西安事变,近代史的关键事件。发生于1936年12月12号,张学良和共产党合作,胁持蒋介石,要求立即抗日,张学良一离开东北,“满洲国”就成立了,对离乡的张学良和返乡的溥仪来说,东北都是他们的故乡。

山海关以西称为“关内”,以东称为“关外”,更早以前“关外”被称为满洲。这里是大清帝国的发源地,也是满人的狩猎场。当时不准汉人前往开垦,“闯关东”则是一百多年前关内的汉人偷渡前往东北的开拓史。

郭相声说,满族的生活习惯文化在汉族进来后一杂混,就分不清了,很多闯关东的汉人一到了东北以后,发现土地肥沃、林茂、水多,粮食丰产,所以一批接着一批,清廷想阻堵但他们偷着、绕着就是往东北移民。一批接一批。

如今居住东北的满人后代不到一成,超过9成的人都是当年闯关东的汉人后代。他们主要来自山东和河北。其中,张学良的祖籍就是河北。张学良年纪轻轻就当上将军,主要还是来自父亲的庇荫。张作霖死于日本人之手,杀父之仇和东北汉人的期许,他深信和日本开战是他重返东北的唯一机会。

回不了家的张学良,一心想赶走日本人,而被日人送回家的溥仪,顶着“满洲国”皇帝的头衔,不但没有实权,四周更充斥着日本特务。他弄了一间小私塾,让落魄的大清皇族来皇宫念书。爱新觉罗·毓山詹就是当时的学生之一。爱新觉罗·毓山詹说,溥仪养活我们几个学生,干什么呢?这几个人就是他的奴才,专门要听他使唤。

满洲建国后,中国各地的满人纷纷回到东北协助建国。“满洲国”时期日本还供给皇家王爷们薪饷,是一般满洲人收入的十来倍。像爱新觉罗·毓山詹的父亲溥伟就是“满洲国”的末代王爷。

毓山詹说,我父亲那时候在大连,生活就指着“满洲国”一年给他一万块钱,他还要保持过去那个王爷架子,家里头守门人、厨房等人手少不了,对外交际活动还有一个专门祕书,一切开销几乎是“月月光”。

宫内囚禁敏感多疑

“满洲国”成立时,溥仪仅26岁。和他住在皇宫的是3个他不是很在乎的女人──皇后婉容、淑妃文糸秀和贵人谭玉龄。

此时围绕溥仪身边的主要还是被时代淘汰的清朝遗臣,以及监视他的日本关东军和特务。习惯被人侍奉的溥仪一直背负着末代皇帝的污名,身高170公分,体重不到60公斤的他,看起来瘦弱无比,眼神中总透露着敏感多疑。

毓山詹就记得,有一回他翻动一张报纸,溥仪讲,“你不知道我现在发烧吗?感冒发烧我得避风,你在旁边拿着报纸给我搧风啊!你不愿我病好啊!”再怎么小心也没想到他会介意这个,只好趴地磕头,脑袋得碰地,都磕破了。

历史的无情,总带着一点荒谬。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禁锢,漫长岁月无尽期;在家乡的溥仪,尽管住在宫内,也形同被囚禁,完全无权决定大小事,连为他看病的医生人选他都作不了主。

身为溥仪御医的后人,黄光国描叙,“满洲国”要成立,溥仪需要个西医,他当时已经有好几个中医,可他需要个西医,他不相信日本人,日本又不让他找中国人。台湾人黄子正成了溥仪御医。黄子正生于日本统治的1901年,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在谢介石的介绍下从上海来到东北担任“满洲国”外交部嘱托医师。除了担任溥仪的御医,黄子正还得为其他皇室成员看病,其中也包括皇后郭布罗·婉容。黄光国回顾父亲对他转述的经验,有一回,宫内府有电话来,父亲就要马上赶进去,看什么病不能讲的,他也没谈过,所以对溥仪健康很少提到,可是偶尔也会提到婉容抽鸦片的事。

在御医黄子正眼里,皇后婉容和皇帝溥仪,尽管是日本的政治傀儡,仍然不减大清皇室的余威。在“满洲国”时期东北人认为,福尔摩沙台湾就是医生岛。(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白袍下的反日行动(之七)

2013-2-26

尽管每个人怀抱的想法都不一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和中国有着切不断的脐带关系,血液里流淌的,是反日的激情。

