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帕斯卡和北极星即将引领GPU变革的舆论尘嚣日上,大家都期盼着久未更新的显卡领域迅速出现新的强势产品。在笔记本方面,游戏本的麦克斯韦家族历经两年,也开始无法应对最新大作的蹂躏。 不过新制程新架构的发布还有许久,即便A/N第一时间移植到移动领域,产品问世应该也是年底的事情了。面对诸多渣优化大作的进攻,游戏发烧友们还是只能在目前的顶级游戏本中选择。今天我们就选择两款最顶级的单卡游戏本进行对比,他们是混合水冷的玩家国度GX700VO和风冷的微星GT72S。两款产品都是目前两大品牌单显卡游戏本的最强代表,势大力沉,搭载GTX980桌面完整显卡,性能强劲。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lcQECOIDKLUAAFC-WUXk5IAAP6zQIkvdQAAUMR473.jpg)
华硕水冷PK微星风冷 GTX980游戏本对决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lcQEDKIUzwZAB21_jqBdBkAAP6zQLLUQIAHbYW173.jpg)
华硕水冷PK微星风冷 GTX980游戏本对决
我们将两款游戏本的基本情况制作成表格为您展示如下: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1cQHxiIFgZDAAC1FMpm17kAAP7CQLuQncAALUs849.png)
两款游戏本参数对比
两个游戏本平台的显卡部分采用了相同的GM204完整核心型号GTX980。两者显卡的区别在于,微星采用了MXM接口的可更换设计,华硕则为板载型号。
内存方面,微星为两条DDR4 2133 共32GB双通道规格,华硕则搭载了XMP支持DDR4 2800规格的两条16GB共32GB内存,但只能以DDR4 2400频率双通道运行。 存储方面,微星华硕都采用了双PCI-E固态Raid 0高速固态系统,但微星额外配备了1TB的机械硬盘,弥补固态硬盘容量稍小的不足。 当然,两者最明显也是最大的不同是——华硕采用了外置水冷底座,换来了较小的机身本体厚度、重量和显卡散热效果,也因此被统计出五组不同的重量(裸本/本+小电源/本+底座/本+底座+单大电源/本+底座+双电源)微星采用正统设计,中规中矩的同时保留了光驱,总体积和总重量小于华硕平台。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1cQEF6IIKP_ABifZRqcPF8AAP6zQPAaysAGJ99807.jpg)
华硕水冷PK微星风冷 GTX980游戏本对决
本次测试我们统一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Nvidia 公版364.72驱动下进行。测试过程中,华硕GX700VO 手动控制风扇转速达到七十五,微星GT72S全程开启强冷模式,以尽可能减少性能损失。 下面我们就从游戏本最核心的性能方向入手,为大家解读两款产品的性能情况。由于两款游戏本的单独评测我们都已做过,对游戏本来说,形态方面的特征相对次要,本次评测的主要部分也是围绕性能进行的。 i7 超频4Ghz ROG内存占优 两款游戏本都搭载了i7 6820HK处理器。这款CPU属于Skylake-H家族第六代BGA封装移动I7 处理器,采用14纳米制程,拥有完整的四个物理核心和额外的四个虚拟超线程,同时配备了完整的8MB L3三级缓存。为了发挥两款平台的最大实力,我们开启了华硕Gaming Center和微星Gaming Center的性能增强模式,将其统一频率4Ghz进行对比测试。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lcQA0qIMgqvAAb7VSTSzfkAAP6pgHwpS8ABvtt546.png)
官方超频大法非常方便 易于用户挖掘最大潜能
当然,由于移动平台内存很难进行超频,我们还是维持两者的内存频率不变,微星为DDR4 2133,华硕为DDR4 2400。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F/00/ChMkJlcQAlCIVcKzAABABNVOF6sAAP6owDISE0AAEAc742.png)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C/0E/ChMkJlcNZl-ITsoEAABBqNlmFHQAAPyNgCYzt0AAEHA285.png)
国际象棋测试 左侧GT72S 15633分 右侧GX700VO 15216分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lcQAoqIKO2iABDn53Wo1jUAAP6owPNZKcAEOf_172.png)
Cinebench R15 GT72S 818CB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C/0E/ChMkJ1cNZmWIfjjkABEIGgjkCWUAAPyNgDNr1AAEQgy536.png)
Cinebench R15 GX700VO 786CB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1cQAtWIfgdLAB2VMlbsCGQAAP6pAODTAoAHZVK626.png)
Cinebench R11.5 GT72S 9.08Pts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8/08/ChMkJlbl6VGITOqTAB2ZxqgyRscAANguQIwsoYAHZne433.png)
Cinebench R11.5 GX700VO 8.79Pts
