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19|回复: 7

分享来自微信的佛法信息 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2018 08: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萨仁波切:“爱”到底是什么?
2018-01-07 绿度母心咒共修平台

爱是什么?
文/宗萨仁波切
男女相恋时海誓山盟,爱到至深至切时甚至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我们一般认为的爱情定义就是希望对方能快乐,奇怪的是:当其中一人另有新欢时,大多数的人都不会诚心献上祝福,而是不计一切代价想拆散对方挽回颓势。

如果为了爱一个人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时,当对方找到另一个可以给他更多快乐的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愤怒,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呢?

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借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爱”是什么?

热恋中的男女总希望二人能永远不分开,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对方绑在身边,只要一分开就感到痛苦,会用尽各种方法追踪对方的行动。

虽然嘴上说是关心,其实不过是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当贪念愈来愈多、多到无法满足时,我们就会因为达不到而产生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爱一个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贪着就像是一种迷幻药,常有美丽的外表作装饰,当我们被以爱做掩护的贪着缠上时,就堕入五里雾中无法看清事实。

热恋中的人很难用理智去分析眼前的这个人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眼里看到的尽是对方优点,因为分不清爱和贪着的界限,一心一意只想让对方完全属於自己,而结婚似乎就是满足这念头的唯一方法。

婚姻是什么?
婚后占有对方的贪念减少、激情慢慢消失,这时才会用理智看待生活,婚前对方的优点在此时完全消失不见,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抱怨对方与婚前判若两人。

其实眼前的人并没改变,只不过当初并没有静下心来用理智判断而已。当生活中充斥着不满与抱怨,当初爱得你死我活的两人,最后可能落到对簿公堂终至分道扬镳的结局。

自己是个出家人,不曾品尝过爱情,但我也曾检视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别。记得到印度求学不久,我至亲的外婆过世。外婆以高寿往生,遗容安详,就佛法的观点,我应该为外婆的重生而感到开心。

因为从许多迹象来看,外婆应该会转生到一个好的来世。在生前年迈的外婆不能自由行走,耳不聪目不明,身体就像穿了八十多年的旧衣,在生活上带给她极大的不便。而今她终於可以换上新衣,而我不但没有给她祝福却伤心不已。

后来我冷静下来看外婆的辞世,才发现我伤心是因为我再也不能享有外婆的关爱,我的痛苦完全是出于贪着那份关爱而产生,失去和外婆相处的种种,让我感到难过。当我分清楚自己伤心的原因时,我的悲痛很快地释放了。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爱情,不需要有爱的对象。人在这世界上必须有爱的对象,因为这是支持我们生存的力量,我们应视“爱”为一种尊重。

也就是与某人相处时,所带来的种种美好回忆是来自於两人和谐的结果,所以快乐的一半功劳应归功於对方,加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快乐,所以尊重他人的立场是非常合理的。

爱是尊重
与任何人相处时,如果对方脸上充满了愤恨或内心闷闷不乐,我们也无法自在地享受欢乐,他方与自方的安乐是一体两面的,所谓的“爱”或是“希望他人快乐”的理念,实在是具体的理由,况且获得最大利益的是自己。

内心充满真爱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以我而言,我爱的对象是这世上无量无边的众生,是我以外的每一个人,因为要让别人得到快乐,我必须更努力,这对象是支持我生存和努力的方向。

如果希望伴侣成为支持你的力量,理智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冷静地分辨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异,观察对方是否真正值得信赖。

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贪着的冲动超越理智,就无法看到对方的缺点,即使知道缺点,也可能因为过分执着而给予美丽的藉口,这往往是未来痛苦的根源。

如果我们观察到对方的缺点,而这个缺点是可以接受的,这种透过了解而产生的关系,将是未来稳定生活的力量,日后就不会因贪着、无法满足而痛苦了。

阅读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N-nrqtBBL3ybDtoCVfcyHA

请流通此讯息。吉祥如意!南无多宝佛 宝源度母
mmexport151485121947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018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2018 05: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果钦哲仁波切: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只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2018-01-16 顶果钦哲仁波切
资料来自微信号『近代高僧大德开示集』

阅读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J-9WvidvRM3ZFe7GMKHcWQ

南无阿弥陀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都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中走过无数的念头,一个念头生出许许多多的念头。所有的念头都是增加内心的骚动与不平而已。