蒋渭水为台湾日治时期医师,同时也是台湾文化协会与台湾民众党的创立者,被视为最重要的日治时期反殖民运动领导领袖之一,被称作是“台湾国父”。然而在日治时期,台湾人权利处处受限的情况下,不仅仅是蒋渭水,许多台湾医生也同样投入民主运动,成为当时的潮流。

蒋渭水的侄孙蒋朝根,对祖父那个年代的描述:“当时有一句话叫做‘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当时在学府里头,聚集着了一群台湾精英,彼此产生激荡,他们祕密地组织了一些社团,来声讨这种殖民体制。”

日治时期,日本为了有效压抑台湾人的民族思想,限制了台湾人接受教育的选项:“日据时代若去当医生,在台湾来说算是一流的人,因为日本人限制你不能去读法律,只能去读农业和医师,连工科也不让你读,做医生政府干涉不来的,所以说很多优秀台湾的青年,纷纷向医进行”黄鹏谋的父亲黄顺记,就是满洲医科大学毕业的台湾人。

医病医国声讨殖民

1936年台湾唯一培养医生的学校“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今台大医学院校区),聚集了台湾最顶尖的社会菁英。当时台湾就只有这一所医科大学,于是距离台湾一千公里外的东北,成了许多挤不进医学窄门的台湾青年读医的另一个选择。

满洲国在当时有第一流的满洲医科大学,吸引不少台人前往就读,他们毕业以后,大半留在当地服务;也有自台湾、日本、朝鲜的取得医生资格者到满洲国行医,他们在缺乏医院、医生这个新国度发挥所长,为满洲国带来完善的医疗以及健康。

如今96岁的廖泉生,就是满洲医科大学的毕业生,战后他回到台中开设仁爱医院,执业超过72年。他的妻子说:“当地都是讲国语,只有遇到日本来的患者,我们才讲日语,他们很喜欢台湾的医生,因为可以沟通,看病都指名找台湾的医生,所以台湾的医生都发展得很好。”

另一位93岁的谢久子,是3名当年在满洲医科大学专门部里就读的台湾女学生之一。但她和其他出生台湾、远赴满洲求学的台湾人不大相同。身为台中丰原抗日望族的谢久子,出生东北,从小便在满洲求学,接触的都是日本教育。但她的父亲谢秋涫,却要求孩子得熟悉汉语:“有一段时间,父亲请了个家庭教师教我汉文。汉文学了几个月,我就不愿意学了。但我知道,爸爸心里还是想让孩子知道汉文的……”

谢久子的父亲谢秋涫执着于汉文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便对父亲谢道隆的抗日事迹耳濡目染。1895年高举虎旗抗日的“台湾民主国”大将丘逢甲,跟谢家是亲戚。“台湾民主国”失败后,谢秋涫的父亲谢道隆只得离开台湾,去中国避风头,等到风平浪静后,才再度回到台湾,然而这时的台湾,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谢道隆总共有6个儿子,其中谢秋涫就读台湾总督府医学校,毕业后便赴“满洲国”行医。老四谢秋涛也是医生,而最小的儿子谢秋汀虽不是医生,但也去了“满洲国”,继承抗日家族的精神,在东北进行反日的地下工作。

谢秋汀的女儿谢青雯跟父亲一样,对当年日本的侵略行为有着激昂不平的情绪:“日本人很坏,他们把精英分子都关在诊疗室,我父亲想要继承爷爷的遗训,要打日本,因为有这种想法,他认为他不要陷入医生的窠臼,一心只想着要回归祖国。”

热血抗议为国贡献

谢道隆的孙子谢文达更为特殊,他年轻时就读日本伊藤飞行机研究所,是台湾史上第一位飞行士。因为结识“议会请愿运动”中林献堂和蒋渭水等代表人物。1921年,他驾驶着飞机,在东京和横滨上空盘旋时,撒下了为台湾人民发声的抗议传单。

谢文达的儿子谢东汉回忆起父亲大胆的反日行动说道:“蒋渭水那时有问说这行动要多少经费,我父亲挥挥手说免了,不用钱。这个传单的内容写得很简单,说日本宪政体制的台湾总督高压政策下,是日本现行体制的耻辱,是日本宪法制度的耻辱,台湾总督压迫台湾人,台湾人在痛苦深渊之中,希望日本有志者能够帮忙,让台湾有议会。”