通过一系列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微星GT72S 的内存频率略低于华硕GX700VO,但在涉及处理器核心性能的整数、渲染测试程序中,GT72S的成绩反而好于GX700VO。 由于处理器频率被设定为一致,我们的测试也都采用最大电源模式进行,所以只能猜想华硕的运行频率没有微星稳定。 双烤散热 存储与整机性能 对于GX700VO、GT72S这样整个“游戏本”系统巨大厚重的造型来说,其使用无疑有着非常的局限。那么,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他的散热能力究竟怎样呢? 由于我们的性能测试从GPU部分开始以来一直锁定在CPU 4Ghz满载的“极速模式”下,我们的拷机测试也这里开始。我们依旧利用AIDA64 稳定性测试工具和Furmark甜甜圈烧卡软件对这款游戏本进行检验。华硕手动风扇百分之七十五,微星开启强冷模式。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1cQGFGIEuM6AAt2R-G72DwAAP66gCNwsoAC3Zf349.png)
微星GT72S 极限拷机测试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lcQGFSID1jMAAuulgW7_fEAAP66gCyPw0AC66u049.png)
微星GT72S 极限拷机测试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lcQENCIFXuIAAoMt26TUhIAAP6zwC4yqwACgzP236.jpg)
GX700VO 极限拷机测试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1cQGCqIDPOIAAoMt26TUhIAAP66QJ1pUAACgzP154.jpg)
GX700VO 极限拷机测试
由于散热构造的不同,微星GT72S和华硕GX700VO在散热中表现的大相径庭。
首先,两者的CPU都发生了降频,无法稳定在增强设置给定的4Ghz主频上,微星降频幅度比较低,最低下探到33倍频,大部分时间稳定在34倍频。华硕GX700VO降频比较厉害,最低下探到了11倍频,频率非常不稳定,不断的大起大落。 其次,在GPU方面,华硕坚持了1150Mhz的显卡频率绝不动摇,微星GT72S则将GPU频率下降到了848Mhz到860Mhz之间。 在温度方面,华硕GX700VO的处理器温度最高达到了96度,无论内核还是表面都不低于90度。微星GT72S的表面温度最高大大约94度,内核温度并未超过90度。 在显卡温度方面,华硕GX700VO最高约82度,微星GT72S最高约87度,相差不是很大,当然后者的温度是在明显降频情况下获得的。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lcQIf2IHJc-AAYEucon_IIAAP7FwGvj70ABgTR782.jpg)
微星GT72S 键盘表面温度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lcQIfuIPsaZAARK1c1ICiMAAP7FwGckhQABErt802.jpg)
华硕GX700VO 键盘面温度
无论是GT72S还是GX700VO,过大的尺寸重量都无法放置在腿上使用,所以我们只看键盘表面温度。从实际反馈来看,华硕GX700VO更薄但更大的表面积,以及外置的水冷系统有力地缓解了他键盘面的温度,平均比正统风冷GT72S低了三度左右,有一定的体验优势。
存储与整机性能 对于旗舰级游戏本来说,用户的苛刻要求是全方位的。只有在核心性能、存储性能和整机性能方面做到全能,才能对得起这些好几万元发烧本的价值。 我们下面就利用AIDA64 内存吞吐测试工具、ASSD Benchmark固态测试工具和PCmark8 整机测试工具看个究竟。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F/00/ChMkJlcQBBqINVybAAIrUwl6h7UAAP6qQFmyIcAAitr076.png)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C/0F/ChMkJlcNc3aIamhdAAF-3QkVCWEAAPyVALKSwgAAX71252.jpg)
AIDA64 内存吞吐测试 左侧GT72S 右侧GX700VO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F/00/ChMkJlcQBCiIT348AACLwqUVOE4AAP6qQLbK8YAAIva225.png)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C/0F/ChMkJlcNc7CIZgF-AACOIKLsbNoAAPyVQBAdbkAAI44916.png)
ASSD Benchmark测试 左侧GT72S 右侧GX700VO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0/ChMkJ1cQBDqIRHoVAASvE0QEi8wAAP6qQN66AoABK8r168.png)
微星GT72S Pcmark 8 Home 模式总分5471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C/0F/ChMkJ1cNc-aIZbs3AAUweNCcv38AAPyVQN5TYYABTCQ063.png)
华硕GX700VO Pcmark 8 Home 模式总分5086
可以看到,华硕GX700VO倚仗更高的默认内存频率在AIDA64内存吞吐中获得了一定优势。但从其他测试结果来看,还是微星GT72S赢面颇大。 两者的硬盘固态系统型号一致,但微星的总成绩和读取成绩要高于华硕平台,只有写入成绩因为本身容量劣势无法充分发挥,略低于对方;在对主频和固态硬盘成绩更为敏感的整机测试中,微星GT72S也获得了更加明显的分数优势。 3Dmark 理论图形成绩对比 两款测试平台的显卡核心规格基本一致,实际默认Boost频率也大概差不多,最高可以冲击到1.27Ghz左右。两者都是完整的1536SP GM204核心GTX980显卡,显存频率完全对等。 我们利用著名的3DMark 测试软件来衡量两款游戏本的理论图形性能。由于GTX980性能强悍,我们着重对比他们的Firestrike Ultra 4K测试和Firestrike Extreme测试。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1cQEPaIKCn_AA1UzrSVpd4AAP6zwIHxzwADVTm223.png)
