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节”是佛冈县高岗镇的林氏家族举行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
公元1490年,太公(林贵公)从英德市横石水镇塔祖岗排子村迁到今佛冈县社冈下村(石冈下)打铁谋生,搭一寮(今老围祠堂),打铁地点距林氏祠堂100米左右。
社冈下村名于清顺治七年开始使用(摘自《念六公族谱》)。
大约在公元1609年正月十三日,社冈下村林氏当年生下男丁的人们到祖祠上灯食斋,其中一个切完豆腐后见手上沾有一些豆腐便甩手想将沾在手上的豆腐甩掉,无意中将手中的豆腐甩到身后另一个人的衣服上,那人新年穿的新衣服被弄脏了,心有不甘,于是抓起身边的豆腐往那甩手人的身上掷豆腐,甩手人不服气,本来无意弄脏了他的衣服,现在却被别人误当成有意所为,于是也随手抓起豆腐向那人身上掷过去,你来我往,打起了豆腐仗。到了第二年上灯时,添丁数量竟然比上年多出了很多人,大家都觉得奇怪,苦思不得其解,追朔到上一年曾在祠堂食斋时掷过豆腐,于是大家普遍认为是“掷豆腐”能引起兴旺,是能够添丁的,掷豆腐是好意头,从此,每年正月十三上灯掷豆腐成为社岗下村的一个习俗,一代传一代地传了下来。
社岗下村历来有种黄豆、打豆腐的习惯。许多村民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未年留下来的石磨、豆腐格等相关用具。
豆腐节上使用的锣鼓打击乐是传统粤剧中使用的《撞点头》(民间粤剧在村岗下失传已近百年,唯独《撞点头》流传至今。
豆腐节的起源应在清未至清中时期。
1、集资:农历正月初八这天集中开会,今年参加新丁会有8家的代表。新丁共有11个,丁头是林向阳,头丁是林海强,每家集资1000元。集资后由长辈负责去买灯(共四盏灯,其中三个祠堂各挂一盏,私香火挂一盏)。从集资当中抽1000元买豆腐(豆腐由本村的一户人家专做),若不够,再筹资。当然除了添丁的集资外,其他的人也可以捐资(主要用于买豆腐)。新丁会决定正月十二上午10点左右大家集中去祠堂打扫卫生,正月十二做豆腐,正月十三中午12点左右接灯,下午3点豆腐节活动正式开始。
2、做豆腐:农历正月十二这天做豆腐,今年用了1500斤豆子来做豆腐,比去年多了300斤。开始要选豆,把选好的豆子放在水里浸泡一天,然后洗干净磨成豆浆,加水放入锅里煮熟(达到80°),边煮边把豆浆最上面那一层泡沫除去。然后把煮熟的豆浆倒入装有调好石膏的木桶里,一般是二两石膏配一桶豆浆,而调石膏的水也必须是生豆浆。豆浆冲入装有石膏的桶里后不要装满,只装3/4桶就行,并且要把它摇均匀,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会凝固,形成豆腐花。然后把豆腐花装入一个个用纱布垫底的矮木框内(由五块木板组成),抹平,把纱布包好,上面盖一块木板,再用一块石头压在上面。20分钟以后,把压好的豆腐框倒反过来放,拆掉木板和纱布,用刀把豆腐切成一块块的,然后浸泡进水里,要一块块摆放好,并且时常要冲些冷水。这样豆腐的制作过程就算结束了
3、迎灯、上灯:农历正月十三日,中午11点至12点,由添丁者所有人、锣鼓手等组成迎灯队伍,迎灯前先让客人们试吃豆腐,吃完豆腐后大伙一起敲锣打鼓(今年接灯的共两堂锣鼓)去灯头家接灯,灯是由灯头自己拿出来。接灯后,灯走在最前面,锣鼓跟后,最后有一个担箩筐的人,筐内放了些供品,如:一大块猪肉和一只煮熟的鸡。把灯接进祠堂后,把去年的灯放下,再用绳子把今年的灯拴好,把供品放在供桌上,点燃一盏油灯,并放些香在桌上。今年的灯很华丽,上面写了:恭喜发财、富贵双全、一帆风顺、寿比南山、丁财两旺、福如东海。下午2点钟左右开始用拖拉机运豆腐,运到各个指定的地点,为掷豆腐做好准备。同时全部添丁者集中在祖祠,一切就绪开始上灯,首先鸣放鞭炮,敲锣打鼓,同时灯头与全体添丁者在齐齐拉紧吊挂灯笼的绳索,将灯笼升起挂在祠堂的顶樑上,这就是上灯。祠堂的灯挂上后,又去私香火上第二个灯。
随着上灯鞭炮声的响起,门外等待已久的男女老少开始分发豆腐,有用塑料袋子装的、有将豆腐直接装在衣服的袋子里的;开始互相掷豆腐时,可以掷向任何人,大家在互相投掷豆腐,被掷中的人不但不会发怒,反而觉得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降临本身,同时也将豆腐掷向对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一些矛盾摩擦的相互之间一边掷一边喜闹,矛盾摩擦也就在欢笑声中化解了。当添丁队伍在锣鼓喧天的锣鼓队陪伴下从祠堂出来时,早已等在门外的人们即刻与添丁队展开一场激烈的互相掷豆腐战斗,继而一涌而上,几个人一齐围攻一个添丁的人,远掷近抹,把他抱住撩起衣服将大把大把冰凉的豆腐摸到他的身上,越玩越是高兴,此时的喜闹、欢笑声、锣鼓声、围观者的笑语声等汇集在一起,参与、观看者一齐沉浸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紧接着,添丁队在锣鼓队的陪同下,到各私香火堂上灯,一路上,边掷豆腐边行,留下一部分非添丁的人们仍在祠堂门口继续互相掷豆腐喜闹,此时的人们人人身上都满身沾上白花花的豆腐,走得近的外来观看人们也免不了被掷过来的豆腐沾在身上,直至将所有的豆腐掷完为止。添丁队完成到各私香火堂上灯后,已经是黄昏时候,仍回到祖祠一齐共进晚餐,正月十三第一天的上灯告一段落。
正月十四日,添丁队在锣鼓队的陪同下,抬着第三个灯、担着元宝、香、烛、鸡、猪肉等祭品,一路上放着鞭炮到第二个祠堂去上灯,这一天的上灯只是单纯的上灯,无掷豆腐等其它活动。
正月十五日,添丁队在锣鼓队的陪同下,抬着第四个灯、担着元宝、香、烛、鸡、猪肉等祭品,一路上放着鞭炮到第三个(春山公祠)祠堂去上灯,这一天的上灯只是单纯的上灯,无掷豆腐等其它活动;继而举行会议和饮灯酒,会议内容之一是由本次上灯的灯头在会上公布本次上灯活动的收支情况,之二是邀请村长以及在村中有威望的老人参加会议,将村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拿到会议上研究讨论解决办法。会议结束后,添丁队全体人员、锣鼓手、邀请来的村长以及在村中有威望的老人一起共进晚餐,饮酒,欢聚一堂,当年的豆腐节也告结束。
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的豆腐节已经于2007年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