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7|回复: 25
|
我的教育观(完稿于2005年7月)
[复制链接]
|
|
目录
教育全观 -------------------------------------------------- #2
Pinch Analysis,指出理想的教育方针 ------------------------ #3
Mindmap,让你在脑海里畅游 ---------------------------------- #9
称呼,如果能不那么拘束 ------------------------------------ #10
乐于助人,是社会发展,人群和谐的根本 ---------------------- #11
私人企业,大家联合开办培训中心 ---------------------------- #13
总结教育全观与感想 ---------------------------------------- #14
华文教育观 ------------------------------------------------ #15
先认字后写字,注重听说读,较不注重写 ---------------------- #16
练习造样造句,而非死板的学习文法 -------------------------- #19
减少课程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和评估方式 -------------------- #20
洞察流行文化,随波但不逐流 -------------------------------- #22
用英文教华语,总好过鸡同鸭讲 ------------------------------ #23
总结-飞鸟与海龟的故事 ------------------------------------- #24
[ 本帖最后由 郑钦贤 于 10-3-2006 11:21 AM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全观
科技日新月异,环球化下的剧烈竞争,您会不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足,跟不上时代的洪流?您在中小学院校,甚至大专学府里学了很多知识,但是您出社会后在职场上,甚至在您的人生旅途中,有多少知识能被灵活运用?您会不会觉得如此的学校教育很没有效率?您可曾经想过自己一生中所学,最有用的是什么?在今年,在这个月,这个星期,甚至在今天,您学了什么?当中什么又是最有用,最重要的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inch Analysis,指出理想的教育方针
看了上面的问题,如果您有如雷灌耳之感,那么您和我的频率较为接近,并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但是,如果您仍不了解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希望您能继续往下看,并逐一思考之后的问题。
这生当中,您所学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请思考一分钟。
我认为,以这肉身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出生时,小屁股被医生拍打的刹那,因为汪汪啼哭所学会的呼吸。您,同意吗?
如果您同意,您会不会觉得我们人很欠打,一生所学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被打了才会?当然,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
没呼吸那么重要,但依然是我们维持生命所须的,还有吃喝拉洒,坐卧行走;这些都是我们出生后没多久,在婴儿时期所学会的。稍微大一点的幼儿时期,我们开始学着说话、读书、写字;这些与人沟通的基本元素不能不学,毕竟人不是座孤岛。之后我们学算术、自然科学、人文地理,以更了解我们所处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所居住的地球。更大一点,我们开始学习日后工作所须的专业技术,与人沟通的技巧;简单的说,我们得学赚钱的方法,毕竟没有钱是没有办法在现今的社会生存的。
但是,现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和出社会后所面对的,有着极大的鸿沟。有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有的找到的工作和自己大学所学完全扯不上关系;然而,不管所学是否将被应用在工作,现今的企业在聘请一个人的时候多数都会看他的文凭。学士文凭已经愈来愈多人拥有,于是有人选择读硕士博士,以便毕业后有更高的薪金。日后,会不会有愈来愈多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在毕业后却找不到与己所学和研究有关的工作。大学四年,硕士和博士课程估计六年,如果自己花了十年的时间与精神过后,最后却派不上用场,那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任何一间公司,就算考虑聘请一个高学历人士,去做一个和他所学没什么关系的工作,也会犹豫是否值得花费昂贵的薪金在他身上。
除此,即使在毕业后能找到相关工作,其相关程度往往不很高,有关企业还得另行安排一些在职培训课程,使得新进职员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其所需要的知识。
如此追求高学历的风气,您觉得正常吗?是否很没效率?是否很不经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不能致用,如此不但浪费个人的时间及金钱,更降低国家生产力,拖延平均退休年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前一阵子我看了一出蛮久以前的日剧-- 《白线流》,女主角是个即将毕业的高中女生,当她茫茫然地向老师询问毕业后该做什么时,老师的回答是:“既然这是个不容易决定的事,那就像大家一样,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之后你还有四年的时间好好想,慢慢做决定。”
四年前,当我像那日剧中的女主角一样,在犹豫着该读什么专业课程,或大学的哪一个科系时,我其实明白自己的兴趣不是真的在理科,反而对中文的文学创作、传播业、以及教育业有较浓厚的兴趣。我的父母说:“有没有搞错,读中文系?学广告设计及电脑绘画?你又不是很在行,念出来没工作怎么办?想当老师?如果你读工程系,毕业后可以选择当工程师,或者做研究,如果你到时候还想当老师的话,也是可以的。”
我想说的是,现在多数人的观念就如同《白线流》中的那位老师,或是我的父母,注重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而忽略学生本身的兴趣及志愿。我们其实该知道,即使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要是员工只是为了赚钱,对工作性质本身不感兴趣,那么他是不会甘心积极地工作的;除非,那员工的兴趣就是赚很多的钱。若他最后离职,做回自己的所向往的工作,那么他所学得的专业知识不免浪费了。因此,要避免学不能致用的情况,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志愿,甚至尝试引导,让学生提早发现自己的兴趣,立定自己的志向。
您可能认为我的言论,是支持提早分流的教育政策,其实不尽然。政策是死的,教育是活的;要是学生自己都尚未认清自己的志向,强制性的提早分流,只会让学生们更可能在走一大段冤枉路后,才发现自己想学的不是这些。应该做的是,先尝试多种方法让他们发掘自己的志趣,在确认他们的志向十分坚定后,才给予他们选择性的分流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因材施教,只是在施教之前,得让学生发掘自己是什么材,让教师了解学生是怎样的材,才决定什么方式的教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时代,我的理科成绩算是标青,我的中文程度和绘画技巧虽然也不差,但是总比不上数理化。自己想了想,理科的成绩那么好,不去读理科的科目也还真的浪费。于是我听从父母的话,选择了化学工程。现在毕业了,我却仍没有强烈的意愿成为个工程师,还是热衷于教育、传媒业。如果我忠于自己的意愿,那么我是否是浪费了四年的大学生涯和学费呢?然而,如果当初我不是念工程,而是读中文系,或是大众传播,就不算是浪费吗?
