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30|回复: 2

台湾小吃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0-2013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小吃

台湾小吃不但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呈现出台湾一般市民的生活与文化,因此,若想认识台湾本土特色,藉由走访各地夜市、品尝美味小吃,是最迅速的方法。「就地取材」是各式小吃的 特色,由于台湾四面环海、渔获丰富,因此「海鲜」经常是料理的主角之一,如蚵仔煎、生炒花枝、海鲜粥、鱿鱼羹、虱目鱼汤等,鲜美的滋味,往往让人吃得大呼过瘾﹗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又有人称其为「波霸奶茶」,起初是台中地区商人以红茶加入鲜奶与软Q的粉圆,再予以混和调匀而成的饮料。由于它具有茶叶的香浓口感和粉圆的嚼 劲,很快就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并且名气远播海外,许多国外华人街都可品尝到这种浓醇的珍珠奶茶。



担仔面:
从台南开始走红的担仔面,小小的一碗面由川烫过的油面和豆芽菜,淋上熬煮多时的担仔面便可上桌供人品尝。若觉得配料不够丰富,还可以加一颗卤蛋或贡丸提增口味。

虾仁肉羹:
台湾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有着丰富的渔获海产,因此利用各种鲜味制作成小吃,也成为民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虾仁肉羹便是夜市集里普遍可见的一例。虾仁肉羹 主要以虾仁羹与少量肉羹一起烹煮而成,并加些太白粉水勾芡,使汤汁更为浓稠、更有咀嚼口感。而且品尝虾仁肉羹时,一定要加些乌醋提味,酸酸甜甜的汤汁与新 鲜虾仁羹、肉羹搭配会更加美味。

蚵仔煎:
这是台湾夜市里相当普遍的一道小吃,新鲜的蚵仔是这道美味的重要元素,将蚵仔淋上调和太白粉与地瓜粉的粉浆,加上蛋、青菜下平底锅以大火油煎,食用时再淋上特调的酸甜酱汁,味道香郁令人垂涎。

肉粽:
这种以粽叶包入糯米、香菇、花生、蛋黄、猪肉等佐料,口味带有淡淡竹叶香的肉粽,原本只有端午节才吃得到,现在几乎每个夜市都有摊位贩卖,它是一般民众宵夜点心的最佳选择。

臭豆腐:
越臭越好吃的料理,只有臭豆腐!许多人对臭味扑鼻的豆腐往往不敢尝试,但是一旦入口浅尝后,便难忘其特殊滋味。搭配酸甜泡菜一同食用,就可尝到外皮酥脆、内部组织蓬松的特殊口感。

肉圆:
台湾肉圆以彰化和新竹两地最为出名,其中彰化肉圆是以油炸的方式﹔新 竹肉圆则是以蒸的方式处理,口感上有所差别,游客可依自己喜爱口味选择品尝。肉圆的外皮是以地瓜粉、在来粉、太白粉加水调和成的米糊,内馅包入猪肉、香 菇、笋干等食材,吃起来外皮Q韧、内馅香醇,有咀嚼的乐趣。

棺材板:
台南当地知名的特色美食,光是菜名就令人觉得十分特别,其实棺材板只是将吐司中间挖空,填入鸡肉、鸡肝、虾仁、红萝卜、马铃薯、牛奶等配料,再以吐司盖起,这道小吃需趁热切块品尝。

润饼卷:
润饼卷的馅料相当丰富,包括烫热的高丽菜、豆芽和蛋丝、红槽肉、花生粉、糖粉等,以薄薄的春卷皮包成圆柱状即可,温热口感爽脆美味,是个相当受到欢迎的台湾夜市小吃。

蚵仔面线:
小小一碗看似貌不惊人的蚵仔面线,却是夜市里不可或缺的小吃美食,好吃与否的关键在于蚵仔的新鲜度和面线的Q劲。利用红面线不易烂的特性加高汤煮后再勾 芡,放入以川烫过的新鲜蚵仔和卤过的大肠,食用时淋上乌醋、特调酱料等,最后洒些香菜提味便可尽兴享用。

割包:
割包原本是尾牙(农历12月16日)时才吃的小点心,如今已在台湾夜市普遍吃得到。割包的外型宛如中式汉堡,白皙、松软如包子一般,趁热夹进而入口即化的猪肉和酸菜、再撒上花生粉与香菜,气味芬芳、口感绝佳。

剉冰:
一般所谓的剉冰,多指以刨冰机剉出的碎冰,加上绿豆、红豆、粉圆、芋头、爱玉等可随意选择的配料后,再淋上糖水的冰品,在夏天食用相当沁凉舒畅。不过,相 当懂得吃的台湾人,陆续开发出许多新的台式冰品,如利用水果制成的芒果冰、草莓冰等季节性冰品,不仅清凉消暑又富有创意。
TOP

地方特产

台湾除了五花八门的美食小吃外,还有各式各样美味独特的糕饼、名点,到台湾旅游一定非吃不可。除了现买现吃外,店家还备有各种精致礼盒包装,方便观光客将台湾名产带回国赠送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些属于台湾特产的美味。

