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88|回复: 5

净空法师开示:放下不是事放下,是心里放下,不要听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7-2013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零七九-一零八零卷

1.简介这“离尘”就是要离一切污染,占有的念头是染污,控制的念头是染污,绝对不是好东西,决定障碍念佛往生。不但障碍你往生,障碍你证果,障碍你开悟,你说这事情麻烦大不大?

LZ注:这部分内容是解释《华严经》四谛品的一段经文“诸佛子。苦灭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无诤。或名离尘。或名寂静。或名无相,或名无没。或名无自性。或名无障碍。或名灭。或名体真实。或名住自性。”

2. 我们学佛,譬如说学讲经,总希望把讲经讲好,但是讲经的这些法师大德,对什么看得最重?经书注解,总是想拥有。这些参考资料,我要想有拥有这念头对不对?这念头对。但是你要晓得,如果你要不能舍弃,你所学的决定脱离不了古大德注解的范围。因为什么?你没有能把它放下。学习是要从这地方开始,在这里奠根基打基础,到自己有一定的程度,放下了。你要不放下,你永远出不了这圈子。放下就跟性德相应了,这就是佛家常讲的悟入,大悟、彻悟。到大悟的时候注解就可以不要了,偶尔来做个参考,做一个旁证,这可以,为什么?你自己通了、契入了。一经通一切经通,你还要找这些经论,还要找这些注疏吗?不要了。

3. 请接着看看苦灭圣谛的第三句,“寂静”就是清净寂灭的意思,不但是见思、尘沙烦恼灭尽了,无明烦恼也灭尽了。在《仁王经》上修行最高的位次是“寂灭忍”,这“寂静”就是寂灭忍。寂灭忍有三品:下品是法云地的菩萨,就是十地菩萨,第十地;中品是等觉菩萨;上品是究竟果位。可见这寂静为次高。寂灭忍下面这叫“无生法忍”...净宗的学人常常讲“花开见佛悟无生”,那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是九地菩萨;中品是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下品是七地菩萨。这都是真正名实相副的阿惟越致菩萨,无生忍慧。

4. 净宗法门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他是什么地位?四十八愿里面就讲得很清楚,“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皆做”就是凡是往生的,不论你是实报土、方便土、或者同居土,也不问你是上品、下品、下下品,反正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

5. 我们晓得阿惟越致是七地、八地、九地,不得了!就是在《华严经》上来讲,你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在华严会上才是初住菩萨。从初住修到七地,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需要两个阿僧祗劫...这样才真正显示出净宗的不可思议...知道之后,这一生当中一定要抓住,决定不能够轻易放过。为什么?这机会遇到太难太难了。开经偈所说的是《华严经》,“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净土法门比《华严》还要难...这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逢到了,无比幸运的逢到了...《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因缘”我们具足了,我们真的遇到了,现在问题就是在“善根、福德”。什么是善根?你遇到了,你能信,你能解,这是善根;你能够依教奉行,能够放下万缘,那是福德。这三个条件要是具足,“万修万人去”。所以这“寂灭”是果报。

6. 佛法里头常讲“无是无非是”,“没”的对面是有,无有无没,两边皆离,两边不着,中道不存...但是要问在十法界里头有没有两边?有。有没有中道?也有。事上有理上没有,相上有,性上没有,这要搞清楚。假的有,真的没有...

7. 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唯心所现,现在那个能现是真的,所现所变是假的。所变所现里面有,有对立,真的里头没有对立;我们心里头有对立,你就晓得你这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如果我们把心里头所有对立都化解了,都消除了,你的真心现前了,真心就是本性,那你叫明心见性了。

8. 《华严经》上初住菩萨的地位...菩提心现前叫发心住,初住菩萨叫发心住,你安住在菩提心,你的真心显露了,真心本来就是这样子。在法相唯识里面,我们常讲八识,把识五十一心所。但是也讲八识上面还有一个第九识,地九识是什么?无垢识。有这名词,无垢识是什么?真如本性,那是真的,纯真无妄。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古大德有一些大德他讲第九识,有一些只讲第八识不再讲第九识。因为第九识是阿赖耶真的那一分...