其实,在这四年的课程中,我学到的其中一样专业知识叫做PINCH ANALYSIS,是用来分析及提高HEAT EXCHANGER NETWORK(热能交换网)的效率,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省成本。可能我和它比较有缘分吧,我发现PINCH ANALYSIS的概念可以延伸应用在分析其他物质的交换。例如金钱的交换,就是收入和支出;知识的交换,也就是教育。获得知识是学习,给予知识是教导,就如同至圣先师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谁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可以是任何人的老师。利用PINCH ANALYSIS,可以有效地安排人与人之间的教与学,提升教育体系整体的效率。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知识的交换也可以看作学习与遗忘;知识的吸收是学习,知识的流出则是遗忘。
先说PINCH ANALYSIS用在人群间的知识交换,也就是教育系统。现今的教育系统,由于学生的人数一定较老师人数多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知识的传递也主要限制于老师教学生学;一名教师总难以兼顾多位学生,导致教学的效率迟缓。其实您有没有想过,如果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风气,学习会不会更有趣,更有效率呢?这就是PINCH ANALYSIS用于设计HEAT EXCHANGER NETWORK的基本概念—不要只让少数的极高温流体(不要只让少数的老师),传热给多数的极低温流体(传授知识给许多懂得不多的学生),而应该让稍高温的流体传热给稍低温的流体(而应该让懂得较多的学生,多一些机会教导懂得较少的学生)。在这里,温度被比喻为某单一领域的知识,温度高代表具有丰富的学问,温度低代表懂得不多,每一流体代表一个人,所以低温流体是学生,高温流体是老师。不同的是,知识不像温度般单一轴向,而是多元的。A在某一方面,例如数学,懂得比B多,可以是B的老师;但是在另一个领域,例如英文,B却比A好,A却成了学生。说到来,就是孔子老师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总结一句,不要让教学限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而是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更频密的相互学习。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率,在相互学习的风气下,更能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心态,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INCH ANALYSIS用于个人学习,温度被比喻为时间或年龄,热能被比喻为知识,越高的热能代表越有用,越重要的知识。PINCH ANALYSIS的Composite Curve就成了下面这张图—(图一:终生学习和遗忘曲线图) ,显示了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人在年幼时的学习速度较快,已经是个公认的事实;较早前我们也已经讨论过,人在越小的时候,学的事物越重要,日后被运用的机会越大(从呼吸,到吃喝拉洒,坐卧行走,到听说读写,到数学科学、人文地理,到专业知识,被运用的机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学习新知识曲线靠近原点时(年纪小时)倾斜度小(在短时间内可以学很多很重要的知识,也就是学得快),偏离原点后(年纪大时)倾斜度大(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一点知识,也就是学得慢)。和学习新知识曲线相反,遗忘旧知识曲线指出人年纪小的时候比较不健忘,年纪大了,忘得就快了。而学习曲线和遗忘曲线之间的横轴距离,就是一个人在当时还记得的,能运用的知识。换句话说,人不是年纪愈大懂得愈多,当他遗忘知识的速度比学习的速度还快时,他所累积的知识其实在减少。
(贴不到,抱歉)
图一:终生学习和遗忘曲线图
要尽量学得快,忘得慢的话,我们必须时常复习所学,并评估其重要/实用性。复习,能让人忘得慢点;评估所学事物的重要性,能训练分析能力,并让自己了解日后学习的方向,免得走冤枉路,从而提高学习实用知识的速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曲线图,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知识实用性的“纪录”,这“纪录”更方便日后的复习。图二虚拟了一个小学生在一年之中的学习曲线图。图中以二到五个字,记录每个月中所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并自我评估那事情的重要性,认为越重要的,落点的位置就与前一个月的点离得越远。
您一定会问,做这样的记录有什么用?
