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0|回复: 11

历代中华武术发展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8-2005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先秦时期武术--概述


    (公元前222年以前)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便由远古的萌生发源,发展为武术形态的雏形。这一时期指从原始蒙昧时代经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代,即秦汉形成统一以前的时期。作为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中华武术,是无比宏伟瑰丽的华夏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发生、发展紧随着整个华夏文明的历程,成为中华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秦、汉、三国时期武术--概述


    (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


    秦收天下之兵,在民间实行禁武的方针。秦王朝二世而亡,因而对武术的发展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一度繁荣鼎盛,武术在这一时期亦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汉、匈战争导致汉王朝对军事的依赖,更直接促进了军旅和民间对武术的重视。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史上最值得注意的是:武术著作大量出现;武术形成为初期流派;刀渐而取代了剑在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剑逐渐转移至非军事用途并继续发达;汉刀、汉代的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活动,这时东传日本。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概述


    (公元265-589年)


    三百余年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剧烈动荡的时代,也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两晋政权建立不过三十年,即爆发了所谓‘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氏、羌等西、北方民族纷纷进入中原,相互混战,先后建立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汉族政权南迁之后,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而北方则由鲜卑等民族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南北对峙近三百年,史称南北朝。此一时期,战乱频繁,战争的现实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特别是民族间的战争,使得各民族的武艺得到了发展与交流。其另一特色是偏安南方长江流域的汉族政权多享乐苟安,崇尚声色玩乐。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娱乐性武术得到了较大的促进。这一时期,也是佛教、道教等迅速发展的时期,使武术与宗教活动开始有了较多的联系。其最重要的特色是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中国武术有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


    四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武术--概述


    (公元581-960年)


    隋朝年代虽短,但它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随后,唐朝随承隋制而加以完备。在立国289年中,大部分时间国家统一,经济繁荣。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隋、唐、五代特别是唐代的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中辉煌灿烂的一部分。武术文化形态,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唐代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相当普遍。外来文化,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唐代的武舞、弓射、摔跤活动,乃至于整个唐代的重武风习中,都有外来文化作用的痕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武举制的创立,是这一时期武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五两宋时期武术--概述


    (公元960--1279年)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格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公元960-1127年)。


    宋朝建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当时除了北宋王朝以外,在我国边区,还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诸政权等。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击败辽政权,建立了金政权,且不断进行南犯,北宋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被迫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


    在宋朝统治的320年中,与辽、金、西夏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民族矛盾、阶段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十分重视武备。宋朝的军队实行募兵制,通过选募、武举考试选拔武艺人才。军事训练采用统一教法格,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军事训练规范化、系统化促进了武艺的提高。这一时期兵器的种类大增,形制复杂,各种兵器武艺争奇斗妍,武艺向多样化发展,武术表演项目也有相当的发展。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武艺结社组织。同时适应市民娱乐的需要,出现了群众性的游艺场所‘瓦舍‘、‘勾栏‘。在瓦舍、勾栏中表演的武艺丰富多彩。其它如杂剧、戏文、小说中也有不少反映武艺的内容。


    在民间武艺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农村也出现以乡社为基础的民间武艺组织。百姓自相团结,以乡为社,既务农又习武的现象十分普遍。乡社武术组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民间武艺的发展。


    宋代武术体系基本形成。除了对抗性的角抵、手搏外,套子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基本格局。从而基本摆脱了从属于军事训练的地位,在民间广阔的土壤中生长起来,并按自身的规律演进。


    六辽、金、西夏及元代武术--概述


    我国是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武术史上,许多兄弟民族富于特色的武艺技能,曾对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古代,曾经建立过国家政权的辽、金、西夏及元代,对武术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居于今内蒙古一带的古契丹民族曾建立辽国政权(公元916-1125年),与北宋抗衡二百余年。北宋时期,西部的党项羌族,亦在今甘肃、宁夏一带建立了西夏政权约二百年(公元1038-1227年),形成具有特色西夏文化。至十二世纪,世居东北黑水靺鞨的后裔女真民族兴起,灭亡辽朝,占领中原,建立了南宋对峙的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金朝建都燕京(今北京),对北方经济发展有一定贡献,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十三世纪初,我国北部的蒙古民族兴起,在成吉思汗领导下,力量迅速发展,灭了西夏和金朝,并远征欧洲,建立威震欧、亚的蒙古汗国。至忽必烈时,灭南宋,建立统一南北的大帝国元朝(公元1206-1368年)。上述诸民族政权的建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对古代武术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七明代武术--概述


    (公元1368-1644年)


    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朝朝,并建都于南京。中国又进入了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武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朝建立后,蒙古瓦刺部长期与朝廷处于敌对状态。‘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亦被俘虏。终明之世,北方的军事威胁始终未能解除。这一时期,日本封建诸侯又支持日本西部地方破产的封建主、武士、浪人、商人等,到我国中南沿海进行抢、掠、烧、杀的海盗活动,史称‘倭寇‘。御倭的问题,也一度成为明朝面临的重要军事问题。对军事的重视也必然导致对武术的重视。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正气堂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何良臣的《阵纪》、郑若曾的《江南经略》等一批武术及军事名著,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军事训练及战争实践的检验总结而产生的。民族英雄、著名军事家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同时也成了在武术实践、武术理论上颇有建树的武术先行者。留传至今的武术及军事著作在当时的大量出现,以及既是军队将领又为武术发展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大批涌现,是明代武术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明代武术不再仅以刀、枪、棍分门别类,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十八般武艺在明代已有了具体的名称内容。以此为特征,标志着中国武术体系的形成。


    明代与日本文化交流频繁、广泛。日本刀法深受中国武术家关注,而中国武术又在这一时期深刻影响了日本柔道和空手道的创立。


    少林寺武术,亦在明代开始弘大并显名。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metaphysics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野狼兽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1-8-2005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I!又讲到历史了!又有的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006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历代中华武术发展概述 (完结篇)

