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4|回复: 4

海濤法師弘法笔记--端午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6-2018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贵海涛法师开示)
先人為救自殺的屈原身體不被海中生物吃掉,今日人們也應該用「素粽」來延續古人「護生」的好觀念。
華人的端午節和佛教的護生意義,道理相同,現代人應該用素粽來紀念這個日子。
我們的端午節,很多人在慶祝,但其實端午節是一年之內最毒的那一天,所以在這一天,你要多做布施、要多多超度,因為這一天是五毒匯聚日。
但是如果你不知道,端午節放假還去唱歌、跳舞,這就不吉祥了,
因為這天是五毒日,更要多做好事,才能趨吉避凶。

《端午節,學佛人該做什麼?》
端午節發端於戰國屈原這似乎是不爭的事實,其實端午真正起源見於佛典。
佛教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這一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每逢節氣轉換前後之際,氣場最不穩定,易使人心浮動,官非凶災四起,病菌雜處最易出事,會影響到個人的運程。
慧日禪師《大慧普覺禪師住徑山能仁禪院語錄》卷五載: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 1158) 五月五日普覺禪師上堂雲: 「今朝又是五月五, 大鬼拍手小鬼舞, 驀然撞著桃符神, 兩手椎胸叫冤苦」, 端午時大鬼拍手小鬼舞, 鬼撞桃符神, 鬼竟然如此猖獗。因此, 端午的原始動機是驅邪鎮鬼。
因此端午又稱「續命節」,每到這一天,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包粽子,送粽子,給家中長輩、鄰里親朋送上一份自家親手包的粽子,是送福氣也是送平安,預祝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在「惡月」不被鬼神所侵。
而端午節這一天佛門修行人都會通過誦經、念佛等方式,做諸功德送走鬼魅、祛邪扶正、消災祈福。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讓我們止住自己的妄心,生起慈悲心,通過誦《藥師經》(1遍或3遍)、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號(108遍或1080遍)、吃素、放生、供燈、造佛像、建寺廟、助學、供僧、施食、藥供等方式廣做功德,祈願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祈願一切眾生遠離邪惡、災障消除、身心安樂,祈願所有學佛修行人都能夠發願做聞聲救苦的人間菩薩,利益眾生、究竟成佛!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仙女飘飘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6-201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与佛教有何渊源?
导读: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很多人身体会面临一些业缘到来。古人很重视这个转变,一般都持斋然后礼请高僧祈福,所以在汉传佛教把农历五月作为修心养性长斋月。
  农历五月,斋月,古人称为恶月。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至此阴气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到了五月初五时,开始“泰极否来”,很多人身体会面临一些业缘到来。
  所以,古人很重视这个转变,一般都持斋然后礼请高僧祈福,来除辟邪、收敛、养晦,除去不祥之气。可以看到以佛法修持是最能让我们时时平安吉祥的法宝了。所以在汉传佛教也是把农历五月作为修心养性长斋月。
  这个月,虽然藏传汉传佛教看似有不同说法,但究竟殊途同归,让所有众生懂得只有驱恶从善,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与自在!
  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幕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
  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古人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所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每逢节气转换前后之际,气场最不稳定,易使人心浮动,官非凶灾四起,病菌杂处最易出事,会影响到个人的运程。
  相传,端午的真正原因见于佛典。据《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语录》记载:端午,(白云禅师)上堂,举(言曰:)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 [怎] 奈何 ? 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
  另据慧日禅师《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蓦然撞着桃符神,两手椎胸叫冤苦。
  这两则说的都是端午节时恶鬼猖獗,公然现身。所以,端午节起源于恶鬼作祟,端午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旧时端午节时,佛寺常举行驱鬼祈福仪式:
  一,高僧主持祭祀仪式驱鬼除魔;
  二,高僧画符,并派使者持神符,到其它地方去驱鬼和镇鬼;
  三,高僧要为国家和百姓祈福;
  四,出外驱鬼的使者活动结束后要向高僧汇报驱鬼的情况。
  这些活动的中心都是围绕祭鬼和驱鬼来进行的。它清楚地表明:恶鬼作祟是五月五日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根本原因。
  佛教在这天也吃粽子。佛教世界中翠竹黄花尽是真如,端午自然也入般若。《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宋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五月五,天降沛然雨。艾人与门神,聚头相耳语。
  艾人,端午节时束艾叶为人。它与门神一样,是为了避邪拒鬼。佛教语录保存了端午节时艾人和门神的信仰习俗。在这样文化背景下,僧人自然地把端午融入禅悦玄机。
  陆游《天中节前三日大圣慈寺华严阁燃灯甚盛游人过于元夕》诗,佛寺在五月五日前三天已举行盛大庆祝仪式: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寺庙张灯结彩,禅堂成为端午庆典的场所。一些失传的端午古俗在佛教中保存。
  《五灯会元》卷18载:隆兴府兜率慧照禅师端午节说: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餐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却向干地上划船,高山头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铁旗;一盏菖蒲茶,数个沙糖粽。
  这里有许多失传了的端午古俗:第一,后世认为端午龙舟是为了救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但端午龙船原来是为了“安龙”。第二,一般认为端午龙舟发生在水乡。但古人这天在高山上划龙船。第三,一般认为,五月五日采兰草、菖蒲是用来煎汤洗澡,《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但这里表明,它用于制作“菖蒲茶”。
  此外,《古尊宿语录》卷28: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佛教东林《云门颂》也说:一挝涂毒闻皆丧。一般认为,端午龙舟竞渡时击鼓是为了统一划船的节奏,但是佛教典籍显示:端午所用鼓上涂了毒药,以增强鼓声的巫术力量,以达到安龙、镇龙的目的,它是驱鬼观念的具体体现。
  安龙、菖蒲茶、干龙船、毒鼓等是失传的端午古俗,这些资料既可补端午资料之缺,又可见出中国本土自然宗教中的端午对佛教影响的深度,弥足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8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球老师的文章