3Dmark测试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lcQEPKINVFXAAEtumJp5GYAAP6zwHyqvUAAS3S484.png)
3Dmark测试成绩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lcQEPSIP9O5AAEq2ryGaEcAAP6zwH4nXsAASry181.png)
3Dmark测试成绩
可以看到,在3DMark测试中,华硕GX700VO更高的内存频率占了便宜,获得更高的物理成绩,连带着在总成绩和图形成绩中也构成了一定幅度的优势。 不过这样的优势幅度并不算明显,微星GT72S和GX700VO在理论图形测试环节仍可视为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对手。 单机大作:《巫师3》 《巫师3》是系列的第三部,也是系列最终作品,该作将展示主角Geralt最为波澜壮阔的历险,同时也将给他的故事画上句号。《巫师》系列一直以超卓的画质和极高的特效技术闻名于世,当年的《巫师2》开启超采样曾让彼时的单芯卡皇GTX580卡的生活不能自理。不过波兰人还是很有良心的,《巫师》系列的可玩门槛并不高,在保证优秀画面的同时优化水平也是极好的。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2/01/ChMkJlYt-8eIPaf7AAb1lPggBuIAAEH6AChJRYABvWs297.jpg)
巫师3 游戏截图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2/01/ChMkJ1ZOGsaIEKaaAArJbE4nHxEAAFHogN55tMACsmE381.jpg)
巫师3 游戏截图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2/01/ChMkJ1ZOGseIC5jGAAorltgLtr4AAFHogOEsFcACiuu343.jpg)
巫师3 游戏截图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2/01/ChMkJ1Yt-8aIeNKGAAH50C-kpyMAAEH6ACZByIAAfno145.jpg)
《巫师3:狂猎》游戏设置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2/01/ChMkJ1Yt-8eIOFV7AAIKlQz_7A4AAEH6ACbekMAAgqt701.jpg)
《巫师3:狂猎》游戏设置
《巫师3:狂猎》并没有Demo测试环节,因此该游戏我们来实际体验,测试设置是画质最高且关闭Hairworks、开启HDAO+,分辨率为1920×1080。帧数测试场景为游戏第一章节林荫小道,一路上风光美、画面美,智斗食尸鬼、下海斩河妖。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1cQHHaIa9QWAAGtVIv83cAAAP6_QCjFqQAAa1s737.png)
巫师3 测试成绩对比
在《巫师3》中,两个测试平台的帧率曲线走势基本重合,很少相交,可重复性很高;微星GT72S比华硕GX700VO领先了8帧有余,折合幅度超过了百分之十七。 骨灰大作:《全境封锁》 之后我们选择近期非常热门的《全境封锁》,这款游戏同时也被认为是目前的显卡杀手级游戏之一,而我们在测试时将所有特效调至最高,同时打开了极高质量的SMAA 1X抗锯齿,接下来看看具体的测试情况。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4/08/ChMkJlbiaNyIdWB7AARZ0oyb04MAANQ0gL7ANkABFnq074.jpg)
开启极高质量抗锯齿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4/08/ChMkJ1biaN2IeH2aAARB8vnBDhsAANQ0gMM3G4ABEIK224.jpg)
所有特效开至最高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4/08/ChMkJlbiaN6IPrHpAAhdlQERWkQAANQ0gMZ9gYACF2t113.jpg)
实际截图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4/08/ChMkJ1biaN-IcPAOAAdp2t1FrGIAANQ0gNW3ukAB2ny006.jpg)
实际截图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4/08/ChMkJ1biaPeIGP24AAdt7tHSxfMAANQ0wPDlQAAB24G383.jpg)
实际截图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1/ChMkJlcQHIeIcEAqAAGppyAygj4AAP6_QFqBnYAAam_246.png)
全境封锁测试成绩 由于全境封锁实际上构建了半开放的虚拟世界,一定程度上近似沙盒游戏,所以我们很难让测试的路径完全重合,在测试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不同测试平台的帧率曲线走势颇有区别。 不过这不影响我们的结果,微星GT72S仍然领先华硕GX700VO四帧多,折合百分比超过百分之六,对于同一款GPU、相似的频率设定条件来说,这个差异不算太小。