谢文达此番热血的抗议行动,让他马上遭到日本政府和台湾总督府通缉,于是只好逃离日本,暂留东北。但此举已让他被关东厅警务局列为思想监察对象,后来谢文达只好转往南方,加入黄埔军校担任飞行教官,完成反日的志向。然而身为空军里唯一的台湾人,特殊的身分不免引起同期的猜忌,认为他是日本派来的间谍,对他的忠诚始终无法信任。就算在这样两难的环境下,谢文达心中依旧怀着抗日的使命。

台中丰原的谢家6兄弟,就有5人去了东北,尽管每个人怀抱的想法都不一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和中国有着切不断的脐带关系,血液里流淌的,是反日的激情。在“满洲国”,每5位台湾人,就有1位医生。这些医生穿着白袍,在东北闯天下。他们深知行医的背后,一定能为同为日本殖民的满洲,有所贡献。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宣传式电影缝中求生存(之八)

2013-2-27

战争开打不久,大陆沿海城市很快被日军占领,满映制作的电影,有一个特色,就是清一色用中国演员,去演对日本效忠的故事。

1937年7月7号,卢沟桥事件爆发,中日战争随即展开,日本为了帮自己侵略中国一举寻找有力藉口,1个月后成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外界简称为“满映”。是“满洲国”政府和“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电影公司,是当年亚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此时住在天津的张冰玉跟着姊姊,来到东北应征演员:“我生长在天津,祖籍是南京,因为我姊姊很喜欢电影,她本来想一个人去,那时不过才18岁,她就带着13岁的我到了满映。”

张冰玉是60年代台湾知名的女演员,拍过多部戏剧和电影,在“满映”时期多以群众演员的身分出演:“那公司好大好大,有溜冰池,游泳池,篮球场,排球场,日本明星都是一流的,常到满映来访问,我们中国演员住男宿舍女宿舍,上班虽然在公司里边,但是也有一段路,因为公司太大了。”

日本女孩中国名字

战争开打不久,大陆沿海城市很快被日军占领,满映制作的电影,有个特色,就是清一色用中国演员,去演对日本效忠的故事。唯一的例外,就是李香兰。

张冰玉说:“导演、课长、处长、职员、演员都是日本人,只有演员是中国人,但演员李香兰是日本人。”

李香兰是从歌手出道,继而被挖掘成为演员的,李香兰其实是出生东北旅顺的日本人,日本名字叫做山口淑子,她的父亲山口文雄是个热爱汉学的日本人,因此认了中国人李际春做义父,才有了李香兰这个中文名字,出道不久,李香兰就风靡整个“满洲国”。

30年代的东北老百姓刘好山,说到李香兰,还是难掩兴奋之情:“就唱《苏州夜曲》这些歌。大家都捧场!那天李香兰穿着一个银色的旗袍,脚上踩着银的高跟鞋,还用日本话、中国话介绍,说我是李香兰,大家鼓掌!”

40年代《苏州之夜》和《支那之夜》,都是李香兰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内容主要宣扬日华亲善,描述在中日战争失去双亲的中国女孩,后来被日本军人收养,并且爱上日本人的故事。

这是当年满映宣传大东亚战争的主要手法,李香兰在现实人生中是不折不扣的日本女孩,可是在电影里头,却扮演中国女孩。刻意隐瞒的日本身分,加上流利的中文,反而让李香兰成了日本战争宣传中最知名的“中国演员”。李香兰的200元月薪,更是中国临时演员的12.5倍。

当年仅是群众演员的张冰玉说:“我们也以为她是中国人,李香兰上班,永远穿着旗袍。我的薪水是很低,只有18块,据我知道李香兰薪水是最高的。”

其实在“满洲国”各行各业里,都有台湾人的身影。满映片厂也不例外。

像是台北大稻埕人张天赐,在担任满映导演之前,只是一名排片员。

张天赐的媳妇李凌波,述说这位台湾导演在满洲国发迹的过程:“这么聪明伶俐一个青年人,虽然一开始是做排片,但满映看见了他的才华,就推荐他到京都的电影研究院去学习,在这一段时间他跟随着一些当时日本著名的导演工作学习,打下了这方面的专业基础。”

不只是张天赐,来自台中大甲的柯鸿础,台中一中毕业后,同样来到东北学电影。但台湾导演再怎么优秀,也不能涉猎敏感的大东亚战争宣传题材,尤其1940年代战争吃紧后,被日本长期殖民的台湾人,也只能拍娱乐片。

