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05|回复: 0

多元文化职场当前,你有勇于犯错的勇气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2016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1442914634975.jpg


我的朋友 J 是台湾人,来新加坡打拼好长一段时间了。他不是什么响叮当的人物,就是 MIT 出品的宅男,英文流利、学历算好、有专门的技术以及资历,被公家机构招揽为科学研究员。这是他离乡旅外的第一份工作。就年纪轻轻的 30 多岁,可以领到比 24K 还要优渥好多倍的薪水,他感到非常满意,对自己的人生交出漂亮成绩——尤其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可是,到了新加坡后,他才发现原来现实和理想有差距。

除了工作之外,还必须克服事先我们「没有准备好」的文化逻辑,比如多元文化带来的人种间的阶级意识、文化的摩擦、工作氛围的差异等,都跟台湾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你决定出国实践梦想之前,我想有几件事你会想要知道,就让我来分享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一、「我请你来,不是让你来学习的」

有些事情,我们以前认为是铁的定律,到了不同的国家就会有不一样的选项。

比如说,台湾人的个性普遍比较温吞、害羞、不敢反对、也不敢与人起冲突,而且最常抱持一种小毛病,就是表示自己「来工作就是来学习的」的心态。这样的心态当然是一件美德,可是有更多的时候,谦虚在不同的环境,有可能反而被视为信心不足。

因为,对这里的老板而言,他只会释放一种态度,就是「我请你来,不是让你来学习的。是要你来工作的!」任何工作上遇到的瓶颈,他都假设你有办法迎刃而解。因此,要改变心态,想来这里工作就要拥有高度的自信心,告诉自己是来「卖能力、卖知识」的,这才是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而且在新加坡开放的职场上,喜欢强调「冲突管理」(conflict managment),强调团队间的竞争关系(把团队里彼此观点的挑战、反对当作是一种沟通,这都是为了降低风险的管理,它会使计画趋于完善)。因此,能勇于反对,勇于起冲突,最后化为正面而有建设性的建议,更能突显你的思考力、创造力,在职场上大大加分。因为,这样的价值无人能取代。


二、加班反而被嫌弃

加班,到底行不行呢?我的朋友 J 天生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爱加班的奴性。责任感是台湾人才在国际上胜出的关键,但在有些国家可能要看状况。J 在台湾当工程师的时候,老早就把「加班」当作家常便饭,偶尔还要轮班、大夜班伺候。所以,他在新加坡的研究室里,是出了名的「认真狂」。大家通常都是准点一到,赶快落跑,认真狂的他却工作到8、9点,甚至10点,有时候连国定假期还跑来实验室加班,埋头苦干。最后,搞到老板规定他去放假,不准露脸在研究室。

我们都以为 J 这么认真工作,简直是老板赚到了。但是事实却是相反,他的澳洲老板不吃这套,没有因此开心,反而还有点不高兴。因为老板认为他不懂得自我安排时间,无法妥善管理工作和休闲时间,而且随意加班的行为,脱离安全的监督范围,万一造成危险,这个重大责任到底该由谁承担?


三、别乱踩文化地雷

有天,我这位朋友很天才的开了一个玩笑,本来的用意是想要拉近跟同事的距离。可是,由于异国历史常常对我们而言,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没有亲身经历,就很容易缺乏同理心,于是踩进人家的痛处。比如说,有次,他不晓得什么原因,居然拿希特勒的招牌敬礼动作跟他的德国同事开玩笑,粗线条的他以为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单方面以为这类观念已经松绑),可是却惹来同事的大不悦。后来,才听说这话题在德国算是禁忌,而且这位同事是属于德国的巴伐利亚民族,算是「优越人种」中的「优越奇葩」,怎么可能能够容忍这样的玩笑。所以,他不但开错玩笑,而且也失礼了。