八 清代武术--概述
(公元1616-1911年)
第一节 发展趋势
清代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主中原,自诩"以弧矢定天下",重视武技训练。清军中,八旗兵以骑射为本,兼习长枪、刀、牌等器械。有火器装配的军队中,也要练习骑射和刀牌。绿营兵装备较差,在清前期几乎不配火器,只配置各式冷兵器。鸦片战争的枪炮声,显示了火器的威力,武术的军阵格杀价值日趋衰微,清军火器装备日渐增多。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清廷进口了大批"洋枪"、"洋炮",并开办工厂进行仿造,开始以新式火器装备军队。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战后编练的"新军",已全部采用新式火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廷宣布废止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的武举制。至此,武术从总体上退出了军事技术范畴。
就在武术逐渐退出军阵的同时,民间武术逐渐兴盛,进入了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首先,清军入关后,阶段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反清秘密会社在各地民间蔓生,大批反清志士汇聚其中,习拳练武,积蓄武装力量。本已失去军阵格杀价值的冷兵器,大量流入民间,成子广大民众反清抗暴、自卫身家的兵器。白莲教、清水教、天理教(八卦教)起义,以及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广泛地动员民众投身斗争行列,同时也广泛地普及了武术。
    其次,脱离了军阵格杀领域的武术,不再受战阵队列的制约,也不再受单纯技击目的的束。武术强身保健、修身养性、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与其自卫防身功能一样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拓广了武术发展的领域。
武术进入文人生活,育成了苌乃周(1724-1783年)、武禹(1812-1880年)等儒士拳术大师。他们总结拳技,阐发拳理,著书立说,推动了武术理论的发展。武术家们广摄传统文化成分融入武术,丰富了武术技术内容,增多了武术锻炼形成,提高了武术文化趣味,名色近百的拳种相继诞生。
    清末,一些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以武术为闲暇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聘师府邸设教,或亲自从习,或督教子弟,促使保健和自娱性武术在上层社会得到传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武术固有的健身功能受到了普遍重视。咸丰(公元1851-1861年)年间,太极拳家率先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练拳宗旨。
同治(公元1862-1874年)初年,杨露禅受荐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师。他为了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者的保健锻炼需要,扩大传习范围,删改陈式太极拳老架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创编成简单易行的杨式太极拳架。设教肃王府的董海川,强调"百练走为先"。以八卦转掌的单式走圈作为练内培本的手段。这种步式导引法,简单易学,很快传遍京畿,广布南北。少林拳等传统拳系,也在这一时期,兼重强身保健。
以健身为习武主旨的趋势化发展,标志着武术加速了体育化进程,开辟了武术在体育领域广泛发展的前景。

  九 民国时期武术--概述
   (公元1912-1949年)
第一节 发展特点
民国时期,历时三十八年。其间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政府变迁、不同思潮的激烈交锋、土洋体育的争论,以及连年战火等,都影响着武术的开展。但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武术,仍呈发展趋势,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武术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以城市为中心,推动武术的普及和发展。另一是在近代文化思潮影响下,武术开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
辛亥革命后,清末因"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当时,各界人士倡导"强国强种",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延揽武术人才,出面组织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不少城市相继兴起了一大批武术会社。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除1910年成立的精武会外,还有中华武术会等三十多家武术会社,北京除1911年成立的北京体育研究社外,还有中华武士会外,还有道德武术研究会等十余家武术会社。其他大中城市的情况也大体如此。
    当时,有识之士认为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固有的国粹,应称之为"国术"。1928年成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后,在各省、市、县通设国术馆。这样,民国年间,几乎没有一个城镇无武术组织。
    城市武术组织大量聘请民间拳师任教,使得原本在一地一族中传习的拳术,冲破了地域家族界限广传于世;原本拳师个人设场派生,还改变了原来武术主要在农村传习、自生自灭的情况,形成了以城市武术组织为中心,有组织地推广武术,有组织地开展对武术的整理和研究。这些组织对武术的认识程度和研究成果,常常左右着武术的发展。精武会、中华武术会等大型组织的活动直接左右着其下属分会的会务。中央国术馆的决策,更直接影响着当时武术的总体发展。这是民国武术发展有别于旧时武术发展的特点之一。
   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促使武术从价值观到运动锻炼思想,从教习到表演和竞赛方式,都向着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演进,使传统武术开始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过程。
   在拳技方面,各拳种进一步注重锻炼效果,强调练功、炼气。姜容樵将其师张占魁自编且长年坚持锻炼的成套气功简化为十二式,作为形意拳的基础锻炼手段①。王芗斋以形意拳为基础,创编了以养生桩和技击桩为根本的意拳。另外,融会多家技法,自成一体的拳派,仍有出现。例如,以武式太极拳为基础,融入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而形成的孙式太极拳,产生于这一时期。马凤图也于这一时期,以河北翻子拳为基础,融入劈挂、八极和螳螂招法,而总贯以通背的通透劲,制成了后世广为流传的通背翻子拳。这些拳技的发展,反映了武术力将适应近代社会多方面需要的演进与创新。
    在武术活动领域和活动形式方面,武术于1915年正式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促使武术按照学校体育的要求,改革教法,将原来师徒相承的传习法改变为课堂式的团体教练法;同时也促进了武术教材的编写,一些原来散存民间靠口传身授的武技,被整理成规范的图解教材;并且出现了宏观介绍武术的《国术概论》、《国术理论》等书籍。1933年,武术被正式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促使武术按照运动竞赛的要求,选定项目,制订和完善竞赛规则。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又在与西方运动项目并肩前进的过程中,开始借鉴西方运动竞赛形式来发展武术的考试方法和竞赛制度,吸收作为西方体育运动基础学科的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力学等,来解释武术的科学性和技法特点。
注  释
① 姜容樵《形意母拳》第三章。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术--概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随着国家性质的根本变化,武术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地位、目的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开始了新的篇章。四十多年来,武术运动的发展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参加武术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新中国的武术运动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促进了国际间的交往,使武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06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出名的拳术流派都是在清朝时期诞生的:咏春,蔡李佛,洪家拳,螳螂拳等。一些少林武术也是在这个朝代流入民间。(有错请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06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是我们的祖先在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远古时期,原始先民“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卧则居居,起则于于……与康鹿共处”(《庄子》),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在驾鸟攫老弱,猛兽食颛民”(《韩非子·五蠢》)的弱肉强食的险恶环境中,他们逐渐积累起自卫搏杀的经验,并在祭祖仪式和狩猎收获的庆祝活动中,以舞蹈的方式一边喧泄强烈、兴奋的情感,一边将“举手蹈足,嗔目颔首为杀之势”(《通鉴纪事本末·元义幽后》)寓于其中,通过集群跳舞的方式,有节奏、有秩序地将搏杀动作表现出来。在这种统一的社会活动状态中,人们学习着自卫、搏杀的本领,增强了生存的能力,搏杀动作也因此得到了传播,这就是原始武术的萌芽。

