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86|回复: 12

明贤法师: 琉璃王真把释迦族赶尽杀绝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2016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11月27日 07:33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明贤法师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一则关于佛陀弘法过程中亲历的俗世家族惨遭杀戮——琉璃王灭释迦族(Shakya)的惨案,常被作为教化因果常识的教案,至今仍广泛讲述。比如,《参禅要旨》一书中,便被虚云老和尚列为关于深信因果的“办道的先决条件”。相关的论述中,出于对因果及业力的强调,公案被演绎到琉璃王对展开诛杀为止即被打住,不再详谈“后来”——类似“是否真被杀绝而无人出逃”的问题,因其与弘法过程中强调因果的“需要”非但无关,甚至相悖,所以被选择性地作了忽略。

这个家族如今是否存在?琉璃王灭族时释迦族是否真被赶尽杀绝?至今没有答案。另外,关于“释迦族真正血统是否还存在”,学术界虽然也有“是或否”的两种声音存在,但不少说法也指向并强化了“被完全灭族现今无人存在”的结论。11月8日,“莲开一路——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与文化一行”登陆南亚次大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对神秘的释迦族进行了实地探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凤凰佛教顾问导师明贤法师独家撰文,深度探究释迦族(Shakya)血统的历史疑团。



佛经中这样描述琉璃王灭释迦族种

佛世时,琉璃王诛杀释迦族的惨案是佛教中一则重要公案,并常用于阐释佛法中缘起因果的道理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二十一、《四分律》卷四十一、《佛说琉璃王经》及《义足经》等数部佛教经律记载了这一公案:早年波斯匿王想向释迦族联姻修好,释迦族自觉是优等的种族,便将当时王族的大将摩诃那摩的一个婢女充作公主,嫁给波斯匿王,成为王后。日后生得琉璃王子。琉璃王子八岁时回迦毗罗卫国,途中到一个讲堂中休憩纳凉,被看守辱骂为“婢女之子”。琉璃王子受辱后,便发恶愿将来当国王后要消灭释迦族。(谷成注:琉璃王, 即King of Crystal,或,Virudhaka-raja)

琉璃王长大后,通过篡权当上了国王,果然纠集军队向迦毗罗卫国杀去。佛知其意,于是提前来到琉璃王行军要道,琉璃王出于对佛陀的敬意不得已而退回。

由竺法护大师翻译的《佛说琉璃王经》云:王心念言:“先古所载,藏室秘谶,用兵征旅遇沙门者,转回军还,况今值佛,焉得进乎?”稽首佛足,即便反旅。


如此琉璃王三次出兵,每次都是遇佛在道中而返。第四次起兵时,佛知迦毗罗卫国人宿世业缘成熟,共业的果报不可避免,回到了僧团。


琉璃王杀入迦毗罗卫国后,释迦族人由于佛陀的教化,虽然极为骁勇善射,但在抵挡敌人时誓不伤敌,于是惨遭杀戮。

《佛说琉璃王经》云:得开门入,入挌杀门卫五百人,斩害不訾,生缚贵姓三万人,埋著于地,但令头现,驱迫群象,比足蹈杀,然后驾犁而耕其首……

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将五百释迦族人摄入钵内,带出迦毗罗卫国,然而开钵时五百人却已全部化为血水。

眼看释迦族人惨遭杀害,在净饭王去世后继承政权的摩诃那摩王跳入河水中,请求琉璃王在其浮上水面之前不杀人。琉璃王答应后,摩诃那摩王为了拯救家族,用头发将自己绑到了河底的树根上溺水而亡,为更多释迦族人的逃出争取了时间。(谷成注:摩诃那摩王, 即King Mohanama)

琉璃王发现摩诃那摩为族人而死,亦生后悔。《佛说琉璃王经》云:王甚怜之,有慈哀心:“用门族故,自沈而死,其义若兹。吾为国主,不忍小忿,岂当急战,使所害弥炽乎?”……琉璃王厚葬摩男,存宠其后,王平舍夷更立长,安慰毕讫,还舍卫国。