茶叶
台湾素有「茶叶王国」之美称,地形、气候皆适宜茶叶生长,所生产的茶叶质量俱佳。在台湾可以买到的茶叶品项众多,其中以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白毫乌龙茶和铁观音为台湾茶叶四大主流,可以作为选购时的参考。在台湾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茶庄都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茶具。如果想要有更多元化的选择,感受陶艺文化,不妨到有「台湾景德镇」之称的新北市莺歌区选购。莺歌尖山埔路整条商店街将陶瓷文化以主题形象完整展现,店家展售的茶具包罗万象,是买茶具及观光的好去处。各大百货公司及超市都设有茶叶专柜,因此购买各式品种的茶叶十分方便。此外,以便利性为诉求的茶包,是品味茶香更简单的方法

贡糖
关于「贡糖」名字的由来,传说之一为此种糖点曾拿来当作古代民间朝圣的御膳贡品,而以「贡」为名;其二则因贡糖是以槌击制作而成,故使用闽南语「槌击」发音的「摃」作为称呼。台湾以金门贡糖最为著名,由于金门空气新鲜,水质冰冽清爽,加上岛风强劲、土壤干沃,生产的花生粒小扎实,味道香浓。经过搥打后的碎花生,加入麦芽糖,再透过拉酥、切割等手法,即成了香酥可口的「贡糖」,成为旅游金门必买的最佳伴手礼品。

凤梨酥
早期台湾农业时代,菠萝在外销市场排行第二位,加工制造成菠萝罐头、饮料及果酱颇负盛名。经过糕点师傅多次尝试,终于克服菠萝纤维粗硬不宜直接制为糕点的瓶 颈,并加入「冬瓜」做为绝佳的搭配。再加上天然奶油制成的香浓酥皮完整包裹菠萝冬瓜酱,「凤梨酥」因而定名,成为台湾非常受欢迎的点心小品。

马祖老酒
酒品
位于南投埔里西方的爱兰台地,水质清澈甘甜,其由糯米、蓬莱米、小麦等原料酿制而成的绍兴酒,酒液色泽金黄、滋味甘甜。 高温、干燥、无污染的金门,极适合高粱生长,加上水质极佳,所生产的高粱酒风味独特、清香纯正。马祖使用甘美清冽的泉水,所酿出的佳酿盛名远播,尤其以大曲、高粱、陈年老酒最为得名。酒色如红宝石的马祖老酒,不仅可以饮用,还能入菜,用途广泛。

米粉
相传米粉最早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现今以「新竹米粉」及「枫坑米粉」最为有名。由于新竹当地日照充足,风力强劲,符合了制作米粉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因此制作的米粉非常有弹性,水煮过后不易软烂。而彰化县 的枫坑米粉则是因为当地村民世代皆以制作米粉为业,有着百年的历史背景。后来当地许多村民向外发展,相继迁徙至更为繁华的埔里,因而也带动了埔里米粉的名气。
「新竹米粉」与「枫坑米粉」最大的差异在于最后的制造步骤。新竹米粉是蒸煮再施以风干完成,较能保留米粉原本的米香,而枫坑米粉则是为了增加弹性,以水煮再风干的方式作为收尾,两者口感不分轩轾,同样令人唾涎。

麻糬
麻糬在早期台湾社会称作「豆糬」,后来因为日本殖民时期受到和菓子等日式点心的影响,人们便将「豆糬」改称为「麻糬」。麻糬是台湾原住民与客家文化具代表性的佳肴之一。「杜仑」,为阿美族人所制作的粟米糬,香软并富有弹性,不加任何馅料是其特色。
而近年来闻名遐迩的花莲曾姓麻糬则是将客家麻糬发扬光大的重要代表,早期曾老先生由西部地区迁徙至花莲,以沿途贩卖麻糬维生,坚守客家传统,手工磨制糯米并将压干后的「糯粄」反复抛摔搓揉,使得糬皮棉密柔软,具有弹性且不沾黏牙齿,内馅则扎实富有口感,逐渐受到当地人喜爱,成为花莲的特产之一。

贡丸
相传新竹有一孝子,为使家中长者便于食用, 于是将猪肉块敲击成泥并搓揉成团状,使得肉质纤维更具有弹性,而后丢入滚水烫煮,成了一颗颗清脆弹牙的肉丸,方便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由于材料以猪肉为主,早期当地居民称之为「肉圆」,后来因为是以木棒敲击而成,使用闽南语「槌击」发音的「摃」作为称呼,沿用至今人们称作「贡丸」或者是「杠丸」。贡丸因 起源于新竹,台湾以当地出产的最负盛名。