据载,阴康氏时“民多重腿之疾”(《帝王统利),人们在举手蹈足中发现“摇筋骨,动关节”之舞可以通利关节,于是“教人引舞以利导之”(《路史》)。武术的祛病健身功能也由此可见端倪。此外,“绸之教人射”(《孟子·告子上》),“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尸子》),都是我们祖先为了适应自然环境,争取生存条件进行的武术教育活动。到了舜时,有苗不服,禹“乃教三年,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蠢》),终于慑服有苗。这反映了当时的武术已有较大的发展,与“以前肱为格击,手赤未取胜”,“别若鸡犬斗敌”(《角力记》)的萌芽状态中,出于自然本能的武术有了明显的不同。同时,禹为了治疗足疾,见鸟“常作是步,禹遂横写其行,令之人术”(《洞神八帝元度经·禹步致灵》),创造了“其跳其跳”的禹步,并将当时中国西部地区流行的“饮露吸气”之术融人其中,“三步作一闭气”(《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既练了外形又练了内气。这说明古人在武术的发展中,很早就对“内外兼修”有了认识和实践。

殷周时期,武术形成了“呼以多方小子小臣”(《殷契粹编》)来殷习武的局面,具有吸引八方来客的魁力。同时,殷代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和西周铜器上的文字画表明殷周的武术已能用文字表达。西周,武王代纣凯旋作大武舞,将战争中使用的四伐五代,六伐七伐改为“夹振之而四伐”(《史记·乐书》)。《礼记·乐书注》拴释:“一击一刺为一代”。“夹振之而四伐” 就是进行一趟做八个动作,且东南西北各做四伐。那种八动均等对称为段落和打四门的套路布局形式就肇源于此。这种格律至今在武术基础套路和传统套路中尚能见到,足见其影响之深远。在周代叫作“库”。“序”的学校里,将含有“射、御” 的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武王所制的“成童舞象”(《礼记·内则》),“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十三经注疏》),是当时武术的少儿教育活动,反映了我国“蚤(早)喻教”思想对武术也有相当的影响。此外,还有“春夏学干戈”,“将帅讲武”(《礼记》)等教学内容。于是一派武术文化教育的气象由此萌生,昭示着武术开始成为中国古文明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06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续一〗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图霸,齐国招募有“拳通股肢之力,筋骨秀出众者”(《国语·齐语》)参加军队,在列国中形成了“齐人隆技击”(《苟子·议兵篇》),“齐憋以技击强”(《汉书·刑法志》)的特色。“技击”一词因此流传至今。在当时,“技击” 的含义是“得一首者踢辎金”(《苟子》),是战场上杀敌的技术。在“上斩颈领,下决肺肝”。“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庄子·说剑篇》)的格斗风尚中,越女的剑术得到越王勾践的赏识,遂被起用教练士卒。而越女的理论认为:“其道甚微而易,其意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音之若日,偏如脱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吴越春秋》),这成了技击理论的千古经典。后人王充赞道:“斗战必胜者,得曲城越女之学也。”(《论衡》)。这种高度的评价,反映了越女之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备受推崇和欢迎。同时,中国哲学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传》)的思维方式已经浸透到武术的理论之中,越女的理论里就有“道有门户,亦有阴阳”一说。庄子不仅是哲学家,而且对武术颇有一些研究。他提出了与“执技论力”(《礼记》)。“以力相高”(《谷梁传》)不同的观点:“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庄子·人世间》)这条理论就是运用阴阳学说,首开哲学解示拳理之先河。而“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说剑篇》),也是庄子在总结无数剑客生死搏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提炼而成的一句寓哲理于武术中的名言。此外,《列子·汤问篇》中的“纪昌学射”,将教、学、效果三部曲一气呵成,写就了古代武术教学难能可贵的一页。据《史记》记载,司马迁的先祖“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进行教育活动。大军事家孙武透过血腥格杀的残酷性,看到了“搏刺强士体”(《孙子》)的一面。从越女与袁公“折竹斗剑” 的典故(《吴越春秋》)里,也可以看到武术逐渐摆脱野蛮的迹象。