李凌波说:“张天赐主要是以中国历史上这些非常优秀的民间传说,或者是古典名著当中的故事提炼出来,做成了电影。一方面有很大的受众,拍出来故事也比较精彩,日本人的审查制度也不会干涉,这样一来,他不会去做一些宣传日本或者是皇军的东西。”

张天赐之所以到东北发展,主要是受到台湾雕塑大师杨英风的父亲,杨朝华的邀请。当年杨朝华在东北成立专门进口洋片的电影公司“三兴社”,张天赐被请去担任英翻日的工作。后来杨家还在东北和中国开了4家戏院。

台湾影人顺势发迹

杨朝华的孙子杨奉琛,现在也投身艺术行列,忆起在东北发展娱乐事业的祖父时道:“在‘满洲国’那个时代,他当然想要拚一番事业,他们需要电影厂,就相中我的祖父,由他来做执行者,所以我的祖父和祖母很快就投入了这个电影工作。”

像杨家这样的戏院,在东北有上百家。除了播放电影,戏院还提供歌唱表演和劳军服务。慰劳关东军和满洲军,是当年满映演员张冰玉的工作项目之一,他说:“东三省很大,大城小巷的电影院,都被‘满洲国’满映接收了,要慰劳观众,就要每年巡回公演,满映派出的人没那么多,就派我一个代表满映,其他就派一个剧团,我想那个剧团也是国营的。”

在满映开始对大东亚地区进行宣传的同时,日本向世界扩张的野心也愈来愈大,随着战火延烧,“满洲国”被视为远离战争的安全地。台湾人有的为了寻梦有的为了爱情,纷纷来到“满洲国”这个新天地,期待闯出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逃脱征兵远离战火(之九)

2013-2-28

看到台湾渐渐地消失在海平面,想着要离开故乡了,有一点心酸。但是为了逃兵,也只能这样了。

1944年秋天,成众矢之的日军开始组织神风特攻队,在各战场以武士道精神展开自杀式攻击,背水一战。这是日本在“大东亚战争”中战情告急的警讯。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不让殖民地的人民上战场,尤其是台湾人。因为他们不确定如果台湾人上了战场会倒向哪一边,所以顶多只让少数台湾人当军夫,在军队里打杂,不是正式军人。但当战况对日本愈来愈不利的时候,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开始在台湾征兵。但他们还是不敢把台湾兵送到中国战场,而是把他们送到南洋,那个充满野兽和疾病的热带雨林中。短短4年间,共有8万多名台湾年轻人,被征调为“台籍日本兵”。

台籍日兵莫名牺牲

曾经就读沈阳南满医科大学医学系的台湾土城青年陈缵述,在日本前线吃紧时,意外的从有能力执业的医生,变成了配戴军刀、准备出征的军官,他从高雄港出发以后,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祕密被送往新几内亚的南洋战场。

陈缵述的儿子陈厚谷道出被送往南洋战场台湾人的处境与旁徨:“整个部队有4、5千人,他们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先是到菲律宾马尼拉待了3天,然后开啊开,开到了新几内亚,整个部队下船抢滩,第一天,就死了一半。”

联军猛烈的炮火,重创甫登陆的日军部队,里面有许多台湾人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活下来的,必须面临陌生的气候和恶劣的环境。

陈厚谷说:“那里食人番很多,还有疟疾、登革热!有一次渡河的时候,一看鳄鱼就在身后,吓得我父亲赶紧上岸。在那样陌生的环境下,焦虑的日本军对台湾士兵越来越残暴,身为台湾人的父亲,因为位阶是军官,没有被波及,而且配给较多,于是他开始偷偷照顾台湾兵,给他们猪肉、罐头,要不然他们会营养不良。”

对不想成为日本大东亚战争牺牲者的台湾人刘福顺来说,一个从“满洲国”来的讯息,让他得以逃离南洋的战场,他说:“1942年,我四婶从满洲国回来台湾,说在辽阳开医院欠缺人手。我怕被征去当兵,便答应四婶去帮忙。”

说着一口道地闽南话的刘福顺,家住东北长春,他是“满洲国”时期前去东北,光复后滞留大陆的台湾人。当年他前去投靠的亲戚,正是在“满洲国”开设第一家独资医院“百川医院”的谢秋涫。