(抱歉,贴不到)
图二:虚拟小学生一年之学习曲线图
如果这学习曲线图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从这名小学生的一篇日记/周记/月记中总结出来的呢?如果这名小学生每个星期都用三、四句话,写下他那星期所学到最重要的事,并交给老师,那么校方便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并适时地给与辅导。而在每个月的终了,那小学生都从自己所记录的四、五件事中选出最重要的一件,用最少的字来概括,记录在学习曲线图中。这样的纪录,即使在数个月后,甚至数年后再回想,应也是历历在目吧。简单的说,这样的纪录,比起单纯的日记或周记来的有条理,日后不论是学生自己,或是校方都较容易查找。从资讯处理的角度来看,学生自己杂乱无章的日记,很难被校方用以作教学参考,而且如果用了,很可能会被控告侵犯隐私权。但是如果校方指定学生每个星期交一份作业,纪录学习重点,可以即时地了解学生的思考;再通过每个月的一次筛选,记录于学习曲线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方便校方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学生每一次做新的纪录时,看到从前自己所学,便是一个回顾,复习,和省思的机会。如此一来,这个“变相的周记”,就成了十分有用的资讯。
总结这学习曲线图的好处:
学生通过思考“什么是重要的”,能刺激思考及分析能力,同时给了自己反省和复习的机会。教师在看过学生所认为“重要”的事情后,如果发现学生价值观明显偏差,可以适时给与辅导,纠正其价值观。学生在从每个星期所学,筛选为每个月所学最重要的事,并和前数月所学比较,评估它们的重要性,即是再一次地刺激思考及分析能力,提供再反省和再复习的机会。日后,即使学生踏出校门,如果再一次重温这些“学习曲线”,相信能找回许多鲜明的记忆,以及从前教师们循循善诱所树立的价值观。
同样的道理,除了记录所学之中最重要的,校方还可以让学生写下,他们所做的事情之中最重要的,甚至他们所教别人的事之中最重要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学到他们所认为重要的事。为什么呢?记得最早是提到的学以致用吗?如果只是学,而不能做出来,如此不但容易被遗忘,即使硬记了下来也是没有用。不但没有用,如此强记,记了不用,接着遗忘;我们的大脑会不会习惯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产生“学而不用,多学头痛”的感觉,开始对学习产生反感,并导致记忆力迅速衰退呢?
所以说,除了要了解自己学了什么,还要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有些时候我们真正身体力行,可能会学到更多课本没教到的事情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是要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心态,以及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风气;校方要观察“知识”在学生之间如何流动,了解学生是从哪里学到他们认为重要的事,从学生学习的源头着手教导他们,并鼓励学生自己成为其他人“学习的源头”。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下他们从哪儿学的(是从父母、老师、其他同学身上,还是从电视等媒体学的),怎么学的(学习过程),有没有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以及其分享知识的对象。
稍作总结,教育的方针,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能应用所学的知识,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乐于助人的个性。
接下来,我将会讨论思绪图网(MIND MAP)的应用,师生之间的称呼,以及对于加强学校教育与职业联系的建议。不过,在此之前,您可以休息一下,看看图二中那虚拟小学生的学习曲线,想象一下他的学习历程,和推想他的价值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indmap,让你在脑海里畅游
上一节提到pinch analysis,以及透过师生间书写的沟通,来让学生体悟正确的人生观,让教师更明白学生的心理。我相信有人会质疑,认为如果学生肯乖乖地写,当然是好;但是年纪小,还不具有书写能力的学生怎么办?偷懒,拿同学写的来抄,随便交差了事的学生又怎么办?
这里先说说书写能力尚未成熟的孩子。如果孩子还不能流利地写出一个句子,但是已经认识不少单字/词时,他们可以利用图像配合单字来发掘自己的潜能,例如mindmap是一个很好的方法。Mindmap是由Tony Buzan所提出的,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参考他的著作,这里只大略谈mindmap的概念。
Mindmap基本的概念是说我们的脑子里的神经,是以网状方式联系的,所以我们的思考模式也应该是放射状的,而非呆板的线状思考。放射状的思考要怎么表达出来呢?首先我们在纸的中心处画一个图,然后从那图像去联想出五花八门,天马行空的事。例如在中心画一颗糖果,从糖果我会想到“甜”,“小孩爱吃”,“蛀牙”,“糖果纸”等;从“蛀牙”则会继续联想到“痛”,“拔牙”,“补牙”,“少吃甜食”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脑子里,无论是在思考或是在回想事情,都会根据从前的记忆和经验。经常利用mindmap等于是疏通我们的脑神经线路,使得原本四通八达的脑神经可以更加灵活,更加紧密地联系我们脑子里的每一个讯息。这样一来不论是想象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能大大地进步。
上一节也提到,我不认为提早分流的教育制度是正确的,而应该让孩子确认自己的志向后才予以分流的教育。要如何确认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呢?首先要对多个领域的知识有大略的了解,并理解这些知识的关联,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才能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而mindmap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把人在各个领域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这对成长中的孩子尤其重要。
回到我自己本身的问题,如果我不当工程师,不做科学研究,那么我的理科知识就浪费了吗?其实,我从学习数理化学中,培养了逻辑思考;从化学工程的基本理念,我能更清楚地分析世界的动态,例如应用pinch analysis分析什么样的教育是最有用,最有效率的。我并没有把这些知识弃而不用,只是将他们用于不同的领域罢了。
是的,要能活学活用,就必须懂得“联系知识”。像我这样没有受过mindmap训练的人,都能活用知识至此程度,相信以后受过训练的孩子,更是不同凡响。
Mindmap思绪图网和之前提到的学习曲线,前者用以连贯疏通脑神经,培养学习兴趣,加快学习速度,适合年幼的孩子;后者用以树立人生观,确立自己的志向与理想,适合青少年。两种方法相互扶助,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称呼,如果能不那么拘束
再来要说说不合作、懒惰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做mindmap,青少年不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校方要怎么办呢?首先要让他们明白这是对他们有益的,然后要引发他们的兴趣。说来容易,但一定会有问题,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和他们说东,他们硬会当成西。要孩子们、青少年们听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打成一片,并且以真诚的心去打动他们。要让师长们真心对孩子们好,要看师长自己本身,别人没什么办法;但是要和孩子打成一片,我倒是有些建议。
再问您一个问题,您有没有听人说过,中文名字很难记,英文名却容易得多?
