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boontan

理财及规划,355 楼,多次MCO,你是否学会理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5-2014 04: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富足:别让婚宴太沉重  2014-05-12 12:41 http://www.nanyang.com/node/620465?tid=698

当一大群人为着共同的喜庆聚集在一起时,当然是离不了宴席。
尤其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文化里,无宴不成礼,一想到婚礼,人们便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婚宴。

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简单的目的,事情当然就容易得多了。
可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并非如此。

一般的现代华人婚宴特点是一席桌竟然有十道菜肴,而且多为大鱼大肉、肥鸡美鸭。
只要我们每一道都浅尝两三口,也足以撑破肚皮。

再加上一箱箱的洋酒、啤酒、红酒,难道这就是华人所谓的“待客之礼”?
这些过量的食物,尤其是后面几道菜,客人往往因为太饱而吃不下,造成浪费。

然而对许多人而言,宴客的酒家越豪华、酒席越多、菜式及酒水越贵,主人家越是面上有光。
难道越奢侈,就越显得豪爽慷慨吗?曾几何时,婚宴竟成了一种炫耀家世、互相攀比的场合?

失传统意义

其实,当我们细想回头,就会发现婚宴真正目的与意义并不在于此。我们宴请宾客,是为了让婚姻得到别人的见证与祝福。

让久违的亲朋好友能参与其盛,并分享我们的喜乐。
但是我们今日所见的婚宴,却是一个供人大展歌喉、比拼酒量和吞云吐雾的地方。

在歌声和“饮胜”叫喊声下,宾客们要说话都难,又怎能感受得到婚礼甜蜜、温馨的意义?
况且羊毛出自羊身上,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越豪华的婚宴则代表主人家必须消费越大,出席宴会的亲友也必须越破费付出越大的红包。

到了宴会的尾声,当一个个吃到撑破肚皮、醉到东倒西歪,歌舞升平之后,一切就此圆满结束?那还未必!

很多原本就因为许多财务问题而搞到遍体鳞伤的人,再经这些周而复始的粉红炸弹轰炸之下,结果是不死也周身残!
在我的理财课堂里,奢侈的人情与应酬开支,的确已被确认为现代财务问题的根源之一。况且这方面的开支还有不断攀升的迹象。

表面风光 内里心酸


许多时候,为了解决学员们的问题,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唯有传授他们如何以“空城计”或“调虎离山计”来上演豪华婚宴的逃兵。
要不然就不管场面、不顾面子,以自己的能力来付宴会红包。不然怎样?那些低收入的人一个月要是接上三几单豪华粉红炸弹,家里还开得成饭吗?

然而当事人本身也不会好到哪里,虽说宾客们都会给红包,但若是菜下得太重,酒下得太多,难免也会入不敷出。
以现在的标准“行情”来说,要做得有头有脸:吃、喝、烟、酒、歌,五蕴俱全的得体婚宴,少说也得贴上一两万元。

在声声“饮胜”之际,好几万元就这样地“胜”出去了?!就算能力所及,也不见它的意义何在?更何况是那些能力有限,却为了婚礼而散尽家财,甚至向人借贷。

而且因为婚宴必须借贷的何止是主家?

到来出席婚宴的亲友为了迎合婚宴的“水平”也必须付出相对昂贵的代价,而且在结婚“旺季”的时刻,如此沈重的粉红炸弹接二连三的接踵而来,一般收入的平民百姓,又怎能招驾得住?

当钱就是这样地花出去的时候,换回来的却是劳民伤财又伤身,到底目的何在?
真没想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原本是喜气洋洋、充满着祝福的婚宴,在华人的社会里,竟然会演变到如此尴尬的境况。

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做得越来越风光,背地里切隐藏着种种难言之苦。
其实如此龌龊的情况只是因为大家在盲目跟风的日子里没有好好地思考事情背后的意义与目的,再加上放不下的面子,更让商家们有机可乘,把原本婚宴的意义被带得越离越远。

然而,有需求才会有供应,盼望在筹备婚宴的人及将来要筹备婚宴的准新人能更有智慧的应对,别让婚宴变得太沉重!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5-2014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富足:婚宴越奢侈越满足?  2014-05-19 13:24 http://www.nanyang.com/node/622157?tid=698

每次遇见一些经济能力不是很好,但又在埋头筹备豪华婚宴的准新人,我都会很好奇地问他们:“既然能力不及,为什么还要强求自己,把钱花费在这些无谓的开支上?”

他们往往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辈子就只有这一次,花一些钱让大家开开心,有什么不对?”
哎呀呀!还是那一句:“一辈子只有一次!”

大家知不知道这句话把多少人害得多惨?拍结婚照是因为这句话,订婚纱是如此,装饰新房、办礼饼、摆婚宴等等统统都是因为这句话!
无可厚非,结婚一辈子就只有一次,可是这跟花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婚礼,而不是婚姻生活的柴米油盐实际生活上?

许多人在结婚前要用好几年的时间筹备,婚后又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来还债,我们一辈子到底有多少个几年嘛?再说钱出得多,事情就一定会好吗?
我姐姐的女儿嫁给一位基督徒,想到不要让宾客醉酒,就设了一个无酒的婚宴。

为了不让亲友嫌弃,他们还特别挑选一间非常有名望的餐厅宴客,并且还不惜掷下重金采用上等好菜。
结果还不是怨声载道,有弹没赞!

后来我就挖苦我姐姐说:“三几百元一席的餐宴被人批评,千多元一席的餐宴也让人在背后闲言闲语,那又何必花这么多钱沦落到同样的下场?”
嘴巴原本就是长在别人身上,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又怎么可能做到取悦每一个人?再说,婚礼原本就是两个人的事,何必为了取悦于别人而害惨自己?

有意义婚礼最实际


以我个人所参加过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婚礼,是在一间教堂里举行。
那里没有丰富的菜式,也没有高歌和美酒。也正因为如此,整个环境难得清静和优雅,不必饱受拉牛上树般的叫喊声、干杯“饮胜”的吵杂声干扰。

此外,也无需在别人吞云吐雾而搞到乌烟瘴气的环境里“争一口气”———新鲜空气!有的尽是轻松的音乐和亲友们声声的问候和祝福。
在众人的见证下,新人相互许下对伴侣的承诺,场面是一片温馨和甜蜜。
接下来,是新郎向他双亲感恩的一个环节。当着众人面前,他承认自己过去沉沦于毒海期间给父母带来的问题与伤害,请求父母的原谅并感恩他们的接纳和从来不曾放弃的关怀。
最高潮的莫过于当新郎和他的双亲相拥、一起流泪的那一刻。浪子回头这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亲友无不被感动。

身为当时的司仪,我亦被感动得泪流满颊,一时也没有办法止着泪主持接下来的环节。就干脆让这感人的气氛延续……与其他我出席过的婚礼相比,这个婚礼算得是最不花钱的一个。然而整个流程都那么的感人,况且由始至终都没有任何人会有金钱上的压力。主人家没有,宾客们也不会有。
它是那么的简单却又那么有意义,这类的婚礼何乐而不为?

勿加重亲友负担


然而,为什么社会上却有越来越多人视奢侈为满足?以相争和比较为乐趣?
就算我们不顾自己的死活,为了拼一个豪华婚礼而愿意在婚后付上沉重的代价,我们也必须为亲友的生活着想。

不要忘记每个婚宴都有牵连到好几百个人,要是你把婚宴搞得越豪华,则代表出席的人负担越大。

在百物通胀的今天,许多人原本已活在水深火热、捉襟见肘、钱不够用的日子里,难道我们还愿意看到大家因为要应付不断提升的人情和应酬开支,而把生活搞得百上加斤?

既然大家都是明理之人,我在此呼吁大家在结婚的大好日子里做做好心、行行好事,一切从简就好,以免让出席婚宴的人太沉重!

