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29|回复: 3

不杀生与放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10-2015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陀教导 不杀生与放生,

为何?

慈悲,

世人纠结 该不该、要不要、吃不吃,

为何?

执着。


慈悲 与 执着 是两回事,

何为慈悲?

看看下面这段取自【佛陀的古道】书里的

    佛教的慈悲观,没有妥协让步的限制,一切众生,甚至包括在脚下爬行的最小生命,都在慈悲的范畴以内。佛教的生命观是这样的:没有什么生命不被考虑在慈悲范畴以内,人与动物和昆虫之间,人与人之间,如贵与贱、富与贫、强与弱、聪明与愚痴、黑与白、婆罗门与旃陀罗,或者像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佛教徒等等,慈悲对他们没有分别。因为慈悲,如我们在前面所看到的,是没有界限的。我们如果在上述的虚妄基础上试图将人们分开,其分别的念头就会乘虚而入,这些无限制的品德,就变成有限制的人。这种限制是与这些道德倡导者的崇高理想相违背的。

再看看下面取自【佛陀的古道】书里的另一段

    必须注意,不要把悲心与悲哀的病态表现、精神痛苦的感觉和多愁善感混为一谈。一个亲人的损失,人哭,但那不是悲心。假如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感情,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感情,是我们内心私爱思想的表面化。我们为何感到悲伤?因为亲爱的人死了,他是我们的亲属和朋友,他不存在了,我们感到失去了从他那里得到的快乐和其他一切,所以我们悲伤。难道我们没有看到所有这一切是围绕“我”、“我所”在转吗?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自私自利要对这一切负责。我们能把这叫做悲心或怜悯吗?不是我们的亲属和朋友在我们的眼前死了,我们为何不同样感到悲伤呢?因为我们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不是我们的亲友,他们的死,我们不损失任何东西,我们仍然享有已经有了的快乐和舒适。现在,这很清楚,就是亲人死亡,我们的悲痛感情,是我们自私的结果。这是一种心理上敏感的事,所有世人都受这样的弱点所支配。精神高度发展的人,他控制这类感情,尽量如实看情况。根据业力,如实看待事物,知道事物不是像它们所出现的那样。

悲伤只是自私的体现,

慈悲是 无分别 对待任何事物,

无分别,就不存在 该不该、要不要、吃不吃。


执着

该不该、行不行、可不可、能不能、要不要、吃不吃。。。。。

原因很多,理由无数,

结果 只一个




何为苦?

看看下面这段取自【佛陀的古道】书里的

第一真谛──苦
   在早期佛经中,“豆〖佉〗”(苦)一字,有多种意义,即根据场合的不同,它有被用在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不同意义。
   对那些如实看事物的人,“豆〖佉〗”(苦)的观念不是不重要的事。在佛教教义中,它是基本原理。忽视这一重要原理,就包含着忽视其余三谛。知道苦的重要性,可以从佛陀如下的话中看到:


他看到苦,也看到苦因,看到苦灭和灭苦之道。
《相应部》第五卷第四三七页。

由于这些真谛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看到四谛之一或者更多一点,也就包含着看到了其他诸谛。[ii]谁要否定苦,那么从苦得到解脱之道就毫无意义了,简而言之,否定一谛,就等于否定其余三谛,那也就是否定佛陀的全部教义。
[ii] 《相应部》第五卷第四三七页。

    坚定的实利主义说:
我不要轻信所有这些毫无意义的话。


    对他来说,这种教义,好像是枯躁无味、莫名其妙和没有价值的。但是对那些现实主义者来说,这并不是神话,不是想像出来对愚人编造的故事。
    那些从正确的角度来看感觉世界的人,不带偏见的看法,对他们来说,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苦。它是普遍的,所有那些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包括在这一问题之中。正如佛陀所说:人生是苦,以苦为基础。[iii]假如有什么问题成立的话,那必定是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苦。假若我们高兴,或者说它是冲突──我们的愿望和生活事实之间的冲突。自然,人的每一种努力是为了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去掉不能令人满意的事,控制冲突,这就是苦,是一种可悲的心情。

[iii] 《相应部》第一卷第四O页。

对这个单纯的问题,我们起了各种不同的名称: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心理的,甚至是宗教的问题。难道它们不都是起源于那个单纯的问题──苦,即不能令人满意而来的吗?假如没有不能令人满意的事,何必需要我们努力去解决?所有问题都带来不能令人满意,而努力是要解决它们。但它们互相招致,原因通常不是外界的,而是在问题的本身,它是主观的。我们常常想我们已经满意地解决所有有关问题,但它们常常以不同的方式暴露出来,好像我们经常面临新的问题,我们又作出努力去解决它们。如是它们和对它们的解决就有必要继续下去。这就是苦的性质,是有知觉存在的普遍特点。苦的出现和消失,只是再出现的另外一种形式。它们都是生理的和心理的,有些人能忍受一种比忍受别的更容易一些,反过来也一样。

