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dam_king

【槟城名人榜】槟城名人知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5-2006 06: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春荣(上篇)

一八七二年,一名二十四岁的青年,从中国广东省大埔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永兴甲汉上南来,在槟榔屿的码头上了岸,举目茫茫,回顾茫然,开始了他超过十年的坎坷生涯。

为了每天一碗白饭糊口,他曾当过估俚,做过小贩,也曾失业投靠同乡,最后竟是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潦倒得在路边替人算命写信维生。

当时,蹲在木坡后替人算命的他,可能正在以命理安慰别人的同时,心中嗟叹着自己的命途多舛,他居然没有算到:一百二十年后,报章杂志都没有把他淡忘。
这个落魄街头的倒酶中年人,后来晚运兴隆。据说,他从受一名药材店主人的知遇之恩开始,到接管了药材店主人顶让给他的一门亏蚀生意时,居然遇到了人生的大转机,从此平步青云,一步一步的踏上了致富之阶,而且“富而优则士”,身在英国人的殖民地,做大清皇朝的官,到后来,他的官越做越大,连带他的几个孩子,也在中国为人父母官。

历史是这样记载,这个名叫戴春荣的客家汉子:槟城一条路以他命名,其余学校、寺庙、医院,包括英皇爱德华纪念医院、玻罗池骨疗养院、槟城大英义学、中华学校、时中学校、极乐寺、南华医院,到处都留下了他作为其中一名主要发超人或贡献者的名字,铭刻在碑石上。

路名是以“戴喜云路”命名,这也是北马人所熟悉的名字,而一般捐献及功德碑记,则往往刻上“戴欣然领事”的名衔。

说起来,他是一个相当谨慎,深谋远虑又真正热心社会的人。他在一九一九年去世前的遗嘱居然规定了到自己的第三代也不能分家,以避免“华人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同时。他还规定了遗产的收入必须有二十巴仙用作慈善教育。不过,文字毕竟不是“天衣无缝”的。

一份遗嘱,会遇上全新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有不少字眼和定义也不免会受到揣摩。於是乎,我们居然有了新发现。

历史是记载着“戴欣然,名春荣,字喜云”,是清政府最后一位南洋总领事,并记载他的儿子戴正芷汀是民国驻槟首任正领事,报上的新闻则是说明了,近三十年来,他的子孙一再把他的遗嘱带上法庭,要求法官公判。

其实,相比起其他的富豪,相比起其他百年来在星马两地此起彼落的豪门,戴喜云的遗产是交待得相当清楚的,他也立下了相当清楚的遗嘱。最令人欣佩的是,这一位在流落市井卖榴连也因衣装褴褛被人当偷裤贼侮辱的“父母官”,生前居然“爱民如子”,把一部分的财产、店业的收入全划为专供慈善和教育用途,主
动开了南洋富人以遗产设立基金的先声。

可是,戴喜云的遗嘱在最终还是避免不了上法庭,成为公众课题的命运。

只因为这其中有一宗遗产,是直到今年,一九九四年,才几乎算是“解决”的。而且价值是何其大,牵涉又何其广,也就不免引人注目了。

这就是在九二年七月槟城高庭法官判准以最低价九百五十万元保留价格公开投标的时中分校与毗邻十二间店屋。

由於被判决可以售出的财产,居然是一家学校,而且又是戴喜云的子辈当年慷慨廉价租给客族乡亲办学的建筑,又遇上这是一间被认为不应滥加拆除甚玉维修的历史古建筑,因此,情势更是备受注目。

在诸多法庭处理的豪门遗产案件中,这也是少见的(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列总检察长为首答辩人的案件。

原本,总检察长身为公务要员,和所有私人财产的纠纷以及循法处理的遗产案件,都没有纠葛。可是,基於时中分校既有私人地产之实,而且是以公众慈善信托金名义出现的,结果戴喜云的遗嘱执行人便基於“针对学校采取任何行动,需取得总检察长准证”的条文,在向法庭申请批准拍卖校地的庭会时,宁可事后替总检察长付庭费,也别无选择的需列总检察长为总答辩人。

这宗判决的后果是:原本面临学生稀少的时中分校肯定了十年举棋未定的迁地为良,最后获槟州首席部长协助,通过槟州发展机构,决定把双溪里蒙二依格地段按“教育用途土地价格”,卖给时中董事部。

这宗判决的后果也是时中学校分校终於在一九九三年十月找到了买主,买主是马来西亚植物油提炼厂私人有限公司,所有对古建保护有兴趣的人士,正在密切关注,这家对时中分校目前尚未有所行动的新业主,会如何对待这幢百年古建。
这宗判决也让公众看见了,随着祖业成交之后,有二名个别戴氏族人对祖业的处理方式有分歧,各自上法庭表示对两名同是戴喜云后人的遗产信托人不满。

戴喜云的安排是非常高瞻远瞩的了,为了避免儿孙辈过早瓜分他的遗产,过早分家,他明立遗嘱,说明其产业只有在最长命的孙儿逝世了二十一年之后才可以分家。为了保持对慈善及教育事业的承诺,他规定只有四名孙子全去世后,承诺才取消。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九九二年传出法庭批准拍卖时中分校这最大份的产业,以换取现款后,戴喜云生前未曾见过的养孙,他次儿戴淑原的养子戴万成,立即在去年十月尾以六十五岁高龄入禀法庭,要求法官审判,为何戴喜云养子后人有权参与受益,他身为淑原“后人”,反而被“置身事外”?