  假如仔细反省日常行为所依据的基本价值观念,并试着找出它们从何而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源自我们未能对事物做正确的检验。我们的所作所为,通常是根据“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具有实体”的假设而来。但是,当我们看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现象世界就像一道彩虹,色彩鲜艳多姿,却没有任何实体存在。

  当天空上挂着一道彩虹,映入眼帘的是许多美丽的色彩,但彩虹不能当衣服来穿,不能当饰物来戴。没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拥有的,所有的事物只不过是透过各种因缘的结合,呈现在我们面前。心中升起的念头也是如此。念头根本没有所谓实体的真实,或本质的存在。所以,念头根本没有理由拥有强过我们的力量,我们也没有理由沦为念头的奴隶。

  轮回与涅槃皆由心造。

  即使如此,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只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一旦我们认清念头是虚空的,心也就失去了蒙骗我们的力量。

  但是,只要我们把虚假的念头当作是真的,念头就会向过去生生世世一般,继续折磨我们,让我们深受痛苦。

  为了达到控制“心”的目的,我们必须觉知该做什么以及该避免什么;我们也必须保持警觉,时时检视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

  为了破除心的执着,了解所有的现象皆如海市蜃楼中的绿洲一般空无虚有,美丽的外相无益于心,丑陋的外相也无害于心。

  斩断希望与恐惧、喜爱与憎恶的连结,安住于平等舍之中,了解所有的现象只不过是自心的投影。

  一旦你知道什么是绝对的真理,你将认清眼前所有的相对现象只不过是一个幻影,一场梦,并且不再执着于它,认清实相即是空,就等于破除了思想的限制。

。。。。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

  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了消极的妄念,那么无论你做了多完美的善行,或者你说了许多良善的话语,你还是远离正途。

  主宰心是要全然恒久不变的注意你所有的想法及行为,一次又一次反复检查你的心。一旦消极的妄念升起,就用适当的矫正法来治疗。而当积极的正念升起,就将功德回向给所有有情众生来强化它,并祈愿他们能证悟到最后的觉知(成就佛果)。即使在日常活动中或心神烦乱时,都能从惯常的沉静洞察中保持明净的觉醒,那你终将持有这智慧心的体认。所以,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戒律的实践,将引导你到达不论你是否在实践期都能保持这觉醒的境界,这就是教导的重点。没有持守戒律,无论你记诵多少仪轨或咒语,或做几千次大礼拜,乃至几千次绕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乱的,就不能帮助你去除心中紊乱的思绪,不要忘记这是最具决定性的基础。

  就像所有的事物,总是残酷地渐渐接近其最终的归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只燃烧的油灯,很快就会用完。你若以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后在来持守戒律,你有这种想法就太不理智了。你认为你能活那么久吗?死亡不也同样降临在年轻人及老年人身上?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忘记死亡,并让你的心专注在戒律上。

  人们总是说:“禅修,禅修!”但是,除非你对空性的概念以建立坚固透彻的了解,否则你做的“禅修重点”是什么?不能认知心的空性,就是造成堕入轮回的根源。当心不受念头影响,当下即唤醒纯然的醒觉,这无碍清明的空性就会逐渐被体认。

  贪欲、嗔恨、无知、疑忌、傲慢(即贪、嗔、痴、疑、慢),这五毒常控制了我们的心。例如,我们看到仇恨将人们推向自相残杀,而国家相互开战。一旦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情绪,它们就会支配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净下心来分析它,并探究它的本质,它们将会消失无踪,就像巨大的暴风中的云那般不能掌握,从暴风的外面来看是壮阔美丽,但仔细去透析它,却是无法感触及掌握的。而其实,这些只有在我们赋予它们重要性和力量时,它们才有重要性和力量。假如,以宽容代替狂野的念头,我们将能去除它们,而用此种方式来对治,解脱就随时在握了。

  隆冬时,寒冷使湖水及河流结冻,水变的如此坚硬,可以承载人兽和车辆。当春天来临时,土壤和湖水都渐渐暖和,也渐渐地解冻。这时,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坚硬的冰块?水是柔软的流动,而冰是坚硬锐利的,没有人会说它们是相同的;可是也没有人能说它们是不同的。因为,冰是水凝固而成,而水是冰溶解而成的。