擂茶
擂茶是一种客家民间古老的饮食方法,「擂」有「磨制」的意涵,一般认为擂茶具有养生健康的价值,搭配各种谷米、干果,豆类等原料混合研磨,当磨制成粉并出油 的状态时,注入热水便可食用,相当方便。现今客家地区仍然有饮用擂茶的习惯,许多客家人将擂茶当做正餐食用,加入大量米籽以及热炒小菜等作为原料,而一般 人把「擂茶」当作宴客用的茶点。在新竹北埔乡、苗栗县南庄乡、高雄市美浓区都可品尝地道的擂茶。
太阳饼
民国初年,台中当地一位糕饼师父魏清海先生,运用昆派饼艺将传统麦芽馅饼作改良,以麦芽为内馅并使用金黄酥皮包覆,外型浑圆扁平,约略掌心般大小,方便人们取用。由于外观形似「太阳」因而取名为「太阳饼」。因为太阳饼是甜滋 的麦芽糖酥饼,口感细致,是早期富有人家的甜点小品,因此有「细饼」之称。而有些人将太阳饼浸泡于豆浆当中,让麦芽甜味更为温醇,口感愈发柔软,方便于长 者与幼龄小孩能轻松入口,所以太阳饼也称作「泡饼」。台中市是太阳饼的发源地,老字号店面多集中在此,是一般游客旅游中部常买的伴手礼品。

方块酥
嘉义市的民国路以贩卖各式面食与馒头为名,有「面食街」之称,而最为著名的「方块酥」即源自于此。方块酥是以奶粉、奶油或猪油、芝麻及糖等原料加以烘焙制作而成的酥脆饼干,将酥皮层层相迭并以方块形状裁切,酥脆香浓的口感,因此而得名「方块酥」。

乌鱼子
台湾加工乌鱼子的手法具有百年历史,加工过程中先挑选雌乌鱼,经采卵、清洗、去血、盐渍、脱盐、压平整形、干燥、再整形等程序后成为成品,需花费一个礼拜的 时间。乌鱼子的质量优劣可从外观及口感来分辨,优质的乌鱼子外型美观、厚薄一致、卵粒剔透,口感方面则咸度、湿度及硬度适中。烹调方式多半采用火烤方式,搭配台湾特产的高粱酒,简单调理却是一道受人欢迎的佳肴,在一般百货公司或特产店均有贩卖,是一般人逢年过节,做为登门祝贺的伴手礼品。

猪脚
猪脚的烹煮方式,台湾北部以清炖为主,而南部则以红烧较多,其中最著称的是屏东县万峦乡的红烧猪脚。『万峦猪脚』之所以闻名遐迩,是由于特殊的制作过程以及 独家配料熬炖成的美味口感。猪脚全部采用猪的前肢,经过精心炖煮,表皮韧筋间柔软富有弹性,肉质鲜嫩且多汁,呈现多层次丰富口感,冷食热食皆宜。对于台湾人而言,吃猪脚加面线是去除坏运、否极泰来的民间习俗,虽然并没有科学依据,但能获得心里的安慰。

黑糖糕
黑糖糕原本是民间祭拜祖先使用的「发糕」,据闻开始有黑糖口味的发糕,是由日本冲绳流传至澎湖。冲绳的黑糖向来远近驰名,早期许多冲绳人移民到澎湖,定居做生意,因此研发出黑糖口味,现今澎湖特产的黑糖糕,是由当时名为「丸八」的琉球糕饼师父推出的产品。
黑糖糕原本只是作为供品,随着询问人数愈来愈多,当地糕饼店为了迎合观光游客的需求,使用新的制作技术,让它变得更松软少糖、包装精美,逐渐便成为澎湖著名的伴手礼。

继光饼
相传继光饼起源于明朝,当时戚继光将军,将行军干粮做成饼状,让士兵以绳串起挂于胸前以利携带并食用。继光饼的材料以面粉为主,讲究养「老面」与和面的技巧,以达到十足的厚实度、蓬松度及嚼劲。继光饼制成后要烧炉、贴炉。贴炉时炉壁不能太烫,否则饼会掉落而前功尽弃。马祖闻名的「继光饼」,具有地道的北方 风味。为了推广健康饮食,继光饼一改过往油炸的烹调方式,改以烤箱烘烤,类似汉堡,中间夹上火腿与煎蛋,故俗称「马祖汉堡」。
牛舌饼
牛舌饼外形椭圆且长,形似牛舌,「牛舌饼」之称不胫而走,在台湾以宜兰及鹿港地区的牛舌饼最为称着。但因二地环境历史的差异,制作牛舌饼的手法也有所不同,严格来说,两者除了外型相似于牛舌外,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二种甜点。宜兰牛舌饼形状窄长且轻薄,以手工将原料揉入面团拉制而成,烘焙前在饼身轻轻划上一刀,决定香脆美味的口感,近于饼干的口味;鹿港牛舌饼则是厚实圆长,以浓郁香软的饼皮包覆着甜而不腻的麦芽糖内馅,透过烘烤或油煎的方式制成。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kl0323 + 5 谢谢分享
yongchinhung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0-2013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很仔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3 06: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6-2024 02:01 AM , Processed in 0.09218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