然而此时的迦毗罗卫城已是血流成河,惨遭焚毁。因此一滔天恶业,琉璃王及其军队在屠城后的七天便被大水所漂,全军覆没,琉璃王死后堕入阿鼻地狱

释迦族被灭后,佛陀讲述了释迦族今世受此苦难的过去因缘:往昔迦毗罗卫城有一鱼村,人们以捕鱼而食。当时大湖内有两条大鱼被捕,村中有小儿,虽然没有亲自捕鱼,但见到人们捕鱼时,他也心生欢喜。他也没有吃过鱼肉,只是觉得好玩,在大鱼头部敲打了三下。当时捕鱼的那些人就是今日的释迦族,当时两条大鱼,一条是琉璃王,另一条是好苦梵志(协助琉璃王讨伐释迦族之人),渔村中人就是现在被杀的释迦族,而小孩就是释迦佛。因为杀鱼罪业深重,释迦族在过去劫中受地狱苦。而佛陀当时敲打鱼头三下,现在就由于这个因缘而头痛三天。

灭族时是否真已赶尽杀绝?



对于释迦族所遭受的灭族,是否真的被赶尽杀绝?在汉传佛教中,本公案很多时候是用于说明“因果不虚”的道理,并且强调目犍连尊者救释种失败、“神通抵不过业力”,在灭族程度方面受到的关注似乎并不多。甚至一些人默认“灭族真的是被赶尽杀绝了”。然而,以上佛典几乎一致明确记载了尚有生还者,其原因关键,在于摩诃那摩用生命为释迦族争取到了出逃的机会。

如《四分律》有云:时琉璃王见即生慈心言: “摩诃男(即摩诃那摩)乃为亲里,故不惜身命。” 即敕人放诸释种,彼即受教放之。

《五分律》云:王便叹言:“乃能为亲不惜身命。”即宣令三军,若复有杀释种者,军法罪之。


甚至,在《佛说琉璃王经》中,除了相关的叙述,还更说明了具体出逃的人数比例: “ 前三亿人毕对并命,次三亿人蒙自次之,救得皆视息,奔突走脱,得全济命。又三亿人,修家供养,欢宴熙怡,伎乐自娱,不知外有并命之厄。……佛与弟子至迦维罗卫,见诸人民伤残者多……”。


由此可见,释迦族当时虽然惨遭屠杀,但并非被赶尽杀绝,仍有相当数量的释迦族人得以大难得活。


释迦族的迁徙和逃亡


《阿含经》中,还记载了当时释迦族人因为业力成熟而导致逃亡的种种不顺利:


(摩诃那摩沉水期间)迦毘罗越城中诸释,从东门出,复从南门入;或从南门出,还从北门入;或从西门出,而从北门入。


在上述涉及释迦灭族惨案的经典中,只有《义足经》的记载稍有不同,是琉璃王得知摩诃那摩死讯后继续屠城:以其时令诸释得出城走……(大臣)见释摩男在水底死,便还白王: “天子,宁知释摩男持发绕树根而死。”王即绞城中余释。


然而从中中可以看出,当时琉璃王并没有继续下令追杀已经逃出城的释迦族人。

经中还说:(佛)即与众比丘俱,到逝心讲堂。道经过诸释死处,释中尚有能语者。……佛及比丘悉坐。佛为诸释广说经法竟……


这一点,可与《佛说琉璃王经》的记载相互参证,即当时屠城时很多受伤的释迦族人也存活了下来。


(事实上,根据佛教历史记载,一些对佛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就是释迦族人。比如后秦时来到中国的佛陀跋陀罗(汉译为“觉贤”)尊者,为中国译出了六十卷《华严经》等重要经纶,成为著名的翻译家,他正是来自迦毗罗卫的释迦族人,系释迦牟尼佛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元代著名的佛教造像家——前往中国北京主造白塔寺大白塔的阿尼哥,也是释迦族裔。

以暴制暴的抵抗遭到释迦族(Shakya)驱逐


另外一些文献,则记录了释迦族更为感人的慈悲不杀的家风,如《增一阿含经》云:有释童子,年向十五,名曰奢(或作“舍”)摩。闻流离王今在门外……独与流离王共斗。是时,奢摩童子多杀害兵众。……奢摩童子即出国去,更不入迦毗罗越。


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也记载了类似的因为对残杀进行抵抗,而“敢行凶暴,污辱宗门”,违背“安忍杀害”遭到释迦宗族流放的情况:(琉璃王进攻迦毗罗卫国时)释种四人,躬耕畎亩,便即抗拒,兵寇退散。已而入城,族人以为承轮王之祚胤、为法王之宗子,敢行凶暴,安忍杀害,污辱宗门,绝亲远放。四人被逐,北趣雪山。一为乌仗那国王,一为梵衍那(阿富汗巴米扬一带)国王,一为呬摩呾罗国王,一为商弥国王。奕世传业,苗裔不绝。