    照佛教说,生命是苦,苦统治着生命。这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世间是苦的,是不幸的,没有一个有情能从不幸中摆脱。这是普遍真理。是有感觉、正确地看待事物的人不能否定的。但是承认这一普遍的事实并不完全是否定快乐和幸福。脱离了苦的佛陀在说人生皆苦的时候,从不否认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在五部巴利原典之一的《增支部》中,有长长的详细项目,列举有情能够享受的幸福。[iv]

[iv] 《增支部》第一卷第八O页。

   佛陀在答复摩诃梨.离车的问题时说:
    摩诃梨,若色、声、香、味、触诸境(如你所知这些外境,人通过官能攀缘外境)全皆是苦,为苦所困扰,完全失去快乐与幸福,有情自然从此等外境中得不到快乐;但是摩诃梨,因为此等外境中有快乐与幸福,故有情享受其中快乐,并执著快乐。由于此种执著,彼等使自己被污染。[v]

[v] 《相应部》第三卷第六九页。

通过官能(根),人被外境所吸引,外境中有快乐,从中得到享受,这是事实。因为你可以体验到,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不论快乐的外境,还是内在的享受,都不能持久,它们时刻在起变化。现在当一个人的享受和快乐不能持久或被剥夺,他总是悲伤和不愉快的。他不喜欢千篇一律,因为单调使他不愉快。如是他期待着新快乐,就象家畜寻找新的草原一样。但是,这些新的快乐,像过眼云烟,瞬息即去。因此,所有快乐,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是痛苦和厌恶的前奏。一切世间快乐,都是瞬息而过的,像包上糖衣的毒药丸,欺骗我们,伤害我们。

    一种不合意的菜,不好喝的饮料,讨人嫌的行为以及成百种其他琐事为我们──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富人或穷人,高级人或卑贱人、识字的人或不识字的人──带来痛苦和不满意。莎士比亚在写《哈姆雷特》时,只是对佛陀的话发出了共鸣:

悲伤到来时,它们不是来一个密探,而是成群结队地来。


    现在,当人们尚未看清生活的这个侧面时,这种快乐的不稳定性,使他感到失望并受到挫折,甚至不自觉地失去了判断力,还可能失掉心理平衡,以致做出愚蠢的行为。这很危险,是过患,人类常常面临着这享受和过患两种生活情况。但是对有情或无情的东西力图避免深陷于爱欲的人,则从客观的观点来观察生活,用正当的眼光看事物,在一切生活的变化之下,他的文化修养要求他镇静。当事物走向错误时,他能够微笑,保持心理平衡,抛开一切喜好和厌恶──他不烦恼,而是解脱。享受、过患、解脱三者,是经验的事实,我们称之为生活的真实写照。

佛陀在答复摩诃梨的问题时继续说:
   摩诃梨,若色、声、香、味、触外境完全皆是快乐,被快乐所围绕,而非痛苦,有情即不会厌恶外境。但是,摩诃梨,因其是痛苦,在此等外境中,无持久之快乐,彼等感到厌恶。因厌恶,彼等即不快乐,不执著;因不执著,彼等即净化自己。[vi]

[vi] 《相应部》第三卷第六九页。

  现在,从三方面讲述苦:(1)苦苦,(2)行苦,(3)坏苦。[vii]
[vii] 《长部》第三三经;《相应.阎浮车经》(Jambukhadaka-sutta);《清净道论》第四九九页。

所有身心的苦,如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viii]是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苦,称为苦苦,不需要多少学问就能懂得这些生活事实。
[viii] 《相应部》第五卷第四二一页;《毗奈耶》第一卷第一O页。

    行苦是属于哲学范围的,虽然“行”字包含着所有因果事物,但此处苦字上下文的意思是指五聚或五蕴。它们是色蕴(此种情况是指可见可触之色身)、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简称为名色,色即色蕴,名是其余受想等四蕴。此五蕴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情色身。

有情和经验的外界,二者都是经常变化的。它们的存在和消逝,一切都是运动的。没有什么东西能逃脱这种无情的和不停的变化。由于这种昙花一现的现象,所以没有什么东西使人真正愉快。有幸福,也不过是瞬息即逝的事。它的消逝,就像雪片一样溶化,带来苦恼,这就是佛陀为何在总结苦谛时所说