对于我这记性差的人来说,虽然我中文比英文好得多,但是也不能不同意上面这说法。但是,您可曾经想过这是为什么?
有一个原因,不同的人有相同的中文名字,比不同人却有相同英文名字的机会少很多。我们常常听到Allen, David, Roger, 等英文名字,所以在不断地“复习”之下,就慢慢地对这些名字熟悉了。然而,几乎每一个人的中文名字都不一样,而名字似乎也只是个称呼,和本人的个性、长相似乎都没有关联,要记起来当然难。
记得上节提到的吗?储存在人脑的记忆都是和其他记忆有联系的,而因为人的名字和本人没有什么关联,所以很难记得。
其实,名字是很有意义的,父母将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寄予在名字上,只是我们长大后不如父母所想得那样。然而,中国古代,往往有人为自己取个“号”,例如苏轼自称东坡先生,后人对“苏东坡”比“苏轼”更为熟悉。小时候,我们经常替老师和同学取绰号,虽然都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字,但是总觉得绰号比真名更有味道。现今许多作家,以笔名出书,成名后往往笔名比真名更为人知。
是的,我想说的是-- 绰号,往往比真名更亲切,更容易记得。
如果师生之间以绰号相称,会是什么样子的教育环境呢?呵呵,很难想象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同学好。这堂课有一个游戏要给你们玩。请你们想一想,你最像什么动物?可能是你的个性像,可能是你的样子像,也可能是你具有和他们相似的能力。来想一想。(约一分钟后)现在再想一想,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可以是最像你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像你的。”
“有谁像狮子,还是老虎?”
“小强。原来你那么凶啊?还是那么强壮?”
“有谁认为自己像小绵羊?小兔子?”
“噢,小绵羊啊,你要小心不要被大野狼吃掉哦。”
“你像狐狸啊?哦,你觉得狐狸跟你一样很聪明吧。”
“有谁觉得自己像猪?没有人吗?你说猪很懒惰,很胖?我告诉你们,其实很多人都误解猪大哥了……”
“现在呢,你们去看谁像你最喜欢的动物;如果找不到,就找谁跟你喜欢一样的动物,或者谁跟你一样像同一种动物。找到了就跟他们聊天,问他们为什么像,或者为什么喜欢那动物。”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性向测验,从学生们所心仪的动物中,我们能了解学生多一些,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相了解。
“都说完了哦。现在你们告诉老师,老师像什么动物?”
“哈?什么?你说老师像‘猪’? 哇,你这只小狐狸……”
当然,除了学生之间彼此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若更融洽的话,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会大大提升的。
您认为和学生太好,会被他们欺负?怎样算是被欺负呢?是太袒护学生而被欺负,还是对学生好而被欺负?
上面说的,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并不代表学生犯错时不给与他们合适的指正;需要时,或真的有用时,惩罚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惩罚是下下策,如果能不以惩罚而能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用心,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是最好。然而,要让学生肯真心地听我们说的话,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是绝对必要的。惩罚,有它不好的影响,一来学生多半是口说服从但是心不服气,二来学生会认为只要有力量,打得赢,就可以说自己是对的。
话说回来,除了替自己取绰号,也可以“建议”别人的绰号。但是只能是建议,绝对不能强加某个称呼于他人。而建议的对象最好是自己的好朋友,不会介意您建议的绰号,即使是“不雅”的绰号。
“小狐狸,从实招来,为什么你说老师像猪呢?”
“哦,因为刚才老师说猪其实是很聪明,很勤劳,很爱干净的动物,所以小狐狸你是说老师又聪明又勤劳,又爱干净啦。”
“可是别人如果不知道会误解老师,会以为我又笨又懒又脏呢。如果不要别人误会老师,你们要帮我想一个形容词,放在‘猪’的前面。”
“干净的猪?不好,太单调了。”
“聪明的猪?不好,如果别人认为我懒惰怎么办?”
“聪明勤劳干净猪?不好啦,太长了,又不好听。”
“老猪?老师变成老猪?你发音不标准哦。”
一番讨论后,我自己决定叫做“绝世好老猪”,以此冀望别的老师,不必像我那样可怜被叫做猪,此“猪”之名得以“绝”于“世”上,不再被人滥用。
“好了,现在老师的绰号想好了,换你们了。你们也帮自己喜欢或像自己的动物,前面加上个形容词,当作自己的绰号;以后老师就那样叫你了噢。也可以建议你的好朋友,看他比较像什么动物,用什么形容词比较适合。下一节课把你们的‘新名字’交给老师,还要说清楚为什么是这个‘新名字’。”
您认为这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方法,年纪太大就会觉得无聊?