号召“同包”行动


再要不然,我得号召“同包”行动(同样金额的红包):那就是按照出席一般普通婚宴的红包钱为标准,不管出席如何豪华的婚宴,都付同样数额的统一红包钱。

如果有人强要“加害”大家,把婚宴办得很“超级”,我们也照样以“同包”出席,其余的就让当事人自己承担好了。
长久下去,在“同包”效应下,因为找不着有人买单充“胖子”,看还有多少人能撑得下去。

一旦奢侈的豪华婚宴成功的被导正过来,到时候大家对婚宴的压力可就相应减少,日子也肯定会过得轻松多了!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14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富足:可以赚钱的婚宴  2014-05-26 13:11 http://www.nanyang.com/node/623758?tid=698

综观我们过去所谈,虽然现代华人婚礼似乎有着一套牢不可改的模式,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必须照单全收。

尤其是经济背景不是很好之人,更不应该为了顺应传统而自设陷阱过度消费;就算家庭背景很好,也不应该随便把钱乱砸。

然而,许多人就算明白此道理,也还是为了面子而逃不过这个噩运,或是选择明哲保身,不想做个反传统的“千古罪人”。

其实,以我个人的经验,只要把事情处理得妥,许多问题还是可以迎刃而解。

就以我的婚宴来说,虽然我还是如常的设了一个65席的大型婚宴,然而,我却选择了不尊照下列我所不认同的婚宴陋习:

●烟客们吞云吐雾地把整个宴会厅搞得乌烟瘴气,还殃及池鱼让每个人都被逼吸二手烟。
●酒客借故痛喝,不但自己醉酒闹事,同时也把整个婚宴的氛围搞砸。
●菜肴尽是些大鱼大肉,不但赔上许多生命,对个人的健康也不见有好处。

由于知道自己所要及清楚婚礼的意义,我决定一反传统,筹办一个自己属意的婚宴:———全场禁烟、禁酒,而且是以清淡健康为主题的素宴。

65席节省1.62万

为了不让出席婚宴的亲友们“受惊”,除了在请帖上声明婚宴的特色,对于一些惯性喝酒的亲友,我还个别致电“知会”,以事先获得他们的“谅解”。

总之,所有该做的事我已做足,让那些不认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出席,要出席的人,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也事先交待清楚,让大家能按自己的评估“调整”婚宴的红包!

我如此做不但能节约亲友们的花费,免除烟酒的婚宴,亦为我省下每席大约250令吉,65席共1万6250令吉。

这时我想,若要增添婚礼的气氛,我只要花1600令吉就能租下一架直升机,配合在母校草场搭棚架进行的婚宴,足以办一个简单却隆重的“空中婚礼”。

盘算一下,这费用还不到烟酒开支的十分一,即经济又有意义,何乐而不为?于是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抛开传统,完全照着自己的意愿来筹备一个别开生面的婚礼。

想象你是我的席上嘉宾,到了婚宴当天,当大家已入席就坐期待新人出现之际,空中突然轰轰作响,接着一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过了一阵,在婚宴草场的一端徐徐下降,吸引了无数村民的围观。

婚礼氛围温馨感人


接下来的餐宴,更是在令人屏息的系列精彩节目伴随中进行:

●首先是教会一班朋友的诗歌祝福。

●接下来是以幻灯片(当时个人电脑和投影机尚未普及)呈现两位新人由长大至相识相爱的过程。当时这前所未有的“状举”令亲友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自此以后,类似的呈献在婚宴来说已属不可或缺的一环。看来我还是它的开山鼻祖呢!

●过后是新人向双方家长、母校的校长、老师们致谢及颁发奖牌留念的环节。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简直让老师们受宠若惊,在分享感言之际也让许多人感动流泪!

●节目穿插着的是幸运抽奖,奖品都是自己果园出产的本地水果。虽然不是贵重的礼物,但却足以逗得全场人开心!

婚宴中当然也少不了亲友们的祝福,和新人相互爱的承诺。整个流程就沉浸在温馨、和谐、欢乐、感人的氛围中。

坚定立场不跟风


许多人都认为我一定为这个婚礼砸下不少钱。然而,我要悄悄地告诉你:“这是一个赚钱的婚宴!”

为了让大家有更详尽的了解,我也不惜公开和大家分享整个婚礼的收支状况。(参考附表)不但如此,这简单的素宴也节约了大家的红包,这更是个双赢的局面!

与一般的婚礼相比,结一个婚可能要砸下三几万,越豪华越破费(主家与客人皆是)。然而如果当事人不懂得自己要什么,只晓得花钱充体面来与别人攀比,就算花再多的钱,在意义上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当然,我完全没有任何意图鼓吹我所选择的婚礼方式,我所要带出来的信息是:无论做任何事,我们务必非常清楚它的意义,同时坚定自己的立场与原则。

唯有如此,才不至于盲目跟风、与人相比,到最后搞到劳民伤财却不见得有什么意义。

是的,金钱与意义并不成正比。婚礼是如此,所有其他的人生大小事亦是如此!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6-2014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来横财, 是福还是祸?  2014-06-02 14:26 http://www.nanyang.com/node/625444?tid=687

华人社会有句老话道:“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似乎道出小市民们渴望发达,羡慕横财就手的心态。

因此,许多人连做梦都在期望着天降横财的好运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不惜花费精神与时间在研究各种可供“搏杀”的管道。
君不见各种博彩活动如:赌博、万字、彩票、赛马、赌球等等,都因循众要求而日益蓬勃发展,让众人博得不亦乐乎,皆大欢喜?

假如身边曾经有人靠横财发达,难免会引起我们对有幸获得意外之财的人投以羡慕的眼光。
有者心中会暗想,为什么好运的事情总是轮不到自己,肯定是自己命水不如人。

稍为乐观者则会想自己没有收获也不要紧,眼看他人满载而归,自己同样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先“感觉”一下那种突然致富的心情,也先计划好他日有一天自己梦想成真时该如何享受这笔横财。

简而言之,我们皆认为横财是一种能让生活更美满,财务更理想的美事一桩。现在就让我们一同透过一个真人真事,来探讨横财如何改变了这位主角的一生,究竟是福还是祸?

戈夫原为一名安居乐业的英国面包师傅,因为一次“幸运之神”的眷顾,中了彩券,赢得高达4400万令吉奖金而一夜致富。

对于这笔天降横财,当然是先享受一番才对得起自己的运气。于是,他和妻子买了一间流动屋周游英国,也由小屋搬入独立式洋房。之后,他也辞掉了面包店的工作。

由工薪阶级转为无所事事一族的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开始试图透过奢华的消费,并结识了酒肉朋友,甚至变得花天酒地来填补生活上的苦闷。

彩票摧毁一切


期间,他也遭有心人士以各种做生意的名目,一次又一次地骗取他的钱财。妻子也因难以忍受他的行为而和他结束了25年的婚姻。

连遭骗财及家庭破碎的打击,让他变得抑郁,也同时染上酗酒、赌博的恶习。最后,他在身心交瘁、众叛亲离的情形下,心脏病暴发郁郁而终。

由此看来,这笔钱不但未能成为他人生中的“幸运符”,反倒成了令他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催命符”,让人看了莫不深感惋惜。
引述他逝世前的一段谈话,他曾表示后悔中奖:“我的人生原是精彩的。我非常爱我的妻子,可是那张彩票摧毁了一切……”

金钱态度转变陷困

聪明的读者是否能由此个案得到些什么启示呢?其实,让戈夫陷入生活困境的并非是该笔奖金,而是他对金钱在态度上的转变。

原为一名面包师傅,在服务社会方面也算得上尽了自己的一份绵力,金钱只不过是当他以美味可口的面包服务社会,祝福他人时的必然结果。

岂料中了彩票后,他开始认为原来赚钱是那么的容易,消费习惯马上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将生活重心放在满足个人的享受,辞掉工作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了服务社会,发挥人生价值的机会,活在追逐欲望的世界里。

