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69|回复: 2

【全球油价大跌】OPEC和美国斗法导致,但这锅要让中国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5-2017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叼翻了 于 8-5-2017 06:07 PM 编辑

【文/观察者网 吴娅坤】上周四(5月4日),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齐跌破好不容易才站稳的50美元大关,双双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


5月4日收盘时,WTI原油价格下跌2.30美元,收于每桶45.52美元,跌幅为4.8%;


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2.41美元,收于每桶48.38美元,跌幅为4.7%。


目前全球原油市场的氛围,就像瑞银财富管理公司的大宗商品分析师乔瓦尼所说的那样,“情绪非常消极”。


据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金融时报》分析,这一次油价下跌的原因是,投资者对全球供应过剩和中国需求疲软感到担忧。


于此同时,除了原油,上周末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


不过,对于中国原油需求疲软一事,投资者远不像去年年初大宗商品和全球证券市场崩溃时那样怀疑中国经济的前景。

WTI原油(美国基准原油价格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价格最近一个月走势

布伦特原油价格最近一个月走势


除了油价大跌近5%之外,上周四(4日),金、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


金价下跌逾1%,至每盎司1225.20美元,为3月中旬以来最低,而银价也触及今年初以来最低水平,下跌逾1%,至每盎司16.17美元。


与此同时,铜价下跌1.6%,至每吨5504美元;玉米价格下跌了2.1%,至每蒲式耳3.5850美元。

近一个月以来金价走势图

近一个月以来铜价走势图

近一个月以来玉米价格走势图

OPEC减产不力,美国页岩油增产

美国与OPEC产量大战一触即发?


去年11月30日,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与其他几个产油大国共同签署了减产协议。按照协议,OPEC十四个主要产油国约定将会减产120万桶/每天,而俄罗斯、墨西哥等非OPEC国家也会参与此次减产行动,最终把产量从3360万桶消减到3250万桶。


该协议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将持续6个月至今年6月底。


减产协议达成后,全球油价在去年底曾出现明显反弹,并在之后的3个月内一直保持50美元以上的价格。


然而,好景不长,自今年3月起,投资者开始对OPEC成员等国的减产能力产生强烈怀疑并迅速失去信心,因为这些国家似乎仍然在以高于预期的水平出口石油。

OPEC成员国中只有一心想推动阿美石油公司上市的沙特减产成果显著


另一方面,今年年初稍有复苏的油价,又刺激了美国页岩油产量。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原油产量已连续11周增长,创下了2012年来的最长连涨纪录。而眼下油价还不到2014年油价最高时的一半——彼时页岩油产量的激增曾触发原油创出25年来的最猛跌势,也让沙特等产油国为保护市场份额而仓促采取行动。


对于OPEC成员国与美国之间的角力,甚至有油气咨询公司高层表示,两者之前的“产量大战”已经“箭在弦上”。


油气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创始人Jarand Rystad曾于上月底对外媒表示,美国页岩油正在以远高于预期的速度增长,并且正在全球扩大市场份额,这带来了OPEC成员国与美国之间爆发“产量大战”以及油价下滑的风险。


目前,美国页岩油行业可观的回报正在拉动新的投资,开采活动24小时不停运转以及新的钻机开动,都在提振产量。

据该机构当时预计,如果油价保持在每桶50-55美元左右,那么从今年剩下的时间一直到明年,美国页岩油产量每月将攀升10万桶/日,远高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今明两年月度增幅分别为2.9万桶/日和5.7万桶/日的预估。


而据EIA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页岩油产量料录得逾两年最大单月增幅,跳增12.3万桶/日,至519万桶/日。


此外,EIA数据还称,截止2017年4月28日,美国原油产量再次大幅增长,达到了929.3万桶/日,较年初增长了约35万桶/日。美国石油钻井机活跃数增加到703台,已连涨16周,刷新2015年4月以来新高,美国天然气钻井总数也增加到877台。

Wood Mackenzie全球勘探分析师Andrew Latham也表示,“非得有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才能真正结束美国二叠纪页岩油的最佳时机,因为其油井生产还这么好,而且盈亏点又比较低。”


对于美国,OPEC是反击还是认怂?