另一方面,戴家另一后人戴祖光则认为脱售时中分校的价格太低,要求法庭撤回准以九百五十万元最低价售地的准令。

其实,如果追溯戴喜云子孙动用法庭,把他的遗嘱带到法庭上去请法官审理,历史事例可以追溯到一九五八年。

在戴喜云一九一九年留下的遗嘱中,有立嘱给他的妻妾,四名儿子,一名养子,所有女儿及男孙,规定他们必须把产业的二十巴人仙收入,充作慈善用途,其中有十巴仙是寄到中国故乡去的。可是,基於当时的政治关系,马中断交了十年,戴氏子孙竟于一九五八年十月四日申请获高庭庭令,谕令要汇到中国的那十巴仙是无效的。过后,戴氏子孙又在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取得庭令,将戴喜云原来规定的“二十巴仙慈善用途”,成为只用在马来西亚的十巴仙。

到了九三年之后,这十巴仙虽然依遗嘱依然必须捐作时中分校作教育捐款用途。可是,数量却比过去增加,因为售卖了时中分校的校地后的净收入,带来了可观的利息。

直到目前为止,时中分校是迁校在即,古建筑是拆是保留,则命运未卜,戴氏遗产在第四代分家,慈善信托遗嘱的取消也是在预定时间的事!

我们不妨走入时光邃道,看看这一个家族和时中分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资料来自:http://www.penangmedi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5-2006 06: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春荣(中篇)

在战前的南洋华侨教科书里,有近代华侨的功绩篇的课文,里边例举了三名有功的华侨为例,其中一位,便是戴欣然,也就是戴喜云,或者我们所称的戴春荣。
这一位生於一八四九年农历八月初五,死於一九一九年农历四月十六日的人物,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位古人。

不过,有关他的遗产的课题,则是新课题。

他曾经是槟城最潦倒的失业者之一,逃到太平找吃,不过后来却成了本世纪初拥有槟城市区最大片产业的个人业主。

他所留在槟城苏丹阿默诺富豪路的那片土地,也就是时中分校的旧址,一直都被认为是那一条路的地点最适中的黄金地带。

翻开近十年来的资料,我们居然可以发现到,这块地皮和这一间学校,一直到它去年脱售为止,几乎每一、二年,总会成为北马新闻的热门课题!而每次课题出现时,戴喜云或戴欣然或戴春荣的名字,便总会被提起,他的照片也常会被刊出。想不到,他这个古人居然可以跨越时空,一再成为清b在的热门人物。

有关戴喜云的一生发迹故事,没有什么神话,只能用时来运到四个字来形容。发迹前,他可说是掌握了机会,侥幸上岸,不过,发迹后,他却是重新游入大海中,搅起千堆浪。

他的一生,基本上就事战前的南洋华侨学校通用的教科书中所记载的。“戴欣然,广东大埔人,在马来半岛经营农矿致富,生性好学,多行善举,大埔荒年,施粮数十万担,国内的学校,发起或捐助成立的有十多处。”

这是正统的教科书,里头当然是好汉不提当年,英雄不论出身。

不过,说起来,戴喜云比不少人清白,他的出身固然低,却不同一般人靠偏门发达或拳头起家,他是捱出来的。

其实,戴喜云是他的号,春荣才是他的名。

据说,曾经有不是马后炮式的相师替戴春荣利用通书的称骨头歌来称骨,发现他是“一个少年运道未曾通,几许磋砣命亦穷“的人物,说他“六亲兄弟无依靠,一生事业晚来隆”。

通书里算八字斤两的“称骨歌”会有多大灵验,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戴春荣的命运,也的确是到了中年之后,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后,成为槟城华社的当然领袖,代表著一个国家,和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并肩平等。

就和不少后来成名的早期南洋华人巨富一样,戴春荣也是少时贫穷,被迫南下槟榔屿谋生的苦力。

当戴春荣刚刚到达槟城时,正值一八七三年,当时,戴喜云的名号还有起,更不是史书里所称的戴公,由於投靠亲人无望,生活不好,他竟被迫当小贩。

不过,戴春荣这段小贩生涯,看来也不能为他挣得了多少钱,因为,他在不多久之后便离开了槟城,到达太平,到了太平之后的他,已整三十岁人了,居然是一切从头来过。

有关戴春荣在太平如何过日子,坊间资料乏陈可言,后世留下来明德记载,几乎都是戴公欣然发迹成名的丰功伟迹。

有一段说法是说,戴春荣初到槟城固然落魄,但是,被迫到太平去谋生时,更加落魄,甚至曾经被人诬为偷裤小贼,甚为潦倒。

传说,当年戴春荣落拓槟城,无以聊生,到了太平之后,正好遇到了榴连季节,因此,便向种榴连的同乡讨了些榴连 ,每日用扁担挑著箩,担了榴连一路叫卖。
据说,有一天,戴春荣在太平郊外卖榴连,刚刚好那儿有一家人失去了他们晾   在屋外的裤子,出去探看四处无人,於是便怀疑是这个附近榴连小贩偷的。戴春荣不甘被诬,当然是和对方辩驳,居然被对方羞辱。