至秦,罢讲武之礼,集艺人作角抵戏,使之渐趋文化娱乐之流,汉初废角抵,但禁而难绝。武帝时特好角抵戏,有“三百里内皆(来)观”(《汉书·本纪》)的记载。哀帝则“时览卞射武戏”’(《汉书·哀帝记》)。而“手固实用之术” 的手搏曾用来考察武士,“延寿试养”(《汉书·甘延寿传》)就是一例外。手搏六篇是《汉书·艺文志》载录的书目,反映了徒搏技术在汉代已得到总结和应用。汉还提倡“居则习民以射法,出则教民以应敌”(《汉书·爱盎晃错传》)。《汉书·艺文志》中有关射法的目录多达五十余篇,如“逢门射法”、“魏氏射法”等等。“射石没锨”、“辕门射前”、“搏战射胡骑”等高超射法,反映了这一时期教射有方,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学用剑也是秦汉三国之际的奇绝之传,从帝王将相至庶民百姓,佩剑、舞剑、学用剑蔚为成风。荆阿刺秦王,项羽“学书不成去学剑”(《史记·项羽本纪》),刘邦“拔剑斩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刘安“闻郎中雷被巧,召与戏”(《汉书·淮南王刘安传》),司马相如、东方朔、鲁肃等少时都学击剑。而曹丕“学击剑,阅师多矣”,当时“四方之法各异”,王越善剑,史阿“具得其法”,曹丕则“从阿学之精熟”(《典论·自叙》),可谓剑技之家代有能人。有高超的技术必有高明的理论,《汉书·艺文志》收录剑道38篇,反映了剑术理论上的成就。《说苑》中描述的鲁石公剑,《吴越春秋》中越女、要离的剑论,陈音的射之道等都出自汉代作者之手,虽说的是先秦之事,但不能完全排除汉代对作品的影响。秦汉三国时期的大量出土画像石上的刻画内容,如鸿门宴舞剑图、九剑画像图、单人舞锨图、剑质对双胡图、空手进枪图、徒手相搏图等等都是秦汉武术的生动写照,是继殷周的象形字、文字画之后的一种文化发展,奠定了诞生武术图谱的基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2006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续二〗

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陈寿的名著《三国志》中有“武艺”一名。南朝梁照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中出现了“倡闭武术,阐扬文今”的诗句。从此,角抵、技击、手搏、剑道、武术等的前称有了一个外延广泛的代名词——“武术”。西晋时“受刀盾及双朝皆有口诀要术,以待取人,乃有秘法”(《抱朴子·外篇自序》)。梁代简文帝萧纲作《马绍谱序》,对马上用塑技术做了“搜采抑扬,斟酌繁简”的整理工作(《古今图书集成·戈矛部·马槊谱序》)。谱,终于在口诀、要求、秘法等要素的基础上产生了。“谱”在武术的文化传播上的使用,开辟了以“谱”为形式对武术进行理论、技术总结的新天地,它标志着武术理论实现了一次重大跃变。当时有《马射谱》、《骑马都格》,“格”的形式一直沿用到宋代。这个时期除了理论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之外,武术技术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三国时期运用的双器械,如刘备的双剑、凌统的双刀、曹操的双戟都是对称的,西晋则出现了一手舞大刀一手挥蛇矛的情形:“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晋书》),还有冉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通鉴纪事本末》)的记载,显然这种双手各执不同兵器进行搏刺击杀有别于前代。当时的表演,如双刀又发展为“掷刀空中,高一二丈,以手接之”,走前“环身盘旋,回转如索”,“以朝矜挂地。跳矜上”等(通鉴·晋书),颇具表演技巧。宫廷中还以“斋后消食,习诸武艺”(《续高僧传》)作为健身的手段。总之,这一时期武术的发展对后世有三个深远影响:一是产生了“武术” 名称,二是出现了“谱”,三是形成了“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 的武术体系的雏型。

唐代及以后,武术兼容并包艺术美学的倾向更显突出,尤以剑术为盛。当时剑术遍及朝野,名家辈出。有送跳挥霍、舞于中庭的兰陵老夫,有擅舞双剑的裴县,还有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公孙大娘还会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西河剑器浑脱等好几套舞法。杜甫曾为之吟出:“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的佳名。与杜甫齐名的大诗人李白则身体力行,千里访师,拜在裴县门下学剑,后来又经常“酒酣舞长剑”,“三杯拔剑舞龙泉”,以宣泄浓裂的诗兴剑趣。世人不仅从李白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中吸取了营养,还创造出了纪念他的“太白剑”留传于世。而裴文既有“马上立走,轮刀雷发,箭若星流,应刀而断,喊不敢取,蓬飞而去”(《朝野金载》)的功夫,又有吸引“观者千百人” 的“掷剑人云”,“漫引手执鞘承之”(《独异志》)的舞练技巧。从“忽如裴是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蚊龙”(《怀书上山草书歌》)的词句中可以看出,他的舞练技巧非常高超。吴道之曾在天寺宫作画,邀裴是为之舞剑,品味其妙,顿时精神大作,悟性勃发,“奋笔立成,若有神助”(《明皇杂录》)。连当时的狂草“颠张”张旭对剑术舞练也有一番共鸣:“观公孙舞剑器,而得其神”(《唐书·张旭传》),“自此草书长进”(《乐府杂录》)。总之,无论“裴剑舞一曲,张书一壁,吴画一壁”(《唐函断》),大师们往往都循着“用志不纷,乃凝于神”(《达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应了解牛》)的艺术规律,追求“得心应手,意到便成” 的美学境界。“文宗时诏李白的诗歌、裴县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新唐书·光艺传》),而三绝中人物的生活和业绩无一不与剑术有关,真可谓剑术舞练与艺术美学融汇贯通之创举,其辉煌成就为后世敬仰和效尤。唐代武术还有一些重要的变化,武后之时设武制选拔武勇人材,《射经》中以歌诀形式总结射法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们都是“尊武崇艺” 时代气息的反映。