当时四位释迦族人日后成为印度北方的四个国王。这四个国家在《大唐西域记》的描述中,乌仗那国笔墨最多。如云:乌仗那……有窣堵波,高六十余尺,上军王之所建也。昔如来之将寂灭,告诸大众:我涅盘后,乌仗那国上军王,宜与舍利之分。……昔毗卢释迦王(琉璃王)前伐诸释,四人拒军者,宗亲摈逐,各事分飞。其一释种……(与龙女结婚)……受龙指诲,便往行献乌仗那王,躬举其叠,释种执其袂而刺之。……咸惧神武,推尊大位。……释种既没,其子嗣位,是为嗢呾罗犀那王(唐言上军)。


历史上的乌仗那国位于今印度河上游及瓦特邦一带,是佛法传承中的重要国度。在密教中,乌仗那国是四大圣地之一,无量无边的显、密成就者在这里,宛如遍地开花结果一般圆满成就。


释迦族的历史与今天


以上这些资料,使我们更为曾遭灭族之灾的释迦族的道德影响感到欣慰,同时也使我们确信:不仅佛陀智慧与慈悲的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延续不断,孕育了佛陀色身、与佛陀有着血脉之缘的释迦族亦延绵不绝,用他们的方式传承与守护着佛法。


相关资料显示,如今尼泊尔仍有释迦族的后人,其所传承的佛教,被称为“尼瓦佛教(Newar Buddhism)”。当代尼泊尔佛教学者Min Bahadur Shakya (本人即为释迦族)等,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学术研究成果。根据这些材料可以知道,释迦族在佛教史上有的重要地位,尤其在传承大乘佛法与梵文典籍方面的重大贡献。



感恩法师分享。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常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素还真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2-2016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2-12-2016 12:27 AM 编辑

楼主补充:

关于释迦王族是否被琉璃王屠杀的历史事件,往往成为南北佛教徒的争议议题之一。因为有关典故出现于北传《增一阿含经》,似乎未见于南传佛教经典之中(纠正:已经查到类似典故出现在南传《法句经》之中,详情请读10楼)。

如果搜寻维基百科《释伽族》一词,就会发现维基记录“南传佛教经典并无释迦族被灭说法”的内容,根据一些南传佛教观点“佛陀涅槃后,释迦族人有参与后事。”所以认为灭族的典故似乎缺乏根据。

但是维基百科的资料进一步指出:“西元1898年,英国工程师佩普(William Claxton Peppe)在比普罗瓦一座直径约35公尺、巳经崩毁的砖造舍利塔中,挖出了五个装有遗骨的舍利容器,在其中一个滑石制的舍利壶上,以古老的波罗米文字刻著:“这是释迦族佛陀世尊的舍利容器,乃是有名的释迦族兄弟与其姊妹、其妻子等共同奉祠之处。”这个发现为佛陀的历史真实性提出了强有力的新证明,轰动了当时的考古界,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还说“依斯里兰卡佛教历史文献《大史》及耆那教文献《Punyashrava Katha Kosh》所记载,部分释迦族人为躲避屠杀从迦毗罗卫城逃到毗发瓦那(Pipphalvana),因当地生存着许多被视为圣鸟的孔雀,释迦族人便化名为“孔雀族人”(Maurya)隐居于此,成为后来孔雀王朝的先祖。”

由此可见释伽王族被屠之事,并不是完全历史的无稽之谈。

再说,19世纪末的考古学家,菲雷尔(Fuhrer)博士的考古报告指出,他根据汉传经典、玄奘和义净法师的记载在Sagarhawa的考古现场发现了那位用头发将自己绑到了河底的树根上溺水而亡的摩诃那摩王(即King Mohanama)的骨塔(下图),除此,他还发现了多达17座受屠的释迦王族的骨塔。据Professor Timothy Insoll在《Archaeology and World Religion》一书中说:

The first provided by Fuhrer's study of sacred Buddhist sites in the Terai, in particular, his identification of 17 square brick stupas at Sagarhawa (Nepal) as the scene of Vidudba's (Virudhaka Rajah) massacre of the Buddha's clansmen - the Sakyas. The Stupas measured between 1-6 m2 and up to 2.5 m high and contained carved bricks in their lowest foundations as well as relic caskets. AS the carvings depicted assorted lotuses, svastikas(a character 卐 or 卍), daggers, arrows, trisulas or tridents(a Hindu-Buddhist religious symbol. The word means "three spear" in Sanskrit and Pali.), Fuhrer interpreted them as symbols of the slaugtered Buddhist warriors.