这一来,气愤的戴春荣,再也提不起劲卖榴连,想到被侮辱的滋味,他越伤心也越沮丧,终於摔倒了扁担,宁愿捱饿。

这段传说可能是当时家族口述,因此,方才会有多人知悉,且被邝国祥<槟城散记> <槟城侨贤逸事>文中带过。

但是,捱得了一天,也捱不了第二天,第三天……到了最后关头,走投无路的戴春荣,终於找到了一位开药店的客籍同乡,借对方的骑楼,靠算命兼替人写信,换些微薄的蝇头小利过活…。

亏得客家人的习俗,无论多么贫困的农家,依然都会送孩子到私塾读书;或由父母叔伯亲自教读些文字。所以,懂得些文墨的戴春荣才不致于饿死太平。

在这阶段,戴春荣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只能靠替人写信糊口,回槟城也不是,回故乡更不是,要到别的地方求发展,又前路茫茫,惟恐前途更崎岖……

当时,他自己也没料到,这居然是他的转捩点。

戴先生长期都摆摊在这位开药店客家乡亲门口,因此,他和药店老板熟络之后,便也兼任了药店的书记。

一八八五年,戴春荣终於时来运到。

这一年药店主人事业失败放弃营业,主人一旦离去,便把这间店交给老臣子戴春荣承顶。

也就在戴春荣顶这一家药店之后不久,马来亚的药业行情居然大起变化,转泄为涨,戴春荣的财富也就与日具增,不到二十年之间,他开设的“杏春堂”即在槟城、怡保两地都开了分店,而且,还兼营当店等业务。

这时,戴春荣已三十六岁了。

传说戴喜云真正致福是在四十岁,过程则有些戏剧化。自从戴喜云获利数千元之后,到了他四十岁过后,他开始想到了超过十六年没回去的祖国,於是,决定回国一趟。

怎料到,当他坐船去到香港,他却发现到自己的汇票遗失了。

这件事对这一位挟巨款游港岛的“杏春堂”老板,可以说是晴天霹雳。他忽然间变成进退两难,流落香港,不明一文。虽然说他有钱,可是钱在马来亚,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汇票的钱也是要带回槟城,当基金用的。

这时候,他偏偏遇上了一个和他有来往生意的香港药行主人“乘火打劫”。这个香港药行主人,愿意替戴喜云到银行作证,向银行领取与戴喜云所失去的汇票同一数额的款项。不过,他提出了附带条件,戴喜云所失去的钱额,并不会用现款来支付给戴喜云,而是以银行贷款的形式,由他担保戴喜云向银行借钱,向他买货。

他的建议,也不无道理,这样一来,戴喜云虽然不见了一笔带回槟城的周转金,但是,如果有同样价值的一批药物,带回去售卖,至少也可以换成现金,暂渡难关。

这时候,戴喜云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想到届时在槟城、太平售药,也是要补货的,为了能有张船票回家,只好勉强答应。他没有料到,对方装上船,送到槟城给他的药材居然是一大批价钱难销的药材。

当时,他只求脱离返槟,等到他回到槟城,听说所有货物由船运到,他去码头一看,居然发现,对方配给他这些廉价而难销的药材,令他跳脚不已。

可是,隔了几天,戴喜云便听说到,中药来源中断,价陡涨,这些大家平常少有收购,用来作配方的「配角」药材,四处缺货。

中医开方,讲究「君、医、佐、使」,四种性质的药互相应用。诸店中不是少了
「佐」和「使」之用的药材,便是少了「医药」。这时,正嫌著来货过多的戴喜云正中下怀。

未几,便听闻开药店的“杏春堂”主人,已投资兼营矿农业及在太平包酒鸦片饷码了。

这时已是到了十九世纪未,当时清朝为了笼络南洋人心,同时为了赈灾等理由欲收取款项,开始向南洋华人卖官。爱国心和虚荣心交织的南洋华人富商,也有不少是各自按自己的经济条件捐官取衔。

这件事,戴喜云也不落人后。

1890年,鬻官知府衔,1895年为道台衔,1903年为盐运使衔。

不过,他不是捐有名无实的虚衔,而是要捐个出身,以便完成少年时读书不成,不能光耀祖的遗憾。

一九零七年,中国驻英公使李经方受到南洋领袖弼士等人的推荐,有意委熟悉戴喜云继他的好友张弼士、谢春生、梁碧如等人任槟榔屿第五任领事官。

於是写正史者便这般的记载:「光绪卅四年戊申(一九零八年),戴春荣因捐三万金以兴建北京模范监狱,钦赐道员分省补用,并加二品衔,促入京候旨,以年老辞位,改充本屿事。」

当了三年槟榔屿领事后,他又旋升任代理总领事。

不过,戴喜云这个代理总领事当得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升正,不久后遇上辛亥革命,他辞官了。


资料来自:http://www.penangmedi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春荣(下篇)

