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lexsuen

居安思危之基金随意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5-8-2014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aoyun 发表于 25-8-2014 02:10 PM
所以可以开始把基金转去中国了?
呵..

下次跟着安枕无忧帖买就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caoyun + 1 你有开这帖 keh?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8-2014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25-8-2014 02:17 PM
翻看中国股市历史,

uncle tan 自己本身现在的投资, 哪个区域的最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8-2014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25-8-2014 02:17 PM
翻看中国股市历史,

其实上海股市和上面经济学家讲的,
是不是不同的东西来的?
做么他讲大熊市七年,
而你的数据看来又不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8-2014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suen 发表于 25-8-2014 02:30 PM
其实上海股市和上面经济学家讲的,
是不是不同的东西来的?
做么他讲大熊市七年,

2007年10月,6124 高点至最低1664, 反复浮沉至今, 2228 点 , 接近7年, 没错, 是熊了接近7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8-2014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有两个市场, 最大的是上海股市,下来是深圳股市,这些全是 A 股

接下来是在香港挂牌的中国公司------H 股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lexsuen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8-2014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aoyun 发表于 25-8-2014 02:30 PM
uncle tan 自己本身现在的投资, 哪个区域的最多?

公积金以前进基金, 现在搬到满额了,当然全是本地基金

现金是60%本地,40% 区域。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aoyun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8-2014 03: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25-8-2014 02:17 PM
翻看中国股市历史,

04, 05年当时的上海证券金融体系还没完善规范而造成暴涨暴跌,经过这么多年改革开发后还是重复十年不变的暴涨暴跌的话,心脏不够大颗的投资初哥看看就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8-2014 08: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reeman975 发表于 26-8-2014 03:18 AM
04, 05年当时的上海证券金融体系还没完善规范而造成暴涨暴跌,经过这么多年改革开发后还是重复十年不变的 ...

趁年轻锻炼好心脏也是好的.. 哈..
想当年工作两年, 我的投资进了大中华的全部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现在也不是活回来了.
所以年轻真的可以风险一点. 过了四十就得步步为营. 工作两年, 失去的可以是两年青春的贡献. 四十才来, 那就是失去二十年的贡献.
之前曾经看过一个投资的 formula.
100 - age = ??
?? = 你可以放在 equity 的%.
假设 100 - 20 = 80, 那么健康的 profile 是 80/20
但如果 是退休老人 就是 60/40.

其实我在想也许可以把 formula 改一改.
Average age of Malaysian - age = ??
假设 75 - 20 = 55/45
75 - 60 = 15/65   想想, 如果你已经退休了, 还剩下十五年的命, 那么就应该没有顾虑的去享受剩下来的余光.  十年也许是一个经济 cycle, 我们未必有那个能力再去等待一个崛起. 如果资产是一百万, 突然剩下70 万, 我们也再没有回去的能力了.

当然如果 estimate 自己是 90 岁, formula 也跟着改写了. 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8-2014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suen 发表于 9-8-2014 09:44 AM
前面已经讲过了:
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盲目投资--leekk8

如果一些人不了解一些投资项目,
又不合理要求保证赚多多钱包生仔(要俊男),
其实这投资者没错,
投资者有很多种,
这位只是个不能面对风险的投资者
通常在第一次买基金时,
有个风险评估表格,
他应该不能通过,
或只能被建议买超低风险的基金

这时,投资者可能又不同意
会说:我自己投资股票都赚钱,难道我不能承受高风险?