再加上从来没有尝试过管理一大笔金钱的经验,花费变得漫无目的,挥霍无度。对于别人笑里藏刀的言语也掉以轻心,白白被骗去宝贵的金钱。
此外,自横财就手以后,他开始对未来抱着不着边际的奢望。

金山银山也耗尽


因此,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他迷失了方向,将钱用于赌博、酗酒以麻醉自己,但这只是徒然损害身心,并没有对生活的困境带来改变。
结合上述种种因素,纵使金山、银山,也有山穷水尽的一天。

最后,容易获得的财富,不但无法长久改善生活,反而让我们期望只要依赖不切实际的管道就能重演不劳而获的历史。

然而,更多时候是历史还未来得及重演之际,我们早已因为不能踏实面对未来,失去人生的目标也断送了原本美好的前程,让自己成为令人伤感的历史悲剧!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 儿童与青少年 MonQ 理财营创办人 ■ 投资理财课程导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6-2014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犹如穿鞋子!  2014-06-09 12:31 http://www.nanyang.com/node/627005?tid=698

什么是最好的投资产品?这也许是众多投资者最关心的热门问题了。

这也难怪,因为在百花齐放的投资世界里,我们所能触及的产品实在是令投资者措手不及。

举例说,人人都懂投资股票的潜在回酬吸引非凡,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却听闻股市是一个鳄鱼潭,让许多投资者有去无返。

此外,亦时常听别人说投资在房地产收租最牢靠了,殊不知还不是照样有人投资房地产却一次又一次上演房产即租不出,也卖不掉,还欠下银行一大笔债的悲惨下场。

由此来看,在日常能触及的范围内,似乎都看不出有什么投资能让我们稳赚之余,又能免除令人担惊受怕的风险。
难道世上真得不存在所谓的最好投资吗?我们又如何去定义何谓最好呢?

这类的问题恐怕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答案,让我们换个角度,由你我都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子来探讨这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投资难题。

各位读者现在可以先将思绪放到家中鞋架上的鞋子。有者也许会哗然,心想怎么那么严肃的投资课题竟会和鞋子扯上关系?先别急,因为万众期待的难题即将被解答了。

先问各位鞋架上哪一双鞋在任何场合与时间是最好的选择?也许各位看了想反驳说道,这哪里会有答案呢?最好品质的运动鞋穿来跑步、打球自然是物尽其用,最适合不过了。

然而,若要穿去上班或出席公共场合,则会有些不伦不类,毕竟在这类正式的场合,一对整洁的皮鞋才是较合礼貌的装扮。

若我们是到海边去游玩的话,相信不用多说,各位也会自动换上简易轻便的拖鞋或凉鞋,因为再好的运动鞋又或是皮鞋,在这种情况也只能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局面。

这类针对不同场合而替换鞋子的动作并非理所当然,而是我们清楚了自己的目的后所做出的明智之举。

明确目标 配搭合适工具

投资规划也是顺应着同样的逻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对不同的财务目标时,配以不同的投资工具。
以下是不同的投资工具如何配搭不同财务目标的例子:

1.部署经济独立的长期投资

投资工具:优质股或股票基金

举例说,刚出社会打拼且没背负沉重家庭负担的22岁年轻人,为日后经济独立作出投资规划时,由于还有较长的期限(假设要在55岁达到经济独立,则还有33年的时间来规划),故可选择自己能掌握且回酬较高的股票基金或优质公司的股票,让投资能随着时间累积与增值,进而达到自己经济独立后所需的数目,而不需过于在意市场的短期波动。

2.婚礼、购买房子头期钱


投资工具:债券基金或银行储蓄
随着年纪的增长,当这位年轻人到了接近成家立业的阶段,投资方向也要随即见风使舵。

比方说短期内要用于婚礼又或是购买房子的头期钱,必须在1至3年之前的时间,将所需的部分转移到较为安稳且保本的债券基金或银行储蓄,以确保我们不会面临到要动用该笔资金时正逢股市下调,被迫在亏损下卖出的窘境。

3.经济独立后的收入

投资工具:已成型且有现成租金的产业,高股息股票或股息基金

打拼多年后,最终在完成了人生各阶段的财务目标,迎向经济独立之际,则需要将投资转入能为我们带来长期投资收入的工具,如:已成型且有现成
租金收入的产业,高股息股票或股息型基金以支付我们的日常生活开支,不再依靠工作收入。

此时,我们着重的不再是投资增值的高低而是该投资是否能带来持续性的投资收入以供应日常生活开销。

总结


简而言之,投资工具本身皆有其优缺点,重点在于投资者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标后,才能选出适合并能达到目标的投资工具。
在某些时候适合某些人的投资项目在另一个时刻就可能再也不是很管用了。更何况是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人、不一样的需求怎能会一致呢?谨记,

投资就如穿鞋子,没有任何一种会在所有时刻适合全部人的最好产品。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儿童与青少年MonQ理财营创办人


本帖最后由 tboontan 于 11-6-2014 10:5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14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是什么?  2014-06-16 13:47 http://www.nanyang.com/node/628630?tid=687

财富这名词听起来很熟悉、看起来很切身、感觉起来却很遥远。
熟悉,因为由古至今,从小到大,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离不开与财富的关系。

切身,因为不管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金钱与财富已成为现今社会每个人最关切的需要。

遥远,因为大多数人打从踏入社会的那天起,便开始面对钱不够用,而且这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向,因此对他们来说,拥有财富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奢求。

熟悉、切身又遥远,我想这就是许多人对财富错综复杂的感觉。财富的真谛其实还隔了层层的面纱!

每次当我在一些公众讲座公开抛出“什么是财富”这个问题时,总是会引起一片哗然!
有人会高声嚷道:“健康就是财富!”。

这个道理当然我明白,可是我们现在是探讨与金钱有关的财富。
当然更多人会说到:“金钱就是财富!”

当我再问:“你认为要有多少钱才算是有财富?”
各种各样的答案会随之而来,我听过对财富要求最少的数字是:“一百万!”,有的说:“一亿!”,也有的说:“越多越好!”

听了他们的答案,有时候我会马上反问:“你知不知道一亿后面到底有多少个零?”许多时候观众们一瞬间也回答不来,我也随口开个玩笑说:“财富是不会找上不认识它的人!”这话也的确有它的道理,不是嘛?就算财富就是一亿,但一亿是多少却没有一个概念,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去获得它!

在中国大陆的一场讲座,就有一个年轻人反映,在当今社会,至少要有一百万(而且指明必须是美金)才能算是有财富。

恐陷更大债务深渊


随后我就问他说:“若是你有了这一百万美金,你会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要实践长久以来名车、豪宅、豪华旅行等等梦寐以求的享受。后来我建议他把所有梦想清单连同价钱清楚地列出并总结起来。

结果统计出来的数字竟然比他梦想的财富还要多出好多。这表示若是有一天,他梦想成真得到这笔百万美金财富的话,他便会随即陷入极大的债务深渊。

不善管理 横财反带来灾难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新鲜,而且算是司空见惯之事。许多突然间获得一大笔退休金或赔偿金的人不都是有这样的下场吗?因此说财富对于那些没有能力管理之人,不但不见其好处,反而可能会带来灾难,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那些视财富为天文数字般遥不可及之人,我亦会问他们:“你认为自己在这辈子会有财富吗?”这些人都会很无奈地回答说:“很难”或“不可能!”是啊,其实他们很了解自己,这么大的数字,就算自己的收入不吃、不用,全数存起来,到临终的那一天也未必能筹够心目中认定的财富。

青少年财富胃口大

那我也只能告诉他们说:“好可怜的一批一辈子没有财富的穷光蛋!”大家听了都开怀“苦”笑!这也说明了对财富存有错误认知的人,一辈子就只有与财富擦肩而过。

时下青少年的财富观又是如何的呢?

