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91|回复: 12

佛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8-2017 11:0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开番 于 25-8-2017 11:16 PM 编辑

这几年里,睡前都会有看看关于佛学的习惯。因此起了个念头,开此帖,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看过的佛学,也好让自己有个收藏方的地方,方便以后可以温故知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8-2017 11: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 阿弥陀佛经典

多部经典记载了阿弥陀佛的不同本生因缘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主经。我沿用了《无量寿经》中记载了阿弥陀佛的不同本生因缘

《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一个世间,是世饶国的国王——世饶王。在他当国王时非常喜欢听佛讲经说法,他的悟性也很强,佛讲的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此后他决定潜心悟道,并放弃了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比丘。他认为人在世间,苦海无边,于是他决定要帮助芸芸众生脱离苦海。他感到众生的苦是来自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来自内心世界的苦是因为众生的贪欲恶欲所致,来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秽土”。再说还有轮回之苦。他想,如果要有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该多好呀,在那个世界里人们的心里没有任何贪欲、恶念,众生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纯洁。这样每个人的内心就会没有痛苦。痛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内心的痛苦就不存在了。痛苦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外部的客观世界(既我们的生存环境)。他想,如果在外部环境上没有四季、寒暑、阴晴的变化,永远是那么的凉爽舒适,心地清净平等,也没有轮回的世界,众生永远生活在这样一个极乐世界里该多好呀。从此他发下四十八个大愿,一定要成就这样一个世界。要知道他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比拟的,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经过数劫的努力,他的无边愿力终于帮助他成就了这一宇宙中最理想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从此成为了十方一切诸佛都共同赞誉的阿弥陀佛。众生通过念佛一心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道,与诸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聚会一处,能够听受佛法,而且寿命无有穷尽,还可以知道各处其他众生的心念和命运,得到与佛无二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17 11:3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番 发表于 23-8-2017 11:22 PM
1. 阿弥陀佛经典

多部经典记载了阿弥陀佛的不同本生因缘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主经。我沿用了《无量寿经》中记载了阿弥陀佛的不同本生因缘

《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一个世间,是世饶国的国王— ...

2. 关与极乐世界

極樂世界(梵語:,Sukhāvatī),音譯為須摩提,又稱西方極樂世界、安樂世界、西方淨土、阿彌陀佛淨土,是佛教中阿弥陀佛成佛時,依因地修行所發四十八大愿所感之庄严、清净佛國淨土。

极乐世界在哪里?
釋迦牟尼佛於淨土諸經中,將極樂世界介紹給本土眾生,說其位於此界西方,依於阿彌陀佛於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所發之四十八大願而成,已歷十劫時間,距此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一佛土涵蓋一三千大千世界,相當十億個銀河系)。雖相隔如是不可思議,然而在念佛往生之人,因有佛菩薩威德神力方便接引,一彈指頃即可到達,各依所作業品而皆往生,於彼土進修佛道。據華嚴經中說,在極樂世界過一天一夜,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過了一大劫。(一大劫乃宇宙經過成住壞空非常久遠之時間。)

极乐世界的描述-國土殊勝
《阿彌陀經》載明彼佛土以其國眾生無有眾苦沒有眾多的苦惱,但受諸樂受到極大最高很多的快樂,故名極樂。另外,同經亦載,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陳在地。四邊階道,金、銀、瑠璃、玻瓈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瑠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彼國又有阿彌陀佛所幻化之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令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17 11:4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 净土

净土(梵语: Ketra),译为刹、刹土,即地方或世界;是一个佛教术语。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佛菩萨为渡化有情众生,以本愿力成就的佛土,都可以称净土。

对于净土的信仰,产生了净土崇拜。

在汉传佛教中,“净土”一词,常专指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即是极乐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17 11:4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净土宗

净土宗透过念诵佛号,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因为个人的力量当生获得解脱十分困难,但若通过日常念佛修行,获得佛力的接引、救援,可以借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虽没有马上解脱,但往生净土以后,由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所以就算往生的众生本身的恶业未除,亦不会沦入地狱、饿鬼与畜生,且能亲听西方三圣,也就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的说法,证得无生忍。由于净土宗能够三根普被(三根即指上、中、下根性的人;普被的意思就是普遍被收摄 、收起来、吸取),而且容易修习,所以弘扬净土宗的大德都将之判别为“易行道”。易行道就是容易行走的道路,以跟其他依靠自力的修行方法(即“难行道”)作分别。

由于净土持名念佛法门修行简单,在民间得以广泛流行,“南无阿弥陀佛”也成了汉传佛教信徒经常诵念的佛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8-2017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大大 依止那个老师学经教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8-2017 10: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番 发表于 23-8-2017 11:47 PM
4.净土宗

净土宗透过念诵佛号,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因为个人的力量当生获得解脱十分困难,但若通过日常念佛修行,获得佛力的接引、救援,可以借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虽没有马上解脱,但 ...

5.回向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

回事向理
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回因向果
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回自向他
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回小向大
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回少向多
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

回劣向胜
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修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皆应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8-2017 11:1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番 发表于 25-8-2017 10:54 PM
5.回向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转向、施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兹根据诸经记载,将 ...