同样为了躲避台湾总督府征召的还有台湾医生蔡行铸,当年他在彰化基督教医院工作,在接获入伍通知后,为了不让妻子陈素梅与尚未出世的孩子没了依靠,千方百计地躲过日本宪兵的监控,仓促离开台湾。当年怀着身孕的陈素梅忆起丈夫逃亡的景况时说:“我的丈夫被日本调兵,为了要逃兵,刚好大连有个同乡在开医院,便介绍我们到大连。那个时候台湾和大连都是日本管的,要出示证明,证明他的仁和医院聘请我们来这里工作。坐船的时候,日本人要检查。”

上了船的蔡行铸夫妻前往“满洲国”,原本3天的航程却花了整整一星期,才抵达大连。怀着身孕的陈素梅忍受着晕船的不适,她说:“看到台湾渐渐地消失在海平面,想着要离开故乡了,有一点心酸。但是为了逃兵,也只能这样了。途中还遇到美国的炸弹,差一点点就炸到我们的船,非常惊险。”

蔡行铸夫妇来到大连时,整个“满洲国”也进入动员的备战状态,美军轰炸的区域从日本延伸到朝鲜、台湾和“满洲国”,老百姓陷入随时被空袭轰炸的恐慌。

仰仗日本者陷恐慌

当时住在满映片厂宿舍的演员张冰玉说:“晚上睡觉宿舍窗帘都是黑的,而且是两层,不能漏一点灯光,怕被美军看见就炸了。每月18号是防空日,女人要穿防空服,男人也要穿着防空服。”

1944年10月10日,大台北也历经一场美军大轰炸,尽管美军事前有标的轰炸区域,仍造成不少台湾人丧生,当时台湾总督府也成了受灾区,被炸掉半张脸。除了面临轰炸的惊恐,原本盛产稻米的“满洲国”,同样也感受到粮食短缺的窘境。吃满映片场伙食的张冰玉也感同身受,她说:“食堂的伙食越来越坏,只2、3年的时间,我们由白米,变成东北出的文化米,很好吃,那个米圆圆的,像薏仁似的,后来慢慢的就变没辗过、带壳的高粱米,饭是红白相映,白的是虫,红的就是高粱米,光看米饭就知道,日本差不多完蛋了。”

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病逝,日本扶植的汪精卫政权开始摇摇欲坠。另一个感到日本已经风光不再的,是“满洲国”皇帝溥仪。心里着急的他作息开始不正常,看着溥仪随着日本情势焦躁不安的爱新觉罗·毓山詹说:“溥仪睡觉吃饭全都是颠三倒四,他能早上12点以后才起床,2、3点钟才吃午饭、10点钟吃晚饭,到夜里后都12点以后才睡觉。日本完了,他也完了。”

1945下半年日本战败的颓势,让那些原本在“满洲国”仰仗日本势力的权力者陷入恐慌,事实上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命运将遭遇前所未有的难堪……。(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人在满洲国  国族身分转换的尴尬(之十)

2013-3-1

台湾人啊,台湾人,在这时代的洪流下,国族的复杂、身分的转换,再度让他们沦为落寞而尴尬的一群。

1945年8月,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对多数人来说,这场核爆意味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可是对台湾嘉义人王文其来说,战争结束那一刻,他经历了这场恐怖的大灾难。

当时在日本长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当实习医生的王文其,是二战核爆的亲历者,当年原子弹爆炸的中心点,只离他0.7公里,核爆当时,他身负重伤,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他说:“8月9日11点2分,我在看病患的时候,窗户外面那个原子弹,就落在我的旁边,非常惊险。爆炸后我从残骸中爬起来,回神时已在半爬半走的步出病院大门,眼前所见尽是一生难忘的悲惨情景。”

日本战败东北大乱

王文其的幸存,是个奇迹。但对兵力耗尽、又吃了两颗原子弹的日本而言,很难再出现奇迹了,长崎原子弹爆炸后6天,也就是在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消息也传到了“满洲国”。

在东北接受日本教育的刘好山,回想起当时学校广播里传来的玉音放送,对班上同学的反应仍记忆犹新:“8月15日的中午,学校里的广播放的是天皇的投降宣言,当时有的同学就哭了,以为日本打败我们要变成亡国奴了。结果回到家里,我父亲说你是中国人,你哭个屁!这场战争等于我们胜利了!所以反而是转忧为喜。”

事实上在日本尚未宣布投降的前4天,溥仪早已闻到日本战败的气息,惊觉自己的皇位和性命极可能不保,于是带着心腹悄悄离开皇宫,逃往一个叫做大栗子沟的地方,这一行人包括了御医皇子正以及爱新觉罗.毓山詹:“临走的时候在临江大栗子沟上飞机,先到通化,结果因为飞机太小,不能够一直飞到日本,所以得先上沈阳。到了沈阳机场,苏联的司令官就来了,结果我们就被俘虏了!”