至宋代,武术理论上的总结多以系统的拳谱为代表,西环拳、兵家拳、武松拳诸拳谱相继为现代的挖掘整理所发现。据《宋史·兵志》载,当时军中的“教法格”:“皆有法象,几千余言,使军士诵习焉”。宋太祖近郊讲武,他教数百勇士剑舞。宋圣宗令教神武军士剑法。宋神宗设武学,“禁中教场”呈“百艺俱全” 的习武景象。宋代各时期还颁布有“教阅法”,对军民“授以兵械,教以击刺”。因此,宋代有着“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宋史》)的民俗。由于内忧外患,民间结社自制器械习武已成了普遍的现象,勾栏瓦舍中的武术表演也水涨船高,极为兴盛。“先以女飓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管力者争交”(《梦梁录》),就是宋时武术的一种表演内容。除了单练的“使拳”、“使棒”外,还有“枪对牌”、“剑对牌”等对练表演,甚至五、七对“出阵对舞”,以及化了装的、谓之“七圣刀” 的百人集体对练(《东京梦华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006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续三〗

元代,蒙古族人主中原,禁绝“聚众围猎”、“弄枪棒”、“习武艺”(《元典章》),但经略中原的元统治者耶律禁材主张恢复中原历史悠久的文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元杂剧就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元杂剧中的武戏谷举了武术中的十八般武艺,如关汉卿的戏曲作品《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尉迟恭单鞭夺架》等都融入了武术的对练。许多武术艺人在梨园班子中合法地保留了武术的技艺,并根据剧情的需要使武术再现于舞台。武术在元代未被泥灭,是由于它深深地扎根于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

继两宋之后,明、清武术再次呈现大发展的势态。“击有术,舞有套,套有谱” 的武术体系更趋繁荣,与近代武术更加接近。以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为代表所撰写的与武术有关的著作中,总结了“真可搏打者” 的鸳鸯阵(《纪效新书》),“长兵短用”的枪术(《纪效新书》),“皆尽其妙” 的棍术(《剑经》),“临敌实用”的刀法(《耕余剩技》)等击技术,并综合民间诸多拳种创编出“拳经三十二势”(《纪效新书》),作为“活动手足,惯勤肢体” 的初学人艺之门。戚继光从战争的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纪效新书》)。何良臣在《阵纪》中也说:“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明代的各种套路甚多,拳术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囵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间翻、十二短、吕红八下、绵张短打、巴子拳等(《纪效新书》);棍术有宋太祖家之腾蛇棒、山东长竿手、紫该棍、张家棍、程家棍、贺屠钩竿、少林棍、俞大献棍(《阵记》);枪术有杨氏梨花枪、沙家枪、马家枪、峨眉枪等十七家之多(《文献通考》);刀术有单刀、双刀、藤牌刀等。还记载有“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等绝招绝活(《纪效新书》)。清代的套路更丰富,还别出外家和内家。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就是这个时期武术套路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明代与武术有关或武术内容占重要篇幅的著作颇丰,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俞大猷的《正气堂集》,何良臣的《阵记》,程宗猷的《耕余剩技》,茅元仪的《武备志》,唐顺之的《荆州先生文集》,王析的《三才图会》,谢肇的《五杂俎》),朱国桢的《涌幢小品》等。清代的武术著作以专门性理论总结为特征,出现了吴安的《手臂录》,黄百家的《内家拳法》,甚苌周的《苌氏武技书》以及《太极拳经》、《六合拳谱》、《阴符枪谱》和《拳经》等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谱既有歌诀、字诀、要言、图谱,还大量移植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阐述本拳种的拳理。这是清代武术理论发展的趋向,一些以哲理解示拳理的拳种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20世纪初,西方体育传人,体操对武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09年创立的上海“精武体操学校”,从命名中就可见“洋为中用”的痕迹。精武体操学校后来更名为“精武体育会”,在各地乃至东南亚设有分会,培养了许多武术人才。北京体育研究社也“查照体操教练规程,订定团体教练之法”。马良组织了一些武术名家编辑推广“中华新武术”,它借鉴西方体操的锻炼形式,将传统武术动作按口令节拍编组成套,于是在军警和学校里出现了用口令指挥,列队操练的集体武术教练法。这是中西合壁的产物,预示着中国武术开始突破传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术社、武士会、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设立“中央国术馆”,后来24个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国术馆,县级国术馆达200余所,许多区乡也建立了分馆。不少武术家受聘在武术馆任教,培养了许多武术专门人才。中央国术馆还组织了两届国术国考和国术游艺大会。1936年,中国武术旅行团访问了东南亚。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德国柏林,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上表演。这期间,进行的学术研究工作和出版的国术书籍对传播和发展武术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旧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影响,加之国民党政府对武术的控制和利用,所以武术发展的步子是缓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2006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续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蓬勃发展。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国家体委成立后,为了推动武术和其它民族体育的发展,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武术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1954年,各地体育院系开始把武术列入正式课程。1956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武术正式定为体育表演项目,并在北京举办了12单位武术表演大会,首次采用试行评分的办法,比较具体地区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高低。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项目,举行了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1958年,国家体委制定了第一部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竞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国家体委还在1957年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甲、乙组和初级的拳、刀、剑、棍、枪套路。这些对武术的普及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在国家体委和中国武术协会的领导下,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不少县都成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馆\武术社、武术研究会、武术辅导站、业余体校武术队等,形成了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这些武术团体不仅传授各种武术技能,培养武术骨干,而且经常组织武术表演和比赛,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为武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武术在各级学校也成为体育教育的内容之一。一些大专院校成立了武术协会和武术队,体育院校和有些师范院校体育系还设置武术专业,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武术专门人才。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术硕士学位。1986年,国家体委建立了武术研究院,作为高级学术、技术研究机构,组织武术的学术和技术研究,并与国外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交流。

为了使武术进步得到继承和发展,国家体委于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组织全国观摩交流大会进行调查。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发掘整理的号召。1983年在江西召开了工作会议,发掘整理正式全面铺开,历经3年,摸清了我国武术的现状,进行了文字、图片、录像、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设点对散打、短兵进行了试验。后来散打、太极拳推手逐步成熟,作为全国单项比赛。目前散打比赛已经列入世界武术锦标赛项目。