6. 涅槃

涅槃(巴利語: Nibbāna;梵語: Nirvāa),佛教術語,合文作[1],又譯為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本際即如來藏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8-2017 12:0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番 发表于 23-8-2017 11:47 PM
4.净土宗

净土宗透过念诵佛号,得以往生西方净土。因为个人的力量当生获得解脱十分困难,但若通过日常念佛修行,获得佛力的接引、救援,可以借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虽没有马上解脱,但 ...

7. 往生四因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但是对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净土法和大圆满法是最殊胜的。要学其他复杂的法门,修其他复杂的仪轨,没有太多时间,因为我们的生命本来就非常短暂,违缘、障碍也非常多,所以很难成就。而这两个法门都是靠信心成就的,修起来非常便捷。

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净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临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要具足条件,也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里讲的往生四因。若是没有具备这四个条件,临终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第一个是明观福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观想阿弥陀佛,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

第二个是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和净除罪业。业障没有净除,资粮没有具足,到时候很难往生。积累资粮、净除障碍有很多方法,显宗里主要讲的七支供。《普贤行愿品》里有七支供的修法。

第三个是发菩提心。净土法和大圆满法都属于大乘佛法,发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你所修的法再高深,也不是大乘佛法。我们无论是求往生,还是求佛果,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为解脱而修行,不是大乘行者;为成佛而修行,也不是大乘行者。那什么是大乘行者呢?为众生修行才是大乘行者。解脱是为了众生,成佛也是为了众生,不是为自己。

第四个条件就是发愿,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肯定来接引你,问题是你肯不肯走?你能放下现实中的一切,放下世间所有的琐事,一心一意的去西方极乐世界,到时候阿弥陀佛肯定来。但是你不一定能见得到。见阿弥陀佛用肉眼见不到,用法眼、慧眼、佛眼可以见到,这些都是心。如果你的心里装的都是世间的琐事,阿弥陀佛来了你也看不到,到临终转换的时候,就会与阿弥陀佛擦肩而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7 12:2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番 于 26-8-2017 12:23 AM 编辑
开番 发表于 26-8-2017 12:08 AM
7. 往生四因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但是对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来说,净土法和大圆满法是最殊胜的。要学其他复杂的法门,修其他复杂的仪轨,没有太多时间,因为我们的生命本来就非常短暂,违缘、 ...


8. 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真言、六字箴言、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梵文罗马拼音为:om mani padme hūm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中音译为“ 唵,么抳,钵讷铭,吽”[1]。是诸佛慈悲智慧的音声显现,其中涵摄了佛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精义。在众多不同的咒语中,如明咒、陀罗尼咒、密咒,没有一个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更殊胜,持诵这个咒语的大利益,在佛经和密续中一再被提及。据说只持诵六字大明咒一遍,就等于诵念了佛陀所传的十二分教,持诵六字大明咒圆满了菩萨的六度,并能稳固地杜绝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这是个简单的修法,容易了解,所有人都能修持,也包含了佛法的要义。如果你把六字大明咒当作快乐与痛苦时的皈依处,那么观世音菩萨将一直与你同在,你将不假造作地愈来愈虔诚,自然升起对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

六字大明咒为观音菩萨微妙心印,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为十方诸佛所赞叹。书六字大明咒如书三藏法宝,诵六字大明咒三世业障悉得清净,了脱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断无明,开智慧,消灾延寿,增富救贫,救百千苦难,摧灭贪嗔痴,闭塞轮回路,历代眷属俱得超生,腹肠诸虫亦得证果,又具无量三昧法门,日日得具足六波罗密功德,一切金刚护法天龙八部无不欢喜拥护。欲生何佛土均如愿成就。不但持诵书写与观想有功德,只要此真言着于身,触于手,耳闻目见,或藏于家中,或书于门上,或展旗扬幡,凡沾此法味者,任何众生亦得生死解脱之因,同证菩提道果之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凡未成佛者,求寿求子,求消灭一切地水火风空灾难危险,以及一切所求,无不如摩尼宝珠,各满其愿。总而言之,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就是以佛之智慧来讲,亦穷劫难尽。若以现在藏经所载功德来讲亦要讲三年方能讲完。又大悲咒是观音菩萨长咒,六字大明咒是观音菩萨心咒,亦为大悲咒之心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8-2017 07:3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9-2017 12:0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9. 十法界

十界(又名十法界或十界为果),佛教术语,将众生分为十种界。分别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前四者称为四圣,后六者称为六凡,合称为四圣六凡或六凡四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17 10:2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空性

空(梵语:ūnya)或空性(梵语: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诸法的空性义为非真实性。空性是内在而言,外在的显示,即为空相。佛学认为空即是道。

近代学者认为,缘起性空是佛教区别于一切宗教或哲学的世界观[33]。为人所见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异灭的现象可见,人们因特定条件下的功用(因缘)来确定诸法的生或灭,任何可见的事物(诸法)都随着变化而生灭,因此世间万物没有所谓的“绝对本质”(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3-2024 05:40 PM , Processed in 0.06106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