除了溥仪一行人被俘虏到西伯利亚,还有“满洲国”1万6千名日本关东军,通通成了俘虏,陆续被送往西伯利亚的赤塔和伯力监狱。

跟着溥仪被俘到西伯利亚的黄子正,从此与儿子黄光国天人永隔,他说:“我父亲跟皇帝走掉,然后就不见了。因为我小的时候印象很深刻,我父亲被逮到那个西伯利亚的时候,曾经寄回过一张明信片。那是他前前后后寄回的唯一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的是我很平安,一切无事。”

日本战败垮台后,“满洲国”溥仪的皇帝梦碎。而昔日威风凛凛的日本关东军,也在缴出枪械后,成了意志消沈的败将,怀着武士精神的他们,不愿以败将之姿苟活,纷纷自尽。

自杀和杀人,成为战后东北一幕幕惊恐的画面。在满映工作的张冰玉,领了最后一笔工资回家后,却遇上曾经用歌舞表演慰劳的日本关东军。战后的张冰玉一家,竟面临了一场无情的杀戮,她说:“这日军看着就不怀好意,我只能乞求他,说我在满映的时候,每年都去慰劳皇军,我的妈妈很可怜,请不要对我们做坏事。结果日本军说我恨,恨蒋介石,最后他们还是不肯放过我们,拉着我妹妹就要到隔壁房间去,我妹妹不从,我就听见枪响,两枪,我母亲跟妹妹都中了枪……”

日本投降初期撤离的关东军,让东北呈现无政府状态,紧接着的150万苏军便趁虚而入,快速接收东北。这些苏联大兵成了“满洲国”垮台后,东北老百姓的另一个梦魇。

当初随医生丈夫蔡行铸逃到东北的陈素梅说:“我记得有一天,俄罗斯人进来医院到病房,见那个病房里只有一个女病人,就把她强奸了。”

随着“满洲国”和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崩解,在大陆的台湾人也有不同的梦魇。战争接近尾声,台湾人就不只是处境尴尬,更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遭到中国人的报复。当时国民政府把曾经帮助日本的中国人称为汉奸,战后还订了一个惩治汉奸条例。

台湾人在战前是日本的国民,这是国民政府自己也承认的历史,日本国民为日本政府工作,应该是很正常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在日本机构工作的台湾人回归祖国之后,惨遭祖国判刑入狱。台湾尚且如此,满洲国的情况自然更加严重。国民政府既然认为满洲国是一个依附日本的敌伪组织,那曾在满洲国工作的台湾人,必然遭到整肃。

国共内战再度分离

台湾人啊,台湾人!在这时代的洪流下,国族的复杂、身分的转换,再度让他们沦为落寞而尴尬的一群。曾经在东北沈阳开计程车,后来辗转到北平以写作维生的钟理和,在著作《白薯的悲哀》中描述了台湾人在满洲国的结局:“指着报纸上日本投降的消息给他们看,说:你们看了这个难受不难受?但假若你被人晓得是台湾人,那是很不妙,很不幸的,等于叫人宣判了死刑。”

二战结束,对留在东北的台湾人来说,依着不同的身分认同,有着不同的解读和选择。有人选择离开;有人决定留在东北。但他们万万没想到,随之而来的国共内战,不但让中国、台湾从此两岸分立,更让自己的家庭成为破碎的两半……。(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岸史话-浊水溪北流松花江(之一)

2013-04-09 01:28
旺报
【文与图/张朝杉 节录/张芷雁】

编者按本刊于2月20日至3月2日连载《台湾人在满洲国》后引起很大回响。当年有类似际遇的人不少,他们从台湾出生,经过日本的求学阶段,落户东北。在隔绝半世纪之后,两岸开放交流,回到故乡恍如隔世之感。张朝杉先生就是这样的典型,他写了一本回忆录《浊水溪北流松花江》记载了他沉浮于两岸的一生,也是大时代的一个见证,本刊特予节录。

日本在东北搞土地开发,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我们从4月20日开始分3批,途经朝鲜来到了中国的东北。当时想法非常简单:离开日本再回台湾!