  我们对外界的认知也是相同的道理,去依附各种现象的实体,去忍受各式的折磨,好感或恶感、喜悦或痛苦、获得或失去、隆盛或衰落、赞美或责备,都会在心中凝滞成一块坚石,我们必须注入自由的活水来溶解这意念的坚冰。

作者:顶果钦哲仁波切

。。。。

印光大师:济公为什么能饮酒吃肉?
http://mp.weixin.qq.com/s/iUrj_2V6iwaoN4A54r4jQQ

搬砖小孩我说:“请流通此讯息,吉祥如意!南无多宝佛 宝源度母。”

佛法交流请联系个人
微信号 taraputih
QQ号 3382464374(白度母)

愿以此功德 回向:
愿一切有情所求,世间及出世间,殊胜大愿,速得成就。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Screenshot_2018-01-13-10-42-41.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18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俊英 于 11-2-2018 11:4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8 09: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欢喜为何重要?
2018-01-23 创古法雨

欢喜为何重要?如果没有真正体会修行的价值,没有欢喜修行,逆境出现时,可能会后悔行持菩萨愿。如果没有真正觉察修行的好处,逆境生起时,修行的热诚、信心和精进心就会渐渐减少。但是,为修行的利益感到欢喜,就会发觉修行是多么有价值,因而欢喜雀跃。一旦欢喜,做什么事只会越来越好,越做越起劲。不会后悔过去的善行或担心未来的善行。
——创古仁波切《直指法身》

微信平台公众号:Rain-of-Dharma
账号:创古法雨
Screenshot_2017-12-26-09-48-20.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8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2-2018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2-2018 03: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舍指天母菩萨保佑 莲生佛

资料来自微信公众号『蔡礼旭老师』
阅读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syQhZrG9nxfHTpwgAjpHhg

恭摘自细讲《弟子规》(第27集)
蔡礼旭老师 2005/2/20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 

另外一位宋朝的读书人叫黄庭坚,他文学非常好。那时候他已经当太史,也是相当高的官。但是每一天他一定亲自帮母亲洗尿桶,洗尿桶!他不是没有仆人,但是他一定坚持每天要替母亲做他孩子应该做的事。连尿桶都洗,代表其他的事也会怎么样?尽心尽力。所以黄庭坚虽然当了大官,虽然名闻利养都得到了,但是他那一分至诚的孝心有没有被名闻利养污染?没有。我们再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一个人赚了大钱,他那一颗孝心有没有变?很可能变成财大气粗,都用钱在尽孝,可能那个恭敬心都不足。所以我们对照古人也要好好向他们学习。

这是父子关系当中,言语有信,还要有信义,要尽本分。那古代还有一个关系也对一个人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他没有在这五伦之内。哪一伦?师生这一伦。其实师生有没有在五伦之内?有没有?在哪一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在父子伦,无二无别。我们从古礼里面就看得出来,父母往生要守丧三年,老师往生也是守丧三年,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来看看古代师生之间是如何守信?当我们教学生一定要言而有信,你才能把学生带得心服口服。那学生答应老师的事也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到。孔夫子那时候教学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当夫子去世的时候,这些弟子统统在夫子的墓旁盖了房子,坚持守孝三年。法律有没有规定?没有。一分对于老师一种恩义、道义的心意表达。其中有一位弟子守了六年,他叫子贡。因为子贡在夫子去世的时候,刚好在其他的国家做生意,所以他一直很遗憾没有亲手送老师走,所以他守完三年,自己再加三年。这种师生的道义我们现代的人确实很难深刻的体会,体会那一分师生之间的存心。

。。。。

印光大师:济公为什么能饮酒吃肉?
http://mp.weixin.qq.com/s/iUrj_2V6iwaoN4A54r4jQQ

搬砖小孩我说:“请流通此讯息,吉祥如意!南无多宝佛 宝源度母。”

佛法交流请联系个人
微信号 taraputih
QQ号 3382464374(白度母)

愿以此功德 回向:
愿一切有情所求,世间及出世间,殊胜大愿,速得成就。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南无舍指天母菩萨保佑 莲生佛
Screenshot_2017-12-30-14-52-45.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08:22 AM , Processed in 0.07179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