无论如何,戴喜云这个清朝的领事官在入民国年代之后,只当了二年不到的领事便辞职,倒不仅是由於他太过忠心清廷,而是他太懂中国人政治之故。

事实上,这个领事也不太忠心。他固然对清廷有感知遇之恩,但当领事主要还是为了服务本地。

据史料,在一九零八年十二月初二,“戴欣然领事”,曾经接受到清国钦差大臣李经方一封札子:上边要戴欣然领事秘密查探孙中山的革命党和康有为的维新派在槟城一带的活动,并劝导华人商家勿受这二个“乱党”影响。

当时,正好是这两派人马聚集槟城,互相骂战之余,又一起大骂清廷,甚至到处收捐款,要到中国去搞叛乱。

可是,从前清领事档案中,我们发现戴喜云,当领事当得一只眼睁,一只眼闭。当时的实况可以解释:他当时是不可能不知革命党的活动,然而,他却存心暗护,他一方面聘请有革命党之嫌的饶芙裳等人办校,另一方面则回信清廷的英国公使李经方和清廷外务部说:有关资助革命党这事“他埠或有资助,本埠则无其有”。

而事实上,说他们商人两边站搞投机也好,说他们私底下爱国也好,毕竟他们已发挥了支援的作用。不只是戴喜云如此,在他之前担任领事的几个好友谢春生、梁碧如、张弼士也是一样,他们居然合办了一家学校,让不少缺乏生活费的南来革命党在里面教学和读书。这间崇华学堂,也就是时中学校的前身。

戴欣然大人制造的藉口说“只有少数下流社会,才会穷到无所归,藉随乱党之末以糊口,每为市井所不齿”。这一封向清朝政府担保槟城华人商界和他关系良好,说槟城华商“身家性命都在内地”,不会支持革命的信件,当然是胡说,可以让今日重温内容者看出他在麻痹清廷。因为当时槟城客潮乡团中已有不少党人,戴喜云不会盲目。但,这封信的存在和内容当时都不便公开解说,而戴欣然的身份毕竟是清国领事,表面功夫不能逾矩。因此,当革命成功之后,戴喜云的星加坡领事馆,按照程序,未获英公使照会,依旧升起大清龙旗,立即就被他的同宗,光华日报主笔戴天仇写文章大骂,“吾家不幸,出此顽固”。

戴喜云是个见惯了人情世面,手段圆滑的生意人,以做生意人的态度兼职做官。可是那些不通“人情世故”的理想主义青年却不懂得这一套酬酢规矩,十数载革命一旦得志,更是坚持得不留余地。

对戴喜云来说,他一生最尴尬的一件事,也许便是在他甫上任星加坡“代总理事”之后不久,已知是升正,但尚未等到“升正”的批文,便遇到清廷被推翻,而自己的同宗戴天仇又来信“逼官”。

这位当时任光华日报主笔的才子,不只是在报上唱戴喜云,而且,还特地写了一封信给戴喜云,一开始便尊称一声“春荣宗兄大人阁下”,然后说“久仰高仪,不胜景慕”。可是,到后来,戴天仇的文笔一转,却说道:“独是迩来口碑,皆罪阁下为虎作伥,昨日之示出,而骂罚者益众焉。”

这位主笔也真捉狭,居然告诉对方说,我昨天登了一篇骂你的文章,发现到骂你的人更多了。

在信中,戴天仇还特地质问戴喜云为何如此“无良”,居然在文字上加“匪”字于“义师”(即革命军)头上,并且请戴喜云回去好好读族谱,还寄上“祖德赋”一篇,大大讽刺戴喜云“不记得祖先”。

一直等到戴喜云回信对戴天仇说,他已经不再在总领事馆前升起大清的黄龙旗,并且愿意放弃这一个清朝封赐的职位,戴天仇又去另一封信称赞他“知错能改”,“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是,问题来了,戴喜云不当领事,谁会熟悉风土人情又有资格?於是,到了一九一二年,当然不能由清朝总领事连任的民国总领事官改由胡维贤代理,但辅导的槟城领事职位则落入戴喜云儿子戴淑源手上。


资料来自:http://www.penangmedi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06: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柯以敏 - 美声天后



========
个人档案
========
中文全名        :柯以敏
英文名          :Mindy Quah
身高            :172 cm
出生日期        :1972年3月30日
生肖            :鼠
出生地          :槟城(马来西亚)
最喜欢电影      :音乐之声 卖花女
最喜欢颜色      :紫
嗜好            :收集Swatch手表,运动鞋
最喜欢的运动    :室内健身运动
最喜欢的动物    :狗
最喜欢的水果    :芒果
最喜欢的食物    :鱼.菜珍珠奶 
最喜欢的礼物    :柔软的玩具
最喜欢的歌曲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最崇拜的欧美歌手:Whitney Houston、Mariah Carey
最高兴的时刻    :获得1991年亚洲之声总决赛亚军
音乐造诣        :英国皇家钢琴八级、电脑音乐程序、伦敦Guildhau学院声乐晋级最高级

========
个人经历
========

  1972年柯以敏出生在美丽的马来西亚。

  这个景色美丽,气候炎热的国家赋予了柯以敏率真爽朗的个性。

  1981年,9岁的柯以敏就远渡重洋到英国学习音乐,但是在她的记忆中,色彩艳丽的马来西亚始终是她最美丽的家乡。

  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但是她,哥哥和妹妹都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虽然9岁的柯以敏就远渡重洋到英国学习音乐,并立志成为一名流行歌手,但最初家人并不支持她这样。