我國端午節的習俗

菖蒲難尋,只好掛艾草。

泡浸了一年的拂喇,水已變黃色。

左為王太太做好的拂喇,右為她收藏了13年的午時水。


綜合中國端午節習俗,計有賽龍舟、包粽子、掛蒲艾、佩戴香包(以硃砂、雄黃及香氣中藥裝進香囊佩戴,可辟邪祛瘟及散發香味)、五毒兜(繡上虎、蠍、蜥蜴、蜘蛛、蜈蚣或壁虎、蟾蜍、蛇等5種毒蟲的肚兜給小孩穿,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來驅邪除病)及五毒索(朱索、五色絲、五彩縷等,綁在孩子手腕、腳腕或脖子上,祈求平安健康),張貼鍾馗、張天師像或端午符,飲藥酒、采百藥洗藥水浴、吃五毒饃等。
我國民間早期自中國帶過來的端午習俗,計有祭祖拜神、包粽子、掛蒲艾、采艾草、沖午時水及賽龍舟等,娘惹族群還將本土的“浸拂喇”與端午節結合在一起。
掛蒲艾因籍貫而有不同,通常是菖蒲、艾草、蒜仔、紅菜頭、山姜5種植物以紅線系之掛在門楣間;有些採用菖蒲、艾草及棕樹3種;有的是菖蒲、艾草及柚子葉。這些植物中以菖蒲及艾草為主,菖蒲葉子似劍,亦稱蒲劍,劍被道教視為驅邪寶物,蒲劍就具有了辟邪之效。不過掛蒲艾之俗,自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逐漸消失,原因很多,主要是現代人不熱愛傳統習俗,另一方面菖蒲也難找,它長在水邊的地方。以前會有人栽種來售賣,漸漸少人栽種就十分難找了。潘才興(62歲)說,60年代期間,每逢端午節都會協助母親將菖蒲等植物綁作一串售賣,一把才賣一毛錢。他也說以前有人在端午節當天采艾葉晾乾,做成柱狀,腳關節疼痛時取一顆灸在患處可愈。
上述掛蒲艾及採集艾葉都有其道理,端午節接近夏至,是陽氣最盛之際,這時候藥草的藥性特強,采收起來最佳。而且它們均是中藥,芳香氣重,蟲子不吃,因此能夠除蟲防病。
端午節午時(中午11點到1點)水被民間視為“神水”。林亞明(70歲)說,當天午時取河水收存可以耐很久不會變質。溫鑽華說:“午時水,沖了會水(沖浴了人會變美)”、“飲午時水,無肥嘛會水(不胖也會美)”。王太太收了一瓶13年前的午時水,水質還是清澈良好,通常她會用在小孩輕微肚子痛或皮膚刺癢、生痱子等,以午時水加上水粉塗抹。
峇峇娘惹及很多華裔人家會選在這一天浸“拂喇”(馬來語Bedak的福建話音譯,通稱水粉),取五月初五的午時水,連同赤米(或稱占米,吃飯的米)浸在一個瓶子或甕裡密封起來。一般上是浸了一年才製成拂喇。若泡浸時間短,塗在面上則缺少冰涼的感覺及比較粗糙。王太太的拂喇泡浸到翌年的端午節才取出換洗,經過多次換水,直到沒臭味為止,洗好的那些米只要攪動就化成粉狀,然後以布瀝乾水份,弄成小塊狀,加上斑斕香葉或加上茉莉花晾乾收藏。用時只要取一小塊加上少許水混和成液體塗在面上即可。時間泡浸得愈久的拂喇,塗在面上則愈涼爽。
至於賽龍舟,多是官方主辦為多,檳城政府幾乎每年都有辦龍舟競渡。
縱觀我國各個端午節習俗,掛蒲艾幾乎煙消霧散,采艾草早就見不到,沖午時水很多人都不知曉,浸拂喇則愈來愈少見,人們寧願去買工廠製造的拂喇也不太願意自己做,僅有祭祖拜神及吃粽子尚盛行不衰,賽龍舟還可以在檳城見到。
個人建議華社及神廟方面可以配合,在端午節當天給善信綁上五色繩保平安,辟邪祛病,提倡掛鐘馗及張天師像,掛菖蒲艾草等等。我個人會掛鐘馗像,找不到菖蒲,只好掛艾草,沖午時水及喝午時水。其實最好是煮了艾草等藥湯倒進水池裡,讓全家都沐浴藥湯午時水。不僅符合衛生,也對身體消除熱毒有效。
端午節本來是個惡日毒日,但後來的演變則成為一個以毒攻毒的好日,尤其午時的水很好,午時做的藥物或東西很好,道教徒也相信午時畫的驅毒辟邪符很靈。
星洲日報/文化空間‧文:李永球‧2013.06.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也过端午节,细数佛教中的端午节
唐语曰“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五日”一直被认为是很神圣的日子。佛法东来后,端午的神秘性逐渐渗透到佛教中,使一些佛教的大事也与端午有了联系。
  1、佛教高僧五月五日出生或圆寂