9. “无自性”才是真性,自性它不是物质,所以它不是声香味触、色声香味,不是这东西...六根里头作用最大的意根,也就是意识,意识能够缘到阿赖耶,缘不到自性。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习气种子在六尘里头叫法尘...自性里头没有法尘。所以自性不能说它是心法,也不能说它是色法,心法色法统统都是有为法,它是属于无法,真如无为。所以“无自性”之性才是真正的法性。

10. 在我们有情众生分上,我们中国人称为性,称为习性,习性不是本性

11. 自性没有“障碍”,自性里面的智慧没有障碍,自性里面的德能没有障碍,自性里面的相好没有障碍。换句话说,凡是有障碍的都不是自,自性本来没有障碍。

12. 我们现在为什么处处都是障碍?告诉你,绝对没有障碍。你的障碍从哪里起来的?是从你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起了障碍;离妄想、分别、执着,确确实实没有障碍。诸位要记住,没有障碍就是见性了,见性就成佛了。最低的见性,所谓破一品无名见一分真性,这是圆教初住菩萨,天台大师讲分证即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因为他用的心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跟如来果地上用的是一个心...也就是说他不再用八识五十一心所,相宗讲的转识成智,智是真心,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他没有障碍了。但是虽用的是真心,他不能够圆满的运用,他还要修,因为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一品

13. 古人用的比喻说得好,古人把月亮比喻作真心,这圆教初住是什么月亮?是月牙,我们在初二初三看到月亮有个牙,月牙。那个月牙,那是真月不是假月,那是真心。妄心也有个比喻,妄心比喻什么?水中的月影...所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把这比作妄心,比作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凡夫用的用妄心,不知道有个真心。妄心从哪里来的?妄心从真心的影子。所以法身菩萨用真心。

补充:

在佛法离面,十五的月亮,是比喻究竟圆滿的智慧。月亮在沒有圆的时候,它有一部分是黑暗的,另一部分是明亮的,佛用光明的这一部分代表智慧,用黑暗的那一部分比喻迷惑。

迷惑一天比一天少,光明一天比一天大,到滿月的时候,黑暗部分完全看不到,所以把它比喻智圆满了,惑断尽,這是什么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沒断,他的智不圆,接近圆而不圆,象我们中国人讲十四的月亮,十六的月亮,接近圆还稍微差一点点,等觉菩萨。

初二、初三这月牙比喻什么?比喻初住、十住位的菩萨。那也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露出來虽然不多,他是真的。十五滿月是如來,他跟如來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所以叫同生性。如來和菩萨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

--摘自净空法师法语《十五的月亮

14. 我们现在是凡夫,凡夫要知道要炼...能修到相似就不错了!我们虽然是妄心,妄心能够跟真心相应,不违背真心的原理原则,这就把自己境界提升很多了。

15. 随顺经论教诲就是相似位的菩萨,这功夫要修成功了,超越六道轮回,但是要晓得并不是用真心。如果真正用真心,超越十法界,就没有障碍了。

16. 只要我们还有障碍,我们立刻回光返照,我是凡夫,我修行的功夫不得力。如果修行功夫得力,这障碍愈来愈淡薄,到最后这障碍是能够断掉的,这断不是灭断是伏断?你的戒定慧起作用,戒定慧把它控制住,伏断;没有出六道,这就是功夫成片,就是功夫得力,在佛教名词术语这叫观行位。如果不求往生西方净土,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那来生仙道的机会非常大,生天享天福了。如果你要是求生西方净土,凡圣同居土上辈、中辈你肯定有份。

17. 涅盘翻成中国的意思就翻作“灭”。涅盘也翻作圆寂...“圆”是讲功德圆满,“寂”是讲清净寂灭...在世俗里头,实在讲有个误会,出家人死了都说:他圆寂了...这是个误会,但是有的时候这是一个恭维,是个赞叹,它不是事实。真正证得大涅盘的,证得清净寂灭的,人在!不是死了时候证得,活着时候证得。

18. 古人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个相应就是“住”,那就不是初住菩萨了,你的地位在初住菩萨之上,念念相应那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念念相应!这相应念念不违经论教诲

19. 《法华经》上说得好,诸佛如来教化众生,“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我们就明白了。佛给我们讲大乘小乘,给我们讲声闻、缘觉、菩萨,是佛的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只有一佛乘。