  通过不懈努力,柯以敏最终获得了英国皇家钢琴八级,电脑音乐程序及伦敦Guildhan音乐学院声乐晋级的最高级。

  1991年,19岁的柯以敏学成回到马来西亚,参加了索尼公司的歌手比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由此迎来了她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出版了她的第一张专辑《太傻》。

  柯以敏就这样用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忠诚一直歌唱。

  2004年,柯以敏和她的爱人以及四岁的小女儿一起,把他们的家搬到了北京,并与京文唱片签约,推出了自己最新的专辑《好男人》。

  柯以敏的爱人比她年长10岁,曾经是她的经纪人。用柯以敏的话说,她的人生很浓缩。他们相恋半年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再过一年,他们可爱的小女儿就降生了。

  平日,柯以敏喜欢练瑜珈。她已经练了两三年了。她说瑜珈可以给她健康的身体和平静的心情。



资料来源:http://www.it.com.cn

[ 本帖最后由 Crono 于 13-5-2006 06:2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06: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萃龍 - 林蒼祐之父

20世紀初時,馬來亞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檳城、新加坡及馬六甲則被劃為海峽殖民地,直接由英國人統治(海峽殖民地於1824年成立)。

土生土長的華人大多數聚集在海峽殖民地,南來的華人也在這3個地方定居,及後分散到聯邦內陸。

那個年代,土生的華人已經組成僑生公會,隨後華人的大批南來,才沖淡這個集團所扮演的角色。

在新加坡的一個姓林的家庭,於1891年誕生了一位麟兒,取名林萃龍,接著又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其中一位林漢河後來成為醫生且被封為爵士,但是做大哥的林萃龍,在安德魯教會學校及萊佛士學院畢業後,考進愛德華六世醫學院,1913年考取醫學士。

這位年輕的醫生一畢業後,即離鄉背井來檳城,在政府地方醫院擔任助理外科醫生。當時是22歲,英姿風發,決心在檳城創一番事業。從此落地生根,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也創造了後期的檳城歷史。

翌年,林萃龍醫生在沓田仔自創“思明藥房”。

“思明”這兩字是萃龍的父親按的名。因為他們祖籍是福建廈門(思明)。

同安金廈也稱思明,蒼祐祖父取此名字亦有思鄉之意義。

林萃龍單身匹馬在檳城闖天下時,仍然是單身漢,住在阿拉頓律(Jalan Arraton)這間舊屋已被拆除,目前重建成漂亮的雙層排屋,部份不再屬於林家的產業。

在林萃龍住家的對面,住著一位年輕的姑娘。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這位姑娘謝瑞雲不久就與年輕的醫生墮入愛河。謝瑞雲小姐是謝其意的女兒,她和後來參政的謝成金是堂兄妹。

謝成金50年代和林蒼祐一起搞政治,同屬馬華要員,但後來因為首席部長之爭而和林蒼祐結怨。這是後話,以後再提。

萃龍結婚後,於1919年5月28日生下第二個愛情結晶,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林蒼祐。意即“蒼天保祐”。這個人就是後來在政壇呼風喚雨的人物。

在林蒼祐的前頭,有姐姐,下來有弟弟和妹妹,二弟蒼樹是藥劑師,一向來在思明藥房工作迄今;三弟蒼明是會計師,刻下在新加坡;四弟蒼吉是著名繪測師,檳城敦拉薩摩天樓城市發展計劃的主要設計人。

文革波及馬來亞

林蒼祐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國掀起影響深遠的“五四運動”。一場文化運動也波及到馬來亞。在這之前,孫中山先生成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帝制,結束幾千年來的封建統治,於1911年建立中華民國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檳城影響不大。雖然五四運動的文化革新衝擊到馬來亞,但峇峇社會依然處於優勢,尤其是在上層階級方面。英殖民政府對峇峇社會照顧有加,因為這些人接受了英文教育而順應英政府的潮流。

林蒼祐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大的。在當時來說,醫生的兒子是屬於有錢人,更何況林萃龍醫生在檳城逐漸成為名西醫,有“兒科聖手”的美譽。

林萃龍的家庭教育相當成功,他不是進行藤鞭教育,而是以愛心教導孩子。

當蒼祐稍為懂事時,他們已離開阿拉頓律的住家,搬進中路的一座洋房。以當時環境,是很少人能夠有此幸運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長大。

林蒼祐回憶道:“從我童年開始,先嚴教我如何憑著羅盤去指認家鄉夜空中的繁星,家慈憑著家中的掛鐘教我分別時辰。”

這深刻的回憶,是林蒼祐啟蒙教育的第一課。

在家中,父親要他們兄弟姐妹培養勞動和紀律,母親則慈愛開導。孩子們得到長輩的訓練,又被鼓勵自由發展,以致林蒼祐從小就養成領袖的性格。

他的弟弟蒼樹追憶兒時記趣時說:“我們的大哥是名副其實的大哥頭,玩遊戲他帶頭,玩拔拔朗也是由他率領。總之任何遊戲他都是第一,我們大家跟著他。”