自从出版了《赢向财富,由MonQ开始》这本青少年财商教课书,我更多接触一些教育中心及教会的青少年,发现到在物质供应过度泛滥的情况下,许多青少年的“财富胃口”也逐渐扩大。

因此,他们都以永远花不完的钱为财富,而且花费目的都往往以得到“世界之最”为目标,如:最名贵的跑车、最新款的科技、最豪华的享受等等。

最令我大跌眼镜的是,基本上一般的小孩和在教会主日学长大的小孩,在财富观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分别。唯一的分别就是教会的青少年多了一份信心:相信他们的上帝一定会供应他们得到用不完的财富。信心是好的,很可惜目标依然是用于换取“世界之最”!

哈哈,好气又好笑!笑了过后代表着还有很多教育的工作要做。

父母过度溺爱 孩子要求无止境

父母亲的溺爱也加害了孩子们错误的财富观,导致今天的孩子误以为无止境满足子女的要求就是父母的天责。同时认定父母亲的一却,都理所当然是属于自己的财富。

我就曾经听许多父母讲述孩子们如何“指使”他们去完成子女的需要,而自己却唯命是从,连哼一声都不敢。

最近也听说一个孩子在网上报名就读外国大学,等到一切就绪,到了交费用那一刻才知会父母去还钱。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可喜之事,因为孩子已自立成人。

然而我始终认为这是没大没小、目无尊长的作为。要动用到这么大笔钱,就算是向别人贷款或找慈善机构捐款也得经过许多的面谈、商议和恳求,几时由得你来下一道“命令”了事?

由此可见,若是对财富没有正确的认知,一个人非但无法拥有财富、掌握财富,甚至在一生中也极可能会因为偏差的财富观而偏离了人生的意义。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6-2014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信任大型银行
亚洲富人爱用资管机构理财
  2014-06-18 11:05 http://www.nanyang.com/node/629033?tid=462

(新加坡17日讯)亚洲富人更加提防让银行管理他们的财富,反而愿意托付规模较小的资产管理机构。

保得利信誉通(Portcullis Trust Net)集团主席张国光在“路透全球财富管理精英汇”
上表示,银行因帮助客户逃税而遭到重罚,加上质疑银行的建议,亚洲富人因而考虑其他的机构。

狮城4年增25家
“富有家庭越发不信任全球大型银行。他们显然不想让大银行管理他们的财富,因而考虑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

亚洲财富管理行业被瑞银和花旗等大银行主导,独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份额很小。
但近期独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数量在增加,过去四年里,仅新加坡预计就注册成立了25家。

资产管理公司对客户收取管理费,而银行家则往往是通过向客户销售产品赚取佣金,从而推动资产管理公司的崛起。

瑞士的银行遭到税务调查也有利于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上个月,瑞士信贷因帮助美国客户逃税,同意向美国当局支付26亿美元罚金。
张国光指出,调查让很多依赖银行保密能力的富人,意识到需要合理筹划纳税。

瑞士汇丰涉唆使跨国逃税
法国《世界报》近日披露,当地检方对3000多名法国人在瑞士汇丰私人银行逃税的案件调查取得重大进展,该行涉嫌构建庞大的逃税体系。

此前,法国对该案的调查放在整个欧洲范围进行,今后的焦点将直接瞄准瑞士汇丰。

据报道,检察官已明确宣布对瑞士汇丰立案调查,一支由法国和比利时组成的调查组也已组建。

3000多法国人逃税
瑞士汇丰涉嫌通过建立一个由许多“障眼公司”组成的庞大逃税体系,唆使3000多法国人逃税,逃税总额高达40多亿欧元(约175亿令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4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40%成年人被迫窩老家2014-06-15 19:26



在許多美國人的觀念中,成年之後仍跟父母住在一起,總是難免承受外人異樣眼光,彷彿尋求獨立自主的人生旅程碰到路障。
然而,近幾年卻有越來越多“翅膀已經長硬”的年輕人,依舊跟父母一起住在老巢,根據“時代”(Time)雜誌報道,目前與父母同住的美國年輕人約2千500萬。
蓋洛普(Gallup)民意測驗中心今年2月發表最新統計報告指出,年齡在24至34歲之間的美國年輕人,也就是已經超過了就讀大學的一般年齡、即將開始在人生旅途上尋求獨立自主的新生代,如今約有14%仍與父母同住。

受到近幾年美國經濟嚴重蕭條的影響,就業市場不景氣,物價與生活開銷不斷上漲,加上許多大學畢業生背負著沉重的學貸,種種經濟方面的壓力,造成年輕人不得不選擇與父母同住。

老年人口多
須照顧父母
另一方面,美國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年邁的雙親生活起居缺人照顧,甚至父母久病在床等等,也讓許多年輕人由於必須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而在成年之後仍然與爸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已成年的年輕人仍與父母同住,對年輕人事業、婚姻等發展,無形之間造成了影響。蓋洛普的民調統計顯示,24歲至34歲之間、仍與父母同住的美國年輕人較可能沒有結婚,目前單身且從來不曾結婚者高達75%。

收入工作是關鍵

不過,仍然與父母住在一起,真正影響關鍵在於年輕人的工作或收入狀況,而不是婚姻狀況。
蓋洛普統計顯示,仍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擁有正職工作的比例為50%,失業比例為12%;相較之下,獨立自住的年輕人,擁有正職工作的比例則為67%,失業比例為6%。

美國“全國住宅建商協會”今年發表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受美國房地產泡沫化衝擊最嚴重的加州、佛羅里達州,18至34歲之間的成年人,仍與父母同住的比例約在40%左右。(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萬花筒)


點看全文: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6925#ixzz350SNMj00
Follow us: @SinChewPress on Twitter | SinChewDaily on Facebo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6-2014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赖公积金子女‧过度乐观
大马人退休规划不足
  2014-06-19 07:22
(吉隆坡18日讯)安联资产管理最新调查显示,国人对未来10年的发展极为乐观,惟在退休规划方面显然存在不足,包括过度依赖雇员公积金及子女支持。
调查指出,若与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及土耳其的30至45岁的受访者比较,大马只有33%的受访者认为退休后的生活水准会变差。

安全感高

安联资产管理国际退休金高级经济分析员雷娜芬克说:“大马人可说非常乐观,日本的年轻人则最为悲观,62%的受访者认为本身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准会变差。”
她指出,大马人的安全感也非常高,至于构成高安全感的主因,包括家人、储蓄、拥有产业及拥有一份职业或一家公司。

她今日在汇报题为“国际调查结果:大马人对退休规划的态度”调查结果时这么说。
在场者包括大马安联有限公司总执行长基恩斯雷思。

这项调查的对象为7个国家内的年轻人(30至45岁)及银发族(60至75岁),以便比较两者对退休规划的看法。
雷娜芬克强调,乐观是正确的态度,惟国人务必提高退休规划的意识。

公积金仅够用15年
雷娜芬克解释,调查结果显示雇员公积金的储蓄只能支撑会员在退休后15年的基本需求,因此大马民众务必谨记,在平均寿命增加的情况下,他们需准备应付20至24年的退休生活,而非只是15年。

她补充,另一份调查显示,大马半岛年龄介于55岁至75岁的年长者,在退休后的主要收入为退休金及子女支持,然后才是薪水(继续工作者)。
她解释,大马的所得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水平只达33%,这意味退休存款只足以应付非常基本的日常开销。

