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3|回复: 3

堪忍尊者:憶念諸母有情的恩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2018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女飘飘 于 17-1-2018 11:34 AM 编辑


體驗內心的平安是很大的成就。但是,禅修平等心的主要目的與利益並不止在此。一旦我們學會不帶偏見的對待所有眾生,就可望感念每位眾生的恩惠。這種體悟能夠讓我們克服一切私心,甚至包括尋求個人解脫輪回。

每當我們看見或想起自己的母親,或是想起某位特別照顧我們的人,會自動認出她,並且在心中升起某種強烈的感覺,當我們禅修平等心,了解生命的生生不息,並且珍惜它,我們學到了對待眾生平等。想到她們每個人過去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因此,都以無比慈愛來對待我們。

發展菩提心的方法,就是先憶念自己今生的慈母。當我們還在她的子宮裡,她就開始愛我們。懷抱著廣大的無私之心。備嘗艱辛,並且嚴格的約束自己,使我們不遭受傷害與不舒適。她對自己的吃喝,走路方式,以及所穿的衣服等,都非常小心。

雖然我們的誕生帶給她很大的不舒適與痛苦,卻絲毫不減她給予我們的愛心、照顧。我們還是幼兒的時侯,一天二十四小時她一直在照顧我們,盡己所能使我們不受傷害。對母親來說,我們並不是輕松的負擔,我們總是哭泣並且弄髒衣服,但是,母親一次又一次的安慰我們,把我們弄乾淨,即使吃東西的時候,還在關心我們的福利。如果在食盤上發現了特別好吃的東西,往往給我們,直到現在,我們照顧自己還不及母親所表露的奉獻精神。

她一面看著我們長大,一面為我們的將來著想。她最高興看見我們快樂,生活過得好。她憂心我們的教育,經常親自教導我們如何讀書寫字。事實上,我們現在能夠不費力地做許多事情,大部分必須歸功於母親的傾心照顧。我們一向很短視,以為自己的力量與能力都是自己成就的。我們想著:“我的一切成績都得自自己的努力”。然而,只要母親在我們年幼時忽略我們一天,我們可能都不能活命了,更不用提有健全的身心。即使到現在,每當我們遭遇困難,母親總是那個可以依靠,會盡力幫忙到底的人。

而且,母親總是贊美我們。只要我們做了一點好事,她便滿心喜悅,甚至經常誇大我們的成就。她希望我們得到好名聲,有時甚至不惜對人撒謊。總而言之,在一生中,母親為我們做了許多事情,大部分都是出於全然無私的心。還有誰如此為我們奉獻呢?

如果把眼光擴大到前世,會發現這不是她第一次做我們的母親。她曾經多次在輪回各道中,以同樣的愛心照顧我們。譬如,她一定當過母雞,而我們是她的小雞。母雞花了許多時間保暖雞窩,並且為我們挖掘食物。雖然母雞是膽怯的動物,當她發覺小雞陷入危難,她會為小雞犧牲自己的生命。思考動物道裡許多類似的故事,使我們對母愛恩惠的禅修更寬廣。然後,當我們回憶起數不盡的過去世中,每一個眾生都曾一度是我們的母親,至少和現在的雙親一樣照顧過我們,那麼我們的禅修便更寬廣。

眾生不但在做我們的母親時,對我們很慈愛,在其他時候也同樣的對待我們。觀察一天裡發生的事情,每個快樂的經驗,幾乎沒有一樣不仰賴他人給予某種程度的幫助。我們所吃的每盤食物,都包含著許多農夫、運輸者、包裝者及店主的勞力。我們也不可忽視。有許多小生物在種植與收成食物之時,喪失它們的生命。花時間仔細思索這件事情,會發現我們的生命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密切關連。

我們具有修學佛法的能力,並且能夠洞察實相的本質,這也歸功於其他眾生的恩惠。我們能夠獲得寶貴的暇滿人身,明智地運用它,乃至發展徹底的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性正見等,事事都靠其他眾生幫助。怎麼說呢?因為以上所說的每一樣成就,不僅是出於我們自己創造的善業,也是出於許多教導我們修行之道的悟道者的善業。這兩種善業都是依靠其他眾生創造出來的。譬如,佛能得到覺悟,主要是因為他發了菩提心。菩提心是出於對眾生的慈悲與愛等,這一切又都源於修持平等心。因此,在修行的每一個階段中,這位未來佛需要倚靠其他眾生,提供給他修布施、忍辱等機會,對於他日後所有的成就有直接的影響。

思維那些悟道者的恩惠,是指點我們滅苦的道谛,同時了解他們之所以能夠得到證悟,是靠每一位眾生的恩惠,我們不應該再對任何人生氣。即使是傷害我們最深的敵人,如果他扮演了帶給我們世俗與究竟安樂的重要角色,我們又怎能恨他呢?在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們經驗到的所有快樂,都與他息息相關,因此,即使他對我們態度惡劣,我們還是應該對他懷有很大的悲心。我們不用瞋恨心去增加他的困擾,這位做過我們母親的人,已經因自己的煩惱吃盡苦頭。唯有平等對待每位眾生,這種慈悲心才是大乘超凡的美德。如果只想幫助一些人解脫痛苦,是無法成就菩提心的。

如果我們培養足夠的精進力與洞察力,即使是遇見最大的敵人,也如同一個值得珍惜與保護的寶藏般對待他,便能夠消除心中的許多迷惑。仇恨與忿怒在一分鐘之內就會毀滅掉千萬年的善業,然而,如果一個人時常心懷一切母有情的恩惠,很少會生起瞋心和忿心。但是我們一定要實修以上這些教導,才能驗證它們的真實性。我們或許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視眾生如母的境界,但是,即使尚未得到這種成就,內心也可以經驗到深刻的滿足與平安。有了這種感覺,就可以知道自己已經走在正確的修行道路上。

摘自 堪忍尊者著《智慧的能量》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5 收起 理由
王俊英 + 3
阿弥陀佛56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018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adhu sadhu sad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18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18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07:46 PM , Processed in 0.15109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