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44|回复: 0

历史上那些重口味的吃货国君 他们吃得实在是太夸张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0-2020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历史上那些重口味的吃货国君 他们吃得实在是太夸张了(图片:[北宋] 赵佶《文会图》局部)
   一说吃,人们首先就会想起[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纣王的[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酒池肉林。其实这不是他的专利,酒池一项,是[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夏桀发明的。他搞了个能行船的大酒池,找了好几千人来喝,不喝不行,醉死活该,结果,喝亡国了。
灭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夏桀的就是[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汤,[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汤之所以起兵灭夏,起因也是吃。有个厨子叫[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伊尹,向[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汤献鹄鸟之羹(天鹅汤),后来他受到汤的赏识,就利用每天侍奉汤进餐的机会,分析天下的形势,诉说[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夏桀的暴政,劝汤蓄积力量灭[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夏桀。[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伊尹从烹调的技术要领,引伸出治国的大道理。他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治国就如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弄清主次先后顺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够政通人和,国家才能治理好」。
伊尹(网络图片)
[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汤和[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伊尹都没想到,商朝最后也毁在吃上。[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纣王把[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夏桀的大酒池升级了,除了搞出肉林之外,还让无数男女裸身奔逐其间,玩得挺嗨,最后断送江山。
古时帝王,最讲究的就是吃,山珍海味,钟鸣鼎食,极尽铺排之能事,自不必说。这里说的,是他们怪异的重口味。春秋之际,[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齐桓公就想模仿[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商汤故事,称王称霸。当然,形式上也讲究,必须得找个好厨子。这个厨子叫[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易牙,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厨师。[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齐桓公想难难他,说:你先给咱做点好吃的,至于吃什么呢?我啥都吃过,就是没吃过婴儿。
[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易牙也真狠心,回家就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献给国君。[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齐桓公竟然没觉得这人变态,倒觉得他忠心,便一心把他往[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伊尹那个方向培养。可惜,[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易牙不是那块料,[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齐桓公死后,他就逃跑下野了。
时代晚一些的吴王阖闾,就喜欢吃腌咸鱼。起因是他带兵渡海打越国,船上没粮了。正张皇的时候,无数金色大鱼游了过来,它们自投罗网,成了吴军的口粮,而且数目如此之多,直到吴军班师,还没吃完。吴王回来问那些鱼还在么?回答是都腌成了鱼干。于是吴王就大吃特吃起来,不觉咸,反觉美,还当场写下了一个字,上面是美,下面是鱼,这字后来演变成了「鲞」。
腌咸鱼(图片: pixabay)
同样因为打仗而遭遇美食的,还有[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汉武帝。《齐民要术》记载,[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汉武帝在海边追杀东夷,追着追着,突然闻到一股又腥又浓又香的复杂味道。使劲吸了几鼻子,确认此味来源于地下,便命令士兵挖开,里面许多的坛坛罐罐。打开,黏糊糊白花花。叫当地人来问,说是老百姓做的鱼肠酱,用乌贼肠子做的。皇帝顶住压力,尝了一口,哇,真好吃啊。于是大吃特吃起来。[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汉武帝给这东西起的名字,叫「鱁鮧」。好此口味的还有南北朝时的齐明帝萧鸾,据说用蜜拌着吃,一顿能吃几升。
赤壁之战后,[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孙权在湖北摆庆功宴,厨子也端上一种鱼来。[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孙权不认识,问这是什么。那人答,这鱼唤作槎头鳊,汉水特产,肌肉鲜美。[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孙权一吃,味道果然不差。后来[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孙权的孙子孙皓非要把国都从建业迁到武昌,重要理由,就是武昌有槎头鳊。老百姓不乐意了,唱出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对,槎头鳊就是现在的武昌鱼。
在吃水鲜的诸位皇帝中要数[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王莽。[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王莽篡汉后,举国上下不得支持,压力相当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忧懑不能食」,唯一能吃的东西就是鳆鱼,鳆鱼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鲍鱼。忧国忧民的每天只能吃鲍鱼,多可怜啊,鲍鱼也就此得了个外号,叫「新餐氏」。当然,鲍鱼可不是帝王餐桌上最贵的东西。
唐玄宗最喜欢吃的,是鹿血肠,往往打猎射鹿之后,立刻把血灌到鹿肠中,煮熟,不仅自己大快朵颐,还分发众人。清朝的皇帝们,则有一道奇菜,叫作「清汤虎丹」,取小兴安岭雄虎睾丸,以鸡汤长时间炖煮,之后剥去皮膜,用调料浸透,再用银刀片成纸一样的薄片,摆成牡丹花状,佐以蒜泥、香菜末而食。
鹿(图片:[清] 沈铨)
吃了鹿和虎,龙和凤自然也是要吃的。明朝正德皇帝死后,嘉靖皇帝意外上位,从湖北进京前,大吃宴席。席间,厨子就做了道蟠龙菜——取鱼肉剁成馅儿,用鸡蛋裹住,蒸熟,盘成龙状,意味蟠龙升天,让嘉靖终生难忘。
至于凤凰,那是[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乾隆的典故。[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乾隆有次对大臣、美食家李调元说,朕啥都吃过,就没吃过凤凰蛋,你给我弄一个。李找了个猪肚,吹气风干,变成个口袋,把好多蛋打进去,还加了好多火腿虾仁香菇,系好,吊到井水里,慢慢转啊转的,转的时间很长,那些蛋黄就聚集到一处了。上汤煮透,直接端皇上面前,切开,[color=rgb(59, 92, 114) !important]乾隆看傻了……
当然,做皇帝也有混得惨的。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赵昺,一路被元军追杀,一直逃到福建,饿得五迷三道。当地人也没粮食,煮了些番薯叶子给他吃,没想到一吃,觉得还真不错,就赐了个名字叫「护国菜」。国最后也没护成,皇帝跳海了,但菜留了下来,那番薯叶子汤,现在已经煮得相当有品相了。
什么最好吃?这是皇帝们总在思考的问题。隋文帝为此特别写了一个告示,向广大臣民征求答案。有个要饭的叫詹鼠,把榜揭了。皇帝问他,你知道什么最好吃么?詹鼠只答了一个字:饿。
他带着皇帝满大街转悠,把皇帝饿得前胸贴后背。最后给皇帝一张葱油烙饼吃,皇帝吃美了,回来就封了个「詹王」。的确,「饿」是最好吃的。
文章来源:历史
责任编辑:慧明/楊述之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260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6-2024 08:43 AM , Processed in 0.0588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