“我认为理想的所得替代率水平应是50%以上,惟要达到这个水平,大马人必须增加一倍的储蓄,例如公积金缴纳率增加一倍。”

所得替代率理想50%
所得替代率是衡量退休后,一个人是否能过与退休前相同的生活水准指标,这替代率应是越高越好。
雷娜芬克说,为了享有更好退休生活,大马人可尝试各种增加储蓄的方法,例如提早储蓄、尝试增加储蓄的比率,参与私人退休金计划、或是购买年金计划及置产等。

保险界与国行等洽谈 拟所得替代率年金计划
大马安联有限公司总执行长基恩斯雷思指出,国内保险业者正与国行及公积金局等机构洽谈,以拟定一个有助提高国人所得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 of Income)的年金计划。

他补充,业界及相关监管单位届时也将决定一个属于大马的所得替代率,以便协助国人提早做好退回规划。

大马所得替代率仅33%
所谓所得替代率,是指衡量退休后,一个人是否能过与退休前相同生活水准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是越高越好。大马的所得替代率水平目前只达33%,这意味着,退休存款只足以应付非常基本的日常开销。

他指出,目前,本地消费者供累积退休基金的选择,只有雇员公积金、人寿保险及私人退休计划(PRS),现有的年金计划则不那么受关注,若能与政府提供更好的年金产品配套,就能鼓励更多国民继续透过不同的方式累计资产,和提高国人的所得替代率。他认为,大马民众对退休规划的意识不足,包括不了解何为所得替代率。

“在德国,当学生离开学校前,就已知道应把薪资的多少部分储蓄,以便达到应有的所得替代率。”

只关心年金回酬及供期

询及年金计划是否在国内不受欢迎,他说,大马人只要提及年金计划,就立即反问回酬率及供期。
“如果低于3%,他们就会说太低,如果说供期是到退休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太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6-2014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的真谛  2014-06-23 12:37
上一期我们谈到,要是我们无法确认财富的真谛,便无法掌握财富,拥有财富,甚至在一生中也极可能会因为财富观的偏差而偏离了人生的意义。
既然财富与钱有关,那到底一个人需要有多少钱才算有财富?

我想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很想知道的事实。随着你对金钱与财富更深的认识,你就会发现到这根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还记得我在1993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收入是月薪1300令吉。起初领到这份薪水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开心加上一点点的惊慌。

开心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定时领过这么多钱。惊慌是因为这么多钱,用也用不完,怎么办?哈哈!
我原是在一个贫穷家庭出生、长大,从小就习惯了省吃俭用,大学时期的每月开支也只不过是两三百令吉,因此生活也习惯了如此的消费。

以当时1300令吉的收入对我来说已经算是用不完的钱!
后来开始真正面对生活及认识了一些懂得追求“财富”的朋友后,才由他们身上学到有钱的感觉真好。

而且如果别人也知道自己有钱,无论出现在哪里都受到别人的称赞和表扬,那种感觉更妙!
於是我接纳了他们的建议,把“消费刺激成长”这理念实践在我的生活中:想要成功就必须懂得消费,先进入成功的生活模式,自然就会逼自己赚到很多钱!

此后我就开始换大车、打高尔夫球、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让自己活出“成功人士”的生活。当我如此做的时候,果然引起身边的人对我另眼相看,每个人见了我的改变都称赞我年轻有为!

我也越来越陶醉在那种“成功”的感觉。为了迎合成功的生活,当然也不可能再呆在工厂打工赚取那千多两千令吉微薄的薪金。于是开始投入销售行业,为自己的“成功”打拼。

在努力打拼之下,收入也突飞猛进,不断增加,并在短短的几年内达到30万年薪的收入。

天王巨星也会破产

我想,此刻你一定会非常的震惊并很羡慕我这个年轻有为的成功人士,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就如当年在我周遭看着我“成功”的人一样。

然而我必须告诉你一个公开的秘密:当我达到前所未有最高收入的当年,也就是我面对钱不够用最严重的时刻。
这怎么可能?我的收入不是越来越高吗?在别人的眼中我不是越来越成功吗?

一直以来我都相信我的上司、战友、同事及一些激励讲师告诉我的事实:你的成功和你的财富会随着你的收入而来!直到我的收入不断增加但所面对的财务问题却不减反增之际,我开始意识到这并非财富的真谛。

后来我更是时常在报章和杂志上看到许多有关迈克杰逊的报导。
正当这位风糜全球的天王巨星,在全球各地到处开演唱会和唱片卖个爆红、赚取天文数字般收入的当儿,他却欠下巨款,面对被起诉至破产的财务窘境。
当我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的反应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以麦可的收入怎么可能会有债务的问题?

喜的是:原来我并不孤单,迈克杰逊也是我钱不够用的同道中人,而且我的问题没有他严重,至少我不至于被起诉破产!

如何管理财富最重要

再看看周边的人,发现到原来社会上许多人也都面对与我同样的问题,只是大多数人因为面子,或是已经习以为常,都选择把这些不光彩的事扫在地毯下不去处理,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在追逐更多的收入,并希望借此来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

经历了这些人生百态后,我悟出一个道理,原来财富并不单看一个人有多少钱,更重要的是他如何使用和管理他的钱。

回顾我的第一份收入,与打拼过后的收入相比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当时钱却是多到用不完,这全是因为我当时简单的开支。
因此,我认为更贴切用于形容财富的定义是:财富是能维持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经济能力。

高消费=成功?

用以衡量财富的并不是金钱的量,而是时间的长短(例如多少个月的财富)。

由数学的角度来看,财富就是金钱的量除于支出:

财富=$(金钱的量)/支出


明白到这个真理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别人会称赞我年轻有为,那是因为他们看了我驾的车和我“成功”的生活方式。
这些成功的条件完全是由高消费称托出来。

换句话说,当别人在称赞我越来越成功的时候,其实他们是看到我的支出在增加。
以财富的定义来看,不断增加的支出不但会把财富降低,甚至会面临支出超过收入而掉入钱不够用的陷阱!

这就是我、迈克及许多人在收入激增时会面对钱不够用的原因。

以此道理我们就不难明白无论怎么会赚钱,若是不懂得节制,到头来还是钱不够用。

相反的,如果我们懂得节制,把支出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管收入多少,我们还是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财富!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儿童与青少年MonQ理财营创办人■投资理财课程导师■著有:《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陪你的孩子走理财路》等八本理财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6-2014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伸缩型vs传统房贷  2014-06-20 13:10 http://www.nanyang.com/node/629587?tid=686

如果你曾经或正打算申请房屋贷款,或许你也知道市面上有伸缩型贷款(Flexi loan)这种选择。
在未了解伸缩型贷款之前,让我们来分析传统的定期贷款的原理和房屋贷款的利率计算法。

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和优劣,才方便配合你的需求和条件来挑选最适合的房贷。
房屋贷款是根据余额递减法(Reducing Balance Method)来计算利息。

当你按期供款时,其中一部分的款额会用来支付利息,余款则用来支付本金。
当所欠的本金额越高,大部分的分期付款会用来支付利息。

因此,大家都尽量寻求减少利息开销的策略;当借贷者有能力偿还大笔欠款时,便会节省相当多的利息费用。
借贷者也需要仔细考量本身的现金流动,当临时出状况而急需大笔款项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应付?