方法是可以稍加改变的,不一定要问他们像什么动物,还可以问他们像哪个漫画或卡通人物,喜欢哪个明星偶像,甚至以非生物,如日常用品等来自喻。重点是,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彼此更互相了解,减少隔阂。除此之外,还能刺激他们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呢。
如果师生间,同学间,相处得能够更融洽,知识学问的流通必定更为迅速,学习效率必定事半功倍。除了学术上的知识,师长的价值观也较能够让学生所接受,即使师生间有分歧的想法,也能好好坐下来谈;不会像现今多数的学生,总会有许多心事,许多埋怨,又认为大人们不能明白他们,因此什么都不说,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更深一层,如果学生能在和乐融融的环境下,健康地成长,能自然地培养出积极的人生观;再通过时常思考自己学了什么,做了什么,该做什么,使得他能学以致用;最后通过实践,教/帮了别人什么,能培养乐于助人的个性;这对学生个人,对他的家庭,对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都有正面的影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于助人,是社会发展,人群和谐的根本
对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这资讯爆炸的时代,有学不完的学问,却有更多学了用不上的知识。除此之外,人们不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倾囊相授予他人,因为害怕会失去有利的位置。这些知识流动不顺畅的现象,归咎根源,就是人心中的“自私”和“不信任”所导致。而这造成了企业组织内部,勾心斗角的人事问题,办事效率降低,科技研发也被拖缓;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其实是故步自封,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潜能,更减慢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我们无法改变现今企业家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教导我们的下一代,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个性;若是有新的知识,新的概念,都能乐于与人分享。
乐于助人的个性,能断绝自私心态,是社会发展,人群和谐的根本。对人的信任则不能是迷信,盲信,而是要以我们的智慧判断。不信任人,是故步自封;随便信任,则容易成为这利己主义社会中的牺牲者。
如果“乐于助人”,“不自私”的观念,能够根种于人民的个性里,那绝对能使社会趋于和谐安定及繁荣。相信吗?这也有助于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新加坡没有天然资源,没有特别的旅游景点,但是有人。游客如果来到新加坡,感受到人民的爱心,感受到他们乐于助人的善念,会直接的提高新加坡服务业的形象,而旅游业也会跟着蓬勃发展。最好的旅游景点,不是五花八门的综合娱乐城,不是琳琅满目的购物商场,更不是财欲横流的赌场,而是每个人都有的,那颗乐于助人的善心。
然而,人人都能互助互信,互不欺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至的理想,中间必然有一段很长的过渡期。在这期间,或许我接下来的建议能派的上用场,衔接学校教育与职场所需知识的断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私人企业,大家联合开办培训中心
之前说了,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习基本技能;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一开始,学生则要大略但全面地,了解各个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并继续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从而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当然,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不论在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理想状况下,初中之后,学生应该大致决定好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高中之后,则应该十分清楚地明白自己要从事哪些行业。换句话说,初中,或最迟高中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专业知识。
您可能会认为,现在的教育已经是这样了,初中之后有专科(POLY)可以念,高中之后是去大学学专业知识。然而我觉得,我在大学所学的,说是专业,的确是专到没多少工作与我本科所学关系密切;说是通学,却是通通都学不精,其他专业领域不会聘请。悲惨。
我的建议是,学要专,而且要专于多方面。然而,多,又怎么能专呢?
专不专业,是雇主来评价,是决定于雇主有哪方面的工作,还有我们的知识能否让我们胜任于该工作。既然工作是雇主决定,而不是教育部决定,不是大学/大专院校决定,那么为什么不让雇主直接培训学生,如此不但雇主更了解学生会什么专业知识,学生在也不需花太多时间,学习工作上用不着的知识。例如化学工程这科,可能不需要读四年,一年之内就可以专精于其中一项,例如物质分离技术、或化学反应炉的设计等,并在一年课程后就可以开始工作。
您忧虑的是,如果想要转行,或不幸被炒鱿鱼而必须转行,那么这“专业”知识不就再派不上用场。如果是老了才被开除,那么真的是什么都不会,很难再找到任何工作了。
其实如果您了解目前企业的用人趋势,您应该知道“灵活性”是多数公司人事处理的重点。从前金字塔形的阶级人事结构已逐渐被打散,兼职或临时员工取代了许多长期职员的位置。企业界既然想灵活起来,教育界若仍死板板,那只会导致许多学生学不能致用,失业率上升,同时却有许多职业空缺人才不够。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呆板的教育体系,会导致某些行业的职缺供过于求,有些却供不应求。
如果雇主自行开办专业课程,课程时间也具灵活性,例如短期,或部分时间(part time)的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同时报读多个不同的部分时间课程,然后再从中选择所要从事的行业;或者找一份兼职工,在拥有一份可以维持生活的薪金的同时,学习其他专业技术,也就是半工半读。这在许多人的眼中,可能是经济情况不许可时,或学业成绩不理想时,才不得不那么做的事。这是因为早期的这些课程,多为简单的技术性工作,也的确是为经济或学业有问题的学生开办,所以现在人们才主观地看不起半工半读。其实,半工半读是一种具灵活性的学习系统,放开刻板印象的束缚,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多个领域的企业,联合开办一个专业技术的培训中心,提供许多不同领域的专业课程和咨询,那不就像是现在的大学吗?不同的是,由企业界自己开办的,可以安排公司里有经验,有兴趣教育,或接近退休年龄,想换个工作性质的职员为导师,所教导的课程必然比较实用;公司本身也可依据对员工的需求量来安排学额,减低职缺供与求的不平衡;公司在培训学生时,也能从中了解他们的人格与能力,这比起通过履历表和面试来的准确,也比通过“试用期”来了解员工来的经济实惠,毕竟教学生是收学费,培训新进职员还得给他们薪水。