屏幕色域噪音对比 数据总结 华硕和微星均搭载了IPS广视角面板,采用17寸1080P全高清分辨率屏幕,我们两款笔记本进行了色域的测试,使用工具为Spyder 5。通过测试结果截图可以看到,华硕GX700VO的AdobeRGB色域为72%,微星的AdobeRGB色域同样为72%,他们都是主流的非广色域现实面板,并无高下之分。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8/07/ChMkJ1bl4FKIFvUWAAJ5f53-O2QAANgkgMe9IoAAnmX743.png)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312x2000/g5/M00/08/07/ChMkJ1bl4FOIRmUtAAJ5mpOfnhIAANgkgMtIGAAAnmy366.png)
华硕GX700VO NTSC色域百分之69 ADOBE 色域百分之72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lcQJf6IJQJRAAIYEWXvQo0AAP7JAFxJjIAAhgp598.png)
微星GT72S Adobe 色域百分之72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8/09/ChMkJ1bl9wuIY3SEAAPvjYdEdxoAANhBAKFWU4AA--l816.jpg)
华硕GX700VO在百分之百转速时噪音达到66.7分贝 百分之七十五转速时不见下降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1cQJ2CICLofACqHRcHxQy8AAP7KACeSfYAKodd315.jpg)
GT72S 强冷模式下噪音约为64.3分贝
在噪音方面,双烤时华硕GX700VO从百分之七十五起,噪音就已经达到66分贝附近,达到百分百后没有明显下降;微星GT72S强冷模式下要稍小一点点,约为64.3分贝。
测试性能数据汇总 我们分别将测试获得的理论性能和游戏数据制作成汇总表格为您展示如下: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lcQKCyIFL0yAADcHujr1mUAAP7KQMgDaEAANw2185.png)
理论性能数据汇总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3/ChMkJlcQOW-IaISGAADSYpDQT00AAP7eAMZ2TEAANJ6032.png)
游戏性能呢数据汇总
总的来说,不论在理论综合测试的项目中,还是在游戏测试环节,华硕GX700VO的性能都要稍稍逊色与微星GT72S。当然,两款本本都是单卡旗舰级定位,两者的性能差距并不大。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可以从拆解图中进行一翻猜想。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1cQKJmIJr7WAGphPh8A0ucAAP7KgLlU2kAamFW835.jpg)
华硕GX700VO 打开后盖俯视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1cQKLCIaPhUAFx91ZPqSPsAAP7KwE6E1EAXH3t362.jpg)
华硕GX700VO 除去一切覆盖后的PCB CPU GPU 位置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lcQKKGIVY3aAENXEZmeBjcAAP7KgODzeEAQ1cp371.jpg)
热管与水路走向正面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1cQKKmIPCU0AEww4jzsMrsAAP7KwAb9lYATDD6006.jpg)
热管与水路走向背面
在PCB中我们可以看到,华硕GX700VO的板载“显卡”布置在左侧,一圈显存围绕着正方形的Nvidia GPU核心,十分醒目;对应地,其CPU布置在右侧,呈长条形,面积较小。 当我们对比覆盖在主板PCB上的热管/水路时会发现,GX700VO的水路是一个简单的方形回路,他途径并且只途径Nvidia 的GTX980 GM204 GPU上方,而与i7 6820HK 没有直接的接触,也不存在热交换机制。 自从Haswell时代以来,Intel CPU因为芯片面积过小而导致的散热压力,一直非常巨大,对于17寸的游戏本来说,单凭两跟热管来压制一颗i7 6820HK默认频率应该是足够的,但应付官方加压似的超频就有些勉强。 ![](http://article.fd.zol-img.com.cn/t_s640x2000/g5/M00/0F/02/ChMkJ1cQKgKIHAD9AB_6HyLnvGMAAP7MQH1qB8AH_o3295.jpg)
两款GTX980笔记本性能都非常强悍
受制于客观条件,我们的评测暂时就到这里。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未能完成华硕GX700VO的GPU超频游戏测试。考虑到GX700VO的显卡散热能力极高,这方面的潜力是其水冷底座设计的最大价值所在,等待有精力的玩家去发掘。 在之前的超频测试中,我们曾经尝试过将华硕GX700VO的GTX980超频到1390Mhz,可以稳定运行游戏,不过更高的频率却难以在默认电压下完成。Nvidia官方给出的GTX980超频上限大概就在1.4Ghz附近,也许GX700VO在加压后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毕竟其散热能力还有很大的富余。 至于i7 6820HK,由于其本身的芯片特质,必须要很高的电压才能超频超过4Ghz,在笔记本散热条件下超过4Ghz的频率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微星GT72S也许在处理器方面可以冲击更高的单核睿频,但其CPU供电也并不强悍,实际价值也比较有限。
文章來源來自這網頁: http://nb.zol.com.cn/578/57818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