灵活贷款也有利弊
半伸缩型贷款(Semi-Flexi loans)是由基本定期贷款改进及演变而成,算是灵活的贷款种类。

不久前,银行纷纷放松还款的限制,贷款者不再需要书面申请也能增加还款率及金额,以加速减少本金。
额外的供款会被用来减少贷款额,而不再被当成是预付款额。

再来,银行也允许客户随时从额外支付的供款提取资金。
不过,这除了需要一些程序时间之外,客户也需要支付每一次从贷款户头里提款的费用,通常是50至100令吉。

虽然客户无法随时提款,但若急需用那笔资金并提出申请,银行还是会批准提取款额。

每家银行有不同提取款额的程序,一些银行还是需要客户书面申请,一些则已提供网上提款的便利,客户可进入银行网站提款。
如今,主要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定期房贷已演变成半伸缩型贷款。

定期贷款最传统
正如其名,定期贷款(Basic Term Loan)有固定的偿还期限,贷款者需每月定期偿还固定的款额。
过去,所有的产业贷款都属于基本定期贷款类型,欠款者不能灵活或随意偿还额外的款额,且需要向银行书面申请便利。

一些借贷者在申请前,就缴还额外的贷款额,误认为这会减少所欠的本金,但事实并非如此,那笔钱只会存放在银行户头里(当作是预先付款),既不能赚取存款利息,也没有节省到贷款额的利息。

之前,若贷款者支付额外供款,多数情况下,若临时急需大笔钱,要提取预付的金额并不容易。
所以借贷者最好在多供款前,肯定那笔钱不需用来应急。

定期贷款有这样的条件安排是因为两个原因:银行尽可能不让客户随意地减少本金额,因为银行可从中赚取利息收费。
银行系统及程序并非像当今那样的先进和方便。

伸缩型贷款不需繁琐程序

基本上,伸缩型贷款允许贷款者随时提款和支付额外供款进贷款户头,不需要繁琐的程序或缴付任何的费用。
伸缩型贷款会附设来往户头,链接贷款户头,每个月的供款会定期从往来户头中扣除;若有额外的供款就会存入往来户头以减少所欠的本金。

举例,如果客户向银行借了50万令吉的半伸缩性贷款,并将40万令吉存入链接的往来户头,那利息会根据50万令吉扣除40万令吉来计算,借贷者可从中节省原本40万令吉所产生的利息收费。

伸缩型贷款2缺点
无论如何,需注意伸缩型贷款两个缺点:一,大多数银行会向客户收取来往户头的服务月费,大约5至10令吉。
二,一些银行所提供的伸缩型房屋贷款的利率,一般会比定期贷款来得高。

如今,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有提供伸缩型房贷的配套。

慎选最合适配套
若你常有额外的现款不知如何处置,应该选择伸缩型贷款配套。

当你把资金存入往来户头,可以节省相当多的利息费用。

相反地,若你常面对现金周转的问题,也没意愿把多余的资金用来缴付贷款以减少利息,那可选择非伸缩型贷款以获得最佳贷款利率。

若不确定应该选择哪一贷款,请使用Loanstreet的贷款比较计算器,对比市面上众多的银行贷款产品,从而选择适合你财务需求的最佳贷款配套。

loanstreet 免费贷款资讯及谘询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14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万就可退休?  2014-06-30 14:13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把财富数量化,一直认为财富需要很多钱、很多钱的人就很有财富、收入不高的人就不可能有财富等等,摆不脱把金钱与财富挂钩的思想。

甚至在许多投资理财的讲座里,一些看起来很资深、很多衔头的理财“专家”,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们说,如果你为自己准备至少百万以上的退休金,便可以风风光光地享受退休生活了。

过后更大谈特谈如何通过购买他的产品来达至百万元退休的财务规划。对我来说类似这样的讲座,与其说是规划退休,倒不如说是规划如何买他们的产品!

有了一百万就能退休?

我想,讲这话的人应该对财富认识不深吧!

我们先来看看有经济能力的人,倘若他们的焦点是:一百万=享受退休,一心一意只在盘算如何筹足一百万,以便退休后能一劳永逸地过着有钱又有闲的生活,而到了退休年龄,手上果真有一百万,你想接下来会怎样?

好不容易才筹足的一百万,是时候要好好地享受一番了。于是便开始进入下例的状况:海上乘游艇、出国去旅行、吃喝不要紧、最重要开心!过着响往已久、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

大家想想,类似上述的生活,每个月必须要以多少钱来维持?
以我们目前所认识的财富方程式来计算:

财富=$(金钱的量)/支出

若是这个百万元的退休人士每月的开支是一万:

财富=Rm1,000,000/ RM10,000=100月(8年4个月)

他也只能有100个月的财富。

也就是说,若他在55岁的时候退休,这笔财富也顶多让他耐到64岁前就耗尽了。
然而这只是每月一万元的开支吧了,若是要维持上述如此写意的退休生活,我想每个月一万也许不会够吧!

再说现代讲究物质享受的社会,那些收入稍微高的人,在还未有百万资产之前,每月开支已经不止一万了。
若是有了百万身家,我想这些百万富翁退休人士的每月开支,也不止一万吧,要是果真如此,他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把财富耗尽。

不实际数据严重误导

以此来看,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百万退休也不够,更何况是那些收入不高的人,就算不吃不喝不用,把毕生的薪金全数存起来,也未必能在退休前筹足一百万。

对于这些没有经济能力之人,如此的退休计划,岂不是更加遥不可及?
所以我说,百万退休计划这类说法,至少会严重的误导两种人:

1.有经济能力的人

若只把焦点放在退休金的量,却没有考虑退休后的支出及如何经营和管理这笔钱,到头来也很快就会变成穷光蛋。这种人在我们的社会上比比皆是!

2.没有经济能力的人

这些人听了过后便马上绝望!要有一百万才能退休?这一辈子与退休应该是有缘无份了!

再想想,除了这两种人之外,还有其他人吗?换句话说,这种说法简直是误导了全世界的人!

话又说回头,既然一百万的退休金也还不够,到底要多少才够呢?!

因此最近又有“专家”告诉我们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想要好好的退休,必须要有两百万甚至三百万或更多……看到这里,再想想自己处于如此的环境,大家会不会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我说,够了!够了!数字不是用来喊的,现代的人单单要维持生活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要如何找出这么多钱来规划退休生活?难道我们的一辈子就只有这样不断地在追逐金钱?

再说社会上更多人的问题是连一百万也永远筹不到。这大多数的人难道就永远无法退休?

更新思维重找出路

是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活在被许多不确实际的数据所蒙蔽的环境里。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类学术和科技的发达,专家们可以很精准的计算出现代社会标准的退休金数据。

很可惜的是,人类的信仰和精神文明却在倒退。算得出的是数据,算不到的却是人生的意义。

当人们盲目的在追求数字的当儿,却迷失在人生的意义、财富的定义和经济独立的真谛之中。

然而,金钱的数据和人生的意义到底何者为重?
也许只有醒觉和思维更新,才能让所有人重新找到一条出路!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 儿童与青少年 MonQ 理财营创办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014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1-7-2014 06:48 PM
一百万就可退休?
  • 理财专栏
  • 财经周刊http://www.nanyang.com/node/631837?tid=687

  • 小时候, 老师最喜欢叫我们写作文.
    假如我是百万富翁.
    现在住城市省省花, 也未必够. 没有的真的需要靠子女或养老院, 再没有的就不能想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014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1-7-2014 06:48 PM
    一百万就可退休?
  • 理财专栏
  • 财经周刊http://www.nanyang.com/node/631837?tid=687

  • 其实这篇文是在讲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4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独立人人可行  2014-07-07 12:54 http://www.nanyang.com/node/633355?tid=687

    上文提到,一直以来我们都被许多外在不确实际的数据所蒙蔽,导致众人在盲目追逐数字的当儿,迷失了人生的意义,不明白财富的定义和经济独立的真谛。

    然而如圣经马太福音道: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我个人认为,金钱的意义只在于解决一个人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就如圣经所言: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假如能够跳出“专家”们精心设计的数字框框,依照自己的能力,而非“现代专业标准数据”,量入为出,不跟风、不和别人比较,问题就简单多了。

    以一般小市民来说,在退休前如果就只能蓄聚到20万,就以这20万为出发点吧!
    但若你回想起“专家”所建议的百万级退休金也不够用的话,这20万算是什么?