如果投资股票都赚钱了,
还看信托基金做么?
信托基金只是理财的工具,
要致富应该专注在股票
前提是有必胜的能力
不然...都是放FD最适合,
不要勉强自己


接上文
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盲目投资--leekk8

我发现有些“投资者”:
(1)天真 居然相信“投资”只能赚不会亏
(2)不能面对风险,却“投资”
(3)不会又不学,学了不会又要玩

一些投资者亏钱了,
不能接受事实,
性情大变,走偏激路线

如果你是这类投资者,
千万不要玩投资,
放定期是最好的
因为你会面对亏钱时得到心理病的风险
在街上大吵大闹就不好了

如果你是不能免对风险的人,
当任何种类的投资顾问 问你风险接受程度时,
最好诚实作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14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suen 发表于 28-8-2014 10:17 PM
接上文
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盲目投资--leekk8

你是不是暗示,

某人最近两星期,小股项风暴,可能烧到手了,

又出来发疯乱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14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28-8-2014 10:42 PM
你是不是暗示,

某人最近两星期,小股项风暴,可能烧到手了,

真的
我觉得是有必要提醒投资者,
亏钱可能会带来精神病,
这是个很大的风险
破财是小事,
坏了身体就不好了,
因小失大

另一件事,
就是观察了一些日子,
发现很多“个案”都不是基金的错、
不是公司的错、
投资者更不会错(神?)、
不是社会的错、
其实是代理的错

投资公司真的应该过滤下代理,
或把考试题增加多点专业和正确观念,
不要继续培育无良代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leekk8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14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suen 发表于 28-8-2014 10:52 PM
真的
我觉得是有必要提醒投资者,
亏钱可能会带来精神病,

代理的错?

举个例子

解剖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14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28-8-2014 10:55 PM
代理的错?

举个例子

不外是那些在银行或代理买了,
又没跟进,
让投资者自生自灭,
而投资者又真的去自生自灭 那种个案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14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告诉/暗示投资者,
能赚取比FD更高的利息,
又不讲t&c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14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保险信托金融版,
常会看到有人说投资股票,
鲜少会看到他们亏本的,
几乎百战百胜

我对股票投资很模糊,
但想随意分享一些疑点

(1)说自己投资股票赚钱,应该以所投资过的所有股票和期限来计算,不应该只拿赚钱的做例子吧?
(2)如果说之前买下的股票,到现在牛市里已赚了多少多少,其实也应该把目标价格和预测几时可以达到写出来,读者才能在日后观察到底是不是真的好赚吧?
(3)有些网友会说自己每个星期赚多少多少,不如告诉大家,今天买了什么,很快就能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材实料
(4)我鼓励这些网友能在股票论坛--〉个人专区 里开帖,记录买卖,就很有说服力


随便相信网上留言是个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8-2014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要小心啦

疑坠非法募资陷阱
拿督夫妇急跳脚

29/8/2014
http://www.seehua.com/node/120115

(本报亚庇28日讯)一对拿督级夫妇疑坠落“非法募资”陷阱,原想透过付出21万令吉投资防老,如今却可能竹篮子打水,变得一场空。

现年82岁的拿督吴书华今日与太太拿汀曾秋萍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指出,他们在二至三个人的招募下,投资于一间资产管理公司,共投资了三条线(单位)6万美元,约21万令吉。

他们表示,这家公司自称在中国的投资项目繁多,涉及福利彩票、电话卡、期货、网上贸易等,包括最新是在黑龙江投资树桐业。

吴氏指出,该公司负责人宣称会带彼等前往黑龙江实地考察,这使他们不疑有诈,然而,至今未见成行。

他说,有关负责人较后又宣称黑龙江树桐项目只供新会员,若有意涉足,需另行投资。

他表示,由于对方敷衍塞责,在心生存疑后,他要求撤回投资,但却被告知需轮候处理,暂时只能取回70%的投资额。

他指出,该公司负责人宣称,只要投资2万美金,有关资金可即暴涨至5万美金,一年后可获利百万

“我们经已年迈,所以想投资防老,而且在收取我们的投资额时也没有发出正式收据,所以我们怀疑上当受骗。”

“据我所知,已有多人参与这家公司的投资,我们在一项说明会上亲眼目睹有人做出逾迈美元的投资,相信这间公司已取得超过千万令吉。”

他希望这家公司尽快归还他所投资的金钱,以证明其诚信;否则,他准备向警方及国家银行报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8-2014 04: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suen 发表于 29-8-2014 12:11 PM
在保险信托金融版,
常会看到有人说投资股票,
鲜少会看到他们亏本的,

投资股票最适合有居安思危概念的人(例如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14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boontan 发表于 28-8-2014 10:55 PM
代理的错?