20. 佛经上是有说过,“自己未成,成就别人,菩萨发心”,这话你千万不能听错,它那个讲“自未成就”是自己没有成佛;自己没成佛,我发心要度众生。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自己本身是什么身份?法身菩萨,不但是法身菩萨,他是法等觉菩萨,他不是凡夫。不过说他没成佛,就是自己没成就先度众生,绝对不是象我们凡夫一品烦恼都没有断,肯定要搞六道轮回的,千万不要把这意思会错了。

21. 众生根性不相同,不止千差万别,不但契机难,契理也不是容易事情...佛菩萨是如何来随顺这一类众生,帮助这一类众生?首先消业障,为什么?业障要不消除,他决定不能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是肯定的。所以佛菩萨要度他们,先帮助他消业障,帮助他消业障那种方便法,甚至于示现地狱。

22. 为什么一个人受这罪苦能消业,为什么一个人受罪苦他在造业?同样是一样的苦报,何以往后果报不相同?这里面就是一个是愿意承受,不怨天不尤人,他业障消了。一个是“为什么这不幸的事情会叫我碰到”,他心不服,怨天尤人。那好了,怨天尤人,不但你的业障消不了,你还在增长。由此可知,祸福迷悟确实就在那一念之间,这一念的关系太大太大了。何以诸佛菩萨不明显的来引导我们?其实佛菩萨做众生的“导引”,从来没有间断过。有时候你自己觉察,有时候你自己并不觉察到,这才叫慈悲到极点。

23. 经念得字字清楚,没有念颠倒,没有念漏行、错了一行,这从头到尾一字一句都没有念错,这是修慧...听教的时候也是放下万缘,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接收过来,没有怀疑,不起一个妄念,不起分别执着...所以读经听教,这会听的人都是三学等修。戒定慧同时修学...所以你会不会听,你会念不会念,这关系太大太大了。果然会,这个会他有感应,这感应是最普通,也是最平常的,你会闻到异香。你从来没有闻过这个香,或者是闻到很好的好香,象檀香一样,这什么原因?因为你真正在修行,天神从这地方经过,他看到了,他看到生欢喜心,合掌向你致敬;向你致敬这时候天人身上放香,你就能闻到。这香气时间长短不一样,短的一两分钟,长的大概可以到五分种,那么长的时间。

24. 我在最初学佛,常常有这种现象,以后我跟忏云法师住茅蓬,忏云法师问我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感应?我说:其他的没有,但是有的时候闻到异香是大惑不解。为赦免?我们自己没烧香。我居住环境一公里之内没有人学佛的,决定也没有人烧香的。为什么我在房间里面读经会闻到异香?这忏云法师告诉我,他说:天人看到你在这地方读佛书,他在那里恭敬致敬,他停住一下在那里向你致敬,他身上有香气。以后我才明白这桩事情,这些特别是在初学,帮助你增长信心,这不思议的境界,增长信心。

25. 起心动念不一定要有外缘,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很容易起心动念,但是在没有外缘的时候也会起心动念。一个人静坐,安安静静坐在那个地方,他也会起心动念。我想这种经验我们同学们应该普遍都有!起心动念在佛法里说无明妄动,这是属于微细的烦恼,是属于烦恼的根源。你会起心动念,到分别执着,那烦恼就很严重了,那是很粗很明显的烦恼,表现在外面;起心动念还不形于色,里头起烦恼了。所以我们要谈到用功,要想功夫得力,那你就要练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从什么地方下手?从不执着,从这里下手。

26. 人死了,通常这一断气,两三个小时他全身就僵硬。可是念佛的人,真正有修养的人,他死了之后甚至七天、二七十四天,他的身体还是柔软的,这什么原因?其实这道理很浅显,他在临终的时候恐怖,我们常讲贪生怕死,这一害怕、一恐怖全身僵硬,就这么个道理。凡是走了之后全身柔软的,他走得很安祥,他走得很自在,他一点恐怖都没有;换句话说,没有恐怖的人不会堕三恶道。所以临命终时一慌乱、一惊吓,麻烦就大了!这时候真的六道里面,你要往拿一道去,关键的时候。

27. 也有这种情形,我们都曾经遇到过,这亡者几个小时之后,真的身体已经僵硬了,面相很苦、很痛苦,不好看!如果他的缘殊胜,遇到好的同参佛友,大家给他念佛,我们一般讲助念,念到七、八个小时,念到十几个小时,再去看他身上软了,他面孔很好看了,这效果就非常殊胜。这些事情,我想有不少学佛的同学,你去送亡、去帮人助念,你都亲眼看到,真有作用。