不過,嬉戲之餘,林萃龍也要他們做園藝工作,住家外面的大庭院,就是他們發揮的場所。

一件有趣的事情發生在蒼祐進學的第一年。他被送進女校讀書。雖然當時男女同校,但他的弟妹們取笑他變成“女孩子”。

過後,他轉進哈珍學校(Penang Hutching School) ,再升上著名的大英義學(Penang Free School)。

大英義學是英殖民地政府設立的一間英校,素負盛譽,政要名士多由此出身,包括首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


资料来源:http://mag.sinchew-i.com

[ 本帖最后由 Crono 于 13-5-2006 06: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崔耀才

崔耀才,一位充满传奇性,名气响当当的人物,也是槟城劳工党的发起人 。1956年以绝对的多数票在双溪槟榔区中选市议会议员,60年初出任乔治市市长, 同时也是70年代槟州唯一以独立人士身分两届中选的州议员。

崔耀才从政脚踏实地,在民间特别是彭加兰哥打区享有崇高的声誉。由于当时的彭加兰哥打区选民大都是中下阶级 ,其中很多都是不识字或不熟悉政府部门的小贩及小市民,当时崔耀才就是拎着打字机,在选区走动,选民一有需要他就马上用打字机为他们写信,寄出去。 虽然崔耀才一心一意为民服务, 不过却常遭到市议会职员的刁难,因此加强 了崔耀才重出政坛的决心。

1974年,当时已经年近七十的崔老先生在被易名彭加兰哥打区的州议席提名竞选,结果以5千多票取胜,崔耀才以独立人士赢得州议席的壮举,可说是槟城历年来的第一位。 1978年,崔耀才再次蝉联该区州议员,可惜1980年崔先生不幸过世, 彭加兰哥打区选民就这样失去了一位好代议士。

由于崔耀才对州内小贩贡献良多,槟州小贩联合会为了感念他,特别成立了崔耀才教育基金,用作鼓励小贩子女的奖助学金。



资料来源:光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5-2006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 you for all the effort, its a " must " read for every PG student.





触犯使用中文发表条规。
原因请看这里 ---〉【槟城版规】使用中文发表之条规

以后多注意哦。

谢谢合作。

槟城坛主启。


[ 本帖最后由 misia 于 14-5-2006 12:4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dam_king 于 11-5-2006 04:01 PM 发表
槟城名人榜之駱文秀

出处:光华日报

1)駱文秀

駱文秀也是大馬華人企業家「白手興家」的典範。他生於一九一五年,幼年在中國福建省惠安縣赤石鄉撿拾豬糞供做燃料,完全沒有機會接受教 ...

感想:在印像我中駱文秀,是个白手兴家的亿万富翁!曾经是槟城首富!可惜当他百年归老后,其商业王国慢慢的走向末路!



哇,你用字还真的不小心。“末路”???!!! 人家还有不少后人在世的呢!

他家的东方企业集团还是受推荐的股项之一,只恨自己没那么多钱来买。

小心官非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5-2006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实业(Orient,4006)

[更新於03/03/2006 13:47:00]


主要业务:企业集团。
主要股东:Boon Siew私人有限公司、雇员公积金局、国民投资有限公司、Penang Yellow Bus Co有限公司。

财务要点(RM百万)-截至12月31日为止 (点选阅览)


本周,《资本投资&reg;》再次对东方实业做出撰写。曾经在市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股项,但是当东方实业於2001年失去了本田汽车的分销权后(在这篇文章里,汽车不包括电单车)就被市场所遗忘了。随着目前市值是其营业额陡峭的折价,东方实业会否是被遗漏的投资呢?


东方实业拥有广泛的业务组合,其中包括了[1]. 进口Hyundai Ascent、Elantra以及Sonata的全散件零件、组装以及分销以上三种现代的汽车款式、[2]. 本田汽车的代理商、[3]. 本田电单车的组装商、[4]. 塑胶产品制造商、[5]. 油棕种植商、[6]. 经营酒店与渡假村,以及[7]. 其他如产业发展、投资股票、债券、产业等、制造工业产品等。如以下图一所示,组装汽车以及进行汽车的贸易才是此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他”业务的主要贡献者则是其投资项目。东方实业的联属公司也拥有强劲的贡献,即在2005财政年度的贡献高达RM2千700万。大部份的贡献主要是源自Honda Autoparts Manufacturing (马)私人有限公司,东方实业的49%权益,从事于为本田制造以及供应汽车零件的联属公司。
结论与推荐

东方实业在失去了其本田的分销权后,它并没有迫切地投资于新的业务,而是选择从事它比较熟悉的业务。至于组装以及分销汽车,改变的是汽车品牌从本田变成现代。而至于制造塑胶零件与组件、种植油棕、经营酒店以及产业发展的业务并不是新的投资而是此集团在过去十年至三十年的业务之一。在过去的数年里,这些业务都有赚益(见图二)。

以东方实业的现金宝库以及经验,它拥有使其业务更上一层楼的能力。然而,此集团更迫切需要管理层的鞠躬尽瘁精神以将东方实业带回其早前光辉的日子。鉴于其稳扎的基本因素,《资本投资&reg;》保留其在较长期买进东方实业的评估




原文很长,以上只是节录而已。因为对这公司有信心,已经留意它很久了,希望成为股东之一。

没错,骆文秀先生的企业王朝无疑是没有过去那么辉煌,业绩没有过去大幅度的提升,不过离开“末路” 还真的是很遥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rono 于 13-5-2006 06:54 AM 发表
崔耀才,一位充满传奇性,名气响当当的人物,也是槟城劳工党的发起人 。1956年以绝对的多数票在双溪槟榔区中选市议会议员,60年初出任乔治市市长, 同时也是70年代槟州唯一以独立人士身分两届中选的州议员。

崔 ...