    先别急,这就是思想更新和改革的时候了!只有思维改变,问题才能解决,生活才能改变!

    根据MonQ所提倡财富的定义:
    财富=$(金钱的量)/支出

    首先必须确认的是:金钱的量不由你来说要多少就有多少,但支出这方面却能完全由个人做决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很多钱,但人人都有能力做到把自己的支出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因此,如果知道自己的资源有限(假设是20万),而且知道这笔钱是要长久使用,就应该一早好好的学习有智慧的规划和管理。

    投资收入支撑生活


    综合这两项管理,如果一个人能够以他所累积的本金($)持续的投资,赚取一定的回酬(%),同时也把自己的“支出”管理在投资回酬的范围以内,这样,他便能持续地以投资收入供应支出而享有永续的财富。

    当一个人达到不必再依赖工作收入,单以投资的被动收入,也能源源不断地支付基本生活开支的财务状况,我们称之为“经济独立”!
    若是以数学程式,MonQ所提倡的经济独立方程式是图1。

    以刚才所提及的20万为例,假如我们把这200,000投资於10%年回报率(每年20,000回酬)的投资项目里,同时,也把支出维持在每月1,500(每年18,000)。

    这样,每年的投资回酬,则已超越生活开支,以此便能延续不断地享有经济独立的财富了!(参见图2)


    管理问题事在人为

    在我过去的财商讲座,每次讲到这个环节,我都会停下来和现场观众作以下的交流:回顾我们所分析过的两种个案:

    第一种人拥有百万身家,但却在短短的几年内,把所有的财富消耗至尽。

    第二种人虽然只有20万的资产,却能达到经济独立,享有永续的财富。
    如果可以选择,大家想成为第一个案,拥有100万的人还是第二个案,拥有20万的人?

    起初大家都很含糊,不懂如何做决定。经我一再“提示”:拥有100万的人到最后变成穷光蛋,拥有20万的人反而能够经济独立。如果让大家选择,大家希望自己在退休的时候拥有20万还是100万?

    在此,我也想邀请各位读者,在你们还未继续往下阅读之前,请稍停一停,想一想,你的选择又什么?
    经我这么一说,哈哈,最后最多人选择的反而是20万而非100万!各位读者,你的答案又是什么?

    其实,选择20万的人有错吗?如果他们的目标是要达到经济独立,拥有20万也能达到!
    选择100万的人有错吗?倘若我们再仔细思考,拥有100万却无法达到经济独立的个案,是钱的错?还是人为的因素?

    聪明的你,一定会知道答案与金钱的量没有关系,这全是人为的管理问题。
    身为金钱管家的我们,如果懂得如何把钱投资好,再把自己的支出节制在投资收入的范围内,无论有多少钱,都照样能达到经济独立。

    因此,20万、100万、50万或是任何其他的数目,对于要达到经济独立的目标又有什么关系?这正是MonQ的理念:

    经济独立,人人可行!

    钱多钱少,够用就好!

    2大项目管理

    管理钱

    想要长期有得吃,我们就不应该把老母鸡杀掉,而是学习开农场,把母鸡养好,先让它生蛋,再吃鸡蛋或孵出来的鸡。

    相同的道理,想要享有长期的收入,就不应该动用本金,而是把钱好好的投资,再使用衍生出来的投资收入(我们称之为被动收入,passive income)。

    管理人


    财富取决于金钱的量除以支出。只顾赚钱来增加金钱的量($),却不管理支出,任由欲望无止尽的消费,再多的钱也是徒然。

    相反的,如果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把支出控制在能力范围以内,就算没有很多钱,也因着支出的减少而能享有长久的财富。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14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9-7-2014 10:54 AM
    经济独立人人可行
  • 理财专栏
  • 财经周刊

  • 原来有下篇的
    只看100万那篇真的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7-2014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suen 发表于 9-7-2014 11:08 PM
    原来有下篇的
    只看100万那篇真的不明白

    看了他近来所有的文章,

    知道他是基督教徒

    提倡的理念是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提供另一方面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14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富足:钱不够用与经济独立2014-07-14 12:43 http://www.nanyang.com/node/634797?tid=687

    假如我说:钱不够用也能经济独立!大家有什么“感想”?相信大家“感想”就没有,不“敢想”就有吧!

    不是吗?这怎么可能?“钱不够用”和“经济独立”完全是两个极端,钱不够用的人生活都成问题了,还谈什么经济独立?
    要厘清这些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贫穷、钱不够用和经济独立的真正涵义。

    贫穷所面对的是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穷人急需一碗饭、一口水及可以落足之地,以便可以继续存活下去,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是处于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
    以今天大马的国情来看,真正贫穷之人的确少之又少。

    至少如果今天你还有能力买一份报纸或上网阅读这篇专栏的,你肯定没有“资格”
    被列为贫穷人。因为真正贫穷的人连吃都成问题,哪还有钱上网或买报纸的?!

    如果你正处于钱不够用的窘境,今天我要带给你的福音是:只要一个人不贫穷,就算是钱不够用,也有能力达到经济独立!因为是钱不够用是一种选择!

    钱不够用是一种选择

    一个人之所以会钱不够用,是源自于一些令人兴奋而最后导致那人超出能力范围的消费所引发,而类似令人兴奋之事,却往往不是最基本、最原始、没有办法避免、没有其他选择的需要。

    简单来说,贫穷是源自于“需要”,钱不够用则是因为“想要”所导致。
    既然是“想要”,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要”,这意味着钱不够用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若是一种选择,决定权就掌握在个人的手中。

    假如我们选择过着随心所欲,毫无节制的生活,那必然会演变成钱不够用。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选择过着量入为出,有节约及有规划的生活,自然而然就会引导我们走向经济独立。

    要是了解这个道理,就不难明白到:钱不够用,说穿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它和经济独立同样是一种选择。

    既然我们可以选择钱不够用,也同样可以选择经济独立。这两者之间只有一线之差,那就是心态与观念上的差异而已,这与金钱的数字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让收入跑赢开销

    我本身就曾经历过在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钱越来越不够用。

    后来随着心态和观念上的改变,短短几年后,虽然收入没有多大的分别,却能从钱不够用转向经济独立。

    假如我们对MonQ所提倡的财富与经济独立的定义有深入的了解,就不难明白到以上的道理。

    根据图1财富的方程式,起初的时候,由于生活毫无节制,当我可以使用的钱($)因着收入提高而增加之际,我的支出也随着激增,在这种情况下,进多少就出多少,尽管收入激增,到最后每月剩余也是等于零。

    甚至到了后期,更是听信身边的“军师”、“良友”说要赚大钱就必须懂得以消费刺激成长:当钱还未赚回来之前,就必须狠狠的消费来奖励自己,过后才能刺激自己赚更多的钱。

    自从学会了这些招数以后,支出就永远“走赢”收入,从此以后财务状况每况逾下,不管怎么拼,也永远钱不够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以后,开始领悟到财富的真谛,因此大刀阔斧地把所有不切实际的“享受”砍断,日子才渐渐过得越来越享受!

    脚踏实地量入为出

    此后更晓得如何脚踏实地、量入为出的选择过回简单的生活,因此,就算后来的收入没有显著的增加,有时候甚至因为再没有以前这么打拼而减少,

    但随着支出相应的减低,每个月也有许多剩余的钱进行投资。

    (参考图2)依据经济独立的方程式,随着每月逐渐增加的投资累积($),再加上越来越能掌握的投资回酬率(%),在短短的几年内,投资收入就足以支付简单的支出而达到了经济独立的目标。

    适当调整心态


    这个切身经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导致一个人钱不够用或经济独立的真正原因,与金钱数目并没多大关系,这两者只是一种选择、一个观念的更新。
    因此“钱不够用与经济独立只是一念之差”,也从此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然而,不懂为何一般人总喜欢把钱不够用与经济独立的根本因素归咎于金钱的量。

    大家想想,倘若这是属实,岂不是:收入低的人注定钱不够用、不可能经济独立,收入高者绝不会钱不够用、肯定个个经济独立?然而,大家在社会上所见所闻果真如此?