注:关于念佛往生得实例,推荐阅读此帖《 李木源居士分享新加坡念佛往生的实例

28. 这人走了以后,他究竟到哪一道去了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常常怀念他。常常诵经念佛给他回向,对他有没有好处?肯定有好处。好处多多...这事情要真做,决定不是迷信,决定不是无效。纵然我们这朋友真的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念他还是有效,真的对他有帮助,我对他有帮助,他对我也有帮助。

29. 诸位同学又要听清楚,放下不是事放下,是心里放下,不要听错了。好了,我工作也放下了,再过几天说:法师,我现在没有钱,我现在没饭吃了,怎么办?你叫我都放下了。那你就搞错了,生意还是照做,钱还是要去照赚,家还是要照养,为什么?这是在世间法是你的责任,你要尽到责任。心里头不要有挂碍,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这你就真放下。所以放不下不是讲事是讲心,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净则佛土净”,不是叫你身放下。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2-8-2013 07:1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7-2013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这种情形,我们都曾经遇到过,这亡者几个小时之后,真的身体已经僵硬了,面相很苦、很痛苦,不好看!如果他的缘殊胜,遇到好的同参佛友,大家给他念佛,我们一般讲助念,念到七、八个小时,念到十几个小时,再去看他身上软了,他面孔很好看了,这效果就非常殊胜。这些事情,我想有不少学佛的同学,你去送亡、去帮人助念,你都亲眼看到,真有作用。

个人很好奇,临终后身体柔软、面孔安详就表示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有什么经典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7-2013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ccandless 发表于 23-7-2013 08:30 PM
是不是身體和腦在做事,心卻完全沒有在做事?

是不是意思叫我們沒有用心做事?

师兄不妨阅读此帖《达真堪布:佛法让你放下,不是让你放弃;让你认真,不是让你执着。》,两位大德的意思应该有一些共同之处。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13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 《华严经》上初住菩萨的地位...菩提心现前叫发心住,初住菩萨叫发心住,你安住在菩提心,你的真心显露了,真心本来就是这样子。在法相唯识里面,我们常讲八识,把识五十一心所。但是也讲八识上面还有一个第九识,地九识是什么?无垢识。有这名词,无垢识是什么?真如本性,那是真的,纯真无妄。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古大德有一些大德他讲第九识,有一些只讲第八识不再讲第九识。因为第九识是阿赖耶真的那一分...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1:【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於《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一般学人有谓为第八识、第九识、第十识者,实皆同是一心惟依 断惑之差別而施设八九十识三名,同是第八识,非有三识也。是故此心虽有多名,实则唯是一心也。由有此心故,广生世间出世间八万四千法门,让有情在 器世间能修証佛法--証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或造作善恶业而轮回三界不已。正如《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然而在诸经诸论并未提起九, 十个识的正理,反而是谓:

於修除阿赖耶识的阿赖耶性(分段生死种子的能藏、所藏、执藏性),而将阿赖耶识改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或称为第九识,只改其名不改其体,仍是第八识心体);於修除烦恼障种子随眠、所知障随眠后,异熟识改名为无垢识、白净识(或称第十识,只改其名不改其体,仍是同一第八识心体).

因此,所谓八九十识,只是在断除二障的不同阶位中,所施设的不同名称而已,其实仍是同一识(因地名为阿赖耶识、果地名为佛地真如无垢识)


圣玄奘菩萨所说才是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13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9. “无自性”才是真性,自性它不是物质,所以它不是声香味触、色声香味,不是这东西...六根里头作用最大的意根,也就是意识,

意根不是意識, 阿含經處處開示 :” 根, 觸生識”,
维基百科 :
意根:六根之一,屬心法,也是有情八識之一的第七識,又名末那識,不可見有對,是無色根。
如果將意根排除,只稱五根。
意根是意識所依根,所以稱為意根。
意根是能引生意識的心,所以稱為意根。
意根是意識生起後運作時必須依止才能運作的心,所以稱為意根。

五陰十八界中, 意根是意根, 意識是意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13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意根的作用嘛是意识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5-2024 09:47 AM , Processed in 0.04579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