至少还有人帮贴!谢谢你

原帖由 Datin 于 13-5-2006 11:28 AM 发表

哇,你用字还真的不小心。“末路”???!!! 人家还有不少后人在世的呢!

他家的东方企业集团还是受推荐的股项之一,只恨自己没那么多钱来买。

小心官非哦!


哈哈!事实上他的商业王国已经不比之前闪亮了。可能我用词不当,我现在就去更改!谢谢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rono 于 13-5-2006 07:19 AM 发表


========
个人档案
========
中文全 ...

说起来,
我以前小时候和柯以敏同一家小学。
每年歌唱比赛都是她拿第一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dam_king 于 11-5-2006 04:01 PM 发表
槟城名人榜之駱文秀

出处:光华日报

1)駱文秀

駱文秀也是大馬華人企業家「白手興家」的典範。他生於一九一五年,幼年在中國福建省惠安縣赤石鄉撿拾豬糞供做燃料,完全沒有機會接受教 ...


感想:在印像我中駱文秀,是个白手兴家的亿万富翁!曾经是槟城首富!可惜当他百年归老后,其商业王国慢慢的走下坡




朋友,“走下坡” 也是很贬义的字。不如你改用 “业务减缓” 是否会好一点点?

其实从业绩看来,他们也并不 “走下坡”, 只是增长速度比以前慢而已。

小心小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n 于 13-5-2006 12:04 PM 发表


朋友,“走下坡” 也是很贬义的字。不如你改用 “业务减缓” 是否会好一点点?

其实从业绩看来,他们也并不 “走下坡”, 只是增长速度比以前慢而已。

小心小心。。。


哈哈!又给你炸到了!好好,我又去换过

我想:不复当年的光辉,应该是最好的比喻了,如要重整当年的光辉,把成就推向另一个高峰.

那就要看他的后人如何管理了

[ 本帖最后由 adam_king 于 13-5-2006 12: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sia 于 13-5-2006 12:04 PM 发表

说起来,
我以前小时候和柯以敏同一家小学。
每年歌唱比赛都是她拿第一名



哇,那么我猜到你大概多大年级了?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dam_king 于 13-5-2006 12:07 PM 发表


哈哈!又给你炸到了!好好,我又去换过

我想:不复当年的光辉,应该是最好的比喻了,如要重整当年的光辉,那就要看他的后人如何管理了



对我来说,他们依然光辉灿烂,只是正在寻求更大突破而已。

真的好希望拥有它的股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rono 于 13-5-2006 03:24 AM 发表
出处:光华日报



曾经为无数皇族、国内外艺人及闻人设计名鞋的Jimmy Choo即拿督周仰杰,经常会让人联想到已故戴妃和查理 ...


我倒觉得这鞋王对槟城贡献不大(可能我不知道),反而对英国的教育界与时装界比较有贡献!


原帖由 Datin 于 13-5-2006 12:47 PM 发表

对我来说,他们依然光辉灿烂,只是正在寻求更大突破而已。

真的好希望拥有它的股票哦。。。


对我来说,他们比以前进入大马十大企业暗淡不少!至今他们应该不在十大吧??

如有他的股市内目消息记得通知我噢

[ 本帖最后由 adam_king 于 13-5-2006 12: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城名人榜之王保尼

原文出处:星洲互动



17)王保尼

第一任檳州首席部長丹斯里王保尼出生於大山腳,早年,王保尼是在大山腳金星小學任教,1948年加入馬華公會。1955年檳州第一次舉行國州選舉後,選後,聯盟政府物色林蒼祐為內定的首席部長,但被林蒼祐婉拒,而推荐缺乏政治及行政經驗的王保尼。王保尼在一次受訪時說,他也不清楚為何林蒼祐當年拒絕出任高職,或許另有打算吧。這使他冥冥中出任首長要職,成為代表檳州政府宣讀獨立宣言的華裔首長。他不但是槟州首任首席部长,同时也是为沙巴及砂劳越加入新联邦而组成马来西亚铺路的1962年柯波委员会(Cobbold Commission)的成员之一。  

在建國初期,物資、人力資源及財力都缺乏。王保尼毅然接受挑戰,踏上發展檳州經濟的坎坷不平之路,擬定了檳州的發展大計,包括加強基本設施、提昇港口及機場的設備、推動房屋計劃及提高教育水平、培養人力資源及促進工業的發展。