    读了这篇文章、思考了上述问题,我想大家都心中有数:决定钱不够用或经济独立的关键,并非钱的问题,而是人的因素。因此,只要深入了解MonQ的财富定义及迈向经济独立的理财原则与方法,再果敢的在观念与实际行动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假以时日,再严重的钱不够用也会转向经济独立,因为钱不够用与经济独立,只是一念之差!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7-2014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司帝王:常陷5大误区
    太迟规划退休钱不够用
      2014-07-23 14:59 http://www.nanyang.com/node/637096?tid=761

    (云顶22日讯)大马退休基金管理局总执行拿督司帝王认为,大部分退休者纷纷投诉退休金无法应对生活开销,晚年“钱不够用”,主要原因是他们未趁年轻时,规划好退休计划。

    他指出,国人在规划退休计划时常陷5大误区,即过于依靠公积金、没有赚取充足的公积金、太早去规划退休计划、孩子会照料往后生活及退休后不继续工作。

    他说,以上5大误区导致国人没有趁着年轻时,周详的利用所赚取的金钱来进行未来规划,以致退休后“钱不够用”时才来后悔莫及。
    “年轻时,你可以赚很多钱,也花很多钱,但就是没有把赚取的钱保留一部分作为退休用途,以及很多人会认为,自己每个月有缴纳雇员公积金,雇主也有为雇员缴纳公积金,所以退休可以用公积金来度日。

    积极投资储蓄
    “无奈到来退休的年龄了,才发觉原来退休金并不多,完全无法用来安享晚年。”

    司帝王今日在第36届全国霸级寿险及理财峰会上,发表题为“探讨退休计划”讲题时指出,要确保退休后不会面对经济问题,就必须从年轻时开始着手来规划自己的退休计划。

    他指出,许多年轻一族就是过于享受当下,而忽略了退休规划的工作,因此错过了最佳的规划退休储蓄的时机。
    他说,年轻是本钱,也是经济能力最佳的人生阶段,因此必须在积极赚钱之余,懂得把部分的收入投资在有利未来的储蓄计划之中,以免退休后面对财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4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钱不够用是最大谎言!  2014-07-21 12:27   http://www.nanyang.com/node/636554?tid=687
    钱不够用?钱不够用!钱不够用……在当今的社会,如果我说与金钱有关的最热门话题就是“钱不够用”,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无论在大街小巷、大城小镇或是朋友见面时寒喧问暖,只要话题与金钱有关,就是离不开这一句“钱不够用”!

    在我们的社会里,大多数人(当然包括一些有影响力的“大人物”,知识份子和“专家”)总是认为钱不够用是收入不高的低层阶级专属。
    在过去参与过的一些理财讲座里,我就时常听见一些“专家”和开幕嘉宾在他们的讲词中提到:在现今的社会里,收入不高的人,都必须面对钱不够用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并非属实且具有误导性,感觉上这番言论往往会让人误以为钱不够用就纯粹是收入的问题,而与个人的理财生活无关,收入不高的人就注定一辈子钱不够用,而只要收入高,就不再会有这种问题。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想要导正这种不确实的金钱观,于是私下与一位“大人物”交流的时候冒昧地“请教”他,贵为大人物的身分,是否就完全没有钱不够用的问题?
    这位“大人物”也挺诚实的,他坦然地承认自己本身也时常会面对上述的问题。

    而我则捉紧机会“提醒”他,别再把钱不够用当成低下阶层的专利名词,因为这不但会打击低收入人仕的士气,同时也会导至高收入者误以为他们就可以在消费上为所欲为。

    高收入者最常钱不够用

    根据我多年来从事财商教育的经验,我发现到那些低下阶层的人,其实很少钱不够用的问题。说清了也没有多大的“本钱”让他们钱不够用。

    不是吗?银行根本不会发信用卡给他们,我想如果你是“大耳窿”,你也不会对他们有兴趣,对吗?
    他们真正所面对的只是“感觉”钱不够用:当别人追马赛地的时候,他们只能赶巴士,但到头来日子也还是一样的过,只是“感觉”上很不好过。

    在消费方面反而他们很谨慎,说穿了是没有本钱让他们胡乱花费,每个月就是处于水浸到鼻子:刚刚够用的财务状况!

    至于许多收入稍微高人一等的,则抱着反正钱赚来就是要花的态度,因此,就拼命赚钱来应付拼命的花费,甚至拼命花钱过后才来拼命赚钱,但往往花钱来得总比赚钱快,因此经常不经意就掉入钱不够用的状况。

    最大的考验是这些高收入的人,绝对有足够的本钱来让自己钱不够用,因为不管是银行、金融机构、钱庄甚至是“大耳窿”都特别喜欢与这些有钱人做生意,反正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可是事情往往会演变成越借越难还。起初由十个洞、九个盖,慢慢变到越来越多洞,越来越少盖,最终导致钱不够用的问题日益严重。

    追逐潮流人有我有

    此外,追逐潮流,互相攀比,人有我有,这种只顾及面子而罔顾自己经济能力的消费心理,也已经在现代社会根深蒂固。

    这种情形在初入社会的年轻一族更为显着,当三五成群聚集在同学会或在办公室闲聊的时候,经常会问的那一句就是:“你驾什么车子?”、“你住什么地区?”等等的问题。

    对于那些爱面子,耐力不够,又没有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人,又怎能经得起这些“打击”而不去好好的打肿脸皮充胖子一番呢?

    综观以上的种种情形,钱不够用无非是一种消费形态的后果。尤其是当你确认了MonQ对财富的定义后,它其实只是一种选择、一个假象。
    更严重的是它已成为现今社会最大的谎言,因为没有多少人有资格说自己钱不够用,但几乎每个人却上了它的当,选择上了它!

    不是吗?除非你认为在你所处于的环境中,没有其他人的收入比你更低了,那你才有资格说自己真的是“钱”不够用,否则那只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选择。
    所幸的是,选择权在你自己的手,你有绝对的权力选择量入为出或冲动的消费形式。

    所不幸的是,有多少个人能真正体会到这其实是生命的问题,而不是金钱的问题?
    如果钱能够解决这问题的话,当初麦可积逊就不必面对这么多的财务问题,许多天文数字般收入的歌星,明星也不必搞到报穷,破产了!

    因此,钱不够用,你真的把它当真?

    收入无关

    当然看过了我如此的分析后,请你不要马上为我做结论说:只有高收入一族才会闹钱不够用!我真正要带出的信息是钱够不够用根本与收入无关。
    其实它最主要原因是冲动消费,而当一个人手上的钱多起来以后,因为自认钱多选择多嘛,所以冲动消费的欲望就会变得更显著。

    冲动消费

    冲动消费、又称非理性消费,是指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
    调查报告显示,在整个消费市场中至少一半以上的消费行为属于或接近冲动消费。

    老年人常有这样的经历:正当被某种疾病折磨时,发现某则广告说有种药正好可以治好此病,而且有专家认证,还有痊愈的患者现身说法,让你感觉“心动不如行动”,但买来服用后却发现效果并不好。

    年轻人则难侥免广告商给他们制造“感恩图报”的心理压力。
    “孝敬爸妈就送……”当广告词成为大家常说的一句话的时候,购买商品就成了一个不自觉的行为。

    黄凯顺 ■MonQ 财商教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4-2024 09:36 AM , Processed in 0.07444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