因此根据尼泊尔已经普遍承认释伽王族受屠杀的历史事件的说法,Lumbini Development Trust的Information chief (Hari D. Rai)在官方网页上这么说明,Sagarhawa,To the north of the capital (Niglihawa), there are several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stupas, indicating the spot where the members of the Sakya tribe were slaughtered. Virudhaka-raja having subdued the Sakyas, and captured the members of their tribe to the number of 9,990 myriads of people, then ordered them to be slaughtered.

从以上资料可见,北传《增一阿含》和其他汉传经典是具有高度可信的文献。释伽王族受屠的典故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我们不能因为南传经典没有记载就断定为没有。

纯属分享资料,希望大家阅读愉快。阿弥陀佛。

Fuhrer's discovery of the sakyas massacre site in nepa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6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11-12-2016 05:20 PM
楼主补充:

关于释迦王族是否被琉璃王屠杀的历史事件,往往成为南北佛教徒的争议议题之一。因为有关典故出现于北传《增一阿含经》,似乎未见于南传佛教经典之中。

如果搜寻维基百科《释伽族》一词,就会发现维 ...
释迦族被灭后,佛陀讲述了释迦族今世受此苦难的过去因缘:往昔迦毗罗卫城有一鱼村,人们以捕鱼而食。当时大湖内有两条大鱼被捕,村中有小儿,虽然没有亲自捕鱼,但见到人们捕鱼时,他也心生欢喜。他也没有吃过鱼肉,只是觉得好玩,在大鱼头部敲打了三下。当时捕鱼的那些人就是今日的释迦族,当时两条大鱼,一条是琉璃王,另一条是好苦梵志(协助琉璃王讨伐释迦族之人),渔村中人就是现在被杀的释迦族,而小孩就是释迦佛。因为杀鱼罪业深重,释迦族在过去劫中受地狱苦。而佛陀当时敲打鱼头三下,现在就由于这个因缘而头痛三天。

据南传的一位尊者告知,原因是释迦族当初答应放毒在一条河里,以致河里全死亡的鱼全来报复。而不是这样杀一两条鱼的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2016 05: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绑心大法王 发表于 11-12-2016 05:48 PM
据南传的一位尊者告知,原因是释迦族当初答应放毒在一条河里,以致河里全死亡的鱼全来报复。而不是这样杀一两条鱼的来有。

其实汉传经典有说明是整个水池的鱼儿被杀,不只是鱼王,法师的文章只是略为带过没有详述,那些鱼儿后来就是琉璃王的军队。而且我也在找南传佛教的记录,如果师兄知道尊者引用的内容来处是哪里,欢迎告知。感恩和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6 06: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王屠殺釋迦族被佛教用為因果教案是極度糊塗的事。

所謂因果報應應該考量到業報與造業的等同分量,琉璃早期被人羞辱,那麼他的報應應該就是後期羞辱回那個之前羞辱他的人而已。琉璃王屠殺釋迦族被佛教當著是報應完全是在冤屈釋迦族。沒有一個人被人羞辱之後有權利去屠殺別人全族。

琉璃王屠殺釋迦族應該被當著是嗔恨心的教案,怎樣都不可以被當著因果報應的教案。祇有嗔恨心才會那麼無法紀,報應不會要羞辱人就全族人賠命,除非因果律是無法紀的,才會那麼不等同量回報。

佛教不駡琉璃王的嗔恨殘暴,反而罵釋迦族報應,就是把因果律推向不等同量的無法紀。

一個無法紀的律,它是一個非法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6 06: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於賴釋迦全族前世捕魚殺魚而招滅族,前世的事是不可考證的,以一個不可考證説詞去叫釋迦族戴罪,是一種冤屈。

你或許會説釋迦全族前世殺魚得報應是佛說,絕對是對的。不管是不是佛說,不管對不對,衹要是無法考証,就不可以入案為釋迦族定罪。所以,以前世因果為理由給釋迦族戴罪一樣是不合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12-2016 06: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現實因果,琉璃王被釋迦族人羞辱個案,無法定釋迦族是受報應,只可以定是嗔恨殘暴個案。