其中,在王保尼任期內興建的高樓廉價屋,計有當時被視為難以被居民接受的打鎗埔組屋、土橋尾組屋、甘榜馬來由組屋,還有策劃創辦理科大學,興建檳城大橋的構思是他於1964年及1969年之間的執政時期提出的。除了加強基本設施之外,他也推動工業的發展,如麵粉及餅乾廠等食品的農基工業已經形成。這都奠定檳州發展工業的雛形,這項功績不應被忽視。

但是,60年代是動蕩時期,接著面對經濟的不景。學潮及失業浪潮的捲起、馬印對抗等課題,人民生活困苦,加上檳州自由港地位開始敲起喪鐘,加劇群眾的不滿。1969年大選,當年把他推上首長職位的林蒼祐以反對黨身份亮相領導反對黨,挾著各項重大課題的威力,對當時聯盟政府發動猛烈攻勢,終於力撼由王保尼領導的檳州馬華江山,奪得首席部長的寶位,把王保尼拉下台來。

於是,由王保尼領導的馬華全軍覆沒。隔了一年,王保尼出任駐意大利大使,至1979年回國後。從絢麗的生涯回歸平淡,在檳城中路一間獨立式洋房深居簡出,很少再參與社交活動,過著陶淵明式隱居生活,每天與花草果樹為伍,而且10名子女已成家立業。

早年他還接受外賓的拜訪,尤其與馬華黨要仍有來往,見面不忘政治,不時還給現任領袖勸導。但在後期年歲已高,且有病在身,加上兩名妹妹不久前逝世的打擊,因而謝絕訪客。

王保尼於2002年9月與世長辭,享年91歲。他生前對檳州及國家的貢獻甚鉅。為表揚王氏對檳州的貢獻,州政府於九月四日為他舉行州葬,在靈柩上以州旗覆蓋,在州政府長官及千人護送下走完人生最後路程。遺靈過後送往大山腳聖婦安納教堂墳場安葬。


------------------------------------------------------------------------
感言:王保尼是我国开国元勋之一,在六十年代他曾经协助已故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做了许多建国工作。但他的伟绩又有多少年轻一代的知道呢?

[ 本帖最后由 adam_king 于 9-11-2006 05: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06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多位网友的推荐和版主之间的商量之后,
我们决定把这帖升为精华以作奖励。
感谢楼主的努力和参加,并置顶一星期作为宣传。

此外,如有异议请短讯版主或在此发问
http://chinese.cari.com.my/myforum/forumdisplay.php?fid=39
勿在此回复。

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6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城名人榜之比南利(P.RAMLEE)

出处:WIKIPEDIA


18)P.RAMLEE

比南利(P.RAMLEE)的原名實為Teuku Zakaria Teuku Nyak Puteh,1929年的3月22日在檳城出世.

1 June 1948,十八岁的他被一位印籍导演B. S. Rajhans看中,从此踏进了娱乐圈生涯,此時候他開始採用“比南利”這個藝名

比南利不只是一名演員,他還是一名歌星,音樂家,導演,編輯。。。是名副其實的影視歌及幕前幕後的才子。在他一生中他共演了66出戯,唱了300超过首歌。

他的作品奪獎無數,最早的海外獎項(國内獎項多不勝數)要追溯到1956年的第三屆亞太影展,《漢度亞》贏得了'Best Music Score' 及最佳女配角榮譽。此片甚至受邀參與1957年的柏林國際影展。比南利在《ANAKKU SAZALI》一角更讓他贏得第四屆東京的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是馬來亞當年的獨立厚禮。接著的第五屆到第十一屆的亞太影展,比南利幾乎都是拿獎拿到手軟。

比南利於29 May 1973逝世,终年时才44岁
------------------------------------------------------------------------
感言:比南利,让我以<本土天王>这四个字来称呼他也不会过分!试问在马来西亚,所有中年以上的人有谁不认识他。

[ 本帖最后由 adam_king 于 14-5-2006 02:2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6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槟城名人榜之林耀椿

资料来源:光华日报

19)林耀椿

林耀椿祖籍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三都林东社,长兄林耀煌也是广福宫信理员,受英文教育,并识中文。毕业后助理父业,1901年成为其父所创商号的股东。

他在1913年自创大有米较公司,过后又在过港仔创办耀椿树胶厂。他曾任米粮调查员、米糖解禁委员、中央国米咨询委员、华北赈饥会委员。

林耀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筹募红十字会基金彩票秘书。此外,他也任过史蒂文生限胶计划委员、礼申局委员、工部局委员、中央贸易供应咨询委员、槟城入口贸易局委员、槟城海港局委员、关税事务局委员。

林氏更在1940年创办三轮车,来取代人力车。另外,在社团方面,林耀椿也担任过林氏九龙堂信理员,1933年该堂委派他为广福宫信理员,并任多届正副主席至1976年。

他也是天公坛信理员、广福居总理、林东社及平章会馆信理员、福建公司信理员、宝福社、宝珠社董事、极乐寺、中华体育会等要职、侨生华人公会主席、槟威老人院银禧纪念基金会主席、槟城华侨义勇军团团长、中华总商会董事。他在1940年7月5日获英皇荣誉勋章,1958年任城隍庙信理员。

------------------------------------------------------------------------
感言:据说他是槟城三轮车创办人!

[ 本帖最后由 adam_king 于 14-5-2006 07:0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9-2024 09:42 AM , Processed in 0.10811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