  首先,一些高僧生于端午。生于五月五日的孩子常被抛弃,父母或将此日出生的孩子送往沙门为僧,如唐代著名的“法云公”。
  其次,一些高僧于端午圆寂
  丹阳县道成禅师,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五月五日在兴严寺圆寂;唐代越州称心寺大义禅师,在武则天天授二年(692)五月五日坐化。
  这些高僧在五月五日坐化,常常伴十分神奇的情景。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觉禅师将死作《颂》交代后事:“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扬却,免占禅那地土。”他在钟声渐入坐逝之境,侍者想起他们的约定:“吾化后,可唤之。若能回来,是有道力也。”
  于是,他连唤三声,觉禅师果然复活,问到:“你有什么事?”侍者说:“和尚何裸跣而去?”他反问:“来时何有?”侍者要给他穿几件衣服,他说:“不用。留给后人吧。”他书偈云:“七十三年如掣电,临行为君通一线;铁牛踍跳过新罗,撞破虚空七八片。”然后,晏然而逝。
  这些五月五日出生和圆寂的高僧,遂成禅门佳话。
  2、许多端午发生的事件被佛典记录下来
  唐代翻译佛经常在五月五日开笔。《全唐文》卷916载,不空大师翻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和《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等,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五月五日奉诏开译。佛教经典《一切如来大教王经》和《瑜伽秘密金刚三摩地三密圣教法门述经》等,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五月五日开译。
  其次,所译佛经如果在五月五日这天封笔,也是佛教的大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入定不定印经》一卷、《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等,是三藏法师义净等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五月五日在东都洛阳的三阳宫译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第十五卷予以明确记载,朝廷也下诏褒奖。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肃宗派大臣到广东韶州(今韶关)曹溪南华寺将禅宗六祖惠能的传法衣钵借到京城,作为“镇国之宝”供养皇宫。衣钵没有及时归还。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五日,惠能大师便托梦给代宗皇帝要求归还:“梦六祖大师请衣钵。”
  七日,敕刺史杨瑊:“朕梦感能禅师请传法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可见禅宗索回镇教之宝,亦得借助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由以上的叙述,可见端午与佛教的联系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端午节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层,深深地积淀在佛教文化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8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05:20 AM , Processed in 0.06056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