虽然,后来他向对方道了歉,德国同事也很有风度地表示不再介意。但有趣的是,因为这个小误会,两人反倒有了微妙的关系存在(如同不打不相识那样。然后,后来事情的发展是,德国人也开始乱问问题,比如说为什么台湾不是中国的,或者台湾会不会很落后之类的话题,也是让人默默地很想扁他)。因此,后来发现,来到异国工作,并没有想像中的容易,有许多以前根本没有身历其境的文化观点、文化摩擦,都在这里慢慢体现。对台湾人是如此,对德国人亦是如此,对其他国家来的人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在摩擦中找到契合的相处方式。


四、用啤酒聚会替自己加分

社交,在多元文化职场是一个重点。容我概况描述现象:华人,不论来自四面八方,有共同的母语很快可以变成朋友,大家工作也会相对团结一致。印度人,他们本身的母语各自不同,可以分为南印度人、北印度人,而且这两民族个性也天差地别(南印度人纯朴、北印度人圆滑),他们的小团体会比较多,如果想要融入他们的话,需要各个击破,有一定的难度。欧美人工作态度严谨,上班时刻喜欢重视小细节,下班时刻喜欢 After-work beer,所以,想要跟他们友好关系的话,喝啤酒就对了。

比如说,J 的老板就特别喜欢在每个周末下班后,找大家在酒吧或者俱乐部 After-work beer。下班喝点啤酒是老外的常态,新加坡的佛莱士坊、克拉码头、荷兰村等就有不少老外聚集的酒吧。在西方国家,After-work beer 是很常见的活动,通常就是交流工作、联络感情、闲聊八卦,大家喝的酒量不多,都以小酌舒解压力为主。不过老实说,如果找的人是自己的上司,我想其实也达不到什么舒压的效果啦。而且,有些人天生真的不喜欢交际应酬,像 J 他本身就没有喝酒的习惯,通常啤酒半杯下去,就会晕倒,所以去了也等于没去。

可是,如果你非常想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融入大家的话,那么打入这类的啤酒圈子可能是必要的。就像在新加坡的印度人,从小就有很好的英文素养,他们对语言的掌握能力极好,不论是字词精准度、字意的歧义性,有时候就连开玩笑吐槽的意义都拿捏得宜。所以,年轻的印度同事会比华人更热衷 After-work beer,几乎不会缺席(J 就常常不出现),而且能言善道(能吹能捧)。因此,有时候印度人会更容易与上司结成私交,有很好的默契和顺从关系(但往往成为一种变相地迎合对方)。

因此,认真看这啤酒,还真的是非关啤酒,主要体现的是社交能力,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排除「语言的隔阂」,掌握多元文化的职场朋友圈,替自己额外「加分」。


不要害怕成为独特的人

虽然,J 故事看起来绝对不是文化职场上的最佳范本,而且用一种强烈的方式警示我们不足之处。同时,不禁让我们有点怀疑他的工作到底还能不能保得住。但答案却是:不但保得住,而且还获得升迁!(当然主要还是源于自身的专业和工作态度)

因此,人生本来就没有最佳范本,总是要去尝试了才会知道结果。

重点在于,有错误,就要勇于承认、大方道歉,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觉得自己的方式、习惯没什么不好,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当然也允许你坚持做个「独特」的人。

在新加坡这个多元文化的职场上,阶级意识显而易见(这也常常造成新加坡本地民意不满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生存,大家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选择隐藏自己的声音,把自己当成次等人,跟随附和他人的价值;可是,也有人宁愿选择取其平衡,也要坚持自己的价值,挖掘工作优势(如主动沟通、协调、积极、尽责等),与其委屈迎合他人,倒不如脚踏实地,懂得平等对待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


有风格,有原则,才有机会成为强者。

风格,不是意味著骄傲,也不是固执已见,而是在充分表达自己之余,也能具备更多的真诚、自在和弹性的心理素质。因为,当你怎么表现你自己时,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为自己充实实力,从容不迫的表现热情,养成原则、风格,绝对比去迎合别人来的重要,不要害怕突显自已的风格,不要害怕成为独特的人,你该表现出「最有价值的你」,顶多就是营造出一个「怪咖」自信形象的你(前提是有实力的怪咖),也让别人学著按照你的方式与你相处吧!




文摘自网络
面对目前经济状况 有些错还是反不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办公美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1-2025 01:09 AM , Processed in 0.14007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