企业界在日后必须介入教育界,但也不能完全控制教育界,不然很可能会有反效果,对教学内容难有突破,难有创新,反而变得更不灵活。
稍微总结,企业界与教育界应该有更频密的沟通互动,对人力资源要有更灵活的安排,让人学有所用,让公司用有学人;同时教育界和企业界双方,还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联系和创意栽培,鼓励发明活动和创业精神,以此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教育全观与感想
我的教育理念大致上说完了,有什么感想呢?从pinch analysis指出教育的方向,到mindmap 和学习曲线图两种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的方法,到拉进师生距离的称呼,最后到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联系学校教育与职场社会的建议,您认为我太理想化了吗?我已经尽我所能,以最实际的思考模式和文字,来阐述我的教育理念。如果真的还是太理想化,如同纸上谈兵,应该是因为我欠缺实际的教学经验;虽然有教过补习,当过代课,但仍然不足吧……
大学毕业,处于选择职业的十字街头,我曾怀着抱负,信心满满地扣了教育部的大门;不幸的,我在面试后又苦等了三个月,结果收到的是拒绝信。失望了几天,所幸我还会反省,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发现自己在考完大学生涯最后一张试卷后,和被教育布拒绝前的这一个月间,没做什么正经事。我这教育概念,其实在我脑中早已成熟,但却迟迟未动笔写出来,直到被教育部拒绝后才发现,自己该做的事都还没做,想成为老师,却没做好一个想成为老师的人该做的事。
机会总不能只等着别人赐予,自己更应该懂得把握机会,争取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所以我写,所以我会把我的文章寄给您。所以我还会再写,自己对于新加坡中文教育的看法,所以我还会再寄给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教育观
先认字后写字,更灵活的教学系统,更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注重华文的应用,而不是一味的死记、背诵一些不常用的诗句,这是现在新加坡华文教改的趋势。看过我在上一章对教育整体的见解后,您认为我支持这样的教育改革吗?
在一定程度上,我是支持的。原因很简单,教改的方向也是朝着学以致用、因材施教,这和我的理念相同。但是,由于我尚未实际参与教学,而仍存有疑虑,觉得若不妥善处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论述以下教育方法的优缺点,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 先认字后写字,注重听说读,较不注重写
2. 练习造样造句,而非死板的学习文法
3. 减少课程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和评估方式
4. 洞察流行文化,随波但不逐流
5. 用英文教华语,总好过鸡同鸭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认字后写字,注重听说读,较不注重写
在进入正题前,我想先说说自己对中文造字的认识。中文字可分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来源,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英文来去都只是以二十六个字母排列;所以学习中文也不能像学英文一般,通过听和说,就去认识一个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中文的方法如果正确,学到的将不只是一种语言,学习过程中更能训练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推理和逻辑思考能力。您相信吗?
如果是先写字,后认字;或边写字,边认字;这只能透过联系眼睛视觉和手的感觉,以此来帮助记忆;最多加入一点听觉的联想,如果是对于形声字的学习。但这样的记忆不但模式单一,无法多方面地刺激我们的大脑,所以少写了之后就容易忘记。您同意吗?如果您最近很少写中文字,但仍经常看中文读物,当有人突然问您某个字怎么写,您是不是很难想起来,但是查了字典看到那个字,总是能认出那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的字。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脑联系手写字的练习,所以想不起怎么写;但脑联系眼睛阅读的练习却没有搁下来,所以还能认得出那个字。
话说回来,学习中文怎么训练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推理和逻辑思考能力呢?
象形文字,是由图形演变而来,所以字的本身,看起来就像他所指的事物,例如日、月等字。所以,学习象形文字应配合图像,甚至“画”出历史上那字的演变过程,使得学生不只是认识了一个字,而是学到古人“观察”物体,“画出”图像,以及由比较像实物的图像,演变成没有那么像实物的文字,这过程中的“想象”,甚至借机了解“历史”的变迁等等。通过学习一个简单的字,已经可以训练到观察力,联系手与头脑的绘画/写字能力,想象力,甚至是认识人文历史。
指事字,指出一件大物体中的一部分,例如“本”,指出象形字“木”中的根部。学习“本”这个字,粗浅一点,能让孩子认识植物需要根部来巩固整棵植物,也需要根部汲取水分以存活;深层一点,还能教导孩子人饮水思源、不能忘“本”的价值观。这已经不只是学一个字,从学习中能训练观察力,了解自然环境,以及从自然环境给予的启示,引发对人生的领悟。
会意字,例如人言为“信”,说出去的话,答应别人的事,不可反悔,应当守信才是。例如“仁”,二人相处,该以仁为本,人本该以仁为处事之道。这些事情没有办法从形象上表达,只能会意。在学习和教导这些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思想传承。而人言为信,二人为仁的这种联想,也能刺激学生的逻辑思考及创造能力噢。在多举例一些会意字,如歪、埋、祭等,都是需要思考能力才能体会的。