          要言之,执著五蕴是苦。

    这就叫做行苦。



  坏苦是由于无常而来的苦。人能够经历一切舒适和愉快,可是感受逐渐消失。正如佛陀所说:就是得了四禅的修定者的感受,也属于坏苦的范畴。因为它们是无常的,是苦的,是变化的。[ix]但是这里说苦,决不是人们一般忍受的那种痛苦。佛陀指出,诸法无常,是苦。诸法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由变化带来苦,无常就是苦,[x]没有持久不变的快乐。
[ix] 《中部》第一卷《苦蕴大经》(Mahadukkhandha-sutta)。
[x] 《相应部》第三卷第二二页。

在佛陀的苦谛这一公式中,他说:

         简言之,执著五蕴是苦。[xi]

[xi] 《相应部》第五卷第四二一页。

    依照这一教义,苦离不开五蕴,不能离开五蕴单独存在。执著五蕴和苦是一码事,而不是两码事。“诸比丘,何为苦,理应说即执著五蕴。”[xii]
[xii] 《相应部》第三卷第一八五页。

    佛陀在其他地方说:
    在此一寻长之身中,我以其识与想宣说为世界,其集、其灭与导致此世界寂灭之道。[xiii]

[xiii] 《相应部》第二卷第四八页。

这里“世界”一词即是指苦。
    从上所说,很清楚,正确理解第一真谛和其他三真谛,对五蕴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执着是


佛法教导人们分辨事实与真相,

分不清事实与真相,不知苦,

不知 不是 没有

不知苦,不是 没有苦,

不知苦,如何灭?

苦无法灭,只能

继续

轮回

轮回

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0-2015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悲伤只是自私的体现,

慈悲是 无分别 对待任何事物,

无分别,就不存在 该不该、要不要、吃不吃。
《佛陀的古道》里所說的慈悲,是無分別對待生命,不是任何事物。
若慈悲是无分别对待任何事物,那么也就不存在殺不殺,淫不淫了。
不浄肉也可以吃,十種不可食肉也可以吃了,因為吃這不吃那就是有分別,有執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0-2015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ezz 发表于 17-10-2015 08:55 AM
《佛陀的古道》里所說的慈悲,是無分別對待生命,不是任何事物。
若慈悲是无分别对待任何事物,那么也就不 ...


佛陀说

    从前(早在为五位苦行者初次说法时)和现在,诸比丘,我只说苦和灭。[iii]
[iii] 《中部》第二二经。

佛的慈悲是 充分理解 “” 觉悟后的体现,

任何事物 是指与 苦 有关的事物。



认清 所有事物 的 事实与真相,是明辨,
(明辨是 明白 清楚 理解 辨别 所有事物 包括有生命的生物与无生命的事物 的 事实与真相)

简单来说 把相同事物区分,不一样的心情对待,是分别,

简单来说 认清所有事物 不同的 事实与真相,一样的平静对待,是无分别,

慈悲 与 分别心 是两回事,

佛的慈悲 不是 无 明辨能力,是 无区分,无分别,一样的平静对待任何事物,



该不该


习修四真諦,认清所有事物的事实与真相,有了正见,自然能明辨佛法与看法的不同,

佛法习修易明,看法越修越多疑问,

分不清事实与真相,有分别心,就会纠结 该不该、行不行、可不可、能不能、要不要、吃不吃。。。。。这些疑问,

明辨了事实与真相,有了正见,就不存在分别心,不会有  该不该、行不行、可不可、能不能、要不要、吃不吃。。。。。这些疑问,

不懂得明辨,自然苦于 怎样区分、有什么结果、如何选择,

懂得明辨,自然 知该知 取该取 舍该舍,


看看下面这段取自【佛陀的古道】书里的

    我已知应知,
    我已修应修,
    我已舍应舍。[vi]
    因此:
    婆罗门啊,我是佛陀──觉者。
    这个答复清楚地表明,佛陀之所以被称为佛陀就是对四真谛的完全理解。佛陀自己说:
诸比丘,通过如实了知事实真象──四真谛,如来被称为阿罗汉──圆觉者。[vii]

[vi] 《中部》第九二经;《经集》第五五八偈;《长老偈》第八二八偈;《毗奈耶》第一卷第二四五页。
[vii] 《相应部》第五卷第四三三页。



习修 四真諦,就能明辨一切,


两千多年前,佛陀已说过

    此是苦,我已说;
    此是集,我已说;
    此是灭,我已说;
    此是道,我已说。
    诸比丘,我为何说此等真谛?此等确实有用,于清净生活重要,此等能导致厌离、无欲、寂灭、安宁、充分理解、觉悟、涅槃。


佛陀说:
    从前(早在为五位苦行者初次说法时)和现在,诸比丘,我只说苦和灭。[iii]
[iii] 《中部》第二二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1-2020 10: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生不愿面对事实,
众生不愿接受事实,
众生颠倒以苦为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12-2024 04:21 PM , Processed in 0.14313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