举个例子

我的同事, 真的遇到一个神级的大众银行职员, 叫她买大众基金, 然后平均要她每个基金买一千块来平均发展速度. 不过有叫她买进中华和欧洲基金多一点.
告诉她放着就是投资.
我同事还真的很久就放着了,  买了好多年, 幸运的是拉长补短, 没有亏, 但也没有赚.

他们也是代理的一种, 但确实最引问题的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9-2014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平均来看,大马投资者仅投资2到3种产品,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平均有5种投资产品
(2)大马投资者仅7%每月检视一次自己的投资组合,仅15%至少每3个月会检视一次投资组合
(3)尽管缺乏投资经验,但大马投资者并未表现出求助专业渠道来弥补经验不足的意愿,也没有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投资信息和建议
(4)大马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亲朋好友的建议和经验,而且不善於利用现成渠道获取最新的丶更专业的投资建议
(5)大马投资者还暴露出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
(6)尽管如此,大马投资者却对自己的金融知识过度自信

有被说中吗?


大马投资者缺乏投资经验

•2014-09-07 18:10
•东方日报
http://cnews.cari.com.my/news.php?id=649251

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2季《宏利亚洲投资者意向调查》(Manulife ISI)报告显示,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大马投资者缺乏自身的投资经验,也很少获得投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 大马投资者的投资资产拥有率较低丶对投资组合进行检视的频率较低丶资产组合不够多元化,可见其投资经验落後於亚洲其他投资者。

平均来看,大马投资者仅投资2到3种产品,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平均有5种投资产品。


调查还显示,大马投资者对於个人投资组合的检视频率也不及亚洲其他投资者,仅7%的受访者表示,每月会检视一次自己的投资组合,亚洲地区每个月检视投资组合的平均投资者人数有20%;大马也仅15%的受访者表示至少每3个月会检视一次投资组合,亚洲平均水平为39%。

尽管缺乏投资经验,但大马投资者并未表现出求助专业渠道来弥补经验不足的意愿:仅8%的大马投资者通过财务规划师获得投资建议,而亚洲和美国的平均水平则分别为25%和50%。

大马投资者也没有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投资信息和建议。仅9%的投资者依靠或参考网络信息进行财务规划,这一比例不仅在调查中排名最低,而且远低於亚洲31%的平均水平。

大马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亲朋好友获取投资建议,而非依靠专家或网络信息指导投资决策。

高达73%的受访者主要从家人和朋友获得投资建议,这一比例位居地区前列。

相比之下, 香港的比例为 44%。新加坡为39%,日本为25%。

宏利控股有限公司的集团首席执行员马克欧戴尔表示:「投资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需要谨慎,并借助他人的智慧,但在马来西亚情况并非如此。

大马投资者非但满足於仅借鉴亲友的建议和经验,而且不善於利用现成渠道获取最新的丶更专业的投资建议,所以他们的投资品种也相对较少,对投资组合进行检视的频率也相对较低。

这些习惯可以轻易改变,但在此之前,大马投资者仍将容易因市场波动和投资决策不佳而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大马投资者还暴露出较低的金融知识水平。仅有2%的大马投资者能够在国际金融知识基准测试中,给出全部5道考题的正确答案,相比之下,20%的新加坡投资者全部回答正确,而全部受访者的全对率则为11%。

尽管如此,大马投资者却对自己的金融知识过度自信,有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非常丰富。

他们对於自己的财务规划能力似乎同样信心十足,2/3的大马投资者从不听取任何专家的意见,其中72%的投资者表示这是因为他们「不需要」。

-下删-
点击上面的link看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14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很多基金教學的節目和網站:

youtube : 在 youtube 輸入關鍵字 : 基金
就可找到一堆台灣的基金討論。(例如【上班這黨事】,【現在才知道】這些節目)

怪老子理財

本帖最后由 edca 于 7-9-2014 09:4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6-2024 01:20 PM , Processed in 0.0499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