我们的祖先也没忘记听觉对人的影响,所以创造了形声字。形声字是中文字中为数最多的,例如糖(米为形唐为音)、房(户为形方为音)、珠(玉为形朱为音)等。形声字将事物的形象或本质与字的发音的联系在一起,这比起拼音文字的学习,运用了更多元化的联想。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认字的顺序,也大略地跟着古人造字的顺序,从简单的象形字学起,刺激孩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来记忆生字;再来到比较复杂的象形字,和简单的指事字,进一步地加强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且开始培养其人文和价值观;接下来再学习会意字,形声字,加强孩子对形体、声音及意义的联想;最后才学习转注和假借字,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不是更全方位?当然,死板地跟着着顺序也是不对,还是要让孩子学习日常用字,毕竟古今华人的语法和习惯皆大不相同;但关于古人的人文价值观,还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十分明显的,中文文字是如此神奇,如果只运用眼睛、手和脑的联系,通过写字来认字,那不是辜负了我们祖先创造文字的用心,也浪费了自己训练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考力的机会,更弃置了我们祖先伟大的精神及人文思想。
手写,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先认字后写字,如果教学得当,学生所获得的决不只是言语上的知识而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先认字后写字的教学法,也有一定的限制和风险。教师本身需经过培训,以更了解每个汉字的组成和意义,还要以创意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许多中文字在经过时代的洗礼后,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或变成了另一种意思,所以衍生出了转注和假借字;这些文字的学习,没办法如同上述,通过联想等方法记忆,仍然需要以手写,或通过词句的应用,来加强学生对那个字的记忆。
这教育方法的风险则是,如果手写记忆被严重忽略,可能往后的学生真的只能通过电脑来打出中文,而写不出字了。
如果只注重听说读,较不注重写,也就是说认识了许多字之后,才学到其中几个字怎么写。这样可以吗?虽然说,认字的方法不只是手写,但是要没学写字,能算是真的认识那个字吗?如果已经认得出某个字,也能利用拼音输入法,“打”出那个字,学生会不会认为没有必要学写字?这心理障碍是很严重的,当学生认为不需要学写,那么他将不能全面的认识中文字。
所以说,先认字后写字,关键问题在于-- 先是多先,后是多后?
最近香港的研究报告指出,“写”对于学习华文,的确有十分正面的帮助,因为中文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只靠听和说来学习。在教导一个字或词的时候,应该先讲解那字词的组成和其意义,接下来,可能透过一些游戏,让学生对这些字词的应用更为了解,之后就可以教学生练习写。认字和学写字的时间不可以间隔太久,不然缺了连贯性,也会缺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
其实,学写中文字不难。中文字的笔划顺序,写久了自然就能捉住其规律,即使看到一个不曾写过的字,也能笔划不误地写出来。所以说,学习写字,也不必每个字都写上十来次。
学写字,也可以变得比较有趣。前阵子我去了书展,看到不少帮助学习写字的电脑游戏。一个大字出现在荧幕上,小孩子拿着特制的笔在荧幕上写,如果比划错了,或写歪得太离谱,就得再写一次,直到写对为止。这比起硬性规定学生写多少遍来的有效率,方法又新鲜,学生比较不会抗拒。另外,如果这游戏还能加入计时功能,测定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正确”地写出多少字,或须要花多久的时间写完特定的一段话,则更理想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可以设计成比赛,看看谁写得又对又快,比起自己一个人写字来的有意思多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学写书法,则能让人更深一层地从“写”来认识中文字。或许您会认为,如果连铅笔字都写不好,怎么拿毛笔写字?或者您会认为,现在的孩子哪里还想学这些东西?其实,没有人规定要硬笔字写得好,才可以学写毛笔字;也没有调查显示,现在新加坡的孩子没有兴趣学书法;是现在的教育,根本没有给与孩子接触书法的机会,而不是孩子没有兴趣啊!
在新加坡,写书法不是经常看得到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反而会将书法这“古董”,看成是“新鲜”的玩意儿。您不那么认为吗?而且,借着写书法的示范,孩子更能看清楚,老师一笔一划的顺序,甚至笔意的抑扬顿挫,从中学习到写字的精髓。其实,书法更不只是“写”而已;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缺一不可。许多人学书法,习惯直接买浓黑的墨汁来用,却没有亲身体验过“磨墨”时心中的安定。我还记得从前在台湾,在学拿毛笔写字前,先学了磨墨;在砚台上把清水慢慢地磨成黑墨,那感觉似乎比提笔挥毫更让人回味呢。
总的来说,学习中文字词,不只是听说读写那么简单,通过学习字词的来历,可以多方位的刺激脑部活动,而学写字也是学好中文的必经之路。不能为了偏重认字,而忽略了学写字。认字、写字,虽然分有先后,但是时间间隔应该不可太长,不然当学生有了“不需要学写字”的心态后,将很难更深入地学习中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造样造句,而非死板的学习文法
学会了单字单词之后,就要学一些简单的句子,学着造句。我记得从前在台湾,从来没听过“中文/华文文法”这回事,直到我去马来西亚念中学,才知道原来华文也有文法,学会了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但是由始至终,了解“华文文法”对于我的中文创作,完全没有帮助。
其实在大学,我学了些统计学之后,在重新思考华文的词句结构,真的觉得华文是种很灵活的语言。怎么说呢?从现有华文字的字数,和现有英文字的字数相比,华文字真的很少。若是能以英文表达的事物,都能翻译成华文,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华文比英文更注重“字词的组合”。例如boy是男孩的意思,但如果您用英文说male(男) child(孩),相信别人听了会觉得很奇怪吧。英文重视时态的文法,所以每个动词都得根据不同的时态,相应的转变,有的时候和其动词原型真的差很多,所以多造出了很多字;而华文只需要将几个特定的词,例如从前,以后等,“组合”于句子中,就能指出时间。简单地说,几乎每一件事物、动作,都有相应造出一个英文字,所以英文字就多了;华文字就是那么多,要表达一件从没听过的事物,则多数从现有的字中,组合成一个新的“词”,而非另造新字。
概括一句,英文比较专,华文比较活。
既然是活的,又何必编订一套“文法”来绑住自己呢?文法只是用来解释某一族群的语言习惯,对于已经习惯于此种语言的人,文法没有多大的意义。与其通过学习文法,通过思考中文的语言逻辑,来学习说中文、作中文造句,不如直接听别人怎么说,看别人的句子,从中模仿,从而习惯于该语言,这尤其适合于年幼的孩子。例如,我们是怎么教婴孩说话,难道我们跟他解释文法?婴孩只是听大人们怎么说,然后跟着说而已。呵呵,一个母亲要教孩子叫她“妈妈”,自己总得先叫孩子几十声“妈妈”,不是吗?