中华武术还进行了国际交流,并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国家和地方经常派武术代表团出国进行访问表演,还派遣武术专家和学者赴国外讲学和担任教练,使武术在世界各地更快地得到传播和开展。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这是武术对外发展中的历史性突破。之后,欧洲、南美、亚洲等地的武术联合会相继成立。1987年、1989年和1992年,分别在横滨、香港、汉城举行了第一、二、三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90年,武术进入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竞技体坛。1994年、1998年,武术又分别成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亚运会比赛项目。1991年,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在北京举行,1993年、1995年,分别在马来西亚和美国举办了第二、第三届世界锦标赛。这标志着武术已经冲出亚洲,稳步地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006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拳既无勇,这话说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3-2006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武术史略……上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中部发现约公元前6000年至史前5000年早期新石器;诸如石刀、石斧、石镰、石铲等。
浙江省余姚地区河姆渡村发现该时期的木器。其中有:矛、镞等。
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公元前4800年至4300年母系氏族公社工具:诸如骨制镞、矛、鱼叉等。

传说时代
伏羲氏,制作“八卦图”(石刻)。
共工氏,与姬姓部落发生部落战争。
蚩尤以“金”作兵器与敌相搏。蚩尤勇猛,常“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另角抵则为两人徒手搏斗,后又发展为中国式“摔跤”及日本“相扑”等。
黄帝别号轩辕氏。曾在涿鹿领兵攻杀九黎族首领蚩尤。后又在阪泉打败炎帝统率之部落。
舜、禹二帝曾大伐九黎三苗并“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先秦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
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有穷氏(即现今之山东省平原县一带)部落首领后羿善射,被尊为“神射手”。
帝予(少康子)其人曾发明甲和矛。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
(民国期间,曾在殷墟发掘出青铜武器,有戈、钺、矛、矢镞)

商代末年铸有铜剑。

周代铸成铜戟与铜戈。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时代,盛行射术并成立射社。其中礼射最为出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周武王时代制成“象舞”、“大武舞”等。舞者手持干戈,以对击之法与音乐相配合,故称“用兵时利代之舞”。

约公元前770——前221年
越女尤善用剑。其次则为理石公、袁公等。
赵文王嗜好与部下斗剑并常招募当朝勇士入宫,故有“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之称。
首次出现《越女论剑》(摘自《庄子?说剑》)等中国传统武术理论著作。
赵武灵王极力倡导“胡服骑射”。

秦、汉、三国时代
徒手搏斗,后又发展为中国式“摔跤”及日本“相扑”等。

秦(前221——206)
下令汇集全国民间兵器;并铸为钟鼎等。
罢工讲武宣扬“角抵”。
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于甘泉宫行“角抵”之戏。
“手搏”成为一种有裁判的比赛。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公元前108年春,京师举行“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
《汉书·艺文志》辑有兵技巧十三家,其中《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甘延寿首次采用“手博”之术考取宫廷武士。

三国(公元220——265年)
出现“武艺”一词。《三国志?刘封传》中载有刘封“武艺气力过人”之文字。
邓展善拳法及刀剑,能空手入“白刃”
魏文帝曹丕与邓展,以甘蔗为仗,较技。

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晋(公元317——420年)
首次出现两武士相互抓握对家腰带进行搏斗的中国式“大相扑”。
吴末帝孙皓在宫廷内首次举行女子“相扑”大赛并以此作为消遣。
当朝射箭名手刘曜,以一箭发出洞穿寸余厚铁板,而被御批为“神射手”。
当朝武艺大家,内外功与特绝技俱炼之。故出现击石破碎之羊侃、越屋逾墙之刘康,跳高五六尺之周文育,日行三百里且距跃三丈之黄法。
西域地区流行“角抵”并名曰“校力”。
祖逖“闻鸡起舞”习练武艺,终成名将。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首次出现“武术”一词。南朝宋延年《皇太子释奠会》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公元495年,“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下建立。
公元550年,最早的枪法密谱——《马槊谱》由梁简文帝著成。
当朝武术大家王敬则善“手搏”。
北齐接待梁朝武士多人,并举行比武大会(含“驰射”、“拉硬弓”等)。

隋(公元581——618年)
公元610年,钦定“角抵”大会在端门街隆重举行。而民间则以每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及七月十五“中元节”为“角抵”比赛期。
钦定“等级佩剑制度”即帝王佩带玉器剑、金装剑,臣相则配银装剑等。

唐(公元618——907年)
公元618年,少林寺和尚助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乱。
太宗时尉迟敬德善“空手夺槊”。与元吉较技,三夺其槊。
公元643年,太子与元昌,各统一队,进行被氇甲、操竹槊、大呼交战的娱乐。
公元657年,唐高宗从各地召募民间武术家。
公元702年,皇帝诏曰“天下诸州宣教武艺”。
公元703年,皇帝诏曰“天下诸州宣教武艺”。
当朝以奖赏与称号鼓励军士习武并颁有“猛殷士”、“矫捷士”、“伎术士”等称号。
公元767年,著名大诗人杜甫写成《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一诗。
公元850年左右,阙名著有《剑侠传》。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
公元923年,庄宗召见“角抵”名手李存贤并封其为“大将军”。
当朝出现精通“角抵”与“拳法”之武术大家,诸如:李青州、王愚子、谢建、姚佶耳、李长子、石拳能等。

宋、元、辽时代
宋《公元960——1127》
调露子著有《角力记》。
宋神宗时首创“保甲法”,并强调民间练武。另在武成庙侧建有“武学堂”。
公元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
时有民间武术大家李全擅长枪法,圈内称其为“李铁枪”。其妻杨氏精“梨花枪”,号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全国各地先后出现“弓箭社”、“锦标社”、“英略社”等演武做功组织。
当朝许多表演场所中,首次出现身怀各种武技的跑江湖卖艺之人,其中有擅长“角抵”、“相扑”、“拳法”、“器械”等技法演示者。
北宋时期,每年十月十日“天宁节”,皇帝大宴之际必有宫廷禁军或御前带刀侍卫演示各种武艺精华。
日本刀术法技法首次流入中国。
军中将领关胜、米信等以善大刀著称。
首次出现“十八般武艺”的之名称。
南宋时期,钦定御前带刀侍卫选出120名膂力过人者,组成“相扑营”(别称“内等子”),专供官廷庙会与节日表演所用。