我出生于1928年2月,世居台湾省彰化县员林镇仑雅里仑雅巷。听长辈讲,先祖是从福建省漳州市附近来到台湾。

记得那时我们家住在番仔仑,房子是砖瓦结构典型闽南风格的四合院建筑,正门是从西面开的,也就是面对大陆祖先的方向。

情非得已赴日求学

那时台湾是日本占领年代,1941年(民国30年)我14岁,小学毕业。报考台中一中(那时叫台中州),结果没考上。在这种为难的情况下,爷爷和父亲商量让我到日本读书。那年秋天我和我表哥吴蕉芥一起到日本去了。为了去日本,父亲给我买了长这么大的第一双皮鞋,还有一只手表。那年8月8日,母亲送我到员林车站,父亲一直送我到基隆港。

那天,天气晴朗,船要开了,我看到爸爸掉了眼泪,我就在船上叫着:“爸爸、爸爸”。没想到,这竟成了我最后一次叫我爸爸的机会。那天的情景我依然能想起来,那种离别的内心感受,经常刺痛我的心。如果学习好,多考几分,进入台中一中,甚至想,如果家人没有钱送我去日本,就不会与亲人一别就是几十年。

我乘坐的船是日本的,叫富士丸号,坐的是三等舱。坐了3天4夜才到了神户港。我的叔叔张朝钦当时在日本,他特意到港口去接我们。然后我们乘坐神户到东京的火车。东京给我的印象是非常繁华,繁华到让我很惊奇,电车能在房子上边跑,同时非常拥挤;这辆车还没有开,下面就有排队等车的了。我看到开电车的几乎都是女司机、在街上也很少能看见除学生以外的青年男子,因为成年男人都被迫服兵役出去参加战争了。

我读的学校在东京郊区的琦玉县,是私立大宫农商专科学校。这是五年制的学校,有5个台湾员林镇的同乡学生,加上我和吴蕉芥两人,总共有7名台湾学生。

在日本读书期间,我父亲每月给我寄来50元钱。当时,日本、台湾的职员一般月薪在30元左右。父亲每次寄钱来信总是在信上写着“节约、节约、再节约,学习、学习、再学习”6组大字。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有狂妄的侵略野心,开始的两年内日本的军力还很强,但是到了1942年秋,日本的军力就不行了。美国的轰炸机开始日夜轰炸东京,然而工人照常上班,学生照常上学。但我们学生无心上课,离开教室出来看美日空军的空战,我们亲眼看到他们两个国家的空战,既害怕又觉得热闹。日本的飞机小,而美国的飞机大,当时看着就像老鹰和鸽子在打架似的。日本的飞机经常是还没贴近美国的飞机,就被打中了,着火落下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变得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任由命运的安排吧,也就不害怕了,因为飞机不分白天黑夜都来。

到了1944年,时局越来越紧张,日本开始从进攻转为防守,我们学生也增加了军事课。那时我17岁。那年的夏季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和五年级的学生,全副武装一起到富士山参加军事演习,又苦又累又吃不好。

自作主张转赴伪满

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和五年的学生在1945年3月一起毕业了。日本学生和朝鲜学生是可以当兵,我们台湾学生是不能当兵的。由于当时日本正处于战争时期,导致我们毕业之后无路可走。在日本继续生活有生命危险;而回台湾也存在危险,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港口和航道被美军封锁,回台湾的船很容易被炸,冲绳岛被美军占领了,从日本乘船回台湾,冲绳岛是必经之路。所以也不敢回台湾。

在此进退两难的时候,校长对我们说:满洲国的新京(现在的长春)现在需要农业的技术人员,只要愿意去,不需要考试,还可以发给路费。我们7位台湾同学便私下商量到东北,然后从东北回台湾。时间非常紧迫,根本来不及与家里进行正常的通信联络,我们7个人,就自作主张,离开战乱的日本。

当时的东北是日本统治的伪满洲国,从日本到东北比较方便。日本在东北搞土地开发,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我们从4月20日开始分3批,途经朝鲜来到了中国的东北。当时想法非常简单:离开日本再回台湾!另一个想法就是从此走出学校,也就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13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浊水溪北流松花江─踏上中国东北的土地(之二)
2013/04/10 | 张朝杉 节录/张芷雁