很多人认为,OPEC对选择对美国予以还击。


例如,Rystad认为,“我们预计接近年底油价会有下滑的风险,因为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太快,OPEC或许会给予反击。”


但也有人认为,OPEC会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向着糟糕的方向发展。


本月底,OPEC和非OPEC产油国部长级官员将于本月底在维也纳再次会晤。


据英国《金融时报》预计,与会国最终会把减产期限延长。


此前,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在谈到延长减产时间问题时称,OPEC希望库存进一步下降,目前正努力确保各方能在5月份的决策会议上达成共识。


沙特能源部也在上月底透过推特表示,该国能源大臣法力赫与阿塞拜疆能源部长Natig Aliyev进行了会晤,双方均同意支持继续推动去年12月签署的减产计划。

沙特阿拉伯副王储、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大臣、沙特阿美公司负责人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天风宏观研究团队称,在OPEC内部,沙特因为计划对阿美石油公司在2018年进行IPO,所以加倍执行了限产协议,但安哥拉和阿联酋则趁机薅了沙特羊毛,利比亚的不可抗拒因素成为了X-factor(不确定因素)。


非OPEC这边,俄罗斯虽然在冻产协议上嘴硬,说还不一定能达成冻产协议,但无非是想多薅OPEC的羊毛。由于今年1月以来沙特已经加倍执行限产,所以只要双方别耍诈,产量好商量。


所以,这样看来,全球油价下跌最头痛的问题还是OPEC门外的“野蛮人”美国。


天风团队预计,限产协议延长的概率较大,页岩油也没有衰减的势头。


油价下跌还是中国需求疲软的锅?


据《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市场的需求减弱,是包括原油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5月4日,市场恐慌导致原油期货价格在亚洲时段早盘的10分钟之内下跌3%,跌幅超过每桶1美元,不过在当日欧洲时段早盘中段略微回升。此次下跌也使得本周油价跌幅一度达到10%,而上一次出现这么大的跌幅还是在2016年1月。


此外,5月4日,在中国市场上,黑色系和能化板块也遭遇重挫,铁矿、橡胶、热卷、甲醇跌停。


报道称,诚然,其中一部分大幅波动出现在以投机交易和过山车行情而闻名的中国市场。不过,投资者远不像去年年初大宗商品和全球证券市场崩溃时那样怀疑中国经济的前景。


但分析人士认为,围绕中国对钢材等建筑原材料的需求减弱的担忧,会再次成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制造业数据走弱和中国监管部门近期采取的可能抑制楼市和基建等领域增长的举措则加剧了此类担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45个主要港口的进口铁矿石库存在3月底触及逾1.3亿吨的历史新高,并在本周攀升至1.35亿吨以上。


混沌天成期货有限公司分析师孙永刚说:“金融市场的情绪发生显著转变。我们所调查的钢材期货交易者中曾有八成以上看好一季度的前景,但现在全都转向悲观。”


在商品研究人士看来,当前商品市场基本面尚可,资金退潮可能是导致大跌的重要原因。


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认为,短期来看,部分商品回调或接近尾声,如天然橡胶、有机化工品等。


其中,天胶价格已回到2016年四季度水平,部分有机化工品如纯苯等已开始止跌回升;但部分商品和板块在去库存化和政策作用下可能还有继续回落空间,如有色、钢铁等。整体来看,5月份的市场跌幅有望继续收窄,涨跌比例或维持在五五开。


“去年商品行情火爆,一是不缺资金,二是不缺炒作理由。”生意社钢铁分社主编何杭生表示,去年是国内供给侧改革发力的第一年,“三去一补一降”的重点落在了去产能和去库存上,煤炭、钢铁行业去产量、去产能超预期,也令商品市场闻风而动,多个品种涨幅超过100%。


而今年,去杠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商品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平衡,显然缺少去年那样的暴涨条件。


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50.3 为去年9月来最低


与开年的三个月相比,4月中国PMI等经济数据的表现有所下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6.3点,比上月回落1.5%,运价指数连续三个月环比回落。同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连续回落,最终数据为50.3,低于3月0.9个百分点,增速放缓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为51.2,低于3月0.6个百分点。


另外,据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分析称,4月前三周乘联会乘用车累计零售增速为-1%;发电耗煤增速为14.3%,比3月明显下降;4月上旬全国粗钢产量增速3.8%,低于3月。姜超认为,制造业PMI下滑,发电耗煤增速下降,商品价格下跌,意味着4月工业利润增速将明显下滑,经济短期高点已现。


“经济整体仍有较高的景气度,但温和放缓已经开始。高频数据和PMI共同指向这一点。”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虽然4月发电耗煤数据依然大幅高于去年四季度的8%左右,但已经出现向下拐点,且比一季度要低一些。

券商发布的4月部分宏观经济数据预期


此外,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也指出,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9%、6.7%、6.6%、6.5%,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5_08_407252_s.shtml


PS:石油大跌对中国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5-2017 06:0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國的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5-2017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6-2024 03:21 PM , Processed in 0.08128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