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6|回复: 2
|
港仔墘运河假清澈?真形象工程?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9-7-201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城港仔墘运河变美了,预计9月开放
|
|
|
|
|
|
|
|
发表于 1-8-2019 11: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社尾,评论可以,但请基于事实》
首先,运河的绕道与地下化工程,是乔治市整体水患防治的其中一环。这是因为既有的老运河已经无法负荷现在的水量。2015年尾,当世遗机构因为社尾在施工时发现古代遗留,而被州政府指示下介入并参与了社尾的重新规划。在运河的绕道与地下化工程完工后,要如何处理已经不再使用(而且发出恶臭)的老运河就成了一个需要处理的问题。由于有考古结构,世遗机构在参考多位专家意见和研究其他国家案例后,胆粗粗提出的规划是将社尾营造成一个都市考古公园,还给民众一片绿地与活动空间,同时能够借由考古文物诉说社尾和乔治市的故事。所以也才会有把原本要运走丢弃的社尾运河沉积物拿来进行都市考古的计划,但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里表过不提,等我退休后再爆料。
在都市考古公园的概念下,要如何处理已经不再被使用的老运河道?也许社尾的臭水沟味也是集体回忆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个能够吸引人们前来休憩的公共空间,臭味就会变成必须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又希望能够尽可能降低干预,尽最大的可能保留社尾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这些小细节都让团队们研究讨论了很久。启发我们的是世遗机构口述历史计划,以及做公众谘询的时候,听了不少曾经在社尾待过的长辈的回忆。从老人家的口中,我们得知过去的社尾其实曾经清澈,小孩会跳下去戏水冲凉,还会看到水里有鱼在游。正是在这些前辈的记忆,让社尾的工作团队决定了处理老运河道的方式:我们要让老运河道“还原”成过去清澈的样貌,有水,有鱼。而更重要的是,借此保持其历史风貌与价值。 如果你有用心观察,老河道整治以后,仍是保留了原有的花岗石块,运河连结到马路那端的两根石柱也被保留下来。
至于后来因为有些人将照片放上网而成为了众人焦点的鱼群,事实上是老运河道活化的生态工法。当时承接计划工程团队花了很多心思,要将已经不再使用,实际上已经是个水池的老河道尽可能还原过去的样貌,同时也需要避免蚊虫藻类滋生,还要确保能够水能流动不会变成一潭死水。所以最后采取的方案是在帮浦的协助下,配合社尾的水文环境,选择了适合的鱼种,来维持水道的清洁(是的,鱼种的选择是基于专业建议!)。需知那些鱼儿在防止孑孓和藻类滋生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鱼类也比较能够适应含氧量较低的水中环境。我们希望那些鱼能够适应环境,也希望民众不要在未经业主和承包商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喂食以及放入其他鱼种,以免破坏环境兼杀生造孽。
以上就是关于社尾,运河,水池,还有鱼的事实。
最后我想说的是,网路是有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也意味着要对言论负责。在社尾复兴计划的记者会新闻出来后只隔了一天,我就已经看到网路上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留言。有人批评放入鱼类会破坏环境,有人透过语焉不详的说辞以及无法证明任何事情的图片,暗示州政府是意图用假象欺骗人民。我惊讶的是,这些留言来自某些宣称自己关注文化遗产的社媒专页。我很意外他们居然只聚焦在鱼没有看到被完整保留下来的老运河道,经过细心维护的考古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
面对这些留言,我只能说带着有偏见的眼镜,看什么都是歪的。
世遗机构成为某些专页以及人士攻击对象由来已久,要嘛什么事都点名世遗机构,要嘛就可以忽略世遗机构的计划成果。再不就是发表一些暧昧不清,语焉不详的言论明朝暗讽。
关于社尾复兴和变成鱼池的水道,我已在先前接受访问和前日的记者会上多次说明。昨天记者会后几乎所有本地的中英文报章也已经有刊登相关报道。我恳请相关人士自重,不要造谣,发文前请先做好事实确认。你的未经查证与不负责任言论,随时会抹杀在这三年半对社尾复兴团队中每一位专业人士的努力。另外对于某些针对世遗机构或我本人的网路酸民,请记得诋毁性的酸性留言并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祝你在现实人生中美满幸福。
人在做,天在看。
#你乱乱下定论然后赖我们
#这样很不公平
#公民教育很重要
#记者欢迎来抄
#请广传
#洪敏芝独家社尾工作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