我们的汽车喇叭一响,各种动物到处乱跑,有黑瞎子(黑熊)、野 猪、狼、鹿、兔子、野鸡。虽然害怕,但是却感到了中国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这也是外国列强争夺中国的目的所在;日本侵略者也看好 这块富庶的宝地。

日本的“满洲国农地开发株式会社”给我们买的是直达的车、船票 和渡满证明,我们是第一批。我坐的火车通过日本的几个大城市京都 、大阪、神户;车票本来是从东京到下关,然后坐船到朝鲜釜山,便 可直达长春。但是当时局势非常紧张,我们到了广岛,列车员广播: “到釜山、满洲国的乘客不要在下关下车,请到博多站下车,然后乘 船到朝鲜”。

富庶宝地列强争夺

我们到广岛车站,列车员就广播让我们把窗帘都放下不准看外面。 我透过窗帘的缝隙偷偷向外看了一眼,瞧见两艘航空母舰停在港口。 我们经过下关从海底隧道到了博多港。船上大部分的旅客是朝鲜人, 而且装了大部分军用物资,所以有两架战斗机护送到釜山,又从釜山 乘坐直达火车到了新京。我们3人到了新京后就到伪满洲国农地开发 株式会社总部报到,社长刚开始没有给我们安排工作,而是让我们上 街转转。

1945年5月上旬的一天,社长找我们谈话,让我们到满洲国的北部 佳木斯,我们打开地图一看,佳木斯在很北的位置,距离苏联不远, 我们就说:“我们是台湾人,怕冷,那里太靠北了。”社长说:“冷 ,不用怕,给你们发防寒的衣帽和鞋子。”我们没有选择余地,他们 为我们买好了车票。我们只好坐上火车经过哈尔滨、牡丹江,到了佳 木斯。

5月9日把我们分到了鹤立县农地开发事务所。事务所给我们安排了 住的地方,发了被子等等,就算安顿下来。办理户口比较顺利,办理 粮食证遇到了困难。因为粮食证分日本人、朝鲜人、满洲人,日本人 的口粮全大米、朝鲜人是一半大米一半小米、满洲人是苞米小米高粱 米。可我们是台湾人,要怎么办证呢?最后写上台湾人,并按日本人 标准供应大米。

事务所有3个分场(测量点),即新华农场、连江口农场和振兴村 ,有一台汽车,两台拖拉机,职员雇员工人总共60多人。5月,我们 第一次开工资75元,是满洲国的钱,当时人们都叫它绵羊票子。用现 在的话说是高收入了。当年的一尺布才5分钱,一斤粮食10分钱。

事务所让我们管理测量点,每个人管理一个。这里都是没有开垦的 土地,又辽阔又肥沃都是荒草甸子和湿地,走30里、50里地都没有人 家。记得6月的一天,我们坐事务所的汽车,去梧桐河、振兴村,看 看拖拉机的开荒情况。而那里距离县城70多里地,经过日本人的茨梅 村、朝鲜人的和乐村、中国的守望村,守望村至振兴村35里路没有人 家,也没有种地的。我们的汽车喇叭一响,各种动物到处乱跑,有黑 瞎子(黑熊)、野猪、狼、鹿、兔子、野鸡。虽然害怕,但是却感到 了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也是外国列强争夺中国的目的所在; 日本侵略者也看好这块富庶的宝地。

8月7日以后,局势越来越紧张。记得有一次在松花江边的双兴村附 近测量,我们俩碰见一夥人,据说是山东人,是当年被日本人抓来的 当劳工的,和日本人有仇,看我们像日本人,也不会说普通话,把我 们俩抓住就想杀了。在老百姓家他们检查我们身上是否带枪,被我的 同学游淣金本当场摔倒,他小时候学过柔道。那个人就跑出去找人, 说喝完酒就回来把我们杀了。房东年岁大夫妻看我们是小孩很可怜, 见他们喝酒尽兴还没有回来,就偷偷的把我们给放了。

我们俩人在庄稼地里躲了一整夜,天亮后跑回了驻地。而后来我成 家了,经常去看他们,也带孩子去看他们,就是经济困难时期也要带 些礼物或食品去。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日本战败再陷旁徨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13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历史的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2025 05:11 AM , Processed in 0.13300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