元(公元1271——1368年)
当朝武艺大家王英善用刀术,圈内称其为“刀王”。
当朝武艺大家邓弼善始双剑,圈内称其为“剑王”。
公元1356年,红巾军起主并攻入嵩山少林寺。众寺僧逃往山东避难。
当朝首次出现武术与戏剧交融而成之“武戏”,诸如“李逵负荆”、“关大王单刀会”、“单鞭夺槊”、“三战吕布”等。

明代
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
陈卜一家由山西迁至河南温县,改住地名“陈家沟”。其九世孙陈王廷继承家学并创陈氏拳械体系。
公元1602年(万历三十年)
姬际可生于山西蒲洲,后创“心意六合拳”。
嘉靖年间,少林寺僧月空受当朝都督万表檄书,率僧徒三十余人从军抗倭。
首次出现“内家”武当派与“外家”少林派之武术派别。
明代流传的拳法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吕红八下、锦张乔石新技术开发区、巴子拳等。
山东李半天以擅跌法著名。
千跌张以擅跌法著名。
鹰爪王、唐养吾以擅拿法著名。
张伯敬以擅打法著名。
嘉靖间,当朝著名武术大家张松溪、单思南、王征南等以擅内家拳著名。
当朝著名军事家、大诗人唐顺之撰《峨眉道人拳歌》,述峨眉拳特点。
武当派“太和门”定型于中国道教名山——湖北均州武当山并选址“真庆宫”。
武当派“太和门”祖师邓坤伦首创“五毒殛手”与“神化五毒”特绝秘技。
公元1449年(英宗十四年)
山西民间武术大家李通精十八般武艺并赴京师执教。
公元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
当朝著名军事家戚继光著成《纪效新书》。
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
当朝著名军事家俞大猷至嵩山少林寺,观寺僧练棍,并选二僧随军军学习实用棍法三年。
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
当朝著名军事家俞大猷著成《剑经》与《射法》。
公元1571年(隆庆五年)
当朝著名军事家戚继光撰成《练兵实纪》。
公元1589年(万历十七年)
当朝著名军事家何良臣著成《阵记》。
公元1591(万历十九年)年前后
日本国武术家小笠原源信斋到中国学练民间传统武术。
公元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
当朝著名军事家、大诗人唐顺之著成《武编》。
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茅元仪辑《武备志》问世。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程宗猷著《耕余剩技》问世。
公元1624年(天启四年)
天台山紫凝道人假托佛教祖师达摩编著《易筋经》。
公元1628年(崇祯元年)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陈元斌到日本江户授拳。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独臂神尼”创编内家拳法——“百花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3-2006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武术史略……下

清代
清初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王朗创编“螳螂拳”
1661年(顺治十八年)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吴钟生于河北庆云县并精研与传播“八极拳”。
1662年(康熙元年)
当代著名武术大家吴殳著成《手臂录》。
1676年(康熙十五年)
当朝著名武术大家黄百家著成《内家拳法》。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拳械创始人陈王延逝世。
1724年(雍正二年)
苌乃周生于河南省汜水县苌村。后成为“苌氏武技”的创编与传播者。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前后
当朝民间武术家公相君在日本国冲绳传授拳法。
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
陈长兴生于温县陈家沟,后成为陈式拳械的重要传播者。
1799年(嘉庆四年)
杨露禅生于河北省永年县,从陈长兴学艺,并在北京自创“杨式太极拳”。
1808年(嘉庆十三年)左右
董海川生于河北文安。后融汇武技与道家修炼术,自创“八卦掌”。
李洛能(飞羽)生于河北深县,后得“心意六合拳”技法并改名“形意拳”,且广传门徒。
1809年(嘉庆年十四年)
宋迈伦生于河北省冀县。得“三皇炮捶拳”后在北京创办“会友镖局”,并传授炮捶。
1812年(嘉庆十七年)
武禹襄生于河北省永年县。自1850年起,相继从杨露禅和陈清萍学陈家沟拳法,并自创“武式太极拳”,编撰《太极拳谱》。
1823年(道光三年)
武当“太和门”的传播者李德源在山东蓬莱出生。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广州名拳师颜浩长、韦绍光率众手持长矛、大刀、棍、靶等在三元里攻打入侵英军,并令侵略者败逃。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
尹福生于河北省翼县,后得董海川传艺,自成一系创“尹氏八卦掌”。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
清道光帝诏曰皇族之“八旗子弟”重武艺学骑射。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大刀王五”王正谊生于河北省沧县,并得肖和成、李凤岗嫡传,后在北京开设顺源镖局。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
武当“太和门”第十一代掌门李德贵在山东蓬莱出生。
1853年(咸丰三年)
蔡玉鸣生于福建省晋江县,后创编“南派少林五祖拳”。
1861年(咸丰十一年)
孙禄堂生于河北省完县,后创编“孙式太极拳”并著有《拳意述真》等五种专著。
1862年(同治元年)
董海川居住北京并以“八卦掌”传给后人。
1865年(同治四年)
少林派武术大家且后任河南嵩山少林寺“当家大和尚”(又名住持)之职的英三杰在河南出生。
1870年(同治九年)
雄县刘土俊居住北京并传授“岳氏散手连拳”。
吴鉴泉生于河北省大兴县并随父精习“太极拳”,之后创编成“吴式太极拳”而广收门徒。
1874年(光绪元年)
武当派“太和门”第十代掌门邓钟山老先生在湖北省均州武当山“真庆宫”著书立说,并花费五年时间手抄稀世孤本——《图说功家秘法宝藏全本》。
1881年(光绪七年)
武当派“太和门”第十代掌门、盛名于当朝南北方十七省之“独行大侠”邓钟山老先生,因清王朝重臣、东阁大学士兼两江总督左宗棠重金相邀,由武当山“真庆宫”来江宁府传艺,并收两江总督署大将军李德贵为“太和门”第十一代掌门(传授该门派“四大功种”等)。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逝世。
武术研究家王祖源编撰《内功图说》并刻印出版。
1886年(光绪十二年)
当朝宫廷画师杨心佛创作江南女侠黄春燕(武当“太和门”第十一代传人)画像。
1888年(光绪十四年)
武当“太和门”第十二代掌门李松如在江宁府所辖江陵县出生。
1894年(光绪二十年)
日本国冲绳地区的空手道名家文由东瀛来中国福建省向当地民间武术家学练“地术犬法”。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源起山东等地的“义和拳”四处设坛且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武术。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武当“太和门”第十二代继任掌门李钟奇在江宁府所辖江陵县出生。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全国各地精通武艺之爱国人士纷纷运用自身所具备的功夫抗拒入侵者。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清王朝宣布废止武举制度。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武当“太和门”第十二代传人何子友在四川苍溪出生。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中国江南地区举行首届学生运动会,共有来自苏、浙、皖、沪等省的86个学校参赛;其运动会开设武术搏击等运动项目。
1910年(宣统二年)
上海都督陈世美向孙中山先生极力举荐广东中山县尹锐志、尹维俊姐妹作为其保镖。“尹氏姐妹”在众人面前显露“五毒殛手”后即为孙中山先生所信任并将其聘为贴身保镖(此为孙中山先生唯一聘用的两位贴身保镖)。
社会名流陈公哲等人支持武术大家霍元甲在上海创办“精武体操学校”。三个月后,霍元甲因病逝世。
1911年(宣统三年)
“辛亥革命”暴发。孙中山先生率众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并设都于南京。
孙中山大总统礼聘武术大家朱振英为国民政府总统卫队武艺教官。
“尹氏姐妹”凭借自身武艺精华保护孙中山由沪抵宁并数十次挫败清廷数十次所遣刺客前来刺杀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的阴谋计划。
北方诸名武术大家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并广泛传播中华传统武术。
山东济南驻军统领马良根据中华传统武艺精华中的基础拳术器械招法创编成“中华新武术”系列并试图在全国进行传播(但数年后流产)。
上海“精武体操学校”更名为“精武体操会”。

