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会考成绩放榜后,父母总会心急自己的孩子考得怎样,“拿到多少个A”。也有许多“姨妈姑姐”、左邻右舍都会忙着打听,谁谁谁的孩子考得如何?
不过你可曾想过,这些询问,对孩子其实已经造成伤害?以成绩作为导向的功利社会,赢了面子,但又是否输得起孩子们的自尊? 最近大马小六检定考试UPSR放榜,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个案1 “一位UPSR考生考四个A, 回家被爸爸打。” 个案2 “她女儿说同学成绩单里有两个D, 在班上哭了,老师冷冷说: 你哭什么?你现在哭已经来不及了。” 个案3 “一个学生马来文不过关,必须到预备班报到,在教室里哭,他的同学匆匆忙忙去食堂找同学的婆婆,婆婆听了一脸慌张,迈开脚步往课室快行。” 许慧珊说,这三件事,让她看到大人们的无知、焦虑、冷漠,还有整个环境对教育和考试认知的扭曲。 图片来源:截自Koh Wee Sun面子书专页 她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家长们包容孩子,当孩子成绩不如意时,应该用正面的方式鼓励,让他们能继续热爱学习。
她的感想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超过8千名网友转发了这则贴文。大部分网友都支持不应该只以成绩为重,忽略孩子的心情,但也有网友认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教导的方式:“人家家长要怎么教,怎么逼,也是人家家里的事”。 除了女作家,ntv7主播白建明也有感而发,他在自己的官方面子书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表示自己就是读预备班的学生,但多年后的努力,现在却当上了主播!
他说,当年老师公布成绩后,班上很多同学开始哭泣,而向来成绩不佳的他,难得也有2个A,让老师感到欣慰。虽然他还是必须就读预备班,甚至还被分配到恶名昭彰的“烂学校”,但就因为小学老师当年的鼓励,让他能够继续努力求学。 “那些年,我们这些3A、2A、1A,或者没A,甚至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都一律被编入预备班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念预备班很让人难为情,但是,并不是那样的,预备班除了让我认识了一群很好的朋友,也让我有更充裕的时间打好学业基础和做好升学准备,三年后,我PMR成绩大有进步,连BM(马来文)也拿了A!我觉得满骄傲的,也非常感恩有预备班那一年。” “我那一届的一位同学,后来转校念高中,竟然成为全区域成绩最好的学生,听说还历史留名,名字被刻在了高中学校的石碑上!我心想,最烂的学校也可以出最好的学生,谁能否定这种可能呢?” 成绩真的能决定一切吗?如果是,那么现在的成绩既然已成事实,何不奋起直追,继续努力?就怕大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或是旁人讥笑孩子成绩差,反而浇熄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佳礼记者 廖于绯 报道】 |
Alternatives2 发表于 21-11-2015 03:14 PM
当年我UPSR 也是4个A
老师竟然不满意,还用力拉我耳朵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