以前世因果,釋迦族前世殺魚無法考證,不可入案。

所以,琉璃王屠殺釋迦族絕對不可能是因果案件,祇不過是嗔恨殘暴報復的案件。

佛教冤屈了釋迦族兩千多年,實在真的很不應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6 06: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為釋迦族平反,你們就把我的話傳給你們的法師們,叫他們來讀我的文,這是別地方讀不到的,全世界祇有我這麼説。給他們好好思考叫他們不要再開示冤屈釋迦,

跟你們的法師説,外道不允許佛教冤枉釋迦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2-2016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2-12-2016 12:30 AM 编辑
外道 发表于 11-12-2016 06:39 PM
為釋迦族平反,你們就把我的話傳給你們的法師們,叫他們來讀我的文,這是別地方讀不到的,全世界祇有我這麼説。給他們好好思考叫他們不要再開示冤屈釋迦,

跟你們的法師説,外道不允許佛教冤枉釋迦族。

外道兄勿要激动,这些前因后果都是佛陀所说,法师只是转述,佛陀说因果都是为教育大家因缘业果的道理,佛陀不会为了冤枉释迦族。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除了披露释迦族受害的前因后果,也告诉我们冤冤相报是不得善终的,例如琉璃王虽然报了宿仇,但是佛陀告诉众比丘:「琉璃王和他兵众七日之后,都将毁灭。」 结果到第七天时,琉璃王带军队与侍女到阿贻罗河两侧举行宴会庆贺,忽然暴雨骤至,将所有人漂溺而死,然后琉璃王堕入阿鼻地狱。 还有,佛陀也说了,琉璃王的祇陀太子,由于不愿杀害释迦族而被他父亲杀死了。还有释迦族的五百位侍女,琉璃王本来不想杀她们,但是因为她们拒绝臣服于琉璃王所以全部被杀了。这些违抗琉璃王意愿的祇陀太子和释迦族的五百位侍女,佛说她们死后都升上三十三天了。例如我们用凡眼来看待祇陀太子的事情,他违命拒绝杀生,结果自己丢性命,表面看似好心没好报,但是佛陀告诉我们,太子死后是往生天上了。所以从这些典故,我们应该要从中体会善恶有报、因果丝毫不爽的道理。这些事情要不是佛陀为我们分析业报的道理,我们凡眼是会看错怪错的。合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日之时,此罗阅城中有捕鱼村。时世极饥俭,人食草根,一升金贸一升米。时,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复饶鱼。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往至池中而捕鱼食之。当于尔时,水中有二种鱼:一名、拘璅,二名、两舌。是时,二鱼各相谓言:‘我等于此众人,先无过失,我是水性之虫,不处平地,此人民之类,皆来食啖我等。设前世时,少多有福德者,其当用报怨。’“尔时,村中有小儿年向八岁,亦不捕鱼,复非害命。然复彼鱼在岸上者,皆悉命终;小儿见已,极怀欢喜。“比丘当知:汝等莫作是观!尔时罗阅城中人民之类,岂异人乎?今释种是也。尔时拘璅鱼者,今流离王是也。尔时两舌鱼者,今好苦梵志是也。尔时小儿见鱼在岸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尔时,释种坐取鱼食,由此因缘,无数劫中入地狱中,今受此对。我尔时,坐见而笑之,今患头痛,如似石押,犹如以头戴须弥山。————《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六卷。

白话翻译:

佛说︰「往昔,罗阅城有一鱼村,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人们就以草根为食。村边有一大湖,湖内有很多鱼类,人们便捕鱼而食。当时有二条大鱼,交谈说︰「我等是水族,不是住在陆地之中,而这些人都以我们为食。」最后两条大鱼也被杀吃掉。村中有一农夫的儿子,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见到人们捕鱼时,心生欢喜。他亦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好玩敲了大鱼头三下。当时罗阅城人就是今日释迦族,当时二条大鱼,一为琉璃王,一为好苦梵志(琉璃王身边的恶臣),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而小孩就是我。因为杀鱼的罪业,在过去劫中受地狱苦,而我当时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2016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1-12-2016 11:27 PM 编辑
绑心大法王 发表于 11-12-2016 05:48 PM
据南传的一位尊者告知,原因是释迦族当初答应放毒在一条河里,以致河里全死亡的鱼全来报复。而不是这样杀一两条鱼的来有。

刚找到南传经典的根据了,原来是出自《法句经》第四品华品:

琉璃王报复释迦族


采集诸花卉,心生染着的人,沉沦生死,
一如洪水冲走沉睡的村落。
  
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希望与释迦族缔造姻亲关系,就派遣使节到咖毕喇瓦土城,请求与释迦族的一位公主结婚。释迦族的王子们不想冒犯巴谢那地王,就答应他的请求,但他们却送给他一位美丽的女孩,而不是公主,这女孩是摩诃男与一婢女所生的。不知情的巴谢那地王立这位女孩为妾。后来,这女孩生下一位王子,并且命名为琉璃。王子年满十六岁时,被派去拜访外祖父摩诃男和释迦族的王子们。他受到某种程度的款待,但所有比他年轻的释迦族王子都事先被送到一个村落去,以避免向王子致敬。过了几天,王子一行人折返回国。王子刚动身没多久,一个女仆就被传唤来用牛乳清洗王子坐过的地方。这女仆一面工作一面呢喃道:「这是那个婢女的儿子坐过的地方。」这时候,一位被王子派遣回来拿东西的随从偷听到她的呢喃,就去向王子报告说,王子的母亲茉利夫人事实上是婢女的女儿。
  
王子知道真相后,极端愤怒,发誓有一天要毁灭所有的释迦族人。后来他当了国王,果真发兵攻打释迦族,并把除了摩诃男身边的人和少数一些人以外,其他人都格杀殆尽。事后,他和军队在返国的途中驻扎在阿致罗筏底河床。当天晚上,河的上游地带暴雨倾盆,暴涨的河水如万马奔腾地把他和军队一齐冲入大海。
  
听到这两件悲惨的事故,佛陀向众比库解释,他的亲人──释迦族的王子们在前世曾经在河中用药毒鱼,所以今生才会集体丧生。
  
至于王子和他的军队,佛陀说:
  
就像洪水冲走所有沉睡中的村民一样,死神带走所有迷恋感官享乐的众生。

转自:http://dhamma.sutta.org/books/dh ... -dhammanada-04.html

也可以参考:https://dhammapada423.wordpress.com/page/6/

所以可以确定了,南传佛教确实也有这样的典故,维基百科的那条也是不正确的。仅此分享和纠正。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2016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11-12-2016 11:03 PM
刚找到南传经典的根据了,原来是出自《法句经》第四品华品:


所以可以确定了,南传佛教确实也有这样的典故,维基百科的那条也是不正确的。仅此分享和纠正。合十。

师兄有心了,翻看那么多经典。
我只是口传而懂而已,那时尊者只是要简单解释共业而已。
查个究竟我没那能力,觉得用时间处理自己的贪,瞋,比较实际和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2016 10:5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绑心大法王 发表于 12-12-2016 08:33 AM
师兄有心了,翻看那么多经典。
我只是口传而懂而已,那时尊者只是要简单解释共业而已。
查个究竟我没那能力,觉得用时间处理自己的贪,瞋,比较实际和有用。

师兄能对治烦恼三毒就,就是对佛法的实修,随喜随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2016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我之知识对此四真谛、三阶段与十二方面之真实观察不完全清楚,我就不说我已在世间证得无上菩提。但当我之知识对四真谛清楚时,然后我说我已在世间证得无上菩提。[xvi]《大品》第五卷第四二三页。
这是佛陀说的。  

我身为一个喜欢看故事书,迷信人言而不经大脑思考
以及 无 经过真实观察 和 不完全清楚
就 认为 确定一切 的
无明众生之辈,
我无法避免的
不得不 选择 相信
【正法】的确渐渐被我的邪见消灭了。
这是我说的。  

有智慧的人,学法学什么的,他是解脱的;没有智慧的,越学越糟糕,越学毛病越多,越学越束缚。
这句话是谁说的?


谁说的已不重要,
我会选择已足够了,
这也是我说的。  



成也風雲
      敗也風雲







明白吗?



不明白?



唉!既然选择了,
又何须明白?




倒是有点明白佛陀说的
    婆罗门,有涅磐,有到达涅磐之道,有我作导师。但我有些弟子,经我忠告与指点,证得不变之涅磐,有些则未证得。婆罗门,于此事中,我能何所为?婆罗门,道路指示者是如来。[xi]《中部》第三卷第五五、五六页。
为何那么的无奈,
因为他明白了,虽然无奈却不选择,
我无法明白,很无奈唯有选择了。




选择了吗?



喔!对了!我听说孙悟空曾在佛陀的手指上撒尿,结果被压在山下几百年,真是报应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2025 01:06 PM , Processed in 0.522899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