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二年)
由海外留学归来的武术研究家许禹生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于北京。
1914年(民国四年)
上海“精武体操会”又在沪另附设三个区级分会。
1915年(民国五年)
“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许禹生等热衷于中华传统武术推广的人士所提畅议并通过“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之提案,同时将其写入即将颁布施行的全国各级学校的《军队国民教育实施方案》。
1917年
“全国教育联合会”、“全国专门学校联合会”分别通过山东代表的提案,决定将热衷于推广中华传统武术的人士马良所组织编写的《中华新武术》系列教材列为各级学校的“正式体操”。
1919年
热衷于中华传统武术推广的吴志青等人发起组织“上海中华武术会”。
“精武体育会”分别在汉口、广州、佛山、汕头、厦门、顺庆等城市设立分会。
陈品三完成《陈氏太极拳图说》。
济南镇守使马良组织“技术大队”。
1920年
“精武体育会”相继在国外的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雅加达、三宝垄、泗水、西丰、森美兰、怡保、金宝、马六甲等华侨聚居地,成立“华侨精武体育会”。
1921年
民间武术大家、“虎鹤双形拳”之创立者林世荣在广州地区发起慈善捐款活动并组织其众多****进行武术表演以筹款项。
1922年
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体育》季刊,并大力提倡中华传统武术。
在济南成立并举行第一届年会,“中华武士会”主要成员吴志青提议:“请以中国武术为中国体操,规定为体育上之必修科,编入教授细目,俾普及全国学校,发扬国民固有之精神,并编定教科设法试验。” “中华教育改进社”经讨论研究和决定不予认可。
1923年
马良、唐豪、许禹生等一批热衷于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之人士联合发起,并在上海举办“中华全国武术运动会”。来自京、津、沪等众多省市的近30个武术社团组织数百名选手到会参赛并演示各武术流派之传统武术技艺。
“中华教育改进社”体育组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第二届年会并发布决议案第六件为:《在体育组内设中国武术研究股,组织委员会以谋中国武术的改进》之议案。
1924年
“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武昌举行并首次将武术套路列为表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相关的评分规则。
上海“中华武术会”创办人吴志青在“中华教育改进会”与“全国体育会年会”上提议《请规定武术为体育课必修科提案》,但遭到与会者议否决。
1925年
“全国教育联合会”在长沙举行第十一届年会并通过有关《学校体育应特别注重武技案》之决议。
1926年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等协助西北军退役将领张之江等人在南京筹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与此同时,以国民政府之名义通电全国各省、特别市政府,督其在当地招募并推荐精通中华传统武艺的国术大家来南京聚集以成立“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筹)首期教授班(又名“高级教练员集训班”)。
同年,来自山东、河北、河南、浙江等省及特别市的57名精通中华传统武艺的国术大家诸如童仁富、王任福、刘云龙、严度万等集聚南京并协助张之江等筹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
1927年
武当“太和门”第十二代掌门李松如先生显示“神化五毒”——在南京上新河面粉厂一招殛敌即令五名拦路抢劫且有血债之土匪当场丧命。
1928年
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在南京西华门头条巷宣告成立。冯玉祥、张之江分别担任名誉馆长与馆长。
同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行“国术国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5-2024 08:43 PM , Processed in 0.06778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