鹦鹉学舌,造样造句,是人们学习语言的基本方式。如果要同时精通于两种语言,就得同时习惯说两种语言,而不是习惯于一种语言,然后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文法。
造样造句,是我以前在台湾念小学时,学习华语的方式。题目是一个例句,学生只要造着例句,改几个字,几个词,变成另一个句子,从中就学习到这句子的句式,习惯于这句式,而不必以逻辑思考来了解句子的文法。要学习其他的句式,就跟着其他的例句来改;久而久之,习惯了多种的句式,就不必再造样造句,而是利用关键字词造句,例如“因为......所以……”之类的造句。到最后,熟能生巧,只要学习了一个新的字词,就能以那字词来造句了。
语言的学习,关键在于习惯,而年纪越小,越容易培养语言的习惯,所以双语教育对于一个孩童,起步地越早越好;从孩子一出生,甚至还在母体里,就可以常常和他说话,让他习惯多种语言。只是,不同的语言的学习过程应该有点不同;英文的学习“听”和“眼睛认字”应该同时进行,听得懂,看得懂,自然就能够说,能够写;中文的学习,从简单常用的象形字开始,训练孩子眼睛观察物体,从物体的形象来认字,以及听大人怎么念那个字,学着认字,观察力,和听的理解力,接下来一如较早前提的,学习简单常用的指事字、会意字,学习常用词,学习形声字等。
从认字写字,到造样造句,关键字造句,自由造句,最后到写作文;从观察、听、模仿、联想,到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传承,和习惯多种句式的语言学习,最后到思考,和将自己所思所想,灵活生动地表达于文章,或以其他沟通方式让他人知晓;我们已经讨论了中文的学习过程,接下来则要更详细的讨论一些教育方法,和教改政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6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课程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和评估方式
我有许多朋友,认为最近教育部削减华文科课程内容,是软化华文教学的倾向,是不注重华文教学的决定。其实,有如此想法的人,只是一味地跟着教科书学习,只是盲目地注重考试,注重成绩,不相信减少课程内容是活化教学的第一步。要知道,政府并没有减少华文科的上课时间,反而给于各个学校更大的弹性空间,这符合我上一章所提到的“灵活性”教学。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只是跟着课本学习,都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到的也只是课本里的知识,考题的答案而已;如此不但会使得孩子的思想僵化,更催眠他们往既定的人生前进,丧失自发学习的动力。其实,有时候孩子的叛逆,是因为他感觉到学习的呆板,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才去做一些大人无法认同的事情。从前对于叛逆的孩子的教学方式,只是告诉他们,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你怎样会被扣品行分数,我怎么怎么惩罚你,却甚少放下身段开导孩子,告诉孩子们,“为什么”不可以做这些事。
其实我们应该询问孩子的意见,听听看孩子想学什么,想做什么,然后才给与意见,及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为什么该做。这样的教育方法,前提就是要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和空间,他们肩上学业成绩的担子稍微轻些时,就更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志向与理想,更有空间述说自己的想法。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头,那看了会走火入魔的珍笼棋局,不也是要退一步,腾出一大片空间后,才能破解的吗?
所以,减少华文科课程内容,是让每个师长,每所学校,能更自由地选择“课外”教学内容,以及采用具创意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系统灵活化,学生可以学习更多元化的知识,免得好像复印机印出来一般,大家都一样。例如,孩子可以通过阅读中文课外读物,聆听中文流行歌曲,从中学习华文华语,感受中华文化思想,或海内外的流行文化。
这个教改方向虽然正确,但是也有相当的危险。如果教员或社会,仍然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而考试内容也死板地跟着所剩无几的课程内容,那么日后新加坡学生的华文程度只会每况愈下,愈来愈糟。也就是说,减少课程内容应该是减轻了学生的担子,但是若不能引发学生自学的动力,学生依然会抱怨这已经轻了的担子重,继续说学业压力大得喘不过气,这样一来,减少课程内容不但不能让教学灵活化,反而弄巧反拙。
最近更新的华文评估标准和考试规则,例如将口试比重提高,注重听、读、对话,再来是读文理解,对于生字的测验较不注重,准许学生携带字典考作文,这些都是为了配合“注重听说读,较不注重写”的教改方向。虽然听、说、读,比起写,来得更基本,更常用;这样的考试模式,也的确让人更注重这些,更能学有所用,但是仍无法改变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基本心态,还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因为政府考试较不注重于“写”,就以为“写”不重要。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意愿,改变学生、家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不再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一切。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