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97|回复: 1

1960到1990的彩色中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3-2017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老一輩攝影家翁乃強,大概很多人已在網絡見過他的作品,他拍攝的毛澤東在天安門接見紅衛兵、大串聯、知識青年到北大荒等組照,是少有地記錄那個特殊年代的彩色影像。
最近,他的攝影圖文集《彩色的中國:跨越30年的影像歷史》出版,屬於他的作品第一次結集,不少作品第一次呈現,難得
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跨越30年的影像歷史,可窺見時代變遷的脈絡。




彩色的中國
——跨越三十年的影像歷史



▲大海航行靠舵手


▲1969年,天安門的遊行隊伍。


▲20世紀60年代,海南黎族華僑參加了海南的開發建設。


▲1970年,雲南峨山彝族自治縣,知識青年在與農民話家常。


▲1970年,雲南中甸,新聯大隊少年閱讀《毛主席語錄》。


▲1971年,河北固安,小學生在麥收時節參加勞力——挑麥種。


▲20世紀80年代,湖南衡陽南嶽鎮,在街口玩耍的孩子們。


▲20世紀80年代初,在天安門廣場上遊玩的父子。


▲20世紀80年代,北京在春秋季節常會有沙塵暴。圖為一位女士系著紗巾防塵。


▲20世紀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20世紀60年代,海南黎族的農民在水田中撓秧。


▲20世紀60年代初期,北京勞力人民文化宮的「五一」勞力節「大頭娃娃」表演。


▲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五一」勞力節,在公園等待表演節目的孩子們。


▲1966年,北京東長安街的大字報和人們購買油印小報的場景。


▲1967年,北京東長安街舉行「紀念秋收起義四十周年」的宣傳活動。


▲1966年,中央文革表態支持全國各地的學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經驗,也支持北京學生到各地去進行革命串聯。


▲1966年,火車上的串聯學生。


▲串聯學生在水利工地上向農民宣傳毛澤東思想。


▲1966年,學生大串聯到盧溝橋,前隊的學生在橋上寫字,給後隊提示方向。


▲1970年,雲南中甸新聯大隊大串聯的學生在新疆翻越達坂。


▲「五一」勞力節,孩子們在北京勞力人民文化宮表演節目。


▲北京頤和園,參加節日聚會的學生。


▲1966年7月16日,73歲高齡的毛主席在武漢暢遊長江。他認為「遊泳是同大自然做鬥爭的一種運動,你們應該到大江大海去鍛煉」。此後,全國各地舉行了遊泳、武裝泅渡等紀念活動。圖為1970年,毛主席暢遊長江四周年之際,什剎海舉行紀念活動,少年們背著紅纓槍泅渡。


▲20世紀50-70年代,先後有數萬名知識青年響應共產黨號召,來到北大荒地區開墾荒地、改造沼澤。

▲知青在修建橋樑


▲知青自己動手蓋房子


▲把糧食背到糧倉


▲在采石場上進行政治學習


▲拖拉機秋收


▲搭建豬圈,自己動手養豬


▲1970年,雲南峨山彝族自治縣,知識青年與農民一起挑著擔子、扛著鋤頭下地勞力。


▲寶書台是專門放置毛主席著作的條案,當時毛主席著作是紅色塑膠封面,因此被稱為「紅寶書」,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在鄉下,每戶人家的堂屋都有張長長的木質條台,放置了「紅寶書」之後,條台就改稱「寶書台」了。圖為1968年廣東的一戶農家,孩子正在為奶奶朗讀毛主席著作,牆上還張貼著多張毛主席像。




▲1971年,山東漁民聚在船上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


▲北京的外文印刷廠在印刷毛主席像。


▲1971年,秋收時節的勞作間隙,宣傳隊員表演數來寶。


▲20世紀70年代初,王府井工藝美術商店的瓷器展,吸引了市民的圍觀。


▲1971年,故宮重新對外開放,圍觀的市民。


▲20世紀70年代,北京故宮城牆下的剃頭師傅和他的老主顧。


▲20世紀70年代,故宮東華門城牆下早讀和鍛煉身體的人們。


▲20世紀70 年代,北京街頭賣蟈蟈的小販,自行車上掛滿了蟈蟈籠子。買蟈蟈玩是當時孩子們的童年樂趣之一。


▲20世紀70年代,上海外灘,清晨練習太極拳的人們。


▲20世紀70年代末,社會從十年浩劫中走出,高考恢復後,大批知識青年開始積極備考,各地的圖書館、教師都坐滿了學習的人們。圖為湖南衡陽南嶽鎮,一位年輕的爸爸背著娃娃在看小人書。


▲廣東圖書館,讀者在認真學習。


▲20世紀70年代,廣州製作南獅獅頭的老藝人。舞獅是一項中國傳統節慶表演活動,南獅造型威武,色彩艷麗,一般用竹子做骨架,輔以紙和配飾。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廣東順德糖廠運送甘蔗的船。


▲20世紀70年代,北京豐台,冬季清晨的蔬菜集散地。


▲20世紀70年代末的廣州,河沿邊的早市,人們在挑選新鮮蔬菜。


▲20世紀70年代末的廣州,一位市民把剛剛購買的彩色電視機放到自行車後座上拉回家。


▲改革開放後,市民們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圖為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勞力人民文化宮跳集體舞的年輕人。


▲改革開放後,市民們開始有了個人形象追求,越來越在意個人的衣著、髮型。圖為20世紀80年代,西單的一家理髮店向行人展示新髮型的照片,招徠生意。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使各地市場逐漸活躍起來,在「文革」中停辦的廟會也得到恢復。圖為春節期間的地壇廟會異常熱鬧,人們興致勃勃地逛公園,買小吃,看大戲。


▲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東城區南池子冬天的早晨,人們冒著風雪去上班。


▲1995年,王府井百貨大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圖為百貨大樓在北京重裝開業。


▲東華門早市上熙熙攘攘的人們。


▲清晨,小販們蹬三輪車載著新鮮的蔬菜到早市出售,早市背靠紫禁城,面對筒子河,老北京的生活情趣盡顯無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6-2017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